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稅務

從涉稅會計信息披露看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異同論文

稅務7.72K

涉稅會計信息是企業在對憑證、賬簿、報表等一系列財務會計資料進行納稅調整、計算的基礎上,再融入財務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之中而得到的。提供涉稅會計信息的形式是稅務會計報告,它既是稅務會計信息的載體,又是稅務會計聯繫財務會計的紐帶。涉稅會計信息不僅應有助於稅務會計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稅務決策,而且對於納稅主體來說,更應充分利用現行稅法和有關法規賦予企業的權利,進行稅務籌劃,爭取涉稅零風險,儘可能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因此,從涉稅會計信息的形成、產生到其被披露,體現了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相似、相離、相異。

從涉稅會計信息披露看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異同論文

一、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繫

財務會計是在公認會計原則和會計制度的指導和規範下對已發生或已完成的經濟業務進行確認、計量、記錄,並由此形成財務信息,對企業和外部有利益關係的各方面提供報告,以滿足其經濟決策需要爲目標的會計。

稅務會計作爲一項實質性工作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與財務會計一樣,同屬於會計學科範疇。它是以財務會計爲基礎來對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覈算和監督。因此,稅務會計的資料一般來源於財務會計,他只是對財務會計處理中與現行稅法不符的會計事項,或出於稅收籌劃目的需要調整的事項,按稅務會計方法計算、調整,並做調整會計分錄,再融於財務會計賬簿或報告之中。

財務會計信息的計量及其披露是遵循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的,而且企業可以根據其經濟活動的需要,進行會計政策的選擇,具有一定的空間性和靈活性;而涉稅會計信息及其披露是向稅務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於稅務決策的會計信息。通過企業提供的涉稅會計信息可以瞭解其納稅義務的履行情況和稅收負擔,可以據此進行稅款徵收、監督、檢查,並作爲稅收立法的主要依據。

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一)主體不同。納稅主體是指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從納稅人來說,《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爲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此條規定明確了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是企業。從扣繳義務人來說,《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各項所得應納的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以支付人爲扣繳義務人。

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範圍。《基本準則》第五條規定: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此條規定明確了會計主體的規定。

在一般情況下,納稅主體與會計主體是一致的,一個納稅主體也是一個會計主體。在特定條件下,納稅主體不同於會計主體。例如,按照新稅法的規定,分公司不是一個納稅主體,卻可能是一個會計主體;又如,未實行合併納稅的企業集團,不是一個納稅主體,卻可能編制合併財務報表,作爲一個會計主體;再如,由企業管理的證券投資基金、企業年金基金等,儘管不屬於納稅主體,但屬於會計主體,應當對每項基金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二)目標不同。財務會計是按照會計準則覈算企業的財務成果,併爲企業利益相關人(包括銀行、債務人、潛在投資者)提供真實相關的信息,便於他們投資決策。而稅務會計則是按照稅法來覈算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和所得稅的會計覈算系統,其目的是保證國家稅收的充分實現,調節經濟和公平稅負,爲國家稅務部門和經營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稅務會計信息使用者不僅包括國家、地方各級稅務機關,還包括企業的經營者、投資人、債權人等。另外,稅務會計的一個主要目標,是提供企業稅務覈算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並接受稅務部門的監督。由此可見,稅務會計所包含的目標,已不再是一般的債權債務或投資的經濟目標,還應包括更正、決定、滯納處罰及財產保全等法律權力的目標。

(三)覈算方法和程序不同。財務會計反映的利潤是根據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編制的憑證、賬簿、財務報告而最終得到的;稅務會計反映的利潤則以各稅種的條例、規定爲依據,通過納稅申報表來披露涉稅會計事項。兩種利潤之間的調整,即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體現了財務利潤調整爲稅務利潤的過程。

企業稅務會計的核算實際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通過財務會計現有的各個會計科目,對企業所涉及到的各個稅種進行反映和監督,正確計算企業應交的各種稅金。其核算的數額再通過財務會計的科目,最終會反映在企業“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等會計報表上,成爲財務會計報表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第二,通過設置“稅務利潤調整”賬目,正確覈算。由於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法兩者的目的不同,對收益、費用、資產、負債等的確認時間和範圍也不同,從而導致的“財務利潤”與“稅務利潤”之間的差額。該科目只作爲企業財務會計的備查賬戶,其平時反映的多筆業務不用登記在企業財務會計賬簿上,覈算的結果只作爲計算企業應交所得稅的計稅依據。第三,通過稅務籌劃,針對企業自身的特點,利用會計特有的方法,規劃和安排企業的納稅活動,既能依法納稅,又能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以達到減輕稅負,解除稅負或推遲納稅的目的。這實質是企業稅務會計的'高級階段,也稱之爲“企業稅務管理會計”,其反映和核算的一切資料,均不在財務會計報表上披露。因爲稅務籌劃重在對企業納稅活動的安排,解決企業怎樣運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合理迴避問題。轉企業稅務會計的操作程序也要分這兩種情況分別處理:

1.在第一種情況下,企業稅務會計操作程序主要是:(1)設置反映企業稅務情況的會計科目,如“應交稅費”科目、“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科目、“所得稅費用”科目、“遞延所得稅”科目等;(2)編制記賬憑證,明確記賬方向、記賬金額和所徵科目,簡明摘要經濟內容;(3)登記會計賬簿,分別在總賬和明細賬上登記,做到賬賬相符、賬證相符;(4)編制有關係的稅務報表,提供企業相關的稅務信息。

2.在第二種情況下,企業稅務會計操作程序主要是:(1)設置“企業稅務利潤調整”科目。該科目反映稅法與會計準則對收益、費用處理上產生的差異。借方登記由“本年利潤”轉來的稅前利潤額和稅法規定應調增的利潤額,貸方登記稅法規定調減的利潤額以及從“本年利潤”轉來的虧損額。餘額在借方作爲計算企業應交所得稅的應稅所得額;(2)編制相關的記賬憑證。當發生下列四種經濟業務時,才編制記賬憑證。第一種,會計準則確認爲收益而稅法不確認;第二種,會計準則不確認爲收益而稅法確認;第三種,會計準則確認爲費用而稅法不確認;第四種,會計準則不確認爲費用而稅法確認;(3)登記“企業稅務利潤調整”賬簿,此賬簿系備查賬簿;(4)結賬並計算應納稅額。同時,作企業財務會計分錄爲:借:所得稅費用;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事實上“企業稅務利潤調整”賬戶就是爲了提供準確的計稅數額和詳盡的差異資料。在第三種情況下,企業稅務會計不存在統一的操作程序,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採取必要的方法。

(四)披露的信息不同。財務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財務報告包括財務報表和其他應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財務報表披露的內容至少應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股東權益變動表)、附註。

稅務會計的對外報告是向主管稅務機關編報的分稅種的納稅(退稅)申報表及其附表,還有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附報資料”;稅務會計的對內報告是向企業決策當局(包括其上級管理部門)提供的涉稅報告,主要是企業稅務籌劃方案及其實施情況反饋報告,一般可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由企業稅務會計人員自行設計編寫。納稅人在申報期內,無論有無應稅收入和應稅所得等,都必須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納稅資料,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稅務會計報表主要包括納稅申報表及其附表和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

有很多小企業,無需對外提供會計報告,其記賬、填制會計報表的目的是向稅務部門提交納稅申報附報資料。稅法的健全程度決定了稅務會計報告的健全程度,而稅法以法的形式決定稅務會計報告披露的時間、格式和內容,因此稅務會計報告的披露必須符合稅法的規定。而通過財務會計報表項目內容的分析以及表之間數據勾稽關係的核對,能夠反映企業的業務內容和經營情況,如何利用並加強報表分析也是稅務稽查人員一直所關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