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信息技術

關於國小信息技術說課稿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國小信息技術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國小信息技術說課稿

關於國小信息技術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是省編信息技術教材第三冊第七課,是在學生掌握了用wps軟件進行簡單文字處理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操作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讓學生了解表格在文檔中的作用,表格的組成,以及插入表格、在表格中輸入內容的操作。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對錶格製作的學習熱情,爲後面製作電子版報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瞭解表格和單元格,學會插入空白表格和輸入內容。

②技能性目標:在教師演示、教學之後,學生在練習中要熟練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鞏固輸入文字的方法技巧,學會利用課本的工具性學習。

③情感性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表格製作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記筆記、記問題;養成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素養,如:主動探索學習,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分享。

3、教學重、難點。

①插入空白表格。

②在表格的單元格中輸入內容。

③表格中的光標定位。

④複製與多次粘貼。

二、教法與培養目標。

信息技術,作爲一門技術課,它有本身的特質——技術學習。而技術學習在中國的精髓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就告訴我們,在信息技術課中,教師要把握好一個“領”字,因此,我在本節課的基礎操作要領上沒有做其他教學形式的處理,而是單刀直入,演示、精講、記筆記,讓絕大部分學生能夠直接上手操作,把時間留給學生多做紮實的操作訓練;與此同時,我還考慮了學生“修行”的空間,一些延伸的技巧、操作方法等,我都沒有過多地講解,而是留給學生自學、自悟,在學中悟,在悟中學。例如:表格刪除,插入、刪除行列,複製與多次粘貼等知識,均是這樣處理的。

在具體的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與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課堂中讓學生反覆接觸課本,並且要做筆記。這些都是在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讓他們明白信息技術課本的工具性;其次,我在教學中的兩次練習裏都強調了“要記錄自己新的發現及遇到的問題”,這就是信息技術素養形成的要點,“探索、發現、知識內化、自我學習、螺旋提升”,從而爲今後的信息技術學習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我還注重培養他們的合作、交流、互助、分享等現代社會人必要的工作觀念,爲他們今後的人生給出一定的指導。

三、學法。

1、學生現狀分析。

學生經過了三年級的基礎知識學習和wps文字錄入的學習,在文字輸入、修改、複製、粘貼、換行等基本操作上比較熟悉。

2、學習方法。

任務驅動,模仿嘗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

四、教學過程。

1、教學設想。

從情景創設引出新課,教師多角度立體的“領”,學生踏踏實實的“修”,緊接着,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本的工具性,再加上自主的探究,達到一定的“悟”,之後通過成果展示、相互交流、討論、分享,進而“融會貫通,運用自如”。

2、教學環節描述。

(1)導課。(創設情景、明確任務)

課件展示:開學之初,我校四(1)班,王亞東生病住院了,雖然生病了,但他還是特別想上學,同學們把嶄新的課本帶到了病房,王亞東非常開心,他對班長說:“下次幫我打印一張課程表,我在牀上也能夠跟大家一起學了。”這一下,可把班長難住了,因爲它不會用電腦製作課程表。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幫他嗎?(情境導入,打動學生,培養助人爲樂,關心同學的風尚)生:……

師:下面我就來教大家怎樣創建一個課程表,希望大家學會後幫助班長解決這個難題。

(任務驅動,明確這節課學習的內容。)

(2)新授。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邊看屏幕演示,邊在課本上標註出相應的步驟。

(通過筆記、標註來輔助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發現課本的工具性。)

示範:1、運行wps。

2、輸入“四(一)班”

3、插入表格,單元格的概念。

(針對這個重難點,我運用演示、學生標註來進行突破,同時要求學生記住撤銷的操作,確保學生在嘗試失敗之後可以反覆操作。對於單元格的概念,我運用建樓房來打比方,進行突破,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4、輸入文字。

(對於光標定爲這一難點,教師只演示鼠標光標定位,其他的光標定位,tab鍵移位留給學生通過交流或者探究課本來自主發現、學習。)

5、保存。

(以上演示步驟着重體現教師的引領作用,通過教師的講細、講透、示範到位,來促進、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能力。)板書:(操作步驟)

(3)嘗試操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①教師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瀏覽課本,劃出你認爲的要點,以及教師沒有說到的,你認爲可能用到的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增強學生對課本工具性的認識。)

②給出材料一(班長手抄的課程表),讓學生自己操作,創建課程表。鄰近的同學間可以相互討論、交流,有收穫的、有疑問的請記在課本上,在交流時間裏一起研究、解決、分享。(材料一是手工繪製的`課程表,這樣更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4)成果展示與交流提高。

①通過廣播系統,展示學生成果,讓學生自己談方法、技巧、收穫、問題,其他同學進行相應的記錄、幫助解答和評價。(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學習,互相評價,培養他們的分享意識,互助精神,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通過自己學習,是能夠獲得成功的。)

②教師對學生講解的相應知識點給與一定的補充或說明,確保知識的準確性,並對發言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

③學生結合展示的成果,小結知識點。

(5)鞏固練習。

情境:王亞東收到課表以後非常開心,不但躺在牀上認真學習,還利用課餘時間讀了不少課外書,其中有兩本書他特別感動,於是就畫了兩張表,希望我們能幫助它他出來交給班長給全班同學,大家願不願意在幫個忙?

①給出材料二(我國第三季度水電使用情況),材料三(我國近三屆來的奧運獎牌統計),學生任意選擇其中一個製表。(學生自主選擇,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練習的需要。)

②通過廣播系統,展示學生成果,教師對學生講解的相應知識點給與一定的補充或說明,同時,通過這些數據,教育學生增強環保意識,體會國家自豪感。

(6)課堂總結。

通過一張完整的處理過的課表與今天學生自己做的課表對比,讓學生自己說出今天的學習內容和今後還要學習的知識。(培養學生歸納、小結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激發學生今後的學習興趣。)

五、總結。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望各位專家、同仁能給出寶貴的意見,謝謝!

關於國小信息技術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裝飾幻燈片》是閩教版國小信息技術六年級上冊第九課的內容。課文由三個活動板塊組成:感受“藝術字”,寫成語故事,爲成語配圖。學生學習本課前,已經學會了幻燈片文字效果的處理,學會在Word中使用插入藝術字和圖片的功能。而PoewerPoint與Wotd的插入圖片、藝術字的功能相似。可見,《裝飾幻燈片》這一課是綜合運用已學的這三種知識,並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加工,合理安排畫面,凸現幻燈片的主題。通過本課的學習,又將爲後續學習成語故事集的製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學習對象是六年級學生。這樣的學習對象都具有較好的信息技術基礎和較強的操作能力。所以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大膽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新知,掌握技能。同時要兼顧學生的能力差異,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個別後進生的指導。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排特點、學生情況和新課程理念,確定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通過師生互動方式,讓學生學會運用插入藝術字、文本框、圖片的功能裝飾幻燈片,靈活運用操作技能,個性化創作。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情感與價值:通過多元化評價,讓學生感受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陶冶審美情操。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要求我認爲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教學重點:學會利用插入藝術字、文本框、圖片的功能裝飾幻燈片。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操作方法,個性化裝飾幻燈片。教學關鍵:裝飾幻燈片要注重整體效果,強調合理安排畫面,使畫面既漂亮又凸顯主題。

五、說教法、學法。

信息技術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知識的覆蓋面非常廣。教學時要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索創新的能力。

針對信息技術學科的這個特點和新課程理念,本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法是:

1、說教法。

整個教學過程,努力創設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提高操作技能,培養創新精神,並獲得價值體驗,真正落實以上的教學三維目標。用簡單的三句話概括就是:

導探究,重自主

導方法,重創新

導過程,重體驗

2、說學法。

學生學習的活動形式多樣,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組際交流,並且穿插進行。使學生在濃濃的探究氛圍中深入學習,自我挑戰,充分體驗實踐過程。

六、師生互動說流程

根據以上的教法和學法進行教學活動,接下來是師生互動,說流程。

本節課分五個環節進行教學:導入課題——自主探索——組際交流—個性創作——全課總結

(一)聯繫生活導入課題

課伊始,教師談社會流行的服飾、髮型的實例激趣學生。接着,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說說身邊所看到的一些裝飾現象,比如街上的廣告牌等。

然後,出示課件讓學生對比兩張幻燈片(有裝飾與無裝飾)。請學生談談觀看後的感受。

最後小結並自然地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課伊始,從風趣的社會話題入手,緊密結合學生身邊現象,然後回到課堂對比兩張幻燈片,最後自然地導入課題。這樣做,不僅讓學生認識到裝飾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還體驗到有幻燈片通過裝飾有畫面漂亮、主題突出的效果。這樣切實可行的形式導入課題,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課題導入後,首先讓學生啓動PowerPoint新建一張空白演示文稿。

接着,讓學生對照書本嘗試操作,自主探究操作的基本方法。有不理解的可以鄰桌互相交流探討,也可以舉手示意請教老師。這時教師進行巡視,特別要留意後進生,並進行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這環節,教師就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操作方法,充分體現自主探究過程。教師扮演組織者、指導者、旁觀者的角色,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主動幫助後進生,真正做到面向全體,體現以人爲本的教學思想。這樣,指導自主學習也更加到位。)

(三)組際交流深化理解

這個環節,我主要組織分兩大塊進行交流,一是分別交流書上三塊內容,二是整體評價。書上三塊內容均不作太細的交流,因爲都曾學過類似的,只是組織學生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演示,回顧一下操作步驟。

整體評價這一塊要做重點交流,因爲這是裝飾幻燈片的關鍵,要注重整體效果。

現在先分別交流書上三塊的內容。這環節我不準備按照教材的順序組織交流,否則學生會覺得枯燥,容易分心。而是根據學生實踐的體驗靈活重組教材。先讓學生說一說“三種方法中你認爲哪一種最有趣味?”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教師相機組織學生交流。教材的安排是“藝術字”-“文本框”-“圖片”的順序,而我預設的是把“圖片”提到“文本框”的前面,也說是“藝術字”-“圖片”-“文本框”這樣的順序,當然這只是我的預設,但最後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現在就根據我的預設順序進行說課。

(1)插入藝術字。

1、指名一位學生根據書上插入藝術字“鐵杵磨成針”(大屏幕演示),邊演示邊介紹操作步驟。

2、組織學生評價,並說說還有什麼補充或建議?

3、展示多位學生藝術字不同處理效果的作品。

4、師生共同評價。評價時鼓勵學生靈活使用工具欄上的各種功能。

(設計意圖:PowerPoint中“插入藝術字”的功能其實與第四冊第十一課“藝術字的使用”相類似。所以教師不用太多的講解和示範,而是大膽放手讓學生演示操作,回顧操作方法。讓學生觀看到更多藝術字不同的處理效果,學會觸類旁通,增加創新意識,爲後面的個性創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2)插入圖片。

“插入圖片”較簡單,沒有太多的處理功能,所以我只是指名兩位學生合作演示,一位說操作步驟,另一個學生演示。找到合適的圖片插入,並進行大小和位置的調整。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請多組學生合作演示。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應該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感悟。這個環節,我安排兩位學生合作演示,一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樂趣;二是培養合作意識;三是讓更多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喜悅,獲得更多的價值體驗過程。)

(3)插入文本框。

1、組織欣賞幾幅學生文本框的作品,並說說作品的優點。

2、指名學生簡介操作過程,教師演示。

3、鄰桌相互欣賞文本框的作品,從中發現不同的文字處理效果。

(設計意圖:因爲上一節課剛學過“文字效果處理”,而且根據書上插入文本框的內容較多,所以這環節“插入文本框”就不作重點講解,也不指名學生演示,只是展示幾幅不同文字處理效果的作品,組織學生觀看、評析,重要的是多鼓勵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4)整體評價。

這環節主要是評價整體效果,畫面是否漂亮?色彩搭配是否協調?主題是否突出?

1、組織觀看大屏幕,老師回放幾幅學生的作品。

2、請該生自我評價。引導評價主題是否突出?如從字號大小的安排是否合理?位置的安排是否突出?色彩是否協調?

3、學生互相評價。根據學生的評價情況師適時幫助調整看看效果如何?

4、組織學生在上鄰居中自由瀏覽其它同學的作品。

5、指名說說感受。

6、保存。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多元化評價。這環節主要針對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學生,讓學生獲得成功喜悅的同時增強自信心,並且充分激發創新意識,爲下一環節的個性創作做好鋪墊。)

(四)合作探究個性創意。

1、自由組合小組。

2、小組合作設計。

3、展示交流,主要展示創意點。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個性發展,信息技術重視強調創新能精神。組織學生進行個性化創作,讓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大膽構思,注重發揮學生的特長,讓學生個性發展。同時提高創新能力。當然,這環節不要太過分追求結果的完美,只要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就達到目的了。)

(五)全課總結延伸課後

首先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然後簡要概括。最後說:“同學們,下節課我們要設計一套漂亮的成語集。喜歡嗎?那就請同學們收集更多的成語做好準備吧!”

(設計意圖:衆所周知,預習是良好的學習方法。本節課即將結束時,不但讓學生回顧這節課的收穫,還做下節課的預告。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有種想學想知的慾望,更重要的是促使學生自覺預習,培養學生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同時把課內與課外緊密相結合起來。)

七、回顧流程說亮點

本節課是依託教材,用全新的課程理念,將“信息技術”與“生活、科學、美術”有機地融爲一體,靈活重組教材。學生經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實踐過程學會裝飾幻燈片;學生親身經歷創作過程充分發展學生個性。一句話:收穫盡在過程中。

關於國小信息技術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小圖片大作用》是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編著的國小教科書《信息技術》四年級第7課的課程。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Word這個文字處理的好工具,學會了用Word寫文章及簡單的排版等操作知識;在此之後,學生還將繼續學習在Word中插入藝術字、插入表格等其他幾種實用的功能。因此,本課教學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掌握在Word中插入圖片、編輯圖片的方法,能夠編輯圖文並茂的文稿。

過程與方法:通過“古詩配畫”活動,讓學生體會圖、文結合形象直觀,能更清楚的表達主題的信息。

情感與態度: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作品創作過程中培養審美意識、創造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插入圖片的基本方法。

2.教學難點:圖片大小的改變及環繞方式的設置。

二、說教法

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把“古詩配畫”活動貫穿整個教學,並採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輔之以演示法、遷移法,並借用了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把信息技術作爲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三、說學法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自我探索──思考討論──合作操練”。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爲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爲信息加工的主體。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四、說教學環境

1.教學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

2.學習資源:提供聲音、文字、圖像、操作步驟演示。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學科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在課的開始我是這樣設計:我讓學生伴隨着古典音樂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孩子們伴隨着音樂,沉浸在古詩的美好氛圍中。並讓他們把古詩輸入並保存在電腦中。

學生完成後,教師引導說同學們掌握了這麼多首古詩,老師對你們真是刮目相看,但是老師這裏有一位新朋友,它不服氣了,想和你們比一比——(大屏幕展示)電腦小博士。展示完電腦小博士的作品以後很自然的就引出了這節課課題:小圖片大作用。教師還用電腦小博士來激勵學生:小博士在關注着我們,你們對自己有信心嗎?

(這裏運用了逆向教學法,向同學們展示“古詩配畫”作品,形式多樣的“古詩配畫”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教師引導學生廣開思路,大膽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激起了他們在Word中插入圖片的興趣。)

(二)自主探究,自主學習

本環節分三個層次展開:

第一個層次:找工具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沒有把在Word中插入圖片的方法直接教授給學生,而是先讓學生打開書,自己找到插入圖片的方法──“插入-圖片-來自文件”,找到的同學彙報。教師利用網絡教室中的屏幕廣播演示剛纔的方法,讓學生由抽象思維轉變到形象思維。選擇插入的圖片時由學生選擇並讓其說明原因。教師師再強調插入的圖片要適合這首古詩的意境,不是隨隨便便一張圖片就可以的,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注:這裏的圖片是學生利用課上和課下時間蒐集的素材)

教師再介紹Word中的“剪貼畫”功能。Word中有一個“剪輯庫”,提供了豐富的剪貼畫,該庫中的圖片內容包羅萬象,我們可以直接從剪貼畫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圖片,免去了自己查找圖片素材的麻煩。

學生自己操作練習,給自己喜歡的古詩配上圖片。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當學生遇到問題,先讓學生自己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二個層次:改變圖片大小

(這個層次和第三層次是根據課堂隨機教授的)學生插入圖片以後,請同學們欣賞並評價自己的作品。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審美說出覺得滿意,或是不滿意。這時教師適時的說出“你最想修改哪兒?”(師根據學生的意見來教授改變圖片大小的方法或是設置圖片環繞方式。)屏幕廣播演示:在所插入的圖片上單擊鼠標左鍵,讓學生觀察圖片的四周有什麼變化?學生觀察到圖片的四周出現了小方點。把光標放在小方點上,光標會變成什麼樣?(雙鍵頭)這時候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拖動雙鍵頭,觀察圖片的變化。(圖片的大小改變了)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不是讓老師牽着學生的鼻子走,而是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由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幫助解決問題。)

第三個層次:設置圖片環繞方式

教授完改變圖片大小的方法以後,根據學生需要再教授“設置圖片環繞方式”的方法。在這裏,“圖片環繞方式”有多種,教師只教授其中的一種,其餘幾種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現、小組交流。並給出另一個任務:在不同環繞方式下拖動圖片,看看有什麼不同的變化?

這裏給學生8-10分鐘的時間。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鼓勵學生遇到問題相互討論、協作解決。學生基本完成後,教師讓學生到前面彙報。

(這一環節是課堂重點部分,因此,我採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任務是課堂的“導火索”,教師通過拋出一個個任務,激發學生的'動手慾望,從而促使學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和團體協作、自我創新,達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

(三)鞏固新知,作品創作

在上個環節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向學生提出:經過學習,同學們都學會了如何在文檔中插入圖片,並且會改變圖片的大小,改變圖片的環繞方式,下面同學們根據所學知識,完善自己的作品,每個小隊要推出一位選手進行評比,我們要評出這節課的“配畫小能手”!

學生自我創作,教師巡迴指導,及時掌握學生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普遍性問題就需要面向全班反饋。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進行想象創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四)彙報成果,評價交流

一堂好課,最後的畫龍點睛之筆也很重要。在此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老師發現同學們‘古詩配畫’都很美,下面我們來展示一下,互相學習、共同分享,在展示時還要解釋所選古詩的含義,選取該圖畫的原因,以及圖畫在哪些方面表達了古詩的哪些意境。”學生自我展示和自我評價,對創作好的學生進行獎勵,評爲“配畫小能手”。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計算機成果的展示可以促進學生自覺學習,開拓視野,拓寬思路,使他們在友好的氛圍中相互學習、相互啓迪。通過這樣的展評,使學生不斷產生創新的火花,構思出更好的作品。教師及時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給予準確的評價和肯定,使學生獲得一種成功的體驗和喜悅感。)

(五)交流拓展,教師小結

同學總結這節課的收穫。這樣做能讓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有所回顧,又讓他們體會到在Word中插入的小圖片有什麼大作用。緊扣課題,又一次突出了這節課的重點;再一次引出小博士,由電腦小博士對學生這節課的表現做出評價。

由電腦小博士給學生布置作業:

拓展空間

1.選中圖片的時候,Word窗口中會出現“圖片工具欄”,你知道這些按鈕的作用嗎?自己試一試。

2.把校園裏課間同學們活動的場面記錄下來,寫成短文。在短文中插入各種剪貼畫(也可以用“畫圖”程序自己繪製圖片),並進行適當的設置。

教學體會

在國小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更多的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學習中,掌握知識點。因爲信息技術知識在不斷更新,所以我更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強調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放到首位,提高綜合運用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基本上可以完成了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掌握了在Word中插入圖片的基本方法,並且體會到了插入的這些小圖片在文本中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大膽探索、相互協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