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三年級教學設計15篇

設計2.79W

作爲一名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教學設計15篇

三年級教學設計1

作文題解

一.解讀習作主題:

本單元所選材料都是發生在兒童之間的愛的故事,口語交際也是通過誇獎身邊的同學來表達愛。可以這麼說,"愛的奉獻"是本單元的主旋律。引導學生感受愛的存在,細細品味愛的滋味,愛的顏色,愛的聲音,愛的感覺,聯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習用語言來表達愛的這種滋味,這種顏色,這種聲音,這種感覺,激發學生向善之心,學習在現實生活中愛同學、愛朋友、愛家人、愛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品味愛,表達愛,這便是本單元的習作主題。

二.拓展課外閱讀:

學《掌聲》,建議閱讀《一百條裙子》、《父親和一棵小樹》、《愛心圓》、《母愛可以拯救一切》;學《一次成功的試驗》,讀《愛的教育》、《窗邊的小豆豆》;學《給予樹》,讀《美麗的給予》、《感恩之心》、《給,永遠比拿愉快》、《感動國小生的一百個母愛、父愛故事》;學《好漢查理》,讀《風之王》、《蘇珊的帽子》……

三.開展課前活動:

1在拓展課外閱讀的同時,在本組單元課文的學習中,進行適當的課堂小練筆。

2習作課前調查親情故事,尋找愛的細節。有條件的班級,可以請家長們來抒寫不爲孩子所知的親情故事。

四.擬定習作題目:

1.《愛是什麼》2.《愛在鋼琴(國畫、乒乓等)》3.《愛的嘮叨》

4.《愛的傷疤》5.《愛如身上衣》6.《小兔子找愛》7.《我爸爸》8.《我媽媽》

教學案例

愛是什麼

教學目標:

1通過自由作文,在學期末給學生提供一個更爲自由的表達機會;

2作文的內容不限,人、事、景、物、想像世界等都可以寫;

3作文的體裁不限,敘事、散文、詩歌、童話等均可;

4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整合整個單元課與整冊教材,本次習作的主題暫定爲"愛的感覺",愛世間人、事、景、物、傳統文化、美好祖國等均可。

(設計意圖:本次習作,教材意圖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對寫作有較好基礎的學生來說,沒了負擔,沒了限制,思緒自然飛揚,靈感自然輕舞而來,筆端自然輕鬆,自然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對農村的孩子,特別是寫作基礎較弱的學生,完全放開手以後,很有可能"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卻變成了"不知道寫什麼",無所適從。再整合整冊教材內容,可以發現愛的教育就像一條明淨的小河靜靜地流淌而過:熱愛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關愛身邊的陌生人;讚美心中的秋,觀察大自然與生活;熱愛承繼燦爛的傳統文化;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獻出心中的愛。因此,第八單元,從"愛"入手,使本次習作有支點,而後再撒網,引導孩子們捕魚。)

第一教時

一欣賞歌曲,喚醒愛的回憶:

1聽着"愛是愛心,愛是LOVE",你想到了什麼?

2師過渡語:是呀,愛可以是掌聲,是忍讓,是給予,是幫助……愛是出門時,父母的一聲叮嚀;愛是課堂上,老師期待的眼神;愛是因爲有了小夥伴的陪伴,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愛是因爲留心觀察,祖國的山川更美、更靚;愛是有了傳統文化的承繼,我們的生活更加文明與燦爛。今天,就讓我們用心來寫出人類最美的語言--愛。

二發散思維,品味愛的感覺:

1愛的回憶:閉上眼睛,回憶這段時間你所體驗到的有關愛的感覺,然後仔細想一想:自己愛的感覺來自哪?自己最想告訴別人什麼?

2愛的傾訴:選擇最想說的關於愛的感覺和組內同學交流,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組內同學要注意傾聽,遇到疑難可相互補充、提示。

3真情引路:誰想把感受到的關於愛的感覺來具體說一說?

教師指名學生具體說一說想寫的內容,在聊天式的對話中,引導學生把內容說清楚,並引導其他學生討論:哪些地方說清楚了,是怎麼說清楚的;哪些地方還沒有說清楚,應該怎樣說清,從而引導學生感受一般的表達方法,如寫人就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你自己的內心感受。

比如,在執教的過程中,有一女生先說她爸爸在晚上十一點,幫她吹乾了第二天運動會需要的、被她玩溼的球鞋,讓她感受到了愛的溫暖。

於是,教師便追問:"當夜已很晚,你聽着吹風機嗡嗡的聲音,你睡得着嗎?"

學生馬上答道:"我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因爲我爸爸是開K6路車的,第二天五點多,他就要出門,那他怎麼休息?"

教師再追問:"那你爸爸那天是幾點回家的?"

那學生突然黯然:"我爸爸每天都要晚上七點多才回家。每次,一進家門,他總是大叫一聲'累死我了',然後躺在牀上,等休息很長時間纔起來吃飯。"

教師繼續追問:"那天晚上,你還想到了什麼?"

學生靜靜地回答道:"我想爸爸是開車的,要是隻睡五六個小時,那會影響他開車的,要是他沒了力氣,要是他開小差了,那一車的乘客怎麼辦?爸爸太累了!"

當聽到這女生說後來她在迷迷糊糊中睡着了,第二天看到那雙吹乾的鞋子,她穿上那雙鞋子,感覺特別溫暖,並告訴自己以後再也不去玩鞋子了。教師便引導學生抓住細節:"當你後來聽爸爸說,昨晚爸爸一直吹到十一點,看到那雙吹乾的鞋子,你又有怎樣的感覺?"

那女生低着頭,說:"一種心裏酸酸的感覺。"

"那酸酸的感覺,又是怎樣的?"教師對這個心靈敏感的孩子又平靜地追問道。

就在此時,那女生的眼圈先是紅紅的`,突然淚如雨下:"酸酸的感覺是一種想哭的感覺。"

(此時,教室裏不少學生已經淚花漣連)

此時,教師十分動情地評價道:"愛就在細節裏,愛就在明知有時會很苦,很累,卻依然堅持着付出。你讓我們感覺到了一個忙碌的父親對女兒無微不至的愛,以及你對父親深深的體諒。"

…………

4自主選材:愛可以來自家人間,愛還可來自哪?引導學生明白:愛還可以來自同學,來自老師,來自動物,植物,公物,山山水水……教師引導鼓勵學生選擇真實、新鮮的、來源於生活的素材。

三我手寫我心,表白愛的感覺:

1引導學生閱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這次習作是自由作文,作文的內容不限,人、事、景、物、想像世界等都可以寫;作文的體裁不限,敘事、散文、詩歌、童話等均可。

繼續討論:本次習作還有什麼要求?

通過討論使學生注意以下幾點:

(4)在愛的主題下,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表達就怎麼表達,但要寫真話、心裏話。

(5)寫的時候,要把想表達的意思寫清楚。

(6)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把字寫工整。

(7)先打草稿,再修改。

2行筆成文,相機輔導,在學生動筆寫作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及時給予個別輔導,特別是有困難的學生,同時發現有價值、需講評的素材。

3自主修改,完成初稿。

第二教時

一激情談話,直奔主題

1.教師概述本次習作的概況,重點是內容豐富多彩、表達形式多樣等。

2.師:今天,我們當一次小老師,欣賞同學們寫的習作,並相互評改,好嗎?

二展現自我,體驗成功

(一)三人行,必有我師

1自主修改。有一句話叫:"文不厭改。"這是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把自己寫的這篇作文認真地讀幾遍,把錯別字改正過來,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需要增加的內容加上去,需要刪除的地方刪掉。

2組內修改。自己修改滿意了,把作文大聲地讀給同桌聽聽,徵求一下別人的意見。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亮點展示:

把你認爲自己寫得最有愛的感覺的一句話、一節詩、一段話來動情地讀一讀。

2佳作自薦

你認爲自己的習作很有愛的感覺,或者你很想與大家交流這種愛的感覺,請大膽上臺展示習作,並請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比如針對竟然有許多學生寫詩的現象,教師就請一個學生來朗誦關於愛的小詩,請大家一起來品味。

愛是什麼

(邵卡迪)

愛是什麼?

愛是一種永恆的力量,

可以使人們從孤單的邊緣飛向藍天。

愛到底是什麼?

愛是一種可以讓冰冷的心,

變得溫暖。(變得像燃燒的火焰一樣溫暖。)

愛究竟是什麼?

愛是一把鑰匙,

可以讓一個小鳥重獲自由。(可以讓困在籠子裏的鳥重獲自由。)

愛的結果是什麼?

愛的結果是,

讓一男一女組成美好的家庭。

教師與學生一道參與習作的評價,要引導公正、客觀地評價他人的習作,分享他人習作的快樂。修改時着重落實在如何敘述才能清楚,做到文通字順。評議要點:

(1)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

(2)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3)詩歌要求抓住細節表達愛的感覺,語言要精煉,同時注意一定的形式。

(三)玉不琢,不成器

1運用剛纔學習的修改方法,結合教師和同學的批改意見,自己再次認真修改。對自己無法修改的或有不同意見的地方與同桌進行商量。

2學生謄寫習作,要求謄寫規範,書寫端正。

二彙編作文集,激發成就感

1教師小結。通過同學們的合作交流,相互評改,取長補短,同學們的習作增色不少,出現了很多好作文,以後要繼續努力,把習作寫得更好。

2整理習作。建議學生在課後把這學期的習作整理一下,比如做個目錄、畫個封面、寫一點習作感想,結合自己的作文本取一個個性化的名字,保存起來。

建議:

在本次習作後,建議開展《我媽媽》或《我爸爸》的繪本比賽、"家人情,感恩心"主題班會、"小鬼當家"活動等等專題活動,使愛的感覺在生活中更爲濃郁地延伸、存在。

三年級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索等形式認識年、月、日。

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猜測的好習慣。

4、讓學生體驗輕鬆數學課,感受數學的趣味,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

學生現狀: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時間單位,而時間單位較抽象。雖然學生已掌握了時、分、秒的初步知識,但對年月日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只是積累了一些感性經驗,瞭解既粗糙又膚淺,對年、月、日既熟悉又陌生。

教學設想:

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現狀,教師先從學生的好奇心入手,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懸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直觀感受年、月、日相關知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們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對年月日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教學重點:

有關年月日相關知識點。

教學難點:

判斷平、閏年的方法。

教學準備:

年曆卡、年份一覽表、彩筆、計算器、1900年2月月份表。

教材構成:

1、實際生活中積累的對年月日的感性體驗。

2、對年月日的簡單瞭解。

3、年月日相關知識。

4、生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學過一首兒歌,“太陽大地球小,地球繞着太陽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繞着地球跑。”其實這個自然現象,在很早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了。聽,

(年月日介紹+聲音)

板書課題

年月日

聽完這段介紹我們才發現,對年月日這個時間單位真是既熟悉又陌生。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研究瞭解它。

二、走進年、月、日

1、找一找

師:課前,同學們都準備了年曆卡,一會兒大家把它拿出來,先自己獨立觀察,看看你能從年曆卡上發現哪些有關年月日的內容,然後再小組交流,並做一下總結。開始

(學生活動)

2、小組彙報

哪個小組派代表說一下,你們小組發現了那些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其他同學注意聽,聽第2小組和你們小組發現的.內容一樣嗎?你們有沒有不同的發現?

(學生彙報)

你們本小組還有沒有補充?

(生)

其他小組有沒有補充?

3、小結

通過觀察我們知道,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各月,現在我們在年曆卡上找到這些月份,再看看是不是31天。

(生)

31天的有幾個月?

再看看4、6、9、11個月是不是30天?

(生)

30天的有幾個月?

4、揭示平閏年

我們再看二月份的天數,不一樣,29天的舉手,都是哪一年?

28天的舉手,都是哪一年?

我們把2月份有29天的那一年叫閏年;

我們把2月份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

舉例說一下哪年是平年,哪年是閏年。

5、判斷平閏年

那我們以後想知道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要看哪個月份的天數?怎麼看?

(生)

下面老師發給每組一張年份和2月天數一覽表,把是閏年的那一年的年份用彩筆圈起來。(生)(教師把大表貼在黑板上)

哪個小組把閏年彙報一下(老師在黑板上圈,)

其他小組有不同意見嗎?

現在我們觀察這張表格,看閏年的出現有什麼規律沒有?

生:

補充表格進行驗證

6、遊戲

接下來我們做一個小遊戲,你們任意說出一個年份,我來判斷它是什麼年,不過只給三次機會。

(學生說教師猜)

7、判斷平閏年的方法

誰知道老師怎麼猜的?

我們把公曆年份除以4,如果沒有餘數,這一年就是閏年;如果有餘數,這一年就是平年。你知道了嗎?

8、驗證

xxxx年xxxx年(用計算器)

9、小結

年、月、日知識

10、計算全年天數

我們知道31天的有7個月,30天的有4個月,還知道閏年2月29天,平年2月28天,那你能很快計算出全年天數嗎?

(以小組爲單位用計算器)

哪個小組彙報一下計算方法和計算結果?

三、實踐應用

接下來我們到智慧小屋玩一玩。

1、小小的爸爸去北京出差一個月,你知道小小的爸爸到北京去了多長時間嗎?

31天都可能是幾月份?30天呢?29天?28天?

你們有沒有好辦法把一年12個月的天數記得又快又好?

(巧記天數)

2、過生日(2月29日)

3、判斷平閏年

1998年20xx年1900年(用計算器以小組爲單位)

下面老師發給大家一張1900年2月份日曆

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要除以400,如果有餘數這一年是平年,如果沒有餘數這一年是閏年。所以判斷1900年和20xx年是平年還是閏年都要用年份除以400。

4、開放題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你能用我們今天學的年月日知識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出生的那一年和那一月的情況嗎?

三年級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會認“既”等6個生字,會寫“拎”等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戶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子女應該孝順父母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第三個兒子的孝心。

三、教學難點:

理解老爺爺爲什麼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四、教學時數:

2篇課文共有幾個人物嗎?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明明三個兒子,硬說只有一個兒子的人是誰?

師:三個媽媽沒有這樣說,三個兒子也沒有這樣說,唯獨他這樣說,他說得有沒有道理呢?老爺爺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2、出示課文【學習目的】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全部、橫跨、創舉、減輕、衝擊力、重量、節省、堅固、美觀、石欄、欄板、圖案、前爪,回首、遙望、雙龍戲珠、才幹、寶貴、遺產“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喜歡的部分。

3、瞭解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4、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掛圖。

指導學生了解關於趙州橋的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教學重點】

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的描寫,瞭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講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講述導入

1、從前,過往的御廚裏有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罐,另一個是鐵罐。(板書:課題)出示圖片【情景說明】【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花鐘)師述: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花鐘》。

2、請同學們打開書52面,自由讀課文,看看哪部分最有趣。

二、理解感悟

1、學習第3自然段:

⑴指名把第3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⑵說說有趣在什麼地方?

(師引導學生找到“剛剛”、“大致,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⑶師述:只要看看什麼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幾點鐘,這太奇妙了,我們去看一看。

⑷課件播放花鐘畫面。(師配上解說)

⑸鼓勵學生說說看了這麼美的花鐘,有什麼樣的感受?(學生自由談感受)

⑹請同學們帶着自己不同的感受再讀一讀第3自然段。

2、學習第1自然段:

⑴過渡:科學家有意識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組成了花鐘。(板書:開花時間不同)那麼,什麼花在什麼時候開放呢?請同學們認真朗讀第1自然段。

①學生回答後,課件出示句子:(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

②請學生看看出示的句子。小聲讀一讀,說說這些句子寫得怎麼樣?

③師述:同樣寫“花開了,書上是怎樣寫的,邊默讀,邊畫一畫。畫完了的同學小聲讀一讀。

④課件出示書中的原句:(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⑵品讀句子:

①讓同學挑一個描寫花的句子,用心地、反覆地朗讀,然後和小夥伴交流一下,具體好在哪裏?

②師生交流。(重點指導朗讀,也可嘗試讓學生對某些句子換一種說法。)

如:指導學生讀“曇花開得如此美麗,可生命又如此短暫”;讓學生用一個句子描寫一下睡蓮;讓學生說說哪些花還可以用“綻開。

③師述:欣賞了這麼美的句子,看到了這麼美的花,老師也禁不住想放聲朗讀,同學們願意給我一個展示的機會嗎?

(師配樂朗讀)

④師述:聽完老師的朗讀,你們有什麼話想對我說嗎?

(謝謝你們對老師的讚美和鼓勵,你們的稱讚給老師帶來了快樂和自信。)

⑤學生自由讀一讀這段。(自由讀)

⑥指名讀、齊讀。

⑦小結:同學們不但讀出了聲,還讀出了情,這些花被你們讀得更美了。

⑧討論:不知同學們注意了沒有,這一段後邊還有一個省略號是什麼意思?你知道還有哪些花在什麼時候開?(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

⑨師述: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課後我們也可以像書中那樣用不同的語句把它描寫下來。

3、學習第2自然段:

過渡:不同的花爲什麼開放的時間不同呢?請同學們分小組學習第2自然段,注意先讀書,後討論。

⑴小組學習討論,教師巡視。

⑵師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⑶小結:剛纔小組內自主合作,找到了不同的花開放時間不同的原因,小組學習很認真。

三、總結延伸

學習了《花鐘》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很多關於花的知識,其實,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的奧祕,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就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附:(板書)

花鐘【教學反思】【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書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絨毛、假裝、這些、引人注目、釣魚、觀察、花瓣、合攏、手掌、有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4、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準備】

蒲公英的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總結課文,昇華情感【課後反思】

揮灑想象和才情 設境激趣 觸發美 擴展延伸 放飛美

1、(課件出示 閱讀材料)

師:學完了課文,你還想更多地瞭解荷花嗎?請看——【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讀懂課文課文主要內容。

難點:瞭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

2、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國王御櫥裏的兩隻罐子,你們仔細看看,哪隻是陶罐,哪隻是鐵罐,你上怎麼看出來的?

3、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從外形上看,左邊是鐵罐,是用鐵做的。右邊是陶罐,是用陶土做的,上邊還有美麗的花紋。從神態上看,鐵罐眉毛豎着,邪視着陶罐,嘴巴翹得老高,好象對陶罐不屑一顧的樣子,一幅驕傲自大的樣子。而陶罐是用溫和的眼睛看着鐵罐,笑眯眯的,一幅容忍的樣子。從個頭上看,鐵罐自以爲比陶罐高大,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把頭昂得高高的。)

4、談話:今天我們學習這則寓言,就是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小故事。通過他們的對話,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下面我們就帶着一種探究的心裏去讀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同伴一起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檢查朗讀情況,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開火車讀生字,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重點指導“懦”(nuò)“惱”(nǎo)聲母都是鼻音總結全文【教學策略】

教學說明文,我們最易犯的錯誤,就是面面就到,提出很多問題,將文章肢解。學生一堂課內容瞭解的雖多,但卻不易掌握。爲此我遵循“整體把握,堅守目標,分層突破”的原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大家一定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橋。下邊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座橋(出示趙州橋的圖片),它的名字叫趙州橋。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讀兩遍。

2、抽查自學效果,出示不帶音節的生字詞卡讓學生讀。

3、理解生詞。(質疑、交流)

4、指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連貫。最後一個自然段可全班齊讀。

爲什麼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帶着這個問題認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學第一自然段,這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麼?

2、小組討論交流,各組代表相互補充。(介紹了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建造的年代,還告訴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

3、初步理解"世界聞名。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瞭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繫小結總結

聽了你們對秋雨的讚美,我很感動,我也準備了一首歌。一起唱起來,讚一讚秋天的雨,好嗎?〔課件播放《秋雨歌。〕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媽媽表揚過你嗎?

生:表揚過。

師:怎樣表揚的?

當生舉手的少時,師提示:當你考試考好的時候、當你聽話的時候、當你幫媽媽做事情的時候……

生:……

師:你們真是既聰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師:這天我們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讀通課文,感知資料

1、師:三個兒子怎樣樣呢?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能夠藉助生字表讀準字音,也能夠用字典識字。困難處多讀幾遍,開始吧!

生自由讀

2、課件出示詞語:嗓子拎着水桶晃盪沉甸甸

師:誰想讀讀?

生流利的朗讀詞語

當生讀到“拎着水桶”時,師:能做個動作嗎?

當生讀到“晃盪”時,師:誰能用動作表示?

師:你來?

生再讀詞語

3、課件出示句子

師:看!這些句子你能讀好嗎?快!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同桌互讀

師:找一組小朋友開火車讀!

當一生讀第一句話時,師:把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讀出來?

當生讀第二句話時,師:讀的好,你理解了。

當一組生讀完時,師:咱們一齊讀讀吧!

生齊讀句子

4、師:怎樣能把課文讀的更有味道,下面聽老師來讀課文!

師範讀課文,生認真聽

師:謝謝大家!象老師這樣讀讀吧!

生再讀文

5、師:小朋友練習的很認真,下面我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其他的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橫線劃出三個媽媽談論孩子的話。

生認真的聽,認真的劃。

三、自悟,品讀語言

1、師:都找到哪幾句話?

生分別讀三句話

師:下面自己練一練,看誰能讀出三個媽媽不同的語氣。

2、交流一: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

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

一生讀的很好

師:哎呀,我聽出來了,你的兒子真是誰也比但是他。

師:讓我們一齊伸出大拇指,來誇誇自己的兒子,“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

生齊讀

4、交流二: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

師:第二個媽媽的話,誰來讀?

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你讀出了媽媽驕傲的語氣。

5、交流三: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

師:這兩個媽媽在談論自己的孩子時充滿了驕傲與自豪,那第三個媽媽呢?誰來讀!

一生讀的好

師:哎呦,你讀懂了課文。

一生讀的不好

師:再想想該怎樣讀?生讀好了,師:對,就這樣讀!

6、師:讓我們繼續讀課文的7到11段,去認識這三個孩子吧!

生自由讀

師:這麼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是怎樣做的?

生彙報

師課件出示“三個兒子的做法”

生再齊讀三個兒子的表現

四、指明中心,分主角朗讀

1、師:接下來,你和你的同桌,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

同桌練習

2、師:誰來?

指明一組表演

3、分主角朗讀

師:下面請小朋友以小組爲單位,分主角朗讀全文吧!

師巡視,指導

師:剛纔老師巡視的時候,發現這幾個小朋友朗讀的很好,來爲我們展示一下吧!

(叫讀的好的學生)

五、昇華主題

1、師:你認爲老爺爺看見的就應是哪個兒子?爲什麼?

2、師:那前兩個孩子怎樣呢,他們就不孝順了嗎?爲什麼?

生展開辯論

師總結:是啊!孝順父母的孩子,纔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師:學到這兒,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裏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課件出示:“爲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六、拓展

師:這天回到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跟他們說說你對這個故事的感受。母親節快到了,你也能夠回到家爲媽媽做一件事!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

閱讀,一向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直接關係到識字寫字、寫作、口語交際教學等各個方面。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資料,只要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在眼前,爲什麼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

1、閱讀教學生活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僅僅把自己對文本的感受、理解、體驗傳授給學生是不行的,教學就應是一種“導體,讓文本與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從這個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閱讀教學生活化要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資料,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生活並磨礪人生。比如:在開始引入課題時,讓孩子們回憶“你的媽媽是怎樣樣誇獎你的,從而導入課文。這樣的閱讀教學貼近生活,並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使學生對文本有了獨特的理解。

2、閱讀教學個性化。《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用心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主角的模擬能夠引導學生自由地朗讀,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達。學生有了自由,就有了靈性,就會冒出創造的火花,課堂上就會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愛探索、喜嘗試是孩子的一大特點。於是,我設計指明中心,分主角朗讀課文這一環節,讓同桌學生之間一個扮演媽媽,一個扮演老爺爺,幫忙孩子“嘗試”各種主角的模擬。在主角的完成中,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讓他們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從而促使學生真正地走入了課文的意境中,能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情感,能對課文產生更深的理解。

3、閱讀教學的昇華。《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確立新的閱讀教學價值觀――尊重差異,張揚個性,多元解讀。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許多老師往往“走過了頭”,把尊重等同於“放縱”,把張揚等同於“隨心所欲”,更把多元理解等同於“想怎樣理解就怎樣理解”。學生的理解與文本的價值取向相去甚遠,而老師沒有主觀意見,沒有核心理解,學生說什麼都對,都給予肯定,從絕對的“書本中心”完全走向了絕對的“學生中心”。因此,我設計昇華主題這一環節,讓學生展開討論:你認爲文中老爺爺看到的就應是哪個兒子,爲什麼?難道其他兩個兒子就不優秀了嗎?這兩個問題的設計,幫忙學生們理解正確的價值取向,理解三個兒子其實都很優秀,但是隻有孝敬父母的纔是“真正的兒子”,在學生心裏激起思維的火花。同時也做到了正確處理“多元解讀”與“尊重文本正確價值取向”的辨證關係。最後,爲了聯繫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孝順父母的心願,我佈置課後作業讓學生爲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爲課文的學習帶給生活的保證。使文本轉化成一個基於真實的環境,在還原後的生活場景中,學生能夠完成生活交給的任務,在生活中、在體驗中完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提升,爲課文的學習帶給生活的保證。

總之,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只有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把聽、說、讀、思、演等相機結合,相互滲透,讓孩子們融入生活場景中,自主學習,體驗閱讀的樂趣,獲得閱讀後的成就感,長此以往,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三年級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翠鳥》一課是國小語文三年級第六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水邊的小鳥,翠鳥。課文在展示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同時,呼籲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是本課在表達上的獨特之處。作者在介紹翠鳥時,緊緊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動作上的特徵,表達方法不是簡單的平鋪直敘,而是採用了擬人、比喻、對比等多種方式和準確的用詞進行了說明。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純真善良,富有愛心。在他們居住的周圍,時常可以看見麻雀、鴿子等小鳥,像翠鳥這樣的水鳥他們卻很少見到,加之翠鳥又如此漂亮,孩子們對《翠鳥》這篇課文的學習會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但由於孩子們年齡特點,他們活潑好動,精力不易集中,故教學設計一定要注意直觀與趣味性,讓孩子們在“賞”中學,在“玩”中學。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5自然段,背誦課文2、3自然段。

2.體會作者“抓住翠鳥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寫法,並試着用這種寫法寫一個片段。

教學重點

體會寫法

教學難點

運用寫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翠鳥的外形美麗這一部分,咱們一起來看着屏幕上的圖片背一背這一自然段。

齊背第一自然段。

師:這一段是對翠鳥外形美麗進行的描寫,那翠鳥在動作上又有什麼特點?這節課我們要繼續學習第五課《翠鳥》。

二、寫法感悟

師:打開書,默讀課文2到3自然段,找出描寫翠鳥動作的句子,用浪線畫出。再好好讀一讀,想一想這些句子表現了翠鳥動作的什麼特點?

學生自學。

師:翠鳥的動作有什麼特點?

生:快、靈敏。

(板書:快、靈敏)

學生彙報:

師:你從哪看出來翠鳥的動作快、靈敏?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

彙報1:翠鳥鳴聲清脆,愛貼着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

(從這句話中我體會到翠鳥的動作非常快)

師:你能具體說一說嗎?比如哪個詞語?讓你感受到什麼?

生:疾飛就是非常快的意思。

師:還有嗎?老師這裏有兩句話,請你對比來讀一讀,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哪句好?爲什麼?

自讀感悟。

師:你有什麼感覺?

生回答

師:鳴聲是什麼意思?

生:叫聲。

師:什麼樣的叫聲?

生:像唱歌一樣好聽的叫聲是鳴聲

師:從一個鳴聲就讓我們感受到翠鳥的聲音好聽了,(板書:鳴聲)作者的用詞可真準確,那翠鳥是怎樣貼着疾飛的?用你的手當做翠鳥,把桌面當作水面,你能演示一下翠鳥是怎麼飛的嗎?

學生演示。

師:一邊表演一邊讀,貼着水面疾飛

生表演讀*2

師:這樣貼着水面疾飛能體現出翠鳥的動作怎麼樣?

生:靈活、速度快。

師:你能把翠鳥的動作快、機靈讀出來嗎?

出示完整句子,試讀、指導、指讀、齊讀。

小結:剛剛通過換詞比較和朗讀讓我們理解了這個句子。這樣的學習方法在以後也可以用上。你還畫了哪些句子?

彙報:2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着水面往遠處飛走了。

課件出示。

生:翠鳥的動作非常快。

師:具體說說從哪感受到快的?

生:像箭一樣,運用了比喻句,可以看出來翠鳥的動作快。

板書:比喻

師:我們能更生動、形象感受到翠鳥的動作快。還有哪裏能感受到?

師:老師這裏還有一句話,請你對比讀一讀,和同桌讀一讀,說一說,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同桌交流,集體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

生:蹬開說明翠鳥很用力氣(動作),叼起、貼着體現了翠鳥的動作很靈活。(板書:蹬開、叼起、貼着)

師:看看作者的動詞使用得多準確呀!誰能讀好這句話?

指讀、指導、齊讀。

師:你還畫了哪句話?

彙報3:它一動不動地注視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生:一動不動、注視,這些詞用上了就能體現出翠鳥在等魚時非常機敏。

指讀*1

彙報4: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

生:體現了翠鳥的動作非常快。

師:二三自然段還有這樣的一句話,誰來讀一讀?

出示: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儘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

一生讀句子。

師:這兩個自然段都是寫翠鳥動作快、機靈,可是卻出現了這句話,有什麼作用?

生:體現了翠鳥的反映比小魚更加機靈。

師:是呀,小魚和翠鳥一比,讓我們知道了翠鳥的反應是多麼機靈,這樣的修辭方法叫對比。

板書:對比。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個自然段,感受這隻動作快、機靈的翠鳥吧!

出示二三自然段,指讀*2

師:讀得真不錯,現在請你自己練習背一背這一部分。

指背*1、齊背。

三、寫法提升(好句賞析)

小結:作者寫得真好,回想一下,作者是怎麼寫的?

生:作者抓住翠鳥動作快、機靈的特點,採用比喻、擬人、對比的修辭手法,準確的動詞進行描寫。

師:是呀,這樣的描寫讓我們彷彿真的看到了這隻動作快、機靈的翠鳥。下面,老師準備了兩個小片段,自己來讀一讀,想一想這兩個小動物在動作上有什麼特點?從哪兒能看出來?

學生獨立思考、批畫、分析。

A小鴨子兩腳叉開,把脖子使勁地向前伸得很長,挺着胸脯,撅着小屁股,左一搖,右一晃地扭動着胖乎乎的身體向前走着。

B一隻羊把草叼到嘴裏,嘴巴一左一右地打轉,牙齒一上一下地咀嚼,好像沒有牙齒的老太太。

師:誰來先說說小鴨子?誰來說說羊?

小結:小動物的動作特點直接說出來,別人會覺得枯燥、沒有意思,如果你抓住動物的動作特點,運用生動、形象、準確的語言進行描寫,別人讀起來纔會津津有味。

四、寫法應用

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看一段視頻,看看小雞啄米的動作有什麼特點。

播放視頻。

師:看清楚了嗎?小雞的啄米的動作讓你感受到什麼?

生:快。

師:從哪裏能看出它的動作快呢?下面請你仔細觀察視頻中小雞的動作,用上合適的修辭方法和準確的動詞來說一說。

學生再次觀察。

師:屏幕上有一個開頭,請你兩人一組接着往下說。

自由練習。

師:誰來跟大家說一說?

全班交流,評議。(*1)

師:根據老師給他的修改、評價,請你自己動筆寫一寫。

師:生活中你有沒有觀察過喜歡的小動物?課下請你用上合適修辭方法和準確的動詞來描述他們的動作特點。

五、回顧課文

師:最後咱們背一背課文2、3自然段,再一次體會作者對翠鳥動作的描寫。

教學反思

《翠鳥》一課是國小語文三年級第六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水邊的小鳥,翠鳥。課文在展示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同時,呼籲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是本課在表達上的獨特之處。作者在介紹翠鳥時,緊緊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動作上的特徵,表達方法不是簡單的平鋪直敘,而是採用了擬人、比喻、對比等多種方式和準確的用詞進行了說明。

經過對教材的分析和對教參的掌握,我確定本節課,也就是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5自然段,背誦課文2、3自然段。體會作者“抓住翠鳥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寫法,並試着用這種寫法寫一個片段。教學重點是體會作者抓住翠鳥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寫法,難點是運用本節課的寫法寫小雞啄米的片段。

所以我授課時,課文中“翠鳥鳴聲清脆,愛貼着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這一句,先讓學生自己體會哪裏能體現翠鳥動作快、機靈的特點,通過對比換詞和不斷朗讀讓學生了解了作者在動詞使用上非常準確的寫作方法,同時引導也學生學習運用換詞比較和朗讀的方法理解句子這一學法。

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學會了好的學習方法,對他們以後的學習都會受益匪淺,同樣,學生學會了好的學習方法,能讓我們更快達到高效課堂的目標。所以在學生理解“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着水面往遠處飛走了”一句時,學生可以兩人一組運用換詞比較和朗讀的方法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和準確的動詞來對翠鳥的動作的動作特點。

在對二三自然段的重點句子體會以後和學生一起進行總結寫法,然後我給學生提供小鴨子走路和羊吃草的兩個片段讓學生好句賞析,這一部分是對本課作者寫法進行學習的延伸,也爲學生運用寫法寫好片段打下基礎。對課上的小雞啄米片段描寫後,順時佈置課下作業:運用本節課的寫法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動作,這一安排也能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法再次梳理,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三年級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幾何直觀。

3、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及語言表達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含義,建立初步倍的概念。

教學準備:課件,蘿蔔圖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同學們,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老師想考考你們,看看大家能否經得起我的考驗,請看大屏幕。

師:請同學們一起讀一下題目要求。(誰能很快地說出每幅圖有幾個幾?)

師:如果2只鳥看成一份,有2份,我們可以說是()個()呢?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認識倍的概念。

數一數

小兔子們數蘿蔔,怎麼數也數不清,請你們來幫幫忙!

師:你是怎麼數的?哦!原來這裏有不同種類的蘿蔔。你們認識它們嗎?(胡蘿蔔、紅蘿蔔、白蘿蔔)

胡蘿蔔2根,紅蘿蔔6根,白蘿蔔10根(根據學生描述老師在黑板上粘貼蘿蔔)

如果把2根胡蘿蔔看成一份,(邊說邊圈)你能把紅蘿蔔的'根數用“幾個幾”來表述嗎?誰來圈一圈。

一起數一數:1個2,2個2,3個2。

找準關係:用“倍”進行語言表徵。

紅蘿蔔的根數有3個胡蘿蔔那麼多,也是3個2根。呈現更簡單的表述方法:紅蘿蔔的`根數是胡蘿蔔的3倍。

板書:紅蘿蔔的根數是胡蘿蔔的3倍。(指名說,再集體說)

師:還可以說成幾是幾的3倍。(6是2的3倍。)

自主說一說、圈一圈白蘿蔔與胡蘿蔔的倍數關係。

胡蘿蔔2根1份,白蘿蔔有這樣的5個2根,所以白蘿蔔的根數是胡蘿蔔的5倍。

小結:倍的認識,是兩個量通過比較得來的,我們要分清誰是誰的幾倍,就要看誰和誰在比,比的標準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

2、進一步理解“倍”。

要求:獨立圈一圈、畫一畫,在小組交流。

3、教師出示課件:把2根胡蘿蔔看成一份,白蘿蔔有6個2根,白蘿蔔的根數是胡蘿蔔的6倍。把2根胡蘿蔔看成一份,白蘿蔔有7個2根,白蘿蔔的根數是胡蘿蔔的7倍。以此來提問,如果把2根胡蘿蔔看成一份,白蘿蔔有8個2根。白蘿蔔的根數是胡蘿蔔的幾倍……

你發現了什麼?白蘿蔔有幾個2根,它的根數就是胡蘿蔔的幾倍。

4、兔媽媽又找來了一根胡蘿蔔,此時,胡蘿蔔有幾根,現在紅蘿蔔是白蘿蔔的幾倍?(2倍)

師:誰來說說你的想法。可以用擺一擺,圈一圈的方法哦!

請生演示。

師:同樣都是胡蘿蔔,都在和紅蘿蔔來比較,紅蘿蔔的根數沒有變化,爲什麼倍數不一樣呢?同學們想一想。

生……

師小結:因爲胡蘿蔔的根數發生了變化,也就是我們比的標準發生變化,剛纔是2根胡蘿蔔一份,現在是3根一份,標準變了,倍數也就發生了變化。

三年級教學設計6

〖學生實態〗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大都在8歲左右,知識結構還不健全。就認知和思維特點來看,他們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觀察能力和繪畫能力。此時,他們以形象思維爲主,抽象思維和空間想像能力薄弱,識別方向能力較差。

我校位於北京市勁鬆八區,是一所城市國小,由相距不遠的南北兩校組合而成。學校配套設施齊全,主要設施有教學樓、食堂、傳達室、多功能教學樓、塑膠操場、自行車棚、花壇、旗杆、健身器材等。學生已經有了兩年多的學校生活經歷,對於學校的環境、學校的主要設施是基本知道的,但是由於他們年齡還小,所以知道的也並不那麼清楚和詳細。

學生通過日常的觀察,對自己的學校環境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瞭解,具體表現爲他們能夠描述學校的主要設施及所處的位置,並且能夠初步完成學校的景觀圖。但是由於此時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抽象思維和空間想像能力還比較薄弱,識別方向的能力較低,要幫助他們初步形成繪畫平面圖的能力,難度是比較大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形象資料幫助學生健全感知結構,增強他們的空間想像能力。學生已經深刻地感受到了學校的發展和變化,他們爲學校的建設而感到驕傲、自豪。在教學中,教師要從他們已有的經驗和情感出發,結合教學內容,幫助他們提升熱愛學校、建設學校的情感。

〖教科書分析〗

本課題的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學習製作學校平面圖。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習慣規定,將校園的設施正確地畫在平面圖上;培養學生製作地圖的興趣,並進一步達到使學生了解學校、認識學校、熱愛學校的目的。爲了能夠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突破教學難點,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已有的經驗進行教學,拉近教材與學生的距離。例如,在教學中我結合學生所畫的景觀圖,通過指導他們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學校來增強他們的方位感。與此同時,通過練習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進一步培養他們實地辨別方向和圖上辨別方向的能力。例如,利用簡單易行的摸桌邊、摸桌角等練習活動,鞏固學生對圖上四個基本方向的認識;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幫助學生聯繫實際,提高實地辨別方向的能力。另外利用電教手段輔助教學,如實物投影儀、錄像輔助教學等,從而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增強教學的實效性。通過在校園中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空間感,增強他們的空間想像能力,爲畫好平面圖奠定基礎。通過製作學校設施的模型,爲學生進一步觀察、體驗創設條件。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他們的綜合、概括、分析以及小組合作能力。最後,通過設計“爲學校繪製藍圖”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細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和鞏固繪圖能力,提升熱愛學校,建設學校的情感。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一)學生準備

繪畫用的紙、彩筆等學具。

(二)教師準備

1.選用錄像:勁鬆四小的高空俯視實景,爲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搭建平臺。

2.爲了幫助學生體驗如何繪畫平面圖,設計繪畫課桌的平面圖形。

3.由於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薄弱,繪製學校各種設施的平面圖形有很大困難,我製作了學校一些主要設施的模型,指導學生正確觀察來繪製它們的平面圖形,幫助學生以形象思維爲基礎,發展空間想像能力。

〖本課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製作地圖的興趣,進一步達到了解學校、認識學校、熱愛學校的目的。

2.通過學習製作學校平面圖,幫助學生鞏固已經學習過的實地辨別方向的知識;能夠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習慣規定,將校園的設施正確的畫在地圖上。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1.鞏固練習實地辨別方向和圖上辨別方向。

2.通過電腦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學校的環境和主要設施,並複習繪製學校景觀圖的主要步驟。

3.引導學生繪製學校平面圖。

(1)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課桌,指導學生繪製課桌平面圖。

(2)引導學生觀察學校設施的模型,然後通過小組討論合作畫出它們的平面圖形。

(3)以小組爲單位,合作完成北校區平面圖。

(4)以小組爲單位,繪製一幅完整的南校區平面圖。

這個過程是教師“扶”的過程。通過這個環節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繪製平面圖的能力。

4.“爲學校繪製藍圖”的活動。

幫助學生細化所學知識,鞏固發展繪圖能力,與此同時,幫助他們提升熱愛學校,建設學校的情感。

〖實施過程〗

(一)鞏固練習

雖然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瞭如何畫學校的景觀圖,如何實地辨別方向和按照習慣方法確定圖上方向,但是由於學生年齡小,方位感以及抽象思維能力薄弱,這些知識和能力都需要進一步強化。

1.設計三個情景幫助學生練習實地辨別方向。

情景一:假設有一天你去郊外遊玩,不幸迷失了方向,你發現早上的太陽是從這個方向升起的(教師手指一個方向),你如何利用站位來實地辨別方向呢?

情景二:假設有一天,你們來到了森林裏考察,你們不幸迷失了方向,你發現了一個樹墩,年輪開闊的一面向着這個方向(教師手指一個方向),你如何辨別實地方向呢?

情景三:誰能夠按照現在的實際方向來站位?

2.請學生利用自己的課桌來練習辨別圖上方向。

把課桌桌面看作一幅平面圖,桌子的四條邊分別代表“東、南、西、北”四個正方向,桌子的四個角分別代表 “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副方向。教師引導學生一邊重複着“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口訣,一邊由慢至快進行練習。此時的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緊張愉悅的氛圍中增強了自己識別圖上方向的本領。

(二)導入

播放錄像。隨着鏡頭的移動,學生看到了自己熟悉的校園,此時我高聲提問:“這是哪呀?”學生興奮地說:“這是我們的學校。”這個環節的切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緊張之餘得到放鬆,而且還會快速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教學環節順暢過渡。爲了能夠進一步結合學生已有的經驗組織教學,我要求學生從校門開始有序地按照方向介紹學校的主要設施。這個教學步驟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學校的環境,而且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辨別方向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然後,我提問:“畫學校的幾個主要步驟分別是什麼?”學生閱讀教科書以後反饋,他們說出主要包括四個步驟:第一,定方向;第二,選中心;第三,按方向畫內容;第四,填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之後,我展示課件

(將學校的主要設施分別畫出來,排成一列。請學生根據所說的步驟利用鼠標將各種設施組成一幅完整的學校景觀圖。最後我說道:“同學們,讓我們把自己想像成一隻飛翔的小鳥,垂直向下看,校園裏的各種設施會有什麼不同?把它們畫下來,我們就會得到一幅新地圖――學校平面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畫學校的平面圖。”由此點出本課的課題。

(三)引導學生繪製學校平面圖

由於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差,在教學中我力求借助各種教具,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加強形象教學的力度,將抽象內容形象化,從而使教學設計立足於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1.畫課桌平面圖。

爲了幫助學生理解如何繪製平面圖形,我設計了一個體驗活動,藉助每個學生都有的課桌,指導學生站起來,從上面垂直往下看,把看到的首先用言語描述出來。學生在觀察時都非常認真。許多學生在描述他們觀察到的結果時都說,他們看到的只是桌子上面的這個面。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他們看到的畫下來。學生畫下來的就是一個長方形。教師這時可以告訴學生,他們畫的就是課桌的平面圖形。大部分學生此時都很吃驚,因爲他們腦海中對平面圖知之甚少。教師抓住這個時機提問:“誰知道我們是怎樣畫課桌的平面圖的?”這個問題的設置意在幫助學生歸納、提煉。

2.引導學生觀察學校設施的模型並繪製成平面圖。

爲了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如何繪製平面圖,我又分別將教學樓、花壇、旗杆、車棚、和健身器材攀登架做成模型,帶領他們一邊觀察一邊繪製平面圖。在教師的耐心指導下,學生通過體驗活動和練習活動,對繪製平面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3.以小組爲單位,合作完成北校區的平面圖。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觀察這些設施的模型,然後通過小組討論合作畫出它們的平面圖,最後粘貼成一幅完整的北校區的平面圖。

4.以小組爲單位,繪製一幅完整的南校區的平面圖。

先播放錄像,其內容是從空中俯瞰校園的情景。此時,引導學生將自己想像成一隻飛翔的小鳥,垂直向下看。以此增強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當錄像定格之後,學生可以一邊結合錄像,一邊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完成南校區平面圖的製作。

(四)爲學校設計藍圖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幫助學生細化所學知識,鞏固發展繪圖能力,幫助他們提升熱愛學校,建設學校的情感。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以小組爲單位繪製出學校的未來藍圖,最後每組選派一位學生進行展示。

〖反思〗

通過這一課題的教學,學生不僅辨別方向的能力提高了,而且繪製學校平面圖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愛校、建校的情感也在不斷地被激發、被提升。回顧本節的教學過程,教學任務之所以能夠順暢完成,我認爲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全面瞭解學生的認知特點,正確定位教學重難點,循序漸進適度拓展課堂教學空間

以往我在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時,雖然也綜合了教科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學生三方面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加入了自己的主觀想法,將教學過程理想化。由於缺乏對學生現有認知特點的全面分析,就使得預定的目標在現實中無法完成。例如,在進行《一起畫學校》這一課題教學前,我雖然意識到學生辨別方向的能力有待發展,抽象思維能力比較薄弱,但是我還是理想化地將所有的內容濃縮在一課時裏。教學主要環節設計爲,引導學生學習畫學校景觀圖和學畫學校平面圖。然而在真正的教學實施中,我才發現學生還不能熟練掌握實地辨別方向。實地辨別方向掌握不好,就很難將校園按照實際方位畫在圖上。有時,他們雖然將實際方向弄懂了,但是畫在圖上卻又錯了。例如,我校教學樓本來是在北面,有的學生將其畫在了南面;校門應該向西開,他們卻主觀地錯畫爲向北開。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一節課下來,我只是引導學生學會了如何繪製學校的景觀圖,至於平面圖根本無暇顧及。反思之後我發現,教學之所以呈現這種結果,是由於自己缺乏對學生認知特點的全面分析,反映在教學上表現爲急於求成、急功近利,而結果卻恰恰相反,教學效果並不好,自己並未真正做到以學生爲本位組織教學。事後,爲了能夠使教學真正做到爲學生的發展服務,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教學,將這一課題的教學分解,先教學生繪製學校景觀圖,然後再紮紮實實引導學生學習如何繪製學校平面圖,力求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二)綜合開發教學資源,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加大形象教學的力度,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1.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在鞏固學生辨別方向能力的同時,爲突破教學難點做好鋪墊。

雖然此前學生已經學習瞭如何畫學校的景觀圖,如何實地辨別方向和圖上辨別方向。但是由於學生方位感以及抽象思維能力薄弱,這些知識和能力都需要進一步地強化。爲此,我首先設計了三個情景幫助學生鞏固練習實地辨別方向。教師在描述情景時聲情並茂,使學生彷彿真的'置身於情景之中,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只見每個學生都在快速地轉動他們的身軀,迅速站位,口裏還大聲說着“面北背南,左西右東。”在請學生利用自己的課桌來練習找圖上方向時,我有意識由慢到快,由易到難地發出指令。此時的學生,就像一個個士兵,神情嚴肅認真,動作又快又齊。氛圍雖然緊張,學生的心情卻是愉悅的。他們在反覆練習中鞏固、發展了能力,這爲後面順利地學習繪製學校平面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巧妙利用學生課桌設計學習體驗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知識。

我們的教育不能是照本宣科的滿堂灌,不能與學生生活、社會生活相悖,必須通過學生自己觀察、交流、調查等多種體現主體精神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獲得對生活中許多問題的正確認識。

爲了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如何繪製平面圖,我設計了一個體驗活動。藉助每個學生都有的課桌,指導學生站起來,從上垂直往下看,把看到的畫下來。這個過程其實是教師指導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通過參與這個體驗活動,學生真實感受的是如何繪製一個景物的平面圖,這要比教師枯燥的說教強得多。

3.開發教學資源,加強形象教學,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搭建階梯。

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加強思維訓練,發展思維能力,對於開發學生的智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的思維過程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這種過渡在很大的程度上仍需要感性經驗的支持,所以必須從直觀演示(如掛圖、幻燈、投影等)和實物操作入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感知事物,獲得表象,逐步地藉助圖像,實現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這一特點,爲他們創設思維的情景,提供思維的材料,揭示思維的方向,指引主要步驟,點明思維突破口,完成從模仿性思維向獨立性思維過渡。

對於學生來說,我們指導他們觀察課桌從而獲取課桌的平面圖是比較簡單的。其原因有兩點:(1)課桌人人都有,便於組織學生觀察。(2)課桌形狀規則,便於學生理解。對於那些不便觀察,形狀又不規則的景物,三年級的學生是很難想像出它們的平面圖形的。例如花壇、樹、健身器材,旗杆等景物,學生很難想像旗杆的平面圖形會是一個點。如何根據學生現有的思維特點,幫助他們發展抽象空間想像能力呢,我採取了兩種方式:一是藉助攝像機從高空拍攝學校的景觀,爲增強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搭建階梯;另外,我將一些不規則的景物製作成小的模型,把學生不可能從空中俯瞰的景物微觀化,幫助他們直觀地感知事物,獲得表象,並逐步地向抽象思維過渡。

4.充分發揮教師導向功能,調動學生主體性,使學生在探究中由淺入深,由點到面,逐步發展繪製平面圖的能力。

由於引導學生繪製學校平面圖的難度是很大的,爲此,我採取了“教、扶、放”三個教學步驟,幫助學生由淺入深,逐步發展繪圖能力。首先我引導學生通過體驗活動理解並掌握如何繪製小設施的平面圖,然後繪製我校的北校區和南校區的平面圖;最後爲了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發展學生的能力,我請學生以小組爲單位繪製一幅學校的未來藍圖。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做到仔細觀察,團結合作,而且還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爲學校的未來大膽規劃。

(三)將德育有機融入教學之中,在無形中激發學生情感,在有形中幫助學生提煉、昇華

本課題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通過培養學生製作地圖的興趣,進一步達到使學生了解學校、認識學校、熱愛學校的目標。然而如何對學生進行愛校教育,我並沒有採取空洞的說教,而是將對學生的情感態度教育和知識教學、能力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從表面看來,學生似乎是在學習如何繪製學校平面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表現出的熱情足以說明他們對自己學校的熱愛。在教學中爲了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愛校的情感,我設計了“爲學校設計藍圖”的教學環節。對此,學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以小組爲單位,首先討論學校還需要增添哪些設施,應該放在學校的什麼地方。在達成一致意見之後,他們開始將其繪製在學校平面圖上。他們專注的神情,深深地感染了我,從中我也深刻地體會到,這個環節的設計不僅是單純的細化知識、發展能力的過程,還是學生情感昇華的重要環節。

三年級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磁鐵能吸引鐵製的物體,這種性質叫磁性。

2、磁鐵隔着一些物體也能吸鐵。

過程與方法

1、用實驗方法研究磁鐵能吸引什麼,不能吸引什麼。

2、用磁鐵識別物體是不是鐵材料製作的。

3、根據材料設計實驗,研究磁鐵隔着水能不能吸鐵。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同認真實驗,獲取證據,用證據來檢驗推測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認識到磁鐵具有吸引鐵製品的性質。

【教學難點】

知道並理解用磁鐵可以辨別出不易辨認的鐵製品。

【教學準備】

爲小組準備:

1、磁鐵和被測試物品:銅鑰匙、鐵鑰匙、回形針、鐵釘、鋁片、銅導線、玻璃珠、木片或木塊、紙片、彈簧、布條等物品(材料的種類多一些,鐵材料製品要有多種,要有銅、鋁等非鐵的金屬物品,學生的學習用品,如:橡皮擦、鉛筆、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測試材料)。

2、橡膠皮(氣球皮)、杯子和水。

3、鐵盒(如罐頭盒)、鋁盒(如易拉罐)、茶葉筒(底和蓋是鐵製的,筒身是紙製的)、圓珠筆。

4、幾種不同材質的硬幣,如一元的鋼幣,5角的銅幣和鋼芯鍍黃銅幣,1角的鋁幣和鋼幣,分值鋁幣。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1、我們認爲磁鐵能吸引什麼?學生交流,師適當板書。(如:金屬?鐵?······)

2、怎樣檢驗我們的觀點?(做實驗)

二、磁鐵能吸引的物體:

1、老師準備了這些材料,請看(實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樣)。我們先預測一下物體會不會被磁鐵吸引,然後再做實驗進行檢驗吧。(預測時說說理由或根據)

2、我們小組的桌子上就有這些材料,一會兒就要請大家來做做小小檢驗員了。實驗可不要忘了做記錄啊。(投影出現記錄表)檢測後把被測試物體按“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和“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分類填寫好,然後小組討論記錄下兩類物體在材料上的各自特點。(學生實驗並記錄填寫好表格)

3、交流彙報。

4、小結。

(1)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和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有什麼不同的特點?

(2)由此我們可以推知,磁鐵可以吸引什麼物體?

(3)與我們剛上課時的觀點相比較,原來的觀點是得到了確認,還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顧板書,修正板書。)

5、辨認鐵製品。

(1)這些物體中,哪些是鐵材料做的?(實物投影出示:主要是硬幣、茶葉筒等)

(2)學生觀察判斷並交流。

(3)對於自己的判斷有十足的把握嗎?想想辨認鐵製物體用什麼方法可以更可靠呢?(用磁鐵)

(4)那我們就用磁鐵來檢驗一下剛纔的判斷吧!學生實驗。

(5)兩次判斷結果一樣嗎?哪一次判斷更能使人信服呢?從中我們收穫了什麼呢?學生彙報、交流、小結(教師小結:磁鐵都能吸引鐵一類材料做的`物體,我們可以把磁鐵的這種性質叫作磁鐵的磁性。)。

三、隔物吸鐵:

1、引入研究。

(1)還記得老師上節課給大家帶來的遙控小車嗎?現在大家都知道老師能指揮小車是因爲有磁鐵的原因,可當時知道嗎?爲什麼?(紙包住了磁鐵)磁鐵被紙包住了,隔着紙,還能吸鐵嗎?

(2)學生猜測,教師演示。看到了什麼現象?學生交流彙報。

(3)原來隔着紙的磁鐵也能吸鐵啊!那擱着別的物體行不行呢?想研究哪些物體呢?學生列舉。

2、實驗設計。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這些物體(實物投影出示),怎麼做實驗呢?哪個小組先設計好了哪種物體的研究計劃,並口頭交流彙報獲得了我們的認可,就可以先領走該種物體了。(特別關注隔水實驗的設計)

3、學生實驗並做記錄。(相應的物體後面做好記錄)

4、彙報交流。

5、小結。

(1)通過實驗,你知道了什麼?

(2)教師補充介紹並演示:磁鐵隔着鐵片吸鐵。(讓學生領悟到書中結語中“一些”所表示的意思。)

四、總結延伸:

1、今天的課,對我們的知識增長有什麼幫助?你有什麼收穫?

2、老師的鑰匙不小心掉到了井裏,不把衣服弄溼,怎樣才能把鑰匙成功撈上來呢?

三年級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2.過程與方法:理解老人是怎樣知道丟失駱駝的特點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仔細觀察與認真思考的習慣。

重點難點:

通過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朗讀的時候,要讀出老人與商人的口氣。這是本課的重點;重點是理解老人觀察很仔細,分析很具體。

教學過程:

一、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1.讀準字音,瞭解這一課裏寫誰找駱駝,找到了沒有,大致上知道怎樣找到駱駝的.。

2.在大體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探究老人是怎樣指點商人找到駱駝的。

(1)閱讀老人的判斷句子,再讀他觀察的發現的句子。

(2)引導學生將老人的判斷和觀察到的現象—一對應,從中弄清現象與判斷、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係。

3.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從中受到的啓發。

二、通過閱讀理解詞語

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來理解。如“忿忿”“不緊不慢”“至於”“果然”,在課文當中都有特定的意義,如“不緊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點,更體現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於”一詞,就強調了與發現駱駝沿途出現的一些現象相比,駱駝往哪去了的問題,就顯得不重要了。

三、學生問題提出與討論

1.課文爲什麼先寫了老人的判斷,然後才寫老人的觀察?

2.說說自己用心觀察,認真思索,獲得的發現。

三年級教學設計9

設計說明

與時、分、秒相比,年、月、日之間的關係更加複雜,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知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的過程。本節課的教學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進步和發展。進步和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創設情境,聯繫生活,激發興趣。

教學時,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用生活中的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爲基本理念,從課題的引入到課後的練習,以及課中關於年、月、日等知識的補充,都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感悟學習數學的意義,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注重觀察,引導發現,培養能力。

教學時,通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年曆卡及相關統計表,讓學生在觀察中瞭解年、月、日及大月、小月等知識,在發現中掌握知識,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啓發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又讓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在自我探究、自我發現中獲取新知,成爲學習的主人。努力拓展學生獲取知識的空間,讓學生將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更加系統地納入自己的知識網絡中。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 年曆卡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看日曆(一)

⊙談話導入,引出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的日期嗎?在你們的記憶中有哪些美好的或有特殊意義的日子呢?(學生自由彙報)

師:在這些特殊的日子裏,我們都用到了哪些時間單位?

(年、月、日)

師:關於年、月、日,同學們知道得真多!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日曆中的祕密吧!

(板書課題:看日曆)

設計意圖:以特殊的日子爲切入點,從而有效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打開學生的思維,同時爲下面的新知教學做好鋪墊。

⊙親自實踐,探究新知

觀察教材附頁1,把xxxx~xxxx年各月份的天數記錄在表格中,談一談你的發現。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4年的'年曆,和同桌說一說你從中發現了什麼。

學生獨立觀察,與同桌交流後彙報。

師:請同學們在表格中記錄下xxxx~xxxx年各月份的天數。

學生參照教材附頁1獨立完成。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互相覈對、訂正所填的數據,以保證自己所填數據的準確性。

同桌交流、覈對,師巡視。

師:請同學們觀察記錄表中各月份的天數,說說你有什麼新的發現。

預設

生1:一年12個月的天數有所不同。

生2:1,3,5,7,8,10,12月每個月有31天;4,6,9,11月每個月有30天。

生3:2月的天數很特殊,xxxx年、xxxx年、xxxx年的2月有28天,xxxx年的2月有29天。

……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一年有12個月。

31天:1,3,5,7,8,10,12月

30天:4,6,9,11月

xxxx年、xxxx年、xxxx年的2月有28天,xxxx年的2月有29天。

師總結: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稱爲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稱爲小月;2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數和別的月份都不一樣,所以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師:請同學們自己想辦法記住各月份的天數。

學生彙報記憶方法。

(如果學生說出了書中的兩種記憶方法,老師可以引導全班學生一起嘗試記憶;如果學生沒有說出來,教師可利用課件出示)

(課件出示)“左拳記憶法”。

請你伸出左手,握拳,拳頭背向上,從右向左,從1月數到7月,再從左向右,從8月數到12月。凡是數到凸的地方的那個月就是大月,有31天;凡是數到凹的地方,除了2月,其他都是小月。

師:請大家邊看邊實踐。

(課件重複演示,學生實踐)

(課件出示)“口訣記憶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把一加。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探究、思考、發現知識,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老師的簡單小結,在學生髮現的基礎上介紹相關知識,幫助學生將零碎的知識進行梳理。

三年級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讀懂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秋天的美好,理解課文描寫的景物特點。

3、查閱資料,生活積累,結合課外知識訓練口語表達。

情感:

讀懂課文內容,感悟秋天的美好,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興趣和感情。

能力:

1、培養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從而初步培養學生了解文章主要內容,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訓練學生查閱資料,生活積累,培養蒐集、整理、提取信息的能力。

學習:

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積累的語文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感情,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

教學流程:

一、欣賞秋色,育情導學。秋天的雨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秋天嗎?(喜歡)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秋天,去感受秋天帶給我們的快樂!

板書課題

師昨天我們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詞語。現在老師就來考考大家,看大家記住沒有。如果孩子們讀得好,就能得到打開秋天大門的鑰匙。

出示生字,詞語,學生讀

師孩子們,你們聲音真洪亮,看,老師已經獲得了這把鑰匙。讓我們用它打開秋天的大門吧。請翻到語文書第四十二頁,一起讀第一自然段。

(全班讀第一自然段)

師是呀,秋天的雨帶着清涼和溫柔,輕輕地就打開了秋天的大門。

(板書打開大門)

師這一段起了總起的作用,打開大門看見了什麼呢?請大家默讀2-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了秋天的雨。

生課文從顏色、氣味、動物、植物過冬的情景來寫秋天的雨。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顏色、氣味、情景”(?)

師課文2-4自然段分別從顏色、氣味、動植物過冬的情景這三個方面寫了秋天的雨,這就叫分述。(板書“分述”)

提問那些自然段寫了秋天的`雨的顏色?

那些自然段寫了秋天的雨的氣味?

那些自然段寫了秋天的動植物過冬的情景?

師現在就讓我們走進第二自然段去看看秋天的雨

師請大家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第2自然段都有哪些顏色的詞語?畫上下劃線

2、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標上序號

3、你最喜歡哪一句,說說爲什麼喜歡?

(學生默讀老師巡視)

師現在小班長帶領組員一起分享大家思考的結果

(小班內交流討論)

師每個班都討論得很認真,現在就請我們一起來分享討論得結果

師第2自然段中都有哪些顏色的詞語?

生黃色紅色金黃色橙紅色紫紅色淡黃色雪白的

師這麼多顏色匯在一起,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它

生五彩繽紛五光十色五顏六色五彩斑斕

師如果覺得他回答得正確,請給他掌聲!

師謝謝你的分享,現在誰來說說第2自然段共有幾句話,你最喜歡哪一句,說說原因?

預設1、生我最喜歡第二句,請大家聽我讀,請大家一起讀

我喜歡這一句是因爲作者把黃黃的葉子比作一把扇子。

我覺得這一句用得特別好。

師你能美美地讀一下嗎?(生讀)

預設1讀得好

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次吧!(全班讀)

預設2讀得不好

師孩子,你覺得自己讀得美嗎?(不美)沒關係,我們請其他同學幫幫你好嗎?(請其他人幫)你再來讀讀好嗎?

全班一起來讀

預設2生我最喜歡第三句,請大家聽我讀,請大家一起讀。

我最喜歡這一句是因爲作者把楓葉比喻成郵票

師你來美美地讀讀吧!

預設1老師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出秋天的美吧!

預設2你覺得自己讀得怎麼樣?(不行)

誰來幫幫他?(生讀)你再讀讀!全班同學一起讀

師這麼美的句子,這麼美的秋天,我們在美美地讀一讀。

男生讀第二句,女生讀第三句

師孩子們,秋雨姑娘又來了,她想把紫色給XXX像XXX呀XXX呀XXX。

她想把金色給XXX,像XXX,XXXXXX呀XXX呀。

她想把綠色給XXX,像XXX,XXX呀,XXX呀。

師秋雨姑娘就是一個魔法師!孩子們,後面兩句有誰喜歡嗎?

生我喜歡第四句,我來讀一讀,全班一起來讀一讀,我覺得你擠我碰這個詞用得特別好,讓我看到了很多水果。

師那孩子們,我們什麼時候還可以用你擠我碰(引導孩子用你擠我碰造句)

師我們再來讀讀最後一句,有誰喜歡這一句。

生我喜歡,我覺得這個省略號用得特別好,讓我知道了菊花有很多顏色!(回答不出來時,老師引導)

師孩子們,讓我們再次用朗讀來感受五彩繽紛的秋天吧!齊讀第二自然段(放音樂)

師除了秋天的顏色迷人,秋天的氣味,聲音也很迷人。

師請孩子們自由朗讀第三四自然段,去感受秋天的迷人吧!

(生讀)

師誰來說說秋天的氣味都有哪些?

生梨香香的,菠蘿甜甜的,蘋果橘子有香甜的氣味。

師這些氣味,孩子們喜歡嗎?(喜歡)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生小朋友的腳,常被那香味勾住了腳。

師秋天的雨不僅藏着非常好聞的氣味,還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在小喇叭的聲音中,動植物都準備過冬了!現在孩子們和老師配合讀第四自然段,我們看看動植物都在幹嘛呢?

(師生配合讀第四自然段)

師秋天的雨,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顏色,讓我們聞到了好聞的氣味,給動植物們吹起了小喇叭!我們不得不說:(朗讀第五自然段)

師孩子們,你喜歡秋天的雨嗎?(喜歡,板書)

那誰來讚美一下秋天的雨?

生讚美!

師讓我們帶着喜愛與讚美再來讀讀課題吧!

三年級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筆算除法,課本15-16頁例1、2。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通過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數學知識的遷移與聯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索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特別是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理解商的位置確定的意義,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後,如果有餘數,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合在一起,繼續除的道理。

教學準備:

學生演示小棒、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知道植樹節是幾月幾日嗎?爲什麼要植樹?

師:爲了響應國家號召,過幾天就是3月12日,某學校三四年級的同學爲迎接植樹節的到來,到山坡上去植樹,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15頁主題圖:

提問:通過看圖,你們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提問:你們能根據圖中的數據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預設:)

生1:三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

生2:四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

……

(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三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四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

提問:要求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算式該怎樣列呢?

引導學生說出算式並板書:42÷2=並說一說想法。

2、試着口算,並彙報口算方法。(指名彙報)

師:剛纔同學們嘗試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結果,是否正確呢?能不能用筆算的方法來驗證剛纔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板書課題:筆算除法)

【設計意圖:直奔主題設計除法問題,突出本節課教學重點,通過口算的試商的方法既爲計算作鋪墊同時也訓練學生養成先口算的習慣,形成數感】

二、合作探究交流、學習新知

1、動手操作,理解算理

(1)提問:42÷2這道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理解把4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師:請一名同學用準備好的小棒分一分,看是怎樣分的,每份是多少呢?並把你的分法與大家說說。

【設計意圖:着力訓練學生進行有序思考,養成良好的數學思考習慣】

(2)讓學生演示分法並說明每份的結果。

(預設:)

方法1:先把4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個十;再把2個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1個一。2個十和1個一合併起來是21。

方法2:先把2個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1個一,再把4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個十;2個十和2個一合併起來是21。

師:比較兩種分法,你認爲哪一種分法更合理?說說你的想法。

2、學習新知探究筆算方法

(1)師:剛纔同學們用了分小棒的方法再一次驗證了42÷2的結果,那豎式怎樣寫呢?(師邊板書邊結合提問完成豎式)

師:結合剛纔的分小棒的.方法,除法豎式應從哪位算起?表示什麼?商幾?應寫在哪一位上,表示什麼?爲什麼?

(2)、結合課件小棒的分法扮演算式並說說筆算的過程。

(3)、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再次演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操作體會計算的過程,數形結合有助對除法筆算的理解,通過再次自己的學習對筆算的過程進行鞏固】

(小結):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都是從高位算起的。如果第一步計算有餘數又如何計算呢?

3、自主探究、嘗試練習

師:四年級兩個班共種52棵,平均分成2份,該怎樣分小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演示分的過程。(課件演示)

(1)學生嘗試獨立計算。(巡視輔導並及時瞭解情況)讓算得快而好的同學板演並彙報計算過程及想法。

(2)教師及時改正有問題的地方。

【設計意圖:學生經過差不多一節課的學習,精力可能有所欠缺,設計競賽活動有助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助學生對筆算除法方法的鞏固】

(3)比較例1和例2和剛纔這幾道題在計算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歸納總結計算方法:說一說們我們今天學習的筆算除法應先從哪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寫在什麼位置上?

【設計意圖:通過對相關練習及例1、2在計算上的相同點及不同點幫助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方法,並進行適當的方法歸結有助他們對計算方法的進一步鞏固】

三、練習反饋

找學生到黑板上用豎式計算下面兩道題

66÷3=92÷4=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或有什麼要提醒同學的,請跟同學們說說。

三年級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分析:

中國結是一種裝飾物,常常會被人們懸掛於家中或帶在身邊。它代表着祥和、幸福與歡樂,更是炎黃子孫幾千年心連心的象徵。 學情分析:

學生長期在農村生活,大多數人沒有見過中國結,理解課文內容有一定的難度,老師應通過實物展示,喚起學生感官意識,通過反覆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設計思路:

由猜謎揭題導入,引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通過主動積極的學習,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使自己的認識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本課的關鍵就在於理解中國結的寓意和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頭”的含義,這時教師的任務不僅是總結,而且要在交流中提出學生容易忽視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教師是真正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真正的實踐者,讓課堂充滿活力。

教學目標:

① 認識7個生字,學會3個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②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中國結的含義,理解中國結的寓意。

③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①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中國結的寓意。 ② 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教具準備:

中國結飾物實體,中國結的資料(中國結是民間工藝品,種類很多,有“如意結”,寓意稱心如意,萬事如意,有“吉祥結”,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有“蝴蝶結”,“蝴”與“福”諧音,寓意福在眼前,福運迭生、、。

教學流程圖:

猜謎揭題—>初讀課文理解文章大意—>精讀課文理解(爲什麼中國結到處受寵?)—>爲什麼說中國結是民間藝人的傑作—>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理解中國結掛在外國朋友家中,有什麼意義?—>齊讀課文,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 猜謎揭題:

1. 同學們,今天劉老師給大家出一個謎語,打一物,請同學們猜一猜。一展紅絲線,交錯結龍鳳,心似絲網,中有乾乾結。(打一飾物)。

出示:中國結,然後板書:中國結

解題:中國結的“結”的絞絲旁代表絲線,“吉”字則代表中國結是吉祥美好的象徵,漫長的文化積澱使中國結滲透着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近幾年來特別流行,幾乎成了家家戶戶喜愛的一種飾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中國結的課文。二、讀課文,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 人們爲什麼喜歡中國結?

2. 它的樣子?作用?歷史?特點?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習第二自然段:

A、從哪裏可以看出中國結特別受寵?板書:受寵,一邊讀,一邊把中國結受喜愛的句子畫出來。

B、從“到處”、“裝點”可以瞭解到什麼?應該怎麼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中國結是民間藝術的傑作?

(巧奪天工,變化無窮,歎爲觀止)結合學生的回答,理解詞語的意思,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結凝聚,着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將自己美好的願望寄予其中。引讀:“它或象徵着幸福,或隱喻着愛情,或呼喚着友誼,或讚美着生命;有的是喜慶的'標誌,有的是智慧的圖騰、、代表着中國人對未來的憧憬。”

其中:“圖騰”是冷僻詞,可舉例解釋:人們常說中國人是龍的

傳人,龍是中國人最崇拜的動物,它就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也就是中華民族的標誌。這些紅色的詞(幸福、友誼、生命、喜慶、智慧、歡樂、熱情、祥和、憧憬)說明中國結不僅外形變化無常,而且寓意極其豐富。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學生自讀,再指名讀

指名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

小組討論: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讓學生自由表達,各抒已見,指導學生畫出文中的相關語句。 小結:這個“頭”就是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土,中國結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徵,因此,中國結又被稱爲“同心結”。

齊讀第五自然段

4)、學習第六自段:

提問:如果中國結掛在外國朋友家中,有什麼寓意?

(因爲中國結帶着東方的神韻,滲透了既古老又現代的文明,向世界傳遞着祥和和喜慶)。

四、總結全文

中國結不僅造型典雅,而且它代表着幸福和祥和,代表着我們對未來的憧憬,更重要的她是中華兒女心連心的象徵。

五、板書設計:

中 國 結

不分場合

受寵 不分人羣編織萬千祝福

不分地區 蘊涵悠悠古韻

六、作業設計:

1)、摘錄優美的詞語、句子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練習冊《中國結》

三年級教學設計13

三年級下冊太陽優秀教學設計

一、今天天氣怎麼樣?

你是怎麼知道的?假如今天下着傾盆大雨呢?假如今天是陰天呢?(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我們太熟悉不過了。)(在剛纔的討論中,同學們都知道根據自己已知的東西,去推測自己未知的東西,這是一種極好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它會使你獲得更多的知識。)

二、是啊,我們每天在陽光下生活、成長,在陽光下實現着自己一個又一個夢想,太幸福了!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許多夢想成爲了現實:遨遊太空,登上月球,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進行着大膽的探索。我曾經非常羨慕那些宇航員。在驚歎於人類的聰明的同時,我又常常不服氣:登上月球算什麼!月球可比我們生活的地球還小得多呢。總有一天,我的.學生中一定會有人要登上太陽——這個比地球大得多的星球!震驚全世界!

你們中哪一位願意幫 劉老師實現這個願望?我的願望不能實現?爲什麼?是你們不願意努力嗎?

三、閱讀課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請用你充分的理由(書上的、自己查到的)說服我:劉老師,你的願望只能是個夢想!

2、突出兩個特點:遠、熱。

(1)、遠。地球離我們太遠了:一億五千萬公里

走——3500年 坐飛機——20幾年

(2)、熱。 光會刺得你睜不開眼睛

表面6000度,中心20xx萬度,早變成氣了!

3、但我懷疑,這是人類自己弄錯了,一個只有盤子那麼大的太陽怎麼可能這麼厲害?(大)

4、用一句話說說太陽三個特點之間的關係;說說文章爲什麼這樣安排?還可以有其他更好的安排方式嗎?

5、太陽的主要特點,我們一下就讀懂了,這和作者高超的表達技巧是分不開的。

小組合作學習:自主選擇研讀內容。

爲了突出太陽的特點,作者的哪些介紹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6、對最感興趣的句段進行品讀。(內容、寫法)

四、在人們心目中,太陽是萬物之靈,可太陽也帶給我們不少的煩惱。你看,驕陽下,體育老師汗流浹背的帶着同學們在操場上奔跑;多容易中暑啊;放學了,頂着烈日回到家,哎,一身臭汗!皮膚也曬黑了;莊稼也無可奈何地耷拉下腦袋……有時候我想:那個叫后羿的人當初爲什麼不把天上的十個太陽全射掉呢?

1、快速瀏覽第二部分,找出你認爲最中肯的一句話,說明這個太陽少不得。——“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2、小組合作:在4——7段中選擇一段作爲學習對象。

用你們選擇的那一段的內容以及你課外查閱的資料來證明上面那個命題。

四段: 沒有植物

沒有太陽 —— 沒有動物 ——沒有世界!

沒有人類生存所需

五段:沒有太陽,沒有雨雪(我們不要雨雪?)

六段:沒有太陽,沒有風(拿風乾什麼?颱風可厲害了!)

七段:沒有太陽,病菌到處飛舞,疾病流行,人類健康受威脅。

八段:沒有太陽,沒有光明和溫暖。

3、你還知道如果沒有太陽,地球將面臨怎樣的災難?(或者太陽帶給地球的種種好處,人類利用太陽的事例。)

太陽和地球的關係竟然是如此的密切!讓我們牢記太陽對人類,對生命的重大貢獻吧!

4、齊讀末段。

五、作者是怎樣將課文兩個方面的內容聯繫起來的?

家庭作業: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你對太陽的讚美吧!(一句話、一首詩、一幅畫、一支歌……)

六、學完了這篇課文,你又產生了多少新的問題?

板書:

太陽 特點 大 數據

熱 比較

動物 植物 人類生活 比喻

與地球 風 雲 雨 雪 正反

的關係 預防疾病 舉例

三年級教學設計14

一、教材簡說

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

作者是以回憶的語氣來寫這段國小的經歷。根據課文的內容,可分爲掌聲前的英子和掌聲後的英子兩部分,因爲課文提到,有了掌聲鼓勵後的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文章的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後面飽含着充沛的情感。課文通過外在的動作和語言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感受,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由外向內”感受這些情感。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掌聲、文靜、願意、姿勢、輪流、情況、慢吞吞、注視、熱烈、持久、平息、情緒、講述、普通話、動聽、鼓勵”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4.抄寫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三、教學要求: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⒉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上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⒊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要主動的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小英在掌聲前後的`變化以及掌聲感受的內在含義。

五、教學難點:

小英在掌聲前後的變化以及掌聲的作用,學習對比的表達方法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閱讀法,啓發式教學法

七、學習方法:

採用邊讀邊想邊說的學習方法。

八、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問疑:

⒈小朋友們,有人給你鼓過掌嗎?因爲什麼給你鼓掌?得到別人掌聲你心情怎樣?你爲別人鼓過掌嗎?爲什麼爲別人鼓掌呢?

⒉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掌聲

⒊讀了課題,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

⒈請小朋友帶到剛纔的問題認真的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看課後生字表。

⒉請同學讀課後生字,注意看清字音、讀準字音。反饋檢查。重點讀好下列字音。

⒊請小朋友繼續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的拼音寫在生字上面。讀完。寫完後請同學們記組它。反饋檢查。指名讀,同桌互讀,小組輪讀。

⒋看一看下面詞語你會不會讀。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

⒌下面請同學們在讀課文,努力做到正確、流利。反饋檢查,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⒍讀過課文,請小朋友一邊讀課文,一邊畫出不懂的詞語。

⒎理解詞語。

⒏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讀準生字、詞語的讀音,課文也讀的正確、流利了。大家還要通過認真讀書,讀懂了一些詞語。大家學的很好。課後還要練習讀出感情來。

三、描紅生字

⒈讀準課後要描紅的生字。

⒉播放輕音樂,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要主動的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3.學習對比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小英在掌聲前後的變化以及掌聲感受的內在含義。

教學難點:

小英在掌聲前後的變化以及掌聲的作用,學習對比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一首關於掌聲的歌曲動聽悅耳,就讓我們踏着音樂的節拍繼續走進關於掌聲的故事,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感想。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掌聲它代表着歡迎,飽含着鼓勵,還曾經改變了小英的生活。這不,事隔多年後,小英寫來了一封信。(媒體出示來信)指名讀。

二、前後對照,感受小英變化

1。.學習第1自然段。

過渡:小英感謝掌聲,因爲掌聲改變了小英,讓我們一起走進小英的生活,看看以前的小英是個什麼樣的孩子?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回答並板書:憂鬱、自卑(媒體出示畫面)

(2)同學們體會得真好,你們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這一點的呢?指名說。

(3)你能把小英的這種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評價。

把小英的憂鬱、自卑,通過朗讀表現在你的臉上,溶進你的聲音裏。齊讀。

2、學習第5自然段。

過渡:因爲身體的殘疾,以前的小英孤獨自卑、憂鬱沉默,對生活失去了希望,我們再來看看現在的小英發生了什麼變化?(媒體出示畫面)小組讀第5自然段。

(1)指名回答並板書:活潑、自信

(2)你從哪裏體會到的?指名說。

(3)這個省略號裏會寫些什麼?指名回答。

3、真替小英的變化感到高興呀!你們能把她的活潑開朗讀出來嗎?齊讀。

4、(媒體展示畫面)以前的小英憂鬱自卑,現在的小英活潑自信,能從你們的朗讀中把這種變化表現出來嗎?(女生讀第1自然段、男生讀第5自然段。)

5、小英的變化真大呀!是什麼改變了她?所以,她最想說的是——(媒體展示來信)小組讀。

三、感悟重點,領會掌聲內涵

過渡:真是沒有想到,掌聲擁有這麼神奇的力量,會改變一個人,讓我們回到那次難忘的演講中去。

(一)掌聲前。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3、4自然段,用——畫出掌聲響起前描寫小英的動作、神態的句子。細細地體會小英的內心。

2、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師巡視指導。

3、交流。

4、研讀三句話。(媒體相機點擊句)

5指名讀第一段話。思考:小英爲什麼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在這一剎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麼?男生齊讀

6指名讀第二段話,注意體會帶點的詞語。

“猶豫”是什麼意思?小英猶豫什麼?小英想上去嗎?爲什麼?小英能不上去嗎?爲什麼?因此,從“慢吞吞”、“眼圈兒紅了”你們體會到小英的內心是多麼的——(生答:痛苦、無奈)。女生齊讀。

7.師:在萬般無奈下,在無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小英終於——(引讀)。

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小英,小英一邊慢慢地走着,一邊想:。

8.齊讀大屏幕上的三段話,好好體會小英內心的那種自卑、痛苦和無奈。

(二)、掌聲時。

1、就在小英萬般無奈之時,小英聽到了什麼?(生答:掌聲)請快速默讀第四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描寫掌聲的句子。、掌聲一共響了幾次?

2、指名讀第一次掌聲。

(1)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驟然間”你能換個詞嗎?

好的,你們現在就是小英的同學,請鼓起熱烈、持久的掌聲!

這真是熱烈、持久的掌聲呀!你們想通過掌聲告訴小英什麼呢?指名說。(鼓勵、肯定)

請女生讀讀這句話,把同學們的鼓勵、小英的感動都讀出來吧!齊讀。

3、指名讀第二次掌聲。(媒體相機點擊句子)

(2)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裏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什麼叫“經久不息”?“經久不息”的掌聲響起來!

這一次你想通過掌聲對小英說什麼呢?指名說:肯定、誇獎、讚揚。

如果你就是小英,聽到這樣的掌聲,你想說什麼?指名說

但是她什麼也沒說,她只是——(引讀: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同學們的掌聲裏微笑着走下講臺。)

此時真是無聲勝有聲啊!你的內心和小英的內心一樣嗎?請把你的感受表現在你的臉上,溶進你的聲音裏。誰願意再讀這句話?(指名讀、評價、齊讀)

4.多麼可愛的同學,多麼美妙的掌聲,就是這充滿鼓勵、滿含誇獎的掌聲(板書:鼓勵、誇獎)使小英從一個憂鬱孤獨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陽光女孩,她被深深地感動了,有多少話要說,千言萬語,萬語千言全都融進了她的信中——(媒體出示來信)範讀來信。

大家都被感動了,來,讓我們也滿懷激情一起讀一讀小英的心聲吧!齊讀。

四、總結昇華,品味文章主題。

過渡:多麼美好的掌聲,作者也爲之動容,寫下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話。

1、媒體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2、讓我們把它深深印在腦海裏。再次朗讀課文。

3、讀到這裏,同學們,你們覺得掌聲僅僅是鼓掌的聲音嗎?它還是什麼?指名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掌聲無處不在,你得到過別人的掌聲嗎?當時有什麼感受?你曾把掌聲送給誰?爲什麼?指名說。

4、其實這掌聲就是一種愛!(板畫:心形)在生活中愛的方式還有很多種: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愛是一句友善的講話;愛是雨中的一把小花傘,愛是夏日一縷清涼的風。讓我們大家都奉獻愛,珍惜愛吧!(媒體出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拿起書本,在音樂伴奏下,有感情地讀最後一自然段,把你的感受表現在你的臉上。

同學們今天上課表現很出色,把掌聲送給自己送給同學!也把這感謝的掌聲送給後面的聽課老師吧!讓我們把掌聲獻給別人,獻給自己,獻給多彩的生活吧!

三年級教學設計15

設計說明

國小數學的圖形與幾何的特點是直觀幾何、實驗幾何。因此,畫一畫、拼一拼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學生在動手操作中,不僅能感受圖形的特點及圖形與圖形之間的關係,還能回顧所學知識,發展空間觀念,爲進一步學習幾何圖形知識積累活動經驗。

1、在對比操作中體會圖形的特點與數據的聯繫。

教材110頁2題中的兩個長方形的長、寬之間有2倍關係,這是它們能拼成正方形的關鍵。因此,教學中先讓學生用兩個長和寬沒有倍數關係的長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圖形的周長。再用兩個長、寬之間有2倍關係的長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圖形的周長。通過對比,將學生的關注點從操作引向圖形的特點與數據的聯繫,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的認識。

2、重視學生對圖形特徵的掌握。

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進一步強調圖形的特徵,加深學生對圖形的印象,能利用所掌握的圖形特徵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作爲重點複習的內容之一,結合教材習題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與長方形和正方形有關的問題,發展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長方形紙(兩組)

教學過程

⊙整理複習

1、讓學生拿出長和寬沒有倍數關係的兩張長方形紙拼一拼,並計算出能拼成的'圖形的周長。

2、讓學生拿出長和寬有2倍關係的兩張長方形紙拼一拼,並計算出能拼成的圖形的周長。

3、比較以上兩組長方形紙所拼成的圖形,有什麼發現?

(第一組的兩張長方形紙可以拼成兩個不同的長方形,第二組的兩張長方形紙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4、討論:爲什麼會出現正方形?

(第二組長方形紙的長是寬的2倍,所以當2個寬拼在一起時恰好等於長,就會拼成正方形)

5、說一說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各有什麼特點。

6、結合剛剛計算出的圖形的周長,說一說怎樣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7、不規則圖形的周長怎樣測量?

8、系統整理這一單元所學習的知識點,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圖示把知識點表示出來。

⊙綜合複習

1、結合教材習題,複習學過的長度單位及它們之間的進率。

(1)課件出示:4千米=()米

5釐米=()毫米70釐米=()分米

(2)複習學過的長度單位及進率。

(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

(3)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4)總結單位換算的方法。(高級單位乘進率除以進率低級單位)

設計意圖:對長度單位的相關知識進行回顧,並結合有針對性的練習,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系統地掌握。

2、藉助一組圖形複習四邊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及正方形的特徵。

(1)課件出示:請你找出下列圖形中的四邊形。

(2)說一說你是怎樣判斷哪些圖形是四邊形的。

(3)找出這些圖形中特殊的四邊形,並說出它們的名稱。(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

設計意圖:對四邊形的特徵進行系統的複習,有助於學生清晰、牢固地掌握其特徵,爲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3、複習周長的概念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113頁11題。

下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0釐米,大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單位:釐米)

(2)學生獨立計算後集體訂正。

列式解答:(10+5+5)×4=80(釐米)

4、完成教材114頁16題。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解題方法。

重點引導學生明確這是求長方形的周長的問題,但是這個長方形是靠牆角圍成的,所以只要算一條長和一條寬的和就可以了。

(3)列式解答:8+6=14(米)

設計意圖:回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並將公式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既培養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標籤:三年級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