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漢朝人如何過春節的

春節1.44W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最重視的節日,表達了人們對家庭和睦、安定團結、幸福安康以及來年的祝福。春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雖然時代在變,也許一些春節習俗已經消失,但不變的是我們對春節美食的追求!

漢朝人如何過春節的

春節正式形成於漢代

漢武帝以前,春節的具體日期不太統一,夏朝的夏曆以元月爲正月,商朝的殷歷以夏曆的十二月爲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夏曆的十一月爲正月。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又以夏曆的'十月爲端月(即正月,爲避秦始皇“嬴政”的名諱)。漢武帝時期,纔開始將春節固定在夏曆的正月七年級,並由此逐漸升華爲民族節日。

漢朝人怎麼過春節?

國人過春節歷史很悠久。雖然春節起源仍有待各路方家繼續考察,但大致來說,早在遠古時期,便傳承着以立春日前後爲時間座標,以春耕爲主題的農事節慶活動。一些學者認爲,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元旦(也即今天所稱的春節,下同)節慶的雛形框架,春節的民俗功能也差不多是從這個時期就奠定了基礎。

漢唐時期是由立春節慶向現代的春節大年節的過渡時期。早期的“春節”是以立春爲中心的,逐漸過渡到以正月七年級爲中心。同時,原來單純的立春農事節慶,逐漸過渡到複合型態的信念節慶。在此基礎上,產生了一系列以除疫、延壽爲目的的飲食習俗,其主要表現就是喝椒柏酒、屠蘇酒、桃湯、吃五辛盤、膠牙餳等。

漢唐時的這些春節飲食習俗,大多都有健身、防病的含義。比如流行於魏晉時期的五辛盤,是將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胡荽等五種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發五臟之氣。唐代“藥王”孫思邈在《食忌》中說:“正月之節,食五辛以闢癘氣”,在《養生決》中又說:“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開五臟,去伏熱。”按照現代觀點,元旦之際,寒盡春來,正是容易患感冒的時候,用五辛來疏通髒氣,發散表邪,對於預防流感之類的疫病是具有一定作用的。而在元旦吃五辛盤,寄託了人們對新一年健康的追求。

有些學者認爲,五辛盤就是後代春盤、春餅的雛形。五辛盤增加了一些時令蔬菜匯爲一盤,即稱爲春盤,取其生髮迎春之意,主要在立春時吃。立春吃春餅的古老風俗,晉代已有記載。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盛行,皇帝並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爲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發展到今天,春餅形狀隨地而異,食用時間也因地而別,有烙制也有蒸制,大小也差別很大。

至於膠牙餳,其實就是一種飴糖。70後、80後小時候大多吃過“高粱飴”,就是差不多的東西。爲什麼要吃膠牙餳呢?因爲在古漢語中“膠”與“固”相通,膠牙也就是固牙的意思。

一般習俗以元宵節作爲新年節慶的結束。元宵節起源於漢代,但今天大家熟悉的湯圓和元宵,當時是不吃的。“湯元”始於宋代。在這之前人們在這一天主要是喝豆粥,加些油在粥裏。不過唐代時這一天也吃一種用面做成球狀的帶餡食品,用油炸。這和後代的“元宵”或許有相通之處。

標籤:漢朝人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