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三峽》教學設計15篇

設計1.58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峽》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峽》教學設計15篇

《三峽》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激發對長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知識目標: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品味文章優美的句子及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3、能力目標:理清文章的描寫的順序,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2、激發對長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三峽的資料。

2、教師準備三峽風光片,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描寫三峽之秋的景色的?(板書:時間順序)現在就讓我們帶着美好的情感乘着語言文字這艘小舟,去看看三峽美麗的景色吧!

二、品讀賞析。

(一)、請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

1、你認爲哪些景物的描寫最美,把你的感受批註在書上,並美美的讀出來。

2、每個時間段的三峽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或感受是什麼,用一兩個詞來說說。

(二)、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對文章進行講解。

通過剛纔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有了很多感觸和收穫。談談你的感受吧!

1、早晨

(1)你來說說說早上三峽的特點?(板書:明麗)

(2)從哪些地方看出來這個特點的?生讀句子

(3)你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什麼是“綠葉金實”嗎?

(4)誰能用自己的體會,把這種明麗的特色讀出來?

2、中午

下面誰來接着介紹其他部分的景物?

(1)你能用書上的詞語說說你的感受嗎?(板書:熱烈)

(2)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長江的熱烈?

(3)出示改變了的句子。

中午,羣峯披上金甲,陽光照在水面上,長江奔騰流去;同時又把它的光輝,投向兩岸峭壁。

變一變,還能感受到長江的熱烈嗎?(不能)

(4)、出示完整的句子。

中午,羣峯披上金甲,陽光在水面上跳躍,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着,呼嘯着,奔騰流去;同時又把它那激盪跳躍的光輝,投向兩岸峭壁。

對照兩個句子看一看,爲什麼變一變就不能感受到長江的熱烈了呢?

(關鍵詞和比喻句,更能體會文章的感情,能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

(5)、抽生讀,其他同學想象畫面。全體學生自由讀文

3、下午

(1)展示圖片,一邊看一邊思考着是什麼時候的景色?(下午)你的判斷依據是什麼呢?(霧)

(2)、在這段中那些景物的描寫很美呢?你來讀一讀。

(霧美——青色、透明;長江美——明亮的帶子,平靜、輕緩)(板書)

(3)、通過朗讀比較中午和下午三峽的不同,板書下午三峽的不同的特點(平靜)

如果把中午的三峽比作充滿活力的小夥子,那下午的三峽就是一位——羞澀文靜的少女,如果說中午三峽的特點是熱烈,那麼下午三峽的特點就是——平靜

下面請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讀一讀,一個讀3自然段,一個讀四自然,感受他們不同的特點。

4、夜

(1)請生談夜的景物的美。

擬人的作用,使三峽充滿生機和靈性。

爲什麼像驚醒了一般?(因爲夜很靜。)(板書)

(2)關於夜晚,誰還有補充?

讀一讀月出的景色。

(3)、三峽的.景物到底獨特在哪兒?

這時,月亮和山的陰影,對比得異常明顯——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傾向江心,彷彿就要撲跌下來;而月亮,從山頂上,順着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下來。

師:因爲山是墨一般的黑,所以月光才顯得特別的皎潔(課文用“清冽”一詞描寫月光);因爲山高、峽谷深,所以纔會像瀑布那樣凌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那樣直掛下來。

(4)、只有三峽纔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月色!能夠通過自己的朗讀把它展現出來嗎?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個句子(自己讀、推薦讀)

5、就像一道道瀑布領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下來。多麼神奇美妙的三峽秋天的月色啊!

6、點明最後一個自然段:這一天,正是中秋。(ppt出示)

正因爲它是中秋,所以: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引讀)

最後一段和第一自然有什麼關係嗎?(前後照應)

這也是我們在寫作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希望大家在平時的寫作中能借鑑,爲己所用。

三、讀美文。

在這美麗浪漫的秋天,作家方紀帶我們遊覽了美麗的三峽,你最喜歡什麼時間的三峽?你能讀讀嗎?

1、配樂朗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抽讀。

看來同學們對三峽的美感受都很深,縱然我們有千言萬語,也說不盡對三峽的讚美。課後讓我們再有感情地讀讀課文,選擇喜歡的段落背一背。

四、讚美景。(隨機掌握)

師:課文學完了,大家還有什麼要說的?沒有發言的同學,可以先講。

生一:我感到三峽太美了,長大了一定要去看看。

師:不必等長大,假期有機會就可以去。

生二:我覺得作者寫的這篇課文很好,很有特色,很吸引人。

閱讀丁丁東東的視角,根據自己上課時的獨特體驗和收穫寫下“我的視角”。

五、回顧總結

三峽成熟的美在作者筆下是多姿多彩的,讓我們讚歎不已。作者把三峽描寫的這麼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除此之外作者還運用了一些寫作上的方法。

1、作者描繪景物時,抓住了景物的特徵,(指板書)早上,……。三峽的早中晚各有不同的美,那麼,《三峽之秋》整體上帶給我們一種什麼氣息呢?(成熟的氣息)

2、此之,作者還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動。

希望同學們在寫作中能學習這種寫作方法,爲自己的文章添色!

最後,讓我們在一首描述三峽兩岸風光的古詩中結束這次三峽之旅吧!全班齊誦:《早發白帝城》。

六、寫美景。

這節課我們感受了作家方紀筆下的三峽,希望在生活中,同學們也能善於觀察和積累,書寫自然之美。

現在正是秋季,老師爲大家提供了秋天銀杏葉和楓葉的一些圖片,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後,借鑑本課的寫法,完成“小練筆”。(模仿本文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題目自擬。)

《三峽》教學設計2

一、教學思路:

《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教讀本文,首先要重視朗讀,在反覆朗讀中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熟讀成誦中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的語言,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把想象中的三峽風光用語言描述出來;並運用多媒體播放一些三峽風光片,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讓學生對三峽有感性認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節奏分明的`朗讀課文,疏通文意,並能當堂成誦。

(2)掌握“自”“至於”“則”等虛詞的用法,理解“闕”“襄”“沿”“溯”“奔”“疾”“素”“絕”“屬”等實詞的意義,翻譯重、難點句子。

(3)品味文章語言,展開想象,體味作品意境。

2、過程與方法

採用說讀法教學本文。

第一步,節奏分明的朗讀課文,對照註釋疏通文意,整體感知內容,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步,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充分發揮想象力,讓學生把想象中的三峽風光用語言描述出來。

第三步,總結本文的寫法,背誦全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訓練語言表達能力。欣賞三峽的獨特之美,激發熱愛祖國山河之情。

三、教學重點:

1、節奏分明地朗讀課文,疏通文章大意,並能當堂成誦。

2、學習積累重點詞語。

3、對照註釋,疏通文意,品味文章語言,展開想像,體味作品意境。體會作者對三峽獨特美的欣賞之情。

四、課時安排:兩課時(第課時)

五、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瞭解大意。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或圖片,查找作者酈道元的有關資料。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熟讀成誦,準確理解

(具體內容見下表)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情景導入

1、由《早發白帝城》導入:

2、檢查預習

學生交流查找的有關作者的資料: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熟讀理解,疏通文意

1、重點字詞正音:

2、解答學生不理解的字詞:

1、初讀課文:並讓學生齊讀重點字詞。

2、在限定時間內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三遍,熟悉課文。

3、學生自主學習,根據課下注釋,疏通文意,並將不理解的句子畫出來。

4、小組討論交流,解決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

5、全班討論交流質疑。

作業

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品味語言,體味意境。

(具體內容見下表)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

《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下面我們細細品讀課文,體會其寫景的妙處。

集體背誦全文

研讀與質疑

1、播放《三峽風光》片,幫助學生理解。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小結:

作者先寫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後抓住了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春冬,晴初霜旦

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悽婉美。

a.1、思考問題:

b.(1)作者是從方面描寫三峽的自然景觀的?

(2)作者分別抓住了這些自然景物的什麼特點來寫的?

(3)課文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全班討論。

3、找出相對應的語句,反覆品讀,展開想像,對照着《三峽風光》片用最美的語言描述出來。

4、學生質疑:

拓展延伸:比較閱讀

1、《早發白帝城》與《三峽》都描繪了三峽風光,前者是詩,後者是遊記散文,試找出詩句與課文中相對應的、寫相同景緻的句子。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明確:抓住景物特點,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寫景;抓住不同的季節,以動物、靜物相結合的方法來寫景;凝聚自己深厚的感情來寫景。

1、討論

2、體會怎樣寫山水遊記

作業

小結

七、教學反思:

《三峽》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文意,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三峽景色之美。

過程與方法:

1.藉助註釋,運用工具書,準確譯文。

2.抓住重點詞語賞析文章的寫景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展開想象,體味文章意境,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疏通文意,感受三峽的獨特美。

教學難點:

把握三峽四季江水的不同特色。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翻譯法、賞讀法進行教學,同時運用多媒體,引導學生結合文本領略三峽的風景美以及酈道元的描摹之美。

1.朗讀法: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正音,在準確句讀中把握大意。

2.翻譯法:準確的翻譯文言文是文言文學習的重點。教師在引領學生運用書下的註釋,使用工具書的基礎上,讓學生先突破四字短語的翻譯,再完成全文的翻譯,爲後面的賞讀奠定基礎。

3.學生欣賞文章佈局之美和山水景色之美時,注意設置主要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認識《水經注》的文學魅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向學生簡介酈道元和《水經注》。

資料: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人。地理學家,散文家。著有《水經注》,《水經注》是一部有文學價值的地理鉅著。

酈道元在寫《水經注》時,突破了《水經》只記河流的侷限。他以河流爲綱,詳細地記述了河流流經區域的地理情況,包括山脈、土地、物產、城市的位置和沿革、村落的興衰、水利工程、歷史遺蹟等古今情況,並且具有明確的地理方位和距離的觀念。《水經注》是第一部完整記錄華夏河流山川地貌的書,在歷史上被稱爲“聖經賢傳”“宇宙未有之奇書”。

【設計意圖】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

(二)讀準確

師:檢查學生朗讀情況,強調重點字讀音,嘗試去掉標點,準確停頓。

略無闕處(quē) 重巖疊嶂(zhàng) 夏水襄陵(xiāng)

沿溯阻絕(sù) 素湍綠潭(tuān) 絕巘(yǎn)

飛漱(shù) 屬引悽異(zhǔ) 淚沾裳(cháng)

【設計意圖】準確掌握生僻字和多音字的讀音,大致瞭解文意。

(三)讀明白

師:逐段翻譯,每段先圈畫書下註解,將重點詞語的義項羅列出來,根據書下注釋及已知解釋,選擇合適的解釋。四字詞語則注意強調對應,最後翻譯全文。

1.重點字詞。

略無闕處:毫(無),一點兒;同“缺”,缺口。

重巖疊嶂:像屏障一樣的山。 自非:如果。

亭午夜分:正午。 不見曦月:陽光。

夏水襄陵:上。 沿溯阻絕:順流而下,逆流而上。

或王命急宣:有時。 雖乘奔御風:即使;飛奔的馬;駕(車)。

不以疾也:認爲,覺得。 素湍綠潭:白色的急流。

絕巘:極(高的)山峯。 飛漱其間:沖刷。

林寒澗肅:寂靜。

2.易錯句。

隱天蔽日: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注意語言的簡潔)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有時皇帝的命令要急速傳達,這時候只要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或”與“有時”的區分)

林寒澗肅: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類似於“互文”)

高猿長嘯: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高”與“長”的'準確理解)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藉助註釋與工具書讀通、讀懂文言文,並能用通順的現代漢語翻譯文章。

(四)深入探究

師:1.結合圖片和字形,說說什麼是“峽”。

2.三峽的山有什麼特點?找出相關語句,簡單概括。

3.三峽的水在不同季節各有怎樣的特點?找出相關語句,簡單概括。

4.文章三段對江水的描寫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排列的?

內容鑑賞:

“峽”指兩山夾水的地方。《三峽》一文寫山,突出高峻險拔、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自三峽七百里中”,交代峽之長。接着指出兩岸山的特點在於“連”,“略無闕處”,毫無殘缺的地方,進一步寫“連”。下面接着寫山的“高”:山峯相重,羣山復疊,山上壘山,說明山高;山隱匿於天空,遮蔽住太陽,從另一個角度寫山的高;“重”和“疊”,就山本身的狀態寫其高,是俯瞰而得;“隱”和“蔽”,以天和日來襯其高,乃仰視所見。接下來的兩句,只有正午和半夜的時候才能見到太陽和月亮。如果不是“兩岸”連山,哪怕只有一岸連山,也不會形成這種狀況;如果連山有缺,其他時間於缺處也能見到日月;如果連山不高,也不必待到這時才見日月;如果三峽不窄,其他時候也可見到日月。

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來往的船隻都被阻絕了。“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雪白的激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讚歎“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則“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那悽異的叫聲持續不斷,在空曠的山谷裏“哀轉久絕”。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

作者重點是寫水,而水以夏季爲盛,故先寫“夏水”。爲寫水勢,先寫山勢,這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嶺相互映襯,能形成一幅險峻壯奇的圖畫。

【設計意圖】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提供了非常全面的鑑賞,學生需要通過直觀的認識、詞句的揣摩將這些鑑賞變爲自己的理解,進而真正瞭解《水經注》的文學特色。

(五)課外拓展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找出《三峽》中的描寫與之相一致的地方。

明確:1.朝辭白帝彩雲間──朝發白帝。

2.千里江陵一日還──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3.兩岸猿聲啼不住──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4.輕舟已過萬重山──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進一步加深對本文的理解。

(六)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閱讀《右溪記》(唐·元結)。

【設計意圖】1.增強對課文的記憶;2.引入與本篇課文相似的同樣是描寫自然景觀的文章,作爲學生的拓展閱讀。

《三峽》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文意。

2、反覆誦讀,欣賞三峽的優美風光,品位語言的精妙。

3、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指導誦讀的方法,培養誦讀的習慣,形成誦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的多遍不同形式的讀,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學難點:培養誦讀的習慣,形成誦讀的能力。

教學方法

朗讀法、練習法、討論法。

運用的信息技術工具 硬件:多媒體網絡教室,計算機。

軟件: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思路

始終以“讀”貫穿全過程,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如默讀、齊讀、品讀句段等,在朗讀、練習、討論中完成教學目標,加深文本印象。

教學過程

導入:(約3分鐘)

曾有一位有名的外國友人問餘秋雨先生:中國哪一處景點最值得遊覽?餘秋雨先生給出的答案是:三峽。同學們,三峽究竟有何魅力呢?今天讓我們走進酈道元的《三峽》探究一下。

走近作者及作品(約2分鐘) 同學們,酈道元因一部《水經注》而出名,《水經注》因爲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地理價值而被後世稱頌。這節課我們不僅要了解長江三峽的魅力,還要欣賞《三峽》語言的特色。

學生齊讀書下註解1,讓學生了解作者、作品,熟讀課文,理解文意。(約15分鐘)

1、教師範讀一遍,學生把自己把握不準的停頓在聽老師讀時做上批註。學生再自由讀2遍,然後請一名同學展示一下,老師點評。

2、通過小檢測,查看對課文的翻譯是否到位。

(投影出示)準確譯,我能行!

1、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沿溯阻絕。

4、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5、朗讀並要求:正字音、準確停頓。

6、譯文:藉助課下注釋和相關資料把課文通順地譯成現代文。重要的詞作出批註,有疑問做出標記,

7、準確完成翻譯。

讓學生掌握朗讀和課文翻譯

1、分段朗讀,知三峽,欣賞三峽的優美風光。

2、品位語言的精妙。

3、背誦(約20分鐘)

1、評價學生朗讀2、出示問題讓學生作答。

怎樣的山……

夏水有什麼特徵……

春冬景色如何……

秋景給你什麼感覺……

3、提示學生從從修辭、色彩、觀察角度、準確精煉的語言等角度品味課文,學生完成後展示再作評講。

1、男生讀寫山和夏水的層次,女生讀春冬和秋景的句子。

2、回答問題。

3、讓學生在書上批註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

4、背誦。

5、比比看誰更能讀出三峽的特徵來。

6、讓學生更深刻掌握文本。

《三峽》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讀準字音,讀清句讀,對照註解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文章的內容。

2、積累一些文言知識,包括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等。

能力目標

1、通過文言知識積累,朗讀訓練,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讀和對文意的理解能力。

2、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深入作品的意境,涵詠體會,獲得美的.享受,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把想像中的三峽風光用語言描述出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

欣賞三峽雄偉壯麗的奇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難點】

通過品析語句領悟三峽的雄壯美、奔放美、清幽美、悽婉美,並且能用語言把美描述出來。能夠掌握一些描寫景物的技法。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點撥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訓練朗讀,積累文言知識,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讀和翻譯理解能力。

一、導入:

二、讀一讀,讀通文意

1、初讀:生速讀課文,理出課文生字,藉助工具書解決。師檢查字音。

2、順讀:根據學生讀課文出現的節奏問題,老師加以指導。解決學生朗讀出現的問題。

3、默讀: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讀懂文意。

4、賽讀:男女生比賽朗讀,加深理解。

5、齊讀:理清內容。

三、作業

1、整理文言字詞。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品味文章美點,探究文章寫作技巧,學以致用。

一、導入

以“三峽”視頻導入新課。

二、說一說,說出美點。

1、你能用“三峽的________美,美在________。”的句式說一說嗎?

學生思考,然後發言。

如:三峽的山美,美在雄壯,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懸崖,層層峭壁,遮蔽了天空,擋住了陽光。

……

教師點評小結。

2、播放三峽圖片,再次感受三峽的美。

三、品一品,品出技法。

三峽的這些美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手法將它們表現出來的呢?如:

文章句式美。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運用對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收放自如,很有節奏感。

文章修辭美、文章妙在語言精練……

學生思考發言,教師小結。

四、小結

本文寫景生動,用詞精準,有着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寫手法以及成功運用了對偶、誇張、引用等修辭和襯托的寫作手法,更是令人讚歎。

五、繪一繪,繪三峽美景

語文活動設計:我是三峽小導遊

1、活動要求:人人都是小導遊,緊扣課文內容,適當選擇課前蒐集的相關資料或學過的有關詩文,發揮想象寫一段情文並茂的導遊詞。

導遊詞設計範例:(多媒體視頻出示)

2、學生交流,進行小組間合作。

3、交流反饋。

六、作業

1、根據課堂活動整理導遊詞。

2、用你從課文中學到的寫作技法寫一段文字描述家鄉的山水美景。

《三峽》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一、熟讀課文,總結背誦方法。

二、品味語言,感受三峽美景。

三、感受山河壯美,體會作者讚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走進三峽,感受其美麗景色。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1、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些千古流傳的名句是描寫我國哪裏的優美自然風光的呢(學生回答)?

查爾斯·比利奇,澳大利亞畫家,被28個國家指定爲奧林匹克畫家,第一次來三峽時,剛到三峽人家龍進溪口,就被獨具三峽特色的風景所吸引,被如詩如畫的三峽美景吸引,現場進行繪畫創作,並一再感嘆“這裏的風景太美了,真想在這裏住上一個星期,慢慢欣賞、創作!”今天我們共同走進三峽,欣賞其美麗的景色。

二、預習檢測

(一)、走進作者: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北朝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他博覽奇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遊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蒐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彙集。

(二)、讀準字音

涿縣(zhuō)

重巖疊嶂(zhàng)

不見曦月(xī)

沿溯阻絕(sù)

朝發白帝(zhāo)絕巘(yǎn)

素湍綠潭(tuān)

略無闕處(quē)

飛漱其間(shù)

清榮峻茂(jùn)屬引悽異(zhǔ)

教師強調:同學們的預習情況非常好。那麼在你預習的過程中,有哪幾個字容易出錯呢?學生紛紛發表個人意見,得出容易出錯的字“闕”、“巘”、“曦”,字形較複雜,需要注意。

(三)、熟練閱讀課文,並嘗試劃分節奏。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

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教師強調:這是文章當中的重點語句,同學們在劃分的過程中,要從語句的意義、字詞的解釋入手,嘗試劃分。學習過程

三、讀一讀(語音、語調、節奏)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

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教師強調:同學們結合自己劃分的節奏,試着去讀一讀這些重點的語句。(學生閱讀之後)教師配樂(淙淙的流水聲)範讀,景色的美盡在聽讀當中。

四、譯一譯(準確、熟練)

教師強調:利用工具書和課文註釋翻譯課文,若有組內解決不了的字詞句,畫出來,請其他組幫助解決。

同學們在小組討論之後,有沒有不能夠解決的問題,請馬上提出來。(在工具書、字典的幫助下,學生成功解決問題)我也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問題,下面提問學生。

(一)、解釋下列詞語。

1、略無:毫無

2、闕:通“缺”

3、自非:如果

4、曦:日光,這是指太陽。

5、襄:上

6、沿:順流而下

7、溯:逆流而上

8、湍:急流9、回清:迴旋的清波

10、絕巘:極高的山峯

11、飛漱:急流衝蕩

12、峻:山高

13、屬引:接連不斷

(二)、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夜半,是看不見陽光和月亮的。

2、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即使其上快馬駕着疾風,也不認爲快。

五、品一品(內容、描寫角度、景物特點)

請同學們用欣賞的眼光來品讀課文,向大家推薦你最欣賞的語句,並簡述理由。

學生一:“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的景色,着“寒”“素”“悽”“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學生二:雄壯的美景。水襄陵,沿溯阻絕

學生三:清秀的美景。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教師強調: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從這一句中我們看到了三峽美景的淒涼。

六、背一背(方法)

整體把握

山。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

水。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化整爲零

山勢——夏水——春冬——秋景

水襄陵,沿溯阻絕;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七、擴一擴

這樣秀麗的山水美景除了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如此生動的描寫之外,我國古代許多著名詩人也用他們的生花妙筆描繪了一幅幅三峽美景,請同學們展示你搜集到的詩篇。學生蒐集

1、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氛。盧照鄰

2、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爲魁。郭沫若

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

4、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5、巴山上峽重複重,陽臺碧峭十二峯。孟郊

6、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

8、白帝城邊足xx,瞿塘五月誰敢過。李白

八、結語

無限壯麗的祖國河山體現文人墨客的詩詞佳作中。《三峽》作爲古代模山範水的經典之作,筆墨凝練生動,寥寥一百五十四字就把七百里三峽的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盡收筆底。讓我們再次拿起課本,高聲朗讀,感受山河的壯美,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教學反思:

在準備《三峽》的過程中,廣泛的接觸了《三峽》一課的課例、教案、導學案、課件等,酈道元的《三峽》是古代模山範水的'經典之作,筆墨凝練生動,寥寥一百五十字,寫出了三峽七百里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盡收筆底。最終設計採用瞭如下授課方式。共分爲五個部分,分別是讀一讀、譯一譯、品一品、背一背、擴一擴。

讀一讀環節,規定時間內學生閱讀,要求不錯讀、不漏讀;要求學生個讀,做出點評;展示課件,要求學生更正錯誤的停頓;全班齊讀,注意讀出感情。在此環節的教學中,學生能夠積極大膽的閱讀,參與到課堂中來,且學生之間相互質疑,解決閱讀中遇到的節奏、停頓問題。

譯一譯環節,採用小組合作方式,給予學生時間,利用工具書和課下注釋翻譯課文,對於解決不了的字詞句,畫出來;組織學生相互之間提問、質疑,伴之以教師點撥;出示課件,以提問的形式,檢查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其中重點字詞: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

沿溯阻絕

夏水襄陵

素湍綠潭

清榮峻茂

或王命急宣

良多趣味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在此環節,時間分配合理,找出本文中重點字、詞、句處理,方法得當。

品一品環節,教師講解文章結構,並且組織學生品讀,瞭解課文意思,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由寫山引入,再到寫四季的水、景,正因爲有了山的連、高、險,纔有了水的疾。文章環環相扣,一氣呵成。其中講解過程中部分學生的回答令我感到欣喜,組織的答案准確、恰當、合理,可見確實下了不少的功夫預習。

背一背環節,此處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文章結構整體把握,然後化整爲零,抓住各個部分的關鍵詞、句,達到快速背誦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要巡迴指導,最後再檢查一至兩名同學,指導方法,全班齊誦,結束背誦環節。

擴一擴環節,我有針對性的蒐集了一些描山繪水的、千古傳頌的詩句,在給學生講解之後,要求學生熟讀成誦,擴充知識面。此環節的設計過於倉促,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我認爲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在此過程中講述過多,完全可以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去理解、感悟並且試着講出這些名句的內涵,教師只起補充的作用。

《三峽》教學設計7

《三峽》

教學目標:

1、能積累文言詞彙,體會課文語言的特點。

2、能在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能發揮想象,體會文章寫景的妙處,瞭解文章所描寫的三峽的特點。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彙。

2、正確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3、發揮想象,體會文章寫景的妙處。

教學難點:

1、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請看幻燈片上的美麗風景,先對圖片進行一下描述,然後猜一猜,這是哪裏的風景?

(多媒體展示三峽圖片)

(第一幅)

生:這幅圖片中有高聳的羣山,延綿不斷。羣山當中有一條好像綠絲帶一樣的河流。

生:根據圖片我猜是三峽的圖片。

(第二幅)

生:這是一條寬闊的江河,河兩岸的山像被刀削過的一樣,很平直,很陡峭。

(第三幅)

生:這是一幅遠景圖,壯觀的山峽,山上有鬱鬱蔥蔥的植物,中間的江水有點像黃河,水面上有兩艘遊覽的船。

師:你怎麼知道是遊覽的船?

生:因爲船的造型就像是遊覽的船,不像是其他的船,而且船邊上有很多人再看兩岸的風景,有幾個人還拿着望遠鏡。

師:恩,觀察聽仔細的啊。

(第四幅)

生:這幅圖像一幅中國山水畫,近處色彩鮮豔濃郁,遠處則顯得隨意淺淡,畫的風景應該是長江三峽的風光。山高水淺,意境深遠。

師:很不錯,的確可以說是一幅山水畫。

(第五幅)

生:這是一個很大的水庫,從規模上來看,應該只能是長江三峽水利工程。我想這肯定是三峽了。

師:正確。在座的同學有沒有去過三峽旅遊的?給大家做做導遊,介紹一以下三峽有哪些值得留戀的景物風光?

生:三峽位於長江中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瞿塘峽山高水急,極爲壯觀,人稱“夔門天下雄”。

巫峽谷深峽長,幽靜秀雅。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峯恰似亭亭玉立的十二仙女,自古就有“朝爲行雲,暮爲行雨”的浪漫傳說,據我所知,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漢代美女王昭君的故鄉都在巫峽附近。

西陵峽水急灘多、行船艱險而令人望而生畏。西陵峽兩岸石壁的形態、色澤都十分奇特,牛肝馬肺峽、兵書寶劍峽和黃牛峽等區段都名有特色。西陵峽下口正在修建宏偉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已形成以現代化建設爲主要內容的新景觀。在到三峽工程之前還有白帝城和地縫天坑等景點。

師:真爲同學說得很詳細,真是一名出色的導遊,那麼我們所看到的是今天的三峽風光,那麼古人眼中的三峽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的《三峽》。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翻到194頁。

二、作家作品:

師:請一個同學爲大家介紹一下本文的作者及其作品。

生:本文的作者酈道元是北魏時期的地理學家,著有《水經注》,其書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蹟、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這本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師:謝謝××的清楚簡練的介紹。對作者和《水經注》一書大家作個瞭解即可。

三、自瀆課文,疏通文義:

師:請大家用3分鐘的時間自己把文章默讀一遍,不會讀的字查查字典,註上拼音,不懂的字詞作個標記。

(3分鐘後)

師:請看幻燈片,請同學讀一讀屏幕上的生字:

生:闕處(quē)重巖疊嶂(diézhàng)隱天蔽日(bì)曦月(xī)

襄陵(xiānglíng)沿溯(sù)素湍(tuān)絕巘(yǎn)

飛漱(shù)長嘯(xiào)屬引(zhǔ)

師:老師爲大家範讀一遍課文,聽的時候注意句讀和語氣,體會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師:下面請大家小組合作,把自己不懂得字詞提出來小組討論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等會兒提出來請其他小組幫忙。然後每組選擇一段結合課文的註釋在瞭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描繪一下三峽的優美風光,說出來小組內部交流,然後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進行全班交流,小組交流時間5分鐘。

(小組活動,疏通字詞)

師:有沒有小組解決不了需要提出來幫忙的字詞?

生:“重巖疊嶂”是什麼意思?這裏的“嶂”怎樣解釋?

生:“重巖疊嶂”實質重重疊疊的懸崖。“嶂”是指像屏障一樣的高山。

師:回答得非常好,還有沒有需要幫助的?

生:“至於夏水襄陵”這句中,“襄”書上解釋爲“上”,“陵”又怎麼翻譯呢?

生:“陵”是指打的土山,這裏是說到了夏天水漫了上來,把大的土山都淹沒了。

師:翻譯的非常準確,看還有沒有問題?

生:第二段最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怎麼翻譯?主要是“御風”和“以”字我們不知道怎樣解釋。

生:“御風”意思是駕乘着風,我想這裏是誇張的手法,這句的意思是就算騎馬駕風而行,都沒有從長江中行船那麼快。

師:解釋得非常好,看來你們小組的效率還挺高的。還有沒有小組在字詞的解釋上有問題的?沒有的話我們就要請大家做做導遊了。

四、討論體會:

師:縱觀整篇課文,大家想一想,課文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小組討論2分鐘。

(2分鐘後)

生:我們小組認爲作者對三峽有一種驚歎的感情。

師:驚歎?有沒有一個成語可以更好的表達你這個觀點?這個成語中有一個“嘆”字。

生:歎爲觀止。

師:很好。你爲什麼這樣認爲呢?

生:他寫連山,用了“略無闕處”“隱天蔽日”這些詞,還有後兩段寫的那些景物都不是平常所能見到的。

師:理由還比較充分,還有嗎?

生:我們小組認爲作者對三峽充滿了喜愛之情。三峽嘛,我們現在都有這麼多人喜歡去玩,說明大家都喜歡,所以才能成世界著名的旅遊景點,說明它很美很吸引人。

師:注意,是因爲很多人喜歡它,所以它美嗎?最好在文中去找支持你們觀點的理由。

生:是因爲三峽自古以來就是一美景奇景,所以人們喜歡去遊玩。

師:那你們認爲作者對三峽喜愛,理由是什麼?請在文中找。

生:理由是第一,作者對三峽描寫比較細緻,尤其是對水的描寫,分了夏、春冬和秋天來寫水。第二,寫景都是極力寫它的奇險壯美,帶有一種前面他們說的歎爲觀止的感情,既然歎爲觀止嘛,就說明他很喜愛。

師:“奇險壯美”,這個詞用得很不錯,能不能在文中找出具體的詞句?

生:第一段中“略無闕處”、“隱天蔽日”、第三段中“素湍綠潭”“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等等。

師:回答得很具體、很落實。我們知道《水經》是一部地理著作,而作爲《水經》中的一條註解的《三峽》,雖然說是一篇介紹性、說明性的文章,寫得比較客觀,但字裏行間的確可以體會到作者對三峽的欣賞讚美之情,通過這種讚美表現出了作者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

好,下面請全班同學一起把課文朗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體會作者的這種欣賞和讚歎的感情。

(全班齊讀課文)

五、研讀賞析:

師:假設我們現在是三峽的導遊,請你根據酈道元的這片《三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給正準備前往三峽旅遊的遊客作總體介紹。說的時候儘量突出三峽風光的特點、語言優美,有吸引力。每個小組選擇其中一段集中討論,組內交流3分鐘,然後選派一名代表起來當導遊。在本組的導遊介紹前需要小組四個人一起將所選的段落當堂背誦一遍,要求整齊、有感情。

我們將評選出最佳小組合作獎和表現最佳導遊獎。獲獎的將得到精美禮品一份。

(3分鐘後)

師:哪一組同學討論的是第一段?

(一小組齊背第一段,“導遊介紹”)

師:嗯,背得很整齊,也比較流利,不過速度稍微快了點,注意感情的把握。

生:親愛的遊客朋友們,歡迎乘坐“中華之星”號遊輪到著名的長江三峽旅遊,三峽最有特色的就是兩方面——山和水。在三峽的七百里當中,兩岸山連着山,一點也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住了天空,擋住了日光請遊客們到船邊上欣賞這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羣山,現在是早上,到中午十一點半左右大家基本上才能在處於峽谷中的.船上看到太陽——如果天氣好的話,並且到下午一點過後太陽又會躲到重巖疊山後面,一整天見不到面了。月亮也是一樣只有到半夜的時候才能看到。

師:很好,有想象力,介紹比較準確,若語氣和用詞能再增添一點吸引力就更好了,謝謝這名同學和他們小組。哪一組來介紹第二段的內容?

(另一小組齊背第二段,“導遊”介紹)

生:遊客朋友們,請看岸邊那些山陵,到了夏天有時發大水,江水會漫上山陵,就像白素貞水漫金山。沿江上下的行船都被阻絕。據說在古代有時皇帝的命令必須急速傳達,那清早從四川的白帝城發船,傍晚就到了湖北的江陵縣,壤中間相距一千二百餘里,就算是騎快馬駕輕風開奔馳,也不象它這樣快。

師:這爲同學語言很幽默,不過在座的應該沒有人見過百素貞水漫金山吧。類比最好巨大家比較熟悉的東西。不錯,掌聲鼓勵,next。

(第三小組齊背第三段,“導遊”介紹)

生:現在是初春,大家雖然見不到壯觀的洪水,但是春冬的三峽也有其不同一般的景緻,請遊客們看這水面又潔白的浪花,還有綠茵茵的潭水洄旋着清波,倒映着兩岸各種風物的影子。請擡頭看那高高的山頂上,長着很多奇怪的柏樹,注意留心山崖中會有一些懸泉和瀑布沖刷在怪柏之間,水清樹榮,山高草茂,實在有無窮的樂趣。

師:哪位同學來點評一下這名導遊的介紹?

生:我來。這位導遊語言豐富,口氣也挺有導遊的味道。介紹全面,就是有些不流利。

(第四小組齊背第四段,“導遊”介紹)

師:背得比較流暢,遺憾的是不夠整齊。有請導遊。

生: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如果大家國慶十一黃金週有機會的話,不妨再來三峽旅遊,不是我貪財還想賺大家的錢,而是秋日的三峽的確又別有一番風味:每逢秋雨初晴的日子,或者有霜的早晨,你會感到這裏的樹木很清涼,山間很寂靜,時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了聲音叫着,連續不斷,非常淒涼怪異。空曠的山谷,傳來了哀猿的回聲,悲切宛轉,很久才能消失。所以自古有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師:很不錯。看來同學們小組合作的效果很好。幾位導遊的表現都非常優秀,老師真是難評定孰優孰劣,課後請同學們投票選出吧。讓我們全班一起再讀一遍課文,讀的時候請注意文章的句讀和讀時的語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生朗讀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很好,需要注意一下最後那一句漁歌的語氣應帶一些憂傷哀怨。

六、總結歸納:

師:根據剛纔四位導遊的介紹,結合原文,請同學們討論歸納一下這篇文章從哪些方面來描寫三峽的自然景觀的?小組討論一分鐘。

(一分鐘後,請小組代表發言)

生:文章先寫山後寫水,突出山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是從三峽最有特點的幾個時間季節——夏日、春冬、秋晨來描繪其不同的景象的。

師:概括得很好,很準確。

七、課後拓展延伸:

師:課後請同學們比較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和杜甫的《登高》,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和思想感情。看看它們和《三峽》有和聯繫、異同?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三峽》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理解“刀砍劍劈”、“嘶鳴吼叫”、“撕咬崖縫”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朗讀並背誦2——5自然段;

3、能仿照課文句子,讚美一個地方;

4、感受長江三峽的風光美,初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三峽山奇、水急、船險的特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讀並背誦2——5自然段。

教學準備:

《船過三峽》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複習回顧,激趣導入

1、導入課文。

2、複習回顧。

二、細讀品情,深究重點

(一)揭示中心,欣賞激情

1、課件顯示中心句:“啊,百里三峽,好一幅百里山水畫!”

2、齊讀中心句。

3、欣賞三峽風光。

4、學生談感受。

(二)品讀“山奇”,滲透學法

1、自由快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反饋。

(1)隨機點撥:刀砍劍劈、筆直陡峭寫出了山陡;起伏高聳、雲霧纏繞寫出了山高;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駱駝,有的像仙女寫出了山有模樣多。

(2)指導朗讀。

3、分析段落結構,明確學習方法。

(1)分析段落結構。

(2)明確學習方法。

(三)學法遷移,自學“水急”、“船險”。

1、獨立或小組合作選擇學習。

2、反饋。(教學順序由生反饋而定)

(1) 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了三峽的“水急”或者“船險”?

(2) 思維訓練。

(3) 指導朗讀。

(四)再讀中心句,情感昇華。

1、 齊讀,指名讀,評比讀。

2、 你又會發出怎樣的感嘆呢?學生自由發揮。

三、積累詞句,指導背誦。

1、 明確背誦方法。

2、 齊背一個自然段。

四、鞏固知識,發展能力。

1、 佈置任務。(課件顯示“露一手”:播音員——讀出三峽的美;小畫家——畫出三峽的特點;導遊——解說三峽風光。)

2、 學生自主訓練。

3、 反饋。

五、拓展延伸,讀寫結合

1、 明確要求:仿照“啊,百里三峽,好一幅百里山水畫!”的句式去讚美一個或幾個地方。(課件顯示中心句)

2、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3、 反饋。

六、課外作業

(課件顯示)自助餐:

1、蒐集有關三峽資料;

2、回家當一回導遊;

3、爲宣傳三峽或家鄉桃渚風光寫幾條廣告語或作一首詩。

《三峽》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疏通文意,熟讀成誦。

2、品析課文,展開想像,領略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

3、在誦讀中深入體味作者對三峽獨特美的讚賞之情。

●學習重點:

課文誦讀,文意疏通,語言品味,感受體驗。

●學習難點:

品析課文,展開想像,領略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

●課時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和點撥法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國小裏我們一定學過《早發白帝城》這首詩吧。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背誦一下吧。

同學們,讀了這首詩後你有什麼感受呢?寫的是三峽美麗的景色。

是啊,美麗的三峽吸引了多少人爲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長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筆法揭開了三峽神祕的面紗,下面就讓我們隨着作者酈道元的筆端,去遊一遊那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吧。

二、基礎知識

1、作者簡介:酈道元(466—527),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撰成《水經注》,是一本有文學價值的地理鉅著。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看圖)

2、讀準字音

闕(quē)疊嶂(zhàng)曦月(xī)屬引悽異(zhú)

襄陵(xiāng)沿溯(sù)素湍(tuān)沾裳(cháng)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讀一讀:

①聽錄音

②學生學讀古文,結合書下注釋把語句讀通順,注意文中停頓:

③學生放聲朗讀,體會感受讚美之情。

3自讀課文,互說譯文

4、說一說:看完課文後,同學們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交流。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看課文,概括每一自然段所描寫的景色

明確:⑴、總寫三峽兩岸山勢的雄偉。

⑵、寫三峽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⑶、寫三峽春冬的奇麗景色。

⑷、寫三峽秋季的悽清景色。

2同學們,三峽很美,哪你覺得三峽美在哪裏呢?你能用“三峽的____美,你看——”的'句式說一說嗎?(看圖)

例:三峽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天空,擋住陽光。

山——險峻、連、高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雄壯美

水:夏——急猛水漲 兇險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奔放美

春冬——多生怪柏素湍碧潭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幽美

秋——林寒澗肅,高猿長嘯悽婉美

3、文中寫山水時應用什麼表現手法?並找出相應的句子。

明確:課文的描寫手法美,正面描寫了“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寫出了兩岸連山,羣峯對峙的雄姿。同時又從“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一句側面烘托了三峽峯巒綿延,隱天蔽日的山勢。

寫冬春季節時,應用了動靜結合.

4、歸納本文的主旨

明確:作者通過對三峽形勢和四季景色的描繪,顯示了祖國河山的雄偉秀麗,表現了他熱愛祖國河山的深厚感情.

5、小結

四、作業佈置

①背誦翻譯課文。

②做好《語文作業本相關練習》

③嘗試寫一篇遊記散文。

《三峽》教學設計10

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的基礎較好,能按照老師要求做到預習,理解能力較強,本班爲課改年級,通過一年的訓練,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生課堂表現活躍,能與教師密切配合,學生之間能相互合作。這是設計本課教學活動的基本思路。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詞彙.

(2).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寫特點,感受三峽的自然美.

能力目標.

(1).重視誦讀訓練,提高文言文的誦讀和翻譯能力.

(2).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再現景物,體會作品意境及作者情感.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特點,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

2、重視朗讀訓練.

3、把握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讀-譯-思-用-背

四、教學媒體: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檢查預習

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掌握字音(投影)

闕(quē)疊嶂(zhàng)曦(xī)月沿溯(sù)飛漱(shù)屬(zhǔ)引

(三)運用競賽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句的掌握。

1、疏通文意。

2、競賽辨明詞義(投影)

(1)通假字。略無闕處(通“缺”空缺);哀轉久絕(通“囀”聲音轉折)

(2)古今異義:夏水襄陵(襄:衝上);清榮峻茂,良多趣味(良:實在)

(3)一詞多義:

自三峽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自:如果)

(4)重點詞語

重巖疊嶂(像屏障一樣的高山)

沿溯阻絕(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風(奔:飛奔的馬,襯托夏水順流行船之快)

素湍綠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榮峻茂(清:指水;榮:指樹;峻:指山;茂:指草)

哀轉久絕(絕:消失)

3、相互質疑

(四)指導朗讀:讀出節奏

注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沿//溯/阻絕。

3、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清/榮/峻/茂

5、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五)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爭取背誦。

根據課文內容,想象三峽奇景。

1、師:如果說滾滾東逝的長江是一條藝術長廊的話,那麼三峽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變幻的四季,涌動的波濤,聳峙的山巒,激發了古今詩人畫家多少情思與靈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三峽》.

2、學生結合註釋1瞭解《水經注》.

3、學生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教師用投影片更正字音.

4、學生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5、男女生競賽,檢查學生對字詞句的掌握情況。

6、學生相互質疑。

7、教師範讀

8、學生齊讀。

9、教師指示節奏。

10、學生再讀課文,抽讀。

11、教師佈置作業。

六、教學反思:

學生課前預習較充分,競賽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種方式應一直貫徹下去。部分學生在朗讀節奏停頓上,能力較差。而課標要求程度,故應加強學生朗讀指導。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二)、想像三峽壯景,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徵,體會文章佈局的巧妙。

第一段:山:兩岸連山,隱天蔽日--高峻美

第二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風--奔放美

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綠潭,懸泉瀑布,清榮峻茂--清幽美

第四段:秋峽:林寒澗肅,高猿長嘯--悽婉美

小結:本文先寫山,再寫水,抓住景物特徵,以不同季節表現三峽的美景。

(三)體會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寫法

第一段:想像羣山連綿,高聳入雲的三峽美景(高峻美)

第二段:想像江水浩蕩,日行千里的畫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想像三峽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感受秋峽蕭瑟淒涼的氛圍。

(四)揣摩語言,品味作品獨特的語言魅力。(投影儀顯示文句)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讞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3、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明確:

1、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寫出了山高嶺連的特點。

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觀遠景。動靜結合,色彩各異。以“絕”狀山,以“怪”寫柏,繪形寫貌,形神兼備。

3、既從正面摹聲,又從側面引用,手法多變,搖曳多姿。

(五)根據圖片,描繪美景

(六)提示性背誦

(七)佈置作業:與《早發白帝城》詩文對讀。

(八)總結全文

1、學生可讀可背課文。

2、學生分組交流,每組負責一個語段,然後再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板書。

3、學生分組讀課文,讀出情感。

前三段學生應讀出讚美語氣,但語氣有所不同,最後一段讀出悲涼的氣氛:

1段:語氣稍高昂,語速中。

2段:語速加快,突出江水日行千里的奔放美。

3段:語氣舒緩,語速稍慢。

4段:語氣稍低沉,語速稍慢。

4、師生共同品味寫景的妙處。

5、據教師出示的三峽圖片用語言加以描繪(要求用上文中詞語)

教師先作示範,學生寫作後全班交流。

6、教師根據課文分析提示性讓學生背誦。

7、教師佈置作業

8、教師總結:酈道元用文字描繪三峽,科學家用智慧改造三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同學們也會在三峽壯麗的歷史畫卷上添上精彩的一筆,努力吧!

教學反思:

課文用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特點,故研討語言是本文的重點。我在設計時靈機一動,從網上下載三峽圖片,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三峽的瞭解,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三峽,同時用上一兩句文中語言,這樣既加深對課文的瞭解,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我認爲這是本文的一處亮點。

當然,在板書時有學生提出異議:“高猿長嘯”不是寫水的,這是我的疏忽之處。

《三峽》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酈道元的《水經注》,比較精要的描述了三峽的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欣賞、讚歎。因此學習此文要讓學生領會文中所描繪的三峽美景,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節奏分明的朗讀課文,疏通課文大意,並基本能當堂成誦。

2、學習積累重點詞語。

3、品味文章語言,展開想象,體味作品意境。

4、體會作者對三峽獨特美的欣賞之情。

教學重點

對照註釋,疏通文意,展開想象,品味語言,反覆朗讀,基本能當堂成誦。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瞭解大意。

師生: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圖片以及作者的概況。

教師:製作幻燈片。

教學內容

熟讀成誦,準確理解,品味語言,體味意境。

教學設計

一、烘托氣氛,導入新課

大屏幕以長江爲背景,反覆播放《長江之歌》。

同學們,剛纔你們聽到的是什麼歌曲?(生回答)對,它就是《長江之歌》。長江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自豪。長江一瀉千里,氣勢磅礴,特別是三峽的景緻,更是雄奇險拔,清幽秀麗,令人神往。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長江的餓俊美。長江之美,美在三峽。今天我們就隨酈道元的筆端,去遊一遊那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

大屏幕出現課題。

二、檢查預習:

1、三峽的地理位置:(大屏幕顯示地圖)

2、作者的情況:(大屏幕顯示作者投降及有關資料。明確: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撰著《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三、反覆朗讀:

1、教師在音樂聲中範讀課文,大屏幕顯示相應的圖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大屏幕顯示生字。學生讀出生字讀音。

4、學生齊讀課文。

四、學生自主探究,疏通課文。

(大屏幕顯示學法:1、自主探究。2、同伴互助。3、提出疑難)

在學生基本疏通課文後,大屏幕展示圖片,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五、試背課文

學生在疏通的基礎上再讀課文,大屏幕出示相關圖片預以提示,試背課文。

過渡:課文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下面我們細細品讀課文,體會其寫景的妙處。

六、研讀與賞析

1、課文寫了三峽的哪些自然景物?

2、作者抓住了這些自然景物的什麼特點來寫的?

3、課文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屏幕依次顯示分析結果:

雄壯美

山——連綿不段,遮天避日(險峻美)

夏:急、猛(奔放美)

秀麗美

水——春冬:綠、清(清悠美)

秋:淒涼(悽婉美)

表達了作者的無限讚美和欣賞之情。

小結:作者先寫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後抓住了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峯,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把三峽的神韻生動的表現了出來。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悽婉美。

七、拓展延伸

1、《三峽》與李白的《早發白帝城》都描寫了三峽風光,前者是遊記散文,後者是詩歌,試找出詩句與課文相應的句子。

大屏幕出示詩句,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

A、朝辭白帝彩雲間——有時朝發白帝。

B、千里江陵一日還——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C、兩岸猿聲啼不住——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D、輕舟已過萬重山——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重巖疊障

2、三峽工程正在建設中,有人認爲這將會影響三峽的美,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八、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

2、寫自己家鄉的一處景色。

作文題:家鄉的___(翠竹、夜色、柿子等)

《三峽》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對八年級階段的學習要求是:“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和註釋理解基本內容。”“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語感。”據此本課擬以誦讀、討論、探究的方法教學、讓學生小組合作藉助工具書、結合註釋理解文章大意、課堂上指導學生聽讀、試讀、齊讀、自由讀、評讀、品讀、通過朗誦來感悟文章的內容、做到理解成誦。

《新課程標準》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說出自己的體驗”、故此擬採用討論法教學、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鼓勵他們在交流、啓發、爭議、展示自我中主動獲取知識、培養《三峽》以凝鍊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壯麗的景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內在實質、投入情感地體會出三峽的美;其次在於對景象的意韻把握;第三在於對文言詞語的準確理解。目前不少同學只侷限於“考試”、把對古文的學習當成一項爲了完成考試而不得不學的任務。對古文的美少有感知……

所以在教學中我力求醞釀出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感。如上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三峽的.美麗的風光、配上舒緩優美的音樂、用聲情並茂的朗讀和直觀形象的板書等等、以此幫助學生理解、使之進入情境、進而領會文章的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把握文章內容、節奏分明的朗讀課文、學習積累重點的文言詞語。

2、能力目標

(1)具有一定的文字組合能力及表達能力、創造新意

(2)感悟三峽獨特的美

(3)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語言、展開想象、體味作品意境。積累詞語、疏通文意、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

對三峽獨特美的欣賞。

教法:

品讀感悟法、 合作、探究法

課前準備:

朗讀帶、 音樂 “三峽情”和“三峽的孩子愛三峽”、三峽風景圖片及三峽工程圖片。

教學設計:

一、 激情引入:

1、九寨溝的神祕令無數遊人嚮往、因爲那是人間的天堂;長城的雄壯讓好漢們開顏、因爲不到長城非好漢;三峽的神奇令古今文人揮毫潑墨、因爲那是我們民族最動人的樂章。今天、我們踏着“三峽情”的節拍、去領略那神奇美麗的三峽風光。

2、瞭解三峽的地理位置。

3、 作者介紹: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注》傳世。

二、 自主合作、疏通文意:

(一)要求:

1、 找出文中你認爲重點的詞語或句子的解釋。

2、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活用的詞語。

3、 如果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小組共同探討或者舉手師生共同探討。

(開始合作學習、教師參與指導)

(二)檢查完成情況:

(1) 解釋:

闕:通“缺” 溯:逆流而上 或:有時 疾:快

(2) 詞語活用:

奔:這裏指飛奔的馬 良:

(3) 一詞多意

自三峽七百里中 不以疾也

自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以 徐噴以煙

(4) 翻譯: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三、 研讀與賞析

1、 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透過文字領略三峽的美、準備用:

“三峽的 真美: (用文中原文描述) 。”

2、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三峽的美、準備用:

“三峽的 真美、你看: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 ”。

3、老師把話題引向課外:三峽的美哪裏是文字能窮盡的、它還存在於我們的想象之中、你能再說一句想象的話嗎?

如:三峽的 雲 真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峯上的白霧、似煙非煙、似雲非雲、多麼婀娜多情、多麼幽深秀麗。

2、 小結:

山:高峻、奇險 高峻美

夏:洶涌、奔放 奔放美

水: 春冬:秀麗、清幽 清幽美

秋:哀轉、悽清 悽清美

四、 拓展延伸:

高峻的山峯、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把三峽的神韻生動的表現了出來、展現了三峽獨特的高峻美、奔放美、清幽美、悽清美。可是、隨着三峽工程的進行、有人認爲三峽工程的修建將破壞三峽的美、你認爲呢?

三峽工程建設成功後、酈道元筆下的三峽景色會有那些變化呢?隨着三峽工程的順利進行、新三峽的面貌一天比一天美麗、我們因有美麗的三峽而驕傲、我們更因爲有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而自豪、是三峽水滋養了我們一代代的三峽子民、我們是三峽的孩子、有什麼理由不愛這美麗的三峽呢?

五、 課外作業:

三峽景美、人情美、請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收集三峽的風俗人情、辦一期以“三峽風情”爲主題的手抄報。

《三峽》教學設計13

教學要求

1.正確認讀,規範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並會解釋。

4.體會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會認、會寫、會釋義、會運用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感悟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會認、會寫、會解釋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會認、會寫、會釋義、會運用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具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有關三峽的學習資料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7)

1.今天我們來欣賞三峽的迷人風光。(多媒體出示三峽風景圖)教師作簡單介紹:三峽,即長江三峽的簡稱:是矍塘峽、巫峽和西陵峽谷的全稱;位於長江中游,兩岸懸崖絕壁,風光秀麗;江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最大的峽谷之一。

2.如果有學生去過三峽,讓他們說說所見所聞,加深學生對三峽景物的印象。

3.下面,我們一直來領略三峽的風光。(出示課題)

二、讀課文,認讀生字、新詞(15)

1.老師讀課文,學生跟着讀。

2.學生自由讀生字表中的'生字,把字音讀準。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聽一聽字音是否讀準了。

4.指導讀“癡、巫、菱”。

5.學生讀課文。

集體讀、分組讀、指名讀。

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逐段朗讀,理解課文內容(15)

1.全文共有四節,每節都以“三峽雨,三峽雲”開頭。

2.(1~2節)作者回憶起在故鄉渡過的童年生活;牽動了思鄉之情。

3.(3~4節)詩人身處異鄉,仍如夢如癡的眷念着故鄉的山水。

4.學生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小組交流學習體會。

四、課堂作業(8)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組詞。

篙()駕()錦()恰()

3.寫出描寫作者童年生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錄本文中的比喻句。

———————————————————————

———————————————————————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複習上一節課學習的內容。

2.背誦課文。

3.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感悟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有關三峽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10)

1.把生字、新詞的字音讀準確。

2.正確的釋義生字、新詞。

3.指名學生講述課文的內容,其他學生參與評價。

二、指導學生學習本文寫作上的特點(10)

1.中心明確,全文圍繞一個“情”字展開。

2.運用排比段開頭,文章結構和諧完整。讀起來琅琅上口,韻味十足。

3.語文質樸無華,比喻形象生動,有着濃郁的生活氣息。

三、品味課文(10)

1.反覆吟誦。

2.體會作者對故鄉的熱愛、讚美之情和濃郁的思鄉之情。

3.分組討論。

4.學生小結。

5.教師點評。

四、拓展延伸,發散思維(10)

1.今天的三峽發生了舉世矚目的變化,你知道哪些呢?說給同學們聽聽。

2.你的故鄉有些什麼特色,試着仿寫一段。

板書設計

三峽雨

回憶童年趣事

三峽情表達思鄉之情

渴望再回故鄉

三峽雲

《三峽》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三峽之秋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繪的方法,體會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使描寫更生動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三峽之秋的秀麗風光,.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繪的方法。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準備:

圖片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指名讀課文,檢查生字、斷句

2、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3、長江三峽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那裏羣山聳立,雄奇壯麗,好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是聞名世界的風景區。本文的作者方紀對三峽的秋景的描寫更是美麗動人,讀了之後,彷彿置身其中。(板書課題:三峽之秋)

二、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選最喜歡的`部分自學,在書上圈圈、劃劃、注注,想一想應該怎樣讀。

三、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四、全班交流,讀好自己喜歡的部分並說一說爲什麼這樣讀。

五、進行課文朗讀比賽。

六、指導寫字:

“累”字,上面的田字要寫得扁些。

“耀”字左邊偏旁中的豎鉤不要寫成豎彎鉤。

“昏”字上面的“氏字頭”最後一筆“斜鉤”要寫得稍微長過下面的“日字底”的橫折,這樣顯得美觀。“

駁”字的最後一筆是捺,不要寫成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朗讀課文

一、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初步領略了三峽之秋的美麗,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走進三峽,去感受三峽的壯觀於獨特。

二、學習課文。

(一)默讀課文,說說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三峽之秋的,在課文中找到相關句子,畫一畫,說一說。

(二)在不同時間裏,三峽的景色有怎樣的不同?自己讀課文,將你最喜歡的語句讀好,一會請你來講一講,三峽美在哪裏?

(三)彙報交流

根據學生彙報,及時指導,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朗讀,體會感情

1、總寫三峽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點。通過橘樹、柚樹的葉子、果實來表現成熟的秋景。要讀出喜悅之情。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麗。從晨露閃亮到露水漸逝,再到一片明麗,讀者在感受變化時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要讀得輕快一些。

3、中午的景色,表現了熱烈的特點。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長江化作一條巨蟒,咆哮奔騰、呼嘯而去,所過之處,一片金黃。朗讀時要突出“翻滾、呼嘯、奔流、熱烈”等詞語,有激情。

4、黃昏景色,抓住了平靜的特點。倒影林立的長江彷彿變成了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溪,溫柔可愛。語速可以慢一些,溫柔一些。

5、在寫夜景時,作者用兩個自然段的筆墨,描繪了一幅靜謐而神的圖畫。從入夜時的沉沉入睡到圓月高懸時的恍入夢境。漁火、燈光、光暈、汽笛,有光有聲;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運用,呈現出一幅大寫意的三峽夜景圖。朗讀時可以舒緩一些。

三、教師總結:

本文文質兼美。文中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抓住了景物特徵,進行了動靜、粗細、遠近等多角度的具體描寫,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立體的、生動的“三峽秋景圖”,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三峽、對長江的喜愛和讚美。

四、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積累好詞好句,寫在積累本上。

板書設計:

三峽之秋

時間特點景色

早晨明麗(露水橘柚樹)

中午熱烈陽光長江

下午平靜霧倒影

夜寧靜、朦朧月亮月光

《三峽》教學設計15

設計理念:通過學習歌曲,引領學生感受西部粗狂、純樸的音樂特點,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在歌曲演唱方面,進一步加強學生獨立視譜的鍛鍊,並通過歌聲表達歌曲的情感。

教材分析:《三峽的孩子愛三峽》是一首具有船工號子風格的歌曲,號子是民歌的一種題材類別,是人們從事勞動時演唱的歌曲,節奏感強,便於演唱。歌曲爲羽調式,由兩個樂段組成,每個樂段每個樂段由一個樂句的襯詞和兩個樂句組成,歌詞與旋律採用了號子常用的一字一音結合方法,節奏感強,唱起來流暢上口。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他們性格比較活潑,接受能力也教強,有一定的表演慾,音樂基本功較爲紮實,但在歌唱方面氣息音準還有待提高,在情感表達方面稍有欠缺。因此我在教學中牢牢把握住情感這條原則,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使其在情感的勃發與激動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性。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三峽的孩子愛三峽》體驗音樂親切、活潑的特點,激起學習音樂的興趣能準確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在歌聲中激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以聆聽、默唱、模唱的方法唱會、唱準歌曲;通過在小組討論、交流、探究等方法,瞭解學習中的問題,以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現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3、知識與技能目標:在濃郁的音樂情境中瞭解和音樂相關的文化:知道三峽的地理位置、優美的風光鞏固音樂知識:休止符、反覆記號的正確使用。

教學重難點:準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教學準備:鋼琴磁帶三峽的相關資料

課時分配: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師生互問好:

二、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長江之歌》

2、語言導入:

老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都去過哪些地方呢?

學生:今天,老師帶你們旅遊讓歌聲把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地方吧!閉上眼睛一起出發!

【設計意圖:以興趣愛好爲動力,以音樂文化爲主線;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會唱的、並和新課內容相關主題歌曲做爲導入歌曲,能自然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三、 學習新歌:《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1、初聽歌曲:播放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A、老師:歌聲把我們帶到哪裏去了?

學生:

B、老師:你眼中的三峽是什麼樣的. ?

學生回答:

C、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麼?學生說,老師板書課題: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設計意圖:感受三峽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多元的文化,建立多元文化價值觀】

2、復聽歌曲:

帶着問題: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學習的歌曲有什麼明顯的不同嗎?

學生:【設計意圖:通過復聽,達到進一步對音樂的感受和情感體驗。】

3、按節奏朗讀歌詞:【設計意圖:體驗歌詞的內容,感受歌詞的美,同時解決音樂知識:休止符、反覆記號實現知識與技能的目標】

4、老師範唱:老師想把這首歌曲獻給你們,請你們聽一聽,老師是怎樣演唱的?

唱歌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姿勢、積極地表情、聲音自然優美、氣息流暢、口型圓潤。

5、學生張口默唱:

老師:老師知道同學特別聰明,我先請你們自己試着唱一唱,請用張口默唱的方法進行,用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告訴我你在用心歌唱。

【設計意圖:以激勵尊重學生爲前提,使他們充滿信心的參與到歌曲學習中】

6、學生跟琴用“LA”模唱

7、唱歌詞:請同學們填上歌詞跟琴歌唱吧!討論:你在歌唱中有什麼困難嗎?

8、處理歌曲:

【設計意圖: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鼓勵他們體驗與他人交流合作的快樂,以及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使他們的態度得到老師的尊重,價值觀也在非常自然的情況下得到深化和昇華】

9、鞏固歌曲:接龍、對唱

四、拓展延伸:

1、老師:同學們學得很棒!我們能不能以不同的形式來表現這首歌曲呢?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爲主體又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表現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歌詞,使學生能享受音樂表演所帶來的快樂】

小組討論:學生展示:

2、師生共同齊唱並以舞蹈的形式表現歌曲。

【設計意圖:師生共舞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的積極性】

五、師總結下課

標籤:三峽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