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小滿節氣養生灸

文化1.09W

小滿節氣養生,艾灸祛溼刻不容緩

小滿節氣養生灸

小滿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每年5月20日-22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60 時爲小滿。從小滿開始,北方大麥、冬小麥等夏熟作物籽粒已經結果,漸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小滿過後,雨水多起來,天氣悶熱潮溼,中醫稱之爲“溼邪”。由於人體的脾“喜燥惡溼”,此時出汗水分丟失較多,受“溼邪”的影響最大,脾胃消化功能會較差,一些夏季疾病會隨之而來,例如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症狀,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等,中醫叫做“溼邪中阻”。因而,小滿養生也應注意健脾化溼。

通過艾灸可驅使體內風、寒、溼邪外出,是內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採用懸灸的熱敏療法,一對一的施灸調理爲您減輕病痛所累,培壯元陽以扶助正氣,補腎助肝、調養胃氣,提高機體整體調節能力。

【相關信息】

5月21日是小滿節氣前後,泡浴加艾灸養生重在祛溼熱,健脾胃。

一、對於患有慢性腸胃炎的朋友,以及脾胃虛弱的'小兒一定要把握好這個節氣,艾灸承山、陰陵泉、三陰交等穴位。可以很好地解決以上健康問題,改善腸胃功能。

二: 對於患有皮膚病的朋友,小滿節氣到來,是一種災難。因爲這一時節容易被溼邪外侵,是皮膚病高發期。建議艾灸血海、曲池、水分等穴位。可以緩解瘙癢,具有活血調脾的作用。中醫理論認爲脾土生肺金,脾旺則肺氣足,因肺主皮毛,所以皮膚自然會健康。

三: 對於臉上有色斑,雀斑的女性朋友。建議艾灸太沖、合谷、血海這三個穴位,可以活血散瘀,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廢物排出,從而消除色斑,雀斑。同時可以抑制黑色素的沉澱,提亮膚色,淡斑美容。

四: 對於患有腳氣病的朋友,先用艾葉加醋泡腳。然後,將艾條切成艾柱。放入足底艾灸盒內,每次艾灸足底30分鐘,也能有效的調治腳氣。對於汗腳的朋友,還可以用新鮮艾葉加枯礬泡腳,然後再用足底艾灸盒進行艾灸。

五: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朋友,在小滿節氣用艾灸來養生,重在養陽,養心,養神。艾灸勞宮、涌泉、心俞,可以達到安神養心的作。

六: 對於肥胖的朋友,在小滿節氣可艾灸天樞、中脘。肥胖大多與痰溼有關,體內的溼氣過重,而又缺乏運動,便導致腹部脂肪堆積,產生啤酒肚。

艾灸這些穴位可以達到調理脾胃的作用,並通過增強人體的代謝能力,使多餘的脂肪無法存積,增強腸道蠕動和體內廢物排泄的速度,緩解胃疲勞,加速脂肪分解。如果在艾灸時出現打嗝,放屁多等現象,這些都是艾灸過程中正常的表現。只要堅持艾灸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小滿養生】

因夏季屬火,又因火氣通於心、火性爲陽,所以,夏季的炎熱最易干擾心神,使心情不寧,引起心煩。而心煩就會使心跳加快,心跳加快就會加重心的負擔,誘發疾病。因此,夏季養生重養心。小滿過後,雨水多起來,天氣悶熱潮溼,中醫稱之爲“溼邪”。由於人體的脾“喜燥惡溼”,此時出汗水分丟失較多,受“溼邪”的影響最大,脾胃消化功能會較差,一些夏季疾病會隨之而來,例如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症狀,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等,中醫叫做“溼邪中阻”。因而,小滿養生也應注意健脾化溼。

◆小滿後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會較涼,氣溫日差仍較大,尤其是降雨後氣溫下降更明顯,因此要注意及時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着涼受風而患感冒。同時也應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則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證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

◆小滿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後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

◆小滿時節,萬物繁茂,生長最旺盛,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處於最旺盛的時期,此時可多參與一些戶外活動如下棋、書法、釣魚等怡養性情,同時也可在清晨參加體育鍛煉,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爲宜,不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避免大汗淋漓,傷陰也傷陽。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萬物生長繁茂,陽氣盛,陽氣在表,夏季養生宜以養陽爲主,此時毛孔開泄,運用艾灸方法可使腠理宣通,驅使體內風、寒、溼邪外出,是內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採用懸灸的熱敏療法,一對一的施灸調理爲您減輕病痛所累,培壯元陽以扶助正氣,提高機體整體調節能力。同時提醒人們從立夏小滿開始艾灸大椎?心俞?腎俞?中脘等穴可溫補元陽、補腎助肝、調養胃氣。

進入小滿後,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喜愛用冷飲消暑降溫,但冷飲過量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症。因此,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另外,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爲主,常吃具有清利溼熱、養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蔔、西紅柿、西瓜、山藥、鯽魚、草魚、鴨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溼助溼的食物,當然也可配合藥膳進行調理,還可以常飲些生脈飲以益氣生津。

標籤:小滿 節氣 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