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論文

生物2.09W

【摘要】微生物學是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既是生命科學理論研究的核心,又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文章從培養實用型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出發,對微生物學課程教學的改革進行了一些探討。

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論文

【關鍵詞】微生物學;教學改革;師德

微生物學是高校許多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應用性很強很廣的學科。近幾年來,隨着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展,微生物學及其獨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已廣泛地滲透到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1]。要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應立足課程基本要求,緊密跟蹤國際最新進展,選用和參考國內外優秀教材及教學課件,大膽改革,從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和手段、課程內容等方面進行研究。不僅要使學生獲得必要、完整、可拓展延伸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而且要使學生具備實踐技能和研究技能,培養其創新能力。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與探討

微生物學課程是我校生物技術專業三年級學生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過細胞生物學、遺傳學、普通生物學等課程,所以對部分微生物的特性和形態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在這之後,學生還將會接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等課程,所以微生物學課程是一門承上啓下的課程,它不僅回顧了以前的部分內容,還直接影響到後續課程的學習。

(一)教材的選擇

目前,國內市場上與微生物課程有關的教材有很多種,主要內容大多包括微生物的形態、構造、功能、培養基配製及其滅菌、微生物的生長與控制等等。由於在開設微生物課程之前有遺傳學、生物化學等課程,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們確定選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德慶先生編寫的《微生物學教程》(第二版),因爲這本教材重點難點突出,章節之間分類明確,有助於我們在內容選擇安排上做工作,可以做到就重避輕,能較好地滿足理論教學要求。同時,我們還指定了沈萍和黃秀梨編寫的《微生物學》作爲主要參考書。

同時,要求教師在平時密切關注本學科在各行業中的發展應用,關注與之有關的各種新聞報道並有意識地把它們記錄下來。還要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地增加一些當前的新技術、新問題、新知識,學生就能認識到本專業在現階段和未來對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有着深遠的影響,或者說認識到當前的一些熱點問題都是可以用本課程的原理來解釋的,興趣逐步加重。如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等,這些病毒的結構教材上沒有,我們需要及時給學生介紹它們的結構特性,使學生了解它們爲什麼有如此快的繁殖速度。

(二)減少重複、補充實例

周德慶先生編寫的.《微生物學教程》這本教材最大的特點是系統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對原理的解釋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突出介紹了學科的重點、難點以及生長點。但是對已經學過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及遺傳學的大三學生來說,部分內容有重複,如微生物形態、傳染與免疫、遺傳與變異等章節,同學們在遺傳學與細胞生物學等課程中已經學過,再詳細給學生講相當於是炒剩飯,只會令學生感到枯燥、乏味。

所以我們在課堂內容安排的時候儘量避免把時間耗在這方面的理論知識上,而是給學生補充更多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例。如在介紹細菌的形態桿菌時[2],舉例破傷風桿菌,介紹一農民被泥土中帶鏽鐵釘刺傷的例子,然後講解破傷風桿菌的各項生物學特徵,再通過討論引導學生參考所學知識解釋病因和預防措施。通過創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到主動完成學習。

(三)開展課堂討論

爲了從根本上克服學生圍着教師和書本轉的弊端,使學生成爲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我們在課堂上精心安排了幾次課堂討論。因爲討論能最大限度地活躍學習氣氛,調動羣體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助於啓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同學們相互交流意見也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討論課都是由老師課前佈置預習內容和討論題,學生查閱資料預習,由學習委員主持討論課。整個討論課氣氛十分活躍,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課後學生們都反應這種上課形式很好,這種形式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四)實驗教學改革

高校要適應新世紀科技發展和社會日益發展的需要,培養高素質、有創新和探索精神的綜合性人才[3]。搞好微生物學實驗課教學對加深學生對微生物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學生獨立操作的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重要環節[4]。所以,實驗教學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輕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過分強調理解教學的傾向十分嚴重。所以在改革過程中,我們十分注意實驗教學的改革。

微生物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微生物個體微小,看不見,摸不着,只有通過微生物學實驗才能對課堂講授的知識加深理解,因此介紹了微生物的形態後首先就是讓學生進行微生物的觀察實驗。考慮到微生物實驗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我們設計的實驗內容有微生物的形態觀察(簡單染色,革蘭氏染色,細菌、放線菌、酵母菌和絲狀真菌的形態觀察和菌落特徵觀察等);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徵的測定(乳酸發酵,酒精發酵,抗生素抑菌實驗);培養基的製備和微生物的分離(平板計數法)純化等。通過這些實驗內容的學習,學生將系統地瞭解微生物的形態、菌落特徵、微生物的生長現象、生理生化特徵等等,有助於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提高了學習該課程的興趣。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討

(一)注重平時成績

爲避免部分同學上課分心或做與本課程無關的事情,所以要求同學們上課做筆記,並且將筆記作爲平時成績的一部分,筆記要在考試後上交,且不接受複印件的形式,這種做法其他課程都很少見。同時組織、鼓勵學生利用網上的討論園地就相關知識發表意見,進行討論。

所以在最終計算成績時,微生物學的期末考試只佔總成績的60%,平時成績佔40%。其中平時學習20分、平時作業0~4分、課程學習筆記0~4分、學習交流(教學論壇、課堂問答、個別交流、參與教學工作)0~12分,每一項都有非常具體的加分細則。剛開始老師在課堂上宣佈這樣的記分方法時,教室裏一片譁然,但一個學期後,學生普遍反映效果很好,不僅有助於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避免部分同學的懶散情緒。

(二)採用現代化教育技術

當今信息時代,科技迅速發展,新知識的總量不斷增加,傳統的文化傳播機制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迫切需要進行全方位的變革[5]。考慮到微生物學的特點,結合多媒體教學等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把微觀世界用多媒體的手段宏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學習概念和理論的同時,能夠聯繫實際,使課堂教學增加趣味性,亦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介紹噬菌體的侵入宿主細胞的過程的時候,可以通過動畫形象地表示出來。由於很多圖片動畫直接取自國外原版教材,使圖片非常清晰,說明也很詳細,講授過程中偶爾穿插一些英文,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採用啓發式教學

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還必須追求課堂教學的藝術性,進行啓發式教學。啓發式教學以學生爲中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處於主動地位,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去探索,教師只是從旁邊加以點撥,起指導和促進作用。

啓發式教學,是一種積極的雙向的教學方法。採取啓發式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爲了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充分調動教學中各種因素髮揮積極的作用。例如,在介紹噬菌體的增殖過程時,噬菌體首先要侵入宿主細胞,可讓學生先思考是否是整個噬菌體進入宿主細胞,還是隻是它的組成成分蛋白質或是核酸之一進入宿主細胞。老師再旁敲側擊,使學生主動分析找到正確答案。

三、扮好教師的角色

近來對在校部分大學生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顯示:學生對於教師師德的評價和所學專業的喜好程度有直接的關係。學生常常對自己不認同的教師所講授的內容選擇排斥的態度,而且抱怨教師課堂傳授的知識陳舊,與專業的最新發展相差甚遠。而教師經常抱怨現在的學生難教,缺乏學習興趣,上課缺席、課後上網、作業不做的現象較普遍,而這些現象確實應該引起我們廣大教師的深刻反思:引起這些現象的原因何在?

可以說,一味地挑學生的毛病而忽視自己的影響肯定是不對的。我們現在有這樣的老師,有的時候常常請班上的學生來批改作業,甚至批改試卷。這樣的老師給學生的印象肯定是懶散的、不負責任的,那麼就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反感,從而對老師所教的課程持排斥態度。1998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提出了“以學生爲中心”的理念。作爲教師,我們不應該埋怨學生,而應該充分將“以人爲本”體現到教學活動中來[6]。教育者的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爲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準則,教師是學校辦學的主體,應該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作爲高校教師,一方面,要加強自身的思想修養和職業道德修養;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要注意收集微生物知識和實際應用聯繫的實例,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知道爲什麼要學習微生物。將學生作爲教學工作的主體,發揮主體的能動作用,以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7]。

四、結語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微生物學是生物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繼動、植物兩大生物產業後的第三大新興產業。因此,如何使微生物教學緊跟學科的快速發展步伐,使學生及時掌握最新的微生物學理論、技術和方法,瞭解微生物學學科的發展趨勢,以適應21世紀的人才培養需要,使學生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中打下良好的基礎,已成爲高等院校微生物教學工作面臨的迫切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把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使學生獲得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全面素質,他們才能成爲適應未來實際發展需要的高質量、高等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