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信息技術

關於國小數學教學經驗篇:巧用信息技術激起思維火花

2014年12月11日摘要: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爲核心的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着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對於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數學教師必須進一步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計算機,幫助自己的教學,把計算機技術有機地融入到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本文就如何開展數學教學和信息技術教學的整合作了一些粗淺的探討。

關於國小數學教學經驗篇:巧用信息技術激起思維火花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課堂教學;整合

在信息技術已經走進課堂的今天,如何整合利用好多媒體輔助數學課堂教學呢? 我認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抓住最佳教學時機,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上好一堂數學課。

  一、用在導入新課時,創設情境,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慾

“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起他們思維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數學課本呈現知識缺乏動感、枯燥無味,國小生生活經驗又少,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那麼,如何才能將學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學習新知識上來呢?這時,如果能利用多媒體教學來營造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以導入新課,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講“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一課時,教師首先電腦出示 :兩隻動物在爭着比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大小,老師請同學們當裁判。

師:小兔子和小山羊誰開墾的面積大?

(學生分小組討論:如何比較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大小?老師讓學生彙報各組討論的方法)

生:可以重疊、數方格、分別求出各自面積的方法。

師:這幾種方法哪一種更具有適用性?

生:(討論得出)分別求出它們的面積這種方法最好。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

這樣在講授新知識之前,通過有趣的故事畫面創設問題情境,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生動,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親自感受數學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知識的學習。

  二、用在學習新知時,化靜爲動,感知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要點,降低教學難度

教學手段要爲教學目的服務。從具體的`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出發,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爲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直觀、形聲結合、視聽並舉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優化教學過程,而且能爲學生的學習創造了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

如:在教學“線段、射線、直線”時,在屏幕上顯示一個亮點,然後,從亮點向右射出一束直線,使學生看後馬上就能悟出射線是怎麼形成的;用不同色彩分別在射線上閃爍出第二個亮點和兩亮點間的一部分,使學生認識到這就是線段,線段有兩個端點;將左邊一個端點向左延伸,就形成一條直線;將直線向左右兩邊適當延伸後,問學生直線還可以向兩邊延伸嗎?引導學生想象出直線無限長、不可度量、沒有端點。

通過這樣直觀教學,將那些看似靜止的、孤立的事物活起來,變靜態爲動態,變抽象爲形象,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置學生於所創設的情境中,使學生較容易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從而獲得正確、清晰的幾何概念。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三、用在學生思維遇阻時,以利於學生形成豐富的表象,完成向抽象思維的過渡

理解後的愉悅是認知活動完成後產生的精神享受,這種通過努力獲得成功後表現出來的情感是學生學習情感的高級形式。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會遇到困難,思維受到阻礙,這時利用多媒體適時巧妙的演示,通過誘導、點撥,使學生溝通遇阻的思維,從而突破思維障礙。

如在“相遇問題”教學時,用速度和乘以兩物體同時行走的時間,求路程和。比較抽象,學生難於接受,思維容易受阻。如果用課件顯示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經過5分鐘相遇的畫面;然後用線段圖表示兩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顯現兩人每分鐘所走的路程,並把它們合併成一條小線段,即速度和。走了5分鐘,有5個這樣的小線段,它們的總長度也就是兩人所走的路程和。我們無需更多的語言,只借助計算機將不易表達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於學生面前,這種傳遞又是那麼有吸引力,有啓發性,使學生絲毫感覺不到由於思維產生的障礙給他們帶來的心理壓力,反而,卻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

  四、用在揭示規律時,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有較系統的認識

我們的教材在揭示一些幾何圖形的面積公式時,一般把推導過程分成:教學材料、實驗或思考、數學結論三個層次來表述。在教法設計上,這時如果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想方設法把導出公式的抽象邏輯思路,變成學生的“可見”思路,

例如:“園的面積”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用紅色曲線表示圓周長,用藍色線段表示半徑,用黃色表示面積;多層次的將一個園等分成8、16、32、 64……,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一個園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分數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等腰三角形,圍成的那條封閉曲線就越接近直線,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進一步想象:如果等分成無限份,就一定能拼成長方形;比較得出: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π r),寬相當於圓的半徑;推理:因爲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推出圓的面積公式(πr)。

這樣的動態顯示,步步引導,環環推進,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化圓爲方”的深刻表象,有助於實現由感知----表象----抽象的心理轉化。

  五、用在課堂小結時,以幫助學生能學以致用,發散思維

一堂好課,不僅需要有好的開始,還要有完美的結尾,“善始”還須“善終”。如果說引人入勝的導課藝術產生“課伊始,趣即生”的效果,那麼,巧妙的結課藝術則能達到“課雖終,意未盡”的境界。一堂課的最後幾分鐘正是學生大腦疲勞,注意力最易分散的時候,這時,如果老師善於利用多媒體來組織教學,就能較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重新進入活躍狀態。

如:在教學“歸一兩步計算應用題”一節課的末尾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這樣一個情境:動物王國舉行了一次數學竟賽,出了這樣一道題,小松鼠到森林裏採果子,她3天採了12揹簍,照這樣採下去,21天可以採多少揹簍?同學們很快列出了算式:12÷3×21。這時計算機中又提出了新的問題:可是小熊列了這樣一個算式:12×(21÷3),裁判員小猴子給打了一個“×”,引起了小熊的強烈不滿,聰明的小猴子一時沒了主意,因爲他自己也搞不清是對還是錯。同學們,請幫幫小猴子,好嗎?這樣通過多媒體的演示以及抑揚頓挫的聲音的渲染,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問題的解答中。

  六、體驗成功,強化學習動機

藉助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精細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進行人機對話,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每個人都能夠獲得“成功”的快樂。例如:在鞏固學習筆算乘法和筆算除法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製作翻畫遊戲,做對一題,就出現一部分畫面,並伴有老師的錄音“恭喜你,你真棒!”。做錯了,會出現一個小孩很難過的樣子,併發出低沉的聲音表示再動腦筋,如果學生不做選擇,就再次出示本題,直到學生做對,給予表揚並翻出畫面;如果學生需要幫助,則將本題方法漸進提示,幫助學生完成。每組題全部作對,就會出現伴有悅耳聲音的圖片。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速度完成了這個遊戲,他們都得到了讚揚,都取得了成功,每個人都高興的不得了。久之,他們就會將這種成功的喜悅化爲學習的動力,把數學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強化了學習動機。

  結束語:

總而言之,二十一世紀,是數字化信息時代,是充分展示學生品質的時代,數學的課堂教學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形成把書本知識與社會信息通過電腦有機的結合,從而實現傳授知識與自我探索知識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未來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給課堂教學帶來從形式、內容到教學模式的變革。教師只要適時、適度、適當地運用新的教學媒體,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置於教學的出發點和核心地位,應學生而動,應情境而變,課堂就能煥發出勃勃生機。7: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