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糉子作文15篇

端午節2.42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糉子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糉子作文15篇

端午節糉子作文1

這個星期六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我和媽媽一同去了超市,在超市裏我看到有許許多多有着五顏六色的禮盒,我好奇地問媽媽:“這些是賣什麼的?”媽媽說:“你不知道因爲端午節快到了嗎,這是在賣糉子。”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爲了紀念一位叫屈原的詩人。在端午節裏主要的活動是包糉子和賽龍舟。我說:“媽媽,我也要包糉子、賽龍舟。”

媽媽笑着說:“過幾天,在夾河裏就有龍舟賽,到時候媽媽帶你去看。我可以教你包糉子。”

我和媽媽買了包糉子用的糯米和糉葉,回家後媽媽把買的東西都放到了水裏泡着,媽媽說要泡一天,哎呀,急得我在廚房裏轉來轉去的。

第二天,我早早的就催着媽媽包糉子。媽媽把糉葉在桌子上放平了,從一頭開始往上折成三角形,再折一下就弄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漏斗,媽媽把泡好的米、花生和大棗裝進去,然後用糉葉一層一層的包好,再用線把三個角綁住,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開始做,哎呀,怎麼回事,怎麼裹不住呀,米都跑出來了。看媽媽做起來那麼簡單,怎麼我做就這麼難呢?後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做了三個糉子,一個送給媽媽,一個送給爸爸,還有一個送給我自己做端午節的禮物。

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呀!不但遲到了美味的糉子,媽媽還誇我愛勞動,是個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只可惜沒能看到賽龍舟,明年的端午節,我要吃糉子看龍舟。

端午節糉子作文2

端午臨近,想起那熱騰騰香甜可口的糉子,真是口水直流。可是作爲一個資深吃貨來說,速凍糉子太甜、懷疑添加劑太多,姑姑包的糉子用料太簡單,街頭賣的更是不敢恭維,統統滿足不了我挑剔的味蕾,於是就決定自己來包。

首先就是要選購材料,糉葉、糯米、紅豆、黑米、大棗各買了一些,又把家裏的黃豆、花生、葡萄乾找出來,好了八寶湊齊,先把所有的材料都泡上一會兒,其實我也不知道需要泡多長時間,懶得搜百度,就早上出門前泡上,準備晚上回家包。

晚上回到家都天黑了,家裏的門還戲弄我,折騰了好久纔打開,爲了把計劃的包糉子各項事宜完成,我咬咬牙,決定不管多晚都把糉子包好。開始行動!

第一步非常關鍵,因爲它關係到餡料能不能包得紮實,先選一片或兩片糉葉,捲成漏斗狀,剛開始總是卷得不好,餡料又放得太多,導致包不住。後來試了好多次才慢慢掌握技巧。第二步纏線也很關鍵,纏的鬆了煮的時候容易開,纏的緊了糉葉容易勒爛。這可真是個技術活。

好不容易把一包糉葉包完了,如釋重負,期待我的大作!我不想破壞裏面的糖分,就想上鍋蒸,蒸了一個多小時,竟然沒有熟,最後還是無奈的煮了起來。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吃到自己做的糉子,味道棒極啦!

辛苦沒有白費!健康美味自己做,樂趣多多!

端午節糉子作文3

端午節這一天我可是親手製造的黑暗料理,然後又親手的吃了下去,其中的滋味真的是難以形容。

黃昏,我見母親在包糉子,便向上前看看。可是那糯米卻令我退避三舍,因爲那種味道讓我難以形容,如果非要強加詞彙的話,那就是一種像還未成熟的大豆磨成漿汁的那種味道,那種令人有種那時一道絕世美味可卻令人有種吃不下去的噁心味道。我適應後就開始動手了,在母親的指導下終於是做出了一個怪模怪樣的糉子模型了。可放什麼餡料呢?這可是難倒了我,只有一盤那蜜棗可用,我心中卻非要弄其他不同的餡料。忽然想到了冰箱裏有些水果,便急急忙忙的從冰箱裏拿出一些食材來。

提子、麪包、還有那泡過的茶葉,這三樣就是我要包的糉子餡了!我把糉子壓瓷實了、捆紮了起來後便放入水中煮了起來,心裏不由得想:“這三個糉子肯定美味無比,絕不是蜜棗這種食材可以比擬的。煮完後我一定要一個不剩的吃完!”

在灼熱的霧氣中我用筷子夾出了三個糉子,不待涼一些其中一個便被我撥開吃了一口了,馬上就要吃到糉子餡了,不知道是哪個餡料呢?一大口吃下後,我的臉便快流淚滿面了!提子只留一個青皮在裏面,至於果肉都變成很難吃的酸水融入了餡料周圍的糯米中。我不服氣的把剩下兩個一口氣吃完了,於是我便默默的在衛生間裏吐了起來……

黑暗糉子在被我親手製造出來後又被我親手吃了下去,箇中滋味只有我自己知曉啊。

端午節糉子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說要教我包糉子,我特別興奮和期待。

我們準備了雪白的糯米、翠綠的'糉葉、細細的麻繩、醃過的五花肉。媽媽說:“我先包個糉子給你看。”說着媽媽拿起糉葉,三下兩下就包好了一個糉子,有棱有角,結結實實。“看起來很簡單嘛!”我自信滿滿地說。我拿起兩片糉葉疊在一起,裹成錐形,看起來像個漏斗。我放入一勺生糯米,然後又放進一塊軟軟的五花肉,再加上幾勺生糯米,最後蓋上多餘的糉葉,可是糉葉太短了,沒法裹嚴實,而且糯米還從縫裏漫了出來。“哎呀,”我急地叫起來,“米漏出來了!”媽媽見了,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拿過我手中的糉子,把糉葉輕輕剝開,把生糯米倒掉一點兒,又把糉葉往上抽了抽,多餘的糉葉變長了,然後再將糉子交給我。我再次將糉葉蓋上,包裹得嚴嚴實實,用麻繩仔仔細細地將糉子捆起來。“包好啦!”我激動地喊起來。媽媽給我豎起了大拇指。我趁熱打鐵,又包了幾個,越包越像樣。

媽媽把一個個糉子放進鍋裏,煮了起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我老早就坐在桌邊等着,就在我心急如焚的時候,清香肆意,瀰漫了整個屋子,讓人口水直流。很快,媽媽端着一盤熱氣騰騰的糉子和一小蝶白糖走了過來。她說:“糉子蘸白糖更好吃。”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蘸了一點白糖,咬了一大口,鬆鬆軟軟、甜甜糯糯,滿嘴清香,彷彿吃到了人間最美味的食物。

今天真是一個特別和難忘的端午節,我品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糉子作文5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裏,我最喜歡的是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準備好包糉子的材料。傳統的餡子,有上等的圓糯米,這樣口感非常糯。其次是寬窄相同的,嫩嫩的糉葉。餡子以蜜棗、紅豆爲主,如今創新的人們各有所求,也有幫水果、肉等依據個人喜歡做爲餡子。輔助工具是長長的尼龍繩或棉線。

包糉子可以分爲以下幾步:首先,浸米,將糯米浸泡半個小時,因爲這樣煮起來粘性大;接着溫水洗煮糉葉,這樣不光去除糉葉上的灰塵而且煮過的糉葉不易爛,包起來也方便。現在重頭戲來了-包糉子先用兩三個糉葉捲成一個倒圓錐形。在裏面先放上一些糯米,再放上一些蜜棗或其它餡料,最後在加入糯米,但不能放滿、不能有空隙,有利於包裹。在按照螺旋的手法,從另一端捲起來,捲到最後要留點尾巴,然後用拇指按住尾巴,把卷起來的那一面折過來,用用棉線捆緊包住,做到捆好不散開,這樣煮起來方便。

開始煮糉子,有的人用高壓鍋,煮得快。放入糉子,加入8分水,最好要漫過糉子。經過一個小時左右,打開鍋,濃濃的糉葉加上糯米的清香撲面而來。撥開糉葉,吃上一個。糯米的香和蜜棗的甜,讓人覺得齒頰留香。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包糉子是我們中國人的絕活。同學們,爲了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承,動起手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包糉子吧!

端午節糉子作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馬上端午節就要來了,我家也熱鬧起來了。有的採糉葉,有的包糉子,有的煮糉子……

鄰居家也來一起準備端午節啦!我們小孩任務就是採糉葉,家長們主要是包糉子和煮糉子。我們小孩子出去採糉葉了,我們一邊哼着歌一邊跑到了小區後面的小河邊,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糉葉。真好,在小河邊還真有幾十根蘆葦在近岸的水邊輕輕地搖頭晃腦。我們開心極了,狂跑過去採摘,好像怕別人搶着採摘一樣。我們採完了,一共採了一百多片葦葉。到家後,大人們一邊清洗採來的糉葉一邊說:“採晚了,天已經變得熱了起來,上面都長蟲了!”我們大吃一驚,都光顧着採了,沒人注意葦葉好不好。大人們接着說:“這些糉葉大部分還是可以用的,先洗乾淨後再放在鍋裏煮一煮,增加韌性。”我們長嘆了一口氣!

大人們先把準備好的糯米和糉餡入到了桌上,然後把它們和到一起,接着用糉葉把它們包住,最後用棉線緊緊捆紮,糉子經過這些過程就算做成了。我們小孩也做了幾隻不成形的糉子,爲什麼叫不成形的呀?因爲是第一次做的,所以說它不成形。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水煮,屋裏開始瀰漫清香,等到掀開鍋蓋,我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自已做出來的糉子美味可口,入口即化,好吃極了!

我愛吃糉子!

端午節糉子作文7

端午節,插艾葉,吃糉子,香滿堂。今天我迎來了自己第一次包糉子,有點小激動,恨不得立刻開始。

一大早,我和奶奶就準備好了材料:一盆蘆葦,洗乾淨的大米花生和甜甜的蜜棗。只說不做可不行,“那我們開始吧!”“好!”我一口答應。

只見奶奶拿出三張蘆葦葉依依疊起來,再把蘆葦捲成一個小漏斗,便用勺子把米和花生放入漏斗裏,哦!對了,還要放一顆蜜棗,然後用手夾住,把剩下的左折右折,再拿一片蘆葦來封口,最後用繩子把糉子綁的嚴嚴實實的,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完成了。我看得心癢癢的,也急吼吼地包起來。疊蘆葦我還可以,但到卷的時候就遇難了,他像個調皮的孩子,總是不聽我的話,一不小心還會散架。奶奶見了又一遍遍手把手教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的小漏斗變得有模有樣了。

現在糉子只需要封口,我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成功了,可是偏偏這時又遇難了,原來我在封口時怎麼折也折不好,就直接用繩子綁了起來,希望能綁緊,可是用力過度糉子就散架了,奶奶跑了過來搶救了場面,但我並不灰心,又一次次練習,終於在手忙腳亂中完成了第一個糉子,“耶!”我大叫一聲。

今天的包糉子實踐,讓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做什麼事用心去做,就一定會有收穫。

端午節糉子作文8

星期天就是端午節了,所以星期五大家舉行了一場包糉子比賽。大家籌備1、節課包糉子,2、節課寫糉子,3、節課嘗糉子。

開始包糉子了。大夥都熟練地拿起一張糉子葉,我也不例外。我先把糉葉捲成一個筒(筒底下如果尖的,不可以漏),然後開始填米。開始還所有順利,可到了蓋糉葉這一步我就如何也包不好了,不是個扁扁的三角形;就是蓋上後漏米。同學們都說大家這一組是“一點就通”,可沒人“點”,可我感覺我是“百點不通”啊!奶奶在家教了我好多次了,可我還是一點不會。最後,在老師的幫忙下,我終於包出了1、個糉子,這個糉子該尖的地方不尖,該圓的地方不圓,真不成樣子,不過我還是非常看重它,把它放進了我的小盆裏。

開始寫糉子了。所謂寫糉子,就是包糉子的過程結合我們的感想寫一篇作文。我雖然包得不好,可寫起來是“下筆如有神”。我寫了一行又一行,非常快交了上去。老師問:“如何這麼快?一定沒好好寫。”我打趣地說:“我這是速成作文,保證水平!”

終於開始大家最喜歡的環節:嘗糉子了!老師把煮好的糉子發給大家,大家吃得津津有味。雖然這部分糉子不如家包的美味,不過在大家心中,各種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它—一個自己包的糉子,由於那是大家全心全意包出來的!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理解更深了,我還了解了:任何事都不可以一味地去做。就像包糉子,如此包不可以,再換一種辦法包。

端午節糉子作文9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糉葉飄香時……”當媽媽讀到這篇短文時,我便知道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那天,媽媽準備包一些糉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了。

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牀了,手接着地到菜場上買包糉子的原料,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些糉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說要吃肉糉,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你做肉糉!”轉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一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媽媽叫我把糉葉先洗乾淨,燒上水,然後把洗乾淨的糉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糉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裏浸泡一會。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糉子來可漂亮了。”

糉葉準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干醬油、雞精、鹽拌勻,醃製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乾淨,最後按照比例把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像一鍋閃閃發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糉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媽媽身邊,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在糉葉裏抽出一張比較大的糉葉,打算包一個小糉子。我先把葉子裹成一個漏斗型,然後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輕輕用手壓一下,三角糉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葉子沿着三角糉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糉葉好像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我胡亂地往糉子上繞線。這哪裏是糉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糉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學。最終,我和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傑作,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美美的。

端午節糉子作文10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又到了吃糉子的時候,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我也來體驗動手包糉子。

只見奶奶兩隻手就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拿糉葉、倒米、加料、包裹、捆綁等,動作井然有序。一片片清香的糉葉、一粒粒晶瑩的糯米,在奶奶一雙巧手下轉眼就變成了一個個有棱有角,誘人的糉子。

輪到我大顯身手了。首先拿起糉葉圈成一個圓錐形的小漏斗。緊接着,抓起一把糯米往糉葉裏放,再放一些餡在裏面,正得意呢,糉葉就像一個頑皮的爆竹一下子爆開了,晶瑩的糯米就像飛珠滾玉一般,撒落一地。我心疼地撿起來葉子和那些白花花的糯米洗淨,繼續包。三番五次拿起幾片糉葉,小心翼翼地放米、加料,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地包裹,最後用一根線將它五花大綁,一個糉子終於包好了。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高興地手舞足蹈。

糉子下鍋了,可我總是急不可耐地想揭蓋子看一看。 40分鐘後,一鍋熱呼呼的糉子就出鍋了。一陣糉葉的香氣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墨綠色的糉葉,只見熱氣騰騰的糉子變成了香粳白玉團,紅棗就像嵌在上面的深紅油亮的瑪瑙,好看極了!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我心裏甜滋滋的!

端午包糉子,既感受到快樂,又學會了包糉子。還讓我堅信:只要有誠心、細心和恆心,就能學好本領。

端午節糉子作文11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似的。端午節是我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營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醋。

吃糉子:荊楚之人,在農曆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糉糕投人江中,以祭祀屈原,爲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糉葉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將至,我已包好糉子。

選取上好的蘆葦葉,老嫩適宜,寬4一5釐米,長30釐米以上,放在鍋裏,水要超過葉面。先大火燒開,再文火炯大約45分鐘,使之軟化增加彈性,同時也起到消毒殺菌作用,起早了葉子脆,起晚了浪費。

起鍋後放在冷水裏洗淨,剪去葉柄備用。捆紮以蓑草(要和蘆葦葉同煮)爲上,現在大多用尼龍線或者蛇皮袋拆成單股。

包時取3一4片葦葉,在大頭窩成漏斗狀。大頭儘量往前推,使之嚴密,不漏米。上米(可依個人口味加棗子、鹹肉、葡萄乾等)後右手中指、無名指分開將其夾住,大拇指從後往前推壓,使其緊、平。左手拇指、食指順勢將漏斗口朝裏推成等邊三角形,再將大拇指推過來的葉面蓋在三角形上,並以左手拇指、食指順勢將漏斗口集合處捏緊,再將餘下的尾巴順拐角貼折。再取線捆紮,鬆緊要適度,太緊,糉子硬,口感差,甚至會夾生;太鬆,沒口勁,甚至會散。最後,把多餘的葉尾剪掉就可以了。

再就是煮了,水要沒過所有糉子,也是大火燒開,再用文火煮45分鐘以上。放在鍋裏待自然冷卻後再起鍋。可口的糉子就做成了。

端午節糉子作文12

一看到這題目,你們一定知道我今天做了什麼。沒錯,就是包糉子。你包過糉子嗎?今天,我從包糉子裏,更深刻地體會到幹活的不容易。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我包糉子時,可是醜態百出。怎麼樣,想聽嗎?那就聽我慢慢道來。

今天早上,風很大。狂風像發瘋似的呼嘯着,刺痛人們的臉頰。我也感到無比寒冷,試圖戴上帽子。可是風實在太大,我剛把帽子戴上,又被風吹掉了。終於到了外婆家,我鬆了一口氣,敲了敲門。門開了,只見外婆走了出來,一手拿着快包好的糉子,一手抓着門把。我很奇怪,不知外婆在幹嗎,一問才知,在包糉子!我原本就對這很感興趣,再加上我喜歡做手工,就爭着要包。外婆便同意了。

只見外婆拿起一個長葉子,圈成圓錐狀讓我把米放裏面。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米倒在圓錐狀的葉子裏。不料不夠,我又拿起勺子舀米,可又太多了。

沒想到外婆還挺又耐心的,讓我再練練。我這回知道了應該多加點,可是,不料又加太多了。

雖然外婆很有耐心,可也被我搞得不耐煩了。

沒辦法,只好再讓我試試。可沒想到我加得剛剛好卻都倒到外面去了。外婆嘆了口氣說:“哎——看來你就是不擅長包糉子。”

我這才體會到包糉子也不容易啊!而外婆又是怎麼做的呢?看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堅持,所謂“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呀!

端午節糉子作文13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端午節就在奶奶的歌謠中跟隨而來,充實的一天在歌謠中開始了。

端午節是非常有趣的,可以帶上五彩繩,看賽龍舟等,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糉子了。

端午節的氣氛吹來了糉葉的清香,墨綠的葉子有竹葉可愛的形狀和艾草味的清爽,奶奶將兩束葉子散亂的鋪在搪瓷盆裏,再燒一壺滾燙的水,水溫升起,攜帶着嫋嫋的清香,如同沸水沖茶,將葉子特有的清香渲染出來,在蒸騰的水汽裏夾雜着活了似的香氣。原來在奶奶手裏,清香是可以生長的啊。

還有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飽滿,懶懶的依在了一起,好像泛了一夜的瓊漿。

奶奶的糉子簡單異常,只放蜜餞和米,三層的竹葉錯落着擺好,輕輕展開,彎成一個小圓錐,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腳裏,捏一甜蜜餞點在中間,又用米把它蓋上,奶奶的大手緊緊捏着糉葉,再繫上糉繩,一個精緻的糉子便包好了。看着奶奶包好的糉子,我躍躍欲試,可是怎麼都包不好,我們大家哈哈大笑。

糉子在鍋裏咕嘟的響,到了中午糉子便好了。輕輕一拉線繩,糉子便掙脫了束縛,展開糉葉,四個角的糉子都煮得透亮,還微微的染了一層青綠。吃一口,滿嘴的清香和米的軟糯,浸染了蜜餞的甜香,不放糖卻更加香甜。

今天奶奶生病了,沒有包糉子,但是我覺得外面賣的鹹肉糉,八寶糉,紅棗糉,蛋黃糉都沒有奶奶包的好吃,奶奶的糉子在每一個端午節都輕輕地敲打着我的味蕾。

奶奶的糉子牽動着家鄉的端午,吃一口清香的糉子,幻想着美好的傳說,家鄉的端午節變得更有味道了。

端午節糉子作文14

“年年端午風兼雨,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

據說端午節和古代的一位愛國詩人有關。這位詩人叫屈原。他的國家滅亡了,他很傷心,就投江自盡了。老百姓聽說了,都划着小船去打撈他。人們還將糯米用蘆葦葉子包起來,煮熟投入江中餵魚蝦,不讓魚蝦吃他的屍體。這一習俗流傳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了。

說到端午節的習俗,當然離不開糉子。哈哈!我最喜歡吃糉子了,誰讓我是個“小吃貨”呢?

糉子的形狀很奇特,不是圓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三角形。你瞧,它穿着一身軍綠色的外衣,還繫着五彩的花繩。解開它的軍衣,就能看到黏黏的米團,米團裏還藏着肥嘟嘟的豬肉。你看,這些豬肉就像淘氣的娃娃,正在和我們玩捉迷藏呢!

雖然糉子長得很奇形怪狀的,但是味道實在是太吸引人了!不信?你用鼻子聞一聞,是不是香氣撲鼻?糉葉的清香能讓人精力十足,神清氣爽。哈哈!你是不是已經“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那就趕緊嘗一嘗吧!怎麼樣?是不是粘粘的、軟軟的,肥而不膩?好吃吧?

你們知道嗎?糉子不僅是驅邪消暑的開胃美食,也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哦!所以,人們都嘖嘖稱讚,誇它是“舌尖上的美食”!

端午節的糉子真是人間美味!

端午節糉子作文1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糉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糉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糉子,包糉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糉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糉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糉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糉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鬥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餘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紮緊,多餘的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糉子還有那麼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糉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繫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我吃着糉子便問;“媽媽,糉子是怎麼來的?”媽媽說:“說來話長,屈原是我國一位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流放期間,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軍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龍蝦蟹吃掉,做了糉子投入江中。”我不禁的敬佩起屈原來了。

標籤:端午節 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