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錦集(7篇)

端午節2.82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錦集(7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個快樂的日子。每到這時,家家戶戶都會掛上新買的艾葉,吃糉子,賽龍舟,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當然我家也不例外,也要包糉子。開始,把新鮮的糯米和糉葉泡上一段時間,拿兩片差不多的糉葉窩成一個小漏斗形,把糯米放進去,再放上棗子、紅豆、鹹肉等,根據自已口味來調整。把糉葉包裹起來,成一個菱形,再用線捆起來,放進鍋裏蒸上20分鐘,就可以吃了,一股清香撲鼻而來,爽滑粘糯,可好吃了,另外還有一盆盆好菜,大家吃得不亦樂乎。

我們在懷念屈原的同時,也享受了美味大餐,這次的'端行節過的可真快樂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的領域中,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糉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吃糉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糉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糉子已極爲有名,市場上常有糉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糉子。小小的糉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包的糉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糉子,糉子裏面是用鹹蛋黃和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糉子的`能手,每逢過節,她都爲我們包糉子,可這次,因爲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糉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糉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後,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本應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說:“今天是過節,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裏做作業、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一個熱鬧的日子,又是一個平常的日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好像吃糉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糉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糉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糉,一種是竹筒糉。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裏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糉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將賽龍船、吃糉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那天,人們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裏。

每逢端午節那天,人們都包糉子吃。聽老人們說過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楚國有個著名的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當初他因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石怒投汨羅江裏。人們知道了,怕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報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糉子扔進江裏,希望這樣魚蝦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那天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爲了紀念屈原,便把這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可以讓後人記住這一天。

端午節,我一起牀便看見外婆在那兒忙上忙下。便問:我有什麼可以幫你的嗎?外婆說:“你幫我包糉子吧。”

我把糉葉放在乾淨的水裏洗了洗,然後拿了兩篇放在手心裏,做成一個像窩似的東西,然後再向那個裏面放糯米,紅豆,豬肉,棗子等。用糉葉把它們包好,而後再用繩子捆好。最後把包好的糉子煮上好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只要你咬上了一口那你就不停下來了。

吃完了午飯,大家就會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去送糉子,看見他們臉上的笑臉自己也就慢慢的離開了,自己家的孩子來了,他們總是喜歡多吃兩個糉子,試試我們的`糉子有多好吃。

看!那邊怎麼有那麼多人呀!哦!原來是大夥兒在那兒划龍舟呀!兩隊隊手都坐在各自的船上,只聽到“啪”的一聲,他們都一直向前衝。人們也在旁邊努力的高聲吶喊着:“加油!加油!”時間一到,鑼鼓喧天,響徹雲霄,熱鬧非凡!

端午節,大家都十分高興,在那兒吃糉子的吃糉子,划龍舟的划龍舟……大家都做着自己的事,都在開開心心地過這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端午節”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午節又叫“龍舟節”。說起這些節日,還有一段悲涼的故事!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周圍的人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人們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撈了很久以後,人們還不見屈原的屍體,就回家拿米團扔往江中,不讓江中的魚、蝦、蟹、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有了現在的吃糉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糉子了。糉子一般用糯米做成。把糯米,還有包糉子的竹葉泡在盆裏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糉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爲的是不讓米溢出來。糉子包好後,慢火煮一下午。糉子煮好後,打開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糉子的清香,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統;用艾子葉驅蚊。以前醫療不發達,有些體弱殘疾的人被蚊蟲叮咬後會死亡,把艾葉放在門上有一種避邪的作用。人們還在端午節這天綁許多五彩線。用一些小果殼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中間有一個小孔,將五彩線把小果殼穿在一起,綁在孩子們的.手腳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爲民族的和諧,爲經濟的騰飛做出貢獻。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又能吃到我最愛的糉子了。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糉子,拿起奶奶包的糉子,聞到了那濃濃的糉子香味,口水直冒,狠狠咬上一口,嚼在嘴裏甜甜的'、香香的,心情特別愉快。除了這愛吃的糉子,我也從大人們的談話中知道了關於端午節的悠遠的文化和動人的傳說故事。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和古代一位楚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之間流傳着一個感人的故事。據說屈原是楚國的大夫,他善於處理國家事務,也因此受到的別人的妒忌、陷害,而憂憤難過。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盡了。人們聽說了這事,用糉子投入水中,餵飽魚蝦,保護屈原的屍體,並划船打撈,但沒撈到。從此以後,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在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會包糉子吃,在水上舉行龍舟競賽。

從屈原的故事中我知道了屈原是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幹、十分愛國的人,我也爲他受人陷害的悲慘生活感到不平和同情。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駕駛着時空飛船,來到了楚國,在江邊找到了屈原,我跑過去勸他不要跳江,並請他吃我最喜歡的糉子……,在媽媽的呼喚聲中,我醒來了,我真希望這不是夢,是現實。於是我在心裏不斷默默地希望屈原能和我一樣過着開心的生活。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節了!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這一天,人們要往河裏投糉子,是爲了不讓屈原的身體受到破壞。

看着媽媽準好的綠綠的糉子葉、白白的糯米和香甜的'蜜棗,我突然很想學包糉子。

只見媽媽隨手拿起幾片糉葉,輕輕捲成一個三角的形狀,放進一把米,再塞一顆紅紅的蜜棗,然後再在蜜棗上蓋上一層糯米,用長長的糉葉一層又一層地裹起來,纏上線,一個好看的三角形的糉子就這樣包好了。

我見媽媽包起來如此簡單,就對媽媽說:“媽媽,讓我來試試吧,我也會。”

媽媽笑了笑說:“你還小,還是我來吧。”

我跑到房間裏,照着媽媽的樣子,用太空泥包了一個糉子,我興高采烈地拿着我包的糉子對媽媽說:“看,這是我包的糉子。”

媽媽見我這麼想包糉子,就讓我和她一起包。看着容易做起來難,我費力地包好了一個,還沒來得及和媽媽炫耀,媽媽就說:“看,糯米都漏出來了。”我低頭一看,呀,這麼漏了。

等到一個個香甜的糉子出鍋的時候,媽媽特意把我包的糉子挑出來。我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得意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