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日記模板集合六篇

端午節2.32W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日記裏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端午節日記模板集合六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年級吳卿源今天是端午節。我起牀後問媽媽:“媽媽,今天是端午節嗎?”媽媽說:“是呀。”我高興地說:“太棒了!”我就去刷牙、洗臉,然後吃早餐,接着媽媽送我去上學。

整個上午,我都在盼着早點放學,好快點到外婆家吃糉子呢。

終於到放學時間了。媽媽把我接到外婆家,然後打了一盆像藥一樣的水。我奇怪地問媽媽:“媽媽,這是什麼水呀?”媽媽告訴我:“這是龍水,每年端午節用這這些水洗澡,這一年就沒有病了。”我趕緊跳到盆裏洗起來,洗完後感覺真舒服呀!

這時,媽媽拿了一個糉子給我吃。啊!糉子真好吃。

今天我真開心!

端午節日記 篇2

我的家鄉有一種風俗,每年的端午節即農曆五月初五那天,人們都要早起採艾蒿。

今年的端午節,天剛矇矇亮,媽媽就將我推醒。“這麼早幹什麼呀?”我睜開蒙矓的睡眼,滿臉不悅地問。媽媽說:“晚了,災難就降臨了!”聽媽媽這麼一說,我一翻身下了炕,穿上衣服就跟着媽媽走出家門。

路上,媽媽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傳說早年間有一夥惡魔,夜裏經常出來害人。有一位善良美麗的牧羊姑娘摸到了這夥惡魔的底細,知道他們在太陽出來之前最怕艾蒿,因爲艾蒿會使他們的魔法喪失。有一天,這夥惡魔到一塊兒商量起來,說是要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太陽出來之前把村子裏的人都吃光。這話恰好被在山坡上放羊的姑娘聽到了,她想:要是在太陽出來之前把艾蒿插在房子的周圍,再用艾蒿水洗個澡,不就可以免除災難嗎?姑娘趕緊下山把這個想法挨家挨戶地告訴了村裏的人們,大家按照她的話辦了,惡魔果真沒敢來。從此,世代相傳一直延續到現在。

“喲,你們娘倆嘮啥呢?”隨着一聲招呼,三娘提着土籃兒從後面攆了上來。媽媽回頭對三娘說:“快走幾步,南河沿到了。”我停下腳步,前後左右打量一下,嗬,採艾蒿的人真多呀!山坡上、毛道旁、壕溝裏,到處人頭攢動,歡聲笑語。我們三人趕緊俯下身子尋找起來。我瞪着圓溜溜的眼睛,用手在草棵兒裏翻來覆去地扒拉着,怎麼沒有呢?咦,那兒有一株!我欣喜地跑過去拔下來。呀,這一大片不都是嗎?我一邊磕打土,一邊喊三娘和媽媽過來,我們採着採着,三娘一擡頭,說:“天放亮了,咱們回家吧!”“嗯!”我一邊答應,一邊雙手合掌,拉着長調說:“要不然,災難就降臨嘍!”媽媽一聽我鑽了她的空子真有點兒急了,脫口就說:“死丫頭,胡勒啥哩?瞎話當不得真!”“對,那是哄你們小孩玩的!”三娘也附和地說。我衝着她們扮了個鬼臉,笑着跑開了。

回到家,媽媽把艾蒿浸泡在臉盆裏,屋裏頓時充滿了濃郁的清香味。我問媽媽:“這不算迷信嗎?”媽媽說:“人們是用它來增添節日的歡樂氣氛,要不然,咋會形成風俗呢?

端午節日記 篇3

端午節我和爸爸去看了場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功夫熊描2》。

電影的內容是,孔雀王爺想統治中原,他們造出了殺傷力很大的鐵炮,熊貓帶領其他動物來跟孔雀王爺戰鬥,並最終用功夫戰勝了孔雀王爺。這個電影告訴我們,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的。

看完電影我和爸爸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端午節日記 篇4

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說到端午節最先想到的就是吃糉子,賽龍舟,還有偉大的詩人屈原。

不知道你們是否和我有一樣的感覺,現在過節日都沒有以前的趣味了,由於科技的發達,人類被電子世界包圍,一過節就是微信紅包或者QQ紅包,人們完全被這些所迷惑,孩子們圍在一起打遊戲,一點過節的氣氛都沒有。

懷念以前的端午節,在這一天來臨之前,我們村莊的人都會做好充足的準備。奶奶會叫我去後山摘糉葉,然後將它們洗乾淨。這時,我就會召集我的朋友們一起去,然後對他們說:“摘完回來請大家吃糉子哦!”朋友們都異口同聲的說:“好,走起!”雖然這一路我們都在尋覓和採摘糉葉,但這一小段路程卻帶給我們無比的歡樂。回來後我將其洗乾淨,奶奶一再囑咐我多洗幾遍,我只好服從。

終於洗好了,我跑去樓上看電視了,接下來話就留給奶奶她們了。奶奶將昨晚洗乾淨的米拿出來,又清洗了幾遍。舅媽在一旁準備餡,有紅棗、紅豆、臘肉等,我時不時偷吃幾顆紅棗,舅媽對我笑了笑。

包糉子的時刻到了,村莊裏的老人們圍在一起有說有笑,手裏忙活着,一旁的小孩子追追趕趕,我在一旁學着怎麼包糉子,一切是那麼的和諧,可惜現在這種溫馨的畫面不多了。

我拿起三張糉葉,學着怎麼圍成一個錐形,試了好幾次還是不會,此時,一位大神伸出手,不出一下就弄好了。原來還要用剪刀剪去多餘的一部分。然後把攪和在一起的米和餡放在裏面。奶奶告訴我不能放太多,也不能放太少,一定要適中。於是,我包了好幾次,終於得到了奶奶的認可,原來包好一個糉子是這麼複雜啊!哎,我只會吃,不會知道其中的五味雜陳,辛勤汗水。

包好了之後,放在大鍋上煮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出爐了,奶奶坐在那裏燒火,汗說一點一滴的落下,成果在一點一滴的積累。功夫不負有心人,糉子出爐了,問着這香味口水都止不住要流下來,我剛拿起一個糉子卻被奶奶阻止,奶奶說要先給長輩吃,讓我等下再吃,當時心中的慾望就像玻璃一樣被打碎了,奶奶端着糉子給村裏的每個人一個,唯獨忘了給自己,奶奶聽着別人對他做的糉子的讚美,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奶奶給了我一個,我狼吞虎嚥一下子就吃完了。奶奶站在一旁讓我慢點吃,還有,我說:“這實在是太好吃了!”奶奶最後一個人坐在那裏,細細品嚐這一道辛勤的美味。

這應該是我們值得回味的端午,是我們值得追求的端午,而不是用所謂紅包和其他去代替這端午的樂趣,我們應該把這傳統的節日中的樂趣一直傳承下去。

端午節日記 篇5

五月初五成了 傳統習俗的節日端午節,就是吃糉子、吃雞蛋,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那就是我的媽媽。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美味糉子。媽媽在包糉子之 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糉子葉放在水裏煮一煮,泡好了,再洗乾淨。然後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放到盆子裏。準備工作就做好了。媽媽就開始包糉子 了。她先取出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做成一個窩,放進糯米和蜜棗,包出棱角,然後用線捆好。一個又肥又大的糉子就包好了。活 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媽媽把糉子包好後,把它們放進大鍋裏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煮三四個小時。慢慢入味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出的糉子香噴噴的,香的只 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我也不知道媽媽包的糉子有什麼‘祕訣’,總是讓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的很多。

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吃糉子。

端午節日記 篇6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 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 “龍頭祭”。 “龍頭”被擡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爲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擡去汩羅江,奔向龍舟 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