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選】端午節日記四篇

端午節1.92W
端午節日記 篇1

又快到端午節了。每到端午節,就會有很多美味,讓我一想起來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精選】端午節日記四篇

端午節的前一天,外婆會把糯米放到一個臉盆裏,再給臉盆加滿水,把糯米泡起來。第二天早上,我發現米寶寶在臉盆裏吸飽了水,變得又白又胖。外婆說,這是糯米在發酵!外婆又把去年存下來的糉葉放在鍋裏煮了一下,然後就開始準備包糉子了。

外婆把糉葉圍成了一個兜,接着把洗好的糯米和紅棗放進糉葉兜裏,再把剩下的那一半糉葉蓋在米上,最後用線緊緊地把糉子紮結實,一個漂亮的四方紅棗糉就做成了。就這樣,外婆又做了很多個糉子。然後,媽媽就把糉子放到鍋裏煮。終於,鍋裏飄出了糯米和紅棗混合的香味,我饞的直吞口水,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糉子好吃了嗎?”媽媽說:“馬上好!”糉子終於煮好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甜甜糯糯的糉子,滿足極了!

除了糉子,端午節的晚上還會有一頓豐盛的晚餐,有涼拌黃瓜、清蒸黃魚、紅燒黃鱔,還有鹹蛋黃燒南瓜。媽媽明明說有五黃啊,爲什麼只有四黃呢?還有一黃是什麼?我去問媽媽,媽媽說是雄黃酒,據說喝了能夠驅邪避毒的。不過,媽媽又說:“現在好似找不到雄黃酒了,所以我們就用黃酒代替,反正也有黃,一樣能夠讓我們身體健康的!”我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各種習俗,一邊吃着豐盛的晚餐,真是幸福極了!

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2

端午節,湘湖下孫宗祠舉行了一場包糉子比賽,我和媽媽也是其中一組參賽人員!

糯米、糉葉、細繩,萬事俱備,只欠一聲令下。主持人叔叔一聲令下,大家都開始緊張地忙碌了起來。我左手託着糉葉,右手一捲,把糉葉折成漏斗狀,挖了一大把糯米放進糉葉裏,接下來把豎着的糉葉往下一按,封住了漏斗口,再纏上線繩,一個菱形的糉子就包好了。媽媽高興地大喊:“你好棒!”周圍許多人也開始關注我。我既興奮又緊張,馬不停蹄地連續操作,一會兒工夫,媽媽和我已經包好了3個糉子了。我偷偷地瞄了一下旁邊的小朋友,哇!他們也很快。我急了:再快點,再快點!可是越急越出問題,糉葉破了,媽媽教我的繞繩子的方法也忘了……

時間到,停!”評委阿姨開始評分,主持人叔叔最後說:“這一輪的第一名是2號。”我和媽媽擊掌歡呼起來:“耶!”原來我們是這一組包的最多的,而且樣子又漂亮。

這次包糉子活動,我和媽媽都很開心。糉子裏不僅僅有糯米和筍葉的清香,還包着無窮的快樂和無盡的親情!

端午節日記 篇3

我最喜歡過端午節,因爲可以看精彩的賽龍舟,吃到美味的糉子,還可以學包糉子。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有位愛國詩人屈原,因國家滅亡,跳河自盡,人們爲了不讓河裏的魚吃屈原的屍體,就把糯米和各種材料用葉子包好投入河裏,讓魚兒吃,這就是最早的糉子。

我最喜歡吃糉子和包糉子了,只見媽媽把幾片葉子合在一起,在裏面放入少量糯米,再放入新鮮的肉,然後把糯米放上,最後把葉子包好並用繩子捆好。

看着看着,我也忍不住開始包了,我挑了幾片小小的葉子,往裏面放入許多糯米,再放上幾塊新鮮的肉,抓一把糯米就往裏面塞,剛想把葉子包好卻發現葉子怎麼也合不上去,我犯難了,最後還是媽媽幫忙解了難,去掉一些糯米,我心想:“包糉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糉子下鍋了,不一會兒,房間裏飄滿了清香,我使勁吸着鼻子,恨不得把清香全部吸到鼻子裏,終於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撥開葉子,咬了一口,好吃極了!

端午節日記 篇4

高唱《九歌》,吟屈原《離騷》,五月初五,濃情繫端午。

大學聯考後的端午節,別提多開心了。終於釋放了,吃個開心果,開心心;吃個糉子,今年就高糉了。糉子香,香廚房。掛艾草,喝黃酒,看龍舟

歷史的記憶永遠磨滅不了5000年的傳承,節日的傳承卻磨滅不了歷史的記憶。五月初五,正是記憶着歷史長河中一位愛國詩人——屈原。

他愛國,他悲憤,以死殉國。淚羅江畔,幾千年過去了,依然江流滾滾。一代愛國詩人隨着這江流飄向遠方。淚羅江裏卻留下他至死不渝的靈魂,保佑江的兩岸人民風調雨順,稻穀飄香。人們感謝他,祭拜他,向江裏投下糉子,這一投,卻投下了幾千年的傳承。

掛上艾草,喝一口雄黃。除去身上的邪氣,避開邪氣,迎來好運,讓好運常伴你左右。

溱潼河畔,龍舟競渡,百舸爭流。鳴鑼重鼓敲打着,隊員們跟隨着這節奏拼命地向前划着。龍頭龍尾,不停地在水中搖擺着,吶喊聲,口號聲,掌聲絡繹不絕。車如水,人如潮,將龍舟場圍得個水泄不通。

熱情好客的姜堰溱潼的人們,邀我們品嚐可口的糉子,糉子香,人更甜;糉子甜,人更美。

這份情,這份濃情點綴了五月初五。這方水土養了這方可愛的人們,這方愛邀了多少八方來客。濃情端午,也濃了中國愛,更濃了東方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