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三峽》教學設計(集合15篇)

設計2.16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峽》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峽》教學設計(集合15篇)

《三峽》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文章內容,識記常見的文言詞語。

2、學習賞析抒情小品文的方法。

3、瞭解三峽的相關知識。

二、能力訓練點

1、學會錘鍊語言,細心觀察,寫作時抓住景物特徵形象描寫,提高描寫能力。

2、領略三峽的美,激發學生想象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體驗點

感受祖國山川的壯美雄奇、清幽秀麗,從而培養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教學設想:

一、教學重點:

把握三峽的景物特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可通過反覆吟誦、體味來解決。

二、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安排本文的順序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課型:講讀課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準備:有關三峽的圖片、若干膠片

執教者:居巢區黃麓中心學校 夏琳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理解字詞,疏通字詞,熟讀成誦,把握全文的整體佈局,感受三峽的自然美。

教學步驟:

[佈置預習]

1、讀準字音,揣摩朗讀節奏。

2、用“△”符號標記出需要重錘敲打的詞語。

3、結合註釋、工具書疏通文意。

[佈置課前蒐集]

有關描寫三峽的詩句。

一、情境導入:

我國當代散文家餘秋雨曾經說過:“在國外,曾經有一個外國朋友問我:中國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嗎?一個,請只說一個。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三峽!”是啊!長江三峽以它雄峻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廣博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着古往今來無數的遊人,更有衆多的文人墨客被三峽的奇山異水所打動,留下了數不勝數的名篇佳句,今天我們將在酈道元的.帶領下飽覽三峽風光,感受三峽自然之美。

二、整體感知。

[電腦播放課件](內容包括:三峽風光圖片、音樂)

教師範讀

學生自由發言,談談你看後的感受。

(目的是讓學生對三峽之風景有一感性認識,感受其自然之美,並讓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奏和重音。)

三、交流預習情況,採用競賽的形式。

第一輪:朗讀比賽。

(投影出示評判要求)

①音準 ②句讀的停頓 ③語氣、語調的處理

1、學生自由試讀。

2、男女生各選一名代表,其他學生從以上三方面給予點評。

3、師作小結。

4、師生齊讀文章。

(目的是讓學生能準確流利地誦讀課文,在此基礎上感悟文章所寫的景物。體味文章語言的美。)

第二輪:擂臺賽。(以個人爲單位)

情境假設:假如你是一個導遊,你該怎樣帶領遊人欣賞三峽的美?

1、電腦播放所提供的三峽圖片,學生準備。

2、學生上臺帶領學生去欣賞三峽的風光,感受三峽自然之美。

反饋交流:如果現在你有一個去三峽的機會,你最想在哪個季節去?請說明理由。

(目的是讓學生在深入理解三峽四季景緻的不同,要求學生選擇其一加以介紹,鍛鍊學生想像能力、再創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小組討論:

1、爲什麼“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爲什麼夏季江水暴漲,航道深了,行船反而被迫停止?

3、作者寫了三峽春冬季節的哪些景物?各有何特點?

4、在寫三峽秋季景色時,作者抓住了哪幾樣景物來寫?各有何特點?

(目的是引導學生準確把握文意,體會作者抓住特徵來寫三峽四時景色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

(投影出示李白《早發白帝城》)

早發白帝城

朝發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思考:找出《三峽》中與此詩中相對應的句子。

蒐集交流:你能說出其他描寫三峽的詩句。

(目的是讓學生養成積累習慣,並能將所學內容加以比較閱讀,體會其中聯繫。)

六、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敢於對課文的內容和學法,提出自己的看法、疑問和建議,尋求其他同學和老師的幫助,能當堂解決的可以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可留作下堂課探究內容] (提倡學生有發問精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九、情境再現(作業)

三峽的四季景緻固然美不勝收,但我們暫時沒機會去,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寫一篇文章:《我夢中的三峽》。

板書設計:

山——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夏:水——水大、流急

春冬:水清樹榮山峻草茂

秋:林樹林寒清涼澗山澗肅寂靜

《三峽》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通過學習歌曲,引領學生感受西部粗狂、純樸的音樂特點,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在歌曲演唱方面,進一步加強學生獨立視譜的鍛鍊,並通過歌聲表達歌曲的情感。

教材分析:《三峽的孩子愛三峽》是一首具有船工號子風格的歌曲,號子是民歌的一種題材類別,是人們從事勞動時演唱的歌曲,節奏感強,便於演唱。歌曲爲羽調式,由兩個樂段組成,每個樂段每個樂段由一個樂句的襯詞和兩個樂句組成,歌詞與旋律採用了號子常用的一字一音結合方法,節奏感強,唱起來流暢上口。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他們性格比較活潑,接受能力也教強,有一定的表演慾,音樂基本功較爲紮實,但在歌唱方面氣息音準還有待提高,在情感表達方面稍有欠缺。因此我在教學中牢牢把握住情感這條原則,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使其在情感的勃發與激動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性。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三峽的孩子愛三峽》體驗音樂親切、活潑的特點,激起學習音樂的興趣能準確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在歌聲中激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以聆聽、默唱、模唱的方法唱會、唱準歌曲;通過在小組討論、交流、探究等方法,瞭解學習中的.問題,以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現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3、知識與技能目標:在濃郁的音樂情境中瞭解和音樂相關的文化:知道三峽的地理位置、優美的風光鞏固音樂知識:休止符、反覆記號的正確使用。

教學重難點:準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教學準備:鋼琴磁帶三峽的相關資料

課時分配: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師生互問好:

二、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長江之歌》

2、語言導入:

老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都去過哪些地方呢?

學生:今天,老師帶你們旅遊讓歌聲把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地方吧!閉上眼睛一起出發!

【設計意圖:以興趣愛好爲動力,以音樂文化爲主線;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會唱的、並和新課內容相關主題歌曲做爲導入歌曲,能自然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三、 學習新歌:《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1、初聽歌曲:播放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A、老師:歌聲把我們帶到哪裏去了?

學生:

B、老師:你眼中的三峽是什麼樣的 ?

學生回答:

C、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麼?學生說,老師板書課題: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設計意圖:感受三峽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多元的文化,建立多元文化價值觀】

2、復聽歌曲:

帶着問題: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學習的歌曲有什麼明顯的不同嗎?

學生:【設計意圖:通過復聽,達到進一步對音樂的感受和情感體驗。】

3、按節奏朗讀歌詞:【設計意圖:體驗歌詞的內容,感受歌詞的美,同時解決音樂知識:休止符、反覆記號實現知識與技能的目標】

4、老師範唱:老師想把這首歌曲獻給你們,請你們聽一聽,老師是怎樣演唱的?

唱歌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姿勢、積極地表情、聲音自然優美、氣息流暢、口型圓潤。

5、學生張口默唱:

老師:老師知道同學特別聰明,我先請你們自己試着唱一唱,請用張口默唱的方法進行,用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告訴我你在用心歌唱。

【設計意圖:以激勵尊重學生爲前提,使他們充滿信心的參與到歌曲學習中】

6、學生跟琴用“LA”模唱

7、唱歌詞:請同學們填上歌詞跟琴歌唱吧!討論:你在歌唱中有什麼困難嗎?

8、處理歌曲:

【設計意圖: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鼓勵他們體驗與他人交流合作的快樂,以及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使他們的態度得到老師的尊重,價值觀也在非常自然的情況下得到深化和昇華】

9、鞏固歌曲:接龍、對唱

四、拓展延伸:

1、老師:同學們學得很棒!我們能不能以不同的形式來表現這首歌曲呢?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爲主體又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表現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歌詞,使學生能享受音樂表演所帶來的快樂】

小組討論:學生展示:

2、師生共同齊唱並以舞蹈的形式表現歌曲。

【設計意圖:師生共舞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的積極性】

五、師總結下課

《三峽》教學設計3

—、導入新課:

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無數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輝的瑰寶,妝扮着中華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爲之傾倒,爲之歌唱。我國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爲我們寫下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遊記散文,《三峽》就是其中的一篇。去過三峽的同學,可能會因那兩岸倒江懸崖峭壁而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會因江面上飄浮着的白色垃圾而憂慮人類環境的污染,還可能會因新建的三峽工程而驚歎科學技術改造大自然的偉力,你也許會讓思緒倒流,追溯三峽的過去,想—睹她在歷史上的真容:學習了酈道元的《三峽》之後,我們將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二、初讀課文:

對照註釋,小聲自由朗讀,初步理解文句。

正音:闕(quē) 疊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絕巘(yǎn) 長嘯(xiào) 屬(zhǔ)引 哀轉(zhuǎn)

三、研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間停頓。老師於疑難處點撥,或讓學生探討。

朗讀停頓訓練重點:

第1自然段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討論:爲什麼“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說明江面狹窄,兩岸羣峯相連,峭壁對峙,山下只見一線天。)

第2自然段

至於/夏水礦襄陵 [襄陵:動補短語,漫上丘陵]

沿//溯/阻絕 [沿溯:並列短語,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討論:“沿溯阻絕”,朗讀的時候怎樣停頓,才能把意思傳達得更準確?

第3自然段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語,雪白的浪花)

[回清:動賓短語,迴旋着清波]

絕巘/多生怪柏

清/榮/峻/茂 [清,指水清;榮,指樹榮;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討論:“清榮峻茂”,朗讀時該怎樣停頓才能準確傳達文意?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四、暢讀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繪的畫面,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徵,體會文章整體佈局妙處。

討論:文中描繪的三峽,與我們今天看到的三峽相比,有什麼特點?

五、品讀課文,

體會文章“片言萬語”的精煉,音韻的和諧,思路的清晰。

討論:1.全篇只幾百字,卻概括千餘里,包容四季景,羅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請舉幾個具體的例子說明文章語言的精煉:

2.本文讀起來具有音韻美,琅琅上口。你能發現作者是怎樣營造這種效果的嗎?找出文章中的對偶句和韻腳。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話:“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無,實則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會怎麼樣?

六,熟讀成誦:

記承天寺夜遊

蘇 軾

教內容和步驟

—、解題激趣:

蘇軾是我國古代的大文豪,唐宋散文八大家之—,詩文都有很高的成就。《記承天寺夜遊》寫於他被貶官。謫居湖北黃州之時。被貶官意味着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大的挫折。從文章的標題來看,是記敘夜晚到—家寺院遊玩的經歷:那麼我們事先推測,這篇文章會不會描述他遊玩時的心情?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下面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作者的思想感情與我們的推測是否相符。

二、讀以入文,

先對照註釋默讀,然後大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中停頓。

正音:藻( ) 荇( )

劃分朗讀停頓:

念/無與爲樂者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荇文橫

蓋/竹柏影也

提示:要根據句子的意思劃分朗讀停頓,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讀破,領字後面需有一個小的停頓。

三、翻譯理解。

通過翻譯課文,深入理解文意。注意下列文句的.翻譯:

欣然:高興地 逐:於是 蓋:原來是 但:只是 相與:一起

無與爲樂者:沒有人與我同享快樂。

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有閒人。

四、分析鑑賞。

全文廖廖84字,記敘的是一個細小的生活片斷。但仔細品味,並不平淡,樸素的語言中蘊含着豐富的內涵。

思考:作者爲什麼會想着夜裏去寺廟遊玩?(因爲月色很美,去寺廟尋張懷民一起賞月。)

作者是怎樣描寫月色的?(發揮奇特的想象,用了兩個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積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橫。) ·

作者描繪的這幅月夜圖有什麼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月色皎潔,空靈。)

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月色人戶,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文章的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這句話的理解要考慮到作者當時所處的環境,“閒”是相對“忙”來說的,由於貶官謫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時公務纏身。一個“閒”字包含着作者幾多感慨,有貶謫的悲涼,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達觀,還有有閒賞月的欣喜,這使我們看到作者瀟灑人生,達觀處世的人生哲學。正因如此,作者筆下的月夜纔會那樣空靈,皎潔。作者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五、熟讀成誦。

《三峽》教學設計4

知識目標:

一、 複習鞏固

1、 師導: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流淌着一條養育了無數代人的河流——長江(教師畫圖板書:長江)在萬里長江的上游,有一段險峻的地形,那就是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板書)三峽以其秀美的風光、磅礴的氣勢和衆多的名勝古蹟而著稱。上節課,我們同作者一起遊覽了這令人嚮往的地方。你們還記得我們去看了三峽的哪幾個峽嗎?他們都有什麼特點呢?(學生說,教師板書)

2、 “小導遊”介紹,複習舊知

(1) 師導:通過課文的學習,三峽已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神祕的風光,雄偉的氣勢吸引了多少慕名而來的遊客們前去一睹它的`風姿啊。同學們,就讓我們去做做三峽的小導遊吧,向遊客們去介紹三峽中最爲有名的三個峽,盡情去展示它們的風光,好嗎?

(2)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峽介紹,小組內交流;(可以結合課文描寫和瀏覽網頁中的相關圖片)

(3) 指名上臺做“小導遊”,邊演示邊介紹;(學生做遊客)

(4) 師生評價。

二、 拓展延伸,合作學習

1、 師導:恩,聽了三位導遊的介紹,我們彷彿已置身於那神祕的三峽,再次去感受了三峽的雄偉壯觀、幽深秀麗和急流險灘。三峽又何止這些令我們魂牽夢繞呢?我們對三峽的瞭解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呢?下面就再請我們的小導遊們做好準備了,除了三峽風光,你們還想向遊客們介紹三峽的什麼呢?讓我們到網上去瀏覽一下吧。

2、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上網瀏覽三峽相關信息,小組交流;

3、 指名上臺當“小導遊”繼續介紹三峽,師生評價。

三、 語文活動,知識競賽

1、 師導:觀光了一天,導遊們很辛苦,我們的小遊客們也很辛苦,不過相信大家收穫一定不小,最後就讓我們一起來評選“最佳遊客”,看看哪位遊客今天的收穫最大。

2、 屏幕出示競賽題,學生回答,正確者可獲“最佳遊客”的胸章;

3、 學生回答後的題目,教師點擊,屏幕出示正確答案。

四、 總結;

同學們通過上網瞭解了很多關於三峽的知識,它神祕的面紗正被我們輕輕揭開,三峽確實是我們心馳神往的地方,希望課下同學們能更多地去瀏覽關於三峽的網站,瞭解三峽,關注三峽,讚美三峽。

《三峽》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酈道元的《水經注》,比較精要的描述了三峽的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欣賞、讚歎。因此學習此文要讓學生領會文中所描繪的三峽美景,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節奏分明的朗讀課文,疏通課文大意,並基本能當堂成誦。

2、學習積累重點詞語。

3、品味文章語言,展開想象,體味作品意境。

4、體會作者對三峽獨特美的欣賞之情。

教學重點

對照註釋,疏通文意,展開想象,品味語言,反覆朗讀,基本能當堂成誦。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瞭解大意。

師生: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圖片以及作者的概況。

教師:製作幻燈片。

教學內容

熟讀成誦,準確理解,品味語言,體味意境。

教學設計

一、烘托氣氛,導入新課

大屏幕以長江爲背景,反覆播放《長江之歌》。

同學們,剛纔你們聽到的是什麼歌曲?(生回答)對,它就是《長江之歌》。長江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自豪。長江一瀉千里,氣勢磅礴,特別是三峽的景緻,更是雄奇險拔,清幽秀麗,令人神往。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長江的餓俊美。長江之美,美在三峽。今天我們就隨酈道元的筆端,去遊一遊那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

大屏幕出現課題。

二、檢查預習:

1、三峽的地理位置:(大屏幕顯示地圖)

2、作者的情況:(大屏幕顯示作者投降及有關資料。明確: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撰著《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三、反覆朗讀:

1、教師在音樂聲中範讀課文,大屏幕顯示相應的圖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大屏幕顯示生字。學生讀出生字讀音。

4、學生齊讀課文。

四、學生自主探究,疏通課文。

(大屏幕顯示學法:1、自主探究。2、同伴互助。3、提出疑難)

在學生基本疏通課文後,大屏幕展示圖片,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五、試背課文

學生在疏通的基礎上再讀課文,大屏幕出示相關圖片預以提示,試背課文。

過渡:課文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下面我們細細品讀課文,體會其寫景的妙處。

六、研讀與賞析

1、課文寫了三峽的哪些自然景物?

2、作者抓住了這些自然景物的什麼特點來寫的?

3、課文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屏幕依次顯示分析結果:

雄壯美

山——連綿不段,遮天避日(險峻美)

夏:急、猛(奔放美)

秀麗美

水——春冬:綠、清(清悠美)

秋:淒涼(悽婉美)

表達了作者的無限讚美和欣賞之情。

小結:作者先寫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後抓住了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峯,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把三峽的神韻生動的表現了出來。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悽婉美。

七、拓展延伸

1、《三峽》與李白的《早發白帝城》都描寫了三峽風光,前者是遊記散文,後者是詩歌,試找出詩句與課文相應的句子。

大屏幕出示詩句,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

A、朝辭白帝彩雲間——有時朝發白帝。

B、千里江陵一日還——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C、兩岸猿聲啼不住——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D、輕舟已過萬重山——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重巖疊障

2、三峽工程正在建設中,有人認爲這將會影響三峽的美,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八、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

2、寫自己家鄉的一處景色。

作文題:家鄉的___(翠竹、夜色、柿子等)

《三峽》教學設計6

《巴東三峽》是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下面是八年級語文下冊《巴東三峽》教學設計,爲大家提供參考。

  第一課時

一、 設計理念

意在讓學生了解祖山川的秀美壯麗,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同時引導學生擴大視野,瞭解發達國家現代化狀況,增強對外開放意識,理解改革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學習遊記的寫作方法,學習課文中寫景時運用的多種修辭手法及生動形象的語言,並能在寫作中運用。

二、 設計特色

製作“長江三峽簡圖”,標明主要景點,講授課文前,讓學生了解旅遊景點的方位。着重理清文章脈絡。先讓學生通讀全文,掌握作者遊蹤順序,然後比較對三峽景物所描寫的方法有何不同。

三、 設計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三峽的音樂風光片,簡介三峽。

三峽是萬里長江上游最爲雄偉壯麗的峽谷,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跨湖北、重慶兩省市,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理,被遊人譽爲“山水畫廊”。

(二)、默讀全文,整體感知(配樂)

1、讀準字音

2、用筆畫出表示作者行蹤的詞語或句子,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

3、比較閱讀

和酈道元《三峽》對照,兩篇文章有哪些區別?

4、請學生結合齊課文談談對長江三峽的總體印象。、

(三)、品讀“西陵峽”

1、黃貓峽:品語言。語句整齊簡潔,畫出景物特點,齊讀體會。

2、燈影峽:品畫面。

突出品味對黃陵廟宇描繪。

可在課前佈置愛好美術的學生根據課文的描寫進行想象,然後以自己最擅長的技法用圖畫再現或創造黃陵廟的佳境。課上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自由發揮對作品的見解,在評議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理解,老師做適當點評即可。

全體女生齊讀這一部分,語氣要求輕柔舒緩。

3、崆嶺峽:悟諺語

“青灘葉灘不算灘,崆嶺纔是鬼門關”,突出的顯然是險峻的.山形水勢。

4、米倉峽:曉一字。

體會“赴”字的妙處,可插入介紹《渡荊門送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四)總結並板書

(五)佈置作業

1、蒐集有關三峽的自然景觀資料(包括圖片、照片、風光片等)和人文歷史資料(包括三峽的神奇傳說、風土人情、歷史沿革)

2、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滲透在文字裏的情感。

  第二課時

(一) 展示作業,交流心得,回憶上一課所學的內容,進一步理解作品

(二) 品讀“巫峽”

1、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

提示:(1)注意這部分修辭手法的運用有什麼作用。

(2)發揮自己的想象,看看巫峽最令你心動的是什麼。

2、請學生談談巫峽能打動你的是什麼。

可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談,不一定拘泥於課文的描繪。

可根據課文描繪體會巫峽的獨特奇景(奇險美麗的山水或者聞名遐邇的雲雨)

此間可穿插學生課餘收集的各種材料。

3、體會各種修辭手法對描繪景物的作用,瞭解遊記豐富生動的語言。

這部分側重於學生自己分析、朗讀、想象、再創造。

4、拓展訓練,合作探究。

如果請你爲巫峽拍一段風光片,你準備怎樣取景和編排?

請你爲自己的風光片配一段解說詞。

拓寬文本外延,展示合作成果,分享成功喜悅,探討合作經驗。

(三) 總結並板書

(四) 佈置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蘊涵在字裏行間的情感。

2、 收集有關三峽大壩的資料。

  第三課時

(一) 品讀“瞿塘峽”

1、 瞿塘山水。

展示瞿塘峽風光圖片或影音資料,幫助學生了解瞿塘山水的奇麗景緻。

2、 兩岸的人文景觀。

(1) 白帝城託孤(學生可根據資料補充介紹)。

(2) 八陣圖遺蹟

學生可把收集的人文資料進行交換討論,增進對歷史文化的新認識,激發熱愛祖國河山和燦爛文化的強烈情感,引發思古之幽情。

(3)揣摩作者情感。

3、 全體男生齊讀這一部分要求語氣舒緩稍深沉,經體現歷史的厚重,意蘊的豐厚。

(二) 總結並板收

(三) 討論作者寫自己的心理對描寫三峽景色有什麼作用

(四) 體會課文中古詩、諺語以及自己即景詩句的引用效果(可穿插在具體語境中分析,此處進行小結)

畫龍點睛,言簡意賅,渲染氣氛,增添韻味。

(五) 拓展延伸

1、 思考:怎樣描述三峽大壩的雄偉景象,如何把自己的情感融合進去?

2、 課堂評點

3、 閱讀:記憶小三峽

記憶中的巫峽小三峽,總是在不經意中浮現腦海,雖然去年夏天的巫山小三峽之行,在我的遊歷中只不過是一次叩問,一次訪,可這幾天它卻總在我的夢中。

小三峽位於長江三峽第一大支流大寧河遊的巫山縣境內,它是多少年前的造山運動,由大寧河捧出的一個神奇世界,那裏山、水堪稱天下絕境。……

(六) 總結歸納遊記特點

(七) 佈置作業

1、 完成書後思考練習題。

2、 藉助資料,寫一篇遊記。

四設計意圖

1、 讓學生了解著名的三峽,體會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更加熱愛祖國,

2、 引導學生擴大視野,瞭解發達國家現代化狀況,增強對外開放意識,理解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3、 學習課文中寫景時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學習介紹三峽景物能抓住特色,詳略得當的方法。

4、 學習文章中形象生動的語言,並能運用。學習本文采用多種手法描繪景物的方法

5、 瞭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理解文章中的重點段落及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6、 培養學生應變能力,綜合性學習,意在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掌握作者的遊覽行蹤,理清寫作思路。

7、 讓學生了解遊記的特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滲透在遊記中的感情。引導學生開動腦筋,進行實地調查,並能寫好遊記。

《三峽》教學設計7

教學思路:

本文是一篇遊記,《巴東三峽》教學設計。記敘了作者經過長江三峽時沿途所見到的無比雄偉奇麗的景色。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掌握作者遊蹤順序;然後分析作者對三峽不同景物所採用的不同的描寫方法,品味語言。並通過開展“小導遊”活動,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脈絡,掌握遊蹤順序。

2、品味文章的語言。

3、進行口頭表達訓練。

教學準備:

1、製作三峽地名卡片;

2、地理教學掛圖“祖國地形圖”

3、課文朗讀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介紹三峽

1、背誦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國中二年級語文教案《《巴東三峽》教學設計》。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2、提問: ① 這首詩所寫的地點在哪裏?

②他是順流而下還是逆流而行呢?你的理由是什麼?

③白帝城是處於長江中的哪個地段嗎?

3、掛出立體地理教學掛圖,請地理科代表指出“三峽”的位置。

4、以前我們學過一篇文言文——酈道元寫的.《三峽》,文中讓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話?

5、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介紹“巴東三峽”的現代遊記,讓作者劉大傑帶着大家逆流而上,遊覽三峽。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將課文快速讀一遍,找出作者沿途經過了哪些地方。

2、出示地名卡片,分組討論,談談這些卡片該怎樣排列?

3、由學生上臺把卡片貼到黑板上,並說明理由。

三、細讀課文,口語訓練

1、老師示範擔任“總導遊”,對三峽作簡單介紹。

2、假如你是安排在“西陵峽”中的一位小導遊,請你選擇其中一段準備向遊客解說介紹。佈置學生分組討論,互相解說。

《三峽》教學設計8

教學目的

1. 認知目標:幫助學生更多地瞭解三峽。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他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團結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製作有關三峽的電子作品。利用電子作品介紹三峽。

難點:製作電子作品的過程中小組內的分工合作;用精練、流暢的語言介紹三峽。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創設情景,欣賞感悟——分工合作,協作交流——展示作品,彙報交流——總結髮言,昇華情感。

教學準備

提供三峽風光、三峽人家、三峽工程等網站的網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學了《船過三峽》,我們從作者對三峽那神奇的山、湍急的水,以及那流傳千古的美麗傳說深深的讚歎中知道了長江三峽是一個多麼迷人的地方,那裏的山、那裏的水,曾經令多少中外遊客流連忘返。現在讓我們和作者同船,再一次去感受三峽那如詩如畫的美景吧!

(播放有關三峽山山水水的錄像。)

師:從你們的驚歎聲中不難感覺到大家已被三峽的美深深地折服了。其實百里三峽的美又何止於此呢!

二、查找資料、製作演示文稿。

1. 確定研究主題及研究步驟。

師:美麗的三峽還蒙着一層神祕的面紗,等着我們去揭開呢!你還想了解三峽的什麼呢?

生1:我想知道三峽名字的來源。

生2:我想了解三峽的水利樞紐工程。

生3:三峽還有哪些動人的傳說。

……

師:我將同學們想要了解的內容歸納成下面四個主題:三峽的風光美景、三峽的文物古蹟、有關三峽的詩詞歌賦、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邊歸納邊在PowerPoint裏輸入這幾個主題),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的`“三峽之旅”,將揭開三峽神祕的面紗,瞭解這些內容。

2. 明確研究方法和步驟。

師:爲了在較短的時間內瞭解較多的內容,我們分組上網“旅行”,每組組內同學分工合作,深入瞭解一個主題,再把它介紹給全班同學。活動的步驟是(用PowerPoint出示):①上網瀏覽查找相關資料;②複製圖片、摘抄文本;③利用PowerPoint或者Word將收集到的資料製作成演示文稿;④將演示文稿存放在老師的電腦裏;⑤由一名同學向全班進行解說。

師:上網“旅行”、尋找自己需要的資料,同學們想通過哪一種方法?

生1:在雅虎網站的搜索引擎中打入關鍵字“三峽的文物古蹟”。

生2:用Google中文搜索引擎,關鍵字打“三峽的水利樞紐工程”。

……

師:大家還可以到老師提供的網站上去查找。現在大家都要上網,可能網絡通道會很擁擠,如果你實在上不了網,可以共享老師這臺電腦“桌面”上《三峽之旅》這個文件夾,看看裏面的資料。[

3. 分組研究,製作演示文稿。

師:現在大家可以離開自己的位置,根據自己喜歡的主題尋找合作伙伴,組成4-6人的合作團隊。

師:請每組推選出一名小組長,由組長上來領取分工表(見下表),填寫好本組分工的情況。

師:請各組按照活動步驟,全組人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學生分組活動時教師巡視指導。巡視指導的重點放在下述幾方面:①當學生遇到技術上的困難時予以幫助;②參與比較薄弱的小組的活動;③及時發現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指導學生糾正。例如在活動開始階段,有個別學生閒着,還有的學生查找到的資料雖適合本組的主題,但因與自己的任務無關,就未留意。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兩次“點播”:要求全體學生分工不分家,都參與查找資料;對查找到的好資料,如果自己用不到,可以推薦給別人。)

三、演示彙報、交流反饋。

師:我們通過網絡踏上了“三峽之旅”的遊程,蒐集到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現在哪一個學習小組想和大家先交流?

師:現在有請“風光美景”組的解說員。大家掌聲歡迎。

“風光美景”組解說員:(將本組的作品在老師的電腦上打開,展示在大屏幕上,見下圖。)大家好,我很高興能當本組的解說員。我們組主要了解了三峽的白帝城。白帝城風景如畫,古蹟甚多。它位於長江北岸……“詩仙”李白曾寫有《早發白帝城》。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風光美景”組組長:同學們好,我是本組的組長,我們這組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組員都能按照分工認真去做,並且能相互幫助,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有關白帝城的介紹,經過朱仁同學的文字整理,內容簡單明瞭。我覺得本組解說員介紹得也非常精彩。

生1:他們這組解說的內容和圖片很相配。

生2:解說內容的字太小了點,要是把圖片縮小點,把“白帝城”三個字放到圖片的上方,解說的字就可以放大一點,這樣效果就更好了。

生3:把“白帝城”三個字的顏色變一變就更好看了。

“風光美景”組組員:我們課後再進行修改,謝謝大家!

師:聽了“風光美景”組的介紹,三峽更加令人心馳神往。接着哪一組想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成果?

……

四、總結、課後延伸。

師:古往今來,有這麼多讚美三峽優美神奇的自然風光的詩詞歌賦。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生1:我對三峽的水利樞紐工程有了更多的瞭解。

生2:通過合作,我從周業同學那裏學會了怎樣在幻燈片中插入文本框。

生3:我覺得集體的力量大無比,大家共同完成一個任務速度快多了。

……

師:課後,請每位同學用PowerPoint或者Word製作一份“三峽之旅”的電子作品,內容要求包括今天研究過的四個主題,大家可以共享各組的資料,當然還可以增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業完成後可以存在盤上上交,也可以發送到老師的郵箱或者打印出來上交。

《三峽》教學設計9

◆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認讀生字,正確解釋關鍵詞語或句子,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大意,反覆朗讀課文。

2.在反覆閱讀中,學習作者善於抓住景物特點,達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感受三峽壯美的景色。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反覆朗讀中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激發靈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積累;

2.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在反覆閱讀中,學習作者善於抓住景物特點,達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2.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壯美和文化魅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豐富其文學素養和古代文化的修養。

教學方法:誦讀法,拓展法,討論點撥結合法

◆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想和大家聊個天,喜歡旅遊嗎?十月一就要到了,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一個我們國內旅遊的好地方?今天老師就帶大家進行免費的旅遊。放(三峽風光視頻)早在17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就像我們展示了三峽的美景。

二、走進作者

(學生簡介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好學博覽,留心水道等地理現象,撰《水經注》。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蹟、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具有較高文學價值)

三、整體感知,通過讀課文感受三峽的美

1.檢查預習情況出示幻燈片,檢查字的讀音。

2.輕讀課文,初步感知三峽的美景

3.指導朗讀,體會三峽的美

這篇課文雖然短小,但生字比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難,把它讀得自然流暢?讀課文,注意不讀錯字、漏字,把握好節奏。我相信隨着大家對課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峽之美時,朗讀得會更好。

四、合作交流,質疑解答

1.小組爲單位,找出你不太理解得的問題,大家一起解決

2.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在你眼前會出現怎樣的景色?

師總結峽的特點:兩山夾水的地方就是峽。(板書)

3.那我們就先去看看三峽的山。有哪位同學願意爲大家讀一下寫山的語句?其他同學請注意聽,看看三峽的山有怎樣的特點?

二、三、四段寫水,描繪不同季節山峽的不同景象。

總結特點:根據課文內容,想象三峽的景色,並用自己的話進行描述。1.選一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三峽的奇景(教師提醒學生想象要扣緊山水、季節、景物特徵,如:高峻的山峯、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啼、悲涼的漁歌等)

4.站在美學的角度,同學們來總結一下三峽具有怎樣的美?

老師總結:

三峽的山:延綿,高峻壯美

夏水:迅疾奔放美

春冬:清榮峻茂秀美

秋:淒涼悽美

5.用比喻或擬人的修辭手法對三峽進行讚美,並說出理由。

6.找同學分析文章最後一句引用漁者歌,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借漁者的感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用哀轉久絕的猿聲來側面襯托三峽的淒涼與悲哀。)

在三峽這篇課文中,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徵來描寫事物,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在寫作中我們能借鑑什麼?

五、拓展延伸

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興建三峽工程的決議,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正式動工。

以下這首詩表現了三峽工程從提出到開始興建的漫長曲折歷程及三峽工程給長江帶來的巨大變化。

三峽吟

沈克昌

探研論證七十春,中外古今五代人。

白帝彩雲天已曉,長江三峽夢成真。

萬噸船隊達宜渝,千億電量供漢申。

巫山雲雨不爲患,高峽平湖映女神。

“預警放水”防空襲“蓄清排渾”庫長存。

生態環境可保護,多種源泉積資金。

除害興利振國威,脫貧致富得民心。

環宇矚目西江壁,華夏歡呼東風臨,

三峽工程利國利民,而宏大的工程建設也使其成爲長江三峽旅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峽是我們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們探究的東西還很多。如今:“高峽出平湖”的奇觀的出現,中國人70年的夢想就要出現了,其經濟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它意味着三峽的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面臨着如何繼承和發展的問題。

請大家憑着對三峽的熱愛和了解,思考一下,你將確立在哪方面進行進一步的瞭解和研究?

教師小結:

你們關注三峽、研究的領域很廣闊,三峽的`文化的確很豐厚,同學們,隨着你們走進三峽、研究三峽,美麗的三峽將在你們心中永恆。

教學反思:

《三峽》是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文章。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7-9年級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旨在通過對它們的學習,讓學生逐步接觸、瞭解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引起學生學習古代散文和詩歌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古代文學作品的美,初步瞭解我國古代詩歌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受古代詩文的美;激起學生學習古代詩文的興趣。本文在第二個文言詩文單元學生通過上一個單元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文言詞彙的積累,掌握了簡單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三峽》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關於三峽的一段註釋,同時也是一篇很好的寫景散文。課文通過對三峽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峽景色的描寫,向我們展現了三峽的美麗風光。文章寫景生動,用詞精準,有着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寫手法以及成功的運用了對偶、誇張、引用等修辭手法和襯托的寫作手法,更是令人讚歎。

我想在預習的基礎上進行指導,要求學生利用註釋和工具書通譯全文,達到理解全文的基本內容的目的。以讀爲主,通過朗讀、討論等手段,理解文章的美和寫作的妙處。

《三峽》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文章,學會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特點,在討論探究中把握文章內容。想象文章所描繪的畫面,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徵,體會文章整體佈局的妙處。

過程與方法

學習本文以朗讀訓練爲主,內容的挖掘是在朗讀的基礎上想象、探索。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朗讀,重點研讀、合作探究誦讀,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文中作者滲入的情感。通過想象,培養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瞭解文言文的基本學習方法:朗讀——理解——背誦,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

難點:

體會文中作者滲入的情感,培養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突破

通過多層次的朗讀,品味作者在作品中蘊含的感情,加上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引導,讓學生想象文章所描繪的畫面,從而激發學生對美的感悟。通過探討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徵,體會文章整體佈局的妙處。

教師準備

1、對“信客”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要有一定了解。

2、掌握作者餘秋雨的基本情況。

學生準備

查找有關三峽的文字圖片資料,解決文章中出現的生字詞。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1、長江,我國最長的河流,全長6300多公里,流經四川盆地東緣衝開崇山峻嶺,奇路奔流形成雄奇壯麗,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今天,我們就隨着北魏的酈道元一起走進1500年前的三峽。

2、酈道元和《水經注》。

酈道元是一個忠於國家/忠心耿耿的人。汝南王元悅趁雍州刺史蕭寶夤企圖反叛之機,慫恿朝廷派酈道元去做關右大使,被拒.途中,蕭寶夤派人把他和他弟弟道峻及兩個兒子一同殺害。

酈道元是一個治學求真的人。他收集大量資料引書437種,輯錄了碑刻350種左右,採錄了不少民間歌謠,諺語方言,傳說故事等,並分析研究,實地考察,尋訪古蹟,追根溯源。

《水經注》:是對《水經》的註釋,注:解釋說明。

《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理著作,還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遊記。酈道元以飽滿的熱情,深厚的文筆,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祖國的壯麗山河。讓我們懷着對酈道元的崇敬之情來讀《三峽》。

二、讀課文。

1、教師範讀。

2、指名學生讀。

3、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quē xiāng yǎn zhǔ sù shù xī tuān xiào zhàng

闕處 襄陵 絕巘 屬引 沿溯飛漱 曦月 急湍 長嘯 重巖疊嶂

4、劃分句間停頓點撥:第1自然段: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第2自然段: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第3自然段: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清/榮/峻/茂

第4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5、譯一譯,記一記:

學生圈點勾畫,試譯短文。一段一人,先讀後譯。

注意下列劃線詞語的意思:(補充註釋)

A、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如果)

B、至於夏水襄陵。(到了)

C、或王命急宣。(有時)

D、其間千二百里。(代指兩地)

E、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即使)(認爲)

F、良多趣味。(很)

G、沿溯阻絕。(斷)

H、絕巘多生怪柏。(極)

I、哀轉久絕。(停止)

J、每至晴初霜旦。(每當到)

三、展示交流,共同總結三峽山峻水急等特點。

四、默讀,體會作者思想感情,交流感受。

五、本課時小結

六、拓展與延伸(作業)

要求學生課後蒐集其他寫三峽風光的詩句。

第二課時

一、交流、展示學生課後蒐集的三峽風光的詩句。

有關三峽的詩句

1、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十二巫山見九峯,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雲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

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5、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6、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7、峽盡天開朝日出,山平水闊大城浮

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注】此設計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三峽的特徵,並能理論聯繫實際,培養他們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

二、研讀課文、分析、體味、探究文章寫景的方法

1、指導學生朗讀,從整體把握課文。

①請2-3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仔細聽後指出他們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②朗讀比賽:分小組或男女生比賽的形式進行,以激發學生的讀書的積極性。

2、討論:疏通文意(六人小組進行討論,每兩個小組討論一個文段,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後把意見綜合到一處,教師只起點撥、引導的作用)。

3、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討論:

①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三峽雄偉秀麗的風光的?抓住了三峽的什麼特點?

文章整體是先寫山,後寫水,作者思路清晰。寫景時動、靜結合。山(兩岸連山,羣峯對峙),水(夏:大水猛漲,江流湍急冬、春:素湍綠潭,清榮峻茂秋:林寒澗肅,哀猿悽清)。

②爲什麼描寫山勢只有寥寥數的筆勾勒?描寫江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依次,而是首先寫夏季,並將春冬二季合爲一體?

文章着重描寫山高峯峻以及由此帶來的江水四季變化。夏季是水旺的時候,秋季是水枯的時候。夏、春冬、秋的記敘次序,是根據水由旺到枯的變化過程來安排的。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寫,是因爲水的狀況比較接近,並不是一般性的略寫處理,以寫景爲主要內容的三段文字,是以“水”爲線索貫穿起來的。

③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請你找出表現形、色、聲、情的關鍵詞語,並認真體味。

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如:文中描寫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綠”繪色,以“湍”、“懸”、“漱”繪形。這些皆與“清榮峻茂”相照應。而寫秋景,則重在繪聲,“長嘯”、“悽異”、“哀轉”,渲染了肅殺的氣氛。其描繪手法因時而變,因景而異,顯得變化多端,搖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則蘊涵其中,一個“趣”字,確切地表達了此時的愉悅之情,而末段的“悽”字,既是對猿聲的描述,也是對秋景所觸發的感情。

本文一共只有155個字,卻概括千餘里,包容四季景色,羅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動有靜,可見,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確實是美不勝收的,同學們一定要熱愛我們美麗的祖國河山,爲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4、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圖文結合使學生更好地感知、記憶課文。)

三、師生帶着尋美的眼光找尋三峽最美的所在,教師引導:在山水。(學生回答一有沾邊,便及時鼓勵:你們跟酈道元真是心有靈犀,他也覺得三峽美在山水)

好的詩文不需要也不要求每個字都會翻譯,因爲美需要的是體會而不是肢解,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文中三峽的美景。(各組一名學生限時1分鐘描繪)

①三峽很美,哪你覺得它美在哪裏呢?你能用“三峽的(景物)美,你看。”的句式說一說嗎?

示例:三峽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天空,擋住陽光。

這樣美的三峽,作者僅用150餘字就描繪得如此傳神入化,其語言之美,其筆法之妙,實在令人稱奇。

②如此美景,作者是怎樣將其描繪得傳神入化——抓特徵寫景。

山——連綿不斷、高峻挺拔

夏水——兇險、迅疾

春冬之景——清幽、秀麗

秋景——淒涼、哀婉(對漁歌的理解)。

四、山是雄奇、險峻的山,水是清幽、柔美的水,山美水美,面對美景,你總不能說好美好美,古人可沒照相機,他如何傳達目睹的美景。

一是認真觀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

二是運用恰當的語言。聯繫你所見過的山,運用你腦中描寫山的詞庫,你能說出哪些?

教師點撥:總結描寫山的詞庫

險峻磅礴嶙峋峻峭突兀

巍峨崢嶸連綿逶迤

千山萬壑峯迴路轉峯巒疊嶂

懸崖峭壁深山幽谷冰峯雪嶺

文中如何寫山?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附:《三峽》譯文

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中,兩岸羣山連綿,沒有一點空缺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巖峯像屏障一樣,遮住了藍天和太陽。除非正午和半夜,看不見太陽和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暴漲,漫上兩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斷了。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則)有時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騎着奔馳的駿馬,駕着長風,也不如船行的快。春冬季節,白色的急流,迴旋着清波,碧綠的深譚,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極高的山峯上生長着許多奇形怪狀的古柏,懸掛着的泉水瀑布,從它們中間飛瀉下來。水清、樹榮、山峻、草茂,實在是趣味無窮。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樹林山澗裏一片清冷寂靜,常常有一些高處的猿猴拉長了聲音在叫,叫聲連續不斷,音調淒涼怪異,空蕩的山谷裏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打漁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板書設計:

三峽

酈道元北魏

山:長、多、陡、高峻

夏水:兇險、迅疾

春冬景色:色彩斑斕、景色清幽

秋:悲寂淒涼

吳法仁

《三峽》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把愛國主義的基本思想,蘊藏在壯麗山河風光和燦爛歷史文化的知識性、欣賞性之中的特色。

2、學習本文以空間轉換爲說明順序介紹景物和抓住景物特徵表現景物的寫法。

3、瞭解電視解說詞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體會本文把愛國主義的基本思想,蘊藏在壯麗山河風光和燦爛歷史文化的知識性、欣賞性之中的特色。

教學難點:體會解說詞與一般說明文的區別。

三、教學過程:

(播放《長江之歌》)

(一)導入:

聽着熟悉的音樂,感受這蕩氣迴腸的旋律,我們彷彿看到了長江正以摧山坼地之力鑿開大山洋洋東去,而三峽正是這奔流不息的長江之上最神奇最壯觀的峽谷。三峽地貌奇特風光旖旎、人文名勝馳名中外,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區。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飽飽眼福。

(二)檢查預習:

1、長江三峽是哪三峽?

2、三峽的地理位置在哪裏?長度是多少?

3、作者對三峽總的`評價是什麼?

(三)整體感知:

(口頭回答表格內容)

名稱樂章地理位置長度自然景觀特點人文景觀

瞿塘峽英雄頌奉節縣的白帝城—巫山縣的大溪8KM激流雄碑刻

古棧道遺址

風箱峽

巫峽雲雨吟四川巫山大寧河口—湖北巴東縣的官渡口40KM雲霧秀神女峯

孔明碑

屈原、王昭君

西陵峽勇士贊秭歸縣的香溪河口—宜昌的南津關76KM險灘險黃陵廟

百聞不如一見,欣賞幾幅三峽圖片。辨別是三峽中的哪個峽谷。

(四)問題探究:

既然三峽的自然風光如此優美,作者介紹自然景物時爲什麼惜墨如金,卻花了很多筆墨去寫人文景觀?

(學生自由朗讀有關內容並討論回答,師總結歸納)

神女——大禹——屈原——王昭君——諸葛亮——馮玉祥

歷史上的西陵人——解放後勇士——我們的人民

表達了對有貢獻的人的崇敬和仰慕之情,體現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激發了讀者的愛國主義情感。

(齊讀三段抒情段落,再次體會感情,這種感情是自然而然的流露)

三峽江水滔滔的氣勢、永不停息的江流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更給予了中國人一種精神:敢於向命運挑戰的精神。如今三峽工程不再是毛澤東筆下的宏偉藍圖而是可以親眼目睹的事實。(欣賞三峽工程圖片)

(五)探討寫法:

三峽之行到此結束,我們不僅獲得了一種美的享受而且內心洋溢着一種激情。這得益於解說詞這種特殊文體的魅力。

1、瞭解解說詞:解說詞是一種實用性的說明文,多用於口頭表達。解說詞運用廣泛:產品展銷、圖片展出、文物陳列、標本說明、園林介紹、影劇解說、新聞人物介紹等。它常與實物或圖象相配合。本文是爲電視畫面配置的文字說明。

2、一般的說明文:

說明對象:三峽

說明對象的特點:雄、秀、險

說明順序:空間順序

說明方法;列數字、打比方

(以兩段巫峽的語段爲例,體會解說詞的特點。學生自由閱讀討論歸納)

3、特殊說明文:

材料裁剪:描繪巫山雲雨

視覺形象感:描寫、引用詩句

比喻、擬人

歷史文化傳說

表達自由:議論、抒情(深化了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增強了解說的親和力)

(六)佈置作業:

1、仿寫句子:以三峽爲抒情對象,仿照書上三段段落寫一段100字左右的句子。

2、假設你是導遊帶領你的遊客來揚中游玩,請你準備一篇介紹揚中的解說詞。

《三峽》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 知識和能力: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積累文言詞語;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三峽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激發熱愛祖國壯美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1. 強調朗誦,整體感知課文,感悟作者的欣賞之情。

2. 引導學生合作探究,鼓勵學生髮表見解、質疑、釋疑。

3. 課內安排一課時

4. 教學方法;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5. 學法指導:①在反覆誦讀中理解文章內容,感悟作者的情感。②自主、合作、探究中積累文言詞彙。

教學用具:幻燈機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落實《新課程標準》

精神想象導入

發揮想象力,描述心中的.三峽情景。引入課題,組織學生交流。

“聯繫學生的想象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整體感知

聽教師範讀課文,把握文章朗讀方法,試讀,評價,修正,感知課文內容。

範讀課文,指導學生朗讀,整體感知課文。“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文章意境和作者情感。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意境和作者情感。

“能運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對作品中的情境,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疏通文意

詞彙積累

小組合作,藉助工具書結合註釋,掃清字詞障礙;歸納總結文言詞彙。

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疏通文意,積累詞彙。“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理解成誦

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力爭當堂成誦。

鼓勵學生背誦文言名篇。

“背誦優秀詩文80篇。”

課外作業

蒐集閱讀三峽相關資料。

“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

《三峽》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瞭解一些文言知識,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句式。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佈局的妙處。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

2、抓住精彩的寫景段落,仔細揣摩畫龍點睛的'詞語,把握作品景物描寫的特點。

教學教法

1、誦讀法。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反覆誦讀,在誦讀中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後達到熟讀成誦。也可引導學生利用提綱背誦法快速背誦。

2、拓展閱讀法。

3、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課的類型:精讀課文新授課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課文朗讀,背誦指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三峽》圖導入新課。

如果說滾滾東逝的長江是一條藝術長廊的話,那麼三峽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變幻的四季、涌動的波濤、聳峙的山巒,激發了古今詩人畫家多少情思與靈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們學習選自《水經注疏》的《三峽》。(多媒體顯示文題)

二、揭題解題

簡介作者: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范陽涿鹿人。撰《水經注》40卷,是爲魏晉時代無名氏所著的《水經》一書所作的註釋。《水經》是一部記載全國水道的地理書,記錄得非常簡略。酈道元收集了有關全國水道的記載以及自己遊歷各地跋涉山川的見聞爲《水經》作註釋,對《水經》中的記載加以詳細闡明和補充,引書達四百多種。課文所選《三峽》節選自《水經注》的《江水注》,是《水經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三、朗讀課文,正確把握節奏,感受作品的音韻美

1、學生初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初步理解文句。

(1)讀準字音:

(2)以小組爲單位,解決疑難詞句,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1)播放錄音,要求學生聽讀,把握節奏、韻律及情調。

(2)教師提示朗讀需要注意的地方: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 /多生怪柏 清/榮/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3、體會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

教學難點 :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預習課文 蒐集關於三峽的資料 錄音帶

一、導語 :

三峽像一副連綿不斷的畫卷,是聞名世界的風景區。交流蒐集到的關於三峽的資料。

二、以讀爲主,讀中探究

1、自主讀書

要求:(1)要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解決。

(2)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

2、彙報交流

(1)以學習小組爲單位交流學習情況。

如: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2)提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再讀釋疑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三、指導朗讀

帶着喜愛、欣賞的感情讀。自由吟讀,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把優美的畫面,真摯的`情感讀出來。

四、結束語:

作者按照時間的順序介紹了三峽一天的美景,使我們認識到了三峽不同時間的美麗,學習作者這種寫作方法,使自己的文章也變得條理清楚。

五、作業 :

把你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聽。

《三峽》教學設計15

教學要求:

1、 根據詞句理解自然段的意思。

2、 感受長江三峽風光美,熱愛祖國的山水。

教學重點:

感受三峽的風光美。

教學難點:

課文描寫的景、情如何在學生身上實現內化。

課前準備:

多面體課件

教學模式:

重點突破,自我探究,整體感知課文,把握課文重點,學生通過主動學習,自我嘗試,自我探究,突破難點和重點,在此基礎上展開討論交流,教師適當點撥,並進行遷移發展,實現學懂後的學會。

教學過程:

一、 引題,欣賞,直觀感受。

1、長江以其雄偉磅礴的氣勢自古以來吸引了無數中外遊人紛紛前來觀光遊覽,它和黃河一樣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

2、欣賞長江三峽風光錄象。

3、欣賞後,你有什麼感受?讓學生說說。

二、 整體感知,把握重點。

1、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最能體現作者感受的句子。

“啊,百里三峽,好一幅百里山水圖。”

指名讀,齊讀,讀出對長江欣賞、讚歎的感受。

2、 讀了這句話後你有什麼問題?——歸納:百里三峽圖裏有哪些景物?爲什麼說它是百里山水圖?

3、 從課文中找找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山奇、水急、船險

三、 學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自學第三自然段,學後交流:

你學懂了什麼?抓住哪些語句學的?

刀砍劍劈像……像……還好像

(2)、感情朗讀

(3)、教師適當小結。

2、 比較第二與第三、四自然段的異同。

同:寫法相同

異:描寫景物不同

3、 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 、學習小組爲單位自學第三、四自然段

(2) 、抓住重點詞句交流探究:課文寫了景物的什麼特點?怎樣來寫的?

(3) 、感情朗讀

4、 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並指名讀,說說爲什麼喜歡。

5、 山奇、水急、船險,充分展現了三峽風光,令作者情不自禁地發出感慨,

“啊,百里三峽,好一幅百里山水圖。”

齊讀

四、 學文六、七、八自然段。

1、 三峽不僅風光優美,還有許多迷人的傳說,神女峯即是其中之一。出示神女峯的畫面,描述神女峯的形狀。

2、 齊讀課文六、七自然段,指名說說故事。

3、 學了神女峯的故事,你對三峽這幅百里山水圖又有了什麼新的認識?

4、 再讀“啊,百里三峽,好一幅百里山水圖。”

五、 遷移發展

1、 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面對神奇的三峽,寫下了無數動人的詩篇、故事,一曲《長江之歌》更是抒發了當代中國人對它的熱愛。欣賞《長江之歌》

2、 以“長江三峽,我想對你說”進行說話練習。

3、 課後作業:尋找、收集關於長江三峽的詩歌故事,閱讀時間交流。

標籤:三峽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