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冬至節

冬至吃餃子起源

冬至節1.12W

冬至吃餃子,已經是悠久的傳統,有着豐富的內涵,但是大家真的知道爲什麼要吃餃子嗎?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冬至吃餃子起源,歡迎查看。

冬至吃餃子起源

冬至吃餃子起源

據說,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據考證,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採衆長,成爲中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張仲景在長沙爲官時,常爲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 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凍爛 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 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七年級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爲“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七年級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爲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七年級,人們吃着餃子,心裏仍記掛着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着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爲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

冬至,又稱“長至”、“一線”,意指這一天中國所處的北半球白晝最短,以後每天白晝漸長,“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稱爲冬至。按農曆曆法,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有八個標誌陰陽四時始末的節令,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舊時,每逢此八個節令,都要舉行祭祀、遊樂活動。冬至後陰氣達到極點,陽氣開始上升,古人認爲這是上天賜予的福祉,所以把它定爲一年節令的開端。良辰吉日,故然要舉行慶典。

大雪後十五日.斗柄指子爲冬至,此時太陽運行到黃經二百七十度,陰氣達到極致,陽氣開始生髮,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南半球則正好相反。

先秦以冬至爲歲首,君王每逢冬至便不再過問國政,百姓也可以在家聽五天音樂。漢朝時稱“冬至”爲“日至”,官場要舉行賀節之儀,並放假休息,民間要給父母尊長拜節。唐朝時,“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饗祀先祖”。《乾淳歲時記》說宋朝“冬至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豹隱紀談》中說:“吳門風俗多重至節,謂曰肥冬瘦年,互送節禮”。《帝京歲時紀腳記載: “長至,南效大祀,次旦百官進表朝賀,爲國大典。紳耆庶士,奔走往來,家置一簿,題名滿幅,傳自正統己巳之變,此禮頓廢。然在京仕宦流寓極多,尚皆拜賀。預日爲冬夜,祀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餡包角兒奉獻。諺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之遺意也”。由此可知,直至明朝正統己巳年以前,冬至節一直是十分熱鬧。明代宗時官方不再過冬至節,但民間還一直沿襲舊俗。

冬至,不但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因此冬至可謂是衆多節氣中最爲豐富多彩的一個。冬至,歷來就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至也被稱爲“冬節”、“長至節”、“亞歲”、廷和民間都十分重視。

冬至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冬“交冬”等,自古以來,宮從周代起,就有冬至祭祀的活動。據《周禮春官·神仕》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疫疾,減少荒年人們的飢餓與死亡。周曆的正月爲夏曆的十一月,那麼周代的正月就相當於現在的陰曆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區別,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以後纔有,而盛行於唐宋。

正如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所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各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現在,一些地方仍有過冬至節的習俗。比如北方在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南方的人們要在這一天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有些地區還有冬至祭天祭祖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