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設計作文範例6篇

設計1.18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設計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作文範例6篇

設計作文 篇1

在現實中,我的小屋刷着潔白的牆壁,牆上啥都沒有,屋裏的東西一點都不有趣,所以我要親手設計我的小屋。

我想,我的窗簾要天藍色的,不通風透氣也能感受到清新的氣息,彷彿置身於森林裏呼吸清新的空氣。窗戶是朝東邊開的,早晨,放在窗臺的多肉就能沐浴在溫柔的陽光裏。

窗戶的`右邊是我讀書寫字的書桌,書桌是純白色的,這樣我就可以在上面展示我的傑作。桌上立着一個粉色筆筒,筆筒裏面有着愛睡覺的鉛筆先生和穿着漂亮裙子的中性筆小姐,那位中性筆先生都愛死中性筆小姐了,每天與她形影不離。桌上還有一個知識淵博的胖乎乎的字典先生,我有不會的字都會虛心地請教它。字典先生旁邊還停放着一輛紫色的小車,上面坐着一個正在玩魔方的孩子呢!這所有的陳設都會使我的桌上充滿着生機。

東北角還有一個可愛的天藍色書櫃,上層住着我的毛絨玩具——大兔和小兔,她們依偎在一起,好像在說:我們倆姐妹永遠不分開!下層都是我的寶貝書,當我捧起《笑貓日記》時,我彷彿在和笑貓一起笑,一起去冒險;當我捧起《安徒生童話》看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中踽踽獨行時,我心中就涌起一種深切的同情,多想幫助她,不讓她受難;當我捧起《淘氣包馬小跳》時,我知道小孩兒的天性就是玩耍、調皮。

書櫃旁,當然是我的小牀囉!牀上的牀單是粉色的,被子也是粉色的,當我睡在牀上,抱着一個又大又胖的棕色小熊,很快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這不是我真實的小屋,但是,我相信通過我們一步步地努力就會實現的。

設計作文 篇2

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並談一談初步印象。

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在這個環節中介紹作者:(略)

二、詩歌可以分爲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

抒情詩。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很重要。它是一個“切入點”。閱讀教學非常那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尋找恰當的“切入點”,也有人叫做“導入”,但我以爲二者有區別。“切入點”是對課文而言的,是爲了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而尋找的突破口,屬於閱讀教學內部的有機組成部分;“導入”是對課堂而言,是爲了把學生從課前的無序狀態引入課內的有序狀態而設計的教學環節,屬於閱讀教學外部組成部分。提出“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這個問題,目的在於引出下面的核心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麼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這是一個核心問題,關係到本課的教學目標——詩歌意象的問題。高一的學生可能不會順利的回答出“通過意象來抒發感情”,這不要緊。教師引導學生讀詩歌的第二小節,抓住“金柳”這個詞,讓學生充分品味。“金柳”是這一小節表現的對象,作者爲何如此表現它?我們來推測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麼東西在裏面?是的。作者寫“金柳”是“新娘”。作爲同學們,可能感覺到奇怪,由“金柳”怎麼會想到“新娘”呢?是不是與作者的生活有關係?會不會與作者的感情有關係?有可能。誰能說說作者與劍橋大學有什麼關係?簡要介紹作者的生活歷史。由此學生明白了,原來由“金柳”聯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僅這個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寫什麼,怎麼寫都可能與作者本身的生活經歷和情感經歷有關係。下面可以總結一下什麼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寫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隨着聯想與想象。只有通過聯想和想象,讀者才能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豔影”是什麼?要想——美麗的影子;“盪漾”是什麼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所爲聯想,就適合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同學們“盪漾”過嗎?如果你盪漾過,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到作者用詞之妙。哪位同學盪漾過?不妨說說。好了,下面請一位同學完整的朗誦這一小節。

四、進入第三小節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這個問題更深入了,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理解詩歌,進入到作者精神世界,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靈活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感覺,相機引導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讀,後回答。作者的感情有變化,是進一步了,感情更強烈了,從“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可以看出這種變化。“青荇”“招搖”,整天與金柳相伴,早夕相處,你低頭看着我,我仰頭看着你,說着別人永遠聽不懂的話,訴說彼此之間的心曲。“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水草這一節着意表現“意象”。是在“柔波”裏呀!在徐志摩的詩歌作品中,經常使用“柔波”一詞,我想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同學們讀“柔波”能引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象?請同學們說一說,就像孩子在媽媽溫暖的懷抱,就像戀人含情脈脈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歎號不行呀!感情進一步發展了,更加強烈了。同學們感受到這種強烈的變化了麼?感受到了,那就好,請同學們來讀一讀。“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一定要大聲讀麼?使勁喊,行麼?不行。怎麼辦?“使勁輕讀”?好,使上勁,換得輕輕地讀。

五、請一位同學朗讀第四小節

讀得不錯。不過老師有一個問題:“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覺得寫得不好。怎麼不是清泉呢?“那榆陰下的一潭”明明是寫清泉嘛,怎麼成了彩虹呢?作者寫錯了。是不是?這個地方很多老師容易疏忽,這麼一問,就問出趣味來了。彩虹,象徵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夢。“揉碎在浮躁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噢,明白了,原來彩虹就是作者的夢呀!這個美好的夢怎麼了?“揉碎”了,“沉澱”了,就是說,這個夢沒有變成現實。正是因爲沒有變成現實,所以纔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懷,時不時地“盪漾”一下。讀這樣的句子,體會到了作者的什麼?似乎有一些傷感。這種寫法,我們叫做“移情”。景隨情遷,以情入景,以我觀物,則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這種句子:“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出自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詩人唯恐讀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當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處,所以才用這樣的寫法來提醒讀者。在詩人眼裏,這的確不是一般的泉水,那裏有作者的“夢”。作者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來到英國,來到劍橋。在這裏,作者遇到了自己詩歌創作的啓蒙者,同時也是自己最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並從此走上了詩歌創作的道路。他說:“我的眼睛是劍橋叫我睜開的,劍橋是我的心靈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戀之鄉。”所以,在別人眼裏的清泉,在詩人眼裏就是彩虹,就是夢。

六、一提到夢,人們常常回憶起往昔的生活,特別是那些銘刻心頭的往事。

詩人也是這樣,提到“夢”,他就好像回到了那個美好的時刻,讓他難以自持。於是他就去尋找那昔日的夢。昔日的夢究竟是怎樣的美好呢?作者告訴我們了麼?

“撐一直長篙”。你知道什麼是長篙麼?噢,在《社戲》裏學過,多美好呀!你們撐過船麼?撐過,感覺如何?美極了。我們想象一下:長長的船篙,輕輕地波動着水面。船上只有兩個人,劃呀劃呀,往遠處劃,爲什麼?那兒人少呀。來到幽靜的地方,心裏高興,那就唱吧:放開喉嚨,盡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閃閃發光,好像在想我們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詩人高興得放聲歌唱,他醉了——詩歌到這裏可以說達到了高潮。聯繫上一節,我們可以說,這裏所寫的就是作者那個美好的“夢”。盪漾在作者心頭的也就是這夢中的情和景。那麼,這一小節如何朗讀?請同學們展示一下。誰有過“放歌”的經歷,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刻!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可以張開雙臂,仰起頭,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讀法也可以變成“放——歌——”

七、詩人沉浸在裏面,沒有醒來。對嗎?

不對。詩人很快就醒來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種什麼滋味?遺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麼辦?“悄悄”地離開。“悄悄”就是我的“笙簫”,憋在心裏,此時無聲勝有聲。夏蟲瞭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個康橋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還是藏在心底吧,就讓我一個人知道。從詩歌情感的發展脈絡看,這就是從高潮一下子滑落下來,形成了一個大的波折。那麼,朗讀的時候也要有所體現

八、爲了突出“沉默”的特點,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中都寫到了。怎麼寫的?

開頭寫的是“輕輕的我走了”,結尾寫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靜。作者就這樣走了,我們彷彿看到一個輕手輕腳走來,又輕手輕腳離開的身影。在他的內心深處,藏着無限的留戀。

九、最後,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國現在詩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爲代表的“新月派”詩歌,爲中國新詩的發展建立了功勞。他贊同聞一多先生的“三美”詩歌理論,認爲詩歌要有韻律美、繪畫美和建築美。他的詩集有《志摩的詩》《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他的詩廣爲流傳,人們張口就可以朗誦,據說,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別康橋後,就去了印度,拜見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爾。泰戈爾當衆朗誦了徐志摩的《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裏有着甜蜜的憂愁。”寫的多好啊!同學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找徐志摩的詩選來讀一讀。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着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爲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海上

《再別康橋》教案設計

(本教案根據特級教師程翔老師的教學思路整理而成。)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組合,體味詩歌的意象美。

2.通過品味語言,發揮想象,以感受充溢於詩歌的真情,進而拉近學生與詩的聯繫,鼓勵學生在喜歡的基礎上多寫寫新詩。

【教學重難點】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詩歌的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創設情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並談一談初步印象。

1.設計理由: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

2.在這個環節中,適當介紹作者。徐志摩,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

二、詩歌可以分爲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等,《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

1.抒情詩。

2.目的是從這個問題切入到下一個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麼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1.請同學們品味第二小節的“金柳”,“金柳”怎麼會是“新娘”呢?爲何我們聯想不到?這是不是與作者的情感有關係?

2.“金柳”“新娘”就是賦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們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發揮想象,我們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豔影”是什麼?請同學們想象美麗的影子,盪漾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愫?請同學們發揮想象,體驗這種縈繞在心頭的情感。

4.請一位同學朗誦第二小節。教師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蕩——漾”的味道來。

四、 進入第三小節,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1、請一位同學先朗讀,適時引導其回答。

2、從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變得強烈了?“我甘心變成一條水草!”

3、請同學們想象“青荇”在招搖,“水草”在柔波里招搖,與河畔的“金柳”、波光裏的“豔影”組合成一幅怎麼樣的畫面?這樣的寫作叫做“繪畫美”。

4、請同學們朗讀,指導學生讀出“甘心”二字飽含的幸福感。

五、通過指導朗讀進入第四小節,作者爲何說“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

1、引導學生理解詩歌語言的跳躍,這裏的“虹”原來是“彩虹似的夢”。

2、作者的“彩虹似的夢”實現了嗎?沒有,被“揉碎”了。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踐,自己的夢被揉碎了,情感怎麼樣?引導學生體驗作者此時的傷感。

3、請一位同學朗讀,指導學生讀出“揉碎”的傷感和“彩虹似的夢”的無奈。

六、詩人的“夢”讓他重回昔日在康橋讀書的夢,這昔日的夢真的美好得像彩虹似的嗎?進入第五小節。

1、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撐着長篙的感覺,向前,向更深處漫溯,忘記了時間,撐到星輝斑斕的時候,於是在那裏放歌。多麼自由自在啊!多麼美好啊!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與美”。

2、請一位學生朗讀,指導其讀出詩人的欣喜之情。

七、朗讀第七小節,詩人的情感變化了嗎?爲什麼?詩人寫了什麼意象?這些意象前面的修飾詞是什麼?這些意象讓你感受到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1、詩人不能停留在昔日的夢,因爲要離別了。詩人寫了“笙簫”,修飾詞是“別離的”,詩人此時是憂愁的。

2、詩人寫了“夏蟲”,修飾詞是“沉默”,爲何詩人要沉默?

首先,夏蟲也不堪離別的愁緒,故“沉默”了,不再“歡叫”了。其次,詩人希望離別的方式是靜悄悄的,恰如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中都寫到了的。

3、那詩人爲何在開頭和結尾採取同樣的形式呢?有何表達效果?

引導學生思考詩歌的特殊形式,迴環往復會使詩歌有音樂美,感情濃厚。

八、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適當師範指導。在讀書聲中結束。

設計作文 篇3

【文題設計】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1)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2)如果學習只在於模仿,那麼我們就不會有科學,也不會有技術。(高爾基)

(3)如果學生在學校裏學習的結果,是使自己什麼.也不會創造,那他的一生將永遠是模仿和抄襲。

(4)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讓我們接過來。繼續創造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明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

所以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讓我們至少走兩步退一步,向着創造之路邁進吧!

創造之神,你回來呀!只要你肯回來,我們願意把一切我們的汗,我們的血,我們的心,我們的生命都獻給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

(<創造宣言>陶行知)

請以創新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體自選;

③題目自擬;

④不少於800字。【寫前指導】

這個題材是時新的、廣泛的,可隨時擷取社會生活、學校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或記敘,或議論,或抒情。寫出較好的作文。如:

1.可以《我們應做創新的一代=》爲題,寫一篇議論文。

(寫作提示:圍繞這個題目,要闡明:①做創新的一代是時代的需要,爭做四有新人必須具有創新精神;②做創新的一代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可結合實際,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層層闡發(詳寫):③結合青年的特點,談談我們應怎樣做創新的一代(詳寫。)

2.可以《向着創造之路邁進的人》爲題,寫一篇記敘文。

(寫作提示:選取改革浪潮中具有創新進取精神的人物,具體地記敘先進人物的典型事例,可以寫先進工人、優秀教師,可以寫種田能手、開拓創新的老闆經理.

要求運用記敘、描寫和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可以《創新之神,我向往您!》《創新之歌》爲題。寫一篇敘事散文或抒情散文。

4.可以《創新之花》爲題。寫一篇散文詩,或寫一篇以說唱爲主的小劇,歌頌一位或幾位具有創新實績的先進人物。

設計作文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各種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去感受生活中的事物。

2、引導學生按一定的觀察方法(從外到內)介紹一種水果,並寫成通順連貫的話。

3、嘗試讓學生在寫話中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用各種感官去感受事物。

2、學會從外到內的觀察方法。

教學難點:

1、 按一定的觀察方法觀察事物。

2、 怎樣把西瓜的顏色表達清楚。

課前準備:

自己喜歡的水果及與水果相關的資料。

設計理念:

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夠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思維與表達的慾望。我讓生活中真實的水果把孩子的思維激活,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講臺上擺設的各種水果,各小組自帶的水果,營造一個鮮活的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課堂中變單調的看看說說爲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看水果、摸水果、聞水果、嘗水果、說水果、寫水果 )讓每個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讓學生間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機會,使語文實踐活動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使他們全身心投入活動中,達到了訓練聽說能力和思維的目的,使他們身心沉浸在快樂中,達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導入課題:

同學們,想知道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禮物嗎?誰來猜猜。(學生先試猜,然後教師打開包裝紙,出示西瓜。)

(一)引導學生觀察西瓜的外面

1、說形狀

師:這是一個怎樣的西瓜呢?誰能從形狀上來說說?

生:圓形。

生:橢圓(教師相機板書)

生:又大又圓的西瓜(引導學生把西瓜的形狀和大小連在一起說一句通順的話)。

師:橢圓形的西瓜像什麼呢?(引導學生說一個比喻句)

生:橢圓形的西瓜像一個籃球。

生:橢圓形的西瓜像大氣球。

2、說顏色

師:能說說這個西瓜是什麼顏色的嗎?

生:這個西瓜是綠色的

師:你還知道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西瓜的綠顏色嗎?

生:碧綠。

生:淺綠。

生:深綠。

師:真了不起,你們的小腦瓜裏積累了很多的詞語。仔細觀察老師手中的西瓜,誰來指一指這個西瓜上,哪兒是淺綠?哪兒是深綠?(學生邊指邊介紹)

師:你能把“淺綠”和“深綠”這兩個詞語連在一起說一句話,來描繪西瓜的顏色嗎?

生:淺綠色的西瓜皮上有一道道深綠色的條紋。

師:展開想象的翅膀,這深綠色的條紋像什麼呢?

生:深綠色的條紋像老爺爺、老奶奶臉上的皺紋。

生:深綠色的條紋像小溪。

生:深綠色的條紋像大海里的波浪。

師:你們把西瓜描繪的多美呀!把條紋比作皺紋、小溪、波浪,運用這樣的比喻句,使句子多麼形象、多麼生動呀!從你們說的這些句子中,老師能夠看出你們對西瓜的喜愛之情。老師也想表達自己對西瓜的喜愛之情。

師:綠綠的西瓜皮像一塊無暇的翡翠。想知道“翡翠”是什麼嗎?翡翠是一種綠色的硬玉。“硬玉”是多麼珍貴呀!老師把西瓜皮比喻成一塊沒有斑點的綠色的硬玉,這是不是也能看出老師對西瓜的喜愛之情呢?

3、說觸覺

師:誰來摸一摸西瓜,說說你有什麼感受?

生:西瓜摸起來感覺滑滑的。

師:“滑滑的”可以用哪個詞語換一換?

生:光滑。

生:細膩。

生:西瓜摸起來光滑細膩。

4、說聽覺

師:輕輕拍打西瓜,你會聽到什麼聲音呢?

生:我聽到了“啪啪“的聲音。

生:我聽到了“咚咚“的聲音。

師:“咚咚“、”啪啪”是模仿聲音的詞語,叫擬聲詞,也叫象聲詞。生活中,還有哪些擬聲詞呢?能說說嘛?

生:小雞“嘰嘰”的叫聲。

生:小狗“汪汪”的聲音。

生:小雨“滴答、滴答”的聲音。

生:“丁冬、丁冬”是小溪的流水聲。

師:我們寫話時,也可以用這些擬聲詞!它能使我們的作文發出美妙的聲音。

(二)引導學生觀察西瓜裏面

(1)、觀察西瓜瓤和西瓜籽

師:剛纔我們觀察了西瓜的外面,現在我們打開西瓜來看看西瓜裏面吧!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紅紅的瓜瓤。

師:紅紅的可以換成哪個詞語?

生:通紅通紅。

生:紅彤彤。

師:老師覺得紅紅的瓜瓤像天邊的晚霞。你們覺得紅紅的瓜瓤像什麼呢?

生:紅紅的瓜瓤像秋天的楓葉。

生:紅紅的瓜瓤像小姑娘害羞的臉蛋兒。

生:紅紅的瓜瓤像冬天的火焰。

師:西瓜裏面,除了瓜瓤你們還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黑黑的`西瓜籽。

師:黑黑的西瓜籽像什麼呀?能展開想象說說嗎?

生:黑黑的西瓜籽像一顆顆黑色的珍珠。

師:多麼美的西瓜籽呀!像珍珠那樣閃着亮光呢!

(2)、聞氣味

師:這麼美的西瓜,你想聞一聞嗎?

生:想。

師:我們來聞聞吧!說說你的感受吧!

生:我聞到了淡淡的清香。

生:我聞到了濃濃的泥土味兒。

(3)嘗滋味

師:看到這麼誘人的西瓜,你們最想幹什麼呀?

生:想嘗一嘗。

師:讓我們來嘗一嘗吧,說說你嚐到了什麼味道。(教師給學生每人一小塊西瓜。)

生:西瓜吃起來甜滋滋的。

生:我感覺嘴裏冰涼冰涼的。

生:真是香甜可口的西瓜呀!

四、小結觀察方法及瞭解關於西瓜的知識

師:剛纔,我們觀察了西瓜,誰能說說我們是按什麼順序來進行觀察的?(引導學生體會“從外到內”的觀察方法)今後,我們在寫一種水果的時候就可以按照這樣的觀察方法來寫。

師:想知道西瓜適應在什麼環境裏生長嗎?它又含有哪些營養呢?找出你們蒐集的資料讀一讀吧!(學生自由讀資料,然後全班交流。)

五、觀察並介紹自己準備的水果

師:你觀察了什麼水果?能向大家介紹嗎?

生:我介紹的是香蕉。香蕉彎彎的,像小船,像月牙,像鐮刀。它穿着金黃的外衣,香蕉的果肉是淡黃色,吃在嘴裏軟軟的。

生:我介紹的橘子。這個橘子的皮金黃金黃的,上面還有許多小漩渦,剝開橘子皮,你會看見裏面有七、八個橘子瓣兒 ,他們像兄弟一樣抱在一起。

……

六、快樂寫話。

設計作文 篇5

我好想住上我自己設計的房子,因爲我設計的房子特別神奇,有着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功能。

首先,先從房子的內部介紹起,這個房子如果遇到地震,就會自動產生感應,像飛機一樣飛上天空;如果發生水災,它就會提前變成一個球狀的透明物體,水怎麼也滲不進來,而且住在裏面的人也絲毫不會感覺到什麼異樣;而如果發生乾旱了,這也難不倒它,總之,這個房子是什麼自然災害都不害怕,特別神奇。

接下來,該介紹大門了,我設計的大門那可是需要主人的指紋確認才能進去的,而且你在指紋確認的同時,大門還在給你做着體檢,如果生病了,它就會自動給你開藥,像一個醫生一樣,十分方便。

我設計的房子只有一層,不過這一層那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牀、書架、桌子······樣樣都有,而且牀是用一種特殊的原料製做而成,如果天冷了這張牀就會自動升溫,如果天熱了這張牀就會自動降溫,另外,我還設計了一個“自動取飯機”,你只要提前交好錢,每天都會有人早早的.給你準備好飯,讓你自己選擇吃哪一樣,乾淨、衛生又方便。

“起牀了!”隨着媽媽的催促聲,我極不情願的起了牀。

我是多麼希望能住上我自己設計的房子呀!不過,我們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發明出更好、更加方便的房子!

設計作文 篇6

未來,會有更多的小朋友喜歡住我設計的房間。

從外面看,整個房間像一個大飛機,走進“飛機”,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像白雪一樣的雲朵形窗戶,每到下午,拉上閃爍着金光的大窗簾,外面的陽光灑進來,就會讓整個屋子裏,充滿金光,無比溫暖!

“飛機”的“左翼”就是書架了,它與大廳間用一個小橋連接着,若要看書,走過小橋,便能到達“左翼”,博覽羣書,“左翼”下還能放閒置的東西,空間分配得當,是一個完美的構造。

整個房間裏最有趣的,要數“右翼”了。每個孩子都有飛上藍天,渴望自由的夢。飛機的.右翼擺放着類似機翼的牀,孩子們可以躺在潔白柔軟的雲層之上,穿上屬於自己的機長服,坐着一飛沖天,遨遊藍天的美夢。

整個房間因裝備齊全,讓小朋友感受一番“飛行之旅”,而受到網站、大衆的一致好評。大部分買家在售賣網址的評論區留言:客人來到我們家參觀時,都說這個房間極具特色,很實用,一舉兩得,不久便會買一間!

這就是我設計的房間,承載着美好夢想的“大飛機”。

標籤:範例 設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