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春節的習俗(合集15篇)

春節2.73W

春節的習俗1

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爲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爲害。

春節的習俗(合集15篇)

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而不是神茶、鬱壟,而是古代的一個叫做成慶的勇士。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遊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涇河龍王爲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廠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徵爲監斬官。涇河龍王爲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徵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徵下着下着,打了一個盹兒,就魂靈昇天,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羣臣,大將秦叔寶貴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

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爲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爲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朱元璋就特地爲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爲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衆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着繪畫方向發展。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裏,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爲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爲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春節的習俗2

在我國,春節也是各少數民族人民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

蒙古族

蒙古族取奶食潔白無垢之意,稱春節爲“白節”。除夕,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圍着火塘吃餃子。飯罷,還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頭),在馬頭琴的伴奏下,通宵達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曉,男女老幼便穿上嶄新的民 族服裝,由長輩帶着全家人祭天,並在堆積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開始拜年。由晚輩向長輩叩頭敬酒、獻哈達,祝願老人健康長壽,一生平安。七年級到初四,他們一般不遠行。初五以後,他們才騎着駿馬,興高采烈地帶着禮物到親友家拜年,共進全羊酒宴。 每逢節日期間,草原上到處都充滿了歡歌笑語,各族羣衆沉浸在節日的幸福之中。彝族 彝族同胞根據彝歷選定年節。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有的地區彝族同胞,在門前樹立青松,用松針鋪地,表示免災消禍。還有的地區,在節日裏殺豬宰羊,吃坨坨肉,人們互相拜訪,互贈肉類和饃饃。大年七年級早晨,起牀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們將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回族

回族人正月七年級吃麪條和燉肉,八年級方食餃子;白斬雞、釀豆腐、糉子、油堆等則是壯族人的春節食品。

在春節期間,寧夏西海固地區回漢人民羣衆有表演社火習俗,表演隊將太平鼓、威風鑼鼓、安塞腰鼓敲得如響雷,滾過六盤山上空,當地老百姓夾道歡迎奔走相告,耍社火啦!一派喜慶的節日氣氛。

藏族

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豔麗服裝,戴着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春節的習俗3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爲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着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爲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爲,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結尾: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爲流傳。

春節的習俗4

春節看花市

作者: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隊列,草株木本鬥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迎春歌

作者: 袁宏道

東風吹暖婁江樹,三衢九陌凝煙霧。

白馬如龍破雪飛,犢車輾水穿香度。

繞吹拍拍走煙塵,炫服靚裝十萬人。

額羅鮮明扮綵勝,社歌繚繞簇芒神。

緋衣金帶衣如鬥,前列長宮後太守。

烏紗新縷漢宮花,青奴跪進屠蘇酒。

採蓮盤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雙雙。

梨園舊樂三千部,蘇州新譜十三腔。

假面胡頭跳如虎,窄衫繡褲槌大鼓。

金蟒纊身神鬼妝,白衣合掌觀音舞。

觀者如山錦相屬,雜沓誰分絲與肉。

一路香風吹笑聲

,千里紅紗遮醉玉。

青蓮衫子藕荷裳,透額裳髻淡淡妝。

拾得青條誇姊妹,袖來瓜子擲兒郎。

急管繁弦又一時,千門楊柳破青枝。

已酉新正

作者: 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鬆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迎春·律轉鴻鈞佳氣同

作者: 葉燮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鳳城新年詞

作者: 黃景仁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閒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春節的習俗5

過年了,過年了,個個家裏都是喜氣洋洋,熱熱鬧鬧。但是,鞭炮不僅是我們小孩歡迎的,大人也不例外。擦炮,摔炮……種類繁多,好玩極了!

大年七年級一早,“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就響了起來,甭提有多熱鬧了!

對了,要說放鞭炮,還有一段故事傳說呢!

傳說,很多很多年前,森林裏有種非常兇惡的野獸,叫做“年”。每年夏曆臘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來大吼大叫,專門吃人和牲畜。當時沒有人能夠制服它。爲了躲避“年”的災難,人們都要在除夕那夭殺豬宰羊敬供年,只有讓它脹滿肚子,它纔不傷害人畜。

有年臘月除夕這天,人們忘了殺豬宰羊來敬“年”,“年”一來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們沒法只好關上大門,爬到竹樓上去躲着。“年”從這家走到那家,到處轉來轉去找東西吃。它見到處空空蕩蕩的一無所得,不由氣得發瘋嚎叫。這時,鄰近一家的竹樓失火了,火勢很大,燒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亂響。“年”聽到這突如其來的響聲,嚇得逃回森林去了。

躲在樓上的人們發現了這個祕密,以後每到臘月除夕這一天,便去砍許多竹子來燒,竹子“劈劈啪啪”一爆響,“年”就被嚇跑了。同時,人們還發現“年”怕鮮紅的顏色,於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紅色,掛在大門的兩邊,這就是批符。以後發明了鞭炮,鞭炮就代替了爆竹。

每當晚上我和爸爸媽媽散步,都會看到那美麗的煙花,都會融入那喜氣的氣氛當中……

春節的習俗6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各處賀歲皆如此,贈予紙店大筆金。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爲“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清波雜誌》載:“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

文徵明《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清代《燕臺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現代的賀年片、賀年卡,可以說是其遺風。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錄》載:“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屬迎春婁門外柳仙堂,鳴騶清路,盛設羽儀,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觀者如市。”明周希曜《寶安春色篇》:“掀天爆聲徹夜鬧,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擁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盤桓。”

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爲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走百病上城頭

姐妹元宵結伴遊,金吾不禁登城頭。走出深閨祛百病,勝到岳陽萬丈樓。

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爲遊百病走周遭,約束簪裙總取牢。偏有鳳鞋端瘦極,不扶也上女牆高。”描寫當時成都婦女在元宵夜遍遊城牆爲樂事。

春節的習俗7

春節是封開縣內民間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外出的人紛紛回家團聚。羣衆過節活動,一般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即陸續開始,大搞室內外清潔衛生、備年貨,婦女忙於 裹餈、蒸年糕,迎接新年。年製品以糯米餈爲主,有時包裹蒸、花生、芝麻粘皮的糯米 糊、甜糕、“沙爽”(粘米制品),還有油炸糖環、油炸檄(北境制空心,南境制實心),解放後還時興炸角子、做雲吞、湯丸等等。 除夕前還有送迎竈君習俗。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竈君上天,除夕晚接立竈君神位。 迎送竈君要備三牲、酒禮祭拜。傳說竈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該家主人情況,因此民 間對竈君都很敬重,每逢七年級、十五要燒香敬拜,希望竈君上天時爲其說幾句好話。 除夕,家家戶戶貼對聯、門神,買肉殺雞,備絲粉、腐竹、針菜、香信及其他祭品 拜神。晚餐,各家吃“團年飯”,酒菜豐盛。農村許多地方,習慣全家大小在廳堂圍着火 盆直至天亮,稱之爲“守年”。爐竈用穀殼或柴炭引燃,通宵保留煙火,並點“長明燈”, 以示“長慶”好意。不少地方還習慣留“隔年飯”,以示“年年有餘”。 零時開始,放炮竹“接年”。城裏人還走上街去轉一圈,意是新年“行大運”、“行好 運”。城鄉煙花炮竹不斷。

年七年級早晨,有些地方習慣吃甜湯丸、麪條,也有的地方習慣整天吃素不吃肉。老 少首次見面,均敬禮作揖,相互恭祝吉利,年輕人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分發紅包、糖 果。各家備有茶點、香菸、糖果之類,招待賓客。人人都穿上新衣服,街中村中行人如 流,一片喜氣洋洋。 年八年級爲開年日,許多地方都習慣殺雞拜神。年七年級吃齋、吃素的,此日即宴豐餐 盛。 此後,各地都習慣相互拜年,走親戚,訪好友,城鄉呈現一片節日歡樂氣氛。醒獅 隊、舞龍隊、八音鼓樂隊進城串鄉賀新年,受賀者要備茶、糖果、香菸,熱情接待。還 有舞獅採青、武術表演,放鞭炮、送紅包等,觀看場面人潮如涌,熱鬧非常。縣境大洲 泗科的陝筋白馬舞、五馬巡城舞和採茶戲等民間傳統節目,在四鄉巡迴表演,還到毗鄰 廣西蒼梧縣木雙等地演出。 年初七爲“人日”,一般不出門,不探親訪友。 元宵節 許多地方過元宵習慣吃湯丸,示意新的一年開始“心中有數”。縣境內南豐 和金裝望高過“元宵節”則比過除夕、年七年級還要熱鬧。渡頭城西廟是日舉辦炮會,許 多商戶或居民合夥備金豬(即燒豬)拜菩薩,祈求神靈保鑽在新的一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保佑街坊居民四方大利、六畜興旺、人丁安康。炮地內外,人山人海,年年如是。

春節的習俗8

寒假又到了,春節又來了!過春節嘛,總是有很多習俗,放鞭炮就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春節習俗。

“春節到,放鞭炮,嚇跑惡鬼和妖怪!春節······”弟弟邊說着自己編的順口溜,邊放鞭炮。看着弟弟放鞭炮,我心中升起一個疑問:“爲什麼過春節要放鞭炮呢?”於是,我去問知識淵博的爺爺。

爺爺告訴我:“鞭炮是中國的特產,也稱‘炮仗’、‘爆竹’。它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春節放鞭炮的原因是要把出沒的野獸嚇跑,驅魔驅邪,喜迎春節,它還表示平平安安,歡歡喜喜。”“噢,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謝謝爺爺,我明白了。”

聽完爺爺的解釋,我對鞭炮來了興趣,想放一放鞭炮。

我拿出一個長長的煙花,來到院子裏,我扣動打火機,一束藍色的火苗從打火機裏冒了出來。隨着“噝噝”的響聲,一簇閃閃的火花從頂端噴了出來。我盡情地揮舞着,跳着自己認爲很優美的舞動,在夜空中畫出各種圖案。

我還不盡興,又拿了一個大大的禮炮,準備點燃。但看到它龐大的體積,我又猶豫不決,這時,媽媽看透了我的心思:“不要怕,只要勇敢、自信,你就能成功!”聽了媽媽的鼓勵,我鼓起勇氣,點燃了導火線。就在我飛速跑開的同時,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響了起來。“噼!啪!”一朵朵美麗的“花兒”從禮炮中噴薄而出,頓時點亮了夜空。“砰!”又一顆小火球蹦了出來,“譁!”就像一朵巨大的玫瑰花瞬間開放,絢麗至極·····夜空中,各種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花朵”爭奇鬥豔,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五顏六色的煙花,不僅綻放出來美麗,綻放出了悠久的歷史文化,還綻放出了我的勇氣與信心!

春節的習俗9

安徽淮南春節習俗有什麼?

安徽淮南春節習俗一、凌晨四點就“完年”

在宿松,臘月中下旬,年味就漸漸濃了。

宿松有段民謠,孩子們很小就會唱。“天哪天,莫起風,二十四里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殺雞又殺鴨;二十九,樣樣有;三十夜,講好話,七年級八年級不捱罵。”宿松做的粑是用米粉和成的,用蒸籠蒸熟,涼了幹了,就用水浸着,可以吃到春耕插秧。粑用桃木雕花造型,有萬字印,有喜字印,有壽字印,還有春字、福字等印。孩子多的人家還雕桃子印。

在吃年飯的時間上,宿松大多數地方與全國其他地方一樣,但宿松湖區,靠東洪、下倉一帶卻有些特別:大年三十早上,天剛破曉,就有人家炸起了鞭炮“過年”,一家人圍桌吃起了“年早飯”。性急的人家甚至四點多鐘就“完年”了。

宿松人的“小年”在正月初七過。小年過得很隨便,往往是在黃昏放一掛鞭炮就算過了小年。而元宵節卻很隆重。過去有“吃了元宵肉,農夫脫赤足”,即意味着春耕生產又開始了。

安徽淮南春節習俗二、紅蠟燭不許滅掉

在阜陽地區的鄉村,人們過農曆新年時有一個自古沿襲下來的傳統民俗,從大年三十晚上開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廳)中點燃兩支紅蠟燭,紅蠟燭的中間擺上一些貢品,像雞、魚、肉等。在這段時間中紅蠟燭絕對不許滅掉。

安徽淮南春節習俗三、年飯是在中午吃

在XX縣的很多農村,年的過法各不相同。在這裏,人們常說的“年夜飯”卻是大年三十中午吃。

在XX縣很多農村,一直以來都是大年三十中午吃年飯。很多家庭爲了“搶早”,有的上午11點不到,就開始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了。很多做生意的有時因爲生意好,才很無奈地把“年夜飯”改在晚上吃。有些做生意的,爲了趕在中午吃年夜飯,乾脆在大年三十便把生意停了,一家人從早上便開始準備中午的“年夜飯”。

安徽淮南春節習俗總體介紹:

(1)年二九開始打掃家裏衛生。

(2)年三十中午隨便的吃點,下午包包子包餃子,貼上春聯,晚上吃年夜飯,當然也有中午吃年夜飯的。

(3)吃飯之前要放一掛鞭炮,吃完看春晚。

(4)晚輩開始向長輩要紅包,尤其是孫子輩要找爹爹奶奶要紅包了。

(5)吃晚飯也能打打牌敘敘話。

(6)夜裏十二點要放炮。節日知識

(7)年七年級早上要吃餃子,吃之前也要放炮,而且放過的炮紙不能掃掉,一直要到年初四才能掃。也不能動剪子針之類的。年七年級基本上就逛逛街。

(8)年八年級到姥姥家,孃家。

(9)年九年級夜裏十二點要放炮,叫送年。

(10)正月十五還要放一次,基本上就結束了。

分類:節日知識

春節的習俗10

20xx年1月21月(週六)-20xx年1月27日(週五),共7天,20xx年1月28日、29日正常上班調休。

春節的習俗

春節習俗一:不能動用掃帚

正月七年級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着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七年級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新年裏也不可以打碎傢俱,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春節習俗二:迎婿日

大年八年級,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春節習俗三:赤狗日

大年九年級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爲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春節習俗四:祭財神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竈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春節習俗五:趕五窮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裏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

春節習俗六:送窮鬼

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爲12是6的二倍,這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被遺忘的春節習俗七:人日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佔書》記載,由七年級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這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春節習俗八:穀日

初八是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春節習俗九:祭天活動

農曆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臺灣新竹不少信衆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擁有二百多年曆史的天公壇,向天公祝壽,並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春節習俗十:祭祀石頭

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擡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繫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擡着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春節習俗十一:子婿日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孃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爲“十一請子婿”。

春節習俗十二:選購燈籠,搭蓋燈棚

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爲“上元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少不了還要吃元宵、湯圓。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着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的看着別人的燈籠着火,這個叫做“碰燈”。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燬。

春節的由來簡介

春節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春節的習俗也多有很多,有貼春聯,穿新衣,拜年,給壓歲錢……但是關於春節的來歷呢?

相傳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當春節的時候,它就從海里爬上岸,把許多孩子都吃掉了。人們算好了年從海里爬出來傷人的日子,每當這一天,人們就一起到山洞裏去避難,有一位老奶奶腿腳不便,只能留在家裏,有一位風塵僕僕的客人來到她的家裏,說“我一定把年趕走,您就上山避難去吧。”老奶奶半信半疑地上了山。

年上了岸,看見只有一個人,客人放爆竹,年聽到聲音,用手捂住耳朵,躺在地上,年又見到紅色的對聯急忙跑到了海里,再也沒有出來。

當人們回到村裏,推測那個人已經被年吃掉了。不過正好和人們預料的相反,那個客人不但沒有被年吃掉,還把年嚇得不敢再來傷人的呢。

從此以後,人們都在春節的時候,放爆竹,貼春聯,再也沒有年傷人的事情,大家都快快樂樂的生活着。

這就是春節的來歷,不管是不是真的,這傳統的中國節日都是良的中國傳統文化。

春節的習俗11

“小腳清水糉”都是沒有餡料的。與全國各地的餡糉相比,實在平淡無奇。但也正因爲這樣的簡單樸實,更能體現出糉子的清香。製作昆明小腳清水糉用料非常簡單,也非常講究,一般要選用滇池邊土生土長的蘆葦做糉葉。這樣蒸煮好的糉子,顏色微微有些發青,透着濃濃青草香。我們昆明人就是喜歡吃這個白水糉,煮熟以後就把葉子拿掉,拿線一片片的切好,敲個雞蛋,沾點雞蛋,拿油煎,然後再來沾白糖,特別好吃。

春節的習俗12

今年春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比往年少了許多。這樣不但環境好了,而且居民也休息好了。但是,這樣就缺少了我們老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過年習俗————放鞭炮,這可讓人們左右爲難了,怎麼辦?

有一些百姓覺得,應該放鞭炮。如果不這樣做,缺少了年味就不算過年了,這樣有什麼意思呢?

但是大多數人覺得還是不放鞭炮爲佳。因爲放鞭炮時會產生大量煙霧,破壞環境,產生垃圾,增加環衛工人的負擔,讓別人沒法休息,還有安全隱患,會引發火災,炸傷眼睛,我在報紙上就看到好幾起小朋友放鞭炮被炸傷眼睛的事情,總之壞處多多。

在我們家,我們放“鞭炮”,但是我們放的是那種超安全且環保的“鞭炮”,連三歲小朋友(我妹妹)都能放的。它就是快遞箱裏裝易碎品周圍保護用的塑料紙袋,裏面充滿了空氣,用力一踩,就會發出嘭嘭的響聲,這還不是和鞭炮聲差不多?沒有污染,卻同樣增添了許多喜慶的氣氛!

所以,我們應該少放或者不放煙花炮竹,或尋找替代品。這樣,才能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同時也保留了中國的傳統民俗。

春節的習俗13

立春的習俗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預告立春之時。然後祭句芒神,句芒爲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古時祭祀完句芒神就由郡縣太守等象徵性耕種,並打春牛,代表民間可以進行耕種了。

2、遊春(探春、遊行)

遊春是一項流行於民間的祭祀遊行活動。隊伍先是報春人打扮成公雞樣子走在隊伍前,由一羣人擡着巨大春牛形象,其他人打扮成牧童牽牛、大頭娃娃送春桃等各種象徵春天的形象。這次遊春之後就是意味着可以開始踏青的信號,一直到端午之間都是遊春的好時候(立春那日遊春也叫探春)。

3、咬春

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餅,而南方則流行吃春捲。吃春餅和春捲,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值得一提的是,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咬春”的另外一種食品是蘿蔔。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其意義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蘿蔔還可以解酒、通氣,具有營養、健身、祛病等功效。

4、打春

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較早,這種方式體現了人們對五穀豐登的美好期盼。因爲,春牛在塑制時,往往要在肚子裏塞上五穀,當牛被打爛時,五穀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着拾起穀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一些農村仍有“鞭春牛”的風俗。

立春節氣的氣候特點

立春節氣期間氣候的最大的特點就是乍暖還寒:一是日夜溫差較大;二是冷空氣活動頻繁。春季常因冷空氣的侵入,使氣溫明顯降低,經常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薰得遊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

立春到了,但是氣溫並不會回升的那麼快,並且老話講春捂秋凍,不建議大家過早的脫掉冬裝換上亮麗的春裝,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應該注意保暖。氣象學意義,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高於5°C,冬天就結束了。二十四節氣認爲,到“驚蟄”前後結束了冬天。大約公曆3月初冬季結束。20xx年3月5日11:43:30爲驚蟄節氣後大概就不那麼冷了。

立春後氣溫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所以立春後還冷的情況是正常的。

立春吃春餅的傳說

民間還流傳着這樣一個有趣的春餅來歷故事:相傳宋朝年間,一個書生名叫陳皓,有一位賢慧的妻子叫阿玉,兩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陳皓專心致志讀書,但常忘記了吃飯。這可急壞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做春餅這個辦法,春餅既能當飯,又能當菜。陳皓邊讀書邊吃春餅,餐餐吃得香,讀書的勁頭更足了。

不久,陳皓赴京趕考,阿玉又製作春餅並用油炸,給丈夫當乾糧。結果,陳皓得中狀元,高興得把妻子做的春餅乾糧,送給考官品嚐。考官一吃,讚不絕口,頓時寫詩作文,稱之爲“春捲”。從此,春捲名聲大振,傳到民間各家各戶,形成家家戶戶都吃春捲的風俗。後來,春捲競成了地方官吏向皇帝進貢的上等禮品,被雅稱爲“玉餅”;皇帝賜食羣臣,稱“玉餅瓊餚”,寓意迎春、咬春、祝福。

立春節氣習俗11

立春習俗——矜恤緩刑

我國古代在立春之前,均有對囚徒減免刑罰、憐憫撫卹的行爲。《禮記·月令》中寫有:“命相佈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犧牲毋用化,禁止伐木,毋毅巢,毋殺孩蟲、胎夭、飛鳥,毋度,毋卵。”漢朝在文帝、章帝、明帝執政時,經常下詔,撫卹囚犯,減免刑罰,救濟輝寡孤獨。例如漢章帝元和二年,曾經下詔三公日:“方春生養,萬物革甲,宜助萌陽,以育時物,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及吏人條書相告,不得聽受,冀以息事寧人,敬奉天氣。”古人認爲,春天陽氣生髮,萬物開始生長,如果唯獨人類除外,便不合情理,所以《禮記·郊特牲》有“春饗孤子”之句。《春秋繁露·治水五行》中亦有:“立春出輕繁,去拘留,除栓桔,開閉閡,通障塞,存幼孤,矜寡獨。”這些都有因時教化的意思。

所以,在古代立春習俗中,時常於立春前一星期,由各級官員將所有積壓案件逐一處理,並視案情輕重,對“罪非殊死”的一些案犯,酌情減免刑罰,目的在於使人精神振作,並增益人口。對自首之人,允許悔過自新,以示與歲更新。

立春習俗——迎春

立春習俗中在立春前一日,先要迎春。春至而萬物生。古人把農事叫作春事,農忙叫作春忙。《書傳》中記載:“冬寒無事,並人室處,春事既起,丁壯就功。”黃庭堅有詩寫道:“田園恰恰值春忙。”春天又是播種的時節,因此,說到耕地,也應該稱爲春耕。

我國是農業國家,對於節令,極爲重視。迎春的禮儀,在《月令》中有所記載,到東漢明帝時逐漸完備,後世更將它列人祀典。地方上的官員也簫舉行迎春典禮,時間都在立春前一日。而在民間,迎春的儀式更是鋪張盛大,十分熱烈,其宗旨一方面在於勸農務耕,注重生六一方面示人須珍惜韶光,不要辜負一年之中的最好季節。

立春習俗——走馬

立春習俗中的.走馬就是跑馬,即騎馬,盛行於唐玄宗時。當時有人因此說道:“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北方人自古因地理地勢的緣故,大多喜好騎馬。

立春習俗——蹴鞠

蹴鞠在古代極爲盛行,相傳起源於黃帝時,蹴鞠也是立春習俗中的一個習俗。《史記》:“處後毗鞠。”《後漢書》:“六博蹴鞠。”《漢書·藝文志》有關於at鞠的文字二十五篇,顏師古在註釋中寫道:“鞠以韋(皮革)爲之,實之以物,踢以爲戲。蹴鞠陳力之事,在昔附於兵法。”《太平御覽》引用《三倉解話》稱:“鞠,毛丸,可踢戲。”

蹴鞠,就是如今的踢球。漢朝時做這種遊戲,要在地上挖出洞窟,把球踢人其中,又因爲球很容易跑到別的地方,需要奮力追逐,所以還要挖出一條界線,示限制。(可參見《後漢書》中的〈戚夫人傳》及《霍去病傳》)隋唐時有專門的球場,寬廣平坦,和今天的運動場沒什麼差異。毗鞠的時候,把兩根數丈高的竹竿插在地上,並用網把竹竿網住,作爲球門,以能踢進球的爲勝。踢球的人分爲左右兩隊,相互比賽。還有一種稱爲踏球的娛樂,即用腳蹬踩在球上,拐彎奔跑。《唐語林·卷五》:“今樂人又有蹋球之戲,作彩畫木球,高一二尺,女伎登躡。球宛轉而行,縈迴來去,無不如意,蓋古蹋鞠之遺事也。”明朝汪雲程著有《蹴鞠圖譜》,上面羅列的規則很是詳細,涉及分左右兩隊、球門、社規以及踢法等許多細則。及至南宋臨安,蹴鞠打球已皆有社團。

立春習俗——春臺戲

各地民間舉行種種娛樂活動,用以迎接春氣,預兆豐牽。人們在開曠之處搭臺,聚資請戲班表演,祈福農祥,稱爲春臺戲‘賣春困立春過後,天氣漸漸和暖,往往使人容易隨睡,易於徽惰。兒童於立春當日應特別早起,高呼:“賣春困!”用以振作精神。宋朝陸游有《歲薯》之詩:“從今春困不須賣,睡到日高三丈時。”此外,還有《歲首書事》,“賣困兒童起五更”,詩後自加註解:“立春未明,相呼’賣春困‘,亦舊俗也。”

立春節氣習俗12

1、立春節氣的習俗:打春牛

立春節氣的習俗:有用以桑木爲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牛”風俗活動用的“牛”。冬至節後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節氣前一日,官民先於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後由縣執事(縣長)親手扶犁執鞭打“春牛”,以示春耕開始。接着由羣衆作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春牛”,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等吉祥話語。

2、立春節氣的習俗:戴春雞

立春節氣的習俗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節氣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節氣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爲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爲“禳兒疹”,後者稱爲“散疹”。

3、立春節氣的習俗:句芒神

立春節氣的習俗:句芒爲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立春節氣之日民間習俗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山東迎春祭句芒時,根據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示春雨少。廣州地區則在立春節氣前後,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4、立春節氣的習俗:糊春牛

立春節氣的習俗: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節氣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節氣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5、立春節氣的習俗:迎春

立春節氣的習俗:爲了迎春,先在縣城野外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羣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節氣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爲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擡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着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擡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迎春的隊伍由四面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後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6、立春節氣的習俗:遊春、報春

立春節氣的習俗:迎春報喜後開始遊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擡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後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遊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

遊春的隊伍進入春場(檢閱場地)後,繞場遊兩圈,然後各自列隊站在安排的場地上。此時,恭請知縣老爺入春棚安坐,舉行報春儀式。按傳統的風俗,設有報春臺,身着奇裝異服的報子,手執紅黃各色彩旗,上場第一報——“風調雨順”,羣衆同聲呼應;第二報——“五穀豐登”,羣衆亦同聲呼應;第三報——“國泰民安”,羣衆再同聲呼應。每來報者均有賞。

7、立春節氣的習俗:春社

立春節氣的習俗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爲甲日,後多在立春節氣後第五個戊日舉行。《禮·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春、秋二社,約在春分、秋分前後舉行。社日以祭神爲主,併兼有鄉鄰聚會的意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爲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昨。”唐代詩人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古人對祭祀社神十分重視,以後成爲風俗流傳後代,成爲一種祭祀活動,意爲大地繁衍萬物,禱告祭祀,以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8、立春節氣的習俗:貼宜春字畫

立春節氣的習俗: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節氣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還有人給門楣上張貼一段祝願之詞,表示迎春的志願。如果會繪畫的人,常給門楣上畫一幅《臘梅圖》。

9、立春節氣的習俗:吃春捲

立春節氣的習俗吃春捲原本是立春節氣節慶習俗中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可是,現在這種節慶習俗已經淡化了很多,甚至於許多年輕人都已經不知道這一習俗了。現在,人們更多地用吃麪條和餃子代替了吃春盤、春餅、春捲,來迎接春天的到來,故民間廣泛流傳有“迎春餃子打春面”的說法。立春節氣的習俗春捲已成爲深受人們喜愛的風味食品。時至今日,色澤金黃、外皮酥脆、肉餡鮮嫩、香氣誘人的春捲已成爲許多大酒店宴席上一道風味獨特、備受歡迎的名點。

10、立春節氣的習俗:吃春盤

自唐朝起,民間還普遍流傳有立春節氣習俗吃春盤的立春節氣食俗。如南宋後期陳元靚所撰的《歲時廣記》一書引唐代《四時寶鏡》記載:“立春節氣日,都人做春餅、生菜,號‘春盤’。”春盤一詞也屢見於唐代的詩詞作品中,如詩人岑參在《送楊千趁歲赴汝南郡覲省便成婚》一詩中就曾這樣寫道:“汝南遙倚望,早去及春盤。”到了宋代這一習俗更加普遍,北宋大詞人蘇軾曾在其詩詞作品中多次提及這一習俗。

春節的習俗14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爲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着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爲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爲,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爲流傳。

春節的習俗15

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爲傣文曆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可是潑水節由來的傳說卻有兩種。: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着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裏,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髮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髮,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裏,邪火就蔓延到哪裏。竹樓被燒燬,莊稼被燒焦。爲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現在,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爲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聖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而位於麗江華坪地區的傣家潑水節的故事卻獨具特色。這裏的傣族人是中國乃至亞洲緯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爲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裏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爲勞累流汗流乾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爲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衆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爲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着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裏食用。

潮汕地區春節習俗:潮汕地區便有 着許多既同於中原地區又異於中原地區的習俗活動。 一、貼門神、春聯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者是廿 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 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荼、鬱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中引《黃 帝書》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荼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 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撿閱百鬼。如果有惡鬼 爲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鬱 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南朝·樑·宗懍《荊楚歲時記》 中記載:正月一小“造桃板着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 右鬱壘,俗謂門神。”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荼、鬱壘, 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 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廠 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遊記》中的敘述就更加詳細了:涇河龍王爲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 賭,結果犯了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徵爲監斬官。涇河龍王爲求活 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徵與之 對弈。沒想到魏徵下着下着,打了一個盹兒,就魂靈昇天,將龍王斬了。 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羣臣,大將秦叔 寶奏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

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 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後代人相沿 下來,於是,這兩員大將便成爲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舊 式門樓的兩扇大門上,我們還可以見到神荼、鬱壘或兩員雄赳赳的戰將, 形象似乎一樣,但是仔細觀察,其中一位手執鋼鞭,另一位手執鐵鐗。執 鞭者是尉遲敬德,執鐗者是秦瓊。 門聯同樣也是從桃符發展而來的。原來人們用桃木板畫神荼、鬱壘畫 像,掛在兩扇門上。後來,畫像又改成只寫字的“門目”。但門目上兩邊 各寫兩字,表達內容有限,人們覺得不過癮,便又在大門兩側再掛上兩塊 桃木板(後改用紙);寫上了字數較多、能充分反映心願的對子。據《宋史 ·蜀世家》載:蜀後主孟旭命學士爲題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說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對春聯。明代朱元 璋建都南京後,曾令各家貼對聯,並將門聯改名爲春聯一律用紅紙書寫。 傳說有一次,朱元璋親自到民間察看,只一戶人家沒貼春聯。

一問,原來 這人家是閹豬的,不識字,於是親自動筆爲他寫了一聯:“雙手劈開生死 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由於歷代大力提倡,使春聯成爲我國一種特殊的 民間文藝形式,長盛不衰。潮汕人對春聯更是重視,買一副春聯,往往要 琢磨很久。 從各家各戶所貼的春聯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

其中較多的是反映出潮汕人勤勞上進、團結和睦的特點,像“和睦一家添 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勤生產五穀豐登,善治家六畜興旺”等等。 潮汕對聯最有名的莫過於明朝潮州才子林大欽撰寫的“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堂”一聯。傳說,林大欽早年曾當過私塾先生。有一年正月 七年級日,東家夫人過生日,請來先生撰寫春聯、壽聯。只見林大欽提筆沾墨,不假思索便寫出此聯。 在潮汕的春聯中,經常還看到單扇門兒上或谷簟、福龕上貼着斗大的 一個“春”字。“

春”字在這裏有兩層含義:一層表示春回大地,萬象更 新;一層巧借“春”與“存”潮音的相諧,表示年年有餘的良好願望。這 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魚,諧音“餘”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吃團年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着 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 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 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首先必須“拜老公”(祭 祀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 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潮人慎終 追遠、百善孝爲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 於大廳,一家人入團團圍坐,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用過晚餐,家中主婦就忙着收拾飯桌,於是,一場大清掃活動便開始了。這一次清掃不用很講究,純粹是爲了清潔衛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 場必須用松枝菝草掃刷。然後便生爐起火,開始準備明天祭神的供品—— 齋菜。

齋菜的種類很多,有芋頭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棗子做的,有的則是用花生米、芋頭與番薯合起來做的。做齋菜的料都應該在下午時 就準備完畢,讓其晾乾。炸齋菜時,等爐火生好的時候,放上一口鐵鍋, 註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時,用這些料子拌以粉漿往鍋裏一放,它就在油鍋裏吱吱地冒氣泡。熟時,黃澄澄、香噴噴地格外誘人。這時,家中若有 客人,女主人就會獻上新炸齋菜一盤,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讓你嚐嚐遐邇聞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三、迎財神,放鞭炮 近年來興起的一項民俗活動,就是在子夜時分拜財神。

按說,臘月二十四日諸神上天,人間的諸路神仙都上天“彙報工作”去了。但人們寧願相信財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間,會在這新春腳步來臨之際將財氣送到人間,所以各家各戶要在這時候拜祭。於是,子夜鐘響,鞭炮喧天,煙霧嫋嫋,彷彿是一團團瑞雲祥氣,再有那“財神到”的吆喊聲,更給這子夜增添了不少熱鬧。關於鞭炮,不少書已經有過詳細介紹,它原來是人們用來避邪祛災的。《荊楚歲時記)中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魈惡鬼。”宗懍所載,似乎是承西漢東方朔《神異經·西荒經》之說: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長尺餘,袒身,捕蝦蟹,性不畏人。見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蝦蟹。伺人不在,而盜人鹽,以食蝦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嘗以竹着火中,爆而出,臊皆驚憚。犯之令人寒熱。此雖人形而變化,然亦鬼魅之類,今所在山中皆有之。東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麼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種動物而已,後代人以訛傳訛,於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怯災的功能。不過,隨着落後意識的逐漸淡化,潮汕人放爆竹一俗,已經很少包含驅鬼成分,而僅僅是爲節日增添歡樂氣氛罷了。而伴隨着現代文明的到來,許多大中小城市都開始在節日禁燃鞭炮了。

標籤:習俗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