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關於教師反思

教師1.55W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麼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教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教師反思

關於教師反思1

一、對課堂師生主角的反思

課堂教學的好與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參與教學活動的人。教師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要反思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角是否投入,師生的情感交流是否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全過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並昇華到自由精神的需要。反思學生是否精神飽滿地投入學習,學生是否到達教學設計的情感狀態,有沒有更有效地途徑發展創造精神和創新本事。例如:我在講到“長江沿江地帶”和“黃土高原”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時,讓學生自我分析和思考,爾後學生紛紛發育,各抒已見。這樣不僅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供給互相交流的機會、也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並且使學生自我感悟出環境教破壞的嚴重性。進而去思考其產生的原因,從而得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二、對地理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進行地理教學實踐時,經常會發覺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自我的預期設計有比較大的差異,課後分析,原因在於進行教學設計時過於夢想化,因而也就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揮出夢想的效果。所以,教師應進取反思教學設計是否針對學生認識現狀和理解本事以及當時的教學情景,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進取改善,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課堂效益。

比如“季風”這節資料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學生往往忽視它的存在,這節資料的知識很重要並且涉及到有關確定風向、其他洲的景觀等,怎樣把要學的知識點與學生的興趣有機結合並很好的調動起來我設計跟我們本土有關的問題導人,先示西亞、非洲和上海的景觀圖,再問:和上海同緯度的西亞、非洲是沙漠景觀,可我們上海怎樣是河湖密佈,耕作業發達,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對於自我生活的地方有這樣與衆不一樣之處,學生一下子興趣大增,議論紛紛,想立刻明白個究竟。我公佈答案:這是歸功於受季風(夏季風)的影響,接下來的教學學生帶着找謎底的心境去探究、主動學習的成效顯而易見。

三、對地理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師的反思也是針對教學過程進行的,我們要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自主學習本事是否提高等情景進行反思,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去反思去分析,怎樣才能更合理的`促進學生內在素質的發展,怎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比如我在講交通運輸中的點時,我沒有用教材中的材料,而是以我們縣三大汽車站爲例,以過去的區位與此刻的區位進行比較分析,讓學生明白汽車站的區位選擇與哪些因素密切相關,同時提出我鎮規模擴大和兩大交通幹道的建成,又將如何影響我鎮汽車站的區位呢又該如何佈局才更爲合理有效呢?

我認爲,這種探究式學習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教師對教材的全面把握,教師還必須有較高的教育和研究本事。有較強的設計本事和控制本事,並有利於展開教學、經過創造性思維的課題來引導學生學習和本事的發展,對教學過程有充分的估計,能隨時調控學生的學習障礙和分析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對學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確的評價。

四、對學生知識掌握實際情景的反思

教學設計時要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對教學資料進行合理化處理,制定出目標、重點與難點等。但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會碰到設計的目標與學生的掌握有較的差距。在進行“地球的運動”章節的教學設計時,原先我是這樣的:課時定6課時,按照教學設計的步子走,循規蹈矩,知識點全部講好後再上一節練習課。結果,做到關於正午太陽高度和白晝長短的知識點時,絕大部分的學生無法解題,把課堂上學的都“忘記”了,其實是當時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根據的實際,我首先把基礎打好,一步步紮紮實實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表及裏把知識點傳授。

在後的實際教學中我用經緯儀演示把學生國中學過的地球、地圖知識點重新熱一下,這樣的實物演示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大有幫忙併且充滿好奇。知識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由黃赤交角一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一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季節變化和晝夜長短的季節、緯度變化一四季的更替,注重在黑板上邊畫邊講結合經緯儀實物演示,並且講練組合,每一個難懂的知識點講好就練習。講練組合一來能夠檢驗學生掌握得如何,不懂再講解。二是就某些練習中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反思。三是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經過我適當點拔能順利的攻克難題,自信大增,不知不覺中學生很好的掌握比較難懂的知識。所以,對於那些抽象理解性強的知識,教師應當根據每屆學生的實際情景進行設計而不是一個教學設計使用終身。

五、對地理教學反饋的反思

地理是實踐性和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要完成新課標中規定的三維教學目標,除了師生在課堂上的教與學之外,目前反饋最主要來源於練習,練習也是一種再學習的過程。經過練習。不僅僅能夠檢查課堂教學的效果,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並且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本事、探究本事、創新本事和自主學習本事。所以,反思教師給學生的地理作業是否是科學的,多樣的、開放的,是否對學生終身本事發展有幫忙。所以作業反饋要注重對學生地理技能和方法的訓練和培養,正如吉語所說“授人之魚不如授人之漁”。

課堂教學反思既是教學過程的一個必要環節,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又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的有效方法。不斷進行教學反思,能夠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及時發現新問題,激發教師把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實現教師的自我超越。

關於教師反思2

在備課時,我便力爭做到活用教材,關注每個學生的獨特感受,構建開放,和諧,充滿人文氣息的課堂,力求在學生參與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表達機會,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

在這節課上,我努力創設情景,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聯繫教師所給的補充資料,充分的展開聯想,體會文字背後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結合密雲二小的“一三五”理念,我做了以下嘗試。

1、做到讓學生與發現知識的人和歷史溝通。我在課前,參看了大量的資料,使我對課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於是,在課上,我安排了三個引領學生走出文本,再回到原文體會的環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他們分別是理解“小心翼翼”一詞時的處理。

2、理解比利接水時的'艱辛時的處理;理解野生動物的危險性時的處理等。

此外,在課上我還想努力體現多層次、多種形式的讀,在增強學生語感、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方面的作用。因此,在理解小比利是怎樣用雙手捧着水挽救小鹿的生命的;小比利是怎樣用雙手接滿水挽救小鹿的生命的;比利爲小鹿一次又一次喂下了生命之水時,我努力滲透句與句、部分與部分之間的聯繫,讓學生通過一遍又一遍的讀,加深自己對文章中一個又一個細節描寫的理解。

除此之外,我還有意地滲透了標點符號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讓學生揣摩文中歎號所蘊涵的情感。

在課的尾聲,我又讓學生伴隨着優美的音樂回顧了全文,重溫了那一個又一個感人的畫面,使情感得以昇華。我還爲學生播放了一則公益廣告,目的是走出文本,走進生活,爲學生今後的發展奠基。

總之,一節課下來,學生的情感比較到位,能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情感,在充分聯想的同時,也習得了一定閱讀理解課文的方法。但,這節課也存在着明顯的不足:課上得太碎;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的不夠;教師的語速太快,話太多……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取長補短,繼續以“一三五”理念爲指導,深挖文本,在如何讓學生在“得趣”、“得意”、“得言”、“得法”上下功夫,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關於教師反思3

進入小班已經一個月了,誰實話當時我是有壓力的,因爲教小班要比教大班孩子付出更多的艱辛。小班是幼兒從家庭到幼兒園的一個過渡階段。昨天他們還是家裏衆心捧月的寶貝,今天卻要獨自面對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短暫的適應期過後,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生活自理能力缺失、家庭過多包攬已使幼兒喪失了自理的主動性。從以自我爲中心的個體生活到有規律的集體生活,適應期伴隨着眼淚和鼻涕,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他們的身上已經悄悄發生着變化…

記得開學的第一天,我早早的來的幼兒園,爲孩子們準備了很多的玩具,活動的材料,孩子喜歡的動畫片、音樂、充足的開水等等,孩子們陸續來園了,孩子們哭着鬧着不讓家長走,我左手抱一個,右手抱一個,後面還要拉一個,頓時教室裏亂作一團,我和同班的老師及其他班的幾位老師又是給他們分玩具又是給他們講故事,孩子們才漸漸平息了哭聲。可過了一會兒有個小朋友又哭了起來,她這一哭不要緊引得別的小朋友也哭了起來,頓時活動室裏又哭聲一片,我們只好請一位老師領着張文博到外面去玩,給孩子們放上好看的動畫片教室裏才又漸漸安靜下來。午休時間到了,孩子們陸續上了牀有的拿着枕頭,有的拿着被子,他們根本就不想睡,有個孩子乾脆就不上牀上去。我只好給她搬把椅子坐在牀邊。我先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然後放了一段輕音樂,孩子們慢慢進入了夢鄉,坐在椅子上的那個小朋友也困得睜不開眼了,我剛想抱她上牀上去睡,她卻怎麼也不願意,張嘴就哭,我怕把別的孩子吵醒於是就說:“別哭,來老師抱着你睡吧。”她躺在我懷裏不一會兒就進了入了夢鄉。下午看到孩子們一個個被接走我這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大小便經常解在衣褲上,剛開學那段時間每天早上都有幾個孩子要哭,每天早上我也會條件反射地情緒緊張,但還是要耐心地處理每件事情。我想我不僅僅要做他們的老師同時還要學會做他們的媽媽,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每結束一天的工作,倒在牀上不想動了,還真覺得累。可是每當我看到自己的辛勤和愛心使孩子們取得一點進步時,一股由衷的欣慰油然而生。

孩子們入園已經一個月了,在我的耐心教育下,孩子們大都學會了上廁所。我班的許心怡小朋友是個身體瘦弱的小女孩,她的小手很小,胳膊很細,好象用力一拉會把她拉壞似的,去廁所小便,她望着便池不感邁步,我遞上一隻手,她扶着邁了過去。她小便完,我又遞上一隻手,她又拉着我的手下來,就在這牽牽拉拉中,小心怡能自己入廁了,她的媽媽說:“心怡上幼兒園進步真大,謝謝您老師。”因爲我是幼兒教師,我就要對家長負責。當家長把他的心肝寶貝送到我懷裏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責任有多重!我要像媽媽一樣呵護孩子,關愛孩子,幫助孩子。我又要做媽媽無法做到的——教師的責任,我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引導他明白道理,幫他探索世界奧祕。家長的期望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我要對家長負責,還家長一個健康,快樂。活潑聰明的寶貝。

我班有個小男孩叫張浩,他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平時就是對爸爸有點“黏糊”。由於年齡小,每天入園時總是眼淚漣漣、嘟着嘴巴,一臉的不高興。爲此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怎麼樣才能讓張浩很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開學第二週的禮拜一,張浩還是紅着眼睛來上幼兒園了,他奶奶悄悄告訴我,中午吃午飯能否不吃蔬菜,能否在幼兒園不睡午覺的事而鬧得不開心。於是便拉着奶奶的手,非要奶奶在坐位上陪他一小會才罷休。奶奶走後,我微笑着對張浩說:“快來,和我們一起玩遊戲。”我悄悄觀察張浩的反應,他忍着不讓眼淚“冒出來”,嘟着嘴巴很不情願的參加到我們的表演遊戲中,慢慢地融入了我們的`活動裏。見此情景,我又對其他小朋友說:“張浩真棒,你們想看他畫的小手畫嗎?”

這麼一說,小朋友們都很快坐端正了 ------ 良好的情緒一直延續到吃點心。吃點心時,我又一次鼓勵張浩,結果張浩非常快樂的吃完了點心。點心後我把張浩叫了過來,“你今天吃點心可真快,第二名呢!回家把這好消息告訴爺爺、奶奶好嗎?”張浩情緒高昂地說:“好!”第二天,張浩帶着可愛的笑容,早早的來上幼兒園了。我怕張浩會再一次帶着不好的情緒來園時,於是我就利用他喜歡聽故事去吸引他的注意力。我先以微笑迎接他,故意忽略他的消極情緒。讓欣賞故事來感染他,使他不自覺地融入我們的活動中,忘掉不高興的事情。()接着我又在小朋友們面前表揚他,並請大家都來欣賞以此來愉悅情緒。當良好的情緒圍繞着他的時候,我適時地對他進行了疏導,並用點心第二名的事實鼓勵他,和他約定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在幫助胡正傲的過程中,我對幼兒的情緒教育也有了新的認識。每個孩子送幼兒園都得有個適應的過程,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有種拘束感,不如在家裏放鬆,所以他就不喜歡去幼兒園,但我覺得家長一定要堅持送他去,幫助孩子渡過這個時期。家長平時要多給孩子一些關愛,讓孩子知道送他去幼兒園並不是不要他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很愛他的,並且要及時去接他回家,消除孩子的恐懼感。如果孩子生病了,在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儘量不要給孩子請假,可以給孩子帶着藥去幼兒園,請保健老師幫助按時吃藥就可以了。另外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關於幼兒園有趣的小故事,在無意間給孩子講講幼兒園的好處,比如: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做遊戲,有很多新鮮豔的玩具可以玩,有很多好看故事書等,引導孩子嚮往幼兒園。

家長也可以多和老師溝通,家園配合,多表揚、多鼓勵和多關注,慢慢的他就會重新愛上幼兒園的。愛和安全感是幼兒最基本的需要之一。這種需要能否得到滿足,直接關係到幼兒是否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由此可見,愛和安全感這個前提非常關鍵,可以說,不滿足幼兒對愛和安全感的需要,就等於不給幼兒做好孩子的機會。幼兒將來對自己和他人的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教師對他的態度,以及教師能否滿足幼兒對愛和安全感的需要。對於像張浩這樣的孩子,教師不應該認爲孩子事多,而應意識到他是對愛和安全感的需求比較強烈,所以我們要以更爲寬大的耐心,不厭其煩地一次又一次地證實自己對他的愛,正確的引導他愛上幼兒園這個大集體。

有人說“咖啡的味道又苦又甜,幼兒教育也是這樣,因創新而苦,因創新而甜。”的確,“創新”是我們教育工作的靈魂,因循守舊、毫無創意只能使我們的教育工作停滯不前。“只有創新型的教師,纔會培養出富有創造力的孩子”。我認爲創新型教師需要有一份責任感,需要有一顆“童心”,需要有一雙善於觀察幼兒的“慧眼”,需要有不必精但一定要廣的知識面。這樣纔會讓自己的智慧放射出光芒。國小英語教學反思幼兒園教學反思野荷塘教學反思

關於教師反思4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指出:“說到怎樣教,對學生還得有所認識,不認識他們獲得知識和掌握技能的過程,怎能培養他們的知識技能?”。如何認識學生獲得知識和掌握技能的過程,除了學習鑽研心理學、教育學、等理論知識外,我覺得更要重視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教育活動爲出發點,對自己在教育活動中的行爲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課堂教學的實踐作爲認識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目標、教學環節、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分析和總結。通過反思,使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更優化的教學狀態。通過教學與反思的相結合,不僅可以使自己成爲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學工作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創造性,而且還可以在反思中獲得理性的昇華和情感上的愉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質,從而使教師體會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爲“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能成爲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滿足於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受到

關於教師反思5

五年級上冊12課《伊索寓言》選材生動、篇幅短小,但寓義深刻,符合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學生喜歡聽、喜歡讀,理解起來難度不大。其中《牧童和狼》的故事更是學生從小就耳熟能詳、脫口而出,而且每則故事的寓意也非常明確,學生一讀就能在文中找到。因此我認爲教學的難點是如何讓學生能從故事中走出來,真正把故事中那個抽象的道理,化爲一份實實在在的收穫。

接下來說一說在具體教學環節上我做的一些改動。課文本身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我沒有花太多時間講解課文內容,而是在第一課時結束時,佈置學生回去嘗試着改寫其中一篇,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只要不偏離主題即可。第二節課我和學生們交流時,發現學生們智慧超羣,他們給課文加了很多細節,令我刮目相看。比如:“牧童大聲呼救,村民們有的拿着鐮刀,有的扛着鋤頭、鐵杴、榔頭,急急忙忙的`趕過來,老人們帶着小孩子在後面遠遠地跟着。”這一處添加的很奇特,我就追問:爲什麼要加上村民們的表現?沒想到學生回答的很有道理,村民們出來打狼肯定要帶一些工具,不可能空着手來。老人和孩子都是弱勢羣體,不可能去打狼,遠遠地站在大人們身後可以躲避危險……回答的真是太好了,我連聲稱讚。

自己改寫寓言故事,其他學生評判優劣,我覺得一舉多得,既可以讓他們自讀課文,自覺接受寓言故事的教育;又可以鍛鍊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在改寫、評判的過程中,加深對寓言故事的理解,獲得新的閱讀感受。

關於教師反思6

在我教了人音版國小音樂第五冊《草原上》一課之後,我更深地理解了音樂課堂中的“有效”二字,雖然是短短的四十分鐘,卻使我受益匪淺。

教學反思:

這堂課中我有兩點收穫:

首先,簡化理論知識。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不給孩子灌輸複雜的音樂理論,而是簡化其並轉化成有趣、生動的`形式,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本課就先通過讓學生聽、唱、吹、奏來感受音的時間長短,在無形中接受了這個感知後,然後再用簡單的語言讓學生知道長短音的基本概念。

再是做到主動參與,合作學習。能否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地學習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在情境提示中讓學生主動地去記歌詞,並不是讓學生去硬背歌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我用這樣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用打擊樂器表現長短音。先讓幾個比較積極的學生來表演,以此給其他學生做榜樣,這樣就能調動起全班的表演慾望,在往下的分組創編表演能夠順利地進行。因爲在這個部分之前已試過讓他們表演打擊樂器,他們的學習已被調動起來,因此學生們都顯得很積極主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的能力,爲小組作努力取得好成績,同時增強了與人互相協調,互相配合的團體合作精神。

關於教師反思7

在探究式科學教育活動中,爲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樂於探索、善於合作的精神,教師常常會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組織幼兒自主探究的環節。因爲,這種方式不僅有利於促進同伴間的交流,讓幼兒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相互協作的方法,還可以學會傾聽、學會借鑑同伴的經驗、學會取長補短,從而自主地建構知識。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發現,不是任何教學內容都適宜採用合作的方式的,教師在採用合作的方式時還存在着一些問題。下面結合一個大班科學案例來談談我的感受與體會。

一、活動背景

“看一看,分一分”是一個大班的科學活動,教師要求幼兒兩人合作,將藍色的刺球、藍色的正方體積塑、藍色的小長條積木、白色乒乓球、白色小塑料調羹、紅色扭扭棒、紅色塑料瓶蓋、紅酒瓶塞、回形針、鐵墊片、玻璃彈珠、玻璃骰子、小鐵球等14種操作材料按照顏色、形狀或其他特徵進行分類。

 二、觀察記錄

在活動中,我的任務是觀察一名叫豆豆的男孩子。當我順着配班教師手指的方向尋找我的“目標”時,我看到了一個長得虎頭虎腦的小男孩。這時,他也正擡頭看着我。就在我倆眼神交匯的一剎那,他慌亂地轉移了視線,望向了別處。看來,他是個容易害羞的孩子! 在教師介紹完操作要求之後,孩子們很快就進入操作階段。只見,和豆豆合作的那個小夥伴幾乎包攬了所有的操作任務,豆豆幾次伸手想參與,都被他拒絕了。無奈之下,豆豆只好乖乖當起了觀衆。當看到小夥伴將藍色刺球、白色乒乓球和紅色瓶蓋放在一起時,豆豆皺起眉思索片刻,同時擡眼瞟了同伴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最終忍不住小聲地說:“這個球不能和乒乓球放在一起,它的身上有剌呢!”小夥伴聽了他的話,不假思索地說:“可以的,它們都是圓的!”同伴這麼一說,豆豆低下了頭,身體向後靠了靠便不再說話了。不一會兒,盤中的材料就剩下兩樣了:一個透明的有機玻璃圓柱體,一個白色塑料勺子。小夥伴一邊撓頭一邊自言自語道:“這兩個沒有地方放了。”看到同伴遇到了困難,豆豆身體向前靠了靠,指着有機玻璃圓柱體說:“這個應該和那個骰子放在一起。”小夥伴立刻打斷他的話:“不可以的,骰子上面有彩色的點子,不能和它放在一起。”看到自己的想法又一次被同伴否定,豆豆再次選擇了沉默。 看着這個膽小害羞的男孩一次次鼓起勇氣表達着自己的想法,又一次次被同伴無情地否定的情形,我忍不住介人了:“豆豆,你能不能告訴我們,爲什麼骰子和圓柱可以放在一起呢?”豆豆麪對我鼓勵的眼神,用極其微弱的聲音回答道:“嗯,它們都是透明的!”小夥伴不耐煩地辯解道:“可是骰子上有點子,圓柱上沒有點子啊!”“因爲骰子上有藍色的圓點,所以你把它和藍色積木放在了一起,你覺得這點它們是相同的,對嗎?”小夥伴聽了我的話點了點頭。我接着又問:“這個圓柱和骰子是不是都是透明的?”“是啊!”“既然它們都是透明的,是不是也可以放在一起呢?”聽我這麼一說,小夥伴似乎恍然大悟:“噢,只要有一點相同就能放在一起啊!”於是,順手將這兩樣材料放在了一起,隨後又自顧自地擺弄起材料來……

三、我的思考

眼前的場景不禁讓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科學活動強調讓幼兒親歷探究的過程,鼓勵同伴間的合作與交流,是爲了藉助這樣的形式讓他們在操作中建構屬於自己的科學經驗,讓他們在與同伴合作、交流中相互啓發,補充和完善自己的經驗。但是,是不是所有科學活動中的操作環節都適宜採用同伴合作的形式呢?就這個活動而言,我的看法是否定的。

首先,合作的方式不利於呈現每位幼兒分類的方法。 該活動的要求是按照顏色、形狀或其他特徵給一組材料分類。由於材料比較豐富,而且每個幼兒對材料特徵的捕捉都帶有個人的色彩,存在較大差異,他們勢必會在合作過程中產生分歧,造成一部分幼兒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擺弄材料、劃分分類的標準。 其次,合作的方式不利於性格內向的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 幼兒只有通過親手擺弄材料,才能更加明確材料的不同特徵。但由於採用了合作的方式,使得每個幼兒無法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操作,如果合作的夥伴個性很強,那弱勢的一方就很難有按自己意願擺弄材料進行分類的機會,這對於他們建構分類的經驗是不利的。因此,教師應慎選合作的方式,在適宜合作、有分工合作可能的前提下安排合作的機會,真正實現合作的意義和價值。 那麼,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我們該如何確立合作的形式,才既有利於幼兒獲得經驗,又能充分發揮合作的價值呢?

第一,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作的方式。 教師在選擇幼兒操作的方式時,不要爲了追求合作的形式而忽略合作的作用與價值,而應充分考慮形式是否有利於幼兒的發展及教學目標的實現,並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操作方式。 例如,在大班科學活動“看誰跳得高“中,由於需要對比出5種球的彈跳高度,因此一名幼兒獨立操作便無法完成,它必須通過幼兒間的分工合作才能觀察清楚,最終獲得答案。像這樣的教學內容,教師就應該選擇小組合作的形式來讓幼兒完成操作。幼兒可以在小組合作中獲得觀察、比較的方法,以及同伴間相互協助完成任務的經驗。

第二,根據性格差異安排合作的夥伴。 幼兒園裏像豆豆這樣性格的幼兒有不少,他們大都內向,不敢表達內心的想法,在合作過程中常常處於被動的地位。因此,教師在安排幼兒的座位時,可以將這樣性格的幼兒安排在性格隨和、不強勢的同伴身邊,爲他們的平等交流與合作創造有利條件。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特別關注這些幼兒在合作過程中的表現,鼓勵他們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讓他們先介紹想法,再請同伴介紹方法,藉助這樣的方式促進他們思考與表達,從而獲得發展。 我想,只要教師不追求教學形式上的潮流,一切從實際效果出發,將眼光放在每個幼兒身上,關注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及時捕捉他們的需求並加以引導,就一定能夠激發幼兒對學習科學的興趣,促進他們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

關於教師反思8

一直從事國中語文教學的我今年第一次教一年級,對於以一年級的教學方法感到無所適從,尤其是拼音教學,漢語拼音的內容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只是一些抽象的符號,難讀又難記。老師教的枯燥,學生學的沒勁,要想讓學生學好拼音,只有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下功夫。我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

1、圖、形、音結合記憶

爲了調動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我將字母的形、發音和插圖充分結合,將抽象字母具體化、形象化。如:學習a o e時,利用口形、課本上的插圖,讓學生通過看口形、插圖、編順口溜的形式,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接受、識記枯燥的拼音。

2、形近字母比較記憶

生母鐘b p d q這四個字母容易混淆,我就將這四個字母分成兩組,啓發學生用比較的方法學習。在學習時,引導學生想:b—p都是右半圓,聽廣播(b)天線往上拉,潑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圓,馬蹄(d)向上帶土,氣球(q)下邊拉繩。再加上順口溜,右下半圓b b b,左下半圓d d d,右上半圓p p p,左上半圓q q q。讓學生邊學邊看、邊說邊畫,使抽象的字母變得生動形象,這樣就有利於學生識記。

3、讓學生當小老師

有的學生在幼兒園,已經把拼音學得很牢固了,老師教一遍他們就會,我就突發奇想讓這些學生幫我教,省的他們認爲自己會了就不用學了。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很管用,不僅激發了學生當老師的慾望,也讓他們產生了競爭的意識,心想:“他能當小老師,我也能當,只要我好好學,我也會教。”學生對這種教法積極性很高,都爭着相當小老師,有些學生還因爲當不成小老師而哭鼻子呢?這種方法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

4、做遊戲鞏固生母

一年級孩子小,記得快,忘得也快,我就根據他們愛玩好動的特點,將拼音的複習的方法換成找朋友。開火車、比一比、猜一猜等遊戲的新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玩耍中輕鬆的學習拼音。

總之,在拼音教學中,有苦惱,也有收穫,從無所適從到小有成就,我嘗試運用了好多方法,就是怎樣將枯燥的知識轉變成生動形象的知識,只有動起來,讓他們對學習感興趣,他們才能主動的學習。

關於教師反思9

5月24日,是我進行彙報課的日子,也是見證自己從教一年後成長的日子。回首準備彙報課的日子裏,感覺這是對自己能力的一次深層次的審視,也是對自己的一次全新的洗禮。

第一步,我對學生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四年級學生已經學會了如何打字,以及文字的基本處理技能,同時對於色彩豐富的事物是非常感興趣的,不如以顏色豐富,個性十足的藝術字作爲課堂的主題。

第二步,我變思索着如何把藝術字的技能融入到與學生的生活中,讓課堂生動活躍,所學技能又能夠學以致用。換了幾個不同的方案之後,確定利用藝術字製作個性賀卡作爲整個課堂的主題。原因如下:

1、精美的賀卡能激發學生興趣,與學生也息息相關;

2、賀卡的操作難度適合四年級的學生掌握;

3、在製作賀卡中還可以培養學生重視友情或者親情,符合三維目標。

第三步,我仔細研究了藝術字的內容,確定了重難點。重點在於學會插入藝術字。難點爲運用工具欄修改與美化藝術字。根據重難點,我把整個教學任務分成兩個,任務一解決重點,任務二解決難點。

第四步,進行整體的教學設計以及素材的準備。經過不停的修訂,我確定了大致的框架:

1、課前複習,點評上一課作品;

2、欣賞關於友誼的照片,引入製作賀卡的意義;

3、引出賀卡的步驟,設置任務一;

4、任務已完成,探究任務二,遇困難;

5、教師講解任務二;

6、學生自主完成任務二;

7、小組評比作品,教師點評;

8,總結。在設計教學思路的同時,我還準備了一系列的.輔助素材與學案,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輕鬆愉快。

第五步、由於時間關係,我沒有時間試講,決定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示出來。好在上課之前準備的較爲充分,課堂大致按照我的教學思路走,在下課鈴響起的那一霎那,我的課也剛好講完。

課後,楊主任留下來與我進行交流。他很和藹地恭賀我從教以來的進步,然後就幫我整節課進行很到位的點評。結合楊主任提給我的意見,我覺得自己還須在以下幾方面有所加強:

1、課堂引入儘量簡潔,做到快而順其自然;

2、課堂評價要及時有效;

3、多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課堂中需重視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

4、作品評價儘量讓學生多講,明確評價量規。

彙報課結束了,可是我教學之路似乎纔剛剛起航,我知道教學的還有非常廣袤的天空等着我去飛翔,在此,感謝香洲區教科培的各位老師以及給過我幫助的各位同行,謝謝你們的支持與幫助。

關於教師反思10

最近學校開展了高效課堂的一系列活動,我聽了許多老師的公開課,自身也有幸上了一節公開課,受到了很多教育,心中有很多感慨。

一.業精於勤,荒於嬉,不學習就是退步

“業精於勤,荒於嬉”這句話自小就曉得,但從這次活動中,它又重新浮現在我的腦海。做公開課需要製作課件,看到他人制作的精美的課件,當然不甘落後,躍躍欲試,鍛鍊一下自身的製作水平。但動起手來,感到不一樣了,時間長了未用,它竟然與我陌生起來。那換幻燈片吧,可沒有系統研究過,也不是甚熟悉,因此做起課件來笨手笨腳,那趕快向高手請教吧!行家一出手,就是不一樣,經高手指點,我很快就學到了很多新身手,覺的大有收益。心裏也覺得美滋滋的。通過這次實踐,我真實的感受到,現在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假如不去努力鍛造自身,就會落後於社會。

二.遊戲元素引入課堂,使課堂生動有趣。

幾節課聽下來,我感受到許多遊戲的運用,由猜謎學單詞中,我和同學一起領略了謎語的魅力;Act的.運用,課堂瞬間靈動,使我們彷彿能觸摸到同學思維火花的閃爍。這些遊戲的運用,使課堂更接近的同學,呆板的知識變得生動起來,這樣的課堂同學怎麼會不喜歡,怎麼會沒有收穫呢?俗話說,“興趣是做好的老師”當每一位同學都覺得上課是一種享受,其迸發的求知慾將使人大吃一驚。

“活到老,學到老”,新時代新要求,作爲教師的我們更應該與時俱進,趕上時代的步伐,努力充電,在知識的海洋裏鼓帆前進,讓自身的教學藝術和水平富有時代的脈搏。“路漫漫其修遠矣,我將上下而求索”,高效的課堂是教學的執着的追求,是教師心中的夢想,讓我們去探索,去追求,努力使自身跟上時代的步伐。

關於教師反思11

體育事實上也是一個長期的,反覆的過程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要想有一定的水平就必須多加練習,體育課本來就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以學生髮展爲本的宗旨。從學生的興趣着手更爲重要。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鍛鍊身體。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體育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我們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把興趣作爲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地出發點,上什麼內容都應力求找出學生容易感興趣的地方,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從而培養學生對體育的濃厚興趣,成爲他們學習,鍛鍊和創新的動力。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找到自身的價值,同時,可以進行適當地評價,讓同伴之間進一步地溝通,簡單地說說他助跑直腿擺動跳高的動作掌握情況,爲跳得更高作個準備。

感覺"轉變角色""尊重個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重視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指導""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等新課程理念已成爲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共識。學生們都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課件下載,多數學生主動熱情,課堂發言落落大方、充滿自信。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關係融洽,呈現師生、生生互動的富有活力的局面。下面淺談幾點感想

一、明確目標,使教學實踐不盲目。

教學時要把握總體目標。明確階段性目標。定準課時目標。只有明確以上三個層面的目標,實驗纔會做到既登高望遠,又腳踏實地。

二、整合課程資源,讓知識鮮活起來。

教師要活用教材資源、利用生活資源、捕捉課堂資源。課堂互動經常會生成各種各樣的資源。教學時特別關注並捕捉一些有價值的資源加以利用。如學生在練習時,有的整套動作做得好,有的某一環節做得很棒,有的提出的問題特別有思考價值,有的出現錯誤帶有普遍性等,及時捕捉並加以利用。

三、實施有效教學,使課堂活而不亂。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活起來了,師生關係融洽,學生競相發言,課堂非常熱鬧。必須理性對待,實施有效教學,讓課堂活而不亂。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也要讓學課件下載生學會遵守規則。要重視培養學生必要的課堂習慣、獨立學習習慣、小組合作性學習習慣的養成。每一個教學活動的目標指向要清楚,過程要落實,要有實在的成效,真正讓孩子學有所得。要紮紮實實地進行雙基和良好習慣的訓練。

今後我一定會經常反思,用反思促進教學,每天反思一點,每天進步一點,引導自己不斷在反思中成長。

關於教師反思12

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如何解決這些突發狀況使我們個人能力的體現。同樣在教學中也是如此,因爲教學就是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隨時會出現各種突發狀況,如何解決這些突發狀況是我們作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機智的體現。而這些教學機智正是我很欠缺的,所以在這半年要是能更多的培養我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也會使我在實習中收穫很多。

因爲現在畢竟是剛開始實習,所以一些都想着按部就班,順順利利地進行,從沒想過怎樣處理突發狀況,直到趙曉晶老師在晚上十點敲開我宿舍的門,告訴我她明天有急事,想跟我調一下課,我想也沒想,二話沒說就給答應了。但後來越想越不對,因爲當天剛給那兩個班上了課,要是第二天上課就還得要講新課。但問題是本來是週五纔給這兩個班上課,還有兩天半的時間呢,所以新課我才備了一半。我對課本內容還沒有特別深刻的把握,怎麼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啊!越想越緊張,以至於一晚上都在想第二天怎麼給這兩個班上課,躺在牀上就在想通過什麼方式來上課,課本上都有哪些內容,重難點如何突破,越想腦子裏越亂,也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帶着這種心情,一夜未眠的我早上六點多就跑到辦公室來備課了。

有的時候古語說的真是很有道理,“急中生智”,人總會在危急時候靈光一現,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大早上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坐在電腦前備課,忽然腦子裏閃過一個想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不錯,這節課我的課還沒有完全備好,再加上這一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完全可以自己理解基本知識,而我也完全可以在學生分組討論的這段時間裏再仔細考慮考慮重難點的突破。學生對基本知識都能理解,而我只需要對重難點知識再突出講解一下就好了。於是我便開始設計課程的具體流程:先把本課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告訴學生,然後讓學生自己預習課本,預習完之後再小組討論,之後小組派代表搶答,我給各組計分,到本課結束的時候再把分數做一個統計。最後給得分最高的小組一定的獎勵。

有了這個辦法,但還是心裏沒底,於是就忐忑的進入班級講課。沒想到的是我已進入班級講了今天的上課規則就立刻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課堂上表現的非常積極,課堂氣氛也十分的活躍。完全出乎了我的想象,學生們的積極也完全把我的緊張情緒給驅散了,我也是融入到其中,越講越有激情,以至於講完課還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鑑於在第一個班裏通過這種方式收穫了極好的效果,在之後的六個班我同樣也都是用了這種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讓我不僅感覺我是在教學,更感覺我是在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感覺通過這樣一節課,我與學生們的'關係更近了。我的這種應激產生的教學方式甚至也得到了我辦公室前輩的一致好評,頓時心裏滿滿的成就感,感覺當老師竟是這麼幸福的。

其實我才能夠這次突發事件的應對中學到了很多:首先是遇到突發狀況不要慌,首先要使自己冷靜下來纔有可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其次,思維不能固化,要能開拓自己的思維,找的解決問題的合適的辦法;最後,要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只要能與學生相處的好,你採用什麼教學方式學生們都能積極地配合,那麼任何突發狀況都能輕而易舉地化解。

關於教師反思13

據瞭解,對於學生學習困難形成的原因,只有極少數的教師認爲是因爲自己教得不好。大多數教師都歸因於學科內容難、學生素質差、家庭教育環境不良等教師以外的因素。這表明,教師對自己在學生形成學習困難的過程中的一些不良影響並沒有足夠重視。而學生卻認爲,學生有學習困難,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原因在於教師的教學和管理。有人更是提出這樣的觀點,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些表明,教師在學生形成學習困難的過程中是有一定責任的。所以教師本身的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困難有很大的作用。作爲教師,應該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從而減少學生學習困難的產生。

在數學教學中,反思是發現問題的源泉,是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的好方法,是促進認識昇華和深刻的可靠途徑。我國古代的先哲孔子就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國外的學者也對反思的重要性作過闡述。如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曾說:反思是重要的數學活動,它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美國的波斯納指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可以說,沒有反思的經驗只是狹隘的經驗,至多是膚淺的認識。而反思,可以使存在的問題得到整改,發現的問題及時探究,積累的經驗昇華爲理論。此外還能提高數學意識,優化思維品質。那麼課後我們應該反思些什麼了?以下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反思教學目的。

教學目的實沒實現是衡量一節課成不成功的起碼標準。教學目的是指在該節課學生需要理解的概念、掌握的方法、熟悉的技巧、領會的數學思想等等,是教師進行進一步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是學生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必具條件。教師反思教學目的,實際就是要通過反思教學過程真正弄清楚學生到底理沒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定理的前提和結論?會不會靈活運用定理解題?定理本身包含的思想方法?定理的適用範圍如何?本節課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是不是已經掌握?等等。要知道這一切,首先我們必須留意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精力集中、反映積極、動作迅速、愉悅樂觀等意味着學生態度熱情、主動參與、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在這樣的一種氛圍裏,學生無疑是大有收穫的。而無精打采、置若罔聞、拖拉疲塌、焦頭爛額等等則意味着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習很吃力,效果欠佳。其次檢查學生做課堂練習的情況。若大多數人能在規定的時間裏正確完成規定的題目,則教學目的可以說基本達到;若多數人遲遲動不了筆或只能做題目的某些步驟或即使做了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則說明學生對本節內容沒有真正弄懂,知識技能沒有過關。再次是批閱學生的課後作業情況。思路清晰、推理有據、定理公式使用得當、計算準確、步驟有詳有略,說明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知識和方法,並會用其解決一些數學問題。相反,顛三倒四、亂套公式亂用定理、計算錯誤不斷等說明知識不過關,技能不過關。還有就是下來個別調查。通過這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找出問題的所在,思考補救的措施。該補充的就一定要補充,該糾的錯就一定要糾;該集體強調的就要集體強調,該個別輔導的就要個別輔導。將當堂內容補起來,以便進行下面的學習。

二、反思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指爲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所採取的措施手段及所藉助的輔助工具。通常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我們可以採用講授式、啓發式、發現式、問題式等等教學方法,也可以利用掛圖、模型、實物、小黑板、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教學。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的好歹,完全取決於受教育對象的實際認知水平。反思教學方法,就是根據學生在當堂課的表現,從他們學習中最吃力、最不易理解的、最不易掌握的地方突破,從他們最無聊、最無味的地方入手,從他們最易忽略卻很富教學價值的地方擴展。找教師自身的原因,尋求最利於學生接受也最樂於接受、最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利於培養學生科學的創造性、最利於學生各方面協調發展的最佳教學形式。如果是課題引入得太平淡無奇,激不起同學們的興趣,可以利用數學故事、數學家的成長曆程、新奇的數學問題、身邊的數學問題等等導入;如果是定理公式的推導證明僅僅限於教材學生不好理解,可以深挖教材發掘新意改變策略,以充實的內容淺顯易懂循序漸進的形式滿足同學們的求知慾同時激發其科學知識的創造性;如果是例題習題的處理就事論事缺乏深度學生們不好掌握,可以層層深入舉一反三,在使同學們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儘量培養他們的集中思維和發散思維。如此等等,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就一定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也一定能夠上去。

三、反思教學價值。

教學價值是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下在教學的意義、思維的培養、道德情操陶冶上的昇華,是教育教學的更高境界。不是有這麼一句教育格言嗎?“教育是一項事業,需要我們無私的奉獻;教育是一門科學,需要我們刻苦的鑽研;教育是一種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的創新。”反思教學價值,就是發掘該節課富含的認識教育價值、情感教育價值、行爲教育價值。要知道每一種數學思想都深刻着我們的人生哲理,每一種解題方法都豐富着我們的價值觀世界觀,每一點滴的數學知識都淨化着我們的心靈情操。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分析,深入思考,努力拓展,不放過課堂教學中的蛛絲馬跡,不放過教材中的一字一頁,我們就一定能做得到,我們也一定能做得好。如分類討論的思想教我們辨證地看問題,函數的思想教我們既要注重問題的現象更要認識到問題的本質;又如數形結合的方法教我們什麼是數學美怎樣欣賞數學美如何運用數學美,反證法讓我們認識到解決問題不一定要正面出擊有時側面迂迴效果更好;再如數學家的成長過程可以給我們樹立榜樣激勵我們刻苦學習,我國悠久燦爛的數學發展史可以讓我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激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從而奮發讀書獻身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現代教育不是要教出一羣書呆子,不是要教出一羣高分低能兒,而是要爲這些朝氣蓬勃的少年的未來着想,爲他們豐富多彩的人生作必要的知識準備心理準備。知識是死的,忘了或不知道是可以從書本上得到的,而能力素質卻是無形的是無法教會的,但一個人的素質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存能力和發展前景。所以歸根結底,教學的價值目的在於塑造人,交給他們做人的道理,交給他們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能自我發展的基本素質,讓他們都成爲多社會有用的人。

關於教師反思14

20xx年,國家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主要指導思想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

作爲一名在職教師,我認爲“雙減”政策堅持學生爲本,遵循教育規律,着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障學生休息權利,讓學生的學習迴歸學校,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家長負擔,緩解家長焦慮情緒,迴應社會關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是利好政策。

“雙減”減什麼,義務教育階段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讓教育包括課後服務等全部迴歸學校。確保“雙減”政策的落地,我們就要大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讓學生在校內就能夠得到優質的教育,並且逐步優化作業佈置和課後服務方面的'工作,更好地讓學校所擁有的優質教學資源發揮應有的作用。

從老師的角度來說,迴歸校內教育就是迴歸教育本心。“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在校老師的教學中心是需要擺在校內的。要想有效實現“雙減”,需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主陣地作用,讓學生在學校內學足學好,這樣才能夠緩解家長焦慮。“雙減”政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學校的教學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科學利用課餘時間,開展體育、閱讀、文學、藝術等教育,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制定課後服務實施方案,提升學校課後服務質量,增強課後服務的吸引力。

“雙減”政策的出臺,讓作爲教師的我看到了國家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和力度。政策的出臺,將減輕家長的負擔,讓“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有了希望。同時也督促着教育者,要想更多辦法去努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希望加大力度將政策落地落實,切實取得實效。同時,作爲一名普通教師,我將時時刻刻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放在心上,承擔起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使命任務。

關於教師反思15

1反思能力與反思性教學

1.1什麼是反思

Dewey在1933年第一次提出“反思”的概念,他認爲,反思是一種解決問題的特殊形式,也是一個動態的、仔細的高級認知處理過程。Schon(1983)首次提出了“行動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與“行動後反思”(Reflection-on-action)兩個概念,“行動後反思”在教育領域運用較廣泛,主要是集體或小組行爲,指教師在教學實踐後的反思。在Dewey和Schon反思定義的基礎上,Fendler(20xx)認爲反思具有笛卡爾基“Cartesianbasis”的特徵,即自我認知是知識生成的有效途徑。目前,大部分教師所採用的反思途徑都是間接採用了笛卡兒的反思理論,當教師寫反思日誌或者敘事時,是將自己的生活和經驗作爲解決課堂上可能遇到的問題的知識來源[5-7]。綜合國內外相關文獻,不難發現,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實踐的全面、深刻的反思和總結,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對象和教學過程進行檢查和分析,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爲的過程,提高教師反思能力是外語教師教育的發展理念與趨勢。

1.2什麼是反思性教學

在我國,反思性教學的研究起步較晚,在上世紀90年代,受西方“反思性教學”的思潮的影響,中國的教育專家和參與教學改革的教師們,開始積極推進反思性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熊川武(20xx)在《反思性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詳細描述了“反思性教學”的定義:“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通過結合“學會教”和“學會學”的方法,不斷地找到解決自身、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問題的途徑,並進行理性的教學,最終成爲學者型教師[8]。反思性教學是對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爲的研究,要求教師提高自我意識,更新教育理念,將反思貫穿到教學實踐的各個方面。反思性教學通常由團隊領導者主導,由一線教師參與,共同分析教學中的亮點,課堂教學的獨特方法以及教學設計中的不合理之處,最後互相交流的研究活動。

2對青年大學英語教師的建議

根據大學英語課程改革要求和大學英語教師目前的職後教育現狀,青年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變得非常緊迫。許多研究表明,反思性教學是一個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方法,反思性教學可以在理論和實踐方面提高教師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意識,也可以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因此,青年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積極反思。

2.1豐富反思內容,在反思性教學實踐中提高自我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青年英語教師應該從兩個方面進行反思性思考。一方面,反思所授課程的知識結構、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和個人特質。另一方面,反思與教學有關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師的.定位角色,專業發展規劃和職業滿足感等。此外,教師應該意識到培養反思的自我意識。

2.2採用多樣化的反思性教學方法

青年大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和知識水平採用不同的反思方法。許多國內外專家和學者都提出過不少有效的反思方法和策略。RichardsandLockhart(1996)在《反思性教學在第二語言課堂》一書中介紹了一系列有助於研究課堂教學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教學日誌、課堂報告,調查問卷、音頻或視頻、課堂觀察和行動研究[9]。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點和侷限性,關鍵在於教師能否根據特定的情境和目的將這些方法結合。

2.2.1教學日記教學日記是教師對教學事件的記錄或描述,寫教學日記有兩個目的:

(1)對教學事件和想法進行記錄,爲事後的反思做準備。

(2)寫作本身的過程有助於觸發教師的教學心得。記錄每節課的不同事件後,教師可以很容易從教學經驗找到大量不同的主題。3.2.2課堂報告課堂報告是回顧和描述課堂教學點的結構化的清單或列表。撰寫課堂報告的目的是爲教師定期監測教學事件提供快速和簡單程序,比如課堂的不同環節分別花了多少時間,課堂的有效率如何等等。

2.2.3調查問卷調查問卷是教師在短時間內收集關於教學信息的便利手段,如學生的態度、信仰、偏好和動機等。

2.2.4音頻或視頻記錄音頻或視頻記錄可以反映教師在課堂上的行爲全過程,能爲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提供最生動、最直接、最有用的信息。音頻或視頻的優點在於它可以重播,可以反覆檢查,讓我們捕獲到很多課堂上通過其他方式不容易觀察到的細節。

2.2.5課堂觀摩課堂觀摩是教師通過參與課堂或者聽課的方式,觀察和分析同行的教學活動。教師進行課堂觀摩後,可以和授課教師交換關於教學過程的問題和行爲的觀點,課堂觀摩是一個反思、分析、綜合和實踐的循環過程。

2.2.6行動研究行動研究的目的在於促進教師的發展和提高教師對課程的理解,最後改進課堂教學。行動研究是教師通過收集和分析教學材料和信息,採用自我反省的方式來做出決策並改進教學實踐的過程。在行動研究過程中,教師通常作爲研究者和參與者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2.3注意反思和實踐相結合

教學反思貫穿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整個教學實踐過程,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求教師有一定的教學理論素養,特別是要掌握教學反思理論,掌握教學反思的內涵、特徵、形式及如何進行教學反思等知識。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是相輔相成的,掌握紮實的教學理論是教學實踐的前提,教學實踐是檢驗教學理論的唯一標準。教學反思是溝通理論和實踐的橋樑,教學反思是否科學、有效,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進行檢驗。要成爲優秀的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從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出行之有效的經驗和方法,經過理論加工後,再將這些經驗指導以後的教學工作。因此,青年大學英語教師應立足於課堂教學實踐,不斷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把教學反思作爲促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水平和促進自我發展的有力工具。

3結語

反思性教學要求教師通過分析和研究自身的教學行爲,解決“如何教”和“如何學”的問題,是教師探索合理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促進自身職業發展的過程。在反思性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青年大學英語教師應提高自我意識,更新教育理念,將反思貫穿到教學實踐的各個方面。

標籤:反思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