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教育敘事彙編15篇

教師7.44K

教師教育敘事1

20xx年9月10日教師節的那天,一進教室,可愛的孩子們紛紛拿出賀卡來到講桌前,個個臉上帶着純真的微笑。裏面也不乏有平日裏經常批評的那些學生,所以心理也有一絲歉疚,是不是自己過高的要求讓天真的孩子受到了傷害,面對這些可愛的孩子我該說些什麼?

教師教育敘事彙編15篇

我依然是平日裏喊得那句:“上課!”孩子們所喊出的“起立”卻帶了一份喜悅,也許是他們看到老師久違的笑容,也許是看到老師平日裏不一樣的神態。此時,我沒有直接進入授課內容,而是懷着感動的心情對學生們說:“首先,我非常感謝大家對老師的節日問候,在這裏我可以看到你們的真誠。

那你們知道嗎?老師最高興地是看到你們怎麼樣?”學生紛紛回答“是我們的認真學習!”(因爲在前幾天我對孩子們說過只有你們的認真學習纔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是啊,那今天是老師的節日,我希望今天的你們個個能表現更好一些,不要讓老師的.記事本上留下你們的名字好嗎?”

(因爲有個習慣,平日裏對作業沒有認真完成的同學或者是沒有及時改錯的學生,我都會把名字寫在記事本上,一是督促,二是監管。)我又說:“那麼今天9月10日,老師希望今天的記事本上不寫下任何一個人的名字,這也就是你們今天送給老師的最好的禮物,好嗎?”

孩子們個個大聲回答着“好”。在這樣的氣氛下,我也是故意壓縮了課堂內容,想給平日裏的學困生一個機會。這節課,課堂的聽講秩序,學生的發言異常的好。

課後,我不是像平日裏疲憊的在教室裏監督者學困生的課堂作業,而是微笑着離開教室。我反思自己,要是在課堂上多一份微笑,多一份溝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學生還是一樣的學生,但是效果卻會有差別。

是啊,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在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水和微笑,我們還需要什麼呢?”換句話說,微笑同生活中的陽光、空氣、水分一樣重要。教育最需要微笑,學生也需要微笑的老師。因爲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臉色,最能直接地在學生身上起到影響作用。

教師同學生交談中親切的微笑會給學生無限的理解和信任,讓學生感到巨大的熱情和愉悅;上課時,教師走進課堂時甘甜的微笑,將給這節課增添浪漫的感情色彩;教師給學生解惑時春風潤雨的微笑,將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教師在化解學生矛盾時和藹友善的微笑,將爲學生架設起溝通的橋樑。

以前,我從沒有想到學生對老師的情緒變化事這麼在意,更沒有想到老師的微笑在孩子們的心中是這麼重要!

細細想來,也許我們老師在應試的海洋中迷失得太久,被分數遮住了雙眼,被功利塵封了心靈,情感早已淡漠,心靈早已得了“肝硬化”,一味粗暴冷酷地面孔對着新鮮的生命和活撥的童年,我覺得這是教育的不幸,更是身爲人師的悲哀!

今天我真正認識到微笑是一種力量,教師的微笑對學生而言尤爲重要!在他們看來,老師的笑容就是對他們的理解、信任和寬容!以後我要把對教育的真情,對孩子的摯愛變幻成絢麗的微笑之花!

教師教育敘事2

自信對於兒童來說從小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將對他們未來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而美術學科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有着其他學科無法的優勢。

在美術教學中,要處處播撒暖人的話語、露出會心的微笑、用欣賞的眼神使你的美術課能讓孩子們喜歡。

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玩了猜猜看的遊戲,引導孩子們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的方式導入,並且讓學生了解了水果的特點,還以水果做禮物送給他們以作鼓勵。學生們都爭先恐後的舉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當我展開範畫的一瞬,課堂一片譁然,“哦!”“好漂亮啊!”各種各樣的水果出現在他們眼前。下面就請你們當小評委,評老師的幾幅畫,說一說好在那裏,還有什麼地方你認爲還需改正。學生在自己評價的過程中找到畫水果的方法,增強了信心,創作思路也出乎意料的廣。

首先這節課的課題是《瓜果飄香》,爲了能使一年級的孩子有一個更親切、兒童化、生活化的氛圍,是以學生爲主體,俯下身來站在兒童的視角來看、來分析,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觀察。在玩、嘗、看中自然的溝通。在情感上與學生進行不斷地心與心的交流,創設和諧、寬鬆的課堂氣氛,寓教於美的享受,寓教於情感的陶冶,從而使學生處於無拘無束、心情舒暢、心情振奮的心理狀態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創造性地展開。

在一節學做賀卡的課上,我讓學生在親手做的賀卡上寫上給父母的祝詞,回家送給他們。一下課一個小男孩兒害羞的跑到我的面前,把他親手製作的賀卡遞到我的手上,神祕的說:“等會兒再看”微笑着跑遠了。當我打開那張他親手繪製的賀卡時,一串大大小小的字映入我的眼簾“張老師,您好。我很喜歡你。

謝謝你讓我喜歡美術。請回信。”雖然這張賀卡做的很粗糙,畫的也不是非常的精美,但卻是我收到的最漂亮的賀卡。

於是我回去也做了一張賀卡,寫了一些鼓勵他的話,當作回信送給了他。事後與他的班主任隨意聊天時瞭解到他拿着我的回信看了三天,學習也比以前更努力了。

這不禁使我回想起了這個靦腆的小男孩兒剛入學時的樣子。在第一節繪畫課上,同學都開心地在畫畫。他卻拿着筆不敢畫,我走到他旁邊,用手輕撫着他的頭:“小朋友,你怎麼不畫畫?”我問,他說:“我畫不好”,“會寫你的名字嗎?寫出來讓老師看看。”他慢慢在紙上寫出自己的名字。“你寫得字很漂亮,會畫圓形嗎?”我邊鼓勵邊引導,他又在紙上畫了一個圓形,我問他這個圓形像什麼?他說像太陽,我啓發他把圓形添畫成太陽後又因勢利導:你還會畫什麼形狀?他又畫出了三角形、方形等,在我的.耐心啓發下,他把各種形狀都添畫了出來。

由於過分膽怯缺乏自信,使得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很少聽到他的聲音。於是在美術課上我經常製造機會請他回答問題。當我給予他回答的肯定“說的真棒”時,他露出了開心的微笑。在小組合作製作手工時我也請他做臨時小組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輔導和鼓勵,讓他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慢慢消除了膽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筆畫畫,不敢大膽發言的心理障礙。現在這個小男孩兒已經喜歡上畫畫了,也就有了開頭的那幕。

在教育的長河中,只有把握住每一個細節,我們教育的田野,纔會蓬勃着碧綠的春意,喧騰着生活的甜蜜,流淌着生命的魅力。

教師教育敘事3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位於臺階上,東樓下的中五班,我們利用教室前的天然玩具———臺階,下課活動時,我會讓孩子們跳臺階、數臺階、坐在臺階上曬太陽,並說說自我的心裏話。經過跳臺階,孩子們的身體得到了鍛鍊,並且腿部肌肉、動作協調本事都充分地進行了活動,孩子們都樂意去玩臺階。

爲了讓孩子充滿好奇,一天午時,帶領孩子們去三樓陽臺上,做遊戲了,孩子們在走的.路上異常興奮,邊跳邊唱,來到了廣闊的新場地,有了四周的圍牆,容易組織孩子,孩子們一來到新場地,很新鮮。讓孩子們自由玩一玩,然後,我利用場地的一個平衡木當小河,學習助跑跨跳。每個孩子都來過小河,經過遊戲,我瞭解了女孩與男孩的區別。男孩如:祁家駒、胡海宇、李東宸、馬寄修、翟偉豪等對於體育運動來說,他們的動作協調本事很強,並且有大膽、勇敢的挑戰精神。而女孩呢,則相反,有幾個女孩,如:劉婧哲、牛然、景嘉怡、魏之嵐、高溪遙等膽子小,個子矮,出現了膽怯心理,不敢跳,或者勉強跑到平衡木前便停了下來,雙腳一齊跳過去。經過大家的掌聲鼓勵以及語言提示,還是克服不了去戰勝困難的心理。在平時,在課堂上,看上去表現得很乖巧、很聽話,但在運動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多方位、全面的發展,纔算最棒喲!

教師教育敘事4

經常有其他學科的教師羨慕地對我說:“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鬆又愉快。”我笑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老師可不一般了。美術課要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功夫來思考、推敲。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我一直在思考。

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處處是創新之地,時時是創新之時,人人爲創新之人。”作爲教育者,在教學中我們自己首先就要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善於及時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並小心翼翼地呵護促使其茁壯成長,那麼課堂教學纔會真正散發出獨特的靈性和魅力!著名美術教育家楊景芝說過:“孩子們具有豐富的創造力,每個孩子都具有豐富的創造力,每個孩子都各具特點,只要我們正確地加以引導,孩子們的潛能意識都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記得那是上寫意國畫課的時候,戶外陽光照射在教室的玻璃窗上,給教室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此時教室裏大夥的心情與天氣一般燦爛。在繪畫之前,我首先講解、演示了幾種墨與色的變化,及墨色混合的作品。接下來讓學生嘗試繪畫,一會兒,學生們每人已完成了好幾張習作,他們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放在靠窗的桌子上等着晾乾,意猶未盡地又拿出新紙開始繼續作畫??幾分鐘過去了,再回過頭看看自己的作品,卻驚奇地發現,經陽光一曬,作品的顏色變淺了,但筆觸明顯,沒有了剛纔溼潤的光彩與韻味了,一切變得平淡無奇,感覺甚是遺憾。這時,我隨手拿了一幅畫,舉得高高的,對大家說:“這幅畫剛纔的顏色很鮮豔,現在爲什麼變淡了呢?”學生都不知是什麼緣故。我又拿起一幅未完全乾透的作品,對着窗戶一照,光線透過紙背,畫面的顏色比剛纔淺多了。學生們露出了疑惑的眼神,這時,我把平時的`國畫創作心得抖出來:“同學們,在畫國畫的時候,不緊要畫出形體也就是物象,還要注重意境、筆觸,更要注意色墨的深淺,在繪畫時墨色比你想要的效果要深一些,幹後就會變得和你預想的差不多了,否則就會達不到你的預期效果。

學生們聽後又開始認真的調墨色繪畫了,我讓畫完的學生把畫自己貼到黑板上展示,很快黑板上貼滿了,多數同學畫完了見沒地方展示自己的作品,都非常着急,這時,有個學生說:“老師,我們把畫貼到玻璃上吧”,我說可以呀,對着太陽的玻璃窗上很快貼滿了作品,在陽光的映耀下,顯得朦朧迷離意境深遠,有個學生說老師我們舉辦個畫展吧,就叫‘朦朧畫派”,我對學生的提議大聲叫好,讓班裏所有的學生都來當觀衆、當評委,學生們一下子沸騰起來,紛紛當起了小評委小觀衆:你的畫墨重了些,他畫得不太像,這幅墨色剛好有意境,那幅畫表現手法太好了墨色靚麗筆觸鮮明??他們個個都像是一個美術鑑賞家,津津有味的、眉飛色舞的欣賞評述着自己的傑作。快下課了,我按耐住自己萬分感慨的心情,請同學們靜下來,在同學們期待的眼神中說:“同學們,對於今天的活動課,你能發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嗎?” 學生1:“我的幾個好朋友都說我的作品太美了,希望我能畫幾張送給他們呢!”說完自信地笑了。學生2:“今天,老師我們都當起了小評委小觀衆,舉辦了班級畫展,還表揚我們有創意,讓我們很有成就感,老師謝謝您!”學生3:“今天,雖然我沒能夠畫出很好的作品,但是我有信心,下次一定畫出讓大家滿意的作品,展覽給大家看,老師,我有機會的,是嗎?”我點點頭。??下課了,本以爲學生的興趣活動會到此爲止,走出教室到外面去玩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們對自己的創意是如此地在意與珍惜。

只見兩個平時畫畫不太認真的“小調皮”這時正在教室外大聲地喊:“快來!快來!免費參觀!免費參觀!??”這時別班的學生被他們的喊聲和窗戶上與衆不同的現象深深地吸引住了,不約而同地走近教室的窗戶旁參觀起來了。我站在一旁偷偷地看着,發現學生神氣十足的評價自己的作品:“這邊稍淡了點,那邊濃了點??”小畫家的臉上寫滿了驕傲與自豪。要知道很多學生從來沒有這種待遇呢!今天,他們是這個舞臺的主角,他們在興奮與成功的娛樂中學習了知識。

總之,要上好一節美術課,就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人翁精神,使嚴肅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無窮的樂趣,讓他們在遊戲中玩、在遊戲中樂、在遊戲中學、在遊戲中成長、在遊戲中益智。我想這即尊重了學生的願望、樂趣、情感,又激發起學習的熱情,會給今後的課堂教學帶來新的契機。

教師教育敘事5

一切爲了比賽

某幼兒園組織大、中班幼兒排練團體操。爲了能在比賽中得獎,園長要求每天在室外排練不得少於3個小時,且爲了保證排練效果, 排練期間不允許幼兒上廁所。 一天,甲幼兒在排練過程中要小便,但他怕老師批評,始終忍住不敢去,結果尿了褲子,後又因體力不支,當場暈倒。 有時讓幼兒參與班級的管理,也會贏得其他孩子們的接受和認同。例如:一次美術作業前,我邀請值日班長負責點名發彩筆。在分發的過程中,我卻驚奇地發現:幾乎每一個上前接筆的幼兒都說了一句“謝謝”,這讓我很納悶,怎麼老師發筆的時候從沒有“享受”過這般待遇。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想最大的

原因可能在於由來自他們身邊的小夥伴來負責管理和服務他們,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新鮮感,他們也更樂於接受和認同吧。

同時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幼兒之間存在着明顯的能力差異問題。這顯然不是短時間就能提高和解決的難題,我們希望能與家長達成共識,多爲幼兒提供“當小主人”的機會,鍛鍊幼兒的責任意識,提高幼兒爲自我和爲他人服務的能力。另外,我們也會適當考慮爲幼兒調整配對,讓幼兒嘗試與不同的小夥伴之間的合作。

由此可見,在實施“值日班長”制度時幼兒成爲了管理生活常規活動的主角,但並不是教師就解脫了,就沒有責任了。此時,教師更要擔當起關注者、引導者的重任,以旁觀者冷靜的眼光,細細觀察幼兒在其中的行爲表現、引導幼兒做出正確的行爲。

日常生活常規活動可以稱得上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何有秩有序、發揮孩子潛能、順應當前幼教發展新趨勢地開展幼兒園的生活常規活動?值得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大膽嘗試、勇於反思。我願意與大家一起探討、一起分享。

正在上計算課,突然一架飛機從教室上空飛過,聲音震耳欲聾。“飛機,飛機!”一個小朋友尖叫起來。緊跟着,全班小朋友都轉頭東張西望,邊看邊嚷。有的還想離開座位到室外看看。這時,教師靈機一動:“好呀,飛機,也來聽我們大班小朋友數數了。我現在找一位小朋友站起來數數,給飛機上的飛行員叔叔聽聽,好不好?”“好!”按照平時養成的習慣,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

“老師,你講錯了!”

“老師,你講錯了!”當小朋友還沉浸在小動物團結起來、齊心協力將“大烏龜送回家”的喜悅中時,家楨小朋友一語驚人地發話了,教室裏頓時安靜下來,大家向他投去了詫異的目光。“哪裏講錯了”?”我本能地問道,(心中納悶,這個故事選自教材,不會錯呀!)“烏龜四腳朝天會自己翻身的,用不着別人推的?”

孩子自信地說着!(有道理,“自己翻身”可是烏龜的本能。家楨居然能想到這一點,說明孩子平時觀察得非常仔細,我爲孩子的表現而叫好!)我暗自思忖着還來不及做出應答,“不信把烏龜捉出來”孩子見我沒吱聲就邊說邊向龜盆走去,捉出了盆中最大的一隻烏龜,順勢將它四腳朝天放置在地板上,(原來孩子是想用實驗來說明自己的觀點,讓事實說話,有道理。)該舉動立即吸引了孩子們的視線,大家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看着“大烏龜”的反應,停了一會兒,只見大烏龜慢慢地伸長脖子和四條腿,並用頭和腿使勁兒仰面往地上一頂,“噗嗵”笨重的身體終於翻了過來,隨後雙眼四處觀望了一下,慢悠悠地朝前爬了起來,“烏龜自己回家嘍” 孩子們發出了歡呼聲,家楨終於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事實”告訴大家,烏龜除了在水中會翻身,其實在陸地上也會自己翻身的'

附故事: 送大烏龜回家

大烏龜爬山坡,一不小心,從山坡上骨碌骨碌地滾了下來,四腳朝天,爬不起來。

小蚱蜢看見了,大聲喊:“快快救救烏龜大叔!”

小老鼠來了,使勁想把大烏龜翻過身來,但小老鼠力氣小,也幫不了忙。 小刺蝟來了,用力搬動大烏龜的身體,要把大烏龜翻過身來,但小刺蝟力氣小,也幫不了忙。

小白兔來了,對大家說:“來,來,來!我有辦法,我們把大烏龜推到河邊去。”大家用力把大烏龜推呀,推呀,一直推到小河邊,“撲通”一聲,讓大烏龜跌下河去。大烏龜在河裏翻過身來,划動四隻腳,歡快地遊開了。 大烏龜會過頭來,對大家說:“謝謝你們!送我回家了!”

由一條毛毛蟲想到的

今天下午戶外活動回到教室以後,孩子們剛剛坐下來穩定了一下情緒,而我則在擺放上課要用的材料,突然,聽見一個小朋友大叫起來,一瞬間,整個班級沸騰了,我走進一看,原來是一條毛毛蟲爬在了一個孩子的衣服上,他害怕地將毛毛蟲抖到地上,這時候,孩子們都看着這條躺在地上的毛毛蟲,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聽見他們的各種議論“這是壞的,吃莊稼的,我們要弄死它”“別弄死

它,把它扔到垃圾筒裏算了”等等,我在旁邊不動聲色,看他們準備怎麼辦,最後,龔思龍用餐巾紙把毛毛蟲包好,扔到了垃圾筒裏,他們還是覺得不殺死它,因爲毛毛蟲也是有生命的。

事情過後,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了一下毛毛蟲,他們只知道毛毛蟲是壞的,吃農民伯伯種的糧食,別的就不太瞭解,於是我和他們說了一些有關毛毛蟲的知識,如,有的毛毛蟲是帶刺的,有的吃莊稼,有的吃樹葉,有的是青色的等等,也鼓勵他們自己回家以後去發現更多毛毛蟲的知識。

教師教育敘事6

【摘要】教育敘事研究是一種新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它通過揭示有意義的教育教學事件,指導教師以後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教育敘事研究不僅有利於農村教師進行自覺反思、不斷成長,還有利於教育科研走向“平民”化。農村教師在具體應用教育敘事研究時,需要把握敘事的標準,處理好敘事者與研究者、特殊性與普遍性、主觀性與客觀性三組關係。

【關鍵詞】教育敘事研究 背景 意義 策略

一、教育敘事研究的內涵

1. 教育敘事研究的概念

教育敘事研究,“就是通過對有意義的教學事件、教師生活和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於日常事件、生活和行爲背後的意義、思想或理念,藉此來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以更鮮活的形式豐富教育科學理論,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更加完善和靈活。”它的研究主體既可以是教育主體,即敘述者(教師)本人(這種教育敘事研究被稱爲敘事人類學),也可以是專門的研究者(這種教育敘事研究被稱爲敘事行動學)。一個完整的教育敘事研究應包括:敘述事件——解決問題的具體過程,如解決時的所思所想,何以得到最後解決;反思事件——從整個事件的表面現象提煉出所蘊含的深層次意義;升發事件——從先前的反思中建構新的思想或經驗,使主題事件所蘊含的意義普遍化或理論化。

2. 教育敘事研究興起的背景

教育敘事研究最初於20世紀70年代在西方教育研究領域內率先興起,90年代末引起了我國教育研究者的關注。它的興起受到了哲學現象學、解釋學以及人類學中的“田野考察”方法的影響。

現象學強調對事物、事件本身的理解、分析和闡釋,強調生活、情景和意義。教育敘事研究正是由此受到啓示:回到事實本身、交互主體性和生活世界,提出了它不同於傳統的研究方式,不滿足於傳統教育教學研究中追求事物的普遍真理和客觀規律,以及對概念等的抽象和泛化分析,而是回到人們的生活世界中去,用交際和對話等直觀的方式從整體上去探索教育教學事件本身中的一些本質性的東西,一些值得他人借鑑的、應引起注意的東西。

教育科學是人文學科,它的研究不同於自然學科。自然學科需要“定量”,需要說明,一個板一個眼。而教育敘事研究則只能“定性”,需要理解,需要合理的解釋。這種理解和解釋以研究者的“先見”爲基礎,充分尊重和利用這些“先見”,逃離理論教條的束縛,通過對話確立主體間性關係而趨近合理。主張“理解”的教育敘事研究方式正是受到解釋學的影響而由此形成。

在人類學的研究中,研究者深入基層,與當地人生活在一起,通過切身體驗獲得對當地人和文化的理解。這種“田野式”的研究方式也對教育教學研究產生啓發:教育研究者通過對話、交流或傾聽,切身體會敘事者的所思所悟,與其產生情感共鳴,達到對相關事件的一些質性認識。這樣,教育敘事研究應運而生。

二、教育敘事研究對農村教師的意義

1. 有利於教學反思從“自發”到“自覺”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和生活事件中,教師們有時對於某些現象,頭腦中會出現靈光一閃,似有所悟,產生自發式反饋行爲,形成某個經驗。有心的教師也許會在事後對其作以梳理,略作記錄,做出反思。但大部分教師則會無所理會,任其流走,對這筆寶貴的財富視而不見。美國教育專家波斯納(G . J . Posner)認爲,“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或者是膚淺的知識,如果一個老師僅僅滿足於經驗而不是經驗的反思,那麼即使他有二十年的教學經驗,那也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複。”可以說,反思是教師的自我成長和專業發展以及教育研究的核心因素。

教師不應該滿足於經驗,需要對教育教學行爲進行反思,而且反思還應該從自發的狀態上升爲自覺的行爲。無論研究者是否爲教師本人,教育敘事研究的過程都貫穿了自覺反思:面對衆多的教育教學問題或事件,需要反思、“篩選”;對於教育教學問題的解決方式,需要反思;教育教學問題解決後的效果如何,得到哪些啓示、經驗和教訓,更需要反思。可見,主動的教育敘事研究促成了教師們從以前自發式的.、毫無意義的反饋階段向自覺階段轉化,爲教師們進行教育教學的自覺反思提供了契機。

2. 有利於教育科研走向“平民化”

教育和科研是學校裏的兩大工作。關係緊密,相互影響:教學爲科研提供土壤,科研又促進教學的改善和提高。在農村學校,由於經濟條件差,設施設備簡陋、奇缺,師資不足、水平不高,開展“陽春白雪”似的傳統教育科學研究,困難重重,農村教師無力、也無能問津,當然,更談不上通過科研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對於“下里巴人”似的新興的教育敘事研究,操作簡單,不需要資金、設備、設施,只需要一顆滾燙而熱情的心,農村教師完全可以爲之,而且能有力促進教育教學的改善。這樣,以前只有依靠少數教育專家、學者和科研機構才能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的行爲,現在也能在廣大的農村教師羣體中開展並應用起來,實現教育科學研究的“平民化”。也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的蓬勃發展,教育教學效益的不斷提高。

3. 有利於教師的成長

教育敘事研究對於教師的成長顯而易見。主要表現在:第一,能促進教師科研意識和素養的形成。教育敘事研究使得“平民化”的農村教師們除了教育教學外,更對地關注了一定教育教學事件後的反思及經驗總結,這種習慣的養成必然會促進其形成一定的科研意識,具備一定的科研素養,爲以後從事更高效、更復雜的教育科學研究奠定基礎。第二,能促進教師有效處理師生關係和師師關係。教育敘事研究體現了教師對自己和學生生活世界的關注,其間,教師會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註意學生的真實情感和複雜狀態,於細微處研究學生、瞭解學生;更多地與學生對話、溝通和交流。從而實現師生雙方彼此的更加理解。對於一項教育教學事件的敘述,教師們可能會由於不同的知識背景和生活體驗,產生不同的感受和經驗,大家從各自的視域中走出,互動、交流彼此的心聲、理解和感悟,必然會促進教師們的共同成長與合作。第三,能促進教師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哲學。在教育敘事研究中,教師通過對已經習以爲常甚至是日漸麻木的教育教學經歷的回顧和反思,對業已模糊的教育教學理論、理念和概念有了一次更加清晰的再認識、再理解和再詮釋,從而根據個人的知識來源和形成,選擇與建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與經驗。經常的這種教育敘事研究,必然能促進教師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觀點、教育教學哲學。第四,能促進教師成就感、使命感的形成。在教育敘事研究中,教師的真實教育教學和生活狀況得以深描,生命的激情和感性的靈光再次在研究中被他人或自己重視,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全面釋放,教育教學生活裏充滿更多的機智和幽默,教育教學效果得到提高,成就感的獲得,也必然會促進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形成。

三、農村教師開展教育敘事研究的策略

有效地開展教育敘事研究,教師們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敘事”的標準。首先,要具有“問題性”。教師生活在學校裏,每天都會經歷許多的教育、教學、生活事件,但教育敘事決不是對每件事件的敘述或記錄,只有那些讓教師或感動、或困惑、或後悔、或興奮的能引起教師內心萌動的、值得注意的、表現爲某種問題的事件,才值得敘述和研究。其次,要具有“情景性”。情節和環境是故事發生的載體和條件。每個人的思想、行爲都不能脫離他們所處的環境,故事也只有在豐富、複雜、變動的環境會考察纔有意義。正如杜威所說,“環境不僅表示圍繞個體的周圍事物,還表示周圍事物和個體自己的主動趨勢的特殊的連續性。”也只有這樣,研究後取得的經驗纔有其參照性的支撐點。故事情節蘊含着個人豐富的內心體驗和細膩的情感變化,有血有肉的情節故事才能打動人、感染人、以情服人,引起聽者注意,產生共鳴。最後,要具有“釋放性”。對教育、教學、生活事件的敘述要求敘事者真實感情的流露,所思所悟真實的呈現。它不僅是指教師面對自己、同事、研究者要完全甩掉心理包袱,擺脫心理困惑、擔憂和顧慮;也是指教師面對傳統教育科學研究的那種“自上而下”性和權威壓制性要實現個人身心的全面解放和心理完全宣泄,表現出巨大的無畏性。

第二,處理好三隊關係。首先,敘述者與研究者的關係。在教育敘事研究的敘事人類學中,敘述者與研究者爲同一人。這時,教師不僅要正確發出作爲敘述者的聲音,也要正確發出作爲研究者的聲音。同時,在教育敘事研究的敘事行動學中,教師作爲單純的敘述者,在民主、平等的條件下,發出內心的真實傾訴和釋放,應受到研究者的尊重和保護。研究者應既站在事件的外面,也“生活”在裏面,這樣才能獲得敘述者的真正所思所悟,自己也纔會有客觀的經驗所得。確定好了二者的關係,纔會有雙方合作的起點和平臺。其次,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關係。教育敘事研究是一種“微觀敘事”,是對個別對象個別事件進行的研究,注意研究材料的細節性、生活性、情景性和研究層面的深入性,因此,少有高屋建瓴的抽象概括和泛泛而談的大道理,呈現出一種特殊性。在研究中,對這種特殊性,不能強調過度,否則教育敘事研究毫無意義。其實教育敘事研究也有一定的“普遍性”,這種“普遍性”表現爲一種“啓發性”和一定環境條件下的“參照性”。人們瞭解了有意義的教育、教學、生活事件後,所產生的那種心領神會,唏唏之嘆,那種“曲盡意猶在”、“掩卷思不罷”之感,正是這種“普遍性”。隨之,後繼者也纔會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對其參照和仿效。最後,主觀性和客觀性的關係。面對衆多的事件,敘事者根據自己的主觀價值判斷,進行“篩選”,對其所思所悟也無不流露出敘事者以及研究者的主觀價值取向和態度,體現出社會科學尤其是人文科學的特色。這本無可厚非,但敘事者和研究者也不能毫無節制地任其主觀價值傾向四溢,儘量保持某種客觀態度,把握一定的度,堅持“篩選”、“判斷” 、“反思”的批判性和理性,遵守起碼的研究規則

參考文獻:

[1]程方生.質的研究方法與教師的敘事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xx,(8).22.

[2](美)約翰.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3.

[3]寧虹,鍾亞妮.現象學教育學探析[J].教育研究,20xx,(8).

[4]陳嚮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10.

[5]王凌.教育科研方法的選擇與應用簡論[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xx,(3).

[6]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敘事研究[J].中國小管理,20xx,(9).

[7]黃愛萍,唐小華.關於教育敘事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20xx,6,(2).

[8]陳娟.教育敘事研究及其方法[J].班主任,20xx,(2).

[9]陳振中.論教育敘事研究的若干理論問題[J].上海教育科研,20xx,(9).

[10]馮晨昱,和學新.教育敘事研究述評[J].上海教育科研,20xx,(7).

教師教育敘事7

幼兒園星期五的晚餐有時會是炸醬麪,那是小六班的孩子最喜歡的了,不光是因爲炸醬麪的味道好,還因爲可以用手來吃!

用手吃多好玩啊,不用勺子,小小的大拇指和食指捏起一根彎彎曲曲的麪條,然後仰起頭,小嘴巴一嘟一吸,哧溜麪條就進去了,再吧嗒吧嗒嘴巴,一會兒就吃完一根。最後把捏過麪條的拇指和食指放進嘴巴里,使勁舔一舔,啊,真香!

好像這個吃炸醬麪的方法是晶晶發明的,後來炮炮學會了,佳豪學會了,福稼學會了,小六班的孩子全都學會了。一到吃炸醬麪的時候,滿教室都能聽見“哧溜哧溜”“吧唧吧唧”的聲音,聽起來挺快樂的。

可是,別以爲小六班的孩子整天都這麼開心,他們其中的幾個也開始有小煩惱了呢。原因嗎,就是從上週的上週開始,班裏要排練器械操了!他們經常會這樣說:

“怎麼光練啊,我都累了!”說這話的還能有誰,自然是我們大名鼎鼎的炮炮了。

“還非得站在那個小紅點上!”守燾指了指貼在地上的小紅點,有點悶悶不樂地說。

“要是你不想練了,你就說要喝水就行,我看見晶晶就那樣!”還是嘉琪比較看得開,她說這話的時候,還用小手偷偷捂着嘴巴呢。

“老師說晶晶做操不認真,她都長得更小了。”這是脖子上掛着小布猴的鑫宇在發表意見,可別說,鑫宇這段時間長高了很多呢。

孩子們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這一週可真夠累的,現在都是星期五的下午了,都快要吃晚飯了,還練器械操呢。唉,仔細聞聞的話,都能聞到炸醬麪的味道了呢!可是不管怎樣,器械操還是要練的呀。

小六班的'孩子們站在自己的小紅點上,隊伍看起來筆直筆直的。

“晶晶,這次練習要認真啊,不能光站着不動,鍛鍊身體才長得高啊!”算一算,這個星期以來,老師已經第十二次或者是第十三次提醒晶晶了。

晶晶彎彎的眼睛笑眯眯的,點點頭說:“嗯,喝牛奶才長高呢!”音樂響起來了,可是晶晶站在小紅點上又發起呆來。

“晶晶,這個要去探險的動作要到位哈!”

“老師,我很累!”

“可是今天是第一次練啊。”

“老師我都會了!”

“是嗎,那我們跟着音樂一起做一遍,今天要學一個新動作,兩個小朋友要一起划船去探險呢。”

“哦!”晶晶眼睛一眨,轉頭看了看身邊。左邊是守燾,右邊是煦陽,唉,要是炮炮在旁邊多好啊。正這麼想着,就聽見炮炮在後邊喊:“晶晶,待會兒吃炸醬麪的時候,咱們倆挨着!”

“行!”晶晶使勁一點頭,使勁一笑,開心地做起操來。可也就一小會兒的工夫,晶晶又開始發呆了。

“晶晶,好好做操!”

“哦!”晶晶答應着,還是一動不動。

“晶晶,認真點!”

“嗯!”晶晶只是眼睛動了一下,“老師,我要去尿尿!”

“唉,這孩子事兒可真多。去吧,回來好好做操啊!”

“好!”說完晶晶一溜煙跑了。她跑出教室的時候偷偷看了看炮炮,自言自語地說:“炮炮做得還挺認真啊!我可不願意做,一點也不好玩!”

晶晶當然沒有去尿尿,她一個人溜進了寢室。上次她發現了一個很隱祕的地方,就在寢室樓梯底下,那裏有個不用的彎彎的紅色玩具櫥。裏面空空的,什麼也沒有,而且玩具櫥沒有背板,是通着的,可以把小手伸出去。彎彎的玩具櫥和樓梯背面連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空間,晶晶藏在裏面正合適。她試着蹲下,然後把小手放在耳朵邊說:“好吧,來打個電話。喂,有人嗎?沒有啊,看來我欠電話費了!”

晶晶自己玩了好一會兒,直到老師來找她:“晶晶,怎麼到這裏來了?快點回教室,小朋友們都等着你呢!”

晶晶還是笑眯眯地說:“好!”然後吧嗒吧嗒跑回教室。這時小朋友們已經開始休息了。

“晶晶你到哪兒去了?”炮炮一邊摸摸自己打綹的頭髮一邊問。

“我找到個祕密基地!”

“什麼,在哪兒?”一聽祕密基地,孩子們都豎起耳朵來。

“現在不能說——”晶晶本想賣個關子,但一見小朋友們都低下頭不聽了,她小眼睛咕嚕一轉接着說:“現在能說了,就在樓梯底下,走,我帶你們去!”

說着晶晶就帶着小朋友們跑進了寢室。

“噓,真祕密啊!”

“還有灰呢!”

“還有跟棉花一樣的毛毛呢!”

只一會兒的工夫,小小的空間裏就擠進去六個孩子,這下他們誰也動不了了。

“哎呀,太擠了!”

“我的腳!

“誰弄了我的頭髮!”

“我的肚子呀!”

“我的鞋子掉了啊!”

“必須出去一個!”

“鑫宇你出去,你太高了!”

“不,煦陽比我還高呢!”

“可是你也胖啊!”

“哼,不和你們玩了,告老師去,你們藏在這裏!”鑫宇氣鼓鼓地走了。這下空了一些,但還是有些擠,怎麼辦呢?

“再比比,看看誰還高!”這是炮炮想出的主意。唉,真可惜,剩下的五個孩子一比,炮炮最高,於是炮炮只好自己出來了。炮炮一邊走一邊自言自語地說:“是不是因爲我練操很認真才又長高的啊!”

晶晶可不想讓炮炮走,那可是她的超級好搭檔呢。沒等炮炮走出去一米遠,晶晶趕緊說:“不對不對,炮炮你快回來,咱們不比誰高,比誰胖才行!”於是孩子們比來比去,一會兒出去一個,一會兒又出去一個,反正最後這小小的空間裏就剩下炮炮和晶晶兩個人了。

“咱倆藏在這裏正好,蹲下誰也看不見!”晶晶很小聲地說話。

“藏在這裏幹什麼呢?”

“不幹什麼,就是藏着啊!”

“嗯,好,咱們藏起來!”

兩個小傢伙就這樣貓着腰藏了很久很久……

“哎,怎麼沒有人找我們?”

“對呀,怎麼沒有人?”

“咱們偷偷出去看看!”

“好,別出聲,要不就被發現了!”

兩個孩子輕輕走出寢室,來到教室門口。教室門敞開着,好像老師正在問炮炮和晶晶到哪裏去了。他們聽見鑫宇對老師說:“我知道,他們藏在睡覺的屋裏呢!”

“快去把他們叫出來,洗手準備吃飯吧!”

“好的!”鑫字掛着小布猴樂顛顛往外走。

晶晶和炮炮交換了一下眼神,快躲起來!他們往四周看,發現了小朋友們的杯子架,它緊靠教室門的右邊,還可以移動。兩個小傢伙一使眼色,趕緊躲在杯子架後面,一聲不吭。

鑫宇轉了一圈沒有找到晶晶和炮炮,她回到教室很奇怪地說:

“老師,他們不見了!”

“嗯,怎麼回事,躲到哪裏了呢?”

炮炮和晶晶樂得笑出聲來,不過他們的笑聲很小很小。但是老師着急了,趕緊出來找人。其實呀,小夕老師一出門就發現他們兩個了,但是小夕決定假裝沒看見。回到教室後小夕用很大的聲音說:“今天吃炸醬麪,想不想用小手捏着吃啊?”

這招還真靈。炮炮和晶晶一下子就出現在教室門口:“老師,我想用手吃麪條!”

“伸出小手我看看!”兩個小傢伙慢騰騰把手一伸,哎呀全是灰,是剛纔躲在樓梯後面的時候抹上的。

小夕皺着眉頭說:“太髒了,這可不行,你們兩個還是用勺子吃吧。先趕緊去洗手!”

兩個小傢伙一會兒工夫就洗乾淨手,坐在自己的桌子邊了。今天的炸醬麪看起來更好吃,裏面有小小的土豆和肉末,麪條細細的圓溜溜的,要是能用手捏着一根吃的話得多過癮啊。

可是這一次,老師說了炮炮和晶晶要用勺子吃飯。炮炮摸摸小腦袋說:“哎呀,不讓用手怎麼辦呢?”

“嗯,我有個好主意。”晶晶衝着炮炮眨眨眼繼續說:“你看着哈!”

晶晶用小小的手指頭捏起一根麪條,舉得老高老高的,長長的麪條衝着下面的小勺子轉啊轉啊,一會兒就全落在勺子裏了。然後晶晶又捏起一根麪條,讓它轉啊轉,摞在剛纔的麪條上。接着再來一根……等到小小的勺子滿了,晶晶把捏麪條的手指一起放在嘴裏,使勁咂呀咂呀,發出吱吱的聲音。等手指頭上的味道全被舔光,再把小勺子裏的麪條一口送到嘴裏,滿意地嚼起來,一邊還說着“這樣吃也挺香!”

坐在旁邊的炮炮簡直看呆了,站在遠處的小夕也看呆了。可是晶晶吃得津津有味,她吃到最後一口炸醬麪的時候說:“炮炮,待會兒咱們還藏起來吧,我還找了個好地方呢。”

“晶晶,你都是什麼時候找的啊?”炮炮一邊吃一邊問,看起來又佩服又好奇。

晶晶笑嘻嘻地嚥下最後一口炸醬麪說:“就是咱們練操的時候啊。”

其實誰都不知道晶晶接下來又要藏到哪裏,連我們大名鼎鼎的炮炮都不知道。但是後來晶晶卻不想再藏了,你知道爲什麼嗎,因爲那個時候小六班的器械操排練完——成——了!

教師教育敘事8

“老師,這個座沒人坐”

我有個特殊的孩子,她個子高高的,瘦瘦的,很漂亮,坐在教室最後一排,因爲天生智力發育有問題,所以她只能成爲我衆多孩子中與衆不同的一個。

這幾天,她心情特別好,是因爲我關注她比以前更多了,每當我在她本子上寫“你真棒啊!”這幾個字時,她總是笑眯眯地說:“李老師的`字真漂亮!”

這孩子一天天大了,懂的事比以前多了,有一件事特別有趣,她每次看到我只顧自己寫東西而不關注她時,她就會生氣的說:“李老師寫字真難看。”哈哈,她希望我關注她。

今天一早,我走到她身邊,發現她旁邊的空座上多了個座墊,她指着座位看着我說:“這塊沒人坐。”““你想讓誰來坐?”我悄悄問。“讓你坐。”她笑着誠懇回答我,我們說好了,那個座位留給我。

每一個孩子都有享受教育的權利,而她,她更渴望老師的關愛,我會常常坐在那個位置上,因爲她是我的學生,我是她的老師,哈哈,我更喜歡我是她同桌這個角色。

教師教育敘事9

一天早上,我若有所思的走在路上,孩子們一聲聲甜甜的問候聲,時時從我耳邊飄過。而我只是機械的.應付式的回答。突然,涵涵小兄弟姐妹,攔在我面前說;“教師,你是不是不鍾愛我了”“沒有”。我從沉思中醒過來,“那爲什麼我喊你,你只是嗯了一聲呢?”我連忙道歉,教師錯了,正因剛纔教師正在想問題,沒來得及和你說話,真對不起。涵涵堅信了,到一邊玩去了。這事對我的感觸很大,對孩子不能應付。不管多小的事,都要認真對待。就是一個平常的撫摸,可能影響一個孩子一天甚至生命的情緒。

教師教育敘事10

記得在我園開展的《迎新年教職工讀書會暨新教育實驗教師博客沙龍活動》結束後,我又到幼兒園圖書室借閱圖書,當我在一本本粗略翻閱的時候,一本《追尋有意義的教育》封面上的一段文字吸引着我,先來分享一下封面的這段文字吧:當我們越來越多地沉溺於瑣碎而庸常的日常教育生活之中,當我們發現自己的教育生活狀態有些疲勞且單調與乏味之時,我們作爲教師個體的生命狀態是低迷的,也許這時候我們需要從庸常化的教育生活中找到閒暇的心靈空間,讓我們從日常教育生活的慣習中超越出來,以他者的姿態來反思,回味我們自己的教育生活經歷,提升我們作爲教師存在的生活意義與質量。教育敘事也許能成爲一扇我們的心靈通向日常教育生活之意義世界的門扉。

是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對一個幼兒教師來說,她的工作狀態往往是從早晨與孩子的問候開始。緊接着,運動了,學習了,遊戲了,一連串的忙忙碌碌有時會麻木了我們的神經。而看到這樣的一段文字,好像找到了一位相知的朋友,又突然間好像呼吸到了一股新鮮的空氣。也許,我也需要利用寒假時間從庸常化的教育生活中找到閒暇的心靈空間,回味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

於是,我把這本書帶回家放在牀頭,一有空就翻閱着、閱讀着。全書分爲三輯,教育生存的真實記錄——追尋有意義的教育——教育人生的真情守望。讀着書中的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從別人那兒,我彷彿讀到了自己。也讓我倍感辛慰和鼓舞,他們的直言不諱讓我折服,他們將教師最真實的生存狀態以最真實的方式展示出來,而這些都是一直被掩蔽起來的屬於教育的弱點甚至是傷疤。“看着以前發黃的日記,我驚訝於自己對教學、對學生的這份用心,雖然剛參加工作的我,不免幼稚、無知,可那份對工作的熱情卻是現在遠遠不及的。那時的我,不光勤奮、謙虛、善於向同行和前輩請教,而且從爲數不多的日記中,我發現了自己非常可貴的'一面,那就是善於思考,不順從權威,雖然,我仍然偶爾流露對國小教師這項工作的不甘心。但這並不代表什麼,理想和現實本來就存在差距。

幸運的是,我很快發現了自己的價值。”我也曾對自己作爲一名幼兒園教師所面對的煩瑣和壓抑而感到不滿;我也曾對幼兒教師被美化的生存狀態而反感。但我所做的努力除了自己得到一大堆壞情緒外,最多也是在不會公開的日記或者家人面前發泄一下。然而,《追尋有意義的教育》這書中的十位教師,他(她)們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敢於爲教育而呼喊。從他們的講述中,我們可以知道,他們都與教育結緣,儘管有的已經離開教育一線,但都不曾停止對教育真正意義的追尋,而在這追尋的過程中所嚐到的酸甜苦辣能以如此坦然的心態陳述出來,並作出那麼深遂的思考,他們是值得敬佩的。然而更要敬佩的是主編劉鐵芳老師,他對教育,對教師人生如此真誠的敘述,也許很多人會以一種讚美詩或歌唱的方式來表達關注,但我想教師更需要的是一種傾訴。

正如劉鐵芳老師所說:“我們不敢奢望簿簿的一本小書能給當下教育帶來什麼,如果讀者能在掩卷之際感覺心中有一種無言的感動,一種對教育、對教師人生幽微的溫情,我們就心滿意足了”。也許,這本書真的無力改變更多的什麼,但至少改變了我的心境,更加堅定和慶幸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能每天面對這些形形色色且不斷成長變化着的孩子們。在煩瑣與細碎中追尋着那份寧靜,因爲我一直認爲,我們的價值應該在孩子們身上得到體現。所以,在我們付出的同時,也會從孩子們的各種回饋中時不時獲得小小的感動,浸潤我們的心房,並在相互感動中享受着幸福。這本身就實現了一種價值,一種生命的價值,而且是教師所特有的。

教師教育敘事11

每一位家長都望子成龍,這也就意味着在“成龍”的背後,一定有聰明的家長爲他做強大的'後盾。

我是一位平凡的女性,隨着女兒的降臨,我便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家長。我只有國中學歷,在這個飛速發展的高科技時代,沒有文化,沒有技術,很顯然我已經落伍了。當然,我不希望我的女兒像我一樣,剛剛步入社會,就被社會的浪潮推上岸邊,期盼着她能夠成爲一個有文化有修養的棟樑之才。

在女兒進入校園時,我便買了兩本有關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在我認真讀過之後,感觸很深,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給其他家長做個參考。

第一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經常陪孩子讀一些他感興趣的書籍,書讀得多了,識字自然而然的就多了;關於計算,經常和孩子做開“小賣部”的遊戲,讓孩子做“售貨員”,爸爸媽媽就是顧客,拿“錢”來買他的.“商品”,然後讓她來計算,由簡單到複雜,這樣計算便不成問題了。

第二做好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如何對孩子進行品格教育呢?不需要說教,不需要獎懲所有的獎懲都在日常生活裏。比如孩子小的時候輕微的磕碰會經常發生,事情發生時,我們不要大驚小怪,儘量以輕鬆快樂的心情相對,讓她覺得這是很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假如碰疼她了,我們絕不能去打小板凳,而是趕快親親她的疼處,安慰她“馬上就不疼了,寶寶不哭了”。等她狀況稍好一些時,再像對待她一樣,帶着她給小板凳揉揉疼,告訴小板凳“馬上就不疼了”。這樣一個能給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對別人會有更多理解和愛心,遇到問題從不偏執於自己的理由和利益。

第三做一個有智慧的家長。設立“記功薄”是個較好的辦法,不用金錢和物質獎勵孩子,最好的獎勵就是這個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紅花,它無法用金錢計算價值,卻無比珍貴,協助我們培養了孩子許多好品德。

第四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心情學習要比壞心情要好得多,好心情記憶更深刻。或者家長和孩子互換一下位置,讓孩子當老師來叫家長學習,或者讓孩子給家長判卷,這樣孩子會有一種責任在她的身上,就會比較仔細的閱卷。偶爾家長故意出現的小錯誤被她找出來,他會很有成就感,然後很耐心的給你講解他的答案,久而久之他就會很仔細了。

作爲一個家長,我不認爲我是一個合格的家長。我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很願意與我的女兒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教師教育敘事12

一次美工課後,我舉着樂樂小朋友畫的畫對全班幼兒說:“這花畫得很不錯,就是太大了,怎樣比樹和房子還高呢?你們見過比樹和房子還高的花嗎?”孩子們頓時鬨堂大笑,樂樂很難爲情的低下了頭。

事隔多日後,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題目恰恰是“孩子爲什麼把花畫的比樹和房子還大?”我一口氣將文章讀完,文中寫道:幼兒不一樣於成人,他們心中有一個兒童的世界,他們認爲異常重要或最感興趣的那些事物應當畫的.大一些。大人不必追求規範的畫法,而加以糾正,那樣反倒掃了幼兒的興趣而失去了繪畫的勇氣。

我這才恍然大悟,併爲因自我“無知”而錯怪孩子,對孩子造成了傷害,感到深深的懊悔。爲了“將功補過”,在以後的美術課上,不論孩子畫的好與差,我都毫不吝嗇地給予誇讚和鼓勵。漸漸地,孩子們落筆更大膽了,想象力也更豐富了,繪畫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高。

從這件事,我也真切地認識到,作爲幼兒教師,必須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學會欣賞每個孩子,要相信他們都是一個個了不起的藝術家。

教師教育敘事13

我們一起看,好嗎?

案例描述:

在課間自由活動時,王小朋友從圖書架上選了一本繪本書:《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坐在小椅子看書,周看到了,趕緊吃完點心,對坐在旁邊的王說:“這是我的書,我要看”王拿着書不肯給,周又到老師這兒來告狀:“黃老師,她拿我的書。” 我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書說:“不管誰的書,大家都可以看。”周看了看我,對王說:“王,我們一起看,好嗎?”“好吧。”王欣然同意了。

案例分析:

在快樂閱讀主題活動中,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繪本書,在孩子們輪番借閱圖書的過程中,孩子們對閱讀圖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首先這本書其實不是周,只不過他剛剛借閱過這本書,他想要看這本書,就說是自己的,或者他誤認爲是自己的了,他想老師一定會幫他的,所以就有了告狀,其次周對這本書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於他來說這本書對他有一定的吸引力,他能看懂這本書裏的大致內容,就有和同伴交流的話題了,可以說孩子有一定的表現慾望,願意與同伴來分享自己的經驗了。因爲在這個快樂閱讀主題活動中老師強調了分享,因此,就有了“我們一起看,好嗎?”有了初步的合作看書,分享快樂的這一行爲的表現。 採取策略:

首先,老師可以以旁觀者的身份來讓孩子解決問題,充分理解孩子,相信孩子,讓孩子在衝突中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當孩子解決了問題,老師給予及時的鼓勵與表揚,肯定孩子的行爲表現,或者也可以給一些建議,讓孩子獲得充分的滿足感。

再次,老師在活動中做個有心人,注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行爲表現,及時捕捉孩子的行爲點,給予機會,提供條件,讓孩子有展現自我,發展自我的空間。 反思:

一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潛藏着教育契機,現在的《指南》精神也明確指出要樹立一日生活皆課程的教育理念,把理念落實到工作中,時時刻刻關注到兒童,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孩子,手中有孩子。只要我們老師做個有心人,孩子們將會給你無限的驚喜。

環節一: 組織幼兒集體觀察老師操作,看哪些東西可以沉,哪些東西可以浮,並在黑板上畫出二維的記錄表格,讓幼兒學習如何記錄觀察結果。

具體過程是:首先,教師指着面前的水盆,問道:“這是什麼呀?”(評:無效和無用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應該引起幼兒思考和探索,答案是多元的。教師的問題,按其作用,可以分爲:引起幼兒探索興趣的;激起幼兒認知矛盾的;引導幼兒探索方向的等)接着又指着面前各種沉浮材料問道:我把這些東西放進水裏會怎麼樣?”這時,有幼兒說“沉下去”,有幼兒說“浮起來”(評:這時,老師對幼兒的回答沒有什麼反饋,因爲幼兒的回答沒有符合她期望的結果)接着又有一名幼兒回答道:“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這時,老師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並且表揚了那位幼兒,要求所有的幼兒重複說“東西放進水裏,有的浮起來,有的沉下去。”其次,教師邊操作,邊在黑板上畫出二維記錄表格, 讓幼兒學習如何記錄觀察結果 (評:這一環節用了很長時間,幼兒顯得有點煩躁,原因是二維記錄表格太抽象, 不適合幼兒,而且,要求幼兒學習老師規定的記錄方式, 剝奪了幼兒探索如何進行記錄的`機會。)

環節二:幼兒以組爲單位,進行沉浮操作。在幼兒操作前,教師強調要邊實驗邊將觀察結果記錄到老師發的記錄表格中,並提出看誰做得又快又好!(評:這一要求影響了幼兒真正探索的發生! 因爲迎合老師的期望是每個孩子都善於做的。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忙於放進水中一樣物體,趕快記錄一下,根本沒有用心探索,即使有個別孩子正在探索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老師走到他身邊提醒他,要求他抓緊時間,趕快記錄,這一行爲把幼兒的探索興趣驅逐得一無所有,結果是最沒有用心探索的孩子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因爲他最快,最好地完成了老師的任務,但完成老師的任務就算達到教育目標了嗎?)

環節三:組織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情況

環節四:教師將鹽放進水中,讓幼兒攪拌並再次探索同樣物體的沉浮情況,並讓幼兒記錄。(評:教師統一放好鹽,剝奪了幼兒探索鹽量與物體沉浮的變化的機會,老師的目的在於讓幼兒認識到淡水和鹽水中物體沉浮的不同,但這一目標模式剝奪了幼兒的探索過程,其實這一認識目標的達成是長期的過程,不能因爲達成認識目標,而失落了情感目標和方法目標的達成,科學教育的目標有三個方面:認知目標、情感目標、方法目標,三者要兼顧。)

教師教育敘事14

一天早晨到園後,我習慣性地到各班轉一圈。當我來到小班活動室,進到屋裏,看見僅有四、五個小朋友在屋裏,坐在桌旁自我看書。我就說:“喲!一個個這麼聽話呀,自我在看書呢。”只聽劉騰嶽小朋友說:“教師,你看我自我梳的`頭,還抹上了油。”我說:“是嗎?你真能幹,自我會梳頭了。”這時,董佳祺小朋友說:“教師,劉騰嶽沒理髮,你看他頭髮多長呀。”我一看說:“對呀,劉騰嶽你應當讓媽媽帶你去理髮了,男孩子不能留頭髮太長,不好看。”劉騰嶽想了想說:“好吧!教師,放學後我請媽媽帶我去理髮,以後,我不留長頭髮了。”

總會有“護頭”的孩子,但只要我們大人多加教育,多加強引導,他們還是會理解的。

教師教育敘事15

比賽誰先吃飽飯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說還是說,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這天突然有了轉機。

這天吃飯前,我有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說:“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說:“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裏最乾淨,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說話。”“行!”大家齊聲說,於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透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爲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說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瞭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說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