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科技

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策略

科技1.67W

一、引言

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策略

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質上是高校的一種人才培養方式,是社會實踐的一部分。在這項活動中,學生是主體,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開展學習與創新的實踐活動,它是提升大學生自身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內在需要。人類的今天有賴於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更是一個國家持久發展的動力。

二、科技創新活動對大學生的現實意義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大學生的學習具有自主性的特點,自學能力是大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大學擴招後,相當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夠紮實,欠缺學習主動性和正確的學習方法。筆者在指導大學生創新項目時發現,學生開始都挺茫然,有熱情,有想法,卻不知從何下手,怎樣去獲取更多的資料。而創新活動是一項複雜的實踐活動,不僅需要紮實的基礎知識還需要高端的專業技術,必然經歷大量的新知識學習、構思設想和實踐三個基本過程。在經過科技創新活動鍛鍊之後,學生們在查閱文獻資料和專業書籍,分析、整理和收集資料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了,這是學習前沿科學知識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學生在整個創新科技活動過程中,就選題與開題、項目分析、實踐動手操作、撰寫科技文章以及申報專利等多方面都得到相應的鍛鍊,爲日後增強其創新實踐能力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2.培養大學生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現在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一定程度上會出現團隊意識不足、合作精神不夠的問題。科技創新活動的選題、申報、立項,都會與校外、校內多個部門與人事進行溝通,憑一己之力做好這些工作是不可能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在實施過程中,既應尊重並激發學生的個人創新意識,又需羣策羣力、團結協作,充分發揮集體智慧的力量,把科技活動做實做好。如何處理個人與創新團隊的關係是每個課題組成員都要面對的問題。現在社會用人單位,不僅僅看重學生個人知識是否全面、技能水平是高還是低,還特別看重該學生有沒有團隊合作精神,能不能與人良好溝通。經過科技活動的鍛鍊,將大大有助於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與合作精神。

3.科技創新活動有力提升了大學生的科研、實踐動手能力。高校科技創新最好能接地氣,就是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將學校發展及當地的企業、市場結合起來,力求選題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當前,國家設立一系列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平臺,如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全國大學生嵌入式系統競賽等,以及各省市及高校爲層層選拔參加國家級比賽而設立的各種科技活動平臺。這些活動在社會上、在校園內,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支持。學生參加這些活動必須有設計作本站可以參賽。這就要求學生想盡一切辦法,親自動手做出模型或實體來。這促使學生去充分利用好學校現有的實驗室儀器和設備,經常到企業、到市場尋求解決辦法。學生在反反覆覆地研究、製作過程中,動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通過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首先,通過科技創新活動,學生逐漸培養正確的思考方法。其次,培養學生腳踏實地的科研精神,在科技活動中,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遵循自然界的自然規律,學生學習、積累經驗,追求創新活動的實用性、合理性和科學性。第三,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科技創新活動中,學習、研究、動手操作等等,這些過程都是很辛苦的,甚至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會非常苦惱,且一般會經歷多次失敗,這就要求學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應對。第四,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創新活動是羣體的活動,研究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出去交流或比賽,學生爲了維護集體榮譽感而頂住巨大的壓力,發揮自身應有的水平,爲集體爭得榮譽。我校在每年的省級大賽中屢屢獲獎,學生們都特別自豪。

三、促進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良好發展的幾點建議

1.加大宣傳,準確定位,努力營造科技創新的學術氛圍。各高校辦學條件不同,培養目標也不同。在科研型的高校和教學型的高校,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機會及參加人數不可相比,實驗室的開放與利用,科技活動經費的支持,都不相同。通過宣傳各種形式的創新活動如競賽、講座,努力營造科技創新的學術氛圍,讓更多的學生和老師瞭解和認識科技創新活動對學生自身完善和對學風建設的積極影響,激發學生和老師的興趣,吸引他們積極加入創新團隊。高校應根據實際條件,結合當地發展需要,合理選題立項,最好能使科技創新活動的立項具有延續性。創新團隊以學生爲主體,以老師爲指導,爲科技創新團隊配備德才兼備的老師,不斷提升創新的科技含量,使學生體會到課本上得來的知識終是淺,知識只有在應用中才能發揮效用。學生團隊應有梯隊建設發展的意識,對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施行分層教育培養,如一年級學生尚未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可以進行興趣培養,加以引導;二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逐步介入課題活動,從認知、有興趣開始進入有思想、有目的的實質性實踐活動;三、四年級在專業知識較爲完善的基礎上,開始進入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研究、開發,由此形成一個不斷更替、良性循環的創新團隊。

2.在現有實驗室條件下,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創新團隊活動需要一個固定的場所,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所以很有必要建立、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大學生創新基地,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發掘學生創新的潛能,最終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創新基地既可以通過設立創新實踐學分等形式成爲大學生的第二課堂,也可以組織各種科技競賽活動以逐步發展成以學生爲主、教師爲輔的科技開發中心。全校實驗室都可以作爲創新活動的一部分向學生開放。在創新基地,成立以相關主管領導組成的基地管理組織,負責對外聯繫和宣傳工作,制定基地管理的規章制度,建設評審專家隊伍、指導教師隊伍和創新學生團隊。基地還應配備日常管理的專職人員。加大基地的硬件投入,爭取得到社會力量的支持建設,同時也對參加科技創新活動的學生給予經費上的支持。我校領導高度重視,針對專業學生的需要,分別建有兩個科技活動中心,分別由相關的兩個二級學院單獨管理,如果將來條件成熟,希望學校考慮整合兩個中心,形成一個綜合性質的科技創新基地,集中建設。

3.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爲激發大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對各類不同級別的創新設計和競賽設立一套規範、科學,行之有效的獎勵機制。如學生課程成績加分與減免、綜合測評、獎學金評定等採用不同的加權加分形式,以及綜合考慮指導教師如評職定崗各方面的考覈方式方法等。獎勵機制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好,有助於創新科技動的良性發展,利用得不好、不合理,勢必打擊創新團隊的積極性,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將科技創新活動與學生學業成績與畢業就業聯繫起來,是學校對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一種鼓勵和認可,對學校學風建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學生可以看到科技創新活動給自己帶來的學習效益,將進一步激發他們參與科技實踐活動的熱情和興趣,對後續的學生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現我校對在競賽中取得成績的團隊中的成員採取的是物質獎勵和減免一門課程的考試的辦法,筆者認爲後一條的合理性有待考量。對免試課程的性質是否有規定,是全部課程範圍內任選還是有條件的選擇?因爲免試很可能會使學生學習免試課程的主動性、積極性受到影響,現學生挑選免試的課程往往不是其學得好的那門課程,而是專業知識難度較大的課程,這不利於學生自身知識系統性學習的完善需求,對學生個人反而是不利的,在同學中更沒有起到其應有的榜樣示範作用,更有可能產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學生享有特權的負面影響。而對參加創新活動的指導教師,希望學校在工作成績考覈、工作量覈算及評職定崗時給予適當地考慮,以此提高指導教師的積極性,爲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四、結論

高校應爲大學生科技活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使科技創新活動落到實處,充分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需要,不斷探索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和方法,進一步完善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機制。科技創新活動對高校、對社會都有着非常積極的作用,對大學生個人自身能力的培養的意義不言而喻。

作者:謝忠東 吳俊祥 徐業成 武立波 刁有明 單位:大連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