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品】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3.07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作文1

我小的時候十分的期待端午節的來臨,那是因爲我很佩服屈原的優秀精神品質,因此他在中國十分的出名,古代的帝皇爲了紀念他把端午節作爲一個節日專門去紀念他,這讓我看到了古代的帝王還是很重視賢臣的。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僅是因爲我能夠從中學到了許多的知識瞭解到了越多的歷史。

每到端午節母親都會花一個小時來給我講關於端午節的故事,雖然每年我都會聽到這個故事,但是我從來都不會感到厭煩,而是對屈原生活那個年代產生了更多的遐想,母親年輕的時候不會包糉子,但是我特別的貪吃,特別的愛吃糉子,非要母親給自己買,母親爲了節約點錢,便學習起了包糉子,就是爲了滿足我在端午節吃糉子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都會在端午節快要來臨的時候,人們正在忙碌的時候去給他們搗亂,有時候會入迷的.看着他們包什麼糉子餡,要是被我這貪吃鬼看上了的糉子,我就死活賴在他家不走了,除非給我一個吃解解饞。每次吃糉子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母親給我講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一個熱愛國家的愛國勇士,是人民的英雄,更加是我的偶像,他生活在他的那個年代遭遇到了許多的挫折,可是他一樣那麼的堅強,讓我特別的佩服,屈原還是我的偶像,所以在端午節那天我會吃許多的糉子來紀念他。

我還記得在端午節我會洗一次澡,那是一次特別的澡,那些水是用藥草泡過的,母親每年都要求我去洗這樣的澡,我心裏可是十萬個不願意啊,除非在洗澡的時候吃着糉子才行,母親拿我沒辦法,就答應我這樣洗澡的要求,我永遠都忘不了一邊洗澡一邊吃糉子的那些童年回憶,我一不小心沒那穩就把糉子給掉洗澡水裏了,我還因爲那一件事哭鬧了好久呢!

在我的端午節裏,一定要吃糉子,不管怎樣我都要爲屈原做一些事情,畢竟父母和老師教導我不能浪費糧食,所以我不能夠像古代那些紀念屈原的人一樣,把糉子扔海里,但是我能夠把糉子扔我的肚子裏,那樣就算是對屈原的紀念了吧!端午節吃糉子,爲了我的偶像。

端午節作文2

今年,我在昂立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下午一點半,我們每個人換上黃色校服,在教室裏興奮地等待着。

出發了,我們的“黃色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富蘭城堡。推開大門,迎面而來的是一陣陣清香。原來,工作人員細心地在樓梯旁插上了艾草、菖蒲,讓我們感到了濃濃的端午氣氛。

走上二樓,老師示意我們各自找一個位置坐好。通過屏幕,我們看到了“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的優美文字,配上婉轉悠揚的民族樂曲,整個大廳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隨後,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系列文化,讓我們受益匪淺。

“佩香囊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老師講到這裏時,楊老師拿着一大堆香包來了,並且給每人都發了一個。我拿了一個綠色的,因爲綠色是自然之母,它幫助你在學習、生活中更加的謹慎細緻,朝着你心裏的目標不斷地前進。做香囊的比賽活動開始了,只見孩子們、家長們全都以“獵豹”的速度衝到了一個大理石桌子旁,桌子上放着三盒藥材,分別是艾葉、菖蒲、薄荷。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從三個籃子裏都抓了一大把,塞進了我的香包裏,然後以“光”的速度擠出了人海,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聞了一下,哇!太香了,真的是一個精緻玲瓏,清香四溢的香囊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誦讀經典,是屈原的著名作品《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豪情萬丈的詩句,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不可抹去。

最後,還有我們最喜歡的環節——《快樂尋寶》。老師拿着一張牛扒優惠券說:“三、四、五號包廂裏藏了許多這樣的寶藏,特別是還有免單券,大家開始尋寶吧!”話音剛落,人羣瞬間變成幾條激流,衝進了三個包廂。而我,走到老師跟前,說:“老師,把寶給我看看!”沒等老師開口,我便把她手裏的券搶了過來,老師笑了笑說:“剛纔在問答環節你好聰明!獎勵你!”

啊!今年的端午節真是太好玩了!

端午節作文3

轉眼間又到了端午節,大街上響起了兒童們的歌謠聲:“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今天,我和我母親來到了外婆家包糉子。包糉子前,外婆告訴我說:“傳說曾經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包糉子了!”母親叫了一聲。外婆趕緊帶我走進了廚房,我看到地上擺着蘆葉、肉、米粒等材料,母親已經有模有樣的包起來了,外婆也開始教我包糉子了:“將兩葉糉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鹹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後,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後以糉繩紮緊。將包好的糉子放入鍋中就好了。”外婆繪聲繪色地邊說邊給我演示。我也聚精會神地聽着,生怕錯過某個細節。聽完,我也認認真真地做了起來。我第一個糉子剛放米粒的時候,下面漏了一條縫。第二個糉子剛綁線時炸了開來米粒撒了一地。母親瞪了我一眼,對我說:“去去去,你真是大呆子幫忙——越幫越忙。”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不久之後,種子包好了,我急切地說:“快燒吧,爲了吃糉子,我早飯還沒吃呢!”不久之後終於好了,我拿起一個糉子,“燙燙!”趕緊放下

我只好用筷子夾道房間,吹着空調,開着風扇,糉子很快涼了,我小心翼翼地撥開糉子,輕輕地咬了一口,味道有點鹹,粘在嘴裏,很有韌性,慢慢嚥下去,感覺棒極了。接着我大口大口地吧第一個

真希望下次端午節來得快一些。

端午節作文4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傳統節日,如新年、元宵節、元旦節……,可讓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香甜的糉子,帶大家走進端午的歷史。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國內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傳聞屈原抱着楚國的石頭投汩羅江死後,百姓們十分傷心,大家爲了不讓江中魚蝦來啃咬屈原的屍體,便把米、雞蛋等物投入江中,從而演變爲現在的糉子。有個藥師把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迷暈了龍,不讓它吃屈原,果真有一條過世的蛟龍浮在了水面,鬍鬚上還有一片屈原的衣服,大家把這條龍筋須拔了,纏在小孩的手上,可以避邪,後來就演變成孩子手上的五色線,門口插的艾葉。在端午節,孩子子們最喜歡吃的是什麼?哈哈,那就是糉子,我,也不例外。

糉子外形多變,有三角形、桶形、圓椎形、寶塔形、圓棒形……,真是千奇百怪,更怪的是糉子的味道,有棗糉、豆沙糉、蛋黃糉、還有肉糉,可真是無奇不有啊。

今天是我首次包糉子,只見奶媽把糉葉、紅棗、米等都拿了出來,我好奇的指着米,問奶奶:“這米如何和平時的`不同呀?”“這是糯米不是平時的大米”,奶奶笑着說。開始包了,奶奶拿上糉葉,嫺熟的一彎,糉葉就乖乖的成了漏斗狀,放入了一顆大紅棗,又放上了一層米,又放了一個棗,然後一折一個糉子就成形了,奶奶又飛快的纏了兩圈,一個大而香的糉子成了!我一看,呀!這麼容易,我一會就能做好幾個哪,我心想,可是把糉葉成漏斗狀就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我剛把棗和米放進來,糉葉又開了,棗和米全掉了,我心一泄,不包了,奶奶告訴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細心,我又試了一次,這一次我把有縫的地方包緊,米不多也不少,包成了一個不像糉子卻又是糉子的玩意兒。

經過了三四個鐘頭的蒸煮,終於熟了,我也顧不上燙,抓起糉子拔開就美滋滋的吃了起來。由於它不只美味,而且還有我的付出,所以糉子格外香甜。

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來自於屈原的故事:屈原,一個愛國詩人,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來豐富國家和加強人民,但沒有被國王採納,他被逐出了皇宮。他非常生氣,跳下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船,把竹筒裏的米順着汨羅江撒向屈原。後來,爲了紀念屈原,每個人都把裝滿竹筒的米飯變成糉子,把划艇變成了龍舟。每個人每年都慶祝端午節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崇拜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慶祝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真正的糉子製造者,我的母親。所以每年端午節,我們家都會吃很多糉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葉包糉子是最美味的`。因此,她用蘆葦葉做糉子。她在做糉子前做了準備:將蘆葦葉放入水中煮沸,將準備好的糯米和紅棗分別洗淨,準備就緒。

蘆葦葉涼了之後,她開始包糉子。首先,她拿了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放在桌子上,一片放在另一邊,夾在中間,把三片葉子捲成一隻圓雉形狀,然後把糯米放在裏面,中間夾幾個棗子,最後用線把葉子綁起來,包一個糉子。她又胖又大,看起來像一個正在睡覺的老佛爺。當她包好糉子後,在高壓鍋裏蒸40分鐘,然後放上3到4個小時,讓糉子美味可口,可以隨時食用!雖然我媽媽包的糉子原料非常簡單,但是包的糉子很好吃。它是如此的芳香,你一聞到它就會激起你的食慾。只要你桌子前面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下去。因此,每當我吃糉子的時候,我總是吃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不合我的口味了!說到我的口味,我不知道我媽媽做糉子有什麼祕訣。她每次做糉子,總是很美味,能激起人們的食慾,讓他們變得貪婪,並準備吃很多。

除了吃糉子,賽龍舟對於端午節的慶祝當然是不可或缺的。

我最喜歡的是龍舟比賽。幾十名水手手裏拿着槳,用手在全身划動。擊鼓的水姿勢很高,而且他們有規律地敲打。快點,快點!體育場邊上的啦啦隊充滿激情,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大喊大叫,歡呼雀躍,迫使水手們更加努力地划船。整個龍舟競賽如此壯觀和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

吃糉子和賽龍舟,這兩個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6

我總記得小時候曾學過一篇關於糉子的課文。老師反覆地糾正糉字的念法,而我的心中卻疑疑惑惑——似乎從未聽過有這樣一個詞在端午的時候出現。那天回到家,我便嚷着要吃糉子,然而那味道卻並不盡如人意:我完全忘記了我是一個不喜歡甜食的人。從小就不喜歡。可是卻彷彿鑄成的習慣,我會在每一個端午銘記着糉子,在母親耳畔嚷叫。之後卻只勉強吃半個就撂下碗筷,用力地搖搖頭。母親嗔怪:“你既然不愛吃,爲什麼總是要買呢?”我微微衝她笑:“第一口是愛吃的,可是甜得太膩了。”我只是喜歡懷着期待,將糉子從那深綠色的閃着水珠的箬殼裏剝離,然後就看到晶瑩的乳白色,每一粒糯米都粘稠地聚在一起。糉子是很符合我對美食的'印象,然而它終究不是我愛吃的。

實際上,家裏是並不講究什麼節日的。因爲父親固執得什麼也不相信,而每日的豐盛菜餚,也終於讓節日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生活的日趨美好,也讓節日消去了它對孩子對人們強大的召喚力。可是我骨子裏,卻希望成爲許多故事裏對每個節日都充滿了歡喜的孩子,喜歡這些古老的在歷史中沉澱千百回的節日。端午節,多麼詩情畫意的名字。它是紀念一個人的,紀念書寫了《離騷》的屈原。那樣一個文弱的書生,卻懷冀着慷慨激昂懷冀着對祖國恆久的愛,投入了汨羅江。我敬仰他,因爲他敢於在一片灰暗之中活出絢爛,他懂得崇高所謂何,他在太多的流離失所中,仍堅定地執著地走着。其靈魂所向,定是純淨而不加着染的。於是,我總要堅持吃些糉子,也是因爲我覺得它見證了一個高尚的靈魂,亙古不變的愛國情操。

忽然記得有一個端午節,我在一排長長的槐花樹下走,那時的槐花正是滿樹滿樹燦白的時候,搖了我一身。而現在,似乎時間空空錯後,或者是短暫的遺失了那麼一段子。槐花謝了,在單單的深綠葉上勉強地枯萎了。而我也無暇去看那百般美好的風光,只在房間裏捧着歷史書背誦。端午節卻依舊未變,還是那麼晶瑩純白的糉子,還是寫在日曆上大大的端午。它有着如此可愛的執着,是我直到今日才發現的。於是這一次,我堅持吃了一個糉子。爲了紀念這個在時光中並不算熠熠生輝的端午節。是怎樣的情愫,我終究也說不清楚。

端午節作文7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奶奶家過端午。奶奶早就在等我們了,我剛一打開車門,她笑盈盈地走過來摟着我說:“我家孫女又長高了呢!”走進奶奶家,我就聞到一股植物淡淡的清香,不住地往廚房裏探頭,爺爺正在包糉子呢。我趕緊跑過去對爺爺說:“爺爺,我也要包糉子。”爺爺笑着說:“好好好,我這就教你做,不過這糉子可不好包,你要看仔細咯!”於是爺爺拿起糉葉從中間對着捲成漏斗的形狀,再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米放進糉葉裏,差不多裝了一半,爺爺又舀了一個紅棗嵌進去,再裝入一些糯米將糉葉填滿,接着把葉子往裏一折,用紅線將包好的糉子繞起來,“最主要繞緊,否則米會漏出來,那就要粘鍋了。”爺爺一邊示範給我看,一邊用力地拉了拉繩子,最後打一個結。一個胖鼓鼓、穿着深綠色衣服的糉子就完成了。我學着爺爺的樣子把葉子捲起來,不一會兒,我和爺爺就做了一大盤糉子,爺爺把糉子小心地放進鍋裏,蒸了一會兒,鍋裏冒出一股清新的味道,瀰漫了整個廚房,經過一上午的蒸煮,糉子就出爐了。這時姑姑們也來了,平時冷清的爺爺家一下子熱鬧起來,我們邊吃邊聊天,可開心了。

突然爺爺問我:“曼嘉,你知道這個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當然知道!”我興奮地回答:“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看到自己的國家被敵人侵略,不忍心看到國家變成這樣,最後投入汨羅江表示自己愛國的決心,百姓們不希望他死,就划船打撈屈原,又擔心江裏的蛟龍、魚蝦會吃他的身體,於是紛紛把食物丟到江裏給魚蝦,希望他們不要吃屈原的屍身。後來人們又將食物用葉子包裹起來丟進江裏,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就是這樣來的。”聽了我的'解說,大家紛紛誇我是個博學多才的小才女。

端午節作爲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隨着時代的變化,其實演變到現在,更是一個一家人團聚、放鬆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8

過個別樣的端午節,一直是我期盼的,沒想到今年就夢想成真了,大家隨我來看看吧。

早上一起來,便是美妙的讀書會,主持人就是程世龍。第一環節是好書介紹,大家都是開開心心地介紹好書。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小升升介紹的《大森林與小木屋》。聽着小升升的講說,我也不禁的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這本書。我介紹的書,就是《紅脖頸的林中悲歌》,書中的紅脖頸十分感人,臨死前也沒有忘記兒女。在講的時候,我特意突出了愛與奉獻的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陣子的緊張:“一定要堅持住啊。”除了最後的結尾稍有倉促,我這次介紹還是很成功的。

接下來又是介紹端午節的故事,大家紛紛發言。當然了,都離不開屈原。其實端午節應該是南方少數民族先開始過的節日。但是,這次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介紹還是令我大開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的事。第三環節,自然是重頭戲——才藝表演。我之前也沒有準備,一到這個環節,腿肚子可有點轉筋。好不容易想起來一個好辦的才藝——講評書。因爲平時天天聽評書,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記住了,就給大家說了一點百年風雲的開頭,還真獲得了成功。

讀書會結束後,就是瘋吃的開始了。先是兩盤開胃西瓜、後是程世龍母親包的糉子、然後可樂雞翅,大家吃到興頭上,大人們包的餃子也熱騰騰的出鍋了,又是對着餃子一頓風捲殘雲,摸摸舒服極了的'肚子,不由得感嘆道:“真乃美味耶。”飯後就開始玩了。快樂一心給大家一人發了一根五彩線,戴在胳膊上,還別說,真有端午節的味道。程世龍最夠意思,成功的當了主持人不說,還給大家準備了不少筆,拿在手裏,更是美得合不攏嘴。

玩了一會兒,我們決定學一段英語,內容當然是關於端午節的知識了。還是表姐想的周到,在網上找到了一篇美國日報關於端午節的報道,給大家一人打印了一份。

怎麼樣,這個端午是不是很充實,既吃的美,又玩的開心,最重要的是還學到端午節很多知識,真是別樣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作文9

每年端午節期間,總是有人在微信羣、朋友圈轉發所謂的“掃盲貼”: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不能互祝“快樂”,只能說“安康”。殊不知,這是對傳統節日時代內涵的剝離。客觀上講,端午節因屈原之死而有了濃烈的悲壯色彩和“祭祀”風俗,但這並不意味着過端午就不能說“快樂”。

祭祀只是端午節的內容之一,也可以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草、掛菖蒲、喝雄黃,還可以觀看文藝演出、外出旅遊,無不飽含着生機勃勃的通達理念和娛樂精神。那麼,我們每年過端午節究竟該“端”什麼?

實際上,端午和春節、中秋一樣,都是中國文化的醒目符號之一,承載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與嚮往,充滿了濃厚的倫理觀念和人情味,積澱了中華文化的親情、和善傳統,充盈着和諧、統一等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蘊涵着獨特的民族精神和豐富的傳統民俗文化。於端午而言,更多承載的是融入民族骨血的天人合一、活力賁張與家國情懷,除了要端上“糉子”,更要端起“節日文化”,給古老的端午注入新的因子,這是重建傳統節日文化的生命所在。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這是舊時的一首端午民謠,生動地表現了端午節的民間習俗。從某種意義上,這些民俗蘊涵着中華民族的文化、性格、精神和情感,並內化爲全民的情感體驗,成爲共同的.文化記憶。從這一點說,我們過端午,不能把認知止於簡單的“吃糉子”上,還要把傳統的民俗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通過開展各類地方特色鮮明、羣衆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娛樂活動,不斷豐富充實端午的節日文化內涵,不僅要有糉子味道,更要有文化味道。

毋庸諱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爲支撐的,而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積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國家把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三大傳統節日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從制度層面上確立了傳統節日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倡導公民過好傳統節日,無不有着特殊的時代價值。

因此說,端午節應當成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載體,而不能僅僅拘泥於“祭祀”,任何時候端午節本身所代表的中華精神和價值內核都不能丟失,我們必須“端”得正、“端”得穩,讓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延續和發展。

端午節作文10

六月是我最喜歡的月份。

它標誌着一個季節——夏天的開始,也標誌着一個學期的結束。六月裏的第一個節日就是端午節。

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到了六月七號——端午節。自從週一知道端午放假三天,我的心就如同一隻小鳥,在四周是肋骨的“牢籠”裏上躥下跳,興奮地撞擊着“籠子”。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悠長的歷史,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相傳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便將這一天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爲了防止江中的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所以投糉子到江中,因此便有了包糉子的.習俗。

現在終於迎來了心心念唸的端午節。我們買好了艾葉、糉葉等端午的必備用品,爲第二天的端午節做準備。

太陽緩緩地從東方升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照耀到我的臉上,撫摸着我,將我喚醒。我早早地起了牀,興奮地迎接端午節。爸媽起得比我還早,姐姐還是和往常一樣被“封印”在牀上,不到中午不起牀。我們的第一個活動便是大掃除。這是我們家一貫的習俗,一到春節等重大節日我們就會大掃除。我們在各自的地點奮鬥,我在臥室裏與垃圾大戰了兩個小時,到了九點多終於把家中收拾得有模有樣。

接着我們便開始最重要的項目——包糉子。媽媽讓我把糉葉洗一下,我去尋找了一樣工具。我把糉葉放到水龍頭下衝洗,接着拿刷子一遍一遍地刷。洗好後,我們便開始包了。首先將糉葉捲成一個小漏斗,接着在中間填上糯米,再在糯米中放上餡料,最後把糉葉覆蓋在口上,幷包成一個三角體,一個糉子就包好啦。不過,包糉子雖然看起來簡單,但自己包起來還是蠻難的。我最後一步總是出錯,把三角體變成了三角形。媽媽教了我好久,我終於會包了。不過雖然那個糉子是三角體,但我後來才發現我沒有放餡,那個糉子裏面只有糯米。午飯上我們便吃了我們自己包的糉子,能夠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的感覺真不錯,雖然有個糉子沒有餡。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匆匆忙忙地過去了,端午三天的小長假也就這麼過去了。我們應該保存着中國文化,保存着中國傳統。端午節過得是那麼充實,在我記憶的長廊中,留下一幅精彩難忘的景色。

端午節作文11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天我們要吃糉子,玩龍燈,在家門口掛菖蒲和陳艾,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今天,麓山國際社區爲業主們舉辦了盛大的遊園活動。

孩子們穿上節日的盛裝,有的手拿五彩糉子,有的佩戴香包,還有的.身上掛着菖蒲,個個喜氣洋洋,臉上洋溢着歡快的笑容,紛紛涌向會所。

在會所大廳的一角,聳立起巍峨雄偉的攀巖牆。許多小朋友們爭先恐後地向上爬。看着小朋友們快樂的樣子,我也擠進人羣排隊。輪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拴好保險繩,開始手腳並用地向上爬。一開始,我很順利地爬了三格。可當我爬到第三格時,發現上面的攀巖石釘間距越來越寬,我的手怎麼也夠不着了。心開始像一隻小鹿又蹦又跳,頭腦一片空白。往下一看,哎呀,黑鴉鴉一片人頭!突然,手一鬆,我便懸在了空中,繩索帶着我不停地晃動,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我並拼命大叫:“放我下來!放我下來!”工作人員對我說:“堅持就是勝利,續繼往上爬吧!”可我還是不敢,不爭氣的金豆豆噼哩啪啦地落了下來。工作人員無可奈何地把我放了下來,觀衆們也用惋惜的眼光看着我,我紅着臉擠出了人羣。

舅舅不停一安慰着我,把我帶到一排籃球電玩架下,許多孩子也在這裏排隊投籃。我的舅舅天生喜愛打籃球,他丟下我,不由自主地走進了長長隊伍中。輪到他了,他挪動着笨重而又肥胖的身體。在籃球架旁,舅舅的身體幾乎佔了整個籃球架,胖胖的舅舅投着籃,身子一晃一晃,簡直就像羊羣裏白大狗熊,又滑稽又好笑。看着他,我高興地笑了。

捏彩泥館裏人潮涌動,五顏六色的彩泥吸引了我,我也走向前去玩起來。我捏出來的小人、動物、汽車個個不成形,而別人的呢?稀奇古怪。我們都相視而笑了,說:“重在參與嘛!”

今天是快樂的一天,節日是快樂的,我也是快樂的!

端午節作文12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糉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

吃糉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13

今天和平常不一樣,一清晨奶奶、爺爺就趕到菜場買一些我愛吃的菜,還買了一些奇怪的東西回來。我好奇的問媽媽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媽媽一一給我解釋。問媽媽爲什麼要買這些東西,媽媽說:“寶寶,你忘了嗎?今天可是端午節,這些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說艾葉菖蒲、香囊、絨線等。”我知道啊和這些東西有關係嗎?

艾葉菖蒲作用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但是我只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爺爺在一旁說到當然有關係,端午節在我國已有好多年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掛艾葉菖蒲,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等民間活動,來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那個年代他大膽說一些別人不敢說不敢做的事,他連續幾次當時朝代皇帝提出建國意見。但是皇帝不但沒有采納屈原的想法的意見,還把他關起來,在當時的情況下,屈原以死抗爭,毅然跳下滾滾汩羅河。?

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動了人民。大家划着竹排小舟沿江找尋屈原,但尋找多日未果,就無奈地往河裏撒一些白米,希望魚兒們不要吃屈原的屍體。可是米粒太小,魚吃不到怎麼辦?於是有人就想到包糉子的方法。用葦子葉捲成一個尖尖的小筒,往裏面塞上糯米,再用細細的馬蓮草纏好包成一個個糉子,丟進河裏,魚兒就可以吃飽,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聽到這些我被屈原精神感動!我跑到奶奶面前問:“我們家包糉子嗎?”當然,等一下糉葉洗好就包。我催奶奶快點教我,我想學。

看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卷出一角,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個蜜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線一紮就結束一個。我跳起叫到太簡單了,媽媽說“別小看包糉子,包不好,不好吃,還漏米,媽媽我學了這麼多年都沒有學會。”我笑媽媽太笨了,我不信這麼簡單還難到我。

可是當我學着奶奶的步驟就是包不好糉子,米撒了一地。我想這下大話說早,媽媽笑了。一旁的奶奶一步步教我,不一會兒一個我包的糉子成功了。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真不容易。

端午節作文14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清晨,陽光明媚,小鳥在枝頭歡唱。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弟弟去看賽龍舟。

到了西溪溼地,我喝弟弟迫不及待地踮起了腳尖。嘟嘟嘟!隨着裁判員的哨子唱起歌,龍舟比賽開始了。我全神貫注地盯着河面爲他們加油。突然,我眼前一亮,一隻船隊飛也似的劃過河面,喝水被他們攪得波光粼粼,浪一陣又一陣地拍打着河岸。就在這時,弟弟的聲音在我耳邊想起:姐姐!這是哪隻船隊呀?劃得好好好快呀!弟弟激動地說話都打結了。我定睛一看,剛纔在我眼前閃過的那一束光,原來,就是紅隊呀!可就在這時,後面的黃隊突然趕了上來,超過了紅隊。我和弟弟不禁爲紅隊捏了把汗。過了一會兒,紅隊再次反超了黃隊,奪得了冠軍。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回到家,我一進門就問到了一股糉子的香氣。原來,是外婆在包糉子。外婆說今天還要教我們包糉子,我聽了,高興地蹦了起來,差點兒就沒飛起來了!我和弟弟學着外婆的樣子,把青青的箬竹葉捲成三角形,小心翼翼地放上白花花的糯米和紅通通的`紅棗,再把箬竹葉包緊,纏上線。可是我的糉子一點兒也不像糉子,外婆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圓圓的,分明是雞蛋!我傷心地問:這個世界上難道就沒有圓糉子嗎?包了幾個四不像之後,我包的糉子慢慢地好了起來。雖然包的糉子沒有外婆的精緻,但是再也不會是圓糉子了。過了一會兒,外婆把糉子放進了鍋子裏,在煮糉子的時候,我的口水已經不止滴下來過幾次了!糉子終於煮好啦!早就垂涎三尺的弟弟和我一起衝進了廚房。我打開鍋蓋,一股熱氣撲上了臉頰,我不由地聞了聞,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我剝開一個熱乎乎的糉子,看見了一粒粒緊緊擁抱着的糯米寶寶,我的口水再一次地滴下來。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充滿全身,我兩三口就把糉子吃完了,糉子可真是美味極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看了賽龍舟,學會了包糉子,還吃了用自己的勞動成果換來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作文15

端午節快到了。遠處山上的空氣中瀰漫着艾草的香味。然後它繼續隨風漂流。它讓每個家庭都變得綠色。在六月的編年史中,有一首關於端午節的詩。

我印象中的端午節在流蘇般的綠色絲綢之間穿梭。

懸崖上掛下來的綠色絲線是奶奶包糉子的寶貝。通常在前一天採摘,只需要用清水清洗。糉子煮熟後,薄薄的綠絲中所含的清香會滲透到竹筍和竹葉的`各個層次,滲透進來又滲透出去。是的,奶奶用來包糉子的竹葉是那些有棕色和黑色圖案並帶有一些毛髮的竹葉。它們在未知的時間被拾起並儲存。儘管它們已經被捲成了卷軸,但它們仍然散發着勞動藝術的芳香。

竹筍和竹葉是用在老房子裏挖了幾十年的井水沖洗的。在井的邊緣有一個木桶,由於水太多,它變得很重。很明顯,把手變黃了,但是桶壁已經長出了一點青苔。有陽光的時候,井壁上會有一些不同大小的白點。它們是太陽的縮影,更像人們挖井時眼中的希望。

記憶中的端午節在我嘴角流淌,粘滿了米粒。

我喜歡左手拿着一個破腦袋的鹹鴨蛋,右手拿着一個剛剛去掉紅線的豆糉子。我更喜歡把一根筷子插入滿是米香味的糉子的四個角中的一個,然後輕輕咬下另外三個角。剛剛煮好的糉子被串在竹竿上冷卻。結果,沒過多久,熱氣騰騰的糉子就讓整個大廳充滿了它們的香味。冷卻後,取下幾根線,將幾個圓鹹鴨蛋放入竹籃中,一個一個地送糉子。

這時,也有人會把美味的糉子送到我們家門口。然而,奶奶很少吃。兩大罐糉子中只有一兩罐足夠一家人吃。我以爲是奶奶知道鄰居喜歡糉子,所以她給了很多。現在很明顯,奶奶不僅送了糉子,還送了糉子裏那些看不見卻很香的東西。那些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都變成了美麗的微笑,就像端午節的鮮花,只是對那個人嘆息。滄桑已經填滿了臉頰。

我多麼希望我能再吃到那個包着甜味的糉子。我聳聳肩,深深地吸了吸鼻子。的確,我又聞到了空氣中隱隱約約的艾草的香味。香味飄進我心中的小屋,一首端午節的詩飄進了六月的編年史。

標籤:端午節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