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品)端午節作文9篇

端午節2.41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端午節作文9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一年的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戴五股線,划龍舟,割艾,插艾……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爺爺拿着鐮刀去河邊割艾。割完後回來,爺爺就讓爸爸把艾插在門上,說艾能驅蚊子。

端午節早晨,媽媽找來紅、白、黃、黑、綠五種顏色的線,說是要給我和弟弟綁五股線。媽媽讓我那着這一頭,而她拿着那一頭,往一個方向一個勁兒地搓,我不解得問:“媽媽,爲什麼要這樣搓呢?”媽媽笑着告訴我:“這是上勁的.,上完勁之後戴着好看。”“哦”我說。媽媽還告訴我:五股線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信仰無行陰陽之說,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剋,能夠驅邪迎吉。

人們在五月初五這天划龍舟,是爲了紀念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古代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很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之洞庭湖時不見蹤影。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龍舟紀念屈原。接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家鄉的端午令我難忘!

端午節作文 篇2

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重午節、端陽節。這個節日大約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它與春節、中秋節並稱中華三大節日。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各地說法不一。

影響最大的一說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戰國時代楚國人,出生在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裏。由於他學識淵博,明於治亂,嫺於辭令,便做了楚懷王的左徒。他主張對內“舉賢授能”、對外“聯齊抗秦”,最後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然而,他的這一政治主張卻遭到楚國一班奸臣的反對,受到排擠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帶,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聽到楚國都城被秦國軍隊攻破的.消息,他難忍亡國之痛,於是在農曆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爲了救他,競相划船尋覓並向水中拋糉子。屈原死後,留下了一些優秀的詩歌,其中最有名的是《離騷》。

他在詩歌裏,痛斥賣國的小人,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對楚國的一草一木,都寄託了無限的深情。現一說法一直佔據主導地位。還有的認爲過端午是爲了驅邪避毒。《楚荊歲時記》說:“五月五日,士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採艾以爲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風俗通》中說:“五月五日以彩係臂者,闢兵及鬼,令人不病瘟”。

至今東北農村還保留着端午節清晨到野外採摘艾蒿掛在門旁和在兒童的臂上系五彩線的習俗。現代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爲端午節是龍的節日,即古代吳越人(一個龍圖騰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還有的認爲端午節源於夏至,即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范曄的《後漢書》就持此說。

端午節作文 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有一場別開生面的龍舟比賽,所以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就開始準備出門了。

到了目的地,天卻突然翻臉了,下起了濛濛細雨了。但已阻擋不了我們看龍舟比賽的熱情,雖然比賽還沒有開始,但早已是人山人海,場面勁爆。

比賽終於在大家的期盼中開始了,各個隊伍都做好了準備,都在試試待發了,隨着一聲槍響,各個參賽隊就飛速得劃了起來。暫時領先的是1號隊,只見他們奮力得划着,速度就像那離弦的箭一般,其他隊伍也不甘落後,想反敗爲勝。這時,雨停了,水面吹來了涼爽的風,像個小精靈爲3號隊加油鼓勁,這讓3號隊充滿了信心,不一會兒,3號隊追上了搖搖領先的'1號隊。1號隊不甘示弱。比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我們觀衆都把目光集中在1號隊和3號隊的身上,似乎賽場上只有1號隊和3號隊這兩隻對伍。我目不轉睛得盯着1號隊和3號隊,終於,到衝刺了,觀衆的心不禁懸了起來,勝負揭曉了,是3號隊贏了。他們憑着團結就是力量,力量贏得勝利的的信念,贏得了比賽。

我想:這場比賽真是驚心動魄,我以後也要學習3號隊,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團結就是力量!

端午節作文 篇4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一個重要的日子。知道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嗎?這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紀念他愛國、正直、不屈、剛烈的節操。

端午節有吃糉子、吃五黃、做香囊和賽龍舟的習俗,古時候還會有往江裏扔糉子,人們希望水裏的魚兒們不要去吃屈原的屍體,划龍舟是想把屈原的屍體撈上來。

今年的糉葉特別不一樣,我和家人一起去安吉的山上採的糉葉。原來糉葉生長在特別陡峭的山坡上,是竹子的一種。糉葉的兩邊有鋸齒,摸上去刺刺的感覺,還會勾住你的手不放,糉葉的顏色有深有淺,淺的是嫩葉,深的'是老葉。太嫩的葉子太小不好包,太老的葉子容易斷裂,還是要選擇一些青綠色的葉子比較好,糉葉拿近了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接下來是包糉子了,糉葉一般放水裏浸泡兩天,肉也要浸兩天。米嘛,澆點醬油就可以了。糉子有三角形的、四邊角的、牛角形的糉子,古時候多爲牛角形的,牛角糉子是祭天用的,現在多爲四角形的糉子。我跟着奶奶包了半天,米散了一地,還是沒成功,看樣子包糉子這個活也不是很簡單的!一會兒奶奶包好的糉子從廚房裏傳來了陣陣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想嘗一口。

這糉子可真美味啊!自己做的糉子,味道就是好!

端午節作文 篇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每到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掛艾草,而令我最難忘的是家鄉的端午龍舟賽。

清晨,我早早地來到護城河邊。哇!好多人,真是人山人海呀!河面上,六隻龍舟排成一排,整裝待發。“啪!”一聲令響,六隻龍舟像離弦的`箭向前飛弛。只見2號龍舟的舟頭上,一位壯實的大漢揮舞着鼓錘,“咚、咚、咚……”的鼓聲震天響。在鼓手的指揮下,三十位選手飛快地揮動着手中的船漿,動作整齊劃一,龍舟也比其他隊伍遙遙領先。

在一片熱鬧聲中,龍舟賽結束了,2號龍舟獲得了冠軍。端午賽龍舟真激烈啊!

端午節作文 篇6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爲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汨羅江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爲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戶戶包糉子,然後把糉子投入汨羅江,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糉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糉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糉葉丟在地上。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糉葉繞成一個三角行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糉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糉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糉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糉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糉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糉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7

中國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中秋節、重陽節、除夕節······中國的傳統工藝品也很多:有陶瓷、剪紙、國畫······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可以吃到糉子的端午。

媽媽先把幾片竹葉洗乾淨,然後把糯米泡在水裏。我馬上拿起竹葉要包糉子,媽媽看見了說:“等等,糯米要泡一下的。”哦我知道了。

過了一會我和媽媽高興的一邊唱歌一邊包糉子。媽媽首先把幾片翠綠的竹葉折成三角形,然後把糯米放進去,糯米有的`肥肥的、有的長長的、有的扁扁的、還有的瘦瘦的。在把竹葉折過來蓋上用繩子綁起來。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和媽媽包了很多奇形怪狀的糉子。

媽媽把糉子拿到鍋裏去煮熟了。我們一家吃上了那香甜可口的糉子。

我愛端午,更愛吃糉子。

端午節作文 篇8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如吃糉子,賽龍舟等。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爸爸媽媽帶我來到杏花村觀看賽龍舟。

來到杏花村的湖邊,只見幾隻龍舟整齊地停靠在湖邊。選手們個個兒精神煥發,嚴陣以待。

“預備——”裁判大喊一聲,大家都拿好了船槳,準備出發。

“砰!”槍聲響了,幾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向前行駛。選手們都使出了全身力氣,很有節奏地、整齊地划着槳。“隆隆……”鼓聲陣陣,選手們更加有勁了。幾條龍舟互不相讓,一會兒你靠前一點,一會兒它又追上去。瞧,有一條龍舟落後了一大截,原來是隊員們的動作不是很整齊,他們意識到這一點,又調整節奏,奮力追上去。看看那位大哥哥,他劃得最賣力了。他使勁地划着槳,臉漲得通紅,額頭上也滲出了豆大的汗珠。水“嘩嘩啦”地唱着歌,濺起雪白的水花,似乎也在給隊員們加油打氣。到了最後,比賽進入了白熱化,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滿懷期待。岸邊也爆發出了陣陣的加油聲,我也情不自禁地吶喊了起來。比賽結束了,二號船隊取得了勝利,隊員們臉上洋溢着笑容,好像忘記了疲憊。落後的選手們也微笑着,重在參與嘛。

這次賽龍舟很精彩,通過觀看比賽也讓我懂得了:只有齊心協力,團結起來,纔會取得勝利。

端午節作文 篇9

賽龍舟、吃糉子會讓我們想起什麼呢?當然是端午節到了。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更是一個快樂的日子。

今年的夏天來得好像晚了一些,涼風吹走了炎熱,然而,在這個不尋常的時節,我竟學會了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放在熱水中泡軟,將糯米清洗乾淨,用涼水泡2小時備用,準備好蜜棗、火腿、熟蛋黃做餡,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糉葉摺疊攏成一個窩,中間放進糯米和備好的餡,包出四角形狀,用線纏好。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不是成了三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媽媽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將線系在什麼地方啊?”無語了,感情糉子包成四個角是方便用線系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大火燒開,改用小火,兩個小時就可以了。再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的要揭開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來的糉子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的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了自己勞動的成果,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