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學組織形式

教師1.86W
教學組織形式教案一:

1.教學組織形式概說

教學組織形式

(1)教學組織形式

所謂教學組織形式,就是根據一定的教學思想、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主客觀條件組織安排教學活動的方式。

(2)教學組織形式的發展

①個別教學。

我國宋代以前的各級官學和私學,歐洲古代和中世紀的教育均採用個別教學,它是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教學組織形式。個別教學就是教師在同一時間以特定內容面向一個或幾個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教學組織形式辦學規模小、速度慢、效率低,但卻能較好地適應個別差異。17世紀以後隨着班級授課在世界範圍的普遍採用,個別教學就成爲了教學的非主要組織形式。但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個別教學在歐美各國重新受到重視。

②班級授課。

17世紀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其《大教學論》中提出了班級授課制,即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進行教學的制度。19世紀中期,班級授課製成爲西方學校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在1862年創辦的京師同文館,並在1904年的癸卯學制中以法令的形式確定下來。

③特朗普制。

20世紀50年代出現於美國,由教育學教授勞伊德·特朗普創立。它把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個人自學結合在一起,以靈活的時間單位代替固定統一的上課時間。是中學高年級和大學中值得推廣的教學組織形式。

2. 班級授課制及其改革

(1)班級授課制的優點和侷限

①班級授課制內涵及特徵

班級授課也稱班級教學,是根據年齡或程度把學生編成固定人數的班級,由教師按照教學計劃統一規定的內容和時數,按照課程表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其基本特點是:

第一,以班爲單位由教師同時對整個班級進行教學。班級是按照學生年齡和知識水平編成的,且人數和成員相對固定。

第二,以課爲單位來安排各科教學。教學內容按學校和學年分成許多既有系統又相對獨立和均衡的部分,每部分採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教學活動。

第三,除了部分低年級的教學外,教學分學科進行。即每節課一般用於某一門特定學科的教學。

第四,各科教學以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爲準。每門學科一般都依據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規定各學年的教學內容、各學年的教學目標。

(2)班級授課制的優點與侷限

班級授課的優越性在於:

①一位教師能同時教許多學生,擴大了單個教師的教育能量,有助於提高教學效率。

②以“課”爲教學活動單元,可使學生的學習循序漸進,系統完整。

③由教師設計、組織並上“課”,以教師的系統講授爲主兼用其他方法,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④固定的班級人數和統一的時間單位,有利於學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學的內容和進度並加強教學管理,從而可贏得教學的高速度。

⑤在班集體中學習,學生可與教師、同學進行多向交流,互相影響、互相啓發和相互促進,從而增加信息來源或教育影響源。

⑥班集體內的羣體活動和交往有利於形成學生互助友愛、公平競爭的態度和集體主義精神,並有利於形成學生其他一些健康的個性品質。

班級授課的侷限主要有:

①教學活動多由教師做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②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性學習,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③時間、內容和進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難以在教學活動中容納更多的內容和方法。

④由於以“課”爲活動單元,而“課”又有時間限制,因而往往將某些完整的教材內容人爲地割裂以適應“課”的要求。

⑤教學面向全班學生,步調統一,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於因材施教。這也是班級授課最易遭受批評的缺陷。

(3)班級授課制的當代變革

目前,班級授課制仍然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但它也越來越暴露出其缺點。爲了彌補班級授課制的不足,國內外進行了許多改革實驗主要有:

其一,班級小型化。

其二,選科制

其三,開展小隊教學。

3.備課與上課

(1)課的類型和結構

課的類型是依據一定標準把課劃分爲不同的種類,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單元。依教學任務可分爲單一課和綜合課。按教學方法劃分,課的類型有講授課、實驗課、練習課、作業課、討論課、自學課等。

課的結構是指課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順序和時間分配,也稱爲教學的基本環節。其組成部分主要有:引發學習動機、激活舊知識、呈現新知識、鞏固新知識、知識的轉化與遷移。

(2)如何備課

備課是上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鑽研教材。首先,要研究課程標準,把握本學科總的教學目標及各個單元、課題的具體教學目標,領會教學的基本要求、教材的體系範圍與深度。其次,要研究教科書,熟練掌握教科書的基本原理與知識體系,準確把握各章節的重點、難點及教材的前後聯繫。最後,廣泛閱讀教學參考資料,選取合適材料以充實教學內容。

②瞭解學生。學生認識的'準備狀態是教學的起點,爲使教學充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活動應切合學生的實際。

③設計教法。根據學科特點、任務要求及學生的情況,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活動序列。

④擬定教學計劃。首先,要擬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其次,要擬定單元計劃,確定每個課題的教學目標,劃分課時和課型。最後,要擬定課時計劃,即教案的編制。

(3)如何上課

上課是學校中份量最重的教學活動,也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一般而言,要上好一堂課,應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①目標明確,內容科學。

②方法恰當,組織合理。教學方法必須符合教材、學生、教師的特點;同時,教師應具備駕馭課堂的能力,這是課堂能夠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③師生互動,氣氛和諧。即教師和學生都能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之中,教師能引導學生的思路、啓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智力活動。

④全面發展,優質高效。一堂好課所產生的教學效果,所帶給學生的收穫應是多方面的。

教學組織形式教案二:

1.教學方法及其當代特徵

(1)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爲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關係着教學工作的成敗、教學效率的高低。

(2)當代教學方法的特徵

①以發展學生的智力爲出發點,突出了教學的發展性。

②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爲中心,突出了教學的雙邊性。

③以發揮非認知因素爲手段,突出了教學的情感性。

2.中國小常用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儘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繫。

②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③講授應具有啓發性。

④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準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儘可能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爲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言提綱。

②討論時,要善於啓發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繫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

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4) 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練習一般可分爲以下幾種:

其一,語言的練習。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其二,解答問題的練習。包括口頭和書面解答問題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三,實際操作的練習。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性學科中佔重要地位。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運用讀書指導法的基本要求是:

3.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學方法選擇的標準和依據是:

首先,必須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方法的選擇直接起着導向作用的應是具體的教學目標,爲了選擇最佳教學方法,教師必須懂得有關教學目標分類的知識,能夠把總的、較爲抽象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分解爲具體的、可操作的教學目標,並根據這些目標來確定用何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其次,必須依據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總是相對於某種課程內容而存在的。不同學科性質的教材,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再次,必須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受到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和已有知識條件的制約。

最後,必須依據教師的個性化特點。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考慮到教師自身的素養和條件,取決於教師對各種教學方法的掌握和運用水平

總之,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必須綜合加以考慮。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的,通常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種教學方法,必須把多種教學方法優化組合,綜合運用。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