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中國傳統室內設計中蘊含的意象之美

設計1.91W

“意象”是一個古老的詞彙,早在《易傳》裏就有“觀物取象”“言不盡意,聖人立象以盡意”的說法。意思是當語言無法表達思想時,可用形象來表達。立象盡意有以小喻大、以少總多、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的特點。語言是抽象的,約定俗成的,可以表達確切的事物、確切的關係、確切的過程和確切的狀態,但恰恰由於這種表達含義的固定和明確,使它不可能充分地表達人類複雜的、變動的、充滿着矛盾的思想感情,這就是“言不盡意”所蘊含的內容。而形象卻是直觀的,刺激想象的。直觀的形象可以幫助人們覺悟言外之意和絃外之音。利用“意象”來實現其對無限豐富的思想感情的表達與交流,即“立象以盡意”。“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它是以客觀物象爲外部形態,以自然美及社會美的審美感受的交叉匯合作爲底蘊,情景交融而成的審美意象,情感內涵蘊藉深遠,精微細膩。

中國傳統室內設計中蘊含的意象之美

在我國傳統的室內設計中常常追求同自然的和諧並能因地制宜;注重整體統一、秩序和對稱;強調含蓄質樸、虛實相生。在室內設計中重視寫意,造型的誇張省略皆以傳神爲目的。室內設計諸要素的運用皆以營造意境爲根本,並在室內設計中運用了大量的寓意象徵手法,從裝飾形式到室內外空間的組織;從裝飾圖形到陳設書畫;從裝飾材質到裝飾結構都富於精神內涵,處處洋溢着意象之美,寄託着中國人吉祥美好的願望。筆者認爲,我國傳統室內設計中的意象之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天人合一”的意象之美

世界萬物,從表面上來看都是相互獨立的個體,而事實上,它們之間有着內在有機的聯繫。這種從聯繫出發,重綜合、重整體的認知模式便成了東方文化的一大特色。《周易》一書就對天人關係作了總結,它將天人關係總結爲“天人合一”,在這裏“天”即客觀規律和人所處的大環境、大自然,主張自然與人的和諧統一。這也是中國文化在精神層面上、思想觀念上一個突出的特徵。這種自然和人的親和關係已昇華到哲學的高度,建構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體系。“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一直佔有主導地位,同時也成爲傳統審美文化根深蒂固的思想與觀念和無形的靈魂與精神。“天人合一”是中華文化的“潛質”,同時也是中華審美文化的“中堅思想”,它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爲中華審美文化精神之發展的一種支配力量與文化底蘊,可以說,它幾乎無時無處不在。在傳統的設計觀念中認爲一切設計應以能與天地相通,能夠天人感應,即“天人合一”爲最佳境界。當然,在我國傳統室內設計中也處處彰顯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進行室內設計時,主張人是自然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倫道德或行爲準則即“人道”,亦應與天道一致:既不能違背天道行事,更不能使人力同自然對抗,卻可以而且必須認識、把握和順應天道,並以之爲楷模而巧加運作,達到天人合的至善境界,滿足人生需要。在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地域、方向、位置、風向、水流及土質等因素,以期同自然和諧相處,並獲取充足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及寧靜自然的生活環境,並且非常注重內外空間的關聯性和互動性。它們利用隔扇門、門廊、挑臺、月臺、坐凳欄杆(美人靠),甚至“借景”等手法來使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緊密聯繫,將外面的花木水石及景觀自然地引入室內,達到室內外的統一,並借外補內,使內外統一,使意象與大自然結合。在我國傳統室內設計中還習慣於室內置盆景,無論水石盆景、樹樁盆景還是花卉盆景,都是在“再現自然”,與自然儘可能地親密接觸。也有用“歲寒三友”“四君子”等植物或山水畫來寄託高潔之情和“臥以遊之”的山水之情,營造室內高雅的氛圍和意象。這些設計手法和設計元素的運用既體現了天人合一、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學意蘊,也體現了整體的設計觀。這種“天人合一”的整體設計觀和接受方式突破了空間的限制,以虛實相生、陰陽互動、賦景於意、情景交融的手法,營造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生生不息的充滿詩情畫意的審美意象,給人以生動豐富、和諧自然的美感體驗。

  二、“遊目”與“遊心”的意象之美

在中國古代,對於居住建築裏的人來說,是非常注重對自身的修養和醒悟的,即常說的“修身”,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第一步。而居室則是人們修身的重要場所。修身首先就是要端正思想和行爲,《論語·子路》中說:“居處恭”,就是要求居室的裝飾和佈置與人一樣保持始終如一的恭持狀態;《中庸》中也說:“故君子慎其獨也”,在個人獨處時也不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李澤厚認爲正統的居處要求要對情感展露經常採取剋制、引導,自我調節的方針,即所謂的“以理節情,發乎情止乎禮儀”,這也就使生活中和藝術中的情感經常處於自我壓抑的狀態中。而作爲生活環境的主要部分的住宅、宮殿正是按正統居住原則而設置的,具有嚴謹和剋制的氣氛,是壓制個人情感的重要物質空間。也許正是因爲常期居住在行動有據的禮儀之所的人有一張一弛的精神需要,就要求營造的室內空間能夠適應遊觀的欣賞過程,要既能“遊目”又能“遊心”,併爲觀者在居住的過程中提供視覺內容,使人目之所及可觀可賞,從而達到騁懷遣興的目的。所以中國傳統的室內設計要素非常細膩,除了滿足人在其中的基本功能需要,如坐、臥、學習以外,專供視覺欣賞的要素極爲講究和優美。如結構構件上的彩繪、雕刻,門窗的細密櫺格,牆壁上懸掛的字畫,桌案上陳列的玩器古董、香爐、瓷器,臥室層層疊疊的帳幔、簾子。對傢俱的裝飾則運用雕、嵌、描繪、剔彩等各種高超手藝。在色彩的運用上也較爲豐富,黃、紅、綠、藍、青、白、赭都是對比強烈、醒目的組合。但整個色調都控制在暗暖色調之中,顯得熱情而不失穩重,豐富而沉穩典雅。

中國傳統居室內的主旨和氣氛很大一部分是由室內的匾額、對聯、繪畫、書法作品等文人藝術來點題和營造氛圍及意境的。這些文人藝術與傢俱陳設一起組成室內設計的重要元素,通過命名、詠頌、楹聯把文字和詩畫組織到室內空間中去,顯示主人溫文爾雅之風韻,深化了文化意蘊、提高了室內之品位。其書法美、繪畫美以及精工裝裱的工藝美,也豐富了裝飾效果,愉悅了人的心情,起到了“遊目”“遊心”之作用。例如,徽派建築的室內裝飾中就大量使用對聯、楹聯、字畫、中堂及“三雕”,其中包含着爲商之道、爲人之道、持家之道,更像是告誡後人的“教科書”。主人往往將自己的人生追求、精神理念與審美情趣都融入這些室內裝飾之中。中國傳統室內在裝飾與陳設要素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除了傢俱、繪畫、雕刻、日用品、工藝品外,還有許多獨特的要素,如書法、盆景、掛屏、博古架以及大量民間工藝品等,是其他國家沒有或少有的,意在追求一種修身養性的生活境界和“遊目”“遊心”的空間意趣。例如,用書法裝飾室內有兩個方面的意義:從內容上講,有抒發情感和志向、陶冶情操、實行教化的意義;從形式上講,可從濃淡、輕重、緩急、虛實、節奏、韻律等方面供人欣賞,給人以啓迪。在我國傳統的室內設計中常常運用這些融入了大量文化符號的裝飾元素來營造含蓄雋永、內蘊深厚的意象之美,達到“遊目”與“遊心”的作用。

  三、“不正不威”的意象之美

對稱與均衡同人類的生活與審美密不可分。平衡感是人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產生的一種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反應。自然界許多生物包括人體自身都以對稱的方式呈現。對稱的人和物具有安定與安心感,與人類祈求安穩、平衡的心態相吻合。在各個時期和大多數文化中,中心的位置也常常用來給神靈或一些其他的崇高力量以視覺表現。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占主導地位的儒家思想就有“不正不威”“不偏不倚”、居中爲尊的思想。所以我們中華民族尤其偏愛以中軸線爲對稱線的對稱形式。又因爲中國古代強調以禮治國,禮制也是設計的主要指導思想,所以傳統室內設計又非常注重秩序感。中國傳統的室內設計既非常注重以中軸爲對稱的莊重大方之美,又非常強調以禮治爲核心的秩序化,尤其是在主體建築廳堂室內中,常常是沿中軸線對稱安排空間佈置傢俱,室內核心空間則以屏風和與之相配合的主要座位、藻井來組織,並以主要座位爲中心統領整套傢俱,對稱地展開排列其他座位的尊卑次序。而屏風以及其他博古架、罩等則限定空間,增加層次感,在巨大的廳堂尺度與人的尺度之間起到過渡的中和作用,使整個室內空間顯得莊嚴而穩重,大方而完美,富有層次感又井然有序,處處洋溢着對稱均衡和秩序化的意象之美。

 四、“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意象之美

象徵性是我國傳統藝術中應用頗廣的一種藝術手段,同“立象以盡意”的表現手法一脈相承。象徵性是指建立在主、客觀高度統一和主觀意識被空前強化的基礎上,將藝術的形態賦予特定的主體意識,也就是“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以表現與之相似或接近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室內設計中的象徵性則是指裝飾造型中指喻着特定的含義,就是在裝飾造型中用較直觀的形象表達抽象的.情感,達到因物喻志、託物言興、感物興懷的目的。象徵作爲一種創作表現手法始終貫穿於我國傳統室內設計的整個過程。象徵手法也是建築和室內裝飾之石雕、木雕、磚雕和彩繪圖形等裝飾手法中被廣泛採用的表現方法之一,對我國傳統室內設計影響極爲廣泛和深遠。古人常常利用直觀的形象表達抽象的情感,並“意象”地寄託主觀情感和美好願望。我們的祖先常用象徵性的手法反映下面幾個方面的內容:福祿喜慶、長壽安康,如洪福(蝙蝠)齊天、喜(喜鵲)上眉(梅枝)梢、五福(蝙蝠)捧壽(壽桃)、龍鳳呈祥、松鶴延年等;怡情養性、陶冶情操,如歲寒三友、四君子等;道德倫理、德化教育,如桃園三結義、羊羔跪乳、岳母刺字、蘇武牧羊等;風水方位,除兇避災,如八卦圖,朱雀、玄武等四相圖。這些充滿寓意和意象之美的圖形都寄託着人們追求平安吉祥,渴望富貴如意的美好願望。

中國室內裝飾的起源和發展雖然經歷幾千年漫長的演變過程,其象徵性根源卻始終存在於歷史的各個時期。象徵性裝飾在中國傳統的裝飾造型中被廣泛運用,先後形成了生殖與生命、王權、避邪、崇拜、吉祥等裝飾主題。有很多具有象徵意義和意象之美的裝飾造型一直沿用到現在,並且歷經傳承與變異的過程,早已從宮廷走入民間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尤其是明清時期企望富足、平安的吉祥紋樣,又掀起了另一個象徵性裝飾的高潮,如茂盛的植物花木、祥禽瑞鳥常常作爲生活的意象符號,在大部分建築和室內裝飾中頻繁地出現。“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就是這種象徵意義的極端發展。建築和室內裝飾的主題內容是吉祥、民俗、倫理、宗教等方面,其中以融合了民俗的吉祥主題最具代表性,其形式大致分爲利用諧音造型和形象寓意兩種。利用諧音指物會意的象徵手法,在民俗中也被稱爲“討口彩”,常借畫面表達加官進爵、富貴如意、福祿喜慶等思想內容,主要造型有:洪福(蝙蝠)齊天、六(鹿)合(鶴)同春、喜(喜鵲)上眉(梅)梢、馬上封(蜂)侯(猴子)、平(花瓶)升三級(戟)等;利用形象直接寓意的則選用祥禽瑞鳥(鶴鹿常春、鴛鴦戲蓮、五福捧壽)、花卉果木(榴開百子、富貴牡丹)、人物神仙(仙人壽叟、八仙過海、劉海戲金蟾、郭子儀上壽、羣仙祝壽)等形象來表示婚姻美滿、健康長壽的美好希冀。有一些室內陳設也同樣利用象徵手法來放置物品,如廳前迎面的紫檀壓畫桌中間放置古鐘,右側爲花瓶,左側爲鏡的佈局方式,即是利用諧音巧妙表達一種“終(鍾)生平(瓶)靜(鏡)”的意願,透射出人們對生活最樸素的寄望和對人生的諸多感悟。這些飽含寓意和意象之美的圖形造型含蓄雋永、拙中藏巧、樸中顯變、極富程式化和秩序感又雅俗共賞,烘托出內韻深厚的文化底蘊,表達了本民族獨特的民俗習慣、民族心理和觀念意識。這些由風俗人情、社會風尚、民族心理和民族崇拜等多方面原因形成的,人們喜聞樂見的意象符號,在建築和室內設計中廣泛運用,遍佈石雕、磚雕、木雕的圖形之中,以表達喜慶瑞吉的祝願、避邪祈福的心願以及隱喻的象徵觀念。裝飾手法上的象徵性既是影響我國傳統室內裝飾形態的重要原因,又是我國傳統室內裝飾的重要特徵,也是我國傳統室內設計中彰顯着意象之美的根源。

中國傳統室內設計中的文化內涵是如此深厚、廣博,非拙文所能透徹領悟和涵蓋,所以只能擇其一二進行淺析。本文重點探尋我國傳統室內設計中豐富的意象資源;關注古代中國人的行爲方式、價值及審美取向;研究和繼承傳統室內設計文化中的精華,以作爲現代室內設計的借鑑,併爲現代室內設計的技術性文化同中國傳統室內設計中的優秀民族文化相結合,使我們現代室內設計更加準確地把握歷史文脈,突顯東方設計文化的神韻和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