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錦集5篇】

端午節2.75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作文【錦集5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句流傳千古的名言,我今天才知道這是屈原——偉大的愛國詩人所寫。也知道了爲什麼端午節人們吃糉子,賽龍舟插艾條的由來了,也知道了端午節與屈原故事有着密切的關係。

在很久以前,賽龍舟是因爲人們想更快的在江裏找到投江的屈原,所以都把船頭雕琢成龍的形狀,以此想用龍頭嚇跑江河裏的魚怪,爲了紀念他好快點找到屈原的屍體,免得讓屈原受到江河魚嚇的傷害。

從此以後過端午節,除了各地民間的'賽龍舟,還有就是包糉子插艾條了。糉子是白玉之食,它象徵着屈原那高尚和純潔的品德。人們向江河裏投糉子給魚蝦吃,也是爲了祈禱屈原不會遭到魚蝦的傷害。還有就是也讓屈原的靈魂得以安慰,插艾條的習俗也代表了,爲屈原的靈魂起到了去毒避邪的寓意。

過端午節那天,家家都要團聚在一起吃糉子,我們一早就來到了爺爺家,姑姑叔叔們也都來了,於是媽媽和姑姑嬸嬸一起包糉子,看着她們熟練地包着糉子,我在旁邊也躍躍欲試想嘗試一下,仔細觀察着媽媽怎麼包,只見媽媽取兩片寬大的棕葉,用手卷成圓錐形狀,用手指在圓錐筒裏轉轉,讓錐筒形狀更加美觀好看,然後再投入江米和其它餡料,再把多餘棕葉按順序纏繞在上面,直到完全把糯米口包嚴了爲止,然後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紮緊就完成了。我也學着媽媽的方法去包,可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總是搞的手忙腳亂,不是糉葉破了就是糯米漏出來了,要不就是太難看了。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很快掌握了方法要領,包出來的糉子還挺“漂亮”呢!這個時候媽媽和姑姑們看了也都開心的笑了。

這一天,我度過了一個愉快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2

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要到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

這個習俗還要從春秋戰國的時候說起呢!相傳在戰國時期,楚國上大夫屈原上諫楚王,提出富國之計,可楚王不僅不聽,還將其流放。結果屈原悲憤交加,傷心欲絕,抱一塊石頭,帶着自己的憤憤不平,帶着他的高遠志向,一起永沉汨羅江底。爲了防止魚蝦們吞食屈原的.屍體,所以在這一天人們會包糉子,把糉子丟些在河裏。

今年的端午節又即將來臨了,我和奶奶去市場買糯米、蜜棗和蘆葦葉子,準備回家包糉子。奶奶回家先把蘆葉放到鍋子裏煮了一下,然後拿出來包糉子。我蹲在那裏看着奶奶包起糉子很快,我也拿了幾張蘆葉學奶奶包了起來。可是我怎麼弄也學不會,急得我一頭的汗,奶奶笑着說你還小,等你長大了你就會了。我看奶奶包的糉子非常的好看。三個角尖尖的,蘆葉綠綠的。一個個小小的糉子被奶奶做好了放在了鍋子裏煮熟了,散出香香的味道。

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糉子了。

端午節作文 篇3

我國有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但最令我難忘的是今年的端午節。

那天,田老師帶來了一袋熱乎乎的糉子,它們繫着白色的腰帶,穿着綠色的.襯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裏,好像對我說:“快來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的肚子已經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噴噴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幾口。

田老師似乎猜出了我們的心思,笑呵呵地說:“小饞貓們,想吃了吧,快點排隊上來嚐嚐吧。”“萬歲!”同學們高興地手舞足蹈。田老師慢慢地脫下糉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糰,糯米上還鑲嵌着幾顆紅寶石呢。不一會兒,終於輪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講臺,拿起一根牙籤,輕輕地刺下一團糯米,蘸了一點白糖,高興地歡蹦亂跳。回到座位上,我有點嘴饞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裏,太甜了。最後,舔一舔嘴邊的白糖,實在是人間美味!以前我不喜歡吃糉子,今天爲何改變了這種想法。彭議瑩也上去刺了一小團,大搖大擺地走下講臺,來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給我聞聞那美味的糉子。我用可憐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給我嚐點)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還沒嚐嚐鮮呢)於是,她大口吃下了糉子,直喊好吃。我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端午節作文 篇4

“小懶蟲!快起牀,這天就是端午節,媽媽和你一齊包糉子,你怎樣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着。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就是我昨日答應媽媽和她一齊包糉子的啊,想想能夠吃到美味的糉子,我還就是很快地起牀,跟媽媽學着包糉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裏的糉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糉子四大步驟:①選料,選取好適宜的糉葉;②把糯米放在摺疊好的糉葉裏,包好;③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糉子裏;④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然而我心裏暗想原先包糉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隻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隻胖乎乎的肉糉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就是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糉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糉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着,可就是這糉子似乎看我就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糉子都沒爆好那小糉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糉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我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着些虛榮心努力的學着。然而果真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最後包好了第一個糉子。看着手中的這個小糉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麼好看,但在我眼裏就像就是手上捧着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糉子包好了,開始煮糉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後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糉子就好了,此時家裏到處都瀰漫着糉子的香味,最後能夠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

這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糉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糉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作文 篇5

每至端午,每讀到“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都要被屈原深深感動。今天是端午節,我更加感動。端午,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三百六十五天的其中一天。屈原怎麼也不會想到,由於他的愛國之舉,從而在以後的幾千年裏會產生這樣的一個節日。

自懷石投江之後,屈原便一直爲人們傳誦至今。先民們專設一個節日來紀念一個人並且延續兩千多年,這至少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在中國疆土上馳騁了那麼久,卻人死如燈滅,只留下輝煌的業績在史冊上;李白、杜甫、辛棄疾,同樣的文采風流,繡口一吐,何止是唐宋的繁華,也似天空的雲,虛無縹緲於藍天,只在文學史上留下絢麗的一筆;是的,沒有人能象屈原一樣,是偉大的詩人、愛國者,能得到人們用節日來紀念他。

屈原以自己強烈的愛國情懷和疾惡如仇、潔身自愛的高風亮節,贏得了後人對他人的永世敬仰!屈原之死,感天動地,氣貫長虹!沒有幾個人能象他一樣偉大,能以節日的形式存在,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都知道端午節,一個想家的節日。“衆人皆醉而我獨醒,衆人皆濁而我獨清”。不難想象,作爲一個“竭忠盡智,正道直行”的忠信之臣,一再被疑被謗直至被貶,作爲一個有着愛國之心的國之棟樑,眼看祖國山河破碎而自己卻回天乏術,這該有多麼痛苦!在極端痛苦之中,用死來求得永恆的解脫,以死來保持自身的清白,以死來報效祖國,這實在令人同情、令人感動、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屈原的精神讓我們沉思了幾千年。而我們卻不能夠象他那樣活着。雖然生活很好,但是沒有屈原的傲骨,我們面對許多歪風邪氣不敢出頭,面對惡勢力只是縮頭縮尾,明哲保身,想起來真的是不如人家古代的人剛直正義,並真的`是無地自容。人們爲了紀念他,才立了端午節,也應該說是屈原節。而現在,人們只知道端午節吃糉子,而忘了屈原。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吃糉子。幾千年來,糉子的吃法以及包裝被愛吃的國人演繹的淋漓盡致,登峯造極。蜜棗糉、肉糉、冰糖糉等等,花樣不少,千般滋味,萬般享受。嚼着糉子的同時,有誰真正的想到此節的深層含義呢?還有,龍舟賽也是我們先人爲紀念他而很早就流傳下來的活動。明鏡如畫的湖面上,競相爭遊的龍舟,顯示的是我們中國好男兒的風采。岸上的人們看得熱血沸騰,驚心動魄。真是過足了眼福。此時的他們是否真正想到幾千年前的屈原爲了江山社稷而遭小人迫害的情景呢?

屈原是人,活生生的人,活在《離騷》中,活在愛他的人們的節日中。在這個時代,人們不會遺忘了屈原,更不會忘了端午節。他已融入了這個節日,他已成爲一種精神,一種象徵。我們都知道,每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形成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歷史傳統。端午節也是一樣的。願端午節與屈原的精神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