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包糉子集合15篇

端午節1.77W
端午節包糉子1

端午節快到了,在一個陽光明媚,萬里無雲的日子裏,我們家的院子裏打響了“包糉子大作戰”。

端午節包糉子集合15篇

這一天,我起得很早,生怕起晚了就會錯過,一出房門,便聽見院子裏奶奶,嬸嬸和叔叔們的歡聲笑語,原來他們已經在準備材料了。他們有的在切豬肉,有的在拌糯米,有的在打鹹鴨蛋,等一切工作都準備就緒了,就要開始包糉子啦!

看着那一個個鹹鴨蛋的笑臉,滿臉皺紋的紅棗爺爺,挨挨擠擠的糯米以及那一籮筐青澀的“小姑娘”,昨天和奶奶去砍糉子葉的情景便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那時我和奶奶一手拎着鋤頭,一手挎着籃子,說說笑笑地來到小樹林邊,只見奶奶拿着鋤頭往上面一砍,“野菠蘿”的葉子就一點一點的往下掉,等數量差不多的時候,那些“小刺蝟”跑到陰涼處,接下來要給小刺蝟刮刮刺了,對了,爲什麼叫它們小刺蝟呢?因爲它們被砍下來的時候,全身都長滿了小刺,看起來就像刺蝟一樣。刮完後,沒了刺的小刺蝟自己跳進了熱鍋裏暖了暖身子,變得柔柔的,當他們跳出水面時,糉子的香味就撲鼻而來,要知道,這可是海南糉子最特別的地方了,因爲這種糉葉獨一無二,香氣自溢。

開始包了,看見他們包得那麼熟練,糉子葉在他們的手裏巧妙地做出一個開口封底的不規則容器,他們一手拿糉子葉,一手往容器裏放各種各樣的食材,那麼完美,我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大顯身手。看他們包的時候,我覺得很輕鬆,很簡單,到我包的時候,我才發現這活真不容易!明明包的好好的,可是包着包着糉子的肚皮飽脹的就撐破了,裏面那些調皮的小傢伙一點一點的擠了出去。看着失敗了的糉子,我的心裏像打翻了五味雜瓶,不是滋味。我正想是否放棄時,爸爸看見了,走過來教我說,“不能半途而廢,像這樣,右手拿住糉子葉,左手往裏折,沿着最底層的邊緣開始卷,捲到手指一半高度的時候,放糯米,雞蛋和肉,右手繼續往上卷,再次放入糯米,雞蛋和肉,餡要壓緊一點,留下手掌那麼長的時候,就開始封口,左手壓住底部,右手一定要封緊口部,不然會露餡的,最後用麻繩綁好四個角......”我學着爸爸的動作,一邊念着:“右手拿糉子葉,左手往裏折......”,一邊跟着一步一步的做,可是,包了好半天,還是亂七八糟,“哈哈,你這個笨蛋,看看你,我猜你猴年馬月也包不好我!”糉子好像咧着嘴在嘲笑我。綁麻繩的時候,麻繩橫七豎八的,像頑皮的小孩,怎麼也不聽我的命令。“哼,等着瞧吧!”我心裏暗暗鼓勁。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吸取之前失敗的經驗,終於,兩個漂亮的小糉子閃亮登場了。

開始煮糉子啦,自來水大哥在鍋裏翻騰着,糉子小弟們你追我敢的跑了進去,幾小時後,糉子的清香就傳到了家裏的每個角落,新鮮美味的糉子出爐啦!哇!真香真好吃呀!

“包糉子大作戰”到這裏雖然結束了,但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上,我也要像今天包糉子一樣,不怕失敗,勇於嘗試,一定會取得很大的進步!

我喜歡吃糉子,也喜歡端午節包糉子!

端午節包糉子2

“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我經常聽到爸爸唸叨這話。“做起來咋就難啦?”我總是不以爲然地反駁。

農曆五月初四的晚上,二姆說:“今年的端午節,咱們自己做糉子吧。”說着,把準備的糯米洗乾淨,加上白糖,蒸熟,又在一個大鍋裏配上雞蛋、豆沙、肥肉、香菇和紅彤彤的小棗,就開始包糉子了。

只見二姆從盆裏拿出二片泡好的深綠色的竹葉,捲成一個上寬下窄的圓錐小桶,把雪白的糯米放在裏面,再放上幾顆紅彤彤的小棗疊上去,又和上其他餡料,上面又蓋上小小層糯米,接着用竹葉把糯米裹起來,用蘆杆紮了兩圈,拉緊,麻利地打了一個結。哇,一個三角狀的糉子轉眼就包好了。

原來包糉子就這麼容易呀!“我也來一個。”我躍躍欲試。二姆笑了,“好啊!”我學着二姆的樣子,先卷竹葉,放在左手,又用湯勺舀了一些糯米,放進竹葉裏,準備拿其它餡料。哪知顧此失彼,將包好的糯米倒了出來。咳,重新來過,然後,我小心翼翼地拿其其它餡料,一一疊上去,看到肉飽滿飽滿的,我內心暗暗得意。我拿起葦杆,準備繫了,誰知卻總把另一頭掉下去,重複了很多遍,終於勉強紮了兩圈,用線一系,“哇”,糯米都從縫裏漏出來了,把我的手指沾在一起。

“咳,看似容易,做起來難啊!”我大嘆一聲。心裏暗暗佩服爸爸的高見。

端午節包糉子3

今天,媽媽叫我們包糉子,一聽到包糉子這件事,我想包糉子這麼簡單,誰都會做。

開始包了,媽媽先拿出兩片糉子葉,先交叉

,然後對摺,把口弄大一點,然後拿起酒杯往裏面倒米,米像雪花一樣飄了進去,然後再往裏面倒米,不一會兒,就把肉給埋了,媽媽再用手把米弄得更深一點,然後對摺一下,媽媽提醒我:“一定不能有小洞洞,不然的話米會從洞中露出來的,那樣的話就失敗了,就重新包了。”然後,媽媽拿出了兩根繩子,即在糉子上,然後,媽媽用剪刀把多餘的繩子剪掉。一個糉子就完成了。

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先拿出兩片糉子葉,交叉,對摺,把口給撐大一點,我再往裏面倒米,再放一塊肉在米上面,然後再往裏面倒米。然後我再對摺,正當我得意洋洋的時候,突然,一粒米掉了出來,我定睛一看,呀!原來有一個小洞洞,我不得不重做。真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啊!

我下次一定要比這次包的好。

端午節包糉子4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傳說,這個節日是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在去年的端午節裏,我們就全家總動員,在家裏自己包糉子。那天,奶奶一大早就把糯米、蜜棗洗乾淨,然後把糯米用水泡在盆裏備用,據說這樣在蒸的時候糯米比較容易蒸爛,然後又跑到超市上買來新鮮的糉葉,用開水燙一下把底部硬頭給剪掉,準備好綁糉子的棉線,準備開始包糉子了。一家人裏就媽媽和奶奶會包,只見她先把兩個糉葉重疊起來,然後把大頭折成一個漏斗形狀,先用勺子把糯米放在這個漏斗裏,再在上面放上兩顆蜜棗,最後再放上一勺糯米,然後就開始把糉葉折過來把米和棗蓋上,順着糉葉的方向折,直到把糯米和棗嚴嚴實實得包起來,最後再用棉線把包好的糉子給紮起來,這樣防止包好的糉子散開,一個糉子纔算是大功告成了。

看着媽媽靈活的雙手上下翻飛,我羨慕的不得了,自己也忍不住躍躍欲試。可是等到我包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是真難呀,光是學着把糉葉折成小漏斗就學了十分鐘。後來雖然我把糉葉折成了小漏斗,但是我一把糯米放進去,手就掌握不住了,小漏斗就變形了,而且裝好米和棗後,該用糉葉折過來蓋在上面的時候,糯米就會從糉葉的縫隙跑出來,弄的葉子上、地上都是米。最後在媽媽的幫助下好不容易完成一個,可是和媽媽包的糉子一比,我包的糉子就是個四不象,而且還累的滿頭大汗,真是不容易啊。媽媽看着我爲難的樣子,笑着對我說:“先別急着包,你還是先給我打打下手,多看幾次就好學了,熟能生巧呀。”於是我開始當起了小助手,給媽媽遞糉葉、蜜棗,再把包好的糉子放到鍋裏準備一會兒上籠。媽媽包的真快,還沒等我再實踐,她就快包完了,我趕緊拿起剩下的糉葉開始練習,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又包了一個糉子,雖然還是個四不象,但我相信以後我再好好練習練習,肯定會包出漂亮的糉子來的。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包好糉子就開始上籠蒸了,我時不時的跑到廚房去看看熟了沒有。奶奶笑着說:“小饞貓,糉子很難蒸,要很長時間才能蒸熟,別跑來跑去的了,等蒸好了我叫你!”過了好長時間,等的我都沒有耐心了,終於等到奶奶叫我吃糉子了,還沒跑到廚房就聞到了糉葉的清香味,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什麼也顧不上說了,趕緊吃吧!

通過那件事使我懂得了,做事不但要注意結果,更要注意過程,因爲只有過程,才能帶給人們一種快樂。

端午節包糉子5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這天投江,後人爲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囊、賽龍舟等風俗。

端午節這天,老媽一大早就把我從溫暖的被窩裏拽了起來,嚷嚷道:“快起來,學包糉子了”。我慵懶地坐起來整理着頭髮,慢吞吞地洗漱。等這一切都進行完,我默默地走到餐桌旁,看到桌子上昨天就泡上的江米,花生,紅豆,還有幾天前就買好的蜜棗問媽媽:“我幹啥呀?”媽媽說:“你拿上透明膠跟着爸爸先把艾葉插門上。”“好嘞!我爽快地答應着。”艾葉的味道非常香,我喜歡它的味道,而且它還防蚊蟲呢。接下來就是包糉子了,起初,我是一點也不會,手足無措的站在那裏,傻傻地看着爸爸媽媽在包糉子,看了一會兒,感覺也沒那麼難,我也學着媽媽拿起兩張糉葉疊在一起,然後用手捏住糉葉的兩端,捲成漏斗形,可是糉葉不聽我使喚,卷出來的形狀奇奇怪怪的,媽媽看到後手把手的交我,還一直鼓勵我。好了,漏斗形弄好了,我抓了一小把江米,放上三個花生,一個蜜棗,當我蓋上糉子葉準備用繩子扎的時候,手抓不住糉子鬆開了,裏面的東西全撒了出來,我有點生氣,氣自己太笨了。媽媽再次鼓勵我:“你再試一次,可以用牙齒咬着繩子,一隻手抓糉子,一隻手纏糉子,這樣你手上就有勁了。”我又開始了第二次嘗試,前面的動作已經熟練掌握,到了後面,我怕還弄不好,我沒有放那麼多東西有點扁扁的,媽媽也一直提醒我慢點,不要急。我用了媽媽交給我的方法,拿着繩子,抓緊糉子,在糉子外面纏了好幾圈,最後紮緊打結,終於包好了一個。拿給媽媽看,媽媽一直誇我,我心裏美滋滋的。

“呼”我們總算包完了全部,累死我了。想着以前都是媽媽自己一個人提前準備材料,一個人包。我感覺到了媽媽的辛苦,媽媽的累。媽媽說“休息休息,等着吃糉子吧,自己包的吃着更香。”“出鍋嘍”隨着爸爸地喊聲,我們聞着糉香味走過去,一人拿了一個自己包的品嚐起來,好香呀!

端午節這天,我們一家人邊吃自己包的糉子,邊看電視,其樂融融。我一連吃了三個,嗯,還是自己做的東西最好吃。

端午節包糉子6

端午節臨近,空閒時,我們也不妨在家自己動手做糉子。

一般製作糉子的工序比較繁雜,在包糉子之前需要先泡糯米、綠豆等,準備好豬肉洗淨切成方塊狀,用香料、鹽、糖等調味料醃製。

包裹糉子的葉子可以有冬葉、荷葉、竹葉,然後把糯米和餡料放置在上面,包裹後用水草或棉線結紮起來。一般煮糉子時,鍋里加冷水浸沒糉子,煮沸1小時後,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

綠豆鴨蛋糉

材料:糯米、綠豆、花生米、熟鹹鴨蛋黃。

做法: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即成餡。取泡過的棕葉折成鬥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

陳皮牛肉

材料:糯米、綠豆、牛肉、陳皮、豬肉末、蔥未、薑末、食鹽等各適量。

做法: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鐘後,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包好。

${FDPageBreak}

百果糉子

材料:糯米、青梅、菠蘿肉、冬瓜條、西瓜幹仁、核桃仁、葡萄乾、紅絲、白砂糖等各適量。

做法: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乾水分,然後用白糖醃漬24小時,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糉,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即成。

臺式糉子

材料:糯米、豬肉、香菇、鹹蛋黃、醬油、糖、五香粉、鹽、糉葉、糉繩。

做法:將糯米洗淨,泡3小時備用;把豬肉切成長約4釐米,寬2釐米的長條;香菇泡軟後,去蒂切成條狀;再將豬肉、香菇用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味料醃2小時;鹹蛋黃切半備用。洗淨糉葉及糉繩,取2張糉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裙鬥中填入一半糯米,放入豬肉、香菇、鹹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接着將多餘的糉葉折回蓋住包裹好,用繩子在糉腰處紮緊打結即可。

健康素糉

材料:熟的三寶米、棉繩、蘿蔔乾、香菇、糉葉、栗子、水煮花生、素蛋黃、素肉鬆、黑胡椒粉、糖、麻油、醬油等各適量。

做法:將糉葉以熱水煮8分鐘,洗淨擦乾水分備用。蘿蔔乾泡水10分鐘後切碎並擠幹水分;香菇泡軟切塊;栗子泡水2小時,香菇、栗子蒸熟(約15至20分鐘)。再將碎蘿蔔乾、香菇丁炒香備用。最後,糉葉2片重疊,捲成尖筒狀,放入2大匙三寶米,再放入1小匙碎蘿蔔乾、香菇丁、栗子、素蛋黃、素肉鬆,再放1大匙三寶米,稍壓一下,包成糉子,用棉繩捆緊,置入蒸籠蒸10分鐘即可。

端午節包糉子7

端午節,插艾葉,吃糉子,香滿堂。今天我迎來了自己第一次包糉子,有點小激動,恨不得立刻開始。

一大早,我和奶奶就準備好了材料:一盆蘆葦,洗乾淨的大米花生和甜甜的蜜棗。只說不做可不行,“那我們開始吧!”“好!”我一口答應。

只見奶奶拿出三張蘆葦葉依依疊起來,再把蘆葦捲成一個小漏斗,便用勺子把米和花生放入漏斗裏,哦!對了,還要放一顆蜜棗,然後用手夾住,把剩下的左折右折,再拿一片蘆葦來封口,最後用繩子把糉子綁的嚴嚴實實的,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完成了。我看得心癢癢的,也急吼吼地包起來。疊蘆葦我還可以,但到卷的時候就遇難了,他像個調皮的孩子,總是不聽我的話,一不小心還會散架。奶奶見了又一遍遍手把手教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的小漏斗變得有模有樣了。

現在糉子只需要封口,我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成功了,可是偏偏這時又遇難了,原來我在封口時怎麼折也折不好,就直接用繩子綁了起來,希望能綁緊,可是用力過度糉子就散架了,奶奶跑了過來搶救了場面,但我並不灰心,又一次次練習,終於在手忙腳亂中完成了第一個糉子,“耶!”我大叫一聲。

今天的包糉子實踐,讓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做什麼事用心去做,就一定會有收穫。

端午節包糉子8

在今天的戶外課中,有許多活動,但最讓我深刻的還是包糉子的環節。

包糉子的材料有:雪白的糯米、像玉米粒似的綠豆、兩片像手掌似的葉子、還有鮮美的肥肉,好像糖果似的鹹鴨蛋黃。

我們先看阿姨們怎麼包糉子,不到兩分鐘,阿姨就把糉子包好了。我覺得非常簡單,就立刻動手包糉子,結果,我一個都沒有包成功。我再看看旁邊的同學,包了有十幾個,有的像沙漠裏的金字塔、有的像一座座高山、還有的像一個福袋一樣,帶給我們祝福……可我看看自己的桌子上,什麼都沒有,阿姨看到我着急的樣子。阿姨看到我着急的樣子,就再給我做了一次示範,我看得非常認真,終於,我把三個糉子包完了,心裏非常的開心。

原來包糉子沒有那麼簡單啊!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這個習俗,不要讓它像其他的習俗一樣,永遠失傳。

端午節包糉子9

時光匆匆,端午節說到就到了,今年我們有機會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學包糉子,真幸運呀!

我們來到食堂,每個人都按耐不住激動和好奇。有的人說:“怎麼辦,我不會做糉子,我只會吃糉子啊?”有的人說:“包糉子很複雜的喲!”

我們先看着指導員奶奶從籃子裏拿出兩片葉子,右手拿着糉葉的頭,左手拿着糉葉的中間部分,左手和右手靈活地一配合,糉葉底下霎時間變得尖尖的,然後她微笑着指導我們:“糉子的角一定要尖,不然的話就會從裏面漏米。”說罷,一隻手就緊握糉子的角,另一隻手拿起勺子往糉葉裏舀米,等到糉葉被裝到一半時,再放下一枚紅棗,再繼續舀滿米。之後把糉葉剩餘的部分裹在米上面,最後,再用繩子綁在上面。這樣一個糉子就完工了!

我拿起糉子看了看,感覺做糉子沒有什麼難處,可一開始做,我就被難住了。我拿起糉葉開始卷,可糉葉彷彿存心和我作對一樣,就是卷不出我想要的效果。這時奶奶拍了拍我的肩對我說:“不要急,慢慢來,肯定能成功的!”我靜下心來,慢慢地回顧奶奶包糉子的情景,慢慢地包了起來。果然,靜下心的我馬上就卷好了糉葉。一會兒,我的傑作終於完成了!

今天,我學會了包糉子,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得保持冷靜,冷靜才能使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端午節包糉子10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麼?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爲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糉子投下去餵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裏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糉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糉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後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糉子煮好了。我接過糉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愉快的端午節_快樂的端午節300字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早早的叫我們起牀,要帶我們去市場。我問:“幹什麼?”媽媽說:“今天是端午,正好是三裏大集,要帶你們去趕集。”趕集可是新鮮事,我們立即出發了。

到了市場上,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我和媽媽在一個攤位前停下來,我們買上了糉子,坐下來吃糉子。一盤香噴噴的糉子,外皮包裹着綠綠的糉竹葉,看上去形狀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似的,打開竹葉一看,青青的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大棗,好誘人啊!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甜,這是人間一大美味啊!

吃完糉子,我看到了幾個夥伴,我們又在一起捉迷藏,我隱蔽在車底下,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找到我,我看見其他人都被一網打盡了。我放了空槍,他們跑過來把整個停車場搜了一遍,我被抓住了。

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節包糉子11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每年一到這時候婆婆就會包糉子,煮茶葉蛋,都是我愛吃的。可是我只會吃,卻不會做。今年我也想學習包糉子,於是就和婆婆約好了今年我要跟她學包糉子。

放了學,我就飛奔似得跑回婆婆家,婆婆已經準備好了需要包糉子的食材:糉葉,泡好的.糯米,醃好的瘦肉,還有蜜棗和花生,旁邊還放好了一團綁糉子的棉線和一把剪刀。我連忙放下書包洗好手,搬來小凳子坐在了婆婆的身旁,準備着好好學習。婆婆拿起糉葉告訴我:“首先糉葉要洗乾淨在開水裏燙一下,第一,乾淨殺毒,第二糉葉燙過以後不那麼容易開裂,有韌性,包出來的糉子不容易爛葉露餡。你看着我先包一個,是怎麼包的,你再包。”我點點頭。只見婆婆熟練地拿起兩片糉葉並列坐落排開,大拇指按着棕葉一邊旋轉了一下,就扭成了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後抓一把泡好的糯米進去,再捏了幾塊醃好的肉進去,然後再抓把糯米蓋在肉的上面,再澆上水,米就變得瓷實多了,然後婆婆把上面多餘的糉葉像蓋小被子似得一窩,就把糯米嚴嚴實實的抱在了糉葉裏。婆婆笑着問我:“麥子,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叫屈原的人,他非常受民衆的愛戴。所以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就成了今天的端午節。”看到婆婆包好了一個,也沒有那麼難,我就迫不及待的也拿起糉葉開始學着婆婆的動作包了起來,可是不是一不小心撕裂了糉葉,就是米漏在了外面散了架。哎!原來這糉子吃着香看別人包很容易,可輪到自己卻是這麼難啊!算了,我還是等煮好了吃吧!坐在旁邊看着婆婆包着糉子,汗水從婆婆的額頭鬢角滑落,我開始感覺到慚愧,總吃不勞而獲的食物多不好呀!再說向困難低頭也不是我的風格!於是我重新拿起糉葉學着婆婆的動作小心翼翼的旋轉成漏斗,不是總露餡嗎,這次我少裝一點餡,慢慢地蓋上蓋子,喊來媽媽幫我捏緊糉子,拿着棉線,學着婆婆一頭咬住繩頭,一邊在糉子上使勁的纏來繞去,結緊繩結,只見糉子被我五花大綁的像變成了一個木乃伊一樣,看到糉子的可憐像,我和婆婆,媽媽開心的笑起來,儘管第一個作品不是盡善盡美,但是我很開心,因爲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有了經驗,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又成功地包出了第二個,第三個……肥肥的大肚子,碧綠的外衣躺在鍋裏,一個比一個漂亮!

端午節包糉子12

對大多數家庭來說,端午佳節少不了糉子這一傳統食品;而在我們家,端午節少不了我跟媽媽在廚房包糉子的其樂融融。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媽媽像往常一樣煮好糉葉馬蓮、泡好糯米小棗,等我跑進廚房,掀開鍋蓋,糉葉那撩人心魂的清香瞬間彌散到了整個屋子。猛然間憶起兒時的端午,那裏我還不及廚房的案臺高。糉葉煮好後,媽媽總把鍋蓋留給我來掀,我便端個板凳站到鍋前,自豪地釋放那股清香。那時我的小手還不能把控糉葉,只能看着媽媽的大手在墨綠的糉葉、雪白的糯米和棕紅的小棗之間閃動,不一會兒糉子的雛形就有了。這時我便費力地用大剪刀剪一段馬蓮遞到媽媽的大手裏,再幫着按住糉子。媽媽輕輕巧巧一綁,糉子就結結實實了。

後來,我長到不用板凳就能在案臺上操作時,不再滿足於只掀鍋蓋、看媽媽包了,也學着樣子包起來。剛拿起葉子,媽媽就笑了:我拿反了!“應該光滑面在裏,粗糙面在外。”媽媽細細糾正,慢慢示範;她做一步,我仿一步;時間就在一大一小兩雙手間靜靜地淌過。終於,我弄出了一個隱約能看出糉子模樣的鬆散包。媽媽快速完成她手中的,然後剪一段馬蓮遞到我的小手裏,幫我按住糉子,我費盡力氣終於把它“五花大綁”。在我和媽媽的笑聲中我的第一個糉子誕生了。後來它被媽媽放在最好的位置煮熟,又被她小心地等分給全家品嚐。仍記得那天嚼着自己包的糉子,聽着媽媽的誇讚,心裏漾着無邊的歡快。

現在,我和媽媽幾乎一般高了;年復一年端午包糉子,我也熟練到無需媽媽幫忙,只是在速度上還在追趕媽媽的節奏。但我知道,終有一天我也會和媽媽包得一樣熟練,甚至超過她,因爲她在教授時老去,而我在學習中長大。

如果我是糯米,媽媽就是糉葉,緊緊抱住糯米,把全部的清香都滲透其中,使它成爲香甜的糉子。

端午節包糉子1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是人們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舉行包糉子、賽龍舟等活動。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奶奶家玩,到了奶奶家,發現奶奶正準備包糉子,我高興極了,對奶奶說:“奶奶,讓我也嘗試一下,看能不能包成糉子。”奶奶說:“好,趕快去洗下小手,來幫奶奶包糉子。”我洗乾淨手後,去包糉子,奶奶把從超市買來的糉葉、糯米、紅棗、紅豆、繩子等都準備好了。奶奶首先把糉葉放在熱水裏侵泡,使糉葉變柔軟,這樣能更好的包糉子,使糯米不易掉出來。糉葉準備好後,奶奶開始逐步教我包糉子,奶奶先拿出兩張糉葉,把它捲成圓錐形,然後放上糯米、紅豆和切好的紅棗片,摺好後,用繩子捆結實,一個糉子就包好了,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是看到自己第一次包成功的糉子,我還是很開心。

糉子全部包好後,最後一步就是煮糉子了,奶奶把包好的糉子放到大鍋裏煮,一個多小時後,香噴噴的糉子出鍋了,我找到自己包的糉子,吃了一口,太好吃了!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包糉子1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這個糉味飄香的節日裏,我和媽媽做了一頓糉子美食

端午節吃糉子還有一番來歷呢!媽媽以爲讀後感我不知道,還試探的考我,其實我早就在書中得到答案了。嘿嘿咱讀書人就是長見識。我誇誇其談。繪聲繪色給媽媽講的一愣一愣的。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位愛國人士————他叫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 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 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萬分,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身體了。

媽媽聽後滿意的笑了。糉葉和米也泡好了,媽媽示範給我看。包了一個漂亮的三角型糉子。我隨後按圖索驥自己也包起來,把糉子葉折成三角型。然後把泡好 的米放進葉中。可以放肉的由於我不喜歡吃肉,所以我只放米。這樣還好包一些。爲了更好的區分,我和媽媽決定不帶肉的我來包,用黑線綁,有肉的糉子媽媽來包 就用白線。看花容易繡花難,我左折一下右折一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啊。終於包好了一個不“像樣的”糉子來。汗。還真不容易,看着媽媽快包一小盆了,我迫不 及待的把我的作品拿給媽媽看。媽媽皺着眉頭說:“真像小手”我們開心的大笑,接着媽媽又鼓勵我說,第一個難免會包不好。包幾個熟練就好了。

我包了第2個、第3個、第4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快、。一個比一個漂亮,熟能生巧這句話是誰說的來着。太有道理了。糉子包完了。我也累的 夠嗆。看着鍋裏熱騰騰的糉子。我以翻江倒海之力大海撈針之勢,終於把我首創“小手”找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是最香甜的,我的“小手”太好吃啦!

端午節包糉子15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提前幾天,奶奶已經準備好了糉葉、糯米、乾菜、肉等。這時,開始包糉子了,看上去簡單,做起來有點難,我好不容易包好一個糉子,看來看去都不像糉子。

奶奶一看,哈哈大笑,“寶寶,糉子這樣包可不行哦!”奶奶拿起糉葉教我“包糉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糉葉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糉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鬥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餘四指在糉葉下面拖住,先放肉、乾菜,把尖的地方堵嚴,再放入糯米,蓋住肉、乾菜,再把糉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拿繩子捆好紮緊,多餘的糉葉和線剪掉。”

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去做,三下兩下就把一個糉子包好了,哈哈!一位勇士誕生了,我給它繫上皮帶,它更加帥氣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好像吃了蜜一樣,這次端午節包糉子可真有趣啊!

標籤:端午節 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