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青年教師讀後感

教師2.08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青年教師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青年教師讀後感

青年教師讀後感1

在年級書吧裏看到這本《致青年教師》,翻開後看到的第一篇文章就讓我下決心讀完這本書。

第一篇的課題是《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看完這一篇,就感覺似乎遇見了知己,他好像說出了我內心此刻正想的,回來後細細品讀,覺得這本書很不錯,適合我們這些剛剛剛剛踏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的新手們,書中講述了青年教師的很多困惑,並從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角度提出很多好的建議,以及對教育的深層闡述。這本書好似一盞燈,指引着我不斷的前行。之後在工作中遇到什麼問題,我也常常再拿起這本書,並能從書中尋找到答案。

印象最深的是《不要急》這一篇。“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好多事,都不要急。”讀着書中的每一個字,好像面前不再是一本書,而是一位長者就坐在你的面前,他清楚的知道你內心的困惑,並告訴你應該怎麼做。年輕真好,但是,無論如何不能以爲這個年齡什麼事都可以去做,也不要以爲這些事只要靠精力足就能做成。爲什麼要這麼急躁?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慢”,教育教學是“慢”的教育。對學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我們每天面對的是獨特的生命個體,我們也無法期待學生即刻變成理想的樣子,我們要有愛心和耐心,對我們的學生實施持之以恆的教育。

“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裏。它的亮度就在於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髮光,一直在照耀着學生面前的道路;教師的進德修業應當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終止。”走上教師這一職業,也就意味着選擇了一條不斷學習的道路,要時時充電,這樣才能“傳道授業解惑也。

青年教師讀後感2

最近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裏面的很多觀點是我贊同並且需要學習的:教育是爲明天的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所以教師必須要有理想;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爲了讓未來的社會超越今天的文明,這就是理想。教育本身就是美麗的事業,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她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她當然需要理想。學生的學習過程,實質應當是儘可能有效擺脫教師的過程。

我喜歡有理想的人、純粹的人。其實讀罷這本書,我的感觸最深的就是老師給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很多,可能是老師不能想象到的或者是不察覺的。老師培養的`是未來的人,在明確這一觀點後,我們再來研究我們的教學。研究如果想培養未來的祖國的建設者們,我們需要從哪方面下手。

我認爲首要需要解決的是老師的教育觀。老師們需要不斷地汲取知識、營養。多讀書,讀好書。老師只有不斷地汲取知識,才能面對如今知識面如此廣的學生。其次,我覺得老師需要做到的就是明確自己要培養的是什麼樣的學生。在授予孩子知識、培養孩子能力之前先要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現在的00後們,都是父母眼中的小公主小阿哥,在家裏是集“萬千寵愛爲一身”,但是,老師們需要明確,再怎麼集大家的寵愛,他到了社會,還是要融入集體,融入社會,必須讓孩子明確自己的道德觀並養成良好的習慣,其次纔是課堂知識的吸收。

做一個純粹的人,愛自己,愛學生。

青年教師讀後感3

《致青年教師》這本書, 不僅適合青年老師閱讀,而且適合所以擁有教育夢想的教師閱讀。作爲班主任的張萬祥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一個既勤奮、踏實,又與時俱進的班主任形象浮現在腦海。他讓積累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同時又是一個愛遨遊網絡的班主任,很多像張老師一般年紀的老教師接觸網絡較遲,大部分對網絡的不甚瞭解,更別提應用。而張老師網上收徒,幫助青年班主任的成長、網上著書立說等,讓網絡爲他所用,跟上了時代步伐,做了一個新潮的班主任。

我反覆看了好幾遍《做一個講求藝術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科學,也是藝術。講求工作藝術,可以事半功倍,迎難而上,甚至化腐朽爲神奇,可以走出教育的低谷,開闢教育的新天地。教育藝術就是變單向灌輸爲雙向交流,變圍追堵截爲巧妙疏導,變疾風暴雨爲和風細雨,變操之過急爲循序漸進,弦外之音代替逆耳的訓斥。”

讀着這段文字,讓我看到班主任工作雖然艱鉅,但是充滿情趣與挑戰。做一個班主任本來要學習地方就很多,如果事無鉅細都要從生活中去總結,那麼要做一個合格的班主任就太漫長了。有這樣有種說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之所以看得那麼遠,是我站在巨人肩膀上。有張老師這樣的毫不保留地把經驗介紹給晚輩的班主任存在,我們何懼當班主任呢?

閱讀這本書,讓我更深地領會到:班主任就是個萬精油,往往需要多才多藝,要想當個合格的班主任,還得學習、學習、再學習。

青年教師讀後感4

今天我讀了吳非老師所寫的《致青年教師》第一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

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書上有這樣一些話“班會上沒能忍住內心的悲傷,你哭了。因爲看到學生的冷漠,因爲看到一些學生缺乏羞恥感,你感到痛心,那我們教育孩子成爲人,我們必須自己首先使情感正常的人哭泣落淚,未必是軟弱,因爲你的悲天憫人,因爲你的正義衝動,因爲你的人愛和幸福。”

我相信所有的老師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開班會的時候,或者在課上的時候,有些孩子不聽話或者一些社會現象而讓你流淚悲傷,那就讓我們的眼淚流出來,不要阻止它流下來,這是你情感的表現,哭泣也落淚,未必是軟弱,作爲指引者的教師,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去關注,並與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閱讀的經歷,他的閱讀在於他閱讀量的多少與是否有效。如果是有效的,就會產生人文情懷,他的情感就能被喚醒,也一定會有所感動。如果在他人生中缺少了閱讀,那缺少的不僅僅是語文教育的需要,更是人成長的需要,一個人閱讀積累,代表他的發現就會越多,對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也會有所提高。

學生的閱讀很重要,而老師的閱讀更重要,教師的閱讀經驗往往是學生的金精神資源,教師的情感體驗。教師應該是真善美的傳播者。

所以不要在意,學生面前掩飾自己的情感,大哭大笑,讓孩子們體驗到你情感散發,把你的愛,你的悲傷失望,你的恨,都真實地袒露在學生的面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