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

設計4.21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春朱自清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感情。

2、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3、體會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導入新課。

1. 導入語:

說說自己感受過的春光都有什麼特點,或者用古詩來形容一下。

2.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作品 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文藝論著《詩言志辨 》等。

《春》寫於1931年,朱自清在寫此文時,已經沒有初期創作詩文時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而是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快的情緒。在大自然中,他發現了美和希望,於是欣喜萬狀,寫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對 美的追求,對光明的嚮往,表達了他對未來的希望,流露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3.出示學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感情。

(2)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3)體會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4.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醞 釀 嘹亮 撐 傘 蓑 笠 稀 疏 抖 擻 安巢

(2)解釋詞語

朗潤:明朗潤澤。

賣弄:有意 顯示、炫耀。

宛轉:抑揚動聽。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二、整體把握文章

1.朗讀課文

教師範讀,學生自讀。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學生帶着問題聽讀課文。

問題:

(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麼 ?

(2)文章是 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 來.

2.理清文章結構:

(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麼?

本課作者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的觀察,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本課可以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緻地描繪出春景圖。

第三部分(8-10)總寫——贊春。讚美春天,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力。

三、探究質疑

(一)賞讀“盼春”部分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着”;“近”)

“盼望着,盼望着”。爲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二)賞讀“繪春”部 分

1、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麼?請同學們朗讀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2)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開始在描繪春天了,既然它已經來到了作者的面前,爲什麼他不開始從最 細小的一草一木寫起呢?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爲什麼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爲這是一種視覺的規律。假如現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麼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後我們纔會去看他穿着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鞋子,什麼樣的髮型,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他衣服的顏色, 鞋子的顏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3)這段話運用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運用擬人 ,勾勒出春天的生機勃勃。)

2、賞讀“春草圖”:朗讀(齊讀)

問題:

(1) 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哪些詞用得特別好?

(2)那麼爲什麼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爲旺盛。)

在春草 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 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 。

3、賞讀“春花圖” :

問題:

(1) 作者先寫了什麼?又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

(2) 哪些詞用得好?

4、自讀“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小組內自主完成對這三幅圖的學習。

(1)春風看不見,摸不着,作者是怎樣描繪春風的?

(2)作者筆下的春雨有怎樣的特點?它的到來讓世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迎接春天的人多嗎?從何處可以看出來?人們的精神狀態如何?

(三)賞讀“贊春”部分

(1) 每一自然段展現了春天什麼特點?

(2) 能不能把這三段順序調換,爲什麼?

(3) 這一部分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歸納寫景方法:

(1)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等;

(2)從不同的感官角度來描寫,如視覺、聽覺、 觸覺等;

(3)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如從高到低、從低到遠等;

(4)虛實結合,動靜結合。

四、小結: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點通過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準確、生動地描繪,抒發了對春天的讚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五 、當堂檢測

1、朱自清,字——,現代——、——、——。

2、課文分別描繪了——、——、——、——、——五幅春景圖。

3、舉例說明作者寫景時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4、學了課文,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六 、佈置作業:

用上本文學過的寫景方法描繪一下你眼中的美麗春天,字數在300字左右。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總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對事物的細緻觀察和抓住春的特點用生動的語言描寫的方法

3.培養審美能力,春(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寫評析

教學用具

[預習指導]

1.熟讀課文,背誦全文

2.查字典,解決生字詞的音形義。

[三分鐘演講]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二位同學即興描繪窗外的田野景色,由其中的不足來提醒學生要抓住一些特徵進行描繪,並向本課學習寫法。

二、檢查預習:

1.三人抽查背誦片斷,

2.二人上黑板默寫字詞。

三、範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誦,給學生以美的啓迪)

學生結合練習一聽讀時思考給課文分成盼春、繪春、贊春三部分。

四、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1.抽籤提問二生三分法的起止,其它有異議的學生補充後教師評議。

2.請學生思考第二段與後面各自然段的結構關係。並說明理由。

採用自由發言式。(總分)

五、共同分析第二部分的春花圖春草圖:

1.請一學生速讀課文,分別用兩個字概括3-7段的內容:

2.抽查提問,

3.師生共同歸納。

五幅圖:春草圖 春花圖 春風圖 春雨圖 迎春圖

4.解決 以下幾個問題:

(1)讀春草圖,指出文章中分別從小草的哪一方面寫的?

(2)其中的人物是什麼的人?有何情趣?

(3)讀春花圖,寫100字左右的分析短文.

<提示:抓住哪些景物寫,採用什麼修辭方法,寫蜂蝶的目的是什麼,突出花的哪些特點>

第一二個問題口頭練習,第三問題寫完後由幾位同學朗讀.

後教師歸納:(此問題間接培養審判能力.)

佈置作業:

六、佈置作業:

在家庭本上練習完成課後練習二(A)

說課精要

分析短文一項對於快班的學生非常必要,把寫作訓練變成學生日常必的經常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3

一、教學設想:

課本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運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同時,還要求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經歷,對作品的情境說出自己的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對人生的有益感悟。

二、教材分析:

《春》是有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構思精巧,語言精美,富有詩意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回大地,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讚美春的活力給人的希望和力量。

三、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和散文的意境美。

3.反覆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感。

4.理清思路,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5.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反覆朗讀,體會散文的意境美。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難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五、課前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稿(包括朗誦)

以小組爲單位,選用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或歌唱、或積累、或繪畫、或朗讀)

教師:1、製作課件、2、準備“早春”短片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1)多媒體播放以“早春”爲主題的短片後,教師說: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渴望春回大地,因爲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之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放聲歌唱吟詩作文,揮毫潑墨。

2)學生展示作品

2、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1)感謝朗讀組爲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課文朗讀,請同學們先各自朗讀品味,然後每個小組合作朗讀或者對讀。(教師進行必要的朗讀指導)

2.精讀文字3-7自然段,思考:文章具體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讀賞結合美點尋蹤

1)請以小組爲單位再讀文章,找出你喜歡的畫面或句子,按照以下句式,說出你喜歡的理由,並通過朗讀來表達你的情感。(多媒體展示)

我喜歡,因爲:

“以春草圖爲例,細緻賞析文章寫景特點和優美語言。

A:美的畫面:我喜歡春草圖:因爲這幅畫面寫出了春草的特點,也寫出了愛春的人們在碧綠的春的大地上盡情嬉戲的歡樂情態。

B:好的筆法:我喜歡春草圖,因爲在寫春草時運用了點面結合的筆法,既從點上寫出了“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一春草萌芽時的動態及春草的質地美,色彩美,又從面上寫出了“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這一春草旺盛,生機勃勃的畫面。

C:生動的詞語:我喜歡春草圖中:“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中的“鑽”字,運用擬人手法,把春草人格化,顯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等等。

2)小組討論:自選其他幾幅圖,從以上三方面精讀課文。

3)縱觀全文,我們發現“人”活躍在一幅幅畫面中,劃出相關語句,按照句式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並對春天的人做出評價。

草地上的人在,所以春天的人是。

筆下的人在,所以春天的人是。

4、再讀課文化體驗

1)多媒體播放《春》配樂配畫朗誦錄音,再讀文字,再次欣賞春天、思考春天,與自然對話,思考自然帶給我們啓示,可以充滿情感地說,也可以富有哲理的說。

春草告訴我:

春花告訴我:

2)結束語:讓我們把握好人生的春天,一路攀登,一路歡歌,執着前行。(多媒體展示)

七、佈置作業

1.熟讀成誦(必選)

2.結合自己的日常觀察,發揮想象,學習作者描寫春草,春花,春雨等圖的寫景方法,將文字第二段簡筆勾勒的春山、春水、春日任選其一,進行創造性,補白似的描繪。

八、板書設計

盼春:(總領全篇,開啓下文)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頌春:(三個比喻、排比:新、美、力)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及重點】

1、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深入細緻多角度觀察景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體驗性教學法。

【教學設計】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薰陶。採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畫面上的比較和配樂朗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當秋葉飄落的時候,當白雪紛飛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渴望春天。因爲春天帶給人溫暖,帶給人希望,帶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詩作文。

利用課件分別出示杜甫《絕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畫面。引導學生分析,《絕句》是從“鳥”的角度,《泊船瓜洲》是從“春風”的角度來寫春天。絕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選取春天的一個或兩三個景物來寫。

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課題),其中寫春天的內容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的山、水、樹、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繪春天的。

(利用多媒體,提供秋天、冬天與春天的畫面比較,並出示兩首詩的內容。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感受回憶,調動他們的直接經驗,進行情感上的鋪墊。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又有利於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情境。)

二、學習目標

利用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三、教師範讀,整體感知

1、範讀前請學生思考:

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樣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來;然後又用怎樣的彩筆描繪春天的美景;最後,他又滿懷喜悅歌頌了春天。根據提示(盼春──繪春──頌春),將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師配樂(班德瑞《春天裏的一天》)朗讀:

教師的範讀是非常重要的,從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給學生以引導和薰陶,目的是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去思考,以便從整體上把握文意,爲下一步的品讀奠定基礎。

教師講述後明確:盼春(第1自然段);繪春(2~7自然段);頌春(8~10自然段)

四、導讀促學,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節(總寫春回大地)爲例,指導學生品讀的方法。

1、簡析“盼春”:

出示問題組:春天來了沒有?(通過“近”字可以看出春天還沒有來)作者是以怎樣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爲什麼疊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這一小節有兩個詞“着”和“了”構成了四個詞尾,有什麼作用?(給人柔和的感覺)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來作者就用了比較多的筆墨來描繪春天的美景。

從哪兒可以看出是總寫呢?(“一切”)

在這一小節裏,作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詞語來描述他們?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陽的臉”來總寫春回大地。分別用“朗潤”、“漲”、“紅”來描述他們。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朗潤”、“漲”、“紅”的特點。朗潤是明朗潤澤的意思,因爲陽光照在上面,明亮起來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後,所以水“漲”起來了。“紅”字不僅寫出了太陽的顏色,也寫出了太陽的溫暖。同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兩幅畫面的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

小結:作者在這一小節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點,寫出了春天的總體景色,然後又選取了五幅畫面來具體描繪春天的美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這一部分的學習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小組交流、討論、達成共識。然後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仔細品味,揣摩其內涵。)

五、學生品讀、揣摩語言

在教師教給學生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五幅圖畫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畫,並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然後說明理由。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採取分組合作的方法,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同學之間討論交流,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作品,仔細品味語言,使“教”與“學”均置身於作品所設置的意境之中。教師要抓住重點語句,以“讀”促“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體驗性學習。

1、春草圖:(第3自然段)

這一段用詞準確。“偷偷”表現出小草在春的催發下,在人們難以察覺的情況下,不生不響的生長狀態;“鑽”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頑強。“嫩嫩的”表現出質地柔軟,“綠綠的”寫出了顏色的鮮豔。“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採用反覆的修辭方法,以口語化的詞語寫出小草生長茂盛。寫人的動作“坐、躺、滾、踢、跑、捉”,抓住了兒童最喜愛的,而且是適宜於草地上開展的幾種活動來寫。寫兒童的活動實際上是寫草對兒童的吸引力,突出草這一中心。寫兒童的天真活潑,歡聲笑語又給草地增添了生活氣息,使大自然充滿生機。“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借風襯草,照應開頭“東風來了”,又爲下文鋪墊,給人以柔和的感覺。

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也很有特點。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鮮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出春草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感受,充滿活力。

2、春花圖:(第4自然段)

在詞語運用上:“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百花爭豔、生機盎然的熱鬧景象。“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鮮明。一個“鬧”字,既寫出了聲音又寫出了動態。“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採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其中,沒有寫太陽,但太陽寓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在寫景的層次上: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相結合。

3、春風圖:(第5自然段)

風是無形的,但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首先從觸覺方面,作者引用詩句,又打一比方,讓人感覺到春風是溫暖的。然後寫“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裏醞釀”,從嗅覺的角度寫春風,彷彿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接下來寫鳥鳴的清脆、婉轉,風聲和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從聽覺的角度來寫,彷彿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這些聲音應和着,構成了一曲非常動聽的春天的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風是無形的,可在作者的筆下卻有形、有味、有聲、有情。

4、春雨圖:(第6自然段)

在詞語的運用上:先用“可別惱”這一口語,顯得特別親切而有情趣。“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寫出了春雨細密、閃爍、綿長的特點。一個“斜”字寫出了雨的輕盈,同時又暗寫了“春風”。“樹葉卻綠得發亮”是因爲被雨洗去了灰塵,“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個“逼”字讓我們感到被雨水清洗後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們的眼中。“安靜而和平的夜”,寫出了溫馨的感覺。

在寫景的層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遠,由靜到動,一幅充滿詩情的江南春雨圖,流露出作者的對春雨的喜愛。

5、迎春圖:(第7自然段)

風箏是春天的信使,寫風箏多了,實際上也是人多了。“舒活舒活”“抖擻抖擻”,極富節奏感。引用俗語“一年之際在於春”,給人無限的遐想。在寫景的層次上由風箏到孩子,寫出了春到人歡,迎接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從而激發人們奮發有爲,不負春光。

(在這個環節中品讀是第一要義,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回答,不需要面面俱到,鼓勵學生的探究精神。讓學生通過品讀,細細揣摩,反覆品味,進行體驗與感悟。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圖畫,充分調動學生的直接經驗,同時學生朗讀時配上音樂,讓學生始終處在一個美的氛圍中。)

六、朗讀回味,總結拓展

1、簡析本文最後一部分:(8~10自然段)

作者以讚美作結,頌揚了富有生機的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三個比喻句的順序,由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壯的青年,符合成長的順序。在朗讀時應該節奏明快,由弱到強。

2、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借景抒情。

3、思考:作者爲什麼能將春天描繪得如此美麗呢?

首先要有細緻的觀察,並且善於積累語言,然後由感而發,才能夠恰當的表達出來。

4、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選取幾個自然段,進行配樂朗讀競賽。

七、作業

根據學到的寫景抒情的方法,寫一篇《校園裏的秋天》(或《校園裏的冬天》),300字左右。準備開一個學生作品朗讀會,在全班內交流。

【板書設計】

盼春(1) 語言積累

總寫(2)

春草圖(3)

繪春(2~7) 春花圖(4) 表達

春風圖(5)

春雨圖(6)

迎春圖(7)

頌春(8~10) 細緻觀察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一、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認知目標:

A.識記掌握生字詞的音、形、義;

綜合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

B.理解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C.應用學習本文細緻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D.綜合通過學習本文,能夠基本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將情感寓於寫景之中,活用各種修辭手法。

2.能力形成目標:

E.通過學習本文,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觀察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審美能力,養成自學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3.素質培養目標:

F.通過學習本文,領略春天的美。引導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意識。要讓孩子們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擁抱大自然。

二、達成目標策略

突出文章“細”和“美”的特點。初進中學的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時常比較粗疏,課文中的細筆細繪可作爲範例,給學生以啓發。適當地點撥、引導,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形象美、語言美、結構美、情味美。教師重點講讀一兩段作爲示範,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的對象、描寫的順序、描寫的方法、描寫的語言,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獨立分析,鍛鍊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揣摩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2.難點: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爲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賦。唐代詩人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讚美,那麼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板書課題、作者)

二、題目解說

這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春,本來是自然界的一個季節概念,本文卻賦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徵,用詩的筆調,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抒寫出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更是一首春的讚歌。

三、知識回顧(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四、範讀、疏通字詞

1.教師範讀

2.學生齊讀

3.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

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醞釀(yùnniàng)應和(hè)薄(bó)煙黃暈(yùn)

蓑(suō)衣巢(cháo)

五、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結合課後練習一,讓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盼春、繪春、贊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贊春

2.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爲寫得最美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裏?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擬人句。

六、佈置作業

要求課後反覆朗讀,達到熟練程度。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二、講讀示範

(引導學生領會用詞的準確、生動和抓住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特點)

1.講讀第一部分:盼春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着”;

“近”(擬人)

(2)“盼望着,盼望着”。爲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覆)

(3)輕聲讀第1節,體會四個詞尾的作用。兩個“着”,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2.講讀第二部分(第2、3、4、5節):繪春

(齊讀第2、3、4、5節,分析討論按順序說明描寫的對象;

說說描寫的角度與方法;

哪些詞用得很有表現力?)

(1)總括輪廓

春終於盼來了,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作者先粗筆勾勒,用“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總提一筆,然後通過遠近不同的三種事物---山、水、太陽,描繪出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景象。

(2)春草圖

春草圖,着力描寫春草勃發的景色。這裏有草的動態:“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

質地:“嫩嫩的”;

色澤:“綠綠的”;

旺盛的長勢:“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從不同的角度刻畫春天綠草如茵的情景,與夏草的茂盛、秋草的枯黃形成鮮明的對比。接着寫人在草地上的活動與感受,從側面揭示了春草勃發給人們帶來的歡樂。

(3)春花圖

春花圖,着力描寫春花競放。作者選擇開花時節相仿而花色各異的桃、杏、梨作爲描寫對象,先用擬人寫出它們的爭相盛開,再通過三個比喻---“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寫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嬌豔;

它們爭春比美,互不相讓。接着,作者由羣花的爭芳吐豔展開聯想,聯想到秋天的果實累累,同時又由花香引出蜂鬧蝶飛,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響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飛舞稱託春花的萬紫千紅、香味濃郁,進一步渲染出百花爭春的氣氛。最後,作者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從樹上的花寫到無數的散在草叢裏的野花,它們雖然不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樣如火如霞如雪,卻也明豔照人,別有一番情趣。

(4)春風圖

春風圖,着力描寫春風的和暖與清新。“吹面不寒”“像母親的手”,通過觸覺寫它的和煦、輕柔;

微微潤溼的空氣中混合着“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和“各種花的香”,通過嗅覺寫出了春風帶給人的特有的清新;

呼朋引伴的鳥兒唱出宛轉的曲子,牛背上牧童吹着嘹亮的短笛,通過視覺和聽覺繪出了一副明快優美、賞心悅目的美好畫面。在這幅圖中,作者從觸覺、嗅覺、聽覺、視覺等方面,把無形、無色、無味的春風描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課時

一、齊讀課文,回顧上節課所講內容

二、獨立分析,教師點撥

1.講讀第二部分(第6、7節):繪春

(1)春雨圖

春雨圖,着力描寫春雨的細密輕柔、潤澤萬物。春雨的特徵是,一多二細。先說雨多、雨細,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這三個比喻非常貼切,不僅展示了雨的特點,而且能喚起讀者對春雨的喜愛。然後順着春雨寫雨中的樹葉兒和小草,“綠的發亮”的樹葉,“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無一不帶着雨中植物的主要特徵。接着又把視線轉移到人間,先寫“傍晚時候”的景象,用“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安靜而和平”的氣氛;

接着寫行人,寫農民,都不忘是在春雨之中,或“撐起傘慢慢走着”,安寧、悠閒,或“披着蓑戴着笠”,帶有濃烈的江南地方色彩;

最後再寫“在雨裏靜默着”的房屋,與傍晚的寧靜氣氛互相照應。這一段寫出了春雨的特徵,寫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那一片細雨綿綿的春光,那一派清亮溫馨的景色,那一種和平安靜的氛圍,都描繪得出神入化。

(2)迎春圖

迎春圖,着力寫春早人勤。文章由“天上的風箏”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進而帶出“城裏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一片歡騰的景象,構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圖畫。然後作者巧妙地點出寓意:“‘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前四幅畫面主要寫春天的自然美,這一幅由景及人,頌揚了像春那樣奮發向上的精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2.講讀第三部分:贊春

(教師範讀,學生齊讀一遍)

結尾三個句子,不僅比喻巧,意義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後有序。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因爲她是“新生”的;

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爲她非常“嬌美”;

把春天比作“健壯的青年”,因爲她有“無窮活力”。這正是對五幅春景圖含義的概括,點明瞭全文的中心。這三句的順序,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點明春天成長進程。最後說“領着我們向前去”,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感情。而且用“去”字結尾,正與開頭“東風來了”的“來”字相呼應。開頭是在盼春中到來,最後是進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來一去,一呼一應,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三、齊讀課文

(朗讀本文的感情基調,是充滿喜悅和希望。基本語調是輕柔、緩慢,語句清晰、自然。語音越自然、質樸越好、切忌拿腔拿調)

四、歸納寫作特點

1.觀察細緻,描述生動真切;

2.詩情畫意相融合;

3.文章語言樸實清新,準確生動。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二、三(當堂做完,當堂討論);

2.完成課後練習四;

3.背誦全文。

第一課時

單元導語

接下來我們將進入新一單元的學習,請同學們翻到課本的61頁,第三單元的導語部分。這一單元主要是一些寫景詩文,這些詩文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的美景。那麼我們在品讀這些優美詩文的時候要注意反覆的朗讀,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深入地體會作者傳達的微妙情感。我們還要揣摩品味那些富有特色的語言,積累精彩的語句。

一、導入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盪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很多文人都寫過很多詩文來吟詠、歌頌春天。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有關春的詩詞?(同學們一起來完成下面的填空)

PPT展示:

1.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

2.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3.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4.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5.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以上這些詩句,都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學春的,容量有限,今天我們要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就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總之體現春天的景物的作者都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那麼春天在朱自清筆下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朱自清。大家對他有什麼瞭解嗎?

二、作者簡介

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要先了解這篇課文的作者。我們就請同學來說一說你所瞭解的朱自清。(學生回答,PPT展示作者簡介)

朱自清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散文家、詩人,更是一位有骨氣的民主戰士。1948年在反飢餓、反內戰的實際鬥爭中,朱自清身患重病,但他至死也不領取美國的救濟糧,臨終前還不忘囑託家人千萬不能買美國的救濟糧。我們偉大的毛澤東主席曾稱讚過他的骨氣說:“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朱自清不僅體現了一位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的尊嚴和氣節,也體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作爲詩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對中國現代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散文樸素樸素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練,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朱自清以他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爲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他的比較出名的散文代表作品有:《匆匆》、《背影》、《春》、《綠》、《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

三、聽春

1、現在聽課文朗讀錄音,標出段序,注意生字詞以及朗讀的節奏。注意以下這些生字詞(PPT展示),等一下老師要請同學到黑板上給紅色加深的生字詞注音。

朗潤(lǎng) 鳥巢(cháo) 鑽(zuān)出 婉(wǎn)轉 嫩(nèn)綠 稀疏(shū) 眨(zhǎ)眼 抖擻(sǒu)

醞(yùn)釀(niàng) 披蓑(suō)戴笠(lì)

2、解釋詞語部分同樣讓學生起來回答,課本註釋有的讓生適當地標記。(明確答案之後讓生齊讀)

四、讀春

現在請同學們一起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要讀得太快,注意停頓。大家在朗讀的時候找出文中描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找到了可以圈畫出來。再次強調讀準字音,注意停頓。(朗讀完進行簡單的評價)

五、析春

現在給同學們5分鐘的時間,思考以下3個問題:

1.請你找出文中描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花、草、風、雨、人)

2.分別給每一個畫面擬一個恰當的標題。

(師舉例:第3段“春草圖”,學生能回答出其他四個答案,“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3.將課文分成三部分,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內容。

(1)盼春

(2--7)繪春 草 春草圖

花 春花圖

風 春風圖

雨 春雨圖

人 迎春圖

(8—10)頌春

小結:

我們來回顧一下這節課的內容。課文可以分爲盼春、繪春、贊春三個部分,而其中的繪春部分分別寫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這五幅美麗的圖畫。那麼作者是怎樣具體描繪每一幅圖畫的呢?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

作業:

1.預習課本66頁“研討與練習”1、2、3題,以及比喻手法

2.“讀一讀、寫一寫”,每個生字詞抄寫兩遍,詞語解釋抄一遍

3.找出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這五幅圖畫中精彩的語句,說說你認爲這些詞句精彩的理由。

第二課時 賞春

一、 導入

我們上節課已經初步學習了朱自清的《春》,對文章的內容也有了大概的瞭解,知道了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現在我們就先來回顧一下上節課的內容。

(作者簡介以及文章的基本結構)

今天我們就繼續來跟春作親密的接觸,來深入感受那美麗的春景,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

二、品味賞析

盼春(第一自然段)

1、作者爲什麼要用兩個“盼望着” “盼望着”

(與一個“對比”)

明確:疊用,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渴望

2、爲什麼用“近”字,而不用春天快到了?

明確:把春天擬人化

3、第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麼作用?

明確:總領全篇,開啓下文

總概輪廓(第二自然段)

1、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在描繪春天了,既然這樣,爲什麼不直接寫春天的一草一木?(把第二自然直接去掉行不行?)

明確:對春天的整體描繪

2、那作者是如何描繪這個整體的?

“一切……張開了眼” 擬人

山(朗潤)

水(漲)

太陽(紅)

春草圖

1、想一想,作者是怎麼描寫春天的小草?從文中找出關鍵字。

質感:“嫩嫩的”

顏色:“綠綠的”

生命力:“鑽”

分佈:“園子裏,田野裏”“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2、分析句子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偷偷地”和“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情態,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經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顯示出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3、描繪春草,爲什麼要穿插人的畫面?

明確:表面寫草,實際寫草(側面描寫)

重點:如何分析句子?(修辭 內容 情感)

春花圖

1、這段話一共有幾句話?各寫出春花的什麼特點?

明確:(1)擬人,寫春花報春的氣勢。

(2)比喻,寫春花色彩的豔麗。

(3)通感,寫春花氣味的甜香。

(4)襯托,寫春花數量的巨大。

(5)比喻,寫春花種類的繁多。

注意:由花到果實,是聯想。

2、分析句子

野花遍地都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全是短句,讀起來節奏輕快,帶有欣喜之情。“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 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野花的動態。“眨呀眨的”沒有直接寫風,但卻能夠讓人明顯感到一股習習的春風,把春花的描寫引到了下一段春風的描寫。

春風圖

春花和春草,都是具體的、形象的、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寫,我們也容易讀。春風卻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你會如何寫呢?作者又是如何去寫呢?

作者從哪些角度來寫春風?從人的哪些感覺來寫的?

觸覺、嗅覺、聽覺;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的有聲有味,讓人感受到春風的神韻,美妙動人。

春雨圖

1、講完了春草、春花、春風,那麼春天的雨又是怎樣的?大家從文中找出描寫春雨特點的句子。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細密、輕盈)

2、作者不僅寫了雨的形態,也寫出了雨中的景色,有哪些?

雨中屋 雨中樹 雨中草 雨中人

3、分析句子

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

對稱的語句,主要是描寫樹葉和草的色彩。“綠得發亮”“青得逼你的眼”,訴諸視覺,寫得很細緻,追求準確傳神。

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着。

房屋與雨天黃昏的環境相配,顯得很有詩意。用“靜默着”來形容房屋,彷彿房屋有生命,有靈性。

迎春圖

前面的段落重點寫景,第7自然段重點寫人,而且只有寥寥幾筆。作者是怎樣來寫的?

天上地下

城裏鄉下

家家戶戶

老老小小

心情:“一年之計在於春”

有景有人,勾勒出春光無限好的美景。

頌春

1、在繪春以後,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分別讚頌了春天的什麼特點?

娃娃——新(生機勃勃)

小姑娘——美(千姿百態)

青年——力(充滿活力)

2、這三個比喻的順序能否調換?爲什麼?

明確:不能調換,因爲這裏強調的是春天的成長過程,由娃娃、姑娘到青年,抒發了作者強烈讚美春天的真摯感情。

三、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 說說你的理由?

四、佈置作業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熱愛春、讚美春的感情作爲線索,描繪出了一幅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景圖。作者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滿活力”的特點來描寫景物,讚美、抒唱春的創造力和帶給人們以無限希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裏辛勤勞作、奮然向前。

學習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讀準字音,疏通字詞和了解課文內容。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語言,以達到提高語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薰陶的目的。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的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反覆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語言。要解決好這兩個教學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幫助學生領會(包括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講析)。

學情分析:

學生仍較多地沿襲了國小保留下來的喜愛誦讀的習慣,這是本課加強誦讀教學的一個便利條件。

課時安排:二課時

課前準備: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課前佈置學生去搜集關於春的詩文、成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放音樂,看投影,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

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讀準下列加點的詞語

醞釀(yùn niàng)黃暈(yùn)應和(hè)嘹亮(liáo)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báo)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靜默(mò)抖擻(sǒu)

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暈(yùn)巢(cháo)

2、詞語教學:學習“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朗潤:明朗潤澤賣弄:炫耀

醞釀:文中是說各種氣息在空氣裏,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繁花:密密的開着的花

趕趟兒:文中是各種果樹也爭先恐後地開花。舒活:舒展,活動。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宛轉:形容聲音圓潤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步誦讀課文。閱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1、課文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聯?請用簡潔的語言,儘量完整的說出本文的行文脈絡。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容,並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大師筆下春天的主要內容。

勾勒輪廓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盼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頌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問題探究] [問題組]

a.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

b.說說你爲什麼喜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賞析好詞好句)

c、讀一讀,讀出情。

學生四人小組設疑,可小組內互問互答,教師巡視引導、點撥、補充,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別。

“說說你爲什麼喜歡”一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感悟,可以是一個詞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話寫得形象、生動。學生還可以找出多處去理解、品味、鑑賞、朗讀。

[明確]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鑽”字用得好,“鑽”表現了生命力頑強,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偷偷地”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這樣寫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偷偷地”要輕讀,將“鑽”換成“長”或“躥”就平淡了,既沒有了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語言也不生動形象了。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在“小草”的前面,爲什麼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單獨從句子中拿出來,主要是爲了強調,突出了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使句子生動活潑,富有生氣。讀時第一個字重讀,後兩字要輕。將“嫩嫩的,綠綠的”放回原來應在的位置,作比較朗讀,體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撫摸是一種溫暖、親切、慈愛、春天是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覺。

◆課文最後三段的三個比喻句,總寫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潑生動;春天是健壯的,她充滿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麼殷切。東風來了——報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腳步近了——賦予春以人的動作,表現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

◆春風是無形的,是難以描繪的。作者嫺熟地從觸覺、聽覺、嗅覺的角度,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

朱自清先生將自己的感情融於景物中,在他的筆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無不充盈着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以至於也撩撥起我們的喜愛之情。

五、課堂總結。

在這一堂課裏,我們又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從整體上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在朗讀聲中,我聽得出大家既愛春天,也愛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散文。

六、佈置作業。

①掌握字詞。

②熟讀課文,背誦1-5段,鼓勵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提問。

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1.聽寫生字詞;

2.背誦1-5段;

3.讓能背誦全文的同學表演。

二、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問題組:

1、閱讀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麼?

2、面對着這大好春色,你準備做些什麼?

3、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

4、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並模仿舉例。

5、你認爲好的語言應當具備哪些特點?應當如何品味語言的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注意些什麼?

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儘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撥、補充。

6、你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

7、歸納出景物描寫的一般方法。由學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師以實例點撥啓發,儘量不要告訴學生現成答案。學生說不全就再讀相關語段,再體會,再嘗試表達。

學生討論後,可以向老師質疑,可以向同學提問,以形成對文章的進一步學習與探討。

學生不懂詞句舉例:

①爲什麼用兩個"盼望着“?(體現急盼心情)

②"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爲什麼不說成"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如果說成"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只能理解爲小草本來就是這樣,課文的說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讓小草充滿生機,顯得極爲可愛)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句話的前後都描寫花,爲什麼中間夾一句動物的描寫?(蜂鬧蝶舞,是側面寫春花繁茂、鮮豔和甜香,同時用蜂蝶的"鬧、飛"襯花的香甜豔麗,使畫面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味)

④"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爲什麼要這樣寫春雨?(這是春雨迷濛時特有的景狀,作者觀察細緻,整個空間瀰漫着牛毛、花針、細絲一般的春雨,遠望去,屋頂上像有一層薄煙,而且是"籠"着,一個"籠"字,非常傳神地顯示出細雨朦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應該怎樣理解?(這裏的"工夫"是指時間,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做好許多事情,告訴人們應當把握時機,奮發向上)

⑥文章的結尾爲什麼選用"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來比喻"春天“?(這些比喻非常形象、貼切,春天給人以新生命,給人以美麗多姿,給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這裏,我們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間有相似點)

(注意:學生還可能提出許多問題,如是詞句方面的問題,應力求滿足學生;如涉及比喻、擬人方面的問題,也應該在這裏解決;如屬其他方面的問題,應告訴學生以後解決)

[明確]作者筆下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如同一幅幅細緻的工筆畫,側重描繪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圖則是集中筆墨描繪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過細緻觀察,用心靈,通過含情的畫筆,描繪了春天的各種景物,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結尾以三個形象的比喻,進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

聲情並茂地朗讀,體會作品的意境、風格,讀出對春天的由衷的讚美,可以小組展開朗讀競賽,學生可以互評。看畫面朗讀,背誦。

三、拓展延伸,以讀帶寫。

有人說:“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偉大的畫家”“春天是個美麗活潑的仙子”……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同學們可將自己蒐集的關於春的詩文、成語互相交流。

景物描寫訓練:

1.寫一段描寫景物的文字。

2.口頭交流景物描寫的片段。

交流創作:選出佳作,全班範圍內進行交流賞析。

四、課堂總結。

[教師小結]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後,同學們針對自己喜愛的圖畫,抓住重點的字詞句,仔細品味、賞析,真正體味到了《春》一文準確生動、樸實鮮活、異常精美的語言。作者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表現出作者嚮往春天、熱愛生活、充滿希望的真情實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

〔學生自我總結學習本文所得〕

引導學生從形式(詞語的積累,句段篇形式上的特點)到內容(句段篇的意思,文中的情感)進行歸納

五、佈置作業。

1、《我看秋天》,仿照《春》寫一篇文章,字數不限。

2、整理所收集的關於春的詩文。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流暢地朗讀並背誦全文。

2.揣摩欣賞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3.學習作者細緻觀察景物,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學習運用多種修辭進行生動描述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誦讀;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效果,體會語言表達的技巧。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難點

寫景注意層次。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本文是篇美文,語言簡潔明快,形象生動,有很強的節奏感,在聲情並茂的涵詠中創設欣賞氛圍,讓學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薰陶。

2.點撥法。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爲主,比如選用語言實例賞析,體會關鍵詞語的妙處和所抒發的情感,教師在疑難處給予指導點撥。

3.課堂討論、評述課文精彩片斷的基礎上,借鑑語言表達技巧。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春天在人們心目中不僅是一個明媚豔麗、鳥語花香的季節概念,更是有着感知和生命的歌詠對象,許多名句廣爲傳誦。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以聲寫春,表達喜愛之情;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則以色寫春,朱熹的“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則描寫了春遊踏青的樂趣。今天我們一起欣賞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在盡享詩情畫意中去探訪作者是怎樣用他的生花妙筆爲我們描繪這江南春景圖的。(板書文題)

二、根據背景材料,感知朱自清及其散文創作

三、感知樸實雋永的語言美

1.學生自由認知閱讀,要求讀準字音。

(1)正音正字。(查閱字詞典,注意辨識)

(2)釋義。(結合註解,理解詞義)

2.感知閱讀,要求讀得順口、流暢。請班裏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1~2名範讀,教師作朗讀指導。

針對朗讀的情形,作簡短的點評。

3.放多媒體課件的配套畫面,配樂朗誦,學生循聲朗讀,進入情景,欣賞如詩如畫的春景。

(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本文語言的形式特點,選請小組代表陳述,教師可作如下歸結:

文中句式以短句爲主,短句節奏明快,適合描寫春天的旋律;運用大量疊字,如嫩嫩的、綠綠的、輕悄悄的、軟綿綿的;大量運用輕聲、兒化,輕盈優美;排比句和“了”字的運用,增強了語言的韻味和節奏感。

(2)請同學們瀏覽文章,找出文中用了哪些優美、貼切的詞、句,比喻、擬人來描寫景物,你最喜歡哪些?談談看法,進而可仿例造句。

學生可能提出的例句有:

①“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用在小草前面,爲什麼放在句末?(教師提示:放在句末,主要是爲了強調朗讀,突出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也使句子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生氣)

②“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請仿照這個句式造一個句子。

比如:蝴蝶滿天飛:五彩的,絢麗的,繽紛的,聚集在空中,像姑娘,像花朵,還羞答答的。

“野花散在草叢裏”的“散”,是否可以改成“開”呢?說出你的理由。

③“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

“賣弄”解釋爲“炫耀”,含貶義。在本句中還可以這樣理解嗎?爲什麼?

④“‘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

句中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你能說出這是什麼感覺?春風除了像母親的手,你覺得還像什麼?

如果將“不錯的”句改爲平實說法“不錯的,春風是十分柔和的”,表達效果你認爲會有什麼區別?

四、感知課文思路流向,理清層次

1.提問:由閱讀提示得知,本文是篇繪寫江南春景的散文,請同學們採用跳讀的方式找出課文哪些語段是描繪春景的?

明確:課文的2~7語段。其中第2段是總寫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情態,是以下5個語段具體描繪的背景。依次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可稱之爲“春之五圖”。(板書加粗詞)

2.提問:請同學們輕聲誦讀第1段,體會其中兩個“着”、兩個“了”動態助詞在語氣上的柔和親切的感覺,思考它和文章主體繪春部分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

學生交流。

明確:疊用“盼望着”是運用反覆手法,生動地表達出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則運用擬人手法,表達喜春的感情。(教師適機補充擬人手法的常識:把物當作人來寫,作用在於使事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樣的思想感情)寫盼春,爲全文定下了活潑、輕快的抒情基調,創設詩一樣的氛圍,是繪春的依託。(板書加粗詞)

3.朗讀8~10段,思考這樣的結尾與描繪景物時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聯繫?

學生討論。

明確:三個形象化的比喻各自成段,是按照喻體由出生——美麗——健康的成長順序排列的,強調春天的“新”“美”“力”(適機補充比喻的有關常識)。作者在完美地製作了春天的畫卷後,縱情地對春天予以讚美。頌春,着墨於意。(板書加粗詞)

小結:文章以盼春落筆,中間以繪春續筆,結尾以頌春收筆,這是本文的思路。

五、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1.爲下列加粗字選擇正確的義項:

(1)呼朋引伴( )

A.指引 B.牽引 C.引申 D.招引

(2)欣欣然張開了眼( )

A.然而B.的樣子C.這樣D.對

(3)一年之計在於春( )

A.計算B.主意計謀C.打算D.策略

(4)跟輕風流水應和着( )

A.聲音相呼應B.依照別人的樣子做C.和諧D.和悅

2.沒有使用兩種修辭手法的一句是( )

A.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B.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着。

第二課時

一、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1.聽寫生字詞;

2.集體背誦1~5段;

3.請語感較好的同學作背誦表演。

二、誦讀賞析“春花圖”

1.集體誦讀

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朱自清先生細筆細繪,把現實生活中的春花移到筆下,一幅春花圖氣息濃郁、春意盎然,讀來彷彿使人置身於爛漫春花的美景中,哪些語句突出了春花開得熱烈、色彩美麗、味道怡人?

(2)繪寫春花,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說說表達效果是怎樣的?

(3)“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是寫野花之多嗎?

(4)這段文字的立體感是怎樣體現出來的?

(5)試舉出本段中選詞準確精當的例子,你能儘可能多地舉出一字傳神的詩文事例嗎?

針對同學們的討論和推舉代表的回答情況,教師適時引導、點評、明確:

(1)“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帶着甜味兒”。

(2)擬人:“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形象地寫出了桃樹、杏樹、梨樹競相開放的花態;比喻、排比:“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爲鮮明,具體生動;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襯花多、花豔、花香。

(3)這是用“眼睛”“星星”作比,寫閃閃發光、輕輕擺動的野花的明麗色彩。

(4)首先,這一段的行文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很有層次;其次,這段文字注意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的配合:由與前後照應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說到“花裏帶着甜味兒”色彩與甜味相勾連;由花味甜聯想到果實,實與虛相結合,蜂鬧蝶舞與繁茂鮮豔的花們相映襯。

(5)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可用“叫”同義替換,但“叫”只是單純的聲音上的感受,體現不出沸騰喧囂的熱鬧景象。作者着一“鬧”字,除了聲響外,還有沸騰的熱鬧景象,內涵豐富,境界全出。

一字傳神的佳話,同學們會舉出唐代苦吟詩人賈島《題李凝幽居》“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故事,再如“紅杏枝頭春意鬧”“春風又綠江南岸”“兩個黃鸝鳴翠柳”“踏花歸來馬蹄香”“天街小雨潤如酥”“處處聞啼鳥”等。

3.模仿本段立體寫景的手法,以“冬日雪景”爲情景口頭描述片斷,儘可能地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

三、誦讀賞析“春風圖”

1.教師範讀

2.無疑,在草、花、風、雨的景緻中,風因其無形、無味、無色是最難繪寫的,而朱自清先生卻以他細膩的觀察靜心體悟,抒寫的和諧優美、有情有感,請問: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是如何盡顯其妙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觸覺:引用南宋志南和尚“吹面不寒楊柳風”,又以“母親的手”打比方,讓人感到春風的溫暖;嗅覺:“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裏醞釀”,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聽覺:鳥鳴的清脆、宛轉,風聲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

3.學生集體誦讀

四、合作解讀“春草圖”“春雨圖”“迎春圖”

把打印好的以上三幅畫圖的講義資料分發給3個學習小組長。各小組成員在組長的組織下,結合講義資料合作探究選定的畫圖的寫景特點。然後小組長到講臺前交流本組的評述意見,限時5分鐘,鼓勵學生創新表述,鼓勵用多種形式表現個人理解,如繪畫作品、舞蹈(形體)動作等。教師予以點評。講義資料如下:

春草圖。先正面,後側面寫春草給人的歡樂與感受,充滿活力。問:作者是如何從正面寫小草的情態的?

春雨圖。“可別惱”口語,顯得特別親切有情趣。問:江南春雨的妙處何在?三個比喻怎樣從不同側面寫出春雨的特點?

迎春圖。全段用短句。問:爲什麼要引用俗語?

五、課堂練習

1.選詞填空。

(1)風輕________的,草軟________的。(綿綿 悄悄)

(2)坐着,躺着,________兩個滾,________幾腳球,________幾趟跑,________幾回迷藏。(捉 賽 打 踢)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着,大小的蝴蝶________來________去。(飛 鬧)

(4)……呼朋引伴地賣弄________的喉嚨,唱出________的曲子……(宛轉 清脆)

(5)……地裏還有工作的農民,________着蓑,________着笠。(戴 披)

六、聲情並茂地集體朗讀全文,體會文章蘊涵的情味美

七、課堂小結

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詩的筆調,描繪了生機勃發、花木爭榮的春天畫圖,讚美、抒唱春的朝氣和活力,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裏奮然前行,可以說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一曲春的讚歌。

八、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用自己手中的筆,寫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可以“我眼中的春天”爲題,也可自擬題目;可以寫成作文,也可以寫成片斷。

課後反思:優美散文一定要重視朗讀,要反覆朗讀,課堂朗讀時間有限,但不能不讀,用一節課來朗讀都可以,關鍵要指導,方式可多樣,要活!讓學生讀出興趣,讀了還想讀!品的時候,抓住精彩動詞、形容詞、疊詞等,讓學生懂得比喻和擬人在寫景中的好處。不要講得太多,要讓學生體悟!不要讓你的欣賞代替學生個性化體悟,如“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是寫人的活動?還是寫草的情態?很多學生認爲是寫草的情態,我覺得也很對哦!不要約束學生的思維!要尊重學生個性化體驗!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一、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認知目標:A.識記掌握生字詞的音、形、義;綜合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引

用等修辭手法。

B.理解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C.應用學習本文細緻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生動描寫的方

法。

D.綜合通過學習本文,能夠基本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將情感寓於

寫景之中,活用各種修辭手法。

2.能力形成目標:E.通過學習本文,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鍛鍊學

生的朗讀能力、觀察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

力和審美能力,養成自學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3.素質培養目標:F.通過學習本文,領略春天的美。引導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

活的意識。要讓孩子們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

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擁抱大自然。

 二、達成目標策略

突出文章“細”和“美”的特點。初進中學的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時常比較粗疏,課文中的細筆細繪可作爲範例,給學生以啓發。適當地點撥、引導,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形象美、語言美、結構美、情味美。教師重點講讀一兩段作爲示範,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的對象、描寫的順序、描寫的方法、描寫的語言,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獨立分析,鍛鍊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揣摩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2.難點: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爲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賦。唐代詩人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讚美,那麼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板書課題、作者)

 二、題目解說

這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春,本來是自然界的一個季節概念,本文卻賦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徵,用詩的筆調,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抒寫出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更是一首春的讚歌。

 三、知識回顧(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四、範讀、疏通字詞

1.教師範讀

2.學生齊讀

3.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

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醞釀(yùnniàng)應和(hè)薄(bó)煙黃暈(yùn)

蓑(suō)衣巢(cháo)

 五、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結合課後練習一,讓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盼春、繪春、贊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贊春

2.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爲寫得最美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裏?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擬人句。

六、佈置作業

要求課後反覆朗讀,達到熟練程度。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二、講讀示範

(引導學生領會用詞的準確、生動和抓住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特點)

1.講讀第一部分:盼春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着”;“近”(擬人)

(2)“盼望着,盼望着”。爲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覆)

(3)輕聲讀第1節,體會四個詞尾的作用。兩個“着”,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2.講讀第二部分(第2、3、4、5節):繪春

(齊讀第2、3、4、5節,分析討論按順序說明描寫的對象;說說描寫的角度與方法;哪些詞用得很有表現力?)

(1)總括輪廓

春終於盼來了,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作者先粗筆勾勒,用“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總提一筆,然後通過遠近不同的三種事物---山、水、太陽,描繪出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景象。

(2)春草圖

春草圖,着力描寫春草勃發的景色。這裏有草的動態:“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質地:“嫩嫩的”;色澤:“綠綠的”;旺盛的長勢:“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從不同的角度刻畫春天綠草如茵的情景,與夏草的茂盛、秋草的枯黃形成鮮明的對比。接着寫人在草地上的活動與感受,從側面揭示了春草勃發給人們帶來的歡樂。

(3)春花圖

春花圖,着力描寫春花競放。作者選擇開花時節相仿而花色各異的桃、杏、梨作爲描寫對象,先用擬人寫出它們的爭相盛開,再通過三個比喻---“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寫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嬌豔;它們爭春比美,互不相讓。接着,作者由羣花的爭芳吐豔展開聯想,聯想到秋天的果實累累,同時又由花香引出蜂鬧蝶飛,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響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飛舞稱託春花的萬紫千紅、香味濃郁,進一步渲染出百花爭春的氣氛。最後,作者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從樹上的花寫到無數的散在草叢裏的野花,它們雖然不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樣如火如霞如雪,卻也明豔照人,別有一番情趣。

(4)春風圖

春風圖,着力描寫春風的和暖與清新。“吹面不寒”“像母親的手”,通過觸覺寫它的和煦、輕柔;微微潤溼的空氣中混合着“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和“各種花的香”,通過嗅覺寫出了春風帶給人的特有的清新;呼朋引伴的鳥兒唱出宛轉的曲子,牛背上牧童吹着嘹亮的短笛,通過視覺和聽覺繪出了一副明快優美、賞心悅目的美好畫面。在這幅圖中,作者從觸覺、嗅覺、聽覺、視覺等方面,把無形、無色、無味的春風描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課時

一、齊讀課文,回顧上節課所講內容

二、獨立分析,教師點撥

1.講讀第二部分(第6、7節):繪春

(1)春雨圖

春雨圖,着力描寫春雨的細密輕柔、潤澤萬物。春雨的特徵是,一多二細。先說雨多、雨細,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這三個比喻非常貼切,不僅展示了雨的特點,而且能喚起讀者對春雨的喜愛。然後順着春雨寫雨中的樹葉兒和小草,“綠的發亮”的樹葉,“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無一不帶着雨中植物的主要特徵。接着又把視線轉移到人間,先寫“傍晚時候”的景象,用“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安靜而和平”的氣氛;接着寫行人,寫農民,都不忘是在春雨之中,或“撐起傘慢慢走着”,安寧、悠閒,或“披着蓑戴着笠”,帶有濃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後再寫“在雨裏靜默着”的房屋,與傍晚的寧靜氣氛互相照應。這一段寫出了春雨的特徵,寫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那一片細雨綿綿的春光,那一派清亮溫馨的景色,那一種和平安靜的氛圍,都描繪得出神入化。

(2)迎春圖

迎春圖,着力寫春早人勤。文章由“天上的風箏”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進而帶出“城裏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一片歡騰的景象,構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圖畫。然後作者巧妙地點出寓意:“‘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前四幅畫面主要寫春天的自然美,這一幅由景及人,頌揚了像春那樣奮發向上的精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2.講讀第三部分:贊春

(教師範讀,學生齊讀一遍)

結尾三個句子,不僅比喻巧,意義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後有序。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因爲她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爲她非常“嬌美”;把春天比作“健壯的青年”,因爲她有“無窮活力”。這正是對五幅春景圖含義的概括,點明瞭全文的中心。這三句的順序,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點明春天成長進程。最後說“領着我們向前去”,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感情。而且用“去”字結尾,正與開頭“東風來了”的“來”字相呼應。開頭是在盼春中到來,最後是進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來一去,一呼一應,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三、齊讀課文

(朗讀本文的感情基調,是充滿喜悅和希望。基本語調是輕柔、緩慢,語句清晰、自然。語音越自然、質樸越好、切忌拿腔拿調)

 四、歸納寫作特點

1.觀察細緻,描述生動真切;

2.詩情畫意相融合;

3.文章語言樸實清新,準確生動。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二、三(當堂做完,當堂討論);

2.完成課後練習四;

3.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一、盼春盼、來、近(總領全篇,開啓下文)

一切……欣欣然張開了眼

總括輪廓

山(朗潤)水(漲)太陽(紅)

鑽、嫩、綠、滿---草

春草圖(草報春)

坐、躺、滾、踢、跑、捉---人

態:趕趟兒

春花圖(花爭春)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果實)

二、繪春(遍地野花,像眼睛,像星星)

觸:撫摸

春風圖(風唱春)味:泥土氣息草味花香

聲:鳥聲清脆宛轉

笛聲嘹亮

形: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春雨圖(雨潤春)狀:斜織、薄煙

景:樹葉兒綠、小草兒青、燈、人、房屋

迎春圖(人迎春):城鄉老小舒活抖擻一年之計在於春

三、贊春三個比喻句:“新”“美”“力”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反覆、有感情的朗讀,從而感知課文內容,總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思路,尤其要能理解作者在觀察中的思維活動。

3學習作者抓特點,多角度,按順序的景物描寫方法,並運用於練筆中,使景物描寫的能力能夠有所提高。

4對文中精彩的句段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以鼓勵爲主,但要注意引導的方向性。)

5在語法上,要掌握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

6從本文的學習中,初步學會閱讀文章和欣賞文章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從作者的觀察思維中學習描寫景物的一般方法。

2掌握閱讀和欣賞優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學這類文章的能力。

3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並能夠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運用這兩種修辭方法。

教學安排:

兩課時(有條件可增加一節活動課。)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在反覆朗讀中形成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體會作者積極熱情的思想感情。

2、把握文章的總體結構。

3、學習作者景物描寫的方法。

4、揣摩文章中的精彩句段,體會比喻、擬人在景物描寫中的作用。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1’

法國有一位雕刻家,叫羅丹。他曾經說過一句話相信大家一定聽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確,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美。春天也是一種美,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帶來了溫暖,帶來了生機,帶來了力量。(展示春的圖片)古往今來,許多文人描繪過春天,歌頌過春天,由此產生了許多不朽的篇章。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一篇讚美春的頌歌,學習的重點是要體會春天美在哪裏。他的作者是——朱自清。(板書)

(二)朱自清1’

朱自清,字佩弦,是著名詩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樸素,描寫細膩,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讀後令人回味無窮。他熱愛自然,觀察自然,描繪自然,他的寫景散文,無不寄託着對大自然的無限深情。

他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來在英國留學一年,回國後,在清華大學任教授。他於1948年去世,享年50歲。他留下來的著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和《綠》,這些文章我們在中學裏都會學習到。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他的《春》這篇文章。

(三)朗讀’16’

1、6’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大家要用你的心去領略春的風光,春的氣息。在讀的過程中有遇到好的詞和句,就用筆把它劃下來,這不僅是我們學會欣賞,提高鑑賞能力的第一步,而且也是閱讀課外文章,積累詞彙的一種常見方法。

正音正字:“水漲起來了”的“漲”,“漲”是多音多義字。

散(sǎn)在草叢裏,醞釀(yùn niàng),巢(cháo)

應和(hè),暈(yùn),蓑(suō),水漲(zhǎng),剿(cháo)

迷藏(cáng),水漲(zhǎng)

捉迷藏(cáng),籠(lǒng)着一層(céng)薄(bó)煙

散:散(sǎn)在草叢裏散(sàn)會

自由練習。

明確:文章中有對春天的讚美,有對春天的描繪,有對春天的期待,現在請大家對照課文想一想,朱自清是懷着怎樣的心情來面對春天,描寫春天的?

明確:飽含着對春天的無限熱愛,對春天萬象更新的無限讚美,從而讓讀者感受到他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給人以進取的鼓舞。(可以從課文中一些積極的詞彙體現。)

2、通過這種感情作者在描寫春天的過程中有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是先讚美,還是先描繪,或者是先期待?現在請***朗讀一下課文的第一段,看看作者的熱愛之情最初是體現在哪裏?)

(四)分析精彩句段:

1、從對春天的盼望開始。3’

現在請同學們整齊的朗讀第一段,注意讀出作者期盼的語氣。想一想,這一段哪裏寫得好?

(1)爲什麼要連用兩個“盼望着”,用一個不也同樣可以表達作者期盼的心情?

明確:這種疊用,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如我們在叫喚朋友或者父母親的時候,叫兩聲往往要比叫一聲更加急切一些。)另一方面,也把讀者的心懸起來了。(盼望着,盼望着什麼?心往上提了一級,沒寫,還是一個盼望着,急了,心情又提了一級,到底盼望着什麼?東風來了,爲什麼東風來了會讓作者如此興奮?答案還沒出來,心又上了一個臺階,最後作者才寫道,“春天的腳步近了”,原來作者是在盼望春天。這就給我們讀者一種渴望讀下去,探究他後面到底寫什麼的願望,從而引起共鳴。)

通過這樣一種疊用,作者在文章一開頭不僅表達了自己急切和渴望的心情,而且將讀者的心牢牢的抓住,使讀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爲什麼只是春天的腳步近了,而不直接寫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明確:此時春天還沒有到,所以一個“近”字非常準確。把春天擬人化,寫它的腳步,彷彿一個你最喜歡的人在遠處向你招手,緩緩地向你走來,一種欣喜之感油然而生,讓人倍感親切。

(3)一句很樸實很平凡的語言,爲什麼我們能體會出這麼多的東西呢?這就涉及到我們閱讀文章的一種能力:品味和欣賞。(課本P51)

引出第三單元提示,聯繫到本單元的四篇課文,有春天,有冬天,有秋天。春風秋雨冬雪,大自然是美的。但是朱自清筆下的春最美,最需要我們來品味和欣賞。

如何品味和欣賞呢?方法之一就是體會文章中的修辭。在第一段中作者運用了哪兩種修辭?(擬人和反覆),通過兩種修辭手法,表現了對春天的盼望,這是文章的總起。此時春天還沒到,只是近了。接下來呢,春天來了,……

2、繪春:接下來呢,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麼?請同學們朗讀第二段。8’

(1)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2)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開始在描繪春天了,既然它已經來到了作者的面前,爲什麼他不開始從最細小的一草一木寫起呢?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爲什麼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爲這是一種視覺的規律。假如現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麼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後我們纔會去看他穿着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鞋子,什麼樣的髮型,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他衣服的顏色,鞋子的顏色,甚至是品牌等等。(或者以自己第一天見面爲例。)

所以,在這一段裏,作者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生動景象。

景象:一切,山,水,太陽。

知識點:※一切,說明了沒有一個例外,眼睛所看到之處都是。

※然:“的樣子”,表示一種狀態。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張開了眼。”是擬人寫法,很形象很具體地寫出了春天剛到時的特點。

※“朗潤”表示明朗、潤澤。因爲春天到了,山草變綠,林木抽芽,色彩變得非常鮮明,山色由暗淡漸漸明朗,樹木由枯萎轉爲潤澤。給人一種清晰明亮的感覺。(點擊朗潤的山的圖片。)

※水漲是因爲冬天的冰雪融化造成的。(冬去春回)

※寫太陽,擬人。用“紅”來描繪,表現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不會給你一種烈日的刺通感。

(3)這一段運用的修辭手法有擬人和排比。

排比:“山郎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作用:使句子整齊和諧,有氣勢,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情感。

朱自清在其他文章中的精彩排比還有:“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是,便從凝然的雙眼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朱自清《匆匆》)

學生優秀習作:“在上課的時候,日子從讀書聲中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寫作業時,便從舞動的筆尖上過去。每天都重複着這些,沒有什麼改變。”

過渡:這一段是作者在描繪春天中的總寫,他用非常概括的語言勾畫出了春天的整體景觀。那麼接下來作者就要對春天進行仔細地觀察,用他細膩的筆觸去描繪春天的美,爲我們展現一幅幅春的畫面。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3到第7段,思考一個問題,作者爲我們展現了幾幅畫,分別以哪一種景觀爲主要描寫對象,你能否爲這些畫起一個漂亮的名字?

明確:展現了五幅圖畫,分別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

3、春草圖,請同學朗讀第3段。11’

(1)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春草圖的?

明確:

質感:嫩嫩的。寫出小草柔嫩的特點。

顏色:綠綠的。有了綠色就等於有了綠色,這裏同樣也是用綠色來象徵着春天裏生機勃勃的景象。

生命力:首先,用“鑽”字寫出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這種鑽不是一下子鑽上來的,而是偷偷的鑽上來,寫出了小草在春的催發下不聲不響的長出來的樣子。

“鑽”和“偷偷”兩個字用語非常準確,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使草具有了了人堅強的性格,顯示了春早旺盛的生命力,展現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使得語言更加的生動形象,同時也使沒有感情的小草變得像人那樣,有感情了。

其次,“園子裏,田野裏”,“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表明了春草分佈廣闊,綠滿大地。剛纔是從一顆小草寫它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又從整片的小草寫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看出作者對事物的觀察和描寫是多角度的,這樣子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讓人感到更加的形象具體。

再次,“坐着,躺着,打兩個滾,……捉幾回迷藏。”這一組短語作者連用了六個動詞,寫了一羣天真活潑小孩子。語言是非常口語化的,就像在和一個小孩子說話一樣,非常親切,彷彿就發生在身邊一樣。

(2)那麼爲什麼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爲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3)這些景象也正映現出了作者春天的一股強烈的熱愛之情。這種用景物的描寫來寄託作者感情的寫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可以葉子、風、草爲例作對比。)

如:葉子,心情好的時候是嫩嫩的,綠綠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是粗粗的、黑黑的,或者是枯乾的,或者……

風,心情好的時候是輕悄悄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是凜冽的,刺骨的。

模仿:草,心情好的時候是軟綿綿的,更好的時候,甚至是散發着陣陣清香。

心情不好的時候是——硬梆梆的,針刺般的,甚至是惡臭。

這種情景交融的寫法也是我們進行品味和欣賞文章的另一種重要方法。同時這種方法放在我們的作文中也同樣會爲我們的作文增色不少。

展示優秀習作:

“望着天空,看着白雲,又遠又近,有一種刺眼的感覺。……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陽光照射在路旁的樹上,像被擊碎的玻璃落在地上。風輕輕吹過,我多想將我現在所有的感覺都寄託在風身上,讓它隨風遠去,隨風消失。呼,一天又過去了。”

評價習作: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景物當中。

因此,學會在文章中欣賞它情景交融的地方,學會在作文中運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精髓之一。因此,今天的第一個作業就是要來運用這個精髓:在接下來的四段中,自己學着欣賞這四幅畫面,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主要抓住兩個點:第一,描寫過程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起到了什麼作用。第二,哪些地方是屬於情景交融的,有什麼效果?在學習運用這兩種方法的同時,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認真的閱讀文章,帶着問題去思考。

三、作業

1背誦第2-7段。

2掌握字詞及課下註解,準備小測。

3完成練習冊。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鞏固對課文中生疏字詞的掌握。

2讓學生嘗試用所學的方法自己欣賞文章,領會作者思想感情。(需要老師的適當引導和評價)

3掌握多種景物描寫的方法,並努力通過聯想和想象充分地運用。

二、教學過程:

(一)檢測字詞5’

(二)導入5’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朱自清先生在春面前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又學習了他描繪下的第一幅畫春草圖,這幅春草圖是怎樣的呢?現在請一位同學來背誦一下這一段。

作者並不單純用春草圖來表現春天,他還描寫了春天的花,那麼春天的花是怎樣的呢?請一位同學來背誦這一段。

(三)春花圖8’

1、假如現在你手中還握着一架攝像機,按照課文的描寫,你將如何進行拍攝?

明確:從樹上似錦的繁花移到花間喧鬧的蜜蜂,最後移到地上草叢中爛漫的野花。從高到低作者在進行景物描寫中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這是值得我們在在作文時學習的。

2、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幅畫美不美?

誰能具體說說朱自清筆下的春花爲什麼能夠寫得這麼美?

預計有如下幾種答案:因爲朱自清喜愛春花,在描寫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知識廣博,語言美,在描寫中使用了修辭手法。(引出修辭)

3、這段話共有幾句話?五句。

想想每句話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花的什麼特點?

明確:

(1)擬人,寫春花報春的氣勢。

(2)比喻,寫春花色彩的豔麗。

(3)通感,寫春花氣味的甜香。

(4)襯托,寫春花數量的巨大。

(5)比喻,寫春花種類的繁多。

總的特點:春花萬紫千紅,爭芳奪豔。

(附:用擬入,寫桃樹、杏樹、梨樹;不簡單地說花朵開得茂盛,而以“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描述,寓樹以人的情態、動作,“趕趟兒”,表明爭先恐後地,要趕上這一趟兒,趕春天,趕春光,百花爭春,這就把是寫活了。用比喻,

1,寫花色的豔麗,不直接說出紅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來比喻,不僅使色彩更鮮明,而且激起讀者豐富的想象。

2,爲什麼要把遍地的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沒有直接寫到太陽,但卻能夠讓人感受到一股明媚的陽光,沒有直接寫到風,但卻能夠讓人明顯地感到一股習習的春風。)

從中,我們看到,五句話,寫了五層意思,層次極爲分明,都圍繞着春花寫,中心十分突出。從中我們是不是能獲得一些對作文很有幫助的啓示呢?——寫文章要圍繞中心寫。在圍繞中心寫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讓文章更加的精彩,讓你所描繪的事物更加的形象可感,這就非常需要修辭的運用。就像作者把野花比喻成眨呀眨的星星,很含蓄的寫到了風,寫到了太陽,使整個畫面充滿了動感。同時他也將這段對春花的描寫引到了下一段對春風的描寫。現在請全班同學朗讀第5段。

(四)春風圖10’

請一位同學起來背誦這一段。

春草和春花,都是具體的、形象、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寫,我們也容易讀。而春風是一個看不見也摸不着的東西,作者怎樣去寫呢?

1、作者寫春風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

先寫風的溫和,再寫風的香氣,後寫風的和悅。

2、這三個方面分別是從人的哪些感覺來寫的?

觸覺、嗅覺、聽覺。

3、作者從觸覺寫春風,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比喻,把春風比成母親的手。

爲什麼要把春風比成母親的手,而不比成父親的手,或者其他什麼人的手呢?

明確:母親手的普遍特點是溫順柔和,而父親的手的特點是粗廣剛毅。因此,這一比喻從觸覺的角度非常巧妙的寫出了春風的溫暖和柔情,把本來看不到摸不着的風形象化了。同時這個比喻也印證了前面古人所講的“吹面不寒楊柳風”。因爲對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會因爲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不同而不同,但是春風卻不一樣,古往今來,人們對春風的感受卻是一致的,像母親的手和吹面不寒都具有共同的特點。

4、剛纔說了,風本來是沒有味道的,這裏哪來的香味?

這是因爲作者通過嗅覺感受到了春風帶來的各種氣息,有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有青草味兒,也有花的香,寫出了春風的香甜和醉人。

5、作者還藉助聽覺寫出了風的和悅,請問他聽到了什麼?

鳥兒“清脆”、“宛轉”的叫聲,牧童“嘹亮”的短笛聲,和輕風流水應和,這是多麼動聽的音樂。

6、以上我們看到作者從觸覺、嗅覺和聽覺三個方面,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美妙感人。再看到春花圖,作者也同樣運用了這三種感覺,還有視覺。從中,我們看到,文章對春景寫得如此具體生動,是和作者多方面的感覺和深切地感受分不開的。這裏我們又獲得了一種啓示:要獲得實際感受,就耍仔細觀察,觀察就是要把五官一齊開放,使大腦同時通過五條渠道去認識和表現事物。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要在實踐中提高觀察能力的一種途徑。

(五)春雨圖5’

那麼春天的雨又是如何的呢。請同學們朗讀第6段。讀完後思考或者自由討論兩分鐘,讓學生上臺填寫表格。(目的是讓學生試着用自學或探討學習的方式欣賞文章。)要說出體現在哪裏。

明確:

順序,由物及人,由近及遠。

修辭,排比,比喻。

特點,細密,輕盈。

(六)迎春圖5’

以同樣的方法學習這一段。

(七)贊春4’

請同學朗讀8—10段。說說這三段讚頌了春天的什麼特點:生機勃勃,千姿百態,充滿活力。

(八)活動3’

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爲什麼?甚至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個字或詞談談體會。

(九)總結1’

評價同學的談話。從文章中作者體現出來的感情,到從作者景物描寫的方法給讀者的啓示,要求學生能夠運用這種寫作方法進行作文。

三、作業:

1、背誦全文。

2、預習並讀熟《古代詩詞五首》

四、板書:見另頁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一)反覆朗讀文章,品味文章中清新優美的語言,和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感受作者筆下春天的“新、美、力”。

(二)學習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徵多角度地描寫景物的方法。揣摩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並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技巧

二、能力目標:

(一)品味作者用詩一般的抒情筆調、優美的語言描繪春天。

(二)學習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

(三)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情感。

三、德育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一、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能較好的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來表現景物的特徵;細緻入微的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點去描寫。

三、學習借景抒情的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

一、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二、揣摩詞語和重點詞句的表現力,加深對春的理解和感受,體會詩的寫作特色。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繫實際教學法,鞏固基礎知識,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思考生活。

(3)合作討論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4)提問法

【授課類型】

講授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體會作者的語言特色,感受春的活力。

2、賞析課內外有關描寫春的詩句或片斷描寫。

教學重難點:

1、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較好的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來表現景物的特徵。

授課類型:講授法

教學內容與安排:

一、導入語

同學們,春天是令人神往的`,因爲她充滿生機,充滿了活力,她如詩如畫,美輪美奐,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春天的樣子,或鮮花盛開奼紫嫣紅,或柳絮紛飛細雨朦朧,但是無論如何她總能給我們以美的感受。

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曾經學過不少描寫春天的詩歌,像是杜甫的《春夜喜雨》,或是孟浩然的《春曉》。不同的作家在他們的筆下都曾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接受作者朱自清給我們的那種春的感受。

二、教學內容

(一)介紹作者與作品

1、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生於1898年,逝世於1948年,“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在大學讀書後期,開始創作新詩;1920年他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學教師,後任清華大學教授,這期間從事大量的散文創作,和學術研究;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遭特務暗殺,血的教訓使他成爲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1948年,他貧病交加,但堅決不向反動派屈服,於哪年8月在北平逝世,享年50歲。

2、作品

朱自清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春》大致寫於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寫此文時,已經沒有初期創作詩文時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而是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快的情緒。在大自然中,他發現了美和希望,於是欣喜萬狀,寫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全文以作者熱愛春、讚美春的感情作爲線索,繪出了一幅幅動人的春景圖。反映了他對美的追求,對光明的嚮往,表達了他對未來的希望,流露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二)預習檢查

給加點字注音並解釋下面的詞語:

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醞釀(yùnni àng)應和(h)

籠(lǒng)着一層薄(bó)煙黃暈(yùn)蓑(suō)衣巢(cháo)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朗潤:明朗潤澤賣弄:炫耀醞釀:文中是說各種氣息在空氣裏,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繁花:密密的開着的花趕趟兒:文中是各種果樹也爭先恐後地開花。舒活:舒展,活動。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宛轉:形容聲音圓潤柔媚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烘托:本是畫畫的一種方法,從旁邊或者周圍塗抹淡墨或淺的顏色,使畫的主要部分更鮮明,更突出。

(三)朗讀課文

1、師生同讀

(1)配樂範讀課文,朗讀時注音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學生帶着問題聽讀課文。(讀時展示幾幅春天的圖畫)

問題:(1)課文圍繞“春”寫了什麼?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3)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繪春”,展現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2、師生互動,共同討論以上問題,讓學生讀後明確行文線索

(1)課文圍繞“春”寫了什麼?

本課作者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的觀察,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明確:盼、來、近總領全文,啓開下文——概寫初春的山、水、太陽——細緻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裏的人們。將文章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緻地描繪出春景圖。第三部分:(8-10)總寫——頌春。讚美春天,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健。

(3)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繪春”,展現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具體描繪了六幅春景圖。

春醒圖——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圖——草報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圖——花爭春——第四自然段

春風圖——風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圖——雨潤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圖——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四)探究質疑:

文章既然可以分爲三個部分,那接下來,我們先看第一部分:

一、盼春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着”;“近”)

在這裏,作者很明顯的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讓春具象化,一步步的向我們走來。

2、“盼望着,盼望着”。爲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總的來說:第一部分,總起全文,寫的是盼望春天的到來。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春天的腳步近了,是把抽象的春天具體化,人格化了。將春天比做人,她的到來便是慢慢的踩着步子款款而來。更加生動形象。兩句疊詞的使用,表現了作者對春到來的急切願望

二、繪春

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麼?請同學們朗讀第二部分

1、請大家思考第二部分主要講的是什麼?

答:主要是對春天的景物的描繪,這裏面寫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和人們迎春。

2、請同學朗讀第二段,並思考:

(1)在第二段中,作者看到了什麼?

答:作者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2)第二段中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答: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這樣寫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春天剛剛到來時的樣子。勾勒出春天的生機勃勃。

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開始在描繪春天了,既然它已經來到了作者的面前,爲什麼他不開始從最細小的一草一木寫起呢?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爲什麼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爲這是一種視覺的規律。假如現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麼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後我們纔會去看他穿着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鞋子,什麼樣的髮型,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他衣服的顏色,鞋子的顏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3、請同學朗讀第三段,並思考:

(1)這一段講的是什麼?

答:這一段講的是春草。

(2)春草有什麼特徵呢?作者是怎樣描寫它的呢?

答:“嫩嫩的,綠綠的”“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軟綿綿的”從這裏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看出,作者對春草的那種喜愛之情。

(3)這裏“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的“鑽”字能不能改成“長”,好不好?爲什麼?答:不能。“鑽”字更好,用“鑽”字,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寫出小草破土而出擠勁,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無意識的、無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這一句中寫出了人們在草坪上歡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寫出了他們的喜悅之情。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是一幅春草歡樂圖。

(4)第三段是從那個方面來寫小草的?

答:從視覺和觸覺兩方面來寫小草。“嫩嫩的,綠綠的。”一直到“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都是從視覺上來寫的,彷彿我們的眼前也是那大片大片有嫩又綠的小草一般。“草軟綿綿的”是從觸覺來寫的,就像是我們吃的棉花糖一般。

4、請同學朗讀第四段,並思考:

(1)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麼?

答:主要寫的是春花。

(2)這一段是從哪方面來寫春花的呢?

答:從顏色和香味上,“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裏帶着些甜味”。

(3)這一段中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答:排比,“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比喻,“野花遍地是~還眨呀眨的”。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句話的前後都描寫花,爲什麼中間夾一句動物的描寫?

答:蜂鬧蝶舞,是側面寫春花繁茂、鮮豔和甜香,同時用蜂蝶的“鬧、飛”襯花的香甜豔麗,使畫面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味

(5)這一段中有相互的對比,請找出來。

答: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的配合:由與前後照應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說到“花裏帶着甜味兒”色彩與甜味相勾連;由花味甜聯想到果實實與虛相結合,蜂鬧蝶舞與繁茂鮮豔的花們相映襯。

5、請同學起來朗讀第五段,並思考:

(1)這一段寫的是什麼?

答:這一段寫的是春風。

(2)這一段中春風有什麼特點?

答:像母親的手,溫暖,輕柔。

請同學們想象,春風除了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還像什麼?

(發散思維,自有聯想)

(3)寫春風通過那幾種感官來寫的?

答:風是無形的,但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觸覺:引用詩句,又打一個比方,讓人感到春風的溫暖;嗅覺:“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裏醞釀”,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聽覺:鳥鳴的清脆、婉轉,風聲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風是無形的,但作者筆下的春風卻有形、有味、有聲、有情。

6、請同學起來朗讀第六段,並思考:

(1)第六段寫的是什麼?

答:這一段主要寫的是春雨。

(2)這裏的春雨有什麼特點?

答:密,細“像牛毛一層薄煙”

(3)在這一段中,“可別惱”、“樹葉兒”“小草兒”這些詞用的好不好?爲什麼?答:用“可別惱”這一口語,顯得特別親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導讀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處:細密、閃爍、綿長;親吻着“樹葉兒”、“小草兒”;烘托出“安靜而和平的夜”;滋潤着鄉間的行人與農民,這一切充滿了詩情畫意。

7、請同學起來朗讀第七段,並思考:

第七段爲大家描畫出了怎樣的一幅圖畫?

答:一幅迎春圖。孩子們忙着放風箏,老老少少紛紛出門,或是舒活筋骨,或是去上班,或是下地做農活。一片欣欣向榮。

三、頌春

1、請同學起來朗讀最後一部分(8—10),並思考:

(1)最後一部分講的是什麼?

答:是通過三個比喻,表達對春的讚頌。

(2)這三段可不可以互換,或者是合爲一段?爲什麼?

答:不可以。用比喻手法。三個比喻有聯繫有區別,使春意越來越濃。先喻爲娃娃,再喻爲小姑娘,最後喻爲健壯的青年,從不同角度寫,寫春的成長,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態、青春活力描繪得十分動人。

(五)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朱自清的《春》。這篇散文抓住春景的特點,描繪了大地春回、生機勃發的動人景象,讚美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勵人們抓緊春光努力工作,奮發向上。

(六)板書設計

朱自清

第一部分(1)盼春:反覆→盼春心切;擬人→喜春之情。

春草圖:情態、質地、色澤、長勢

春花圖:多、豔、甜

第二部分(2~7繪春:春風圖:柔和、芳香、和悅

春雨圖:經常、細密、輕盈、潤物

迎春圖:由景及人、春到人歡,與開頭呼應

第三部分(8~10)贊春:比喻→“新”、“美”、“力”

三、課外作業

1、朗讀並背誦全篇課文。

2、課文中用各種方式表達了對春天的讚美。在這陽光明媚、新芽萌發的春天裏,你想到些什麼?請根據課前在郊外所觀察到的寫一段話。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需要掌握的字的讀音:

朗潤 醞釀 賣弄 嘹亮 黃暈 烘托 靜默 舒活

欣欣然 繁花嫩葉 呼朋引伴 抖擻精神 花枝招展

2.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

朗潤 賣弄 呼朋引伴 黃暈 舒活 花枝招展

掌握“醞釀”、“烘托”的語境。

3.掌握下列多音多義字:

漲 藏

二、能力目標

學習本文細緻觀察景物,抓住特點,生動地寫景抒情。

三、情感目標

通過反覆朗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爲我們所描繪的江南美景的意境。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春》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細緻地觀察春天的景物,抓住其主要特徵繪出一幅幅春景圖,展現了大地回春、生機勃發的動人景象,讚美了春天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二、結構內容

第 一部分(1)盼春

第二部分(2-7)繪春 (五幅畫面: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 、迎春圖)

第三部分(8-10)頌春

三、寫作思路

《春》全文圍繞一個“春”字,寫了盼春、繪春、贊春三個部分。這三部分的順序跟作者思想感情的發展是一致的。春尚未來臨,熱切地盼望她的到來。“盼望着,盼望着”的反覆吟詠,將那種渴望 的心情抒寫得淋漓盡致,也爲全文定下清新活潑的基調和抒情的旋律。待到春天降臨人間,作者則盡情地欣賞這大地回春的美好景象。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點,作 者集中筆墨從不同的側面繪出春的色彩。最後以讚美作結,三個比喻各自成段熱情洋溢地頌揚了富有創造力的美好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四、寫作特點

首先,觀察細緻,描寫生動真切。例 如 寫春草,作者突出了春草的旺盛生機,不但寫小草的頑強生命力和小草的質地、色澤和長勢,還寫出了春草勃發給人們帶來的歡樂。又如寫春風,突出的其和暖、清新的特點。總之,作者從不同角度,細緻入微地觀察春天,抓 住了春的特徵進行描寫。

其次,全文語言樸實清新,準確生動。例如:“水漲起來了”。春水用“漲”描述,表明春天水多,再現了冰消雪化後春水渙渙的樣子。又如“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鑽”表明春草破土萌發,滿山遍野的生長出來,顯示了不可壓抑的生命力。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這些詞語凝練形象,作者錘鍊詞語的功力可見一斑。

全文句式也富有變化,在散句中夾着對稱或排比的短語短句,疊詞的運用也使描述更加有表現力。如:“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文中還有許多精彩動人的比喻句、擬人句。如形容春雨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連用的這三個比喻非常形象,不但細,而且亮,都是惹人喜愛的。這樣的比喻非常貼切,而且能喚起讀者對春雨的喜愛。結尾部分連用了三個比喻,同時擬人,不僅比喻很巧妙,意義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後有序。從剛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壯的青年,形象地點明瞭春的成長過程。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因爲它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爲它“嬌美”;把春天比作“健壯的青年”,因爲它有“無窮的活力”,這正是對五幅春景圖含義的概括,點明瞭全文的中心意思。三個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強調春的不同生長過程。最後說“領着我們上前去”,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而真摯的感情。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對描繪景物特點、抒發感情有突出作用。

五、誦讀指導教學方法建議

誦讀不僅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法,也是學生常用的一種學法之一。這篇優美的抒情散文尤其適合這種方法。 學生應當在預習中查字典詞典,讀準“預習提示”中有關字詞的讀音、勾畫 出描繪春天的生動詞語和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理解其含義和作用。再讀課文時,應在理解各部分內容基礎上,確定感情基調、語音語調的處理方法。第一 部分表達作者盼望春天到來的欣喜情感,可用欣喜愉悅的語調朗讀;第二部分表達作者對春的喜愛欣賞的感情,應用輕鬆明快的語調朗讀;第三部分表達作者對春天的讚美之情,應用高昂的語調朗讀。總之,通過誦讀,可以創造一種情境氛圍, 讓學生體會文字的圖畫美、語言美、音樂美乃至情感美,得到美的感染薰陶。

六、在誦讀的基礎上進行揣摩

閱讀優美的詩文,就是體驗語言文字所創造的情境,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如專家所說:“人們欣賞文學作品, 是從形象感受開始的,形象作用於讀者的感覺和感情,使讀者受 到藝術感染,於潛移默化中逐步體會到包含於其中的思想。”(《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文學鑑賞”條))“感受”就是體驗。欣賞文學作品時的體驗,最重要的兩種心智活動就是審美聯想和審美想像,它們是文學性體驗也是文學欣賞的本質屬性的體現。即使是文學修養很好的人,聯想和想像也是不可繞過的“門檻”。

從文學作品的功能實現和生成規律來看,作品的語言文字,要還原爲讀者腦海中的藝術形象需要聯想和想像,聯想和想像是讀者進入作品情境的又一必經之路,脫離聯想和想像的閱讀,就不是文學欣賞的閱讀,而可能是其他性質的閱讀(例如科學性的、專業研究性的);再有,作品的原有的畫面、情境、意象,要衍生、迭生出新的內容,亦即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也需要聯想和想像。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來看,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的能力未必趕得上成人,但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絕不比成人差,他們通過形象直觀的思維探入課文的情境中,真切地感受、盡情地體驗,這是他們的心理意識功能的特性所決定的,也是他們的閱讀心理的優勢所在。對學生來說,聯想、想像的功夫做得越充分,對作品底蘊的感受、理解就越深刻。

通過聯想與想象進行揣摩的方法可以貫穿於學習課文的全過程。如學習“春草 圖”,想象自己來到了初春的田野、公園,與家人、親友嬉戲追逐;學習“春花圖”,想象或聯想你到過的果園,在春暖花開的季節的景象;學習“春風圖”“春雨圖”,想象自 己置身在江南的鄉間、田野之中享受春風的溫情,感受春雨的沐浴。在想象與聯想的過程中,還可以豐富、擴充文中描繪的意境,揣摩作者用詞、用句的精妙,體會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思想感情。這種方法如果運用得好,將會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語言感受力。

七、選取重點段落詳細講解分析

七年級學生還不善於通過細緻地閱讀課文理解體會散文所描繪的優美意境。因此教師可選取一、兩個重點段落作詳細講解分析,引導學生注意課 文細緻描繪的地方,如本文的“春草圖”和“春風圖”,其他段落則指導學生自己閱讀分析。這樣,教師的講解就起到了示範作用,啓發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培養他們閱讀的能力與習慣。

《春》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

領會作者細緻觀察、生動描述抒發感情的方法。落實三點:學 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用鮮明、準確、生動的語言和多種修辭手法具體細緻寫景狀物的方法;指導學生由語文的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反覆研讀體會作者佈局謀篇的思路;培養學生在閱讀中兼作圈點批註,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教學難點

把對景物的細緻描寫與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結合起來,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引用名言,導 入課文,激發愛美的情懷。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 以說是無處不在。它不同於巧奪天工的工藝美,也不同於繞樑三日的音樂美,然而,它似 乎是各種美的綜合。尤其是我們祖國壯麗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展現出不同的風姿。

二、指 導自學課文,梳理全文結構。

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盪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描繪春天,歌頌春天。朱自清先生的《春》就寫了許多美麗的景物——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同學們把課文仔細讀一遍,要求:

1.讀不準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義。

2.把你認爲寫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裏,精彩在哪裏。(要求“不動筆墨不讀書”)

3.文中從迎接春天寫到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讀後分分看,哪幾節寫什麼。

4. 提出自己閱讀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學習小組內先自行解決,然後將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提至全班。

三、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進行講讀示範,引導學生領會用詞的準確、生動和抓住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特點。

1.有同學說文章開頭“迎春”寫得很精彩。確實如此。“盼望着,盼望着”,兩個詞疊用,不僅能生動地表達出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而且把讀者的心“吊”起來,引起共鳴。

“近”用得十分準確,告訴我們春天還未來到。

即使動態助詞,用得也很考究。學生 輕聲讀一段,體會四個動態助詞的作用。兩個 “着”,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2.從第2節開始,作者用彩筆描繪春景了,描繪得那麼形象,那麼優美。同學們朗讀第2、3、4節,要求讀順暢,讀後:

①按順序說明描寫的對象。

②說說描寫的角度與方法。

③哪些詞用得很有表現力?

同學們就這些展開討論交流,在此基礎上教師歸納。

(略,詳見“教材分析”)

綜上所述,要把現實生活的春移到筆下,使文中真正洋溢着春的氣息是很不容易的。從這三段中我們就可領悟到不少寫作的奧妙。請同學們朗誦、熟讀,咀嚼一下剛纔講述的要點。(此時教師要加強誦讀指導,對學生朗誦中的表現要及時指點、評價)

四、學生獨立分析,開展評論。

《春》這篇散文廣泛地寫春景,剛剛欣賞了春草圖、春花圖,下面的春風圖、春雨圖、春天人活動的圖景,請同學們自己賞析。賞析時注意:弄清描寫的順序、角度、方法、語言,重點分 析寫得精彩的一兩個句子,談自己的學習體會。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點撥一二。(點撥內容從略。)

五、誦讀第2至7節,思考回答:

1.作者繪春景按照怎樣的順序?

2.繪景中滲透了怎樣的感情?

討論後明確:

繪景先總寫,後分寫;分寫時由遠而近,由大而小。圍繞“春”寫各種景物,採用模式結構的方法把各幅圖景組合成篇,猶如長卷,把一幅幅彩色工筆畫逐步展示在人們眼前。作者繪春天優美之景,抒讚美春天之情,充滿詩情與畫意。

六、朗讀第三段,要求學生說明:

1.這一段的主要內容。

2.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3.這樣結尾與描寫景物時所表露的感情有何聯繫?(難點,詳見教材分析)

七、熟讀全文,體會文中像小河裏的水流淌一樣的詞句是怎樣有層次地從筆端流淌出來的。

八、尋找春天,展開想象。 春天本無形、無聲,是“空靈”之物,描寫出春天的形象很不容易。而朱自清先生卻把春寫活了,寫得有形、有色、有聲、有情,充滿詩情畫意。這是由於:作者對春天無比熱愛,觀察景物十分精細,運用語言的功夫很深。這些都是我們急需學習的。

現在我們也帶着對春天的熱愛去校園裏尋覓春天。看校園秋色,想象着天的美景,口頭描述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的景象。要求:

分小組進行,互問互答。

指實景,口頭描述春景。

仔細觀察,儘量運用文中的詞句。

對反饋的情況開展評論。

九、仿寫。

仔細觀察秋天景色,用細筆細描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徵寫一篇短文,題目是《秋景二題》。

探究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這樣的探究練習:想像“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的情景,你能說出“偷偷地”和“鑽”用得好在哪裏嗎?

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這是什麼感覺?春風除了像母親的手,你覺得還像什麼?這樣的問題能夠明確地告訴學生依靠聯想和想像去體驗課文情境。在教師帶領下學生完成上述探究活動後,教師還可以發動學生繼續設計類似探究性練習題目,調動學生參與討論交流的積極性。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12

【課型定位】

朗讀感悟式。

【教學對象分析】

1、雖然這篇散文可以挖掘的方面很多,但其語言美、意境美、結構美人所共知,因而教學時從美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體味語言,感悟意境,梳理結構,應是可行的。

2、七年級學生對現代散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但本文的內容相對較淺,完全可以通過反覆朗讀感悟其美的所在,進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對作者的情感的把握。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

理解作者熱愛春天,讚美春天的喜悅之情;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

2、知識能力目標:

從整體感知和理清思路着手加深理解,通過理解提高朗讀能力。

3、過程方法目標:

指導學生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體會作品的語言、思路、主旨等。

【教學重點】

1、感悟文章的美。

2、以朗讀加深理解,通過理解提高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

掌握一定的朗讀方法和技巧,提高朗讀能力。

【教學方式】

聲畫同步,視聽一體,營造優美的氛圍,師生共同進入意境。

【教法】

指導朗讀,引導品位。

【學法】

反覆朗讀,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1、教師:製作教學課件。

2、學生:尋找生活中美的事物、景物等,並能用短語表現出來。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通過聯想喚起學生對美的記憶

展示:多媒體放映大自然鳥語花香,草長鶯飛的美麗畫面,迅速將學生帶入美的氛圍。

提問:生活中你能發現哪些美的東西,能用適當的短語表達出來嗎?

點撥:堅強的意志、純潔的心靈、漂亮的面容、瀟灑的風度、遼闊的天空、金色的原野……當然還有:優美的文章。

引導:那優美的大自然景色,想看嗎?抒情精彩的文章,想讀嗎?今天我們要學的抒情散文《春》就是這二者的結合體,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朱自清筆下的春天,去領略、去欣賞。

二、內容呈現──通過三步朗讀法讓學生感悟文章之美

1、認知性朗讀──走進美:

要求:讀準字音,掃清障礙。

⑴ 抽四名學生朗讀課文。注意讓學生勾畫出生難字詞。

⑵ 另抽兩名學生據其表現和預習成效分別評價朗讀,評價標準爲:

A、是否準確

B、是否流暢

⑶ 師生齊讀全文。

點撥:我們初讀了課文,踏入了這片美的領地。我們應知道,開始朗讀課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準確流暢,聲音明亮。作得好我們就完成了美的第一步。

2、涵詠性朗讀──表達美:

要求:理解句子含義,感受優美語言,利用一定的朗讀技巧表現美。

訓練:

⑴ 教師教讀前三節。

⑵ 學生自由朗讀,揣摩體會。

⑶ 合作探究,分組討論應怎樣讀,怎樣表達感情。

⑷ 抽兩名同學朗讀課文章節,女:春花圖,男:春雨圖。

⑸ 男女聲互評對方朗讀,評價標準爲:

A、是否讀出情感

B、是否具有美感

提問:大家對朗讀技巧有何體會?

引導:學生以本文爲例暢談感受,教師點評以鼓勵爲主。

點撥:再讀課文,大家都在表達文章的美。朗讀時有兩點很重要:一是注重聲音的高低起伏、輕重緩急、停頓連貫,跟隨文句的意思和情感自然變化;二是儘量以情帶聲,感知文句的情感含義,不要拘束。若能做到抑揚頓挫,我們便完成了美的第二步。

3、表現性朗讀──創造美:

展示:多媒體播放清風流水的音樂,映出花紅柳綠的畫面,創設優美完整的情景氛圍。

要求:通過音樂畫面產生聯想,將自己融入情景中,開啓心靈去創造自己心中的春天。

訓練:

⑴ 聲情並茂,齊讀全文。

⑵ 教師評價朗讀:

A、成功何在

B、有哪些需要改進

點撥:所有文學作品的朗讀(閱讀),都應該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其意蘊、美感,我們既要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技巧去盡情發揮,又要力求突破,跳出限制與要求,達到更加完美的第三步。

三、整體感知──通過內容呈現,理清行文思路,體會文章設計精巧,構思嚴密之美

訓練:

1、搶答:

⑴ 本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描繪春天美麗動人的景色。

⑵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

2、分層:把全文分成三部分,迅速標出起止小節並在括號內填上適合的數字及動詞加以概括。

A、( )節至( )節:( )春

B、( )節至( )節:( )春

C、( )節至( )節:( )春

3、概括:繪春部分從哪幾個方面描繪春天?

( )圖 ( )圖 ( )圖

( )圖 ( )圖

四、閱讀體驗──通過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表達能力

訓練:

1、學了本文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請用一句話概括。

2、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一個句子?爲什麼?課後寫在積累本上。

五、欣賞品味──通過欣賞全文情景影片,陶冶情操,重溫美的感受

要求:學生由靜聽到小聲跟讀,入情入景,再次感悟品味,深化所得。

六、作業

拓展創新──通過課外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要求:聯繫現實生活,一定會有許多美的東西有待我們去發現,去體會,試寫一段美的人物或景物,要認真體會,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七、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總體設想是,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情感價值目標,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教師可充分運用各種手段調動其入情入景。並重點訓練朗讀技巧以加深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朗讀水平,以此培養其審美的趣味。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起着活動主持人或引路人的作用。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2、掌握課文寫景特點,並應用到寫作當中。

3、準確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經過朗讀訓練,要使學生能讀出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揣摩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2、體會語言中蘊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熱愛春天,讚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3、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4、狀物抓住特徵,寫景注意層次。

教學難點

1、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2、狀物抓住特徵,寫景注意層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導語設計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爲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文。唐代的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讚美,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

一、作者及作品

[提出問題]在國小同學們就學過朱自清的《匆匆》,對朱自清先生也有一定的瞭解,那麼現在就請你來說說你所認識的朱自清。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江蘇省東海縣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大學讀書後期,受“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寫新詩,一直繼續到畢業後在江浙一帶當中學教師的時期。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轉而從事散文創作,成爲現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歐洲,次年回國,仍至清華大學任教授。抗戰期間,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血的教訓促使朱自清積極參加黨所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成爲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1948年,他貧病交加,但堅決不向反動派屈服,該年12月病逝於北平。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二百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

二、預習檢查

(一)給加點字注音

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醞釀(yùnniàng)應和(hè)

籠(lǒng)着一層薄(bó)煙黃暈(yùn)蓑(suō)衣巢(cháo)

(二)解釋詞語,並給加點詞造句

欣欣然朗潤醞釀趕趟兒舒活

呼朋引伴宛轉花枝招展烘托

三、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提出問題]江南是作者刻骨銘心時常思念的故鄉,江南之春更是讓他魂牽夢繞,那麼江南的春天到底是怎樣的呢?作者在文章中爲我們描繪了幾幅畫面呢?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聆聽,到文章中去尋找答案。

(播放朗誦)文中從迎接春天寫到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

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緻地描繪出春景圖。

第三部分:8—10總寫頌春。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力。

(一)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盼望着”;“近”)

2、“盼望着,盼望着”爲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疊用,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3、課文的1段和繪春部分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

(圍繞“春”,先寫盼春,再繪春,最後贊春,表達了作者對生氣勃勃的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

(二)第二部分

春醒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

(二)第三部分

新、美、力

第二課時

新課導入

上節課我們從大體上領略了朱自清筆下的《春》。這節課我們將對其進行細緻的講解。請同學們邊讀邊用筆勾畫出畫卷中的景。(關鍵詞)

明確:山、水、太陽、草、花、風、雨、人們、

明確:春醒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一、合作探究

(一)學習春草圖

1、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教師明確:嫩、綠、多)

2、把“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換爲“小草一下子從土裏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哪個好?

“鑽”和“偷偷”用得好,好在哪裏?

“鑽”既表現春草衝破土層的擠勁,又用“偷偷地”修飾,形容它不知不覺地出現,生動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3、那麼爲什麼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

(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爲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二)學習春花圖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如果把“鬧”換成“叫”好不好?

不好。因爲蜜蜂的嗡嗡聲音不是從嘴巴里“叫”出來的,而是振動翅膀發出的聲音,所以不能用“叫”。“鬧”不僅有聲響,還呈現出一派喧鬧沸騰的熱鬧景象,一個“鬧”字,境界全出。

(三)學習春風圖

1、“春風圖”從哪些感覺寫出春風的什麼特徵?

A“‘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從觸覺寫出春風的溫柔;

B“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空氣裏醞釀”從嗅覺寫出春風的芳香;

C“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成天嘹亮地響着”從視覺、聽覺寫出春風的和悅。

這段文字從觸覺、嗅覺、視覺、聽覺等方面,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

2、探究質疑:“春風圖”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A“吹面不寒楊柳風”運用引用、借代,寫出春風的溫暖。

B“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運用比喻、擬人,寫出春風的溫柔。

C“(鳥兒)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着”運用擬人,寫鳥兒迎春的歡悅。

(三)學習春雨圖

1、“春雨圖”如何抓住春雨的特徵來寫的?

A“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寫出春雨的經常;

B“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寫出春雨的細密;

C“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寫出春雨的輕盈;

D“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寫春雨的潤物。

2、“春雨圖”按什麼順序描寫的?從靜景到動態,從物到人,由近到遠。

3、探究質疑:“春雨圖”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A“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用博喻、排比,寫出春雨多、細、密的特徵。

B“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着”用擬人烘托出鄉村的安靜而和平。

(五)學習迎春圖

1、探究質疑:文章怎樣描寫“迎春圖”?

由景及人,天上的風箏漸漸多了有的是希望。”

2、探究質疑:文章引用“一年之計在於春”這個俗語有什麼好處?引用俗語啓迪人們:抓緊春光努力工作,奮發向上。體現文章主旨。

二、品味鑑賞

文章第三部分寫道: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壯的青年領着我們上前去。”

(這三個比喻各自成段,它們的順序能顛倒嗎?爲什麼?如果把這三個比喻合爲一段,表達效果會有什麼影響?)

答:不能顛倒。從剛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壯的青年,形象地點明瞭春的成長過程。三個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強調春的不同的生長過程,抒發作者強烈的讚美春天的真摯感情。

課堂小結

作者筆下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如同一幅幅細緻的工筆畫,側重描繪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圖則是集中筆墨描繪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過細緻觀察,用心靈,通過含情的畫筆,描繪了春天的各種景物,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結尾以三個形象的比喻,進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

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仔細觀察,抓住特點,寫一篇短文:《郊外春色》。

板書設計

盼春:反覆→盼春心切;擬人→喜春之情。

春草圖:情態、質地、色澤、長勢

春花圖:多、豔、甜

繪春:春風圖:柔和、芳香、和悅

春雨圖:經常、細密、輕盈、潤物

迎春圖:由景及人、春到人歡,與開頭呼應

贊春:比喻→“新”、“美”、“力”

春朱自清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積累詞語,整體感知課文,瞭解作者,欣賞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並學會運用,感受作者對春的讚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詞語,整體感知課文,瞭解作者,欣賞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並學會運用。

過程方法誦讀課文,讀中理解,讀中欣賞,讀中品味,小組合作完成問題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對春的讚美之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感情。

教學難點學會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運用,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具多媒體

教法學法朗讀法、小組合作法、引導法。

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會課調整個性化調整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學過的關於描寫春天的詩句。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二、走進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現代散文家、語文教育家。其作品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等。國中課文選入的有散文《春》《背影》。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三、檢查預習

教師分發《春》導學案,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完成學程單1—3題。

四、整體感知課文,感受語言美。

1、聽教師範讀課文,注意朗讀要領。

2、分組朗讀課文!比一比哪一組朗讀得最好!並思考本文語言的形式特點。

3、課文都描繪了春的哪些景物?試着用小標題概括。

4、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由此看來,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完成學程單第一部分第4題。

五、精讀分析課文。

1、師生互動,分析第一部分。

(1)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2)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品讀課文繪春。

春草圖:(1)作者使用了哪些詞語描繪春草?描繪了春草的什麼特點?

(2)第三段寫人在草地的活動,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3)這段在描寫手法上有什麼特點?

春花圖:(1)從哪幾個方面來描繪春花的?寫了春花的哪些特徵?

(4)按什麼樣的順序來寫的?體現在哪些原詞上?

(5)在寫法上有什麼特別?

春風圖:(1)從哪些感覺寫出春風的特徵?

(2)“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用了什麼修辭?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這是什麼感覺?

(3)“賣弄”一詞如何理解?

春雨圖:(1)作者抓住了春雨什麼特點?

(2)“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好在哪裏?

(3)“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不是寫春雨,能否刪去?

(4)這一段的寫景順序怎樣?傳達怎樣的氣氛?

3、分析頌春部分: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寫出了春的什麼特點?這三個句子可否調換位置?小組合作完成。

六、妙筆生花運用你所學的描寫景物的方法,描繪出屏幕上的這幅畫。教師展示,學生描繪。

七、教師小結

《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春本來是自然界的一個季節,本文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賦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的主要特徵,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從不同角度,用極富表現力的語言,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爭榮的景象,抒寫出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心情。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更是一曲春的讚歌。

作業佈置1、第11課學程單、小練習冊和大練習冊。

板書設計11、春

朱自清

盼春:東風來,春天近東風報春

春草圖→由物及人→正面側面相結合

繪春春花圖→由高到低→虛實結合層層鋪墊

春風圖→觸覺、嗅覺、聽覺→運用通感描寫襯托迎春

春雨圖→由物及人,由近及遠→動靜結合

像娃娃→春之新生

頌春像小姑娘→春之美麗

像青年→春之健壯

標籤:朱自清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