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思政課心得體會

教師1.72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思政課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思政課心得體會

教師思政課心得體會1

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教師道德品質不僅是教師自身的行爲規範,而且還是作用於學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與否,關係到到素質教育能否得以正確順利地實施。通過教師業務學習,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教師的母愛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驗都證明了母愛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爲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着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爲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爲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副教書育人的重擔。

教師思政課心得體會2

這一節課據說是我們全國每一個大學生都是要學習的,而且是全國大學生同時間一起上的,所以在還沒有開始上課的時候,我就倍加期待,因爲這種大型的思政課肯定會講授許多的知識,給予我們認知上的啓迪。

果然,這次的思政課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因爲我們都是在家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聽課。這次的思政課,主辦方邀請了四名專家老師來給我們上課,這次的思政課都是根據我們當前實際情況來給我們講課的,分別從整體的工作規劃、具體的預防措施、歷史講解和我們所有青少年應當具備的責任和義務等方面來給我們上課的。這樣精彩的講課,這樣精彩的內容,用網絡上的方式來說就是“講的都是幹活”,所以四位專家老師給我們線上講課的時候,我還準備了一個小本子來做筆記。這樣大的講課是我以前從沒有經歷過的,看網上網友的反饋跟我差不多,彈幕一直都沒有聽過,據說還因爲來聽課的同學太多都給服務器給擠崩潰了。

這一次的思政課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讓我有很多的感觸。通過四位老師的講課,讓我對於當前的實際情況有了更深的瞭解認識,還讓我掌握了很多的防範措施,這些都是能夠給予我很多幫助的方法。

當然,這次的思政課讓我體會到的遠不止如此,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讓我知道面對這樣嚴峻的考驗,我們也越應該要有一定的擔當,這是我們每一個大學生應該具備的,也是我們每一個青年的責任。越是面對這樣的困難,我們就越要堅強,要向那些艱苦奮鬥、捨己爲人的前輩們學習,要有他們那種大無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中面對怎樣的困難,我們才能夠不驚慌失措到不知所措。我們要有一定的擔當,這是我們每一個青年大學生的責任,我們要更加的愛護自然,我們要爲綠色環境做出貢獻,我們還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們每一個生物都是整個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們應該要做到的是和諧共處,我們作爲一名大學生,應該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動植物、不濫砍濫伐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輕易就能夠做到的,也是我們應該做到的。在今後,我也將努力做好這些工作。

雖然現在這堂全國大學生一起上的思政課已經結束了,可是帶給我們深刻體會確實一直在我腦海中迴盪,真的的震耳發聵。這堂課讓我知道我們作爲一名大學生,要有強的使命感,要有強的國家認同感,要具備定的責任意識,要積極向那些無私奉獻的人學習。

教師思政課心得體會3

習近平總書記3月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的好壞、政治覺悟的高低,不僅關係到他們一生的爲人之本、做事之道,而且還關係到民族的興衰成敗。理直氣壯開好、辦好思政課,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事業後繼有人,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所以,“思想營養”健康關乎“拔節孕穗期”。

“思想營養”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命線”。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我們黨各項工作的生命線,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如果思想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思想就會缺“鈣”,所以,思政課教師要理直氣壯地上好思政課,要在堅定理想信念做實功,在厚植愛國情懷上用真功,在品德修養上強引領,在增長知識上見實招,在培養奮鬥精神上樹樣子,用“四個自信”明心立志,引導青少年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新時代的追夢征程之中。

“思想營養”是涵養精神力量的“動力源”。思政課要重德,更要不斷完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踏實“爲人”、認真“爲事”,培育健康的人格,朝着既定方向爲之奮鬥,如果方向偏失,就會失去前行的“動力源”。青少年是祖國末來,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靠青少年一代來實現,只有激勵青少年向既定目標前進,樹大志,把祖國與人民聯在一起作爲志向的底盤,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作爲有用人才基石,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讓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推進偉大事業向前奮進。

“思想營養”是塑造人格魅力的“主渠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塑造人格魅力,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必須用開闊的視野去思考,用淵博的學識、紮實的理論功底、強大的人格魅力感染人、吸引人,用“接地氣”的理論塑造人,做到灌輸與啓發相統一,爲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補水”,課堂上既要講得“有知有味”,當好演員和配角,又要換位思考,用創新的方法將學生敬而遠之的大理論轉化爲學生的求知慾。思政課教師要善於汲取養分,涵養深厚學識,用高尚師德影響人,緊跟時代形勢提升課堂引領力,讓學生在明思辯事理中健康成長,用人格魅力爲思政課培根鑄魂,讓出彩的思政課培養更多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教師思政課心得體會4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人民日報,20xx年3月19日)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同時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青年一代思想道德修養與政治理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是培養黨和國家事業接班人的關鍵環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行動當中。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開設,能夠從學校抓起,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讓下一代從小接觸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瞭解我國黨的發展歷程,感受到黨一路走來的艱辛和不易,才能更好地傳承革命精神,教育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培養出立志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

通過思想政治理論學習,要培養理想信念堅定的人。理想信念關乎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信仰、嚮往、追求的奮鬥目標。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抓好思政教育工作,必須把“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擺在首要位置。要引導青年一代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

通過思想政治理論學習,要培養擁有奮鬥精神的人。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青年一代要在拼搏中放飛人生理想。引導青年一代養成敢於擔當、不懈奮鬥的精神,做到奮發有爲、久久爲功,勇於肩負時代使命、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真正成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教師思政課心得體會5

習近平總書記18日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瞭學校思政課的重要意義。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是國家進步和民族振興的基石,我們的教育要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大局、堅持改革創新,培養時代新人。

堅持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爲黨和國家培養人才。

堅持立德樹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質上是育人的工作。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思政課教師要善於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思政課教師要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兢兢業業,爲人師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堅持服務大局。教育要爲人民服務、爲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爲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在學校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就是要緊緊圍繞“提高教育質量”這一中心工作,落實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育人育心,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培養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堅持改革創新。要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爲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八個相統一”。這“八個相統一”,每一個都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如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思政課教師要善於運用社會熱點和本土事蹟作爲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課堂探究活動中激發家國情懷,求索理論之美,懂得貴在實踐。

教師思政課心得體會6

通過本學年的教育實踐和政治思想品德的學習體會,我進一步瞭解到教師職業的神聖,使命的崇高,責任的重大。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對本階段政治學習的心得體會。

一、教師要具有無限的愛生之心。

沒有水就不成爲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實際行動落實到“教書育人”這一歷史使命上去,只有在自己的崗位上把本職工作做好,才能爲培養更多的有素養的人才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幹一行,愛一行”。嚴格要求學生是教師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證,教師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關愛學生,纔會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受到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如果教學中忽略了這種情感的關愛,就等於抽掉了教學的靈魂。教師在授課中的情感以及伴隨而發的語言,不僅能激活學生聽課的情緒,而且能增強說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學生纔會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纔會“親其師,信其道”。

二、對待學生要溫和、微笑、多讚揚。

微笑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熱忱、關心和愛護,是“愛”的一種表現。實踐也證明,教師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應,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說,凡是教師寄予希望的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愛護和鼓勵,他們就常常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和對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師冷淡或厭惡的學生,則勢必走向反面。

三、要以情動心,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

情通才能理達,情不通則理不達。如果教師不講情,就會把課講得乾乾巴巴,枯燥無味,影響教學效果。一位心理學家說,青少年的心靈像一架多絃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彈一下,就會使其它弦一起振動,發生共鳴,協奏起來產生美妙的音樂。如果教師能用真情撥動這根弦,使它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教學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時要講實話、真話、要理論聯繫實際,這樣學生就會感到親切,不知不覺地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從而受到生動深刻的思想教育。未來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這已經成爲人們的共識。

四、更新育人觀念,引導學生把做人放在首位。

只有學生的文明習慣形成了,精神面貌改變了,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調動起來了,做人的問題解決好了,學生自然會有求知的渴望和內驅力。

五、更新教育方法,讓人人獲得成功。

面對後進的學生,老師要關心和愛護,要當作一種教育資源來加以開發和利用,從改進教學形式和方法入手,實行分層教學,分層達標,使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獲得成功的滿足,取得不斷進取的力量。

六、加強自身學習、自我修養。

一學來,我們不怕吃苦,不懈努力,爭做模範,起好帶頭作用,發揚了奉獻精神。

“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努力踐行誠信教育,終身學習的要求,相信教育的明天會更好!

教師思政課心得體會7

【教育的祕訣——尊重學生】

美國教育家愛默生說過:“教育的祕訣是尊重學生”。這句話深得教育的真諦。

作爲社會交往活動中的成員,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都有強烈的發自心底的需要,需要別人的尊重、關懷、幫助、信任,偶犯錯誤時,還需要別人的原諒。王毓珣老師在《德育培育與生成》一書中也說到師生關係具有無選擇性、平等性、合作性、人道性和履約性的特點,其實這些特點綜合起來就是一個詞語:尊重。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擁有的是發展的靈魂,所以,我們的尊重是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

本着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前提,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一、信任學生,尊重他們的自尊心。

教育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首要的一點,應該相信學生。要善於發現深藏在每個學生心中的“寶貴財富”。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一個著名的口號“讓每個學生都擡起頭來走路”。這個口號形象的說明,必須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我認爲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有進取心,都想爭上游。在幫助學生轉化的過程中,主要是幫助他們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他們積極進取,追求進步。我在擔任七年級年級的任課老師時,有一位學生不愛學習,成績較差,自由散慢,早自習經常遲到,最要不得的是,這個學生早自習要遲到了,也不是緊張地走進教室,而是優哉遊哉地踱步進教室,對於學習,這位學生抱着的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爲此,我多次找他談話,在班上也公開批評過他,可是效果不佳。直到有一次,我在課堂上提出一個關於歷史的生僻問題,全班同學全都一頭霧水,完全回答不出,只有這個學生,非常自然地說出了答案。當時,全班譁然,大家都不敢相信,一個平常不願意讀書的同學竟然有這麼豐富的知識。經過了解,我才知道,他不愛讀書只是因爲他的家長不管他,每天晚上只知道自己出去玩牌,他的厭學是出於對家長的不滿,而他自身,是非常喜歡看課外書的一個學生,知識面非常廣。第二天,我在班上表揚了他平常的積累,也去他家家訪,和他家長說說孩子的情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家長也深刻反思自己的行爲。之後的一個月,這位學生的早自習遲到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他的轉變說明,教師對有缺點錯誤的學生,要尊重愛護他們的自尊心,理解學生的心,因勢利導,才能達到教育轉化的目的。

二、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性。

教師對學生有管理的權力,有按照社會主義教育塑造學生的權力,但在人格上我們與學生是平等的。所以對於做錯了事的學生,我們若居高臨下,簡單粗暴的訓斥,禁止學生申辯,就勢必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導致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下降。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自尊心是促使學生自我教育的前提條件,一個人有了自尊心,纔會自愛、自重,做錯了事纔會自責。因而轉變學生常常要以尊重人格爲前提,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真正收到以理服人的教育效果。一位教育家說:“訓斥和咒罵一個對自己的錯誤已經認識的孩子,只能損壞他的自重心,甚至使他的悔改之意蕩然無存。”

三、認識自己,成爲一個實誠的老師

兒童不是“縮小的成人”,孩子的心理活動與我們成人是不同的。他們容易犯錯,但也容易改正錯誤,而作爲一個成人,犯錯容易,但是承認錯誤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教師該怎麼樣面對自己的失誤呢?我認爲當老師因種種原因,造成過失的時候,要勇於面對事實,放下面子,和學生坦誠相見,該認錯的堅決認錯。在一次班級大掃除中,我代替班主任管理班級大掃除,再分配任務的時候,有一個學生似乎沒有聽我的分配,不停地和同桌說這話,於是我唬着臉說:“老師在說話的時候不許自己講話”這時,她只是委屈的看了我一眼,臉一紅,什麼也沒說。大掃除結束後,衛生委員來報告,說王某某同學自己的打掃任務比較輕,在做完自己的工作後,幫助其他同學做了很多事情,我一驚,王同學正是我在課堂上批評的那個人!我這才找來這位同學,向她瞭解上課講話的真實情況,她這才告訴我:“老師,我同桌今天身體不好,我剛纔是和她說我幫她做值日。”思前想後,我誠懇的在全班同學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過失,並表揚了她愛勞動,主動爲班級做好事。王某某聽後感動了好一會兒。從此,她更愛勞動,更愛幫助別人。我想,這樣做,老師不但不會喪失威信,反而能使學生更加信賴,熱愛和尊重我們。

總之,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我們不能只要求學生“尊敬師生”而自身卻時時扮演着學生心目中的“反面角色”。在進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耐心引導,以愛換愛,激發他們前進的內在動力,在尊重人中教育人,造就人。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的教育原則:“我的基本原則是永遠儘可能地多要求一個人,也儘可能的尊重一個人。”讓我們記住這一原則,實踐這一原則,讓每個學生都擡起頭來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