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高中生物說課稿範文優秀

生物1.78W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說課稿範文優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說課稿範文優秀

高中生物說課稿範文優秀1

大家好,我是高三生物教師,我說的教科書是高三生物選修課本全一冊,這冊教科書是學生已經學習了高二生物必修教材的基礎上的一冊選修教材,通過這冊書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尤其是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係,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一、課程價值

1、知識構建功能:這冊書共分6章,通過這冊書的學習,讓學生完成以下知識目標:

(1)理解人體的穩態是如何調節的,知道免疫的過程和意義。

(2)理解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轉換過程,瞭解C3植物和C4植物的結構特點,理解如何提高農作物光合作用,掌握固氮微生物的類型及氮循環的過程。

(3)瞭解細胞質遺傳的原因及特點,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過程及應用,理解基因的結構及人類的基因組計劃。

(4)瞭解什麼是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及應用,掌握細胞工程中的植物細胞工程和動物細胞工程的技術要點及這些技術的應用。

(5)瞭解微生物的類羣,理解微生物的營養、代謝和生長,掌握髮酵工程和酶工程及應用。

(6)自學能力,即通過已有知識的回顧和閱讀教材,能把一些基礎問題找出來並解決,並能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理解、分析、總結。

2、能力培養和實踐操作功能。

(1)培養學生能根據書本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及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高三生物的學習,使學生通過觀察或從現實生活中提出與生物學相關的、可以探究的問題,做出假設和預期等從而發展學生的科學探能力。

(3)明確實驗原理及操作中的關鍵步驟的注意事項。

(4)掌握實驗設計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過程。

(5)能有一定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既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和解釋身邊的常見的現象。

3、心理教育及情感教育功能。

(1)通過學習生物知識,培養他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求實精神。

(2)通過知識的獲得過程的學習,培養他們勇於面對困難,承受失敗和壓力,以平靜的心態對物對人的能力。

(3)通過生物學家在探求科學真理上默默而又執着的精神的介紹,培養他們不畏辛苦,執着追求的品德。

(4)通過生物學的學習,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點,辨證唯物主義觀點以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懷。

(5)關心我國的生物資源狀況,對我國生物科學和技術發展狀況有一定的認識,更加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增強振興中華民族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課程價值達成度

1、內容選取:

(1)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對高二生物的昇華,是對高二基礎知識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對高二沒有涉及到到由於生物學的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而生物書的編排內容比較滯後的一種補充,更注重和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繫。

(2)各章節內容緊密聯繫,都圍繞一箇中心——服務於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從這個角度展開內容的編排,比如人類首要的問題是生存,所以第一章就介紹了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營養和免疫,而人類的'生存中最關鍵的就是吃飯,所以第二章介紹的是如何用人類的智慧儘量地提高糧食的產量,在所有的方法中最科學的方法就是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它帶來人類的便利正越來越明顯。所以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介紹了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而在這些高科技的工程中又常常需要微生物來幫忙,比如基因工程中就用到了細菌,或用它的質粒用我們做運載體或用它小小的身軀做受體細胞,通過它的大量繁殖爲我們人類生產許多有用的東西,如胰島素、干擾素等。

2、內容組織:

這一冊書是在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物學知識的基礎上而開設的,是對原有知識的一種補充和拓展,所以學生學起來要比在高二剛接觸這門課程要容易入門一些,比如高二講過光合作用,在高三再次接觸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就容易領悟一些。還有象基因重組在高二講自由組合定律時已介紹過,那麼在我們講基因工程要用到基因重組就不用太費勁去講。但畢竟這本書要比高二的知識更加抽象、更加尖端,也就是事情雖然在身邊但道理卻很深奧,而解決的方法和途徑又很難,所以學生學起來仍然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時儘量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進行自主——互動——探究的學習,並且多采用高科技的教學手段——多媒體進行教學,增強直觀性和趣味性。

3、形式特徵:

這本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採用多種形式把內容呈現給大家。要求學生必須達成的知識目標是以正文黑體的形式出現:需要了解或輔助說明某些內容的以小字或小資料形式出現:專業性太強、需同學們簡單瞭解的又以“選學內容”出現;而爲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書的旁邊還有許多小資料以及還有一些致課外讀,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又增長了知識。而且書上還有許多圖,使本來比較抽象、高深的知識形象、鮮活起來。

三、對教科書的加工和改造

1、加工和改造教科書的視角

高三選修這本書既然是對高二知識的一種補充。那麼很多內容都和高二有直接聯繫,完全可以把它和高二知識進行整合,比如第六章《人與生物圈》,和高二的第七章生態系統有一定的聯繫,那麼在處理這部分內容時就完全可以以高三的知識點爲線索把高二的知識進行一下複習和穿插,這樣既使知識系統化,又便於學生形成整體感覺,而且使學生更加體會到其實自己就是生物圈中的一員,一定要保護地球,保護人類唯一的家園。

2、加工與改造教科書的途徑

這本書的知識點是:第一章穩態的平衡如何維持及免疫過程;第二章如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及生物固氮過程第三章基因工程的過程及應用第四章細胞工程及作用第五章發酵工程和酶工程。在這些知識點中,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是重點知識也是一個難點知識,一方面是它在現在生物科技中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它和人類關係密切,它的發展確實解決了人類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如健康問題,糧食問題及環境問題等等,在處理這部分內容時,對於教科書中比較抽象的知識,特別是教科上表述不夠詳盡的知識,如單克隆抗體的製備過程,書上對二次篩選,介紹的不祥細,我廣泛涉獵相關的資料,通過上網等途徑,自己先學習、研究,然後將資料儘量清晰、簡捷的呈現給他們,幫助學生分析和理解。

爲了做到教學統一,我也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比如對書本上一些比較難而學生又非常感興趣的知識,我就鼓勵他們親自去查資料,這樣就更容易把學習中的疑惑自已解決,既增長了學習興趣,又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高三學生既有了一定的生物學基礎知識,又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很多知識完全不用老師一一講解,可以把很多時間、很多學習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成爲真正的學習主人,比如他們能說的老師不說,他們能懂的老師不講,在課堂老師就是一個學習的引領者,問題情景的創設者。

3、教材不足:

(1)這本書中很多實驗就目前絕大多數學校的實際情況而言是做不了的,所以,這些實驗的安排就顯得有些形同虛設。

(2)有些內容介紹得不清楚,比如在講免疫時的效應T細胞能否殺死抗原,表達的不好,而又沒有地方可查。

高中生物說課稿範文優秀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它位於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5月版的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第五章第一節。接下來我從以下三個環節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節內容有國中生物學作爲基礎,與化學也有一定的滲透和聯繫,因此應做好舊知識的調動和學科之間知識的遷移。這即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又能爲學生學習動物和植物代謝作用做好鋪墊,本章節在教材中起承上啓下的橋樑作用,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2、主要內容

本章節的一個重要的特色是:運用了問題式探究模式,以問題爲紐帶。

本節從開頭就創設了“問題探討”的情境--200多年前斯帕蘭札尼有關探究鷹消化食物原理的著名實驗,引導學生分析和討論,明確在這個實驗過程中酶起了重要作用;關於酶的化學本質,教材沒有平鋪直敘地講述,而是引導學生對有關前人的認識科學家對酶的認識過程的一系列資料進行分析;最後又通過巧妙的比喻和貼近生活的實例讓學生理解酶的特性,這使得學生基於問題解決構建知識、發展智力、提高能力。本教材的'編制合理,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

3、教學目標

教育總是具有教育性的,隨着生產、科技和整個社會的發展,爲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作爲教師更應該重視知識教育的基礎上,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思想教育,因此根據國家教學大綱,教材及學生心理、生理特點、認知規律和我國素質教育要求把本節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目標:

a、細胞代謝的概念。

b、酶的作用和本質。

c、酶的特性。

d、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判斷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2)能力目標:

a、培養學生識別生物圖的能力和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b、介紹生物實驗常用的方法,理解掌握設計對照試驗的原則;

c、讓學生理解欣欣向榮的生命體所需的能量,需要複雜的化學反應。

(3)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不畏艱辛,追求真理的態度,樹立堅韌的人生態度;b、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運用

在確定了教學任務,具備了相應教學內容之後,教法選擇成爲極爲重要的問題,因此在整個教學中,堅持啓發探究性原則爲主,綜合運用講授、討論、談話、觀察和實驗等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並根據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程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2、學法指導

根據不同的教法,指導學生的具體學法;通過指導學生對實驗的觀察,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運用形象記憶、教給學生記憶方法。

三、說教學設計

本節課主要是圍繞酶的作用、本質和特性展開的,我分3個層次來設計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言在教學中起承上啓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懸念。本節課我採用設疑的方法,提出問題:

(1)人體內每秒鐘要進行上百萬次的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爲何能如此快速、高效、有序、順利進行的呢?

(2)化學反應需要能量,使參加化學反應的分子要從常態變爲活躍狀態,那麼酶是否提供了能量而加快了反應速率呢?

(3)酶是如此的神祕,但科學家們還是揭開了它那神祕的面紗,你揭開它了嗎?

2、引導探索學習新知

(1)通過本節課教學,讓學生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索,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複實驗。引導學生總結酶的作用。

(2)通過形象比喻,使學生理解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

(3)通過一系列以往科學家的探索過程,解釋酶本質及樹立學生的人生態度。

(4)通過貼近生活實際的例子和形象比喻是學生理解和運用酶的特性。

3、深入鑽研,總結提高

將知識系統化,明確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比較過氧化氫酶在不同條件下分解速率快慢的實驗,並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酶的高效催化作用(酶的作用)。

酶的本質。

酶的特性。

(2)教學難點

酶的活化能降低的原理。

實驗中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3)鞏固練習,及時反饋

練習突出最本質、最主要的知識、一句因材施教教學信息及時反饋的原則,再出示練習,分爲鞏固題和運用題。

板書設計: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

活細胞

酶的產生

催化

酶的作用

大多是蛋白質,少數RNA

酶的本質大多是蛋白質,少數RNA

酶的特性總結:酶和無機催化劑相比有高效性和專一性,但還必須要有一定的適宜條件。

高中生物說課稿範文優秀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本節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的第五章《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的第一節內容。

本節介紹了可遺傳變異的兩種類型: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其中基因突變從實例對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分析入手,引入基因突變的概念,然後詳細闡述基因突變的原因和特點、意義。在闡述自然狀態下基因突變的頻率很低時,教材用實例說明在一個足夠大的羣體中,即使基因突變頻率很低,突變個體仍然會佔有一定的數量。這個實例體現了生物在進化過程中“變”與“不變”的平衡,有助於學生理解基因突變在生物進化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在基因重組部分,教材設置了“思考與討論“的欄目,旨在讓學生利用數學方法,通過計算,體會基因重組機制提供的極其多樣的基因組合方式,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基因重組是生物多樣性形成的主要原因。正文中則簡要闡述了基因重組的概念、類型和意義。本節內容引導學生從分子水平上理解遺傳物質如何引起生物變異的。

2、教材地位和作用

通過前面各章的學習,學生對“基因是什麼”、“基因在哪裏”和基因如何起作用“等問題已有了基本的認識。本章內容既是對前四章內容合乎邏輯的延續,又是學習第六章《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和第七章《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重要基礎。

3、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和本節內容確定本節教學目標爲:

知識目標:

①舉例說明基因突變的特點和原因。

②舉例說出基因重組。

③說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意義。

能力目標:

①通過對課本中實例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總結的邏輯推理能力。

②通過學生之間相互啓發、相互補充、激發靈感,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③教師精心設計智能訓練和反饋.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情感目標:

①通過生物變異的事例,增強學生對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們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熱愛科學的興趣。

②引領學生進入“自主—合作—探究”新課程理念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3、教學重點

基因突變的概念、特點及原因。

4、教學難點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意義。

二:教學策略

1、從科學發現的過程切入,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探究。

對於於基因突變,通過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實例,從現象開始,追根溯源,讓學生理解基因突變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鹼基對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會導致生物體的性狀發生改變,並結合“思考與討論”中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和探究。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基因突變的本質是DNA分子的鹼基對發生了改變,並且能夠進一步理解“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是通過控制蛋白質合成來實現的”這一基本的生物學原理。

2、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基因突變的類型。

引導學生理解基因突變的類型時,可讓學生觀察P80圖片,討論英文句子中個別字母發生改變後,對於全句所表達的意思的影響情況。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英語句子中一個字母的改變,可能導致句子的意思不變、變化不大和完全改變這三種情況。然後,老師再通過聯想和類比的方法,結合不同的密碼子可以對應相同的氨基酸的知識,引導學生推測基因突變與生物性狀改變之間的關係,從而理解不是所有的基因突變都會導致生物體性狀的改變。所以,基因突變對於生物體來說,有的有害,有的有利,有的既無害也無利。

3、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引導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學習基因突變的原因時,引用癌症的病例,介紹癌症的形成是體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的結果,然後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歸納哪些因素會導致基因突變。

4、以設問和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意義。

教師精心設問,使學生理解基因突變最重要的特點是產生了新的基因,原來的基因和新的基因所表達的性狀爲自然環境提供了選擇的材料。

聯繫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讓學生理解基因重組儘管不能產生新的基因,但可以產生不同的'生物性狀組合,產生新的基因型。所以說,基因重組爲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可供選擇的材料。

5、以填表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比和總結。

教師在教學結束時,可將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進行列表總結,其中的總結內容可由學生討論回答

三:學法

觀察與比較、思考與討論、分析與歸納

四、學情分析

學生對於生物變異的現象並不陌生,通過國中生物課的學習,學生已初步認識到生物的變異首先與遺傳物質有關,其次與環境有關。本節內容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遺傳物質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變異的。

必修一中《細胞的癌變》一節,介紹了引起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發生改變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有利於學生理解引起基因突變的原因。

學生已學過的孟德爾的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及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對基因重組概念、時期及意義的理解。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多媒體課件展示:xx年,一黑人青年因發燒和肌肉痠痛到醫院看病,經檢查發現他的紅細胞爲彎曲的鐮刀狀,(展示圖片)引出鐮刀形細胞貧血症,引導學生分析病因,發病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引入新課教學——基因突變。

2、基因突變的新授教學

(1)基因突變的實例及概念

從現象開始,追溯根源,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積累,大膽聯想、推理、討論。通過觀察課件(課本“思考與討論”中P81圖)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探索。從上→下順次演示,讓學生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認識。當學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後,再次演示可變爲從下→上次序播放。而此種安排則有助於學生明確因果關係,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理解(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是通過蛋白質合成來實現的)。完成思考討論中的圖解及問題。

讓學生觀察P80圖片,討論英文句子中個別字母發生改變後,對於全句所表達的意思的影響情況。老師再通過聯想和類比的方法,結合不同的密碼子可以對應相同的氨基酸的知識,引導學生理解基因突變的概念,並引導學生推測基因突變與生物性狀改變之間的關係,從而理解不是所有的基因突變都會導致生物體性狀的改變。所以,基因突變對於生物體來說,有的有害,有的有利,有的既無害也無利。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得出基因突變的根本原因、概念、時間等問題。

(2)、基因突變的原因、類型和特點

設問:基因突變爲何產生?聯繫細胞的癌變展開互動的討論,相互啓發,互相補充,解疑去惑,獲取知識,鍛鍊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得出基因突變的具體原因(外因→內因),並由課文敘述引導學生得出基因突變的類型有自然突變和誘發突變(人工誘變)兩種,作爲人工誘變育種的理論依據,爲下章內容打下基礎。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探究,使學生對基因突變的特點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做系統點撥和補充,使他們更加準確、牢固地掌握本知識點。

(3)基因突變的意義

在基因突變特點的探討學習過程中已充分滲透了基因突變對生物進化的意義,並引導學生得出突變是不定向的,選擇是定向的,爲第七章生物的進化打下基礎。(這裏引導得出結論的同時重點強調)

3、基因重組的新授教學

問題情境:P83課本中的“思考與討論”入手,討論親子代之間,子代個體之間性狀不同的原因,帶領學生梳理知識直接找出基因重組的概念、類型,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基因重組可以爲變異提供極其豐富的來源,是生物多樣性的原因之一,對生物進化有重要意義。

4、課堂總結(注重知識聯繫,有利於對知識的理解)

1)多媒體展示

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本質發生時間及原因條件意義發生可能發生的生物範圍聯繫

2)反饋訓練(注意典型性,由基礎到提高的層次性)

六、板書設計

(一)、基因突變

1:概念DNA分子中發生鹼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

根本原因DNA分子的鹼基對發生變化

時間DNA分子複製時

結果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可能會導致生物體的性狀發生改變。

2:原因(多媒體展示)

3:特點普遍性、隨機性、不定向性、低頻性、少利多害性

4:意義基因突變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是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組

1:概念:生物體在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

2:類型

(1)隨機重組: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

(2)交叉互換:簡述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

3:意義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來源之一,對生物的進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七、教學效果

預期效果: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完成教學目標,把傳授知識、培養興趣和能力、滲透方法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全方位地培養學生。

八、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設計過程中嘗試建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打破以教師、課堂、書本爲中心,以講授灌輸爲主線的教學套路,構建以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創新爲主線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主動蒐集、分析有關信息和資料,主動建構良好的認識結構,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