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農業

【精】學農的作文

農業5.1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學農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精】學農的作文

學農的作文1

學校告知次日將赴基地學農三日。聞之後,吾等興奮不已。遂於前一夜收拾行囊,早早就寢。

翌日,吾等身着迷彩服,集隊登車前往。行程中,有人善謔,聞者無不捧腹。駛入村莊,村路細長曲折。路邊野草青青,蘆葦條條,樹葉飄紅,蘆花飛雪,秋景引人自醉。至基地,但見巍巍高樓矗立於路側,鱗次櫛比,煞是莊嚴。教官立於屋前,只見他高約六尺,面龐黝黑,雙目炯炯有神,頭戴軍帽,身材魁梧,軍姿畢挺,威風凜凜。見其威嚴,吾等不敢直視,心中暗懼,如若犯錯,懲罰肯定不輕。

野炊

日暮,吾等在空曠之地,壘竈備炊,各行其事:洗菜,刷鍋,起火,添柴,井然有序。衆人揀來枯木乾枝入竈,將其引燃。霎時,火舌攢動,輕煙嫋嫋,金星飛舞,嗶卟之聲聞焉。見其勢,慌架鍋。掌廚者,曉曦也。但見她右手執勺,左手扶鍋,鍋中之菜上下翻飛,加入佐料,至熟可食。衆人啖之,誇不絕口,此等美味,未曾嘗之。吾等曰:“自食其力,過程雖苦,卻收穫良多,足矣!”飯後,已星滿蒼穹,抵宿舍,喜不成寐。

篝火夜

空地上,松木已架如塔狀,炭火俱備,點燃篝火。霎時,紅焰騰騰,灰煙漠漠,夜空不見星斗。四處焦香撲鼻,倒也別有風味。衆人環篝火圍成一圈,盡情歌舞。歌者或面露羞色,輕聲吟唱;或情緒激昂,高聲和曲,歌聲傳至雲霄。舞者則邀同窗共舞,合着歌聲,手舞足蹈,動作誇張若羣魔亂舞。風簌簌,蟲唧唧,火瑩瑩,星點點。衆人把作業拋之腦後,盡興歡樂今宵。

掘番薯

番薯,煮熟後香甜可口,乃人間美食也。以往所見,或在菜籃,或在飯桌。今親手挖之,實屬萬幸。來到田間,領鋤獨掘,鋤頭到處,僅見薯藤根根,薯塊卻無影蹤。發力深掘,忽見土中有紫赤塊團,吾心大悅:有收穫矣!不料拔出視也,僅大半拳,吾又嘆之。蓋嫌其小,故投一旁。又掘,不料比前還小。心尚不甘之間,教官下令收工。餘乃重拾棄薯,嗟乎!有勝似無。

父母詢問學農三日之心得,答曰:“一斛菜,一簞食,惟思來之不易,吾輩當惜之,慎之。”

學農的作文2

9月27日,這是一個晴朗的日子,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學農的活動。一大早我們就乘着大巴來到了目的地—杭州長樂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

在農場裏面我們完成了一系列的熱身運動以後。老師隨後給我們分了組,和我一組的一共有11個人,我們首先準備好了工具,那就是農民伯伯的利器—鋤頭。跟着農場裏的一位教官來到一片番薯地,整片整片的望去都是茂盛的番薯藤和葉子。教官告訴我們,番薯藤下面,就是我們今天要挖的番薯,首先教官給我們講了如何挖番薯的詳細步驟,就讓我們自己下地實踐去了。

我聽完教官的話以後,就迫不及待的拿着鋤頭下地了。我按照教官的方法,首先找到一株番薯藤,把番薯藤和葉子向兩邊扒開,沿者番薯主藤找到根部,然後鋤頭舉到不高過膝蓋的地方,把番薯藤邊上的泥土向兩邊挖開,挖的動作要輕,要掌握好力度,避免把番薯挖得殘缺不全。我目不轉睛的盯着,輕輕的,輕輕的用鋤頭挖開泥土,生怕把番薯給挖破了。沒過一會兒其中一個番薯的紅色外皮就露了出來,我大叫着:我挖到了,我挖到了。我怕力度控制不好,就把鋤頭給放在一邊了,然後我就用雙手伸進泥土裏,用手去抓番薯藤,用力的向上拔起,仔細一看居然有四五個番薯掛在上面,我們小心翼翼的把它摘下來,放在了我們的袋子裏面,大家心裏都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心裏美滋滋的。直到我們的袋子裏裝不下了,才進行了下一項的的活動,那就是摘玉米。

摘玉米其實並不簡單,雖然玉米是長在地面上的,很容易看得見,但是他卻需要很多的技巧。教官告訴我們,首先我們要學會辨別玉米有沒有成熟,就要看須,如果玉米上面的須是白蒼蒼的,那麼玉米肯定就沒有成熟,如果玉米上的須是紫色的,這個玉米就肯定成熟了。就這樣我們按着教官教給我們的方法,在玉米地裏穿梭着,不一會兒大家都是滿載而歸。

我們忘記了時間,甚至忘記了自己滿身的汗水,拖着疲憊的身體,就這樣結束了我們一天的學農。雖然這一次我們都很累,但我明白了農民伯伯們的辛苦。更懂得了那一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學農的作文3

學農回想起來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那還是我們四年級時,去大觀山學農。當天,雨下得非常大,我們全體四年級同學坐上了大巴士到了大觀山。

當我們到達大觀山時,雨已經停了。我們下了車,老師給我們安排宿舍,我們先去宿舍整理被套。那時我還不太會套被套,我和曹燁晨一起合作把被套套好。哨聲響了,我們出了宿舍,我們在樓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個很大的場地。有幾位叔叔走了過來,說:“今天我們第一個任務是定點尋寶。”他們給我們發了圖紙。我們組的章程正好在定點尋寶的興趣小組裏,我們信心十足地出發了。

章程拿着地圖,一會兒我們就在食堂找到了牌子“44”,章程立馬到了那個地方寫了“44”。我們又走到了一條馬路上,可那裏明明沒有號牌。陳佳傑說:“那裏有一片竹林,說不定藏着號牌呢。”我們小隊走到那裏去看,果然有號牌藏在一棵竹子的竹葉裏,是37號。章程迅速在圖紙上寫了37。我們後來找到了所有的號牌,回到了那個操場。我們獲得了第2名好成績,我們別提有多高興了!定向尋寶鍛鍊了我們的觀察能力,還使我們懂得了合作。第二天早上7:00,哨聲一響,我們馬上穿上衣服,刷牙,洗臉,一切完畢,迅速去門口排隊。我們先到了操場上,老師帶領我們晨跑,跑完後,我們吃好早餐。那天,我們組成了4個小組,要去野炊,有些人負責撿柴,有些人負責提水,有些人負責淘米,有些人負責點火等。我們組我負責提水,曹燁晨做飯,何雨陽、杜泱泱、蔣思涵去撿柴,分好工,我們就各自忙開了。我們手上拿着自己負責的東西,上了山。

山上有很多鍋子,叔叔給我們分配了鍋子。何雨陽、杜泱泱、蔣思涵每個人都撿了一大把木柴,我們把柴放進了竈膛裏,把水倒進了鍋裏,把米、豆子、玉米等都放入了鍋裏。一位叔叔拿着報紙、打火機和油給我們點火。叔叔先把報紙上加油,用打火機把紙點燃。不一會兒就從鍋裏飄出來縷縷清香。這時我們把鹽放了進去,不一會了就燒好了。

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的,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做的東西是這麼好吃!這次學農讓我們體會到了農民種田的艱難,農民是多麼辛苦,我們要珍惜糧食。我們也要爲家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

學農的作文4

在學農的第四天,我們來到了班級裏,跟隨老師學習花卉栽培。

老師先講解了關於花卉的一些知識,再讓我們來種植一下。我先用剪刀在杯子上剪出了兩個對稱的小洞,在拿繩子打個結穿出去,再抓了一把土,輕輕倒進了杯子,最後再種上硫華菊種子,一個杯子就完成了。

人會慢慢長大,植物也一樣,長到一定高度後就要移盆了。老師先讓組長去花園拿了十幾株天人菊,先示範了一下,就讓我們自己動手製作了。我觀察着這天人菊,這盆花卉葉脈十分均勻,向四面八方生長,根鬚茂密,像鬍子一樣。

仔細一瞧,我發現還真的挺像天上的神仙。我又先按剛纔的方法做好,再用手捧了一堆泥土輕輕抖入杯中,用食指輕輕彈着杯子讓杯中的營養土和珍珠岩融合在一起,使土更加鬆軟。最後,我捅出了一個食指大小的坑,把植物的根放在其中埋好,正當我得意地搖晃檢查時,天人菊又開始東倒西歪,我的努力又前功盡棄了。

沒辦法,誰讓我求快不求精呢,但是我沒有放棄,又重振旗鼓進行第二次嘗試了,這次我換了一種方法。先把花卉的苗放入杯中,在再慢慢用土掩埋一下,用指頭輕輕按壓使土壤更加緊密,穩住根基,接着又是用土慢慢往上墊,直至根莖交接處爲止,最後我又拿起杯子小心翼翼地搖晃起來,終於成功了。

我只要回去澆一點水,過幾天天人菊又會展現出勃勃生機了。我的腦海裏已經浮現出了天人菊以後那碧綠的葉子中間盛開的菊花在風中搖擺的樣子,在秋風中帶着一絲清香,是那麼隨和、自然。

今天的活動又讓我認識了花卉和學會了花卉的栽培方法。這是觀賞類的植物,只要每天關注它,就可以開出美麗的花了。但對於花店主人來說,這也是一門技術活,稍不留神就有花枯萎,我也體會到了他們養花的辛苦,也對花卉有了新的認識。

學農的作文5

學農的第二天,學農基地給我們安排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上午,我們開展了拓展訓練課程。下午,我們進行了野炊。令我印象最爲深刻的就是上午進行的驚險而又有趣的拓展項目。

這個拓展項目,是對我們勇氣的鍛鍊。要踏上第一步,就得擁有一顆堅定,毫不退縮的心。哪怕有一處傷,一道痕,一滴汗,一把淚,都要勇往直前。第一個項目是“水上鞦韆”。水上鞦韆是在橋上邊架起一座橋,往下掛着幾條鐵鏈,下邊釘着木板,風迎面拂過,這些“鞦韆”就不斷的來回搖晃着,我們就是要從這看上去毫無安全感,一點都不牢固的木板上做過去:那些鐵鏈式“鞦韆”彷彿向我們露出了猙獰的笑容。所有人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我也不禁後背發麻,手心發涼,頭上冒汗。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前面的一班有四個人掉進水裏了,我望着有些渾濁有些泛綠的池子,雞皮疙瘩起了滿滿一身。前面的同學似乎也十分害怕,把我推到了我們班女生的.最前面。

“我要爲我們班女生爭口氣!”

輪到我了,我顫顫巍巍地踏出了勇敢的第一步。“手——腳——腳——手。”我念叨這老師教我們的步驟。我站上了第一塊木板,又迅速把左腳放在前面的板上,雙手死死地抓住鐵鏈。我努力調整我的重力但木板還是劇烈的晃動起來。“才走到第一步,木板就這麼恐怖的搖晃,那到了中間,那還了得!?”我自言自語,聲音跟着顫抖起來,我知道自己害怕了,內心不自覺地後退了一絲,“不行,我不能這麼輕易屈服,以後我的人生之路還很漫長,我怎麼能遇到這麼小的一個挫折就退縮,哪怕它只是今天這麼小小的一場對勇氣的鍛鍊!”我堅定了自己的內心。不知不覺中,我走到了橋的正中間,我又將邁出一步走向前面的木板,我一個趔趄,腳踏空了,我感覺有一個強大的力量要把我推入水中。

再強大的力量,我要用更強大的力量打敗它。我的重力被我控制到了後腿,使出吃奶得勁兒,終於在搖晃的木板中站穩了。由於高度緊張,我並沒有聽到同學們的加油聲。我決定休息幾秒鐘,聽到了同學們給我的鼓勵,我步步挪到了對岸。放鬆了,我的心一下子想吃了蜜一樣甜。

最近驚險的時刻過去了,我的意志受到了磨練,我經歷過了勇氣的鍛鍊,我可以驕傲地對別人大聲說:“我做到了!”

學農的作文6

今天是我們學農的第四天,我們學習了花卉栽培。

我們所有人進入實訓樓,在講解員的幫助之下,我們先了解了花的種類與辨別方式,就開始學習栽培實踐。第一步是先做花盆。花盆是由兩個塑料杯組成的。內杯有兩個孔,孔邊有兩根棉線伸入外杯吸取水分,老師將這個花盆稱爲“自吸水花盆”。

做完了花盆,我們就要做栽培了。我們要種一顆硫華菊種子與移栽一株天人菊幼株。我拿着傅梓軒舀好的營養土,先用手掌在盆中細細攪拌,將珍珠岩與泥炭混合均勻。然後我拿了一捧土,用手指慢慢地搓着讓土落入盆中,再沿着盆壁將它小心地倒入另一個盆中,讓土更加鬆軟。接下來我再用拇指在土中摁了一個小坑,將硫華菊種子垂直插入土中,再輕輕抖了抖,使種子被土覆蓋,一盆花種便種好了。我看着空蕩蕩的花盆,期望它早日長成一株高大的花。

接下來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移栽天人菊花苗。傅梓軒讓我去配土,他去挖苗,好準備移盆。在配土時,我拿着杯子,按照營養土的比例計算着杯數——珍珠岩四杯,泥炭十三杯。這時,老師剛好走了過來,我便問道:“老師,泥炭是如何形成的?”老師笑着回答道:“泥炭是植物的根,莖,葉堆肥而成的。”我又問道:“剛纔種的硫華菊種子要多久才能長成苗?”老師想了想,皺了一下眉,說:“大概兩到三週吧。”

不知不覺,我土也配完了,桌上,也早擺好了天人菊的幼株。我並沒有與其他人去爭巨大的植株,相反,我挑了一株根系十分龐大,而葉子並不太大的植株。我先按老師的要求,在杯底埋入了三分之一的土,壓實,再用左手扶着植株,右手在盆中抓出營養土,讓土輕輕滑入杯中,然後用拇指將土壓實。看着植株那婀娜的身姿,我不禁被吸引住了——白得發亮的底部上長着綠色的寬大葉片,葉片上有小絨毛,摸上去十分軟。菊花中間還有一兩釐米長的小葉,在風的吹動下,菊花彷彿跳起了舞,就像莫斯科大劇院的小天鵝。

回到寢室,我在杯底倒了三分之一的水,看着外杯的水一點點減少,內杯的土漸漸溼潤,我期待着它們開出豔麗的花朵。

回校的時候,我還小心翼翼地將這兩棵植物帶回來,放在陽臺上。過不了多久,我家陽臺將又增添兩種豔麗的色彩。

學農的作文7

這兩天,學校組織我們六年級的學生去四會的學農基地進行爲期兩天的集體學農生活。

我們星期一早上8點坐專車到四會的學農基地去。到了基地,在那裏的教官要求我們在幾分鐘之內換上迷彩服,把枕頭套進枕頭套裏,被棉被套進被套裏。我們想:在幾分鐘之內能完成那麼多的工作嗎?這說明了我們平時做事的速度真的很慢,我想軍人每天就是這樣生活的吧!

我們上的第一節課是種植課。這節課我們學了怎麼樣種植蔬菜,教官先給我們介紹了一些蔬菜的科目、別名,以及它的一些詳細的資料。然後,教官再教我們怎樣種植蔬菜和讓我們每一個人種一棵菜。下午我們上了勞動課、實驗課和消防教育,勞動課我們學習鋤草,實驗課我們學習做皮蛋,都學得不錯。等到了晚上,我們東風東路國小和水蔭路國小進行了一場拔河比賽。每個班都派出8名男同學和8名女同學進行拔河。我們班的第一場是對水蔭路國小的六年(3)班,熊老師告訴我們,拔河的時候要腳並着腳,腿要擺成弓字形,身子要向後傾。等到比賽開始,好像另一邊有一塊很重很重的石頭,拉也拉不動。只見熊老師拼命地喊:“加油!加油!”都快喊破喉嚨了,可是我們想:爲了我們班的勝利,辛苦點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見我們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慢慢地把繩子從那邊拉到這一邊來。我們勝利了!大家都高興地連蹦三尺高,有的還互相擁抱在一起。第二場是和我們學校的六年(5)班,但是這一場我們輸了。不過,我們想:輸贏並沒有關係,只求我們大家能夠一起努力過就可以了。第二天我們上了果樹課、勞動課、手工課、法制教育、養殖課。我們學了很多關於農作物的生長以及它們的養殖技術這一方面的知識。到了晚上,由我們東風東路國小和水蔭路國小一起舉行了文藝晚會。晚會上,兩個學校的學生都各展自己的特長。有的拉小提琴,有的吹薩克斯管,有的唱歌,還有水蔭路國小的學生吹長笛和跳拉丁舞。晚會結束了,兩天的學農生活也即將結束了。

通過這兩天的學農生活,我們不僅學到了關於農業的知識,學會了獨立生活,而且也體現出我們集體的團結,使我們同學之間的情誼更加深厚。我覺得這次的學農非常有意義。

學農的作文8

要去學農了!班上像炸開了鍋,你一言我一語,在說學農可能發生的新鮮事,好玩的事,大家都興奮極了。晚上,一想到能和大家一起玩,我高興得一夜難眠。

第二天,一到了農場,我們放下行李,集合過後,就開始勞動了。我們10人一組去燒飯。可是這個大爐竈我們都是第一回見,該怎麼拿這個大傢伙做飯吃啊?大家圍着爐竈團團轉,最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蹩手蹩腳地開始了燒飯體驗。畢竟沒有經驗,結果燒出來的飯黏糊糊的,沒有一點香噴噴的大米飯的樣子。嗨,看來燒飯這項本領我們以後要學學。

在農場的第二天,我們去摘豆莢,全班40多個同學一起摘,結果摘到的豆莢少的可憐,還不到一籃子。

這些還不算,最失敗的要數在魚塘裏摸魚了。魚塘裏的水又黃又渾,真是要開始“渾水摸魚”不成啊?我們挽起褲腿,穿着拖鞋下水了。“啊,好冷啊!”我慘叫了一聲。這水冰冷冰冷的,真是寒從腳底來啊。只聽周圍慘叫聲連連,原來大家都和我一樣啊。我忍着冷,將手慢慢伸進水裏,輕輕撥着水,想讓魚兒隨着波浪遊進角落,這樣就可以在角落裏把魚捉住了。可我們趕了好久,別說魚了,連一條魚的影子都沒有看到。我在泥水裏艱難地行走,走着走着,一不留神,就一頭栽進泥水裏,摔了個狗啃泥。看來不用工具不行了,我和方拿來雨衣,像撒網一樣將雨衣投入水中。“一、二——拉?”我們將雨衣拉了出來,發現裏面一條魚都沒有,只有一些小蝌蚪在游來游去,我們一無所獲。哎,平常吃魚倒是挺好吃的,但撈魚這麼難啊!

回到家,我累壞了,兩腿發軟,身體輕飄飄的。原來農民伯伯是這麼辛勞啊!我們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不能浪費糧食,要次次“光盤”。除了農民伯伯,每個勞動者也都是辛苦的,老師辛苦地教學、環衛工人辛苦地打掃、父母辛苦地工作,他們的勞動成果都值得我們好好珍惜。

學農的作文9

今天是我們學農的第三天,我印象最深的是下午的絲網捕魚。

我們先在學農基地大門口附近聆聽着老師對捕魚用具的詳細介紹。捕魚工具是一張網,這張網可不是一般的網,網的表面是一些有線條交錯組成的小格子,網格很小,可以把魚的鰭或尾巴死死地纏住,讓魚困在網上不能動彈,起到捕魚的作用。魚網很長,有三十米,打開時要十分小心,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纏在一起。

我們聽完介紹以後就要自己動手來試一試。我們跟着老師來到一個魚塘邊,在魚塘的一端停下,把隊伍橫着排,班長傅梓軒在魚塘一側用食指勾住魚網,許申將魚網拉着向池塘的另一側走,把魚網展開,每一米會增加一個同學幫忙拉。我是第二個拉魚網的,我小心翼翼地用右手將魚網上的一個浮子捏住,跟着第一個同學的腳步向池塘的另一側緩緩移動。雖然天空中飄着點點小雨,到那時絲毫不影響同學們對捕魚的熱情,拉網的同學漸漸地增加着,不一會我們就走到了池塘的盡頭,魚網完全展開了。

我們都聽從老師的指揮,我跟大家一樣把魚網舉過頭頂,走到靠池塘最近的欄杆,緩緩地往池塘中放,我們全班同學井然有序地把魚網放進了水中。拉着頭端的同學不能防守緊緊地拉着魚網,其它的往在水裏展開了。

接着我們開始趕魚。我們從邊上拿來竹竿,在池塘邊用力攪水,把上來透氣的魚兒往刺網的方向趕。水面上沒看到一條魚,我心裏感到有點不安:“真能捕到魚嗎?”我心裏這樣想,手裏卻沒停下來,不停地攪着水。十幾分鍾後我們開始收網了,拉着網的同學右手拉着網,左手把魚網向岸上拉。魚網漸漸露出水面,哇噻!一條魚出現在了魚網上,它的尾巴被魚網死死地纏住,可它還是拼命地掙扎着,想回到水中,我們可不會讓到手的魚兒逃回去,我立刻上前把魚兒從刺網上抖下來,毫不留情地把魚放進了水桶中,拉網的同學繼續拉着網,可惜的是有好幾條魚在拉的時候掉了下去。可我們依然收穫滿滿我們掉了7條魚,捕獲了6條魚。

今天的絲網捕魚可真是一次難忘的體驗啊!

學農的作文10

“哈哈,野炊了!”宿舍樓下,成羣的同學圍在一起,討論着即將進行的活動——野炊。過了一會兒,一位阿姨走了過來,詳細的介紹了本次野炊的注意事項,併爲我們進行了分工,我是淘米的。

我跟着其他淘米的同學來到食堂,裝好做鹹肉豌豆糯米飯的食料後,我們就來到水池邊洗米。水嘩嘩地流着,一雙雙手在裝滿米的盆裏飛速的撮洗着,一把把米在我們的清洗下變得一塵不染,乾乾淨淨。

我們端着辛辛苦苦洗好的米,向基地附近的小山上走去。一路上,一大片青青翠竹佇立在道路兩旁,枝繁葉密,碧綠欲滴,直伸向藍天。燦爛的陽光透過青翠的竹葉,零零落落地灑在地面上,清風一吹,竹枝晃動,地面顯得五彩斑斕。我們在清風和陽光的伴隨下來到半山腰,這裏是我們野炊的根據地,其他同學以在山上準備野炊。過了一會兒,王澤偉和黃書翰抱着一大捆柴走了過來。我和其他夥伴一起將他倆抱來的柴塞進竈堂中,搭成“井”字型,細柴放上,粗柴放下,然後靜靜等候火種的到來。可是過了很久,也沒有工作人員來送火種。旁邊的同學都七嘴八舌猜測火種爲啥沒來,幾個心急的同學拿了幾根樹枝,用鑽木取火的辦法來生火,但都失敗了。有過了不知多少時候,前面的竈堂中飄出了一陣清煙,火種終於來了,同學們都高興的跳了起來。

一旁的王澤偉見火生了起來,一把奪過李嘉馨的“寶座”,坐在竈堂邊一邊往竈堂裏面添木柴,一邊高興的哼着小曲。竈堂裏的火越燒越旺,鍋蓋不停的抖動着,鍋沿邊嘶嘶的冒着小泡,我們見了後十分擔心,怕火太大,燒焦了飯,於是我們就輪番上陣,勸說王澤偉不要添木柴。但都是對牛彈琴,無功而返。最後還是茅老師一聲大吼,讓王澤偉的手停了下來。過了約30分鐘,鍋蓋終於被掀開了,一鍋香噴噴的糯米飯展現在衆人面前。一顆顆鮮紅的、泛着香味的鹹肉粒鑲嵌在米飯上,一粒粒綠色的豌豆若隱若現夾雜在糯米之中,一股芳香撲鼻的飯香味撲面而來,讓所有人都“陶醉”。

捧着盛有糯米飯的飯碗,我邊吃邊想:“這個飯太美味了,雖然可能沒有食堂裏叔叔阿姨燒的好吃,但是這是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裏面的一粒粒米粒包含着我們辛勤勞動的汗水,這一碗碗美味可口的糯米飯是對我們最好的獎勵!”

學農的作文11

這次的學農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了,但它在我們成長的軌跡上卻添上了一抹亮麗的色彩。這三天裏,脫離了父母關愛,保護的羽翼,開始了獨立的生活,不過,這三天也讓我們這些平日裏養尊處優的孩子好好地“體驗”了一把,領教了獨立的不易。就讓我說幾件事給你們聽聽——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期盼已久的三天學農生活纔剛拉開“序幕”,我們還來不及歡呼雀躍,問題便隨之而來——套被套,枕套,鋪牀單。這些事在家中都是家長們一手包辦的,我們可都是“半路出家”的呀!好吧,既然大家都不夠熟練,那麼就互相幫助,合作完成吧!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嘛——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你拿一隻角,我拿一隻角,再學家長的樣子,上下晃動幾下,瞧!被子不就套好了嗎果然,人多力量大!

號角吹起來,揹包去野練

到了晚上,聽到廣播裏的軍號聲,我們馬上背起早已打包好的棉被,跑起了四公里的路程,累得我們氣喘吁吁,才知道夜行軍可不是鬧着玩兒的!我累得一回寢室就悶頭呼呼大睡,會周公去也!

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這已經是第二天了,也是最辛苦的一天!

由解放軍帶着我們開始了軍訓。什麼“立正”,“稍息”,“向右看齊”,雖然平時在學校裏也做過這些動作,可是這畢竟是軍訓,要做就必須做出一個軍人的樣子來,要做得標準,要有精神。可是,大家卻似乎對教官的命令有些漠視。只聽教官一聲“向右看齊!”耳畔聽見的不是整齊的小碎步聲,而是雜亂的有氣無力的腳踏聲。

“給我精神點!”教官大聲地衝我們命令着。又是一聲令下:“向右看齊!”腳步的聲音聽上去整齊多了!通過一段時間的操練,教官終於把像一盤散沙的我們訓練得昂首挺胸,步調一致了。軍訓,真正讓我們懂得了“團結一致”的內涵。

翌日,我們便要踏上歸途,即將離開魯匯基地了,我們都有些不捨,雖然時光短暫,但我們學到了很多,我們會把這三天所經歷的一切永遠,永遠地珍藏在自己的記憶裏。

學農的作文12

今天,期待已久的學農活動開始了,我們來到了杭州市蕭山區青少年素質教育實踐基地。

我們下午的第一個個任務就是去果樹栽培,給桃樹進行疏果、施肥。我們來到果園之後,找到了自己小組要疏果施肥的一顆桃樹。現在的桃子並沒有成熟,還只是大拇指指甲蓋大小的綠色果實。我們的“工作標準”就是找到較小或者畸形的果子,並把它們摘下來,這樣才能讓剩下的果子長得更大更好。

疏果工作非常輕鬆,不一會兒便完成了。隨後,我們就得展開一項巨大的工程——施肥。在老師講完操縱方法之後,我第一個奔向鏟子。拿到鏟子之後,黃嫣然在桃樹周圍畫了一個半徑大約爲一米的圓。接着,我就拿着鏟子,用鏟子末端抵住畫好的線,傾斜四十五度角,用力踩一腳。

這裏的土好鬆啊,我只踩了一腳,一大半鏟子就“鑽”進了泥土裏。然後我利用槓桿原理把鏟子柄往下一壓,一大塊土就被我鏟了出來,這也太輕鬆了吧!“噫,這裏有好多又大又肥的蚯蚓。”

別的女同學叫了一聲,沒錯土裏被我們剷出來好幾條蚯蚓,每一條都扭來扭去,要是我看到了我也覺得噁心。但是,我是個近視眼,根本看不清楚,所以我一直在挖挖挖,一點也不害怕。我越幹越起勁,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把土坑挖好了。

我們的確是又快又好,還是個模範土坑。在黃嫣然和劉熙玥運來了肥料之後,我又利索得把肥料一把把抓進土坑裏,根本不顧及自己的手會變得很髒。之後,我們又把土弄鬆蓋在剛撒好的肥料上,最後打一桶水澆在上面。

完成施肥任務之後,我們又被領到了另一塊地方,開始挖排水溝。這次是男生女生合力挖這條水溝。這邊的土特別結實,挖起來很費力氣,不過我們組個個都是“女漢子”!和之前一樣,也先是挖土。不過,這次是要兩邊鏟,再把溝裏的土挖出來,就能變成一條小水溝了。我們男女合力不是一般的默契啊,不一會,別人纔剛開始沒挖多少,我們就挖好了。這又是一條“模範”排水溝啊,連指導老師都誇讚我們呢。

這一天的活動雖然辛苦,但也讓我們體驗到了食物的來之不易,真是收穫頗豐啊!

學農的作文13

飲用水問題真是折騰的夠嗆,半夜醒來N次,都覺得喉嚨在發燒,連茶水都沒有了,於是我6點30十就起來去燒水,多像個勤勞的婦女啊!結果那水燒完還是有點渾濁,我也不管衛生不衛生了,喝了再說。

我們去買了飲料和肉,在商店的隔壁有個小診所,我本來準備進去買盒白加黑的,結果猛的注意到那門口寫着:女科男科。瞬間無言,真專業,婦科就婦科嘛.....真是。於是我還是沒敢進去。回來以後,我突然想起調查報告該着手寫了,反正衣服已經洗了,沒有什麼事做,結果調查發現,他們一年有14萬的收入,汗!真是不懂得享受人生的農村人.....

頭疼得緊,又昏昏欲睡,直待吃飯纔下去,好想喝水啊,又是吃那麼硬那麼幹的飯,居然被我硬是吃完了。小齊接了個同學的電話,讓我們心理巨不爽,他們有的釣魚,有的玩電腦吹空調,有的家裏是開商店的,有很多零食吃。這根本就是在玩農家樂嘛。恩,老師說我們這還算好的,8成他們見到條件差的住戶都這麼安慰的。

我的左鼻孔堵起了,紙也快用完了,死馬當活馬醫了,塗點萬應止痛膏在太陽穴,超辣,受不了了.....

蕭器說我昨天晚上老是壓她的胳膊,還無聲的得意的笑,聽的我毛骨悚然。

今天的飯菜讓我十分疑惑,爲什麼同一個菜吃了整整兩天,雖然沒有異味,可是搞起我心理不舒服。現在我的飲料只有AD鈣奶了,帶來的餅乾根本沒有機會吃,太乾了,如今水源很缺乏。

我曉得農村孩子爲什麼這麼刻苦了,1渴望擺脫這種生活。2實在沒有事做了,看書學習確實比洗菜打水有味道些。

明天要繼續去買飲料來喝,恩!晚上下樓去上廁所,居然看到一個東西在客廳飛轉轉,我覺得好奇怪的,就問黃那是麼滴東西,黃很冷靜的說,是蝙蝠啊。我和小齊嚇得抱在一起,然後在上樓之前就一直沒敢擡頭,真丟臉。

學農的作文14

城市中的我們生活在科技發達的時代,但是在農村裏的農民生活在一個樸素的時代。今天就讓我帶你一塊去學農吧!

來到農場,首先映入眼簾的當然是那一萬無際的田地。教官跟我們說“我們首先學習耕地,鋤地時鋤頭不可超過腰,下面是鐵鍬,鐵鍬是用來剷土的,下面是褂子,刮子是用來,刮地的。”刮子、刮子能吃嗎?我不禁這樣想。

想着想着,教官讓每隊前四位去工具房拿鋤頭,五、六位去工具房拿鐵鍬,第七位去工具房拿刮子。我們組的前七位興奮的跑出了隊伍,奔向工具房拿起自己的工具,跑向田地。開始耕地,好奇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有模有樣耕起地來。

站在上面的同學待不住了也跑了下來與我們換班,他們拿起工具也像我們一樣耕起地來了。時間飛逝,耕地時間結束了,我看着自己耕的田心裏美滋滋的。

後來我們又種了多肉植物,讓我記憶最深的當然是燒飯那次。我們組從成功到失敗,接着又從失敗到成功,這都是因爲毛瀟銳一直在後面不爲炎熱的在生火,陳彥銘一直餓着肚子在爲大家燒飯,龔子恆一直不辭辛苦的跑來跑來去拿柴火,我記得我們組的飯像磁鐵一般把大家吸引過。

可後來教官的那一盆水如同一個惡魔般把我們的飯毀了,教官叫我們去別組吃飯,我們並沒放棄自己做的飯,我們選擇了自己做的飯,可能很淡,但它裏面全是同學們的一份情意,這纔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飯。

一眨眼間,今天的學農已經接近尾聲了,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長樂,坐上了大巴。在大巴上同學們有說有笑---------有的在說今天的學農真累,有的在說今天的飯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飯,還有的在說今天的學農真有意思,下次我還要來。這次的學農讓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因爲它告訴了我“粒粒皆辛苦”的意思,更讓我明白了農民伯伯的辛苦。我愛、感謝這次學農!

學農的作文15

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尤其是9月27日星期一,學校專門爲我們八年級部組織了爲期四天的農業學習,讓我難忘。

踏着春天的步伐,隨着我們內心的呼喚,我們與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聯繫。

我們二年級的學生在9月27日來到李滄實踐活動教育基地,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我們開了一個封閉的營地,然後四天農業勞動開始了。來到這裏的第一天,我們去了那裏最高的山,享受着大自然帶來的清新感覺。爬山的時候,我們互相幫助,只要有困難的路就互相幫助。

我們手牽着手,一起爬到了山頂。俯瞰遠處所有的風景。迎面吹來的涼風讓我心裏無比輕鬆愉快。

第二天的第一項活動似乎是野餐。我們小組分工明確,每個組員各司其職。我和小興去拿紅薯,小寬和小超一起生火。一切準備就緒後,野餐老師幫我們生火。小寬和小超的工作開始了。他們不害怕煙和熱,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爐子旁邊的火上。40多分鐘後,在我們的歡呼聲中,美味的紅薯花生從鍋裏出來了,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吃着。

第三天下午,我們在國中二年級部的四個班舉行了拔河比賽。我們先和四班比較。我不敢相信我們不到十秒就贏了第四節課。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我們不到十秒就拿下了第二節課。今天我們很開心。因爲我們贏了拔河賽。

最後一天早上,我們去刮鬍子。十個男生拿出他的鋤頭,十個女生拿着籃子,我們到了花生田。老師先教我們拿鋤頭挖花生。我們開始練習。不一會兒,我們挖了一個籃子。九點鐘,老師開始給我們燒花生,我們樂在其中。

中午,我們開始封閉營地。關閉營地後,我們登上了回學校的公共汽車。一個小時後,我們終於到達了學校。老師告訴我們一些安全的事情後,我們離開了學校。

農民四天的學習生活結束了。下次要走,真的不想回來了。

標籤:學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