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朱自清匆匆教學設計

設計1.23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朱自清匆匆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自清匆匆教學設計

朱自清匆匆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爲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

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與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

設計理念

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自己獲取體驗,引發聯想,加深對文章地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蘊。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瞭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2、熟練的、入情入境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瞭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緻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學習重點

1、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積累語言。

教學準備

1、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好!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憑直覺,你認爲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

(學生大膽猜想)

我們估算一下,按80歲計算,能有多少天?你們現在已經過了多少天?這些日子裏你留下了什麼?

通過計算,你有什麼感受?

是啊!人的一生確實太短暫了,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轉眼就沒有了。80年前的一位年輕人也和我們有同樣的感覺,這個人就是朱自清。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書課題)

二、自由朗讀,讀通課文。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究竟寫了些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正確讀通順,注意讀好標註拼音的詞語,難讀的地方要反覆讀。

(學生自由朗讀)

剛纔同學們自由朗讀,看同學們認真投入的樣子,就知道你們肯定讀得很好。現在誰能展示一下,讀給大家聽聽。

(指名接讀課文,教師和學生評價)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什麼?

是啊,告訴我們日子怎麼一去不復返呢?

教師指導問號的讀法。

大家看“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句話應該怎樣讀?你能不能試着來讀一讀。

(教師範讀 學生練習。)

對了,以後碰到問號的時候就要讀出“問”的感覺。

怎樣回答這個問題呢?我們要到文章中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三、默讀課文,交流感受。

下面我們來默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文中的每一個自然段。邊讀邊隨着作者的描寫,想象文中描寫的畫面。

(學生默讀課文)

同學們都讀完了,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你想象到了什麼?說說自己讀文章以後的感受。

(學生交流感受)

四、自由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問題。

同學們真不簡單,邊讀邊想象就有了這麼真實的感受。對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對文中的哪些地方還讀不明白?

出示要求:自由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文中的每句話、每個詞、每個標點符號。畫出有關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五、小組交流,解決問題,揣摩朗讀。

出示要求:

1、懂的地方通過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

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設計如何讀才能把這些句子讀好。

3、組長記錄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

小組內互相交流。

六、全班交流,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你們小組畫了哪些句子?說感受,從這些句子中讀出了什麼?能不能用你們自己的方式把這些句子蘊含的情感讀出來。

教師出示自己的照片,(嬰兒、少年、青年、現在)講述自己的故事,讓學生體驗時間的流逝。

同學們能不能講出自己的一些和時間有關係的故事。

(學生講述自己的生活體驗)

怎樣才能讀好這些句子呢,除了想象作者當時的心情,還要加進我們自己的感受。下面同學們再讀一讀。

(指名讀,老師指導朗讀)

舉例: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

這一段話應該怎樣讀呢?(從學生的感受入手,指導朗讀)

(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教師的適時恰當的評價。)

從這些句子中,我們想象到了什麼?作者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出示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大學讀書後期,受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寫新詩,一直繼續到畢業後在江浙一帶當中學教師的時期。

1926年任清華大學教授,轉而從事散文創作,成爲名噪一時的散文作家。

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葡歐洲,次年回國,仍至清華大學任教授。抗戰期間,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

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血的教訓促使朱自清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成爲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

1948年,他貧病交加,但堅決不向反動派屈服。該年8月在北平逝世。對此,毛澤東給予高度評價:“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主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倫敦雜記》,文藝論著《詩言志辨》《論雅俗共賞》等。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

自由朗讀作者簡介。您能說出讀了作者簡介以後的感受嗎?交流感受。

朱自清先生一生中,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時間的典範。我們也應該做珍惜時間的人。

第二課時

一、讀書體會,感悟寫法。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筆下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了。也體會到作者感覺時間流逝而自己沒有作爲的傷心,還有作者想珍惜時間的情感。

那作者爲什麼表達得如此細膩呢?默讀課文,看這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之處。

2、彙報交流,感受語言。

你認爲作者這篇文章的成功之處在哪裏?特別之處在哪裏?

引導學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裏呢?”(體會句式的`運用)

“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體會運用比喻的好處)

教師隨機出示一些名家對朱自清文章的評價。

【評論朱自清的資料摘錄

(1)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着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

(2)“現在大學裏如果開現代本國文學的課程,或者有人編本國的文學史,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會寫口語,朱先生應該是首先被提及的。”

(葉聖陶《朱佩弦先生》)

(3)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於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的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林非《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

(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決不放鬆。可是他的注重語言,絕不是堆砌詞藻。

(朱德熙《漫談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本人對寫文章的感受:

——“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卻在情感的濃厚。”

——談描寫“於每事每物,必要剝開來看,拆穿來看”,“這樣可以辨出許多新異的滋味乃是他們的祕密”,只有這樣“於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寫,使你於平常身歷之境,也會有驚異之感”】

3、朗讀交流。

除了剛纔我們說的這些以外,這篇文章還有什麼妙處呢?我們還要仔細品味一下,請大家自己默讀課文,劃出你喜歡的句子,然後大聲朗讀畫出的句子。

誰能把自己劃的句子讀出來,說出自己爲什麼喜歡這些句子?

老師和其他同學評議並示範。

4、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二、拓寬學習,加深感受。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感嘆時間的流逝,時間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下面同學們把自己蒐集到的關於時間的文章、格言、警句、詩詞拿出來。

讀給大家聽,講給大家聽,說出自己的感受。

資料準備:

1、“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

2、“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3、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4、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5、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人應當趕緊地,充分地生活,因爲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束他的生命。】

三、寫感受。

通過大家的交流、討論,我們對時間的流逝也有了自己的感覺。

下面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寫一段話,寫出自己現在最想說的話。

學生練習。

全班交流。

四、課下作業。

1、教師推薦《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學生認真去讀。

2、推薦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人教教材國小語文第七冊)。繼續蒐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

3、同學們也可以自己查詢資料,寫出《我所瞭解的朱自清》。

朱自清匆匆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匆匆》是國小語文九年制義務教材第十二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這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緊緊圍繞着“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爲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四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裸”等詞語。

(2)技能目標:能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欣賞語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悟到時光易逝,一去不復返的現實,從而明白珍惜時間,不虛度光陰。

三、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課前準備:

1、有關朱自清的資料

2、《匆匆》

3、蒐集和時間有關的名言等。

五、教學過程

(一)聯繫舊知,複習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6課《匆匆》。(出示題目)複習生詞(出示),指名讀。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哪些內容?(出示)(作者筆下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了,體會作者想珍惜時間的情感。)通過回憶,爲下文作了鋪墊。

(二)細讀探究,品味感悟

第一步感悟時間悄無聲息,稍縱即逝。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裏具體描寫時間來去匆匆的語句

2.(指名交流)時間的腳步你們感受到了嗎?從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適時出示相關句子)

3.時間本來看不見摸不着,可是讀了這段文字你感覺怎樣?

4.作者對空靈的時間描寫可謂是別出心裁,你也能仿寫幾句嗎?(出示練習)指名回答。在這裏我由讀引入寫,通過仿寫,進一步體會時光的匆匆,進行了知識的遷移。

第二步感受作者對人生的思索,感悟道理。

1、是啊!閒聊時,日子從我們的嘴邊溜去,跳皮筋時,日子從皮筋底下鑽過去,時間就這樣白白流逝,我們甘心嗎?作者甘心嗎?在文中畫出與朱自清先生同感的句子,並試着讀一讀。

2、說說自己畫了哪些句子,(出示)談談自己的感受。

3、是啊,作者爲時光匆匆逝去感到痛苦和無奈。他決意今後要從小處、近處着手,要切切實做些事,分秒必爭,充分發揮生命潛能。爲此,他後來大有作爲。(出示朱自清資料)。同學們你們願意在這個世界上白白走這一遭嗎?我們能讓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在閒聊中、嬉鬧中消磨、打發掉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試着問問自己從現在開始能做些什麼?請同學們試着填寫下面的文字。(出示)

在逝去如飛的日子裏,我能做xx,我能做xxxx,我還能做xxxxxxxxx。

閱讀的時候,既讀進去,又想開去,不僅可以深化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躍思想,激發創造力。

(三)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1、讓我們一起用心去品味《匆匆》這篇散文,在作者詩意化的語言中去觸摸時間這個精靈。

2、教師範讀(出示)

3、這篇美嗎?因爲它飽含着作者內心的情感,作者是用心靈寫下這篇的,那麼我們也要用心靈去閱讀,去體會,去感受,是不是啊。找自己喜歡的句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4剛纔同學們自由朗讀,看同學們認真投入的樣子,就知道你們肯定讀得很好。現在誰能選擇一些喜歡的段落展示一下,讀給大家聽聽。

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才能理解體會到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到的語言美。

(四)課後延伸,拓展閱讀。

1、同學們,時光老人在提示我們短暫的40分鐘就要結束了,想好一句你自己的時間格言送給身邊的人好嗎?

2、教師出示格言老師也收集了一些,一起朗讀。

同學們,時間的列車是一去不復返的,過去的已經過去,我們要做得就是要珍惜時間,從現在做起,充實自己,好好地學習。

學生彙報課前收集的有關時間的詩詞、名言,初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3.作業內容如下:

a)背熟《匆匆》

b)認真閱讀《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六、板書設計

16、匆匆

一去不復返

(珍惜時間)

七、教學反思

1、以生爲本:在新課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而且“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所以,我力求引導學生用心地閱讀文本,達到學有所樂,學有所獲。

2、以教材定教法:每篇都應該選擇最適合的教法。《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代表作,文中蘊涵的很多東西是隻可意會不可言談的,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用心靈去體會、去朗讀,達到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才能理解體會到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到的語言美。加上我個人的教學風格及學生的特點,本文的教學採取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感悟貫穿全課的方法。

朱自清匆匆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情感、價值觀目標:瞭解時間的來去匆匆,一去不復返,體會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作者具體描寫“日子匆匆過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本課的資料,課件製作。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鼓勵質疑:

1、彙報你所收集到的有關時間的詩詞名言。

2、導入: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描寫時間的文章,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3、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麼?這些問題你想怎麼解決?

二、初讀感知,讀中悟學。

1、輕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3、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接着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三、細讀探究,品味感悟。

1、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你特別喜歡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寫在句子旁邊。

2、思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

3、交流感受:你讀懂了什麼?從句中你體會到作者的什麼思想感情?

4、師生品味重點句子: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用一連串的追問表達時光逝去而無法留它的無奈和對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

(2)、“在默默裏算着,……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一個“溜”字、一個“針尖上一滴水”的比喻,讓我們感悟到過去的日子無聲無息地走了,作者有着無限感慨之情。)

算算作者當時幾歲,簡介寫作背景。

(3)“於是——洗手的時候……這又算溜走了一日。”(問: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讓學生明白作者用了排比擬人方法,通過最不經意的'日常生活的枚舉,讓我們體會到時間就是這樣輕巧地在不經意中溜走了。)

聯繫自己的實際說說“日子”是怎樣在自己毫不注意時消逝的?

(4)“過去的日子如輕煙,……像遊絲樣的痕跡呢?”(作者再次用輕煙,薄霧的比喻,讓我們感受到日子就這樣去得無痕。

(5)“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爲什麼要白白走這一遭啊?”(當時作者還是個青年,他卻從對時間流逝的體驗中產生緊迫感,強烈地意識到要抓緊時間做事。)

介紹朱自清的創作業績。

請同學們算算自己過去的日子,我們同樣要反躬自問,如何才能做到不白白走這一遭呢?

5、我的座右銘

四、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五、課後延伸:

1、閱讀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優美散文。

2、寫一篇讀後感,下節課交流。

板書設計:

一去不復返

時間來去匆匆要珍惜

流下痕跡

朱自清匆匆教學設計4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着“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爲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

文章創作於二十年代,在表達上與現代文章有所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文中運用了各種修辭方法,而且大多數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適合朗讀,因而地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過課堂實踐,我覺得有些環節落實的較好,而有些地方還不盡人意。

首先,能較好地創設情境。上課伊始,引背《長歌行》,並讓學生談感受,激發學生要珍惜時間、及早努力的情感。然後出示朱自清二十四歲時寫這篇文章前的一段話,讓學生明白朱自清二十四歲時已經意識到時光悄然逝去而無所作爲,決心從今以後要珍惜時間,才寫下了這篇《匆匆》。最後播放《匆匆》 FLASH動畫的配樂範讀,形象的畫面,舒緩的.音樂,低沉的語調,把學生帶入一種情境,奠定了整節課那種淡淡憂傷的基調,學生在這種基調中,很容易入情入境。

其次,精心選用教學語言。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地抒發,心靈地傾訴和思緒地流淌,語言都很美,而這篇散文尤爲突出。因而在課堂上,我所使用的語言也儘量與文本一致,與課堂基調相符。如:“讀了這句話,你聽到了作者在你耳邊的低低絮語了嗎?”“作者通過寫自己的日常生活來將無聲無形的時間具體化了。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它就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在一個又一個極普通的日子裏匆匆流逝了。讓我們真切地觸摸到了時間的腳步。”“作者的時間步履匆匆,那麼你的時間又是怎樣過去的呢?能像作者這樣具體地揀拾起時間的足跡嗎?”……

當然,本節課還有許多不足。

首先,盲目求全。由於追求課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環節落到實處。這篇課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正常的情況下,應該分二至三課時完成,但爲了顯現課堂的整體性,設計了一課時學完,確實密度很大,不夠科學。導致有些地方該拓展的不能拓展,該多讀的不能多讀。如讓學生談作者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這部分是本課的主要環節,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說,在讀中感悟、理解、領會,領會後再有感情地朗讀,並進行拓展練習,但由於時間所限,匆匆結束。

其次,交流不夠。課堂應該成爲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生與文本交流的平臺,而這種交流的引發還是離不開提問。因而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應該成爲學生課堂交流的依據。爲了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在備課時,我採用了課前預習提示中的問題: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向我們看出了一個什麼問題,對於這個問題,作者有沒有作出回答。並且在學生確定作者作出了回答後又追問:作者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本以爲這個問題可以統鄰全文,讓學生充分交流起來,但在實際上課中,這種“提問”沒有轉化成“交流”,同學們沒有動起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思良久,覺得所提的“問題”是有價值的,只是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我不能融會貫通地遷移、引導,導致師生交流不夠充分,沒能激發起學生地交流熱情。因而,問題的設計固然重要,而把握教學時機更重要。

課堂上更多的是教學機智,是動態生成,爲了不使每一節課匆匆而逝,我還要不斷地深入學習。

標籤:朱自清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