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新概念的生物航天服

生物1.68W

在長達40年的航天探索中,航天員一直穿着沉重笨拙的航天服行走在太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和工程學教授達瓦·紐曼(Dava Nean)博士和她的研究團隊正試圖改變這一現狀。目前,一款頗有前景的新型航天服——“生物航天服(Bio-suit)” 原型亮相公衆,它輕便、平滑、緊身、時尚,而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這種革命性的設計有望使航天員像衆所周知的“蜘蛛俠”一般,遊刃太空。

新概念的生物航天服

一直以來,人們在積極探索新概念的航天服,幻想有朝一日航天員能夠在太空中身輕如燕,輕盈若飛。早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保羅·韋伯和索爾·伊伯貝爾就提出了超前的想法:韋伯第一次提出研製一種“運動型航天服”的理念,而伊伯貝爾則設想了非伸展性的襯裏。但當時無論技術還是材料都無法實現他們的構想。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達瓦·紐曼(Dava Nean)博士和她的科學團隊試圖改變這種現狀,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概念協會的基金資助下開始研製新型航天服。通過7年研究,他們所研製的新型航天服原型終於和公衆見面。最近,紐曼博士就像是一位婷婷玉立的模特,在T型臺上親自向人們展示了這種最新的“生物航天服(Bio-suit)”——一種緊身而又時尚的航天服。但這種新型服裝要想真正在太空中使用,估計還需要10年的時間。紐曼期望美國未來的火星計劃能使用上她研製的航天服。

雖然大家都很羨慕航天員在太空自由漂浮的感覺,但是事實上他們卻要克服成倍於其體重的負荷,這一切主要歸咎於傳統航天服的臃腫和笨重。航天服的生命保障系統、多層結構及氣體加壓都爲其增加了不少重量。即使是在微重力的環境下,航天員在移動作業中也需將大約70%~80%的能量都用在“征服”這種臃腫和笨重的'行頭上面,而且不可能做太多彎曲手臂或者腿部的動作,致使航天員在太空的活動非常受限,工作極爲不便。如果消除了這些阻力,那麼航天員的工作就非常輕鬆多了,就能更加揮灑自如、身形矯健了,也許常人“太空之旅”的夢想也將不再那麼遙遠。

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有艙外航天服,都重達150 千克。俄羅斯的航天服呈半軟半硬狀態,除了胳膊和腿部爲軟材料製造外,其餘部分全部爲金屬材料,上下連成一體。穿着時,航天員須從航天服後背部位的開口處鑽到衣服裏,然後,再用開口處的鉸鏈將航天服的後背部位合攏。而美國的航天服則由軟材料製成,分爲衣服和褲子兩部分,航天員須分別穿好“衣”、“褲”,然後再用連接器將“衣”、“褲”連成一體。

氣體加壓技術是美、俄航天服的一項關鍵技術,按照不同的設計要求,美、俄可分別使航天服內保持0.28和0.4個大氣壓。由於美國航天服內的氣壓較小,因此在太空行走時這種衣服的彎曲、伸縮性能更佳。但是,在0.28個大氣壓的環境裏,航天服各部件和航天員身體所散發出的氣息會使密閉航天服內產生較濃烈的異味。因此在穿着美式航天服前後,航天員須用較多的時間來清除航天服內的異味和使航天服內的氣壓恢復到0.28個大氣壓。

美、俄航天服表面的一些裝置也存在着差異。美國航天服上裝有微型航天發動機,航天員可靈活地開啓發動機,在空間站或飛船附近短距離地移動。俄式航天服上沒有這種裝置,因而其總重量比美式航天服輕。

像“皮膚”一樣的生物航天服

這種新型的生物航天服以氨綸和尼龍爲原材料,表面噴有一層可被生物分解的塗層薄膜,外形與電影中蜘蛛俠的服裝相類似。衣服質地輕盈,具有緊身衣的高科技薄膜保護層,表面的塗層薄膜能夠在複雜和惡劣的太空環境中保護航天員抵禦來自宇宙射線的威脅,宛如人體的“第二層皮膚”。新型的生物航天服採用高科技材料,所以比傳統式服裝更加輕便、平滑和貼身,最重要的是,它能夠充分保證航天員的靈活性。

除此之外,生物航天服還具有以下優點:

■量身定做,緊身時尚

爲了使航天員身穿這樣的服裝能夠更靈活地工作,研究人員還繪製了在運動情況下人體皮膚拉伸的三維計算機模型。研究發現,在人的手和腳部存在一些曲線,在肢體彎曲的情況下沿着這些曲線的皮膚不會被拉伸,因此,可以在這些部位附加高強度的、不能被拉伸的材料做成受力架。從而,可以根據航天員的體形來定製航天服。

■安全性能更高

該新式航天服的另一個優勢便是安全性。如果傳統的航天服被小隕石或者其他物體刺破,就可能造成氧氣逃逸、氣壓驟減,航天員必須立即返回空間站或者總部。但對於生物航天服來說,單獨的一個小孔能夠被極其類似繃帶的東西包裹起來,航天服餘下的部分並不會受其影響。

■幫助保持體形

在長期的太空生活中,例如登陸火星,需要進行長達6個月的旅途,生物航天服可以通過負荷鍛鍊幫助航天員保持體形。航天員在太空工作時最多可失去40%的肌肉力量,但生物航天服在設計上卻能夠提供不同的抵抗力水平,允以對抗肌肉的萎縮。

除此之外,在生物航天服中還能內置通信設備、生物傳感器和電腦以及用於太空行走等艙外活動的攀登工具等。紐曼表示,生物航天服最終可能是一個“混血兒”,它將繼承傳統航天服的一些特性,比如氣壓軀幹部分和頭盔、可以被安裝在背部的氧氣瓶等。

生物航天服的技術保障與傳統的航天服相比,紐曼的生物航天服可以說是革命性的。

■技術原理探究

傳統航天服主要通過加壓來抵消真空環境中人體的內壓,而新式生物航天服並不採用氣體加壓技術,主要是依靠包裹在航天員身上的多層材料所產生的機械反壓力抵消真空環境中人體的內壓,使航天服內的空氣內在壓力保持平衡,以保證航天員身體處於正常的狀態,便於工作和移動,同時更安全。這種服裝的表面均勻地貼在人體的皮膚上,所以生物航天服類似一種“緊身衣”,它可以隨着身體的運動伸展,從而使航天員愈加自由和靈活。

這種時尚、緊身、伸展性能極佳的設計將徹底改變航天員的傳統形象,讓身穿這種超輕緊身航天服的航天員在月球或火星上靈活自如地行動。

■關鍵技術運用

在打造生物航天服的過程中,腿部和臂部的設計是生物航天服的關鍵技術之一,這兩個區域的設計無疑具有相當的挑戰性。在麻省理工大學的人-機實驗室,紐曼的學生利用自己打造的運動中的人體3D模型對不同的包裹技術,以及移動、彎曲、攀爬或駕駛飛行器時皮膚的伸展情況進行了測試。

設計生物航天服的另外一個關鍵技術是打造什麼類型的襯裏。這些襯裏應當不具有伸展性,例如,航天員移動大腿的時候,加在皮膚上的襯裏不會伸展。襯裏的作用是提供一個類似骨架的支撐結構,並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航天員的靈活性。爲了適於太空環境,生物航天服對航天員身體施加的壓力應接近地球大氣壓的3倍,或者說大約30帕斯卡。當前的原型施加的壓力大約在20帕斯卡左右,研究人員已將新原型的施壓值提高到25到30帕斯卡。

■打造循環小環境

在開放的太空中生物航天服應該爲航天員保障3個大氣壓,目前她們研製的樣品已經達到了2個大氣壓。雖然改造後的生航天服將能達到2.5~3個大氣壓,但還不能用於航天員在太空行走。科學家的最終目標是,在航天員與航天服之間實現像人與地球植物那樣的共生交互作用:航天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在航天服內就能被重新轉化成爲可呼吸的氧氣。

終極目標——登陸火星

紐曼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在人類決定向火星發射考察隊之前,將生物航天服擺在航天員的衣櫃裏。上圖展示了一位登陸火星的航天員穿戴生物航天服的概念圖。這種新型生物航天服主要由一套彈性緊身服和一個增壓頭盔組成,航天員首先穿上具有彈性的生物航天服,然後再套上一層“硬殼”背心,背心上裝有一個便攜式生命保障系統,提供保障航天員生命環境的機械反壓力,氣壓自由流入頭盔,並通過置於服裝內的氣管進入手套和靴子內部。

標籤:航天服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