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集錦7篇

端午節1.79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的作文集錦7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端午節要到了,看到滿街的糉子,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老家的端午。我記得很清楚,是六歲那年,爸爸休假帶我回老家,恰逢端午節。老家的節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

六月份的山東天氣有點熱,但是早晚都很涼快。白天干熱的風裏還夾雜着熟透的麥香味兒,時而遠遠傳來幾聲布穀鳥的叫聲。

一到家就見爺爺奶奶在泡黍子和糯米,鍋裏還煮着紅棗,甜甜的味道灌滿了整間房子,遠遠地聞到,就想偷一顆吃。大夥都在忙自己的事兒,根本顧不上照顧我們,我也不想給他們添亂。

我剛到家時還有些靦腆、不習慣,但是沒過多久就和小夥伴們瘋在了一起,跑呀、跳呀、追呀、笑呀,玩的樂不思蜀了。正在興頭上,爺爺交給一個任務,讓哥哥帶我們到河邊採長茅草和寬大的蘆葦葉,我們的任務完成的非常出色,可身上被劃得青一道、紅一道,癢得難忍,心裏卻美滋滋的。

中午回家,剛進院門,就聞到一股香味。不一會奶奶就端出肥大尖尖的糉子,撥開棕葉,咬一口香香糯糯黏米,甜味充滿口鼻,香氣浸入心脾。我恨不得連糉葉都吞進了肚裏,還喝了一碗半加了紅糖的小米粥,一個鹹蛋黃,那感覺真似神仙生活。爺爺告訴我,糉子那淡淡的'微甜清香,就是葦葉和茅草的發出的味道,就是我們的功勞。

過節了,看見街上串串的糉子,我便又回味起家鄉那黃橙橙的黍米棗棕,回想起那粘人的味道……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端午,也是我們很多民族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風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而在我們家鄉過端午主要是吃糉子,看賽龍舟。

提到吃糉子那是沒得說,我們這的糉子可是超好吃的喲!吃一口讓你終身難忘。這糉子通常紮成五角塔狀、四角扁狀,這四個角成菱形的。糉子也分大棕小糉。糉子要用糯米來做,多用豬肉、綠豆、墨魚、蝦米等做餡。包糉子還有特有的包糉葉,那葉子好像只有我的家鄉纔有哦!

糉子怎麼做我就不多說了,因爲這是祕密。我來說說糉子是怎麼樣好吃的,怎麼的讓你回味無窮。

葉子的清香滲進糉子裏,打開糉子,香味頓時瀰漫到了整個屋子,還沒吃到嘴裏就已經爲它陶醉了。吃到了嘴裏,就有一種鮮嫩滑膩中香氣撲鼻的感覺。那真是無法形容,讓你不禁的說道:“好吃,好吃,這糉子真好吃!之類的話。

如果你吃了糉子還不過癮,那就讓我帶你去看賽龍舟吧!那是每年端午都舉辦的。地點是“江奔公園“。去到了那裏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人山人海的景象。因爲有很多人也喜歡看賽龍舟。有很多小販在那裏擺攤賣冰淇淋、珍珠奶茶之類的冷飲,也有賣包裝食品的。爲的是能夠讓人在等候的時候去買東西吃,也方便,最重要的是還能賺錢。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划來了,划來了。”,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江邊遠處的白點,那白點慢慢的.向我們這裏“移”來。不久,3我們看得清——那是十幾條龍船。上面的人齊心協力的划着。每條龍船都有一個打鼓的,聽人們說是指揮划船的人的,讓他們跟着拍劃,因爲這樣才能劃得整齊。在人們的加油聲中,分出了勝負,先到達終點的是那條“白龍”。緊跟上“白龍”的是一條“紅龍”,再來的是:“黃龍,這”三條龍“就是賽龍舟的三強了。就這樣端午在歡聲笑語中渡過了。

我們家鄉的端午是不是很有趣呢?那你們家鄉的端午是不是英語很有趣?那講給我聽聽吧!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就是吃糉子和賽龍舟。

又快到端午節了,媽媽說:“我們一起來包糉子吧!”我不知道該怎麼包,就迷茫地看着媽媽。只見媽媽拿來了糉葉、糯米、棗子和繩子。她先把兩三片糉葉重疊在一起,然後把他們捲成了冰淇淋蛋筒的形狀,就像一個小漏斗。媽媽用手抓起一小把糯米,平鋪在糉葉上,然後拿起幾顆紅棗,放在上面,再用糯米蓋上,塞緊,最後把多餘的.糉葉折過來,蓋好。媽媽左手抓住糉子,用牙齒咬住繩子的一端,右手一圈一圈的捆糉子,就像孫悟空在捆他抓住的小妖怪一樣。

糉子包好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聞一聞,香氣撲鼻。它那碧綠的糉葉變成了棕黃色的了,我立馬拿了一個拆開糉葉,咬了一口,微微的甜味加上糉葉的清香,讓我欲罷不能。

古人用糉子來餵食小魚,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屍體。如今,我們吃着糉子,想着屈原的一生,希望這個節日和習俗能永遠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年年家歷5月5日爲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節日。划龍舟,吃大棗糉是端午節的重點活動。端午節前夕,我家裏面便喧鬧起,媽媽籌措着父親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糉子葉,奶奶呢,把煮開的糉子葉疊好。

我湊過去看了看,材料是又大又肥的牛肉,晶瑩錫透的糯米實在令人口水直流。“小饞貓!還未漸漸就想吃啦?”,奶奶溫和地講。

我朝奶奶吐了吐舌尖,搬來凳子坐下開始包糉子。奶奶又開始講了:“糉葉折成漏斗形……”“懂得啦,您包糉子時我瞧得可認真呢!

“沒等奶奶講完,我就搶了話,一邊張羅着邊開始包糉子。

拿起幾張糉子葉,折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拿幾塊牛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繞了幾下,終於吃上了自己包的'大棗糉,這個端午節真有趣!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掛上了艾葉,佩戴香囊,吃糉子。

今天我們班舉行了包糉子活動。一進班裏就聞到糉葉的清香,看到了滿桌的食材,有白白的糯米,香甜的蜜棗,還有青青的糉葉。看的我躍躍欲試,想要馬上包糉子。

老師先給我們做了示範,只見老師拿起兩片糉葉,把糉葉捲成一個喇叭形,往糉葉裏倒上一點糯米,放上一個蜜棗,最後再包起來。我心想這麼簡單,小菜一碟嘛!

可誰知做起來就難了,糉葉根本不聽話,我想把它捲成喇叭形,可它偏偏要變成三角形,好不容易卷好了,放糯米的時候,有時放得太多,糉葉破了,有時放的'太少,像一個扁氣球,捆紮時,又不會捆,只能請教老師,老師一步一步的教我,我終於包好了,看着自己包的糉子,我心裏很開心。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也學到了知識,我很開心。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按照家鄉的風俗習慣,家家戶戶都愛吃糉子。在我們閩南一帶,肉糉是最爲出名的'。端午節那天,我家也忙碌起來:媽媽準備了滷肉、香菇、和蝦米等材料,把糯米浸好,奶奶把紅棗洗淨晾乾,姐姐負責洗竹葉,哥哥則在一旁剪紅線。我呢,平時在傢什麼也不幹,當然用不着插手嘍。

媽媽是包糉子能手,只見她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葉子,熟練地捲成喇叭形,再用小勺舀了幾勺糯米裝進竹葉裏,然後均勻地放上紅棗、滷肉、香菇末和蝦米,最後快速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線繩繫緊,一個四角的大糉子就包好了。這一下,我對媽媽佩服得五體投地,也想大顯身手一番。

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葉捲成個大“喇叭“,用勺子舀了糯米,又放上各種材料,然後包了起來。可糉子在我手裏卻不聽使喚,一會兒糯米跑了出來,我慌忙抓起一片竹葉堵上。好不容易包好了,一看,圓鼓鼓的,簡直就是一個大肚娃娃!媽媽見了捧腹大笑,大家也笑得前俯後合。

晚上,全家人圍在桌旁,品嚐着糉子。我拿起自己包的糉子,解開繩子,咬上一口。啊!糉子又軟又滑,又香又甜,真好吃。

那一天的端午節,我過得很開心,不僅品嚐了美味的糉子,而且體驗了自己動手包糉子的樂趣。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去年的端午節,雖一個人在家,可傳統習俗不能丟。

天剛矇矇亮,早市上的節日氣氛就營造好了。有沸騰在鍋裏的的糉子,糉香襲人;有帶露珠的艾蒿、菖蒲,小販早已捆好了,一小把兒一小把兒的擺放在路邊,溼潤清香;有花花綠綠的紙葫蘆,是現代工藝製成,顏色傳統,漂亮,但很嬌貴,只能手提,不可抓碰;香荷包、五彩線更是應有盡有,目不暇接,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色彩。

我用一元錢買了一把艾蒿與菖蒲,花兩元錢買了兩個糉子,又花了兩元錢買了一對兒紙葫蘆,這個端午節就辦置齊了。

或許是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了,或許是傳統與現代的碰撞,現代佔了上風,人們便越發得懶惰了,你隨便可以找到沒時間的藉口,節日也就變得這樣簡單了,彷彿成了一種形式。

任何事物都帶有兩面性。現在過端午節,雖省去了採艾蒿,包糉子,摺紙葫蘆等環節,讓過節便簡單容易了。卻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節日表面的味道登峯造極,而節日靈魂的味道則清淡如水。更多的人,也包括自己,只知道端午節年年過,對於端午節的來歷及傳統習俗的瞭解,則知之甚少,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祖宗留下的傳統,就在自己的手上淡化了。

回到家,見時間還早,我打開了電腦,要爲端午節尋根求原,讓自己過一個真真切切的,不流於形式的端午節。

我瞭解到,我國的漢民族,稱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而端午節的來歷有諸多說法,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爲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羣,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至於掛菖蒲、艾葉、紙葫蘆,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等習俗,則據說是爲了壓邪。

傳說,屈原受朝廷迫害,於五月初五自盡投汩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線、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但終不見屈原的屍體。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並有唐代詩詞《端午》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另,東漢《風俗通義》中,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說法。宋徽宗趙桔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爲惡日,是普遍現象。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掌握了理論依據後,我起身虔誠的把艾蒿、菖蒲、紙葫蘆掛在門楣,凝視數秒後,帶着對屈原的敬畏之心吃下了糉子。偉大的詩人屈原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詩句,彷彿就在我耳邊環繞。

標籤:集錦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