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八年級生物課教學反思4篇

生物2.19W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八年級生物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生物課教學反思4篇

八年級生物課教學反思1

(1)使學生有了更多主動學習的機會

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向別人提問,向別人解釋自己的看法,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可以促進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增加他們重新整合思想的機會,還可以使他們接受不同的觀點,擴展他們的視野。

(2)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小組合作學習不同於強調競爭的班級授課。它使競爭環境轉向合作環境,組內的每個同學都有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他們或作爲集體的一員爲完成任務而自豪,或代表小組爲展現小組的成功而驕傲。它使參與學習的小組成員人人體驗到成功的愉悅,使“失敗者”重新得到自信。

(3)學會了和別人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爲組員奠定良好的友誼基礎。在組織相互切磋的過程中,大家互相勉勵、共闖難關,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可以通過組員的互勉互勵,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在共同商討解決難題的過程中,學會如何關心和幫助他人,提高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學會了與不同背景、不同性別、不同能力的人一起合作。小組合作學習時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情感的過程。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時,以小組的共同進步爲標準,一個人在小組中被同伴們認可的程度爲標準,在優化教學效果的同時讓同學們學會如何與別人相處。

(4)拓展了班級授課制條件下的學習空間

曾經有人把課堂上學生座位的方式變化作爲對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的一個方面來研究,在較爲寬鬆的學習空間學習,會增加交流機會,促進人際合作。譬如,把目前學生全部對着講臺坐的方式,改變成圍成小組坐。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沒有要求座位上的變化,但卻起到了調劑學習空間的作用。它不僅將班級授課制條件下的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係改變爲“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係,還將傳統教學中的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爲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而且還將學生的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八年級生物課教學反思2

生物學作爲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質的運動、物質結構及變化、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同時作爲一門基礎學科,以技術應用廣泛、知識創新快的特點,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和不斷的創新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斷髮展變化的今天,我們每一位生物老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新意識。

在本學期中,我逐步嘗試將“目標導向教學”理論應用於我的國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我認爲,“目標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師生在課堂中的一系列教學活動,依據簡單、可操作的一系列教學目標,最終絕大多數學生達到預定教學目標爲終點的教學管理過程。

“目標教學”的大框架是“導標、導學、導練、導評、導結”五段式,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不分對象地、機械地,甚至生搬硬套地將其應用於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去來說。比如說,導標這一過程也許在高中生能夠很容易讓學生跟着教學所呈現的目標去學習,在練習、講評中檢驗三維目標是否達標,但是在國中生物教學,我發現這樣的效果並不是太明顯。國中生在學習方面有以下幾方面的的學習特點:(1)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都比較弱,而學習依賴性強,尤其是七年級學生表現更明顯;(2)思維特點上起主導的還是形象思維,隨着年級的上升抽象思維迅速發展(3)學習上容易對教師生動形象的事例介紹感興趣,對嚴密的理論分析和邏輯推理厭煩。因此,有一部分學生看到分解的許多小目標後,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有時還會感到厭煩,就開始慢慢走神、不感興趣,因此在學習動機不強的情況下,試想一下練習的效果會怎樣,達標效果也不言而喻了。針對國中生這些特點,我覺得目標導向教學在國中生物中可採用這幾個環節,即“引趣——嘗試——反饋——總結”。

第一,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並且隨着這種情緒體驗的深化,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教師可通過生動有趣的生物演示實驗或是設計簡單的學生實驗,講述生動的生物學史,列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學現象等,多種方式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解釋生物現象、探索新問題的求知慾。當學生產生了疑問,有了解問題的需要後,再讓他們自學教材,他們才能專心研讀,使自學獲得好的效果。例如,筆者在講“環境對生物生活的影響”一節時,先課前讓學生分組捉鼠婦,分發一系列的討論題給他們,如“一般在什麼地方容易捉到”“什麼會影響他們的生活”“你怎麼跟別人驗證你的結論是對呢?”等問題,通過這樣的一個探究實驗設置了疑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而然地導入了下一環節。

第二,讓學生學習自主學習

教師分發自學提綱,即分解後的學習目標,由學生按自學提綱,個體獨自閱讀教材,或四個人一組小組討論的形式,有時用老師將學習目標用問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掌握。教師作巡迴點撥,對自學中出現的問題,誘發啓導,但不能包辦代替,主要在於瞭解自學情況。比如在介紹《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及影響》這一節時,可簡單地將目標呈現給學生:(1)舉例說出一些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2)舉例說出一些生物影響環境的例子(3)生物適應並影響環境,認同保護生物的觀點。接着採用學生依據要求:4人一組小組討論5分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舉出許多例子,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及時糾錯與講解,注意引導學生緊扣討論題目來進行討論。對個別學生提出一些超出教材要求的問題,教師應肯定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深度,指導他們在課外去閱讀有關書籍,以防討論漫無邊際,影響教學進度。當然,也要注意保證討論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估計學生討論沒有餘力時,再予以指導、啓發和補充,切忌匆忙討論,倉促結束。接着,教師組織全班學生,針對普遍性的`問題,結合教材的重點、難點(因爲通常重點、難點是不能完全依靠自學解決的)以及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

第三,通過反饋瞭解學生

目標教學是通過教學信息的反饋來實現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根據檢測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定預定的教學目標。檢測的形式一般採用提問形式或書面練習檢測,當然儘量可多用一些書面檢測,這樣涉及的學生比較多,效果更爲有效。在每一個知識點講解完畢,可適當選擇一些“小、精、活”的練習加以檢驗,以確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並根據檢測中暴露的問題,有針對性進行小組或個別輔導,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比較全面地瞭解了教學中反饋的信息,實現了對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控制,這樣有利於鞏固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第四,通過總結保證教學質量

爲了保證教學質量,目標教學中必須保證實施小結這一環節。這樣有利學生把各個小目標達到整合,最終實現總目標,有利於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並且有利於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知識的再現與提取。

八年級生物課教學反思3

高二生物“遺傳的基本規律”一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佔有重要位置,是每年大學聯考的必考重點內容之一,由於其內容的抽象和繁雜,使不少學生甚感吃力和無味,筆者依多年教學經驗及比較其他生物教師的教學過程,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準確把握概念並把抽象的表述轉化爲一種貼近學生、通俗又淺顯易懂的東西,學生才易理解。這部分重要概念有:

課本定義:一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解釋時應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先弄清“性狀”概念(回憶國中此內容)——指生物的形態特徵或生理特性。例:豌豆的.“莖的高度”是一個性狀,“種子的形狀”是它的另一個性狀;人的“眼睛的形狀”是人的一個性狀,“膚色”是人的另一個性狀。一個生物體上有很多個性狀,這裏僅各舉兩個。

(2)注意“相對性狀”是“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

八年級生物課教學反思4

導入技能是教師採用各種教學媒體和各種教學方式,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產生學習動機、明確學習方向和建立知識聯繫的一類教學行爲技能。而教師對新課內容的巧妙導入,對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能動性,進而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那麼,如何做到成功地導入呢?本文就教學導入方式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教學體會。

1.採用多媒體手段導入

這種方式主要是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像或影片,甚至聽一段解說等等,由此創設一定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熱情,在一種和諧、愉悅的氛圍中轉入正題。

2.借教具導

授課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教具,諸如:掛圖、模型、實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圖畫等,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對於不熟悉的教具,馬上就會提出疑問:&ldquo 國中歷史;這是什麼東西呀?”由此,教師可以很自然地導入新課。

3.通過設問導入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使貯存在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由靜息狀態轉變成動作狀態(即活躍狀態),減少新知識輸入的阻抗,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創造一定的“心智緊張度”。例如,在講授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時,教師設問:“爲什麼我們家裏陽臺上種植的花卉總是朝着光源方向彎曲生長呢?”在學生初步討論之後,教師進一步設問:“爲什麼生長素與這種現象有關呢?”通過設問,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對新知識強烈渴求,這樣就爲教學活動的展開創造了前提條件。

4.通過練習導入

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練習,讓學生在課前訓練,注意練習中要包含上節課所學的知識,也要穿插一些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在師生共同解題時,學生就可以發現自己所欠缺的,上課時便會集中精力聽講,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出新課內容。

當然,新課的導入方式很多,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如師生問候、教師直接板書、講故事、講新聞、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甚至一句無聲的體態語言,等等,都有值得借鑑之處。

總之,任何一種的導入方式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努力去創造一個愉悅、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做到願學、善學、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