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

設計1.47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 第117—118頁。

二、教材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事例,知道 “植樹問題”的三種不同的情況,理解與掌握間隔數與棵數之間的關係和變化規律。

2.通過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經歷觀察、比較、發現、概況等數學活動,培 養學生的研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感悟化繁爲簡、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

3.能運用規律或研究方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 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經歷規律的獲得過程、建立數學模型,並用所學的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難點:理解間隔數 與棵數之間的關係;解決與植樹問題具有相同數學模型的實際問題。

五、教學準備:學習單、多媒體課件、小樹和小路模型。

六、 教學過程:

(一) 問題導入:

出示謎語: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讓學生猜一猜:這會是什麼呢?

教師組織學生認識手中的間隔,並認識它們存在的規律“間隔數+1”

(二)探究新知:

1.隊列問題:

出示學生排着整齊的隊伍去植樹的圖片,引導學生髮現學生隊伍中存在間隔,通過學生站一站,數一數等形式總結人數和間隔數的關係,再次對應“間隔數+1”

並出示課題。

2.植樹問題:

(1)體會“化繁爲簡”思想:

問題導入:同學們到達目的地,又遇到難題了:在全長1260米的小路的一邊植樹,每隔5米植一棵,按怎樣的方案植,又需要多少棵樹呢?

突出矛盾:數字太大,不易思考,引導學生轉換較小的數。

明確思想:當遇到複雜的問題,可以轉化成簡單的問題,這就是“化繁爲簡”的數學思想。(板書:化繁爲簡)

(2)設計三種植樹方案:

引導學生用學具擺一擺或用線段畫一畫的形式,同桌兩人合作設計植樹方案。

①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②彙報、展示:

③小結:組織學生對不同方案進行命名,突出其主要特徵。

教師板書:兩端都種、只種一端、兩端不種

(3)探究規律:

①求間隔數:

教師引導學生髮現植樹過程中的間隔,總結植樹棵數和間隔數的關係,再次對應“間隔數+1” 。

在沒有植樹的棵數時,探究間隔數與全長、間隔的關係。

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藉助學具、線段圖等形式探究規律

a:學生思考並擺學具或畫線段或列算式。

b:彙報:

②探究間隔數與棵數的關係:

開放間隔的長度:(出示課件)在20米的小路的一邊植樹,每隔 米植一棵,一個需要棵樹?

小組合作完成探究,活動要求:

1)自己選擇適合的間隔長度,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記錄表。

2)小組選擇一種植樹方式進行探究。

3)可以藉助擺學具、畫線段、數手指或列算式的.方式。

a:學生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b:學生彙報發現規律,教師板書。

c:昇華:

三種情況結果不同,但是在求解過程也存在着相同,都是先計算20÷5,這就意味着解決植樹問題的關鍵是明確間隔數。

d:應用:

老師檢查同學們的植樹情況,他從第1棵樹走到第20棵樹時,一共走了多少米?

(三)鞏固提升:

1.選一選:

下面每一題相當植樹問題的哪一種情況?

(1)音樂中的“五線譜”( )

(2)衣服上的鈕釦( )

(3)成語“一刀兩斷”()

(4)自鳴鐘九點報時的鐘聲( )

A.兩端都種 ; B.只種一端; C.兩端不種。

2. 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響5下,4秒敲完。12時敲12下,需要 秒。 3. 小法官:

(1)學校的教學樓每層有24個臺階,老師從1樓開始一共走了72個臺階,判斷:現在老師走到了3樓。( )

(2)一根10米長的木頭,把它平均分成5段,鋸一次需2分鐘。判斷:鋸完一共需要10分鐘。( )

4.學校一條大路的一邊共插了20面彩旗。

(1)如果使兩面彩旗中間放一盆花,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2)如果要使兩盆花之間有一面彩旗,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四)課堂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植樹問題的現象呢?無論哪些問題,我們都能用今天的方法和策略進行解決,這就是數學的奧祕。

教學反思

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後再用發現的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是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思想方法。植樹問題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線植樹,這條路線的總長度被樹平均分成若干段(間隔),由於路線的不同、植樹要求的不同,路線被分成的段數(間隔數)和植樹的棵數之間的關係就不同。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公路兩旁安裝路燈、花壇擺花、站隊中的方陣,等等,它們中都隱藏着總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係問題,我們就把這類問題統稱爲植樹問題。在植樹問題中“植樹”的路線可以是一條線段,也可以是一條首尾相接的封閉曲線,比如正方形、長方形或圓形等等。本節課着重研究直線上植樹的情況。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發現一條線段上兩端都種、只種一端、兩端不種三種情況植樹問題的規律。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複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難點:

發現植樹的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係,並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培養意識

1、師:同學們好!一起來看兩組畫面。

(給學生播放荒漠化嚴重的和綠化優美的兩組圖片。)

師:看了這兩組畫面,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師:怎樣才能擁有這樣美麗的環境呢?

生:植樹。

師:植樹造林,保護環境,讓我們擁有一個充滿鳥語花香的綠色花園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盡的義務!

師:說到植樹,大家知道嗎?在我們數學王國裏,植樹可是有一定的學問的,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植樹問題”。——板題

2、出示教學目標

3、師:見過路邊種樹嗎?一般情況下,每兩棵樹間距離怎樣呢?(相等)一般情況下路邊植樹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都是相等的,我們也可以叫做等距離植樹。

師:在路的一邊等距離地植樹會有幾種情況呢?大家想不想親手種種看?

二、動手種樹——探討規律

1、動手“種”樹

師:大家先看老師爲大家準備的材料……(師介紹)

出示操作要求:在路的一邊,等距離植樹,種完後小組裏交流看看有幾種情況?

學生動手植樹,師巡視。

2、交流方案

小組上臺展示自己組的種樹方案。

兩端都種

兩端不種

只種一端

3、仔細觀察,每棵樹之間都有間隔,那麼植樹的棵數跟間隔數之間有什麼聯繫?

生仔細觀察,得出猜想:兩端都種棵數=間隔數+1

兩端不種棵數=間隔數-1

只種一端棵數=間隔數

三、驗證規律

1、師:通過仔細觀察,我們得出了自己的猜想。但是,每一種猜想在沒有驗證之前,也只能是一種猜想,我們只有通過驗證,才能讓猜想成爲科學,對於我們剛纔總結出的規律也必須通過驗證才能得出正確結論。下面,讓我們一起動手來驗證我們的猜想。

2、完成驗證表格。

師出示:這是一張驗證表格,就請大家在小組內共同合作,一起探究,並展示你們組總結出的規律。(出示驗證事項)

3、小組合作探究。

4、展示。

分三種情況彙報。

5、梳理規律

師:同學們,在一條路的一邊植樹的三種規律我們都找出來了,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

相同點:都與間隔數有關

不同點:兩端都種要用間隔數+1;只種一端就等於間隔數;兩端不種就要用間隔數-1

師:這三種情況是不同的,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四、解決問題

師:知道在路的一邊植樹有三種情況,對於下面的信息,你會提出什麼樣的數學問題呢?

1、處理信息

問題情境:這是實驗國小剛建好的一條校道(配圖),看到這光禿禿的校道你會想到什麼呢?

生:種樹!

出示信息:實驗國小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校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會提什麼數學問題呢?

生:一共可以種多少棵樹?

得不完整例題:

實驗國小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校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師:看着這道題,誰有話想說嗎?

生1:兩端都種

得完整例題:實驗國小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校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師:受他的啓發,還能提出什麼樣的問題?

生2:實驗國小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校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只種一端,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生3:實驗國小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校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不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師:三種情況大家都想到了。大家再看看這條校道,你認爲採取哪種方案更合適一些呢?

生:兩端都種

2、抽取問題

出示例題:(配圖片)

實驗國小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跑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師:願意幫學校算算嗎?

3、學生試解。

4、彙報交流。

生彙報,師:能說說你的解題思路嗎?

師:剛纔我們從小的數據入手,探討出規律,然後再用規律來解決數據大的問題。這種思路正是數學上常用的“以小見大”。

師:大家學會了這種方法嗎?我們再來考驗考驗自己的掌握情況好不好?

5、探討只種一端

師:如果學校想在這路的末尾建一座供師生休息用的小亭子,那又應該選用哪一種植樹方案更合理?

生:只種一端。

(實驗國小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跑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只種一端,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學生試解。

6、探討兩端不種

師:我們再接再厲,學校後來還要在這條校道的另一端築一個牆報,請大家想想,應採用哪種方案更合適呢?

生:兩端不種。

(實驗國小準備在一條長150米的跑道一旁種樹,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不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學生試解。

五、小結方法——提升認識

1、探討方法

師:大家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麼一道新的問題解決,我們應該感到高興!但是老師認爲還有更重要的方法更需我們去總結!

師:大家再回頭看看,我們是怎樣一步一步把植樹問題給解決的?

(動手操作——提出猜想——畫圖驗證——得出規律——解決問題)

2、閱讀課本

(1)閱讀例1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課本117頁開始的數學廣角,請大家打開書本。

師:課本上的同學們遇到了什麼問題,他們又是採取什麼樣的辦法來解決的?

生:畫圖,找規律。

師:真是好方法!大家掌握了嗎?

(2)閱讀例2

師:閱讀118頁例2,看看課本中的孩子又遇到了什麼問題,你能幫他們解決嗎?

生完成,交流。

六、拓展練習

1、聽說大家聰明能幹,又樂於助人市政規劃局的同志找來了,他呀,想請大家幫個忙,(出示119頁做一做1)

2、生嘗試解答。

3、全班交流。

七、全課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

生暢談自己的收穫。

師小結:收穫方法比收穫知識更重要,祝賀大家!

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兩端都種棵數=間隔數+1

兩端不種棵數=間隔數-1

只種一端棵數=間隔數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性: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髮現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係。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能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律。

3.能夠藉助圖形,利用規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藉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踐活動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並發現間隔數與棵數的規律,並能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動手種樹,初步感知

1、創設情景

2、理解題意

[出示要求]:在操場邊上,有一條20米長的小路,學校計劃在小路的一邊種樹,請按照每隔5米種一棵的要求,設計一份植樹方案,並說明你的設計理由。

師:從這份要求上,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20米長的小路,一邊,每隔5米種一棵)

3、設計方案,動手種樹

師:瞭解了信息,請同學們設計一份植樹方案。你可以用這條線段來代表20米長的小路,其中每一小段的長度是1釐米,我們用它來表示1米長的小路,請你用自己喜歡的圖案或圖形來表示小樹苗,把你設計的方案畫一畫。比一比,誰畫得快種得好,老師就聘請他作學校的環境設計師。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4、反饋交流

師:根據你的方案,需要種幾棵樹?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設計出了這麼多的方案。那他們的方案分別是怎樣的呢?

請設計師們給大家作一下介紹

師:他的設計符合要求嗎?

師:這位同學是按照每隔5米種一棵的要求來設計的,我們把這個距離叫做間隔距離,在這份設計方案中,有幾個間隔距離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4個這樣的間隔距離。像這樣間隔距離的個數我們又把它叫做間隔數。

師: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種4棵樹的設計方案是怎樣的?

生答

師:最後我們來看看種3棵樹的設計方案又是怎樣的呢?

生答

師:就一個要求,同學們就設計出了三種不同的植樹方案,真是太能幹了!

看來你們都有成爲環境設計師的資格。李老師會把你們的方案上交到學校的。

師:(出示三種方案線段圖)不過,李老師有個問題想請教大家,既然這三種植樹的方案都符合設計的要求,爲什麼同樣是20m長的小路,同樣的要求,爲什麼有的是種3棵樹,有的是種4棵樹,還有的是種5棵樹?誰能來說說他們不同的地方在哪裏?

師:第一種方案,在路的頭尾都種了一棵樹,我們就把它叫做是“兩端都種”的植樹方案,第二種方案,只種頭不種尾或者只種尾不種頭,我們就把它叫做是“只種一端”的植樹方案,第三種植樹方案頭尾都不種樹,我們就把它叫做是“兩端不種”的植樹方案。(板書:兩端都栽 只栽一端 兩端不栽)

二、 合作探究,總結方法

1、總結規律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在這三種植樹方案中,它們的間隔數和樹的棵數之間分別有着什麼樣的關係呢?同桌同學先討論討論,然後完成這張表格。

植樹方案 間隔數(個) 棵數(棵) 間隔數與棵數的關係

學生反饋交流,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師小結:剛纔我們通過每隔5米種一棵樹的要求,發現了植樹的三種方案,並知道了每種方案中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接下來我們重點來研究“兩端都種”的植樹問題。

師:在兩端都種的情況下,在這條20米長的小路上,如果按照每隔1米,2米,4米,10米的要求來種樹,那麼間隔數與棵數之間是不是也會存在這樣的關係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間隔距離,先在線段圖中畫一畫,然後再列式算一算,間隔數是幾個,需要種幾棵樹?間隔數與棵數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

(學生活動後反饋交流)

師小結

2、運用規律

師:老師有問題要考你們了,知道的同學馬上起立回答我,比比誰的反應快?在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有8個間隔共要種幾棵樹?有10個間隔共要種幾棵樹?如果已種了6棵樹有幾個間隔?如果已種了10棵樹有幾個間隔?

三、 開放練習,應用方法

1、這是我們鎮新修的一條公路(圖示),公路全長100米,園林工人們想在公路的一側種樟樹(兩端都要種),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10米,一共需要多少棵樟樹苗?

(1)學生獨立解答

(2)全班交流結果

2、師:如果兩側都要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樟樹苗?(把第1題中的“一側”改爲“兩側”?)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反饋

3、 園林工人沿公路一側植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36棵。從第1棵到最後一棵的距離有多遠?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反饋

師小結

4、在一條街道的一邊等距離安裝路燈(兩端也要安裝),街道全長800米,共安裝了41座路燈,問相鄰兩座路燈之間的間隔距離是多少米?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反饋

師:看來,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生活中很多類似的現象也能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來解決。

6、書本P122練習二十第4題

圓形滑冰場的一週全長是150米。如果沿着這一圈每隔15米安裝一盞燈,一共需要裝幾盞燈?

四、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主板書) (副板書)

間隔距離 間隔數 棵數

兩端要栽:間隔數+1=棵數 1米 20個 21棵

只栽一端:間隔數=棵數 2米 10個 11棵

兩端不栽:間隔數-1=棵數 4米 5個 6棵

10米 2個 3棵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試驗、驗證等數學探究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的規律,構建數學模型,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2、培養學生通過“化繁爲簡”從簡單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和化歸思想。

教學重點:

發現並理解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中間隔數與棵數的規律。

教學難點:

運用“植樹問題”的解題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直尺、學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你們知道3月12日是什麼節日嗎?關於植樹你知道些什麼?(引導學生說諸如植樹時兩棵數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這些距離一般相等……這些與本課學習相關的信息。)

教師:其實在植樹中還隱藏着很多數學問題呢!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植樹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充分經歷,探究新知

1、大膽猜測,引發衝突。

(1)讀一讀,說一說。

課件出示例1,引導學生獲取相關數學信息。讓學生讀題,然後指名說一說:從題中你瞭解到了哪些信息?重點幫助學生弄清楚下列數學信息的含義:

“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麼意思?

使學生明確“每隔5米栽一棵”就是指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都是5米,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也叫間隔長度,也可以說成“兩棵樹之間的間隔是5米”。

“兩端要栽”是什麼意思?“一邊”是什麼意思?

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後教師拿出實物演示。例如:讓學生指出尺子的兩端指的是哪裏?一邊指的是什麼?

(2)猜一猜,想一想。

讓學生根據例題中的信息,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樹苗,教師對學生的猜測不發表評論,引導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到底要栽多少棵呢?對不對呢?你打算怎樣檢驗自己的猜想?

引導學生用畫線段圖的方法進行驗證。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釐清題意,讓學生通過猜想答案,引起認知衝突,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慾望。)

2、藉助操作,探究規律。

(1)初步體驗,化繁爲簡。

教師:我們用一條線段表示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圖案表示樹,每隔5米種一棵,每隔5米種一棵,照這樣一棵一棵種下去……是不是很麻煩?

教師:爲什麼覺得很麻煩?

學生:因爲100米里面有20個5米,太多了。

教師:也就是說100米在這道題中顯得數據有點大,因此畫圖時會比較麻煩。像這樣比較複雜的問題,我們可以先從簡單一些的情況入手進行研究。比如,我們可以先選取100米中的一小段研究。

(2)教師演示,直觀感知。

教師演示課件,邊演示邊說明。

教師:我們選取100米中的'20米來研究,用一條線段表示20米,每隔5米栽一棵,也就是說樹的間隔是5米。(教師板書)

教師;大家看一看,我們把這段路平均分成了幾段?也就是有幾個間隔?栽了幾棵樹?

引導學生說出20米長的一條路,間隔長度是5米,有4個這樣的間隔,可以栽5棵樹。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複雜問題可以從簡單問題入手的解題策略,並通過課件的演示,向學生示範線段圖的畫法,爲學生下面的自主探究作好準備。)

(3)動手操作,初步體驗。

讓學生自由選擇100米中的一小段,動手畫一畫,看一看這一小段上,兩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幾棵樹。

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展示,爲什麼這樣畫?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你是怎樣畫的?爲什麼這樣畫?一共要栽多少棵樹?

教師:雖然這些同學選取的長度不一樣,一共要栽的棵數也不一樣,但他們所畫的線段圖特別是他們的分析和思考方法有相同的地方,你能找到嗎?

引導學生觀察,在這些不同的畫法中,有一個共同的地方:棵樹比間隔數多1。

(4)合理推測,感知規律。

教師:不用畫線段圖,如果這條路長30米、35米……又應栽幾棵樹呢?請同學們拿出學習紙,填寫表格。

學生填寫表格,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和說明。

學生填寫完表格後,小組交流彙報結果。

(5)歸納概括,理解規律。

教師:請大家認真觀察表格,你發現在一條線段上栽樹(兩端要栽),間隔數和棵樹有什麼關係?將自己的發現在小組內說一說。

學生彙報自己的發現。

引導學生髮現兩端都栽樹,植樹的棵數比間隔數多1,也可以說間隔數比棵數少1。

教師:爲什麼兩端都栽樹,棵數比間隔數多1?

學生回答後,教師藉助課件演示幫助學生進一步直觀理解。

(設計意圖: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不斷的操作和交流中,經歷了觀察、發現和感受的全過程,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6)即時鞏固,強化規律。

教師:同學們都明白了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樹的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老師出幾道題考考大家:7個間隔種幾棵樹?20個間隔種幾棵樹?9棵樹之間有幾個間隔?20棵樹之間有幾個間隔?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小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在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樹的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係。)

3、運用規律,驗證例1。

教師:回到例1,在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到底一共要栽多少棵樹?哪些同學剛纔猜對了?

教師(點幾個猜錯的同學):現在你知道自己猜錯的原因是什麼了嗎?給大家說說看,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學生嘗試列式解決問題,教師巡視,有針對性地指導。

全班彙報交流,主要讓學生弄清楚:100÷5=20是什麼意思?爲什麼還要用20+1=21(棵)?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猜測——試驗——驗證的探究過程,同時讓學生明確每步算式的意義,以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

(三)迴歸生活,實際應用

1、“做一做”第1題。

教師:這道題裏沒有植樹呀,能用我們今天學的方法解決嗎?

使學生明確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可以解決生活中很多類似問題。在本題中把一盞路燈看成一棵樹,也能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來解決。

教師:其實植樹問題,並不只是與植樹相關,生活中有很多問題和植樹問題相似,比如安裝路燈、電線杆、設立車站等。

2、練習二十四1、2、3題。

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植樹問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練習二十四第4題。

教師:這一題與例題有什麼不同?

老師引導學生找出此題與例題的區別。例題是知道全長與間隔長度求棵數,而本題是知道間隔長度與棵數求路的全長。

教師:你是怎樣計算的?爲什麼用36減1?

(設計意圖:運用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解決生活中的類似問題,把植樹問題進行拓展應用,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並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

(四)課堂小結,暢談收穫。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5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導入:圖上畫的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有什麼人?他們去幹什麼?(看圖說一段話)

同學們,春天已經來臨了,在這和煦的春光中,你們想去植樹嗎?(想)

那我們就一起行動吧!

2、板書課題:

走,我們去植樹

二、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生字字音,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的意思。

(2)讀通課文,並思考植樹有什麼好處?(請在書上把有關內容畫出來)誰能把自學要求讀一下?(指名讀)好,下面就請同學們帶着要求學習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過渡:剛纔同學們學得都很認真,現在老師要檢查字詞學習情況。

(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誰能讀得又準又響亮?

溝渠栽樹版圖乖乖

翩翩起舞

(1)指名讀,老師隨時正音

(2)這些詞中的那些字音還要特別注意呢?

“栽樹”的“栽”是平舌音

(3)誰能把這些詞讀一讀呢?指名讀。

(4)齊讀兩遍,好,最後我們連起來把這些詞讀兩遍。

(5)大家讀的真好,現在我把拼音去掉,誰能讀好它?(指名)

(6)生字詞學得很好,現在我們來討論學習課文時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什麼呢?(重新出示自學要求)

聯繫課文,思考植樹有什麼好處?帶着這樣的'問題下面我們來看課文

三、學習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輕聲自由地朗讀第1、2自然段

2、討論

(1)從哪兒看出少先隊員植樹的決心很大?

(2)哪些詞句說明少先隊員的心情很高興?

(3)、少先隊員在什麼地方植樹?誰能在省略號處補充內容?

3、下面,我請同學說說你是從哪兒看出少先隊員的植樹決心很大?(“走”單音詞後面的停頓,“我們一起去植樹”後面的感嘆號)

說得很好。那麼哪些詞句說明少先隊員的心情很高興?(和煦的春風、輕快的腳步、歡聲笑語)

最後一個問題:少先隊員在什麼地方植樹?誰能在省略號處補充內容?(荒灘、溝渠、山坡、公路)4、下面,我們連起來把這部分內容有感情地朗讀一遍。先聽老師讀。誰能讀好它?(指名讀)

5、讀得很好。全班一起讀一讀,體會少先隊員植樹時的愉快心情。

6、集體背誦。

 四、作業

1、描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1——2自然段。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6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P117例1

二、教學目標

1、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理解並掌握“兩端都要種”的植樹問題中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律。

2、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建構數學模型,感受數學的簡化思想和應用價值。

3、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藉助線段圖來解決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探究,發現兩端都栽的情況中“棵數=間隔數+1”

2、難點:利用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準備

小棒、課件、練習本、表格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學習

1、每個人都有一雙靈巧的小手,知道嗎,在你的手上,還藏着數學知識呢?請伸出左手找找看,你找到了嗎?

(預設生:有5根手指生:有4個空)

像剛纔同學們所提到的2根手指間的空格,在數學上我們叫做間隔(板書間隔)

2、生活中很多地方也存在着間隔,你能找到嗎?

(預設生1:樹木之間有間隔生2:隊伍之間生3:欄杆之間也有)指名3人

3、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播放課件)

過渡:看來與間隔有關的事物太多了,很有研究的必要,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與間隔有關的植樹問題。(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兩端都栽”的規律

1、①課件出示請看題“學校準備在一條長20米的小路一旁栽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誰能響亮的讀題?

②從題中你瞭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生1這條小路總長20米生2每隔5米種一棵(5米就是我們所說的間隔長)生3:兩端都栽(什麼是兩端都栽?2人說)(板書兩端都栽)生4:一旁

③能試着列列算式來解決嗎?把你的想法列在練習本上。(指名板演)

(預設生1:20÷5+2=6(棵)生2:20÷5+1=5(棵))

還有不一樣的嗎?也上來寫寫

說一說你的想法

④我發現你們雖然意見不統一,但是有一步卻是相同的,找到了嗎?20÷5是什麼意思?

指名2人說(板書總長÷間隔長=間隔數)齊讀1次

2、①到底哪種答案是正確的,你有什麼方法來驗證一下,同桌一起討論一下。

(預設生1:用手掌中的間隔現象來說明生2:用小棒來模擬種一種

生3:畫線段圖來驗證一下)

方法有很多,但是畫線段圖是最常見、最一般的方法。

②你打算怎麼畫,能介紹一下嗎?

生介紹,師板畫

介紹,我們可以取任意長代表5米,這樣5米5米地畫,一直畫到20米,(出示課件)幾個間隔,幾棵小樹?(4個間隔5棵數)

通過線段圖,我們清楚的看出正確答案應該是20÷5+1=5(棵))

3、①如果老師將總長和間隔長進行變換,你能自己迅速畫出線段圖得出間隔數和棵數嗎?

兩端都栽的情況下

同桌合作完成表格第2、3兩行。

②展示1個學生的作品,課件出示

觀察大屏幕上的數據,想一想在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棵數與間隔數存在怎樣的規律?

指名3人說(在說時強調條件是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板書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棵數-1)加上條件再齊讀一次

4、驗證規律

①在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是不是棵數與間隔數都存在這種規律呢?想自己再來驗證一下嗎?

②請在表格的.剩餘兩行自設總長和間隔長畫一畫線段圖(注意你所設制的總長必須要能被間隔長整除)想一想怎樣才能提高速度,間隔數太多了好不好?

③同桌再次合作,教師巡視

④彙報,教師記錄結果

⑤通過這些數據,你有什麼要說的嗎?爲什麼棵數總比間隔數多1?

700個間隔,幾棵樹?1000棵數幾個間隔?

(三)練習生活,拓展應用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問題也能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來解決,比如裝路燈,設車站,做樓梯,鋸木頭等等,一起去看看吧!

1、在一條全長400米的街道兩旁掛燈籠,每隔8米掛一個(兩端都掛),一共需要多少個燈籠?女生讀題學生獨立列式,說一說你的理解

2、劉翔一共要跨10個欄,每兩個欄之間的間隔長是10米,求從第一個欄到最後一個欄一共有多長?男生讀題剛纔求的是棵數,現在求的是(總長)要求總長必須知道什麼條件獨立列式,彙報結果,說說理解。

3、你看過鐘錶嗎?

你聽——噹噹,這是幾時;噹噹噹這是幾時,有幾個間隔?

在鐘聲裏也有數學問題,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響5下,敲響第一下到第五下用了8秒,12時敲響了12下,需要多長時間?

(四)課堂小結,留下懸念

1、這節課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認真,積極,想一想在這節課上你有什麼收穫?

2、收穫那麼多,老師真爲你感到高興,其實植樹問題中還有很多數學問題,你比如說一頭栽一頭不栽,兩頭都不栽,在封閉圖形上栽等等,他們又存在怎樣的規律?就讓我們帶着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迎接下節課的學習吧!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7

【教學背景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爲幾個層次:兩端都栽、只栽一端、兩端都不栽、環形情況以及方陣問題等。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

【教學內容】

數學廣角(一):兩端都栽、只栽一端、兩端都不栽的植樹問題,教材第117至119頁例1、例2及相應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操作及交流活動,探索並認識不封閉線路上間隔排列中的簡單規律,並能將這種認識應用到解決類似的實際問題之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主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探索新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探索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及概括能力,從而初步認識植樹問題,會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幾幅有關北方沙塵暴的圖片,引出植樹的話題。

學生看完視頻和照片說一說有什麼感受?

治理沙塵暴最有效的辦法是植樹造林。你們看,我們學校的學生家長和老師,都積極投身到植樹造林的活動中。看到這一排排整齊的小樹,如果我們從數學的角度來分析,這裏面還有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植樹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植樹中的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沙塵暴視頻及照片,讓學生深刻體驗到數學問題來源於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滲透環保教育】

二、引導探究,發現規律。

(出示情境)爲了綠化校園,學校要在一條全長20米的小路一邊種樹。每隔5米植一棵。想一想,要植多少棵樹?(學生自由讀題)

(1)理解什麼是每隔5米植一棵?下一棵怎麼栽?

(2)介紹什麼是一個間隔?學生指一指每一個間隔。

(3)教師出示學具分析題,學生可以藉助學具擺一擺再列算式算一算。(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設計意圖:把課本中的例1在100米長的路上種樹,改爲在20米長的路上種樹。這樣降低了探究的難度,便於學生觀察、思考。同時通過情境圖和開放性的提問,爲下一環節的探究作好準備。】

①組織反饋交流

師:你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麼想的?(學生可能只出現只植兩端)教師及時引導在我們實際植樹活動中會遇到什麼情況?

可能會遇到建築物,遇到建築物怎麼了?植不了樹了,可能會在哪些地方遇到建築物?看來不僅有這一種植法,還有其他可能,請同學們再動手擺一擺算一算。(學生繼續操作)

②學生彙報其他兩種植法。

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方法,在哪裏遇到建築物,植了幾棵樹?

③比較三種植法有什麼不同?(強調在20米的小路一邊間隔是5米植樹只有這三種情況)並板書:兩端都植、只植一段、兩端都不植。

【設計意圖:本環節先通過想象提問,爲學生如何去探究起到提示作用。接着採取較開放的形式,自主確定每棵之間長度,通過對每一種方案動手擺一擺,列式計算,初步感知每種方案的計算方法。再接着讓學生觀察每一種方案,使學生從中得出,雖然確定的.每棵之間長度不同,而計算方法是相同的。最後教師又讓學生想象、觀察,針對實際背景的不同,應選擇相應的種樹方案。整個環節在教師的積極引領下,充分突出了學生的主動參與,使學生經歷了在操作中思考,在觀察中比較,在交流中評價概括。】

(4)理解三種不同的植法中爲什麼都有20÷5=4這個算式?(學生說一說並上來指一指4在哪裏?)

20÷5=4原來都是在算有幾個間隔數。強調雖然植法不同但他們的間隔數卻都相等,都有這樣的4個間隔。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數形結合理解在植樹問題中,求出間隔數非常關鍵。】

(5)理解4個間隔加1爲什麼等於5棵樹?介紹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學生先想一想,再一起來看一看。

重點強調:1棵樹對於1個間隔,1棵樹對於1個間隔,4棵樹就對應了4個間隔,最後1棵樹沒有對應的間隔就多了1棵樹,所以是4棵樹加1棵樹等於5棵樹。

找一學生再來說一說,同桌兩人說一說。

(6)學生獨立嘗試藉助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解決另外兩種植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一一對應的思想,並深入去理解其他兩種植法中也蘊含的一一對應思想,把一一對應的思想與植樹規律結合在一起,得出的規律就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很好地突破難點。】

小結:剛纔我們在理解這幾個算式時用到了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叫做一一對應,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可以使複雜的數學問題變得非常簡單。

(7)尋找三種不同的植法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

觀察這三種不同的植法,植的棵樹和間隔數之間有這樣的關係?你可以看圖來想一想也可以藉助算式來思考。同桌兩人商量商量。

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小結: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有這三種不同的植法,但他們的間隔數都相等,看來在植樹問題中求出間隔數非常重要,我們還知道了他們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分別是兩端都植是棵樹等於間隔數加1,只植一端是棵樹等於間隔數,兩端都不植是棵樹等於間隔數減1。你們學會了嗎?老師來考考你。

【設計意圖:新知結束後帶着學生一起回顧所學的知識,如此設計是基於學生的思維狀態,讓學生對當堂課的知識和收穫做一個回顧,就是學生整理知識思路、內化知識的過程,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更能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精講精練: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學生獨立完成。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課文內容,知道植樹的好處,體驗植樹的快樂,感受自己象小樹一樣成長。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5個生字。

2、感悟課文內容,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引出課題。

1、出示圖片:畫面上畫了什麼?你瞭解到了什麼?

2、出示課題:我們去植樹

3、齊讀課題,教師重點指導“植”的讀音。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文,找一找哪些讀音自己讀不準。

2、聽老師範讀課文,學一學自己讀不準的字音。

3、自己在課文中找到要求認的'字,並畫出詞語,再讀一讀。

4、出示詞語卡片進行認讀,再出示會認字的卡片進行認讀。說說你記住了哪些生字,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5、再讀課文,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讀音?

三、解讀課文,朗讀課文。

1、讀一讀第一段,你瞭解到什麼?

(1)、我們是怎樣種樹的?

(2)、邊看圖邊讀,你有什麼感受?

2、你們想到哪兒去種樹?快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從馬路、小山、河岸的話中你們體會到什麼?

(2)、教師引讀,聽了這些感謝的話你們會怎麼說?

(3)、表演讀。

(4)、練習背誦。

3、自由讀第三四自然段,你又瞭解了什麼?

(1)、小樹給我們帶來哪些快樂?

(2)、我們和小樹之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快帶着快樂讀讀課文吧。

(4)、試着背一背這兩個自然段。

四、小組討論,自由發言。

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什麼想法?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操作及交流活動中抽象出植樹問題的模型,掌握種樹棵樹與間隔數間的關係。

(2)體驗複雜問題簡單化的快樂。

教學重點:

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棵樹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如下文)。

一、課前談話

1.手指遊戲

師:雙手創造了幸福的生活,在我們的手上也隱藏了數學奧祕,同學們想明白嗎?請舉起右手像老師這樣做,五指伸直,併攏再張開。看着張開的手,你從中想到了什麼數字?(5,5個手指)

師:老師從中也得到了一個數字4,你們明白它指的是什麼嗎?(縫隙、空格等)

師:對了,指的是手指間的空格,在數學上我們把這樣的空格叫做間隔。每兩個手指之間有一個間隔,大家仔細觀察老師的手,5個手指,有幾個間隔,4個手指時有幾個間隔呢?3個,2個手指時呢?

師:你們發現手指數與間隔數的關係了嗎?誰能說一說?(間隔數+1=手指數)

[設計意圖:以趣激學。從學生最熟悉的教學資源“手”入手,在簡單的氛圍中進入學習狀態,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植樹問題。]

2.導入課題

師:我們手上都有這麼多數學奧祕,看來數學真是無處不在!生活中的間隔到處可見。比如,剛纔我們看到的5根手指有幾個間隔;爬樓梯要幾層;栓廣告牌要幾個柱子等就是數學中的植樹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這天咱們主要來研究“兩端都栽”的規律。(板書:兩端都栽)

二、動手種樹,初步感知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例1

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側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樹(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2)理解題意

①指名讀題,從中你瞭解哪些信息?

②理解“兩端”是什麼意思?

(3)討論交流

師:我這樣認爲,100÷5=20,所以要準備20棵樹苗。你們覺得呢?有了答案後與同桌交流交流。

全班討論、交流,彙報後得出結論,這種說法不對。就應是:

100÷5=20(段)20+1=21(棵)(板書)

2.簡單驗證,發現規律

師:把雙手舉起來叉開手指,能夠看到10根手指共有9個間隔,如果把手指看成樹苗,10棵樹有9個間隔。

課件演示:每5米一棵,種到第100米的時候,你發現了什麼?(兩端都要種)

問:100÷5=20(段)20表示什麼意思?(兩棵樹之間的距離)

20+1=21(棵)20段爲什麼不是20棵,而是21棵呢?

我們把這條小路平均分成20份,其中的每一份(或者說每一段,每一個空)就是一個間隔,在這道題中,間隔指什麼?共有幾個間隔呢?也就是說,如果兩端都種,種的棵樹=間隔數+1

透過這個例題,你明白了什麼?(棵數與段數有關,求棵數得先求段數。即段數=總長÷間距)

師:你們真了不起,發現了植樹問題中十分重要的規律,那就是:

間隔數(段數)=全長÷段長

植樹的棵數=間隔數+1

全長=段長×段數

[設計意圖:導之敢學。在決定、計算、驗證探索中學習知識,發現知識,並透過討論交流,發現植樹問題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規律。]

三、利用規律,解決問題

師:其實植樹問題並不只是與植樹有關,生活中還有許多現象和植樹問題很相似,我們一齊來看一看下面幾個問題。

①劉怡瑤從家到校園乘公共汽車行駛路線全長3千米,相鄰兩站的距離是1千米。一共有幾個車站?

②張老師去某班教室,從一樓開始,每走一層有12個臺階,共走了36個臺階,你明白她去幾樓的教室嗎?

③廣場上的大鐘3時敲3下,8秒敲完。11時敲11下,需多長時間?

師:這些題是不是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解決的?看來,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生活中很多類似的現象也能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來解決。

[設計意圖:樂中求學。把生活中類似植樹問題的各種現象糅合在一齊,加深對植樹問題模型的理解,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四、再次探究,構建模型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咱縣新開張的德克士爲了進一步宣傳,要在全長50米的店面前沿插彩旗,請按照每隔5米插一面的'要求設計方案,並說明理由。

2.設計方案,動手操作

師:能夠獨立思考也可小組討論再設計方案。把你們設計的方案想一想,畫一畫,擺一擺。擇優錄取哦!

(生動手擺學具,畫線段圖,動手算,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注意發現不同的算法)

3.反饋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自己設計的方案?把前沿分成幾個間隔?(10個)插了幾面旗?(11面,10面,9面)

師:爲什麼同樣的長度,同樣的要求,插的旗數卻不一樣呢?你們的方案有什麼特點呢?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設計方案。

生1:我設計分成10個間隔,插11面旗,兩端都插旗(投影展示線段圖同時師五指伸直手勢表述)。

生2:我也分成10個間隔,插10面旗,一端不插旗。(投影展示算法師拇指彎曲其餘伸直手勢表述)

生3:我10個間隔插9面旗,兩端不插旗。(投影展示學具擺法後師拇指和小指彎曲其餘手指伸直表述)……

4.師小結

同一個要求,同學們卻設計出了這麼多不同的方案,真有創造力!看來你們都有成爲設計師的資格。

五、精彩回放,畫龍點睛

1.用手勢表達植樹問題的模型並考察同桌的掌握狀況。

2.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麼收穫?

六、穿越時空,展望未來

有20棵樹,若每行4棵,問怎樣種植,才能使行數更多?

七、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兩端都種:棵數=間隔數+1

100÷5=20(個)……(間隔數)

20+1=21(棵)……(棵數)

10-1=9(個)……(間隔數)

9+1=10(棵)……(棵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