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反思14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教育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教育反思14篇

幼兒教育反思 篇1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那是一種行動上的付出,一份思想上的堅守一根精神上的支架,我們可以朝着自己的方向毫不氣餒,勇往直前。特別是在教育工作崗位上的教師們,她們爲了孩子的將來,不惜踏實勤懇、默默無聞。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只有靠教育者去澆灌、呵護他們,纔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兒,只要你認真呵護,他們便會開出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花朵”。是啊,在觀看電影《花兒怒放》時,仔細回味一下,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從而,使我真正體驗到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佩服丁老師對工作的盡職與對孩子的那份高度責任感。他爲了讓學生從頂樓下來,不惜自己生命,居然克服了恐高症,而調皮的學生卻把他扔在樓頂跑了,這是對一名教師而言,多大的恥辱,只能自己忍氣吞聲,悄然離開。

作爲班主任的.丁老師,爲了堅守自己的那份執着,他下定決心開始拯救班裏這位名叫馬俊的男孩,他是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學生、家長都認爲他很笨。因此,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了傷害,變得越來越膽小、自卑,更不想與大家說話、交流。無意間,丁老師發現這個孩子喜歡畫畫,就利用孩子的優點,加以鼓勵,還把畫送到畫展參加比賽,誰知他的畫竟獲獎了。頓時,使孩子多了一份自信。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丁老師用了各種辦法,憑藉他堅持不懈的努力,還一直與孩子進行進一步的交流、溝通,最後,讓馬俊找回了真正的自我。在生活中,我們也是如此,其實,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學會自信,只要有前進的動力,我們才能一步步去克服。因爲,在世上,不怕克服不了的事,只怕有做不完的事。因此,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只有聰慧的大腦,纔會得到意外的收穫。

從一份執着到一個夢想,這是一個對世界的嚮往與追求的過程。過程要靠我們慢慢去觀察、去發現、去探索、去解決。最後,馬俊在全年級摸底考試中,居然以一場精彩的演出贏得了大家的掌聲。看,馬俊的行爲終於被大家所認同、所感動,丁老師的辛苦付出,總算有了回報。此時的她們正如鮮花一樣怒放,她們考上了理想的學校,開始了花兒新的人生。頓時,我的鼻子一酸,一種莫名油然而生的感覺,經不住自己淚流滿面,不禁潸然而下,我們一起爲馬俊而感到驕傲,一起爲丁老師而感到欣慰。

作爲一名年輕的教育者來說,我平時碰到的磕磕碰碰及各種困難又何足掛齒。從中,使我想到在教育教學中碰到的一些坎坷事情。其實,我覺得,在每個幼兒心目中,孩子們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能力。我們不要爲了一件或者幾件事情而誤認爲孩子的無藥可救,有時孩子不小心做了錯事,或許那是幼兒心理的一個叛逆期;有時,孩子違規了,或許他是真的不小心;有時由於各種原因,孩子做了錯的事,或許是爲了幫助別人。對於孩子們的行爲,有時與其埋怨她們,還不如找出合理的原因,對症下藥,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

幼兒教育反思 篇2

幼兒階段是人生的奠基階段,而幼兒教師是年輕一代最初的啓蒙教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起着主導作用,幼兒園不同於中國小,作爲教師首先應該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關係中,教師是幼兒的夥伴,使幼兒在心理上到安全,放鬆,讓他益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氣氛中,在這氣氛中,讓幼兒充分的活動,獲得表達自己慾望和能力的機會。

我們班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潑大方,他們能主動表現自己,見到客人能主動打招呼,聽到音樂就能翩翩起舞,爲大家表演,這樣的是我們所倡導的。但是有些孩子,他們在裏比較活潑,一旦離開了們們熟悉的環境,或家裏來了客人,或者幼兒園來了陌生人蔘觀等等,他們變利很膽怯,不敢說話。這種膽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爲缺乏鍛鍊的機會,缺少表現自己的`勇氣的條件,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將嚴重影響幼兒一生的發展。

膽怯的幼兒往往沒有勇氣在衆人面前講話,或說話聲音很小,爲改變這種膽怯的性格,我們努力爲幼兒提供“說”的機會,讓幼兒在每個人面前表達自己慾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爲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樣去教幼兒、怎樣主動和幼兒溝通是很重要的。

現在的教育觀,要求教師與幼兒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要尊重第一位幼兒,作爲朋友坐下來與幼兒談心,瞭解他們的性格特徵。這些來容易的話,做起來卻很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包括幼兒自己的權利,所以做什麼都不要強制幼兒去做,可以去引導幼兒動做。教師以親切的話語,關心他們喜歡,做什麼,需要什麼。這樣既拉近了師生關係,又使我們目標得以實施。

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讓幼兒從中得到知識。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就儘量多設計一些與教育內容相一致的遊戲。真正做到“規程“所要求的“以遊戲爲基礎的活動,寓教育於硌項活動之中。

抓住幼兒的閃光點。讓幼兒充滿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師應多鼓勵幼兒,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對進行讚美,他們定會有所發展,有所進步,本班有個小朋友發音清準,我益不斷糾正,只要他有點進步,我們就給予表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現在,發音有很大進步,這些讚美的高速就像一個個小光環一新,老師新手替他們帶上。

所以,一名幼兒教師,既要當好老師,又要做幼兒的朋友,保證他們幸福的成長。

幼兒教育反思 篇3

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家長所學知識經常會出現斷層。

我家孩子六歲,現在回首過去的六年,我才發現,我的教育似乎也是不盡如人意。跟自己當初的想法相比。胎教、初期教育、幼兒園等等,給她找相對寬鬆的學習環境,儘量支持她的興趣愛好。舞蹈,讓其自由發展。

後來卻陷入一個怪圈,給小孩報興趣班。似乎又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填鴨式教育。

英語的學習也是差強人意,對老師也有意見,但大多數家長的要求放在那,弄的五六歲的小孩子要背單詞,這種興趣班,哎。

小孩子的負擔有多重?大家想象一下,有一次英語課結束後,英語老師公佈完成績後,一出樓,就見好幾個孩子低着頭,聽着不同家長的'訴說:“你平常都挺好的嗎,咋考試考91,怎麼回事?”

“你咋那麼沒眼色,沒看你媽………….,活該被罵”等等諸如之類的話。

“我都記住了,可誰知又忘記呢?”我家孩子如是說。我真無語,她是班裏成績最差的,我要訓她嗎?我自己都不知該說什麼了?老師罰抄寫單詞20遍,我是該讓她寫,還是我替她寫呢?真糾結。

幼兒教育反思 篇4

幼兒教師反思筆記――雷雷的眼淚

今天開聯歡會時,我請小朋友挨個表演節目。叫到雷雷,他依然膽怯,不肯站起來,我的鼓勵沒起任何作用。我急了,對他說:“今天你必須演,我們大家都等你,唱一個歌也行,說一句話也行。”看到我態度非常堅決,雷富有點兒難堪,眼中噙着淚花望着我。我真不忍心再逼他,但爲了他的發展,我狠狠心,鼓勵他說:“你能行,唱吧!今天唱了,以後就敢了!”見實在拗不過我,雷蕾惱怒而賭氣地帶着哭腔唱起來。他的音非常準,也很好聽。大家爲他鼓起掌來,但他卻絲毫沒有高興的樣子,臉上掛着淚花,氣鼓鼓地回到了座位上。

雷雷是個乖巧、懂事而靦腆的男孩子,平時總是和和氣氣、輕聲細語地與小朋友友好相處。他心靈手巧,學什麼都挺快,小朋友和老師都非常喜歡他。可是雷雷有一個弱點,就是膽小,從不舉手發言。即使老師叫到他,他也面帶羞色,半天吐不出一個字,更別提讓他當衆表演節目了。

據他媽媽反映,雷雷從小就不敢當衆講話,上了幼兒園以後,各方面都有很大進步,惟獨怯場不敢講話沒有多大改變。雷雷媽媽的一席話,讓我更感到有責任幫助這個可愛的小男孩。於是,我想盡辦法創造機會讓他在衆人面前講話。比如,我常請他給小朋友發東西,也常讓他帶領小朋友玩遊戲,鼓勵他大膽說話。只要他說出一個詞,我就帶頭爲他鼓掌。可這些做法都沒能樹立起他當衆講話的自信。都到中班末期了,我真爲他着急。於是,就有了今天那一幕。

晚上,我將這件事情說給雷雷媽媽聽,希望得到他媽媽的理解。他媽媽很高興地說:“沒關係,您做得對,就得逼他,不然他永遠邁不出這一步!您這不是爲他好嘛!”能獲得家長的理解,我感到很欣慰。

反思隨筆

這篇隨筆中記載的那個小男孩和那件事,在我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雷敢當衆講話、表演節目,我心裏別提多高興了。我覺得,是我的認真負責幫他克服了最大的心理障礙,讓他有了說和演的自信。但是,雷雷當時帶淚的眼神也深深刺痛了我。我知道,雖然我用這種不得已的方法幫助他克服了心理障礙,但實際上,我採取的方法是他當時無法接受的,也是我自己不滿意的。我是在他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極不情願的情況下,突然把他推到了衆人面前,這對於自尊心很強的雷雷來講無疑是痛苦的。

幾年後,我又遇到了一個叫月月的小女孩。她的不言不語和膽怯,讓我又想起了雷雷。我產生了強烈的願望,想用更適當的方法來幫助這類孩子,以彌補我對蕾蕾的歉疚。

面對月月,我開始反思自己對雷雷的教育方法。他們能和朋友、家人滔滔不絕地大聲說話,卻很少回答老師的問話,也許是我好意爲他們創造了各種鍛鍊機會,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和表現,反倒使他們感到更緊張,從而起到了暗示和負強化的作用。在這種環境下,孩子時時能意識到自己這方面的.不足,也就難以克服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了。因此,當我有意識爲月月創造一些機會,讓她在集體面前表現不起作用時,我採取了淡化的方式,不再時時鼓勵她、提示她說,免得造成她更嚴重的心理障礙。具體說,就是順其自然,讓她和夥伴痛痛快快地說,我儘量多參加到其中與他們平等地遊戲和交流,拉近和月月的距離。在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時,我會自然地和她說兩句。她想說不想說我都不強迫,接納她用點頭、搖頭或小聲說來表示。我還採取給她搭建臺階的方式,先讓她和幾位小朋友一起上臺,然後再請她和最好的朋友一起上臺表演,用陪她的人數逐漸減少的方式減輕她的心理壓力。

爲月月創造這樣一個寬鬆的環境,雖然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但長期堅持下來,月月逐漸有了一些變化。有一次,在戶外站隊點名,我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如果月月不回答,我就先空過去。可是,月月響亮地答了聲“到”,我激動地望了她好幾眼,真想爲她鼓掌,也真想再聽她喊上一聲,但我剋制住了自己,因爲我知道這樣做可能無意中強化月月以往不說話的行爲。還有一次,我發繪畫紙時,又聽到她一聲細小但很清晰的聲音:“我還沒有呢。”我趕緊發給她,並對她說:“月月,以後老師忘了事,你還這樣提醒老師,好嗎?”她點點頭。

月月的進步,我看在眼裏喜在心裏。我相信,這樣看似自然實則有意的教育,會讓不自信的月月在不受傷害的情況下慢慢樹立起自信,展現出她獨特的風采。

幼兒教育反思 篇5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看到自己辛苦努力之後得到的那種滿足感。而幼兒教師的幸福是什麼呢?無疑是看到自己班的孩子一天一天的進步,越來越懂事。我來談一談我們班的孩子帶給我的幸福感。

記得這學期開學初,我剛接受這個班,對於班裏的孩子都不是很瞭解,名字和臉我都對不上號。而且常規也不是很好。開學第一天面對班裏亂糟糟的情況我感到很沮喪。這種情緒困擾了我好久。後來我覺得這樣不行,我必須用更多的愛和精力來對待這些孩子。首先我得讓他們有一個好的常規,好的習慣。於是我就從小的方面來一點一點的改變他們。每天我都打着十二分精神面對他們。早晨小朋友進園我會用微笑來感染他們,讓他們的'每一天都有一個好的開始。接着和他們一起進行桌面遊戲,和他們聊一聊他們在家的趣事,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在晨間戶外遊戲的時候,我也會和他們一起玩,看到他們做一些危險動作時,我會制止他們,並引導他們學會一物多玩。而在就餐方面我會多用心引導他們做到不挑食,不管是早點還是午餐、點心,都會吃掉自己面前的食物。在開展教育活動時我也會精心準備教具,認真組織上好每一個活動……。就這樣一段時間過去了,我努力的成果貌似沒起到效果。這一度讓我很灰心。直到有一次,有一個家長告訴我,說:“我家孩子告訴我他在幼兒園最喜歡鄒老師,殷老師了,每天都能把老師教的東西回家後說一說,而且在家表現不好的時候,只要一說老師們都會看到你的時候,立馬會變得很乖,這些都是你們的功勞呢!孩子越來越懂事了,真的要謝謝你們呢!”原來我努力的成果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慢慢體現出來了,雖然不是很明顯,但確實在改變,這讓我的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滿足感,慢慢地快溢出來了,這就是我對幸福的理解。

“幼兒的內心生活時刻給我們帶來滿意和不滿意、高興和苦惱、憂愁和歡樂、疑惑和詫異、寬慰和憤怒。在幼兒世界給我們帶來的極廣闊的情感領域內,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興的和傷心的曲調。善於認識這種和諧的樂聲,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條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煩的人,那麼你就會感到心煩;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愛的天使,那麼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當你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傾聽孩子的童聲,與他們心與心的交流,你會認識到孩子中間蘊藏着智慧和力量。如果我們與孩子交往蹲下身來,與孩子同唱、同跳,與他們共同感受成長,你會發現快樂就在你身邊。你給孩子一份愛,孩子會回報給你十分最真誠,最純潔,最美好,最無私的愛!這就是幼兒教師最終幸福的歸屬感!

幼兒教育反思 篇6

案例:午飯後的時間是孩子們自由的時間,他們會把各自帶來的玩具在這個時候拿出來一起玩。但洲洲卻是個例外。洲洲很珍惜屬於自己的玩具,帶來幼兒園裏,自己不玩時,都會很小心的放進抽屜裏。“我的玩具很貴的,別人玩的時候會玩壞的。”可是別人的玩具也是很誘人,於是洲洲就藏好自己的玩具,很不客氣地拿別人的玩具玩。如果別的小朋友要玩自己的玩具而他還沒玩夠,他是不肯輕易放棄的:“我再玩一會嘛。小朋友不能這樣小氣的,老師說小朋友要大方。”[小孩子常常會有這種利用規則而不是遵守規則的“投機”行爲。]如果遇上個大方的還好,要是遇上個“小氣”的難免是一場紛爭。可是時間長了以後,洲洲再去爭搶的時候都是自己失敗者,因爲別的小朋友都會站在他對手的那一邊,並且都說:“洲洲是個小氣的人。”洲洲委屈,來告狀:“老師他們都不和我玩。”[小孩子都有點“惡人先告狀”的味道,老師則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我一點也奇怪,“是嘛,那爲什麼呢?”洲洲撅着嘴巴不回答。“我知道了,我給你想個辦法吧,下次要玩別人的玩具時,先要跟別人商量,商量好了,別人就會給你玩了,這個辦法一定有用的,要記住啊。”[堅持正面教育,從幼兒的問題和需要出發,使規則成爲幼兒解決問題滿足需要的工具,而不是單純的講道理。同時,教師只是提供策略,問題卻還是要幼兒自己去解決。]洲洲歪着腦袋,似乎明白,似乎又茫然。後來,又幾次的觀察,洲洲要玩別人的玩具,不在這麼理直氣壯了。有時候會忍耐着不去動別人的玩具,而是事先詢問;“讓我玩一下好嗎?”碰到爽快的,就給了,要是不那麼爽快的,就要碰釘子,或是講條件。但至少他不會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共享”了。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當被全班小朋友當成“公敵”時這感覺不好受。這是個漫長又痛苦的過程,也是個成長的過程。 反思: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的是教師是有要求的:希望幼兒能夠遵守班級公共生活中的交往規則,當然也希望幼兒會有一定程度的大方和慷慨的表現。我們又將如何將它們轉變爲幼兒自己的發展與行爲呢? “欲擒故縱”是一個並不恰當但卻非常形象的比喻。也就是說,教師想要提出要求,卻採取了等待、觀察、尊重的方式;不是要讓幼兒來達到教師的`目的,而是教師來幫助幼兒達到自己的目的。那麼教師的目的如何體現和落實呢?關鍵在於,在幼兒爲了自己的目的而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上,滲透着教師有目的的設計和影響。 這兒的尊重是多方位的。它包含了教師對於幼兒的信任——相信幼兒是個具有理性的、能夠根據自己利益採取最有利於自己從而也有利用集體的個體;它包含了教師對於幼兒的人格、天性本能的需要、各種天然或許不免幼稚的心靈的尊重;它包含了一種及其可貴的耐心——對於幼兒經驗、能力的耐心和對自己情緒的耐心。 其結果,在教育過程中造成一種平等和諧的師幼關係和師幼互動的過程。在這平等上體現出真正的尊重,也就是民主;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它們的對立面:發展、要求和集中。

幼兒園中班教育活動分析與反思:我和凳子玩遊戲

背景:玩小凳子是幼兒園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種遊戲,每天他們都與小椅子親密接觸。喜歡用椅子做玩具,從椅子上跳下來,跨過椅子,當馬騎等等。因此本學期,我們中班組選用凳子作爲我們的器械操,如何更好的利用凳子完成我們的遊戲活動,使孩子們在合作遊戲中即能互相幫助,又能培養孩子勇敢自信和創新的精神,帶着這個問題,我和孩子們進行了一次《我和凳子玩遊戲》的活動。

實錄:

結合本班幼兒的特點,利用小凳子我們開展了一次教育活動。“小凳子可以怎麼玩呢?”當我的問題一出來,有的孩子就已經迫不及待站在凳子上往下跳,有的舉着凳子,有的圍着凳子跑,有的爬在凳子上,嘴裏還“駕駕駕”地喊個不停,還有幾個孩子合作把小凳子連在一起當平衡木走……放眼望去,幾乎沒有一個孩子坐着不動,他們玩的不亦樂乎。讓我們來聽一聽孩子們是怎麼說的吧:

幼:我趴在凳子上伸開胳膊我就是大老鷹了。

幼:我繞着小凳子轉圈玩。

幼:我可以從小凳子的這邊跳到那邊去。

幼:我把小椅凳放到頭上練習平衡。

幼:我拉着小椅凳在地上走,象開車一樣……

幼:我們幾個人把小凳子連起來用來爬。

幼:我們用小凳子連起來做成小火車,“嗚嗚嗚……”

他們邊做口中邊唸唸有詞的叫着。

在這樣的探索活動中,孩子們表現了很強的能動性、創造性和合作能力。而此時我的任務就是把孩子們自己創編出來的各種各樣凳子的玩法串在一起,站着跳,跑s路,跨欄,走平衡木等,當小烏龜來爬等等;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興趣盎然,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平衡能力,動作的協調能力,而且培養了孩子們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

分析與反思:

凳子游戲給孩子們帶來了樂趣,也給了我許多的啓示。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與小椅子玩遊戲自由地嘗試、探索、合作,從而在自主活動的基礎上,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增強體質,同時培養幼兒大膽、自信、勇敢、互相合作、協助的良好品質,真正體現了教育活動的價值。

在一開始我們教師組內的研討時,我們絞盡腦汁制定了各種小凳子的玩法,可是,當小凳子分發在孩子們的手中時,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多種玩法,這是我沒有想到的。《綱要》指出,教師要積極開發幼兒的運動資源。而運動資源的開發,不是靠我們老師的憑空想象,它是建立在孩子的運動發展基礎之上,建立在他們的興趣探索慾望之上,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綱要》和《3—6歲兒童發展指南》,瞭解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喜好和動作發展水平,和孩子一起尋求他們感興趣的遊戲玩法,並給與科學的引導和支持。

另外,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教師在組織孩子活動的過程中,面對淘氣或不遵守規則的幼兒不能給與粗暴的制止,要更好地引導他們,滿足他們的需要,使孩子感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

再次,教師要在活動中關注孩子的個別差異,不能“一刀切”。《指南》指出,“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徵。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過程中的個體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來的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綱要》所呈現的發展階段,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兒。”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對那些動作發展緩慢的孩子我們在幫助引導的同時,不僅要給與他們鼓勵和支持更應該給與他們耐心的等待,等待他們進步的那一刻,使孩子們真正體會到活動帶來的樂趣。

幼兒教育反思 篇7

誰來還孩子一份真誠?

片段一:早上孩子們陸陸續續的來到學校,他們都會甜甜的問候我,我也用微笑迴應他們。這時候,牛牛來了,他腆着臉對我說:“老師,你知道我爲什麼來幼兒園嗎?”“爲什麼啊?”“因爲我很想你啊!你比我媽媽可漂亮多了。”這個小人精就知道說好聽的哄老師,不過心裏還是暖暖的。

片段二:午飯時間剛剛結束,小值日生們有的拿着抹布幫老師擦桌子,有的拿着笤帚幫老師掃地,大家幹得熱火朝天。這時候,濛濛卻什麼也不幹,還在一邊 “指揮”:“君君,你看這兒多髒啊!快來擦擦這兒。”“琪琪,這兒有很多紙,你快來掃掃啊!”我趕緊去過去問濛濛:“濛濛,今天你是值日生嗎?”“是啊,老師!” “那你怎麼總是站在這兒?”“老師,我站在這兒幫你‘指揮’小朋友啊!這樣他們就不會亂了。”

片段三:“誰幫老師去把你們的小被子抱進來啊?”中午曬得被子該收進來了。“我!”“我去!”孩子們就是這樣勤快,每次都會爭着幫老師,只有小志浩總是坐在那裏不肯幫忙。“浩浩,你來和老師一起抱被子吧!”“可是,我的畫還沒畫完呢?”他爲了推辭竟拿出了畫畫本。“你只抱小的好不好?”“好吧!”他勉強答應了。到了曬被子的地方,他東看看,西看看,找了一個最小的抱上就走。我故意抱了很多,裝着很吃力的樣子在他的身邊,可是他卻視而不見。“浩浩,你幫我一下吧!”“你長得那麼高應該抱多一點。”“你看,你不幫我,讓別的小朋友看見會笑話的。”“如果我幫了你,讓別的老師看見也會笑話你啊!”……

案例分析:

孩子是不會騙人的,他們有自己純淨的小天地,可是受社會大環境及其個別家長行爲的影響,他們也學會油嘴滑舌,學會偷懶磨滑,並且不爲所恥,反而愈演愈烈。

案例反思:

一、注重培養孩子誠實的美德。

老師和家長都願意孩子能夠成爲誠實正直的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長卻擔心孩子太誠實了會被別人欺負。誠實不是無能,誠實的品格有助於孩子智力的發展,只有品格上的完善,孩子才能健全地成長,我們家長和老師必須注重培養孩子誠實的美德。我們應事事處處注意以身作則,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應做好孩子的表率,注意用誠實的行爲習慣影響孩子。另外,對孩子的過失,不能採取粗暴的態度和壓制的方法,而應鼓勵孩子說真話,以免孩子爲了掩飾所犯的錯誤而說謊。對孩子進行誠實品質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細緻的工作,我們要利用生活中出現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因勢利導地耐心教育,使孩子養成誠實的良好品質。

二、注重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和我們的教育活動、遊戲、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是分不開的,因此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幼兒園資源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如:大班主題《我長大了》,目的是培養孩子自理能力,讓他們懂得愛勞動是光榮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於克服困難,並積極參加各項活動;音樂活動《螞蟻搬豆》,讓孩子明白生活在大集體中應該相互幫忙,從而體驗和同伴互相合作的快樂;語言活動《康康變了》,讓孩子們從故事中瞭解到康康的變化,誰也不想做不愛勞動,總是找理由偷懶的孩子。

三、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家庭環境,孩子的社會生活起步於家庭,家庭是孩子生活、學習的第一個場所。家庭的結構和氣氛,家庭成員的整體素質,家庭成員的道德水準及言行,決定着孩子今後生活中的品德和行爲習慣,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家長會在幼兒的飲食起居關懷備至,而在道德品質培養方面則不盡人意,這就要求家長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爲出發點,使孩子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長。作爲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質,完善自己的個性心理品質,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總之,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上片段情況,和我們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教師和家長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要從生活的點滴抓起,圍繞一個個小目標,不放過孩子身上每一微小的毛病和不足,持之以恆,強化訓練,就一定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教育反思 篇8

一、幼兒教師必須注重轉變教育觀念

在改革幼兒教育、強調培養幼兒全面發展的浪潮裏,轉變更新教育觀念是一個必須十分重視的問題。但是我們沒有從幼兒教育的核心去理解一些理念和觀念,更多地把理論學習與教育實踐分開:幼兒教育的“國小化”傾向、重智育輕德育的教育、幼兒教師是知識的灌輸者非常嚴重,所涉及的課程不是從適齡兒童的生理階段出發,其實這嚴重地侵害了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所以我們必須要從幼兒教育的核心深處去理解新時代幼兒教育觀念的轉變方向。

二、幼教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

第一,重視教師的業務學習

要充分調動教師,提高自身教育素養,掌握操作技能的主動性、創造性,幫助教師懂得作爲幼兒教師,除了以自身積極的情感、全身心的投入來吸引幼兒主動學習之外,還需要不斷開拓自己的知識面,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組織教師依據幼兒的發展目標,根據自身的需要和特長,制定自我發展計劃。鼓勵教師進行業務進修,使教師自身發展目標與幼兒的培養目標融爲一體。同時,幼兒園又能積極的送自己園內的教師走出去學習交流,把別人先進的`東西帶進來,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

第二,重視幼兒潛能的開發

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促進每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健康、和諧、快樂的成長。爲實現這一目標,在幼兒半日活動各個環節加大教育、引導力度,讓每一個幼兒實現科學發展。在生活課程中,讓幼兒園自主參與,成爲生活的主人,培養他們自理生活能力;

在學習課程中,通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主動發展、探索;在遊戲活動中,放手讓每一個孩子操作,保證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遊戲時間和遊戲材料。教師置身孩子游戲中,當好組織者、引導者,使他們個性得到發展、智慧得到張揚。我們既要做到母親般的關愛,又要做到高於母親的教育,我看到他們的老師都和藹可親,能關注每一個幼兒,從思想上、品質上給予滲透影響,教育他們使他們是非概念清晰,引導他們能關愛別人,帶動他們積極樂觀開朗,實事求是,使他們誠實。

第三,重視教研活動的開展

利用中午時間進行大教研和小教研活動,是促進本園教學更上一層樓的有效途徑。針對某一主題、某一材料的投放,某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再解決,這種集思廣益的想法和組織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狠抓教研、抓教學、抓活動,讓每位教師在活動中動起來培養了教師主動學習、主動探索慾望。有的園實行推門聽課,同課異構、一課多研的形式,使教研活動更加的豐富多彩。有效發揮教師研究共同體的作用,在“做中學”科學教育研究的過程中,幼兒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運用集體智慧才能解決。

三、幼兒課程安排必須和生理特點相適應

幼兒園的課程安排應該注重幼兒對安全與健康、關愛與尊重的基本需要,併爲幼兒提供平等的學習與發展機會;課程與幼兒階段的學習特點與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課程尊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個體差異,體現個別化教育。教育內容和要求,融於幼兒生活、運動、學習、遊戲等多種活動中,課程實施強調活動性和體驗性。

強調活動的教育價值,注重活動的過程體驗,優化教與學的方式。整體地考慮活動的預期目標與活動的展開過程,使幼兒在獲得經驗的同時,發展認知能力,豐富情感體驗。同時,豐富的區角活動讓我明白了幼兒育德是關乎我國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關乎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兒童個體全面和諧健康發展的一個教育標誌。

嬰幼兒時期是道德行爲養成的關鍵期,從娃娃抓起可以事半功倍。孩子生來好動,遊戲是孩子的生命。在孩子的生命成長中,無時無刻不充滿着遊戲。生活中能所被他使用的物品無不成爲他的遊戲材料。遊戲所帶給孩子的價值也絕對是不可用標準化的工具能測量清楚的。他們的自主遊戲活動讓幼兒充分地張揚了個性,讓幼兒的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不斷提高幼兒與人交流的能力。

幼兒教育反思 篇9

洋洋是我們班中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活潑好動,似乎沒有閒的時候。但他對於活動的熱情卻很高,對新鮮事物有着濃厚的興趣,比如說他喜歡幫你做事,上課的時侯總是搶着回答問題,遊戲的時候總見他活躍的身影……可是真正做起事情來卻總不見得有始有終。

在區域遊戲活動中,洋洋興致很高地選擇了繪畫小作坊,因爲最近老師正在講生日大蛋糕的內容,那裏新投放了許多生日蛋糕的圖片,讓幼兒欣賞、學畫蛋糕。洋洋看見我便立刻告訴我他想畫蛋糕。於是,我便嚮往常一樣對他進行了一番鼓勵,希望他能夠堅持完成這個繪畫任務。之後,我便去指導其他區角中的.孩子了。

過了一會兒,當我又回到洋洋身邊的時候,洋洋跟我說不想畫了,想去別的地方玩,我正要問爲什麼,旁邊的小朋友告狀了:"洋洋畫了好幾張紙,都沒畫好就扔在了一邊,太浪費了。"我拿過那幾張扔在一邊的紙,看到第一張紙是畫了一個不怎麼圓的圓之後被扔在了一邊,第二張是畫了一個三角形加一個橢圓後被扔在一邊,第三張已經畫好了蛋糕模型,但可能因爲塗色不滿意已經用黑筆塗墨了一大片,可以看出他在每一次失誤後再用一張新的紙進行再次的嘗試,兩次嘗試失敗後就想放棄了。我問他:“你爲什麼要浪費這麼多紙呀?”“我畫錯了”“畫錯了也不應該浪費啊。”可是洋洋歪着腦袋根本就不理會我在說什麼。

我知道現在的洋洋又準備做有頭無尾的事情了。

於是,我決定,和他一起繪畫。我對洋洋說:“來,老師和你一起畫蛋糕吧,剛纔幾張畫我們再動動腦筋仍舊可以把它變成漂亮的蛋糕呀。”於是,在我的引導和他的努力之下,一幅漂亮的蛋糕畫終於畫好了,顏色搭配得也很漂亮。看着自己的畫面,洋洋也終於體驗到了成功後的愉悅,後來整個一天他都是非常開心。我想今天的區域活動對於洋洋來說收穫是很大的。

其實,洋洋也希望成功,可是他就缺在堅持。在老師的引導之後,他能很快獲得成功,對於這樣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耐心、細心,這樣纔會讓他也能收穫體成功的快樂。在此我也在今後的教育中我們應該正確地看待每一個孩子,均衡地把自己的關注以及教育引導灑給每一個孩子。

幼兒教育反思 篇10

基於幼兒思維的靈泛性特點,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形象、生動、信息刺激強、時空寬廣的優勢,通過製作多媒體動畫,製作多媒體故事,製作主題小課件,人機互動、自主探索學習等形式,引導幼兒進入想像的世界,爲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搭建有效的平臺。

多媒體技術幼兒創造性思維

1、王泉根《皮亞傑的啓示原始思維與兒童文學》

2、未智賢《兒童心理學

3、1999年《學前教育研究》

計算機多媒體集圖、文、聲、像爲一體,其傳輸信息的方式具有形象、生動、信息刺激強、時空寬廣等特點。計算機多媒體的應用,使我們的教育手段進入了一個現代化的全新時期。恰當地運用這一教學手段,對優化教育過程,提高教育效果,尤其是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幼兒的思維特點與多媒體優勢的契合

幼兒的思維是一種處於“我向思維”與社會化思維之間的思維,謂之“自我中心的思維”。這種思維的基本特徵是主客體不分,缺乏自我意識與對象意識,不能區分主體與客體,把主觀情感與客觀認識融合爲一,即把主觀的東西客觀化,把世界人格化。這就是兒童意識中的“泛靈性”。“遊移在兒童意識中的泛靈論是童話、神話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哲學依據,是兒童文學之所以特別需要幻想、擬人、誇張、變形等藝術手法的根本原因,也是“小兒科”永遠需要小花小草,蛇郎鹿姑,山精樹怪的直接註腳(王泉根《皮亞傑的啓示:原始思維與兒童文學》)。這種思維特點極易讓兒童產生天馬行空的任意想像,任何一個幼兒只要有契機,都能根據“自我中心思維”馳騁想像,獲得一種富於創造性的獨特感受。

幼兒的這種創造性的獨特感受也需藉助更好的載體。因爲幼兒的思維畢竟離不開具體的事物形象,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兒童都有一定的聯想和想像能力。但是這種能力在兒童身上不一定都能充分地發揮出來,豐富的想像力並非天生就有的,需要得到培養和訓練。豐富的想像力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體驗獲得的,體驗越豐富,想像力就越豐富。多媒體教學聲形並茂,生動形象,色彩鮮明,能以動畫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幼兒面前,化抽象爲生動,化靜態爲動態,使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無疑是幼兒獲得豐富體驗的最有效的載體。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幼兒進入想像的世界,爲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搭建平臺

(一)製作多媒體動畫,讓幼兒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地進行形象理解,設題解難,從而拓展思維。如在詩歌教學《雲彩和風兒》中創設問題情景:爲什麼說風兒真能幹,雲彩多有趣?然後藉助多媒體動畫畫面的風吹雲兒,使雲彩發生各種變化,向幼兒形象地展示“風兒”與“雲彩”的關係,加之優美的配樂詩,讓幼兒身臨其境,直觀形象地感受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並讓幼兒展開互動,想像,用自己喜歡的肢體、手工、繪畫、語言等形式創造性地表達對詩歌的理解,進行詩歌創編。如“風兒吹呀吹,雲彩變成小松鼠;風兒吹呀,雲彩變成大恐龍”……

(二)製作多媒體故事,讓幼兒在立體的故事閱讀中進入想像的世界。運用連環方式的'生動形象的一幅幅圖畫,教師進行繪聲繪色的講述,讓孩子進入神奇的故事世界。如製作的《人魚公主》,當老師講到(幼兒看到、聽到)小美人魚游到海面上時,小琳的兩條胳膊在上下襬動,老師問:“你在幹什麼?”“我在游泳。”琪琪也學着小琳假裝遊起泳來。當講到美人魚救起王子後躲到礁石後面時,小琳又遠遠地坐到一邊。老師又問:“怎麼了?”“我躲在礁石後面吶。”虛擬的神話故事,竟然讓孩子們上演了一出出“真實”的戲劇,他們的想象力和感受力真讓人感嘆不已!

(三)製作主題小課件,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根據某一主題活動的教育目標與內容,教師、幼兒、家長共同收集與主題相關的信息資料,製成主題小課件供幼兒區域活動時自由點擊,從而進行美好情感的教育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如在《我愛將軍縣》這一主題中,由三方共同收集作爲紅色土地將軍縣的“紅色”影像資料及相關介紹,然後製成小課件,讓幼兒自由地獲取未知信息,彌補知識經驗的不足,並從中受到良好的情感薰染。在此基礎上,讓幼兒開展各種自主性創造性遊戲,如模仿導遊解說烈士陵園、將軍園等旅遊景點,用各種積木建構烈士紀念碑或將軍館等。通過這些活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較好的鍛鍊。

(四)人機互動,自主探索學習,也是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如製作的課件《聰聰旅行記》,聰聰過關時,前面有一條小河,河的旁邊有小船、救生圈、木頭和一些樹枝,請幼兒想出辦法,然後再去選擇點擊畫面上的工具。幼兒用手中鼠標不斷探索着過河的方法,成功時歡笑,失敗後又進行新的嘗試,在嘗試與探索中感受快樂,尋找最佳過河方法,較好地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空間巨大,前景廣闊,這裏進行的實踐與探索,也只是滄海一粟。作爲幼兒教師,我們將繼續發揮多媒體這一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爲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不遺餘力。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思考。

儘管多媒體技術在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方面具有無可辯駁的優勢,但多媒體技術畢竟是一種先進的現代教育手段,要求高,製作費時費力。因此,並不能作爲唯一的或萬能的教育教學手段而貫穿整個活動過程。學校的相關硬件設施和教師的有限時間和精力是影響和限制多媒體教學的最大瓶頸。爲了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和最有效地利用教師的勞動,以下兩點做法或可緩解這一矛盾。

一是加大對幼兒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水平的培養和能力的提高,儘量讓人人都能熟練地運用多媒體技術。

二是充分發揮教師的分工協作功能,減少或避免重複勞動,一人制作人人用,人人制作大家用,如此則既能使教師從繁重的課件製作中解脫出來,又能最充分地發揮現有課件的作用。

當然,借鑑和整合相關的網絡資源也不失爲一個有效的途徑。只是在借鑑時必須有針對性,必須切合具體的教育教學目標,真正做到爲我所用。

幼兒教育反思 篇11

開學兩天的專業技能培訓展示已經結束,通過這兩天緊張的展示活動,可以看出老師們的專業水平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同時它也給了我很大的感悟,從中品嚐到了酸甜苦辣的滋味,有競爭就有進步,有評比就有好壞,雖然在這次展示中我們感到緊張、壓力、反感、無奈。但是在結束時我們卻感受到了快樂,因爲我們看到了自己的進步。

在鍵盤展示的時候,我做的很不好,我這人就是這樣,一到了緊要關頭就緊張,明明在下面自己覺得彈得不錯,可是一上臺就會緊張,這是我這個人最大的缺點,沒辦法只有勤練習,看看人家心理素質好的真是羨慕。通過這次鍵盤展示也使我感受到了無論做什麼事情只有努力的去做,纔會有好的成績。

在鋼筆字展示中我的感受,當我拿起鋼筆的那一瞬間就感到手在顫抖,心裏想慢慢的去寫好每一個字,可是做不到,纔想起卞老師說的那句話:“寫好鋼筆字,並不是寫得慢就能寫好的。”這次鋼筆字展示可以看出老師們的寫字水平都進步了,寫完後把寫的字放在一起我們簡直認不出是誰的筆跡,老師們在欣賞着一排排的整齊的字,我想此刻她們的心情大概和我一樣:我們的'字寫的真好。看了一遍又一遍,總有看不夠的感覺。原來字寫好了,也有欣賞的價值。以後還要繼續練習,只有堅持下去,我們纔會做得更好。

在《快樂詩畫》展示的過程中,我看到了老師們每人都畫出了一幅好的畫,線條流暢,畫面整潔,塗色均勻,兒歌也背得爛熟,老師們真是下了功夫,這時我們制定的繪畫規則已經不起作用,看着一幅幅整潔的畫面,看着老師們的進步,我只能說:“我沒想到畫的這麼好,可以都是一等獎。”在這次繪畫中雖然我們沒評出一二來,但是我們的目的達到了,老師們努力了,老師們辛苦了,也許有的人認爲這樣評不好,難道我們的目的不是爲了進步,而是來評比的嗎?我不這樣認爲,雖然這次我沒做好,但是我看到老師們的畫,我卻感到高興,這次進步了下次我們可以加大難度,老師們會有更大的進步,這樣纔有提高,這樣老師們纔有信心,以後我們也會在摸索中繼續努力,繼續提高,繼續進步。

雖然這兩天已經過去了,但是這兩天做的事時常在我的腦海裏出現,我總在尋找自己的不足,自己的失誤,有時想如果當時自己這樣去做或是那樣去做會比現在好多了,可是事情已經過去再怎樣想也是沒有用了,把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誤化成動力,在以後的工作中儘量的去做好,讓自己在磨練中成長。通過這次培訓也使我明白,要想做好一件事情,要多考慮、多交流才能做好,在以後的工作中我還要繼續學習,讓自己的專業技能再提高。

幼兒教育反思 篇12

本次數學活動的選材是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而進行的,日曆對於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爲了能讓幼兒學的開心有趣於是我在第一個環節中我以今年是什麼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孩子們的積極性一下了高起來了。

在第二個環節中,我在黑板上掛了一個大年曆,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於樂"。在尋找日曆祕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現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發現了日曆上的數字顏色。""爲什麼不一樣呢?",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說:"紅色是休息天,我們可以不上課。"有的孩子說:"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日,你看!"還用自己發現的事實給你證明。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於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曆。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裏,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

最後一個環節我設計讓幼兒在年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和節日(五一、十一、六一)等,幼兒表現地很積極很認真,在此環節中得到了提升。

幼兒教育反思 篇13

活動設計背景:

我們幼兒園的前面有一條小河溝,我看見受到污染的河溝水,心理很難受,我就思索要設計一個活動來培養孩子們從小愛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河溝水是否受到污染;

2、引導幼兒認知人們處理垃圾的一些壞習慣對河溝水的污染,以培養幼兒良好處理垃圾的習慣;

3、培養幼兒愛護大自然的情操,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怎樣不讓河溝水受到污染指導幼兒做環保標誌圖片

活動準備

清清河溝水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看看圖片上的河水是什麼樣的。

同時讓幼兒討論:這幅圖畫得是什麼地方,有什麼?河水很清,裏面有小魚在遊、還有小蝌蚪在裏面遊,圖片上的風景很美麗。

二、那麼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看看我們這裏的河溝水是怎麼樣的呢?

組織幼兒到戶外河溝去觀察河溝水的情況,讓幼兒討論:你看到的河溝水是什麼樣的?河溝水又髒又臭、全是垃圾和廢棄物、河溝裏的水也快乾了、河溝裏沒有了小魚小蝦!

三、幼兒回到教室:讓大家一起討論怎樣保護河溝水?怎樣做纔不會讓河溝水受到污染?

1、不往河溝裏倒垃圾,和廢棄的物品,比如;用過的塑料袋,舊鞋子,舊衣服,不往河溝裏倒糞便和腐蝕物。

2、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去買東西時,能拒絕不用塑料袋;

四、幼兒動腦筋想辦法提示人們要愛護河溝水

1、組織幼兒利用廢舊紙箱做垃圾箱,放在河溝邊;

2、讓幼兒製作警示牌掛在河溝邊;

3、讓幼兒繪畫——請愛護環境的標誌貼在河溝邊的牆上。

五、組織幼兒在河溝邊去掛警示牌和張貼繪畫。

但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讓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講講今天的活動,讓他們也加入到愛護環境的行列。

教學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幼兒在觀察的過程中很仔細,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分析了河溝水受到污染的原因,同時也提出了各種不讓河溝水受到污染的方法,也增強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幼兒教育反思通用5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總會發現有幾個孩子會走神,或者做出令人煩惱的事。此時,教師如果停下教學來進行教育,這不僅僅打斷了孩子們的思路,並且效果不必須很夢想。但如果教師能在不影響正特別教學進程的.狀況下,用表情、體態語等非言語手段給予用心的提示,則效果會事半功倍。這時的你,該如何選取呢?

在一次語言教學活動中,本來教室裏只聽到我講故事聲音,突然有一位小朋友“啊嚏!”重重地打了一聲噴嚏,這時全班孩子開始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於是我拍了幾下手示意讓孩子們安靜下來,但孩子們似乎沒有停止笑聲的意思,聲音十分得吵,甚至有兩位孩子已經趴到了地上。我下意識地將一隻手蓋在了自己的耳朵上,頓時孩子們也開始模仿起我的動作,我立刻伸出食指放在嘴邊,衝他們眨眨眼。啊呀,教室裏一下子靜悄悄的。我拍拍手,然後又拍拍腿,大家個個坐得端端正正。於是我伸出大拇指表揚他們,最終在歡樂的氣氛中順利地開展完我的教學活動。

由於每位孩子的個性、興趣愛好都不一樣,對於小班孩子來講,他們處於好奇心萌發階段,喜歡模仿成人的動作與神態。在平時生活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孩子們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針對不一樣現象隨即做出各種反應。

在這件事件中,我巧妙利用非言語交際手段,調動了孩子們的用心境緒。對於這種方法,我們還能夠將其運用到平時生活教育中。例如:在教學活動中,如果發現極個別孩子不認真聽講,能夠走過去輕輕地摸摸他的頭;當孩子們在玩玩具時,發生爭執或者亂扔玩具,能夠皺皺眉頭表示不滿或者搖搖手阻止他們;當發現孩子們大吵大鬧時,能夠帶領他們學習小貓等動作,學會輕輕說話。久而久之,孩子們習慣並能正確地領會其中的暗示,自覺、愉快地調整自己的行爲。

孩子們還很小,爲了讓他們愉快地理解教師的教育,同時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我們要做的還有許多。

幼兒教育反思 篇14

《綱要》要求,“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雖然《綱要》所提倡的觀念已經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裏,但如何將新觀念在實踐中轉化爲相應的教育行爲,從而建立起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首先遇到的難點。如在一次“從1到10”的唱數數學遊戲中,孩子們最後用雪花片一邊擺放一邊數數,出現了我備課時沒有考慮到的多種情況:有的孩子將10塊積木擺成一個橫排;有的孩子擺成兩個橫排;有的孩子擺成兩個豎排;有的孩子在裝材料籃子的四個角擺放;有的孩子甚至插接雪花片邊數邊玩等。孩子們的想像極爲豐富,數數方法多種多樣,積極性非常高。但是面對這種意料之外的情況,我只想到要完成預定目標,而沒有及時調整相應的教育策略和行爲,因此失去了與幼兒深人互動的契機。

這次活動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當幼兒的反應與教師預設的情形不一致時,怎麼辦?是尊重孩子的權利,順應孩子的需要,及時調整,構建師幼互動活動,還是強行把他們拉回預定的軌道?對照《綱要》精神,我認爲轉變教師角色意識、適當調整教育行爲是貫徹實施《綱要》的關鍵。教師應該在活動中真正關注幼兒,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和反應,捕捉他們在活動中發出的有價值的信息,及時調整教育行爲。如果教師能夠很好地把握機會與幼兒積極互動,那麼活動不僅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同時也能提高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的水平和能力。

不久,在準備“合作分享真快樂”的活動時,我想在活動中有機滲透數教育,讓兒童獲得有關“二等分”的知識,於是預設了這樣一個彈性目標――“嘗試用二等分的方法解決學習活動中的問題”。在活動的最後環節,我設置了一個問題情境――用來繪畫的紙不夠用。真實活動時,出現了這樣的合作分享情景:有的孩子把紙對摺,打開後一人畫一半;有的孩子在紙上畫一條線,一人畫半邊;有的孩子兩個人一起畫;還有的兩個孩子輪流畫。這與我讓孩子用對摺分紙感知二等分的設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繼續按照原計劃進行,那將重蹈覆轍。於是,我及時調整了目標和活動內容,鼓勵幼兒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紙不夠用,怎麼辦?經過這樣的調整,幼兒的`興趣一直很濃,取得了好的效果。

這個案例讓我反思到,當發現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教師的計劃有差異時,應該及時調整教育行爲。如果兒童的行爲領先於教師的目標,那麼教師就要因勢利導;反之,若教師的預設目標高於幼兒的發展水平,幼兒通過努力也難以達到,那麼教師則應及時降低目標,調整策略。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既是幼兒的夥伴,又是引導者,在參與中支持幼兒的“工作”,鼓勵其嘗試和探討。

本學期開學時,孩子們都同意老師提出的取消佩帶進區標誌牌、以限定人數均衡分配各活動區人數的規則。但在一次區域活動時,娃娃家出現了18個人的情況。孩子們都知道各區只能容納5個人的規則,但他們還是想按自己的意願活動,沒有一個人主動離開,也不知道怎樣解決。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簡單地以老師的身份來指揮幼兒誰該玩或誰不該玩、誰走或誰留,而是引導幼兒發現問題並嘗試自己解決。在現場的討論中,孩子們認識到人多很擁擠,也不便於活動,最後以不少幼兒的自動離開而解決。現場的問題解決了,教師的教育行爲是否也就隨之終止了呢?活動區活動結束後,我繼續引導幼兒討論,商量怎樣能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嘉嘉小朋友提出的恢復使用進區標誌牌的建議得到大家的認可。從那以後,活動區活動再沒出現類似的情況。在這個活動中,由於老師對班上幼兒的實際水平和年齡特點把握不準確,更改規則後導致問題產生,好在發現問題後,教師沒有自行解決了事;而是以引導者角色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自己想出解決策略。

這個事例讓我感覺到,活動中出現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怎樣來解決。教師要把握時機,延遲介入活動,引導幼兒討論,嘗試自己解決問題。通過師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關係”,達到師幼活動的協同。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和幼兒在活動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如果只關注兒童不關注教師,那麼教師就無法發揮自己作爲教育者的作用;如果只關注教師不關注兒童,那麼兒童就不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只有真正關注幼兒的需要,給予幼兒充分發展的機會,可能實現適當地調整教育行爲,從而使幼兒得到適宜的富有個性化的發展。

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是落實《綱要》精神的重要途徑,只有在理解其內涵並瞭解現狀的基礎上,在不斷的教育實踐中,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案例努力向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前進,才能達到師幼的協同發展。同時,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我們也產生不少困惑,如什麼纔是教育的時機?怎樣才能敏銳地察覺並抓住時機?抓住時機後,應該怎樣及時地調整教師的教育策略纔不至於錯過時機……

幼兒教育反思――轉變教師角色意識,適當調整教育行爲

《綱要》要求,“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雖然《綱要》所提倡的觀念已經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裏,但如何將新觀念在實踐中轉化爲相應的教育行爲,從而建立起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首先遇到的難點。如在一次“從1到10”的唱數數學遊戲中,孩子們最後用雪花片一邊擺放一邊數數,出現了我備課時沒有考慮到的多種情況:有的孩子將10塊積木擺成一個橫排;有的孩子擺成兩個橫排;有的孩子擺成兩個豎排;有的孩子在裝材料籃子的四個角擺放;有的孩子甚至插接雪花片邊數邊玩等。孩子們的想像極爲豐富,數數方法多種多樣,積極性非常高。但是面對這種意料之外的情況,我只想到要完成預定目標,而沒有及時調整相應的教育策略和行爲,因此失去了與幼兒深人互動的契機。

這次活動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當幼兒的反應與教師預設的情形不一致時,怎麼辦?是尊重孩子的權利,順應孩子的需要,及時調整,構建師幼互動活動,還是強行把他們拉回預定的軌道?對照《綱要》精神,我認爲轉變教師角色意識、適當調整教育行爲是貫徹實施《綱要》的關鍵。教師應該在活動中真正關注幼兒,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和反應,捕捉他們在活動中發出的有價值的信息,及時調整教育行爲。如果教師能夠很好地把握機會與幼兒積極互動,那麼活動不僅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同時也能提高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的水平和能力。

不久,在準備“合作分享真快樂”的活動時,我想在活動中有機滲透數教育,讓兒童獲得有關“二等分”的知識,於是預設了這樣一個彈性目標――“嘗試用二等分的方法解決學習活動中的問題”。在活動的最後環節,我設置了一個問題情境――用來繪畫的紙不夠用。真實活動時,出現了這樣的合作分享情景:有的孩子把紙對摺,打開後一人畫一半;有的孩子在紙上畫一條線,一人畫半邊;有的孩子兩個人一起畫;還有的兩個孩子輪流畫。這與我讓孩子用對摺分紙感知二等分的設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繼續按照原計劃進行,那將重蹈覆轍。於是,我及時調整了目標和活動內容,鼓勵幼兒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紙不夠用,怎麼辦?經過這樣的調整,幼兒的興趣一直很濃,取得了好的效果。

這個案例讓我反思到,當發現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教師的計劃有差異時,應該及時調整教育行爲。如果兒童的行爲領先於教師的目標,那麼教師就要因勢利導;反之,若教師的預設目標高於幼兒的發展水平,幼兒通過努力也難以達到,那麼教師則應及時降低目標,調整策略。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既是幼兒的夥伴,又是引導者,在參與中支持幼兒的“工作”,鼓勵其嘗試和探討。

本學期開學時,孩子們都同意老師提出的取消佩帶進區標誌牌、以限定人數均衡分配各活動區人數的規則。但在一次區域活動時,娃娃家出現了18個人的情況。孩子們都知道各區只能容納5個人的規則,但他們還是想按自己的意願活動,沒有一個人主動離開,也不知道怎樣解決。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簡單地以老師的身份來指揮幼兒誰該玩或誰不該玩、誰走或誰留,而是引導幼兒發現問題並嘗試自己解決。在現場的討論中,孩子們認識到人多很擁擠,也不便於活動,最後以不少幼兒的自動離開而解決。現場的問題解決了,教師的教育行爲是否也就隨之終止了呢?活動區活動結束後,我繼續引導幼兒討論,商量怎樣能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嘉嘉小朋友提出的恢復使用進區標誌牌的建議得到大家的認可。從那以後,活動區活動再沒出現類似的情況。在這個活動中,由於老師對班上幼兒的實際水平和年齡特點把握不準確,更改規則後導致問題產生,好在發現問題後,教師沒有自行解決了事;而是以引導者角色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自己想出解決策略。

這個事例讓我感覺到,活動中出現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怎樣來解決。教師要把握時機,延遲介入活動,引導幼兒討論,嘗試自己解決問題。通過師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關係”,達到師幼活動的協同。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和幼兒在活動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如果只關注兒童不關注教師,那麼教師就無法發揮自己作爲教育者的作用;如果只關注教師不關注兒童,那麼兒童就不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只有真正關注幼兒的需要,給予幼兒充分發展的機會,可能實現適當地調整教育行爲,從而使幼兒得到適宜的富有個性化的發展。

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是落實《綱要》精神的重要途徑,只有在理解其內涵並瞭解現狀的基礎上,在不斷的教育實踐中,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案例努力向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前進,才能達到師幼的協同發展。同時,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我們也產生不少困惑,如什麼纔是教育的時機?怎樣才能敏銳地察覺並抓住時機?抓住時機後,應該怎樣及時地調整教師的教育策略纔不至於錯過時機……

這些都是今後需要通過實踐來解決的問題。

標籤:幼兒教育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