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集錦[5篇]

端午節2.47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作文集錦[5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午,一大早剛睜開眼,我就忍不住抽了抽小鼻子,哇!屋裏到處都瀰漫着糉子的清香。

聞着香味跑到廚房,看見奶奶早就買好了糉葉、糯米、鹹肉和紅棗,準備開工包糉子咯!

我最喜歡看奶奶包糉子了,只見奶奶先把綠油油的糉葉洗得乾乾淨淨,左手握住折成漏斗狀的糉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裏放,還可以加些鹹肉和紅棗,然後將糉葉封住口,最後乾淨利落地拿繩繫好,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大功告成啦!

望着奶奶嫺熟的動作,我拍手笑道:“原來包糉子就這麼簡單呀,奶奶,我也會包,不信我包一個給您瞧瞧。”於是,我拿起糉葉,有模有樣地學着奶奶的`樣子包起來,包到最後一步,準備繫繩的時候,糯米就像一個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使喚跳出來。頓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奶奶幫我把糉葉重新包裹好,我便空出兩隻手小心翼翼地用繩子把糉子繫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活,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吃糉子的時候,奶奶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了,是爲了紀念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而設立的節日。

經過這一次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知道屈原的故事,這個節日在我心目中也更加有意義了!

端午節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廣東省汕頭市,那兒是一個繁華美麗的城市。有古樸自然的古鐘園,有整潔美觀的住宅區,有熱鬧非凡的自由市場,有……但是,值得一談的還是我老家的文化習俗。

每到重要的日子,我們的習俗還真不少。端午節我們有稱五月節,最主要的是賽龍舟。這既是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也是一項體育活動。

還記得在老家最後一次過端午節的情景,那天很早,我很弟弟就到岸邊等待看龍舟,出乎意料的是,岸邊不是稀稀落落的幾十個人,而是那些和我們一樣,懷着期待的心情在等待。

迷霧緊縮得大江上,隱約傳來嘿咻嘿咻的號子。一排排人划着漿,隨着節奏,整齊而有力。身形狹長的小船,巧妙的'集中了人力,昂首破浪,逆流而上。

這時才發現,岸邊已是人山人海了。歡呼聲,喝彩聲,震撼運動員的心。顯得更有氣勢了。

近了,近了……我看到龍舟上的人了,他們個個精神抖擻,響亮的口號聲,伴隨着龍舟在激流中穿梭,來去自如。不禁讓我陷入思考,這一刻,我才明白,團結就是力量,集體纔是我們發展才能的地方。一滴水,不融入大海,總有乾涸的時候。就像我們一樣,不也需要集體的力量嗎?

賽龍舟正進行激烈的比賽中,我的心情隨之激動起來,我想看到,團結後的成功;我想告訴自己,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渴望自己,也擁有一個團結的集體,一起向成功的頂峯出發。

那一次,最後一次看賽龍舟了,我不再是以前那個懵懂的女孩,只在一比賽的結果;對於現在的我來說,賽龍舟已是一個象徵了。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流傳千古的歌謠,作爲文化,他已遺失了很多,但它的含義卻被人們流傳下來了。也許,當我無意間唱着這首歌謠,心中找已渴望,自己能親身去體驗賽龍舟,也只有龍舟矯健的身影,才能充分顯示出我心中的那一份渴望。

端午節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端午節,我就會唱起這首兒歌。

說起端午節,還真有學不完的知識。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等。

在端陽節,許多習俗都與“五”字有關。比如:小孩子要戴五色長命縷:用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編在一起,系在小孩的脖頸,手腕,足踝上;家家戶戶都要插“五端”:艾葉,菖蒲,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在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以及雄黃酒等等......

還有許多習俗,與“五”字沒有多大關係。例如:端午節這天,人們要把家打掃得乾乾淨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殺死毒蟲,防止害蟲繁殖......

端午節的活動多種多樣,主要活動有:賽龍舟,吃糉子等。這些活動都與端午節的傳說有關。

相傳屈原是楚國一個愛國大臣。在秦國攻六國時,屈原提議與齊國並肩作戰,對付秦國。可是,這一建議遭到許多大臣的`反對。爲此,他被流放到遙遠的地方。後來,楚國越來越衰敗,屈原實在看不下去了,抱着一顆悲壯的心投河自盡。老百姓爲了打撈屈原的遺體,划船來到河中央。大家還往河裏投入各種食物,餵飽魚蛟蟹。後來,人們怕扔進江裏的飯糰被蛟龍吃了,就給外面包上葉子,纏上彩線。再以後,這就發展成了現在的糉子。

原來,每個節日都有着獨特的風格,獨特的傳說。我們要在玩中學習,伴隨着端午節的神奇,快快樂樂學知識!

端午節作文 篇4

早晨,我還在做着夢呢,太奶奶就推醒了我,把五根絲線系在我的脖頸、手腕、腳踝上,每處五根。我疑惑不解地皺着眉頭問:“太奶奶,你這是幹什麼呀?”太奶奶笑眯眯地說:“今兒個是端午節呀,要給小孩子佩戴長命縷,而且是紅、黃、藍、白、黑五色的。”我仔細一瞧,還真是這麼回事呢!

我轉頭看去,家人都已經起牀了。奶奶和爸爸正在打掃衛生,還拿噴壺噴灑着藥水。後來才知道,噴的那叫雄黃水,是用來殺死毒蟲,以防孽生的。我看這風俗還挺有科學道理呢。

我穿好衣服,向客廳走去。只見媽媽風塵僕僕地從外面買回了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頭,還有龍船花,並把它們紮在一起,放到觀音菩薩像面前,我聞到了一股幽香,那是艾草的香氣。

哦,我肚子餓了。我跑進廚房,揭開鍋蓋一看,“哇!滿滿一鍋糉子!”我忙拿出一個熱氣騰騰的糉子,剝開青色外衣,將又白又黏的糉子放進碗裏,撒上白糖,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那味道軟糯香黏,吃在嘴裏實在是一種享受啊。

這時,奶奶走過來,邊剝糉子邊說:“我來給你講講端午節的來歷吧!”我興奮地點點頭。於是奶奶就繪聲繪色地講起來:“從前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被流放在外時聽說祖國被敵人佔領了,氣得抱着一塊大石頭投江自殺了。於是人們就把屈原的殉難日定爲端午節。相傳這一天龍舟競渡是爲了搶救投於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包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餵飽魚蛟蝦蟹,讓它們不去吃屈原的遺體。”真沒想到端午節還有這麼個悲壯的來歷啊。

媽媽接話道:“南方人端午節流行賽龍舟,還要吃‘五黃’,就是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糉子,還有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都要給孩子們佩戴香囊……”一說到香囊,太奶奶就大聲叫道:“哎喲,怎麼就忘了?我縫了兩天的香囊呢!”她手忙腳亂地找來了一個花花綠綠的香囊戴在我的脖子上,噢,香味怡人!

吃完了糉子,我約了幾個小夥伴來到外城河畔,想象着賽龍舟的情景。我們手拉手唱着:“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作文 篇5

雖然我媽媽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