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選】國小生端午節日記四篇

端午節9.36K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穫的,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快來參考日記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生端午節日記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國小生端午節日記四篇

國小生端午節日記 篇1

早晨,我吃了一隻糉子和一個鹹鴨蛋。我覺得很奇怪,平常不喜歡吃的東西,今天怎麼特別好吃呢?原來,今天是端午節,所以吃糉子和鹹鴨蛋特別有味道。我吃得津津有味,一會兒就吃光光了。

中午,外婆教我包小餛飩。我第一次包,沒想到就學會了。媽媽卻不會包,只好包餃子。我和外婆包了好多好多的小餛飩。

燒好後,我又吃得津津有味,覺得今天的小餛飩太好吃了!原來自己動手包的,特別香,特別美味!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

國小生端午節日記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每到這個時候,家裏都會買上一些糉子吃,我很好奇,這是爲什麼呢?於是,我翻出了我的《民俗故事》,找到了端午節的由來

原來,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直言進諫,不被採納,反遭流放。在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都城被破的消息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投身滾滾汨羅江中。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後來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

看完書裏的介紹,我終於明白了,原來吃糉子和屈原有關啊!他之所以能被百姓銘記,就是因爲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作爲一位詩人,他還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如《離騷》《天向》等。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和品格,做一個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國小生端午節日記 篇3

端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着許多習俗。比如:划龍舟、吃糉子、佩香囊和懸掛艾葉與菖蒲。

端午不僅有許多風俗,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關於端午節來源的傳說故事裏,最爲有名的莫過於屈原投江的'故事了。相傳,在春秋時期,秦國攻破楚國,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就要滅亡,心如刀絞。於農歷五月初五寫下絕筆之作《懷沙》,然後抱石跳入汨羅江中,以死報國。後來,人們就用吃糉子和划龍舟來紀念屈原。

關於端午節,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糉子了。包糉子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包糉子的第一步是卷糉葉,要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卷緊,不然米會漏出來。第二步是裝糯米。第三步是把餡裝進去,再在餡上放一層糯米。最後就是把留在上面的糉葉繼續包好,用繩子綁牢,放到鍋裏煮了。當煮得差不多的時候,那濃濃的糉香就從廚房裏飄了出來,直鑽到我鼻子裏。糉子出鍋了,把糉葉打開,咬上一大口,哇!美味極了!

端午,我最愛吃的是糉子,最愛看的是賽龍舟。它們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中華文化。也是這兩大習俗編織成了這個傳統節日——端午節。

國小生端午節日記 篇4

每年到農曆的五月初五,運河的兩岸就會聚集着人山人海的觀衆,他們都在興致勃勃地觀看賽龍舟呢!

只見龍舟的領隊站在龍舟的前頭,全神貫注地敲擊着一面鼓,咚、咚的擊鼓聲很有節奏。龍舟的尾部有一個人在打鑼,哐、哐的敲鑼聲與鼓有很和諧。划龍舟的選手們全力以赴地划着漿,譁、嘩的划水聲也很有節奏。各艘龍舟你追我趕,看上去真是令人振奮,非常熱鬧。

根據民間傳說,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公元前277年,秦國的大軍兵臨城下,76歲的屈原自知已無力挽救楚國的危機,於是,抱着一塊大石頭,投入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人們得知屈原投江的消息後,連忙乘着龍舟,在江面上爭先恐後地全力追趕,生怕江水把屈原沖走。但是,他們四處打撈,就是找不到屈原。

於是,人們捧着糉子,大量地投入水中,以餵飽魚兒,不讓它們傷害屈原。從此以後,包糉子、賽龍舟的習俗漸漸地傳播開來,賽龍舟就成爲端午節中最隆重、最熱鬧的活動了。端午節是每年都要過的,千百年來,百姓都以包糉子、賽龍舟的形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已表我們的愛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