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幼兒園教學反思

教師1.98W

幼兒園教學反思(一)

幼兒園教學反思

這學期,我們大班組經過幾次提議,終於實現了輪番教學。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探索,是挑戰。原因是我們大班裏面,五位男老師除了我之外,其他四位老師都不是幼教專業畢業的,但每位老師都各懷特色,而且也都在幼兒園有兩年以上的帶班經驗。唯一不足的是,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點,但身兼多個課程,每位老師的特長都沒有展現出來了,要麼就資源沒有充分的利用好。像吳昊老師,美術專業的,他們班總有好玩有趣的美術作品出來,這是我們其他班所沒有的,孩子們都很羨慕。

但吳昊老師音樂教學薄弱,這剛好與音樂專業出身而美術教師薄弱的馮老師形成了互補。就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大班組經過幾次的的討論和課程的安排,終於決定就以這種形式開展大班組的教學活動。

由於我不同其他老師都是專業教師,我是地地道道幼師畢業的,每樣都能上手,但卻也沒有突顯出自己作爲男幼師的優勢。在實施輪番教師這種教育模式後,吳昊老師教美術,吳煒老師教樂器,馮偉偉老師帶音樂,最初分配全茂老師帶體育,而我是幼師出身,便把科學課留給了我。但幾經思量,我覺得帶科學也不錯,畢竟這樣我也能突顯出男教師在科學方面的獨特的方式。但我個人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喜歡體育活動的,之前也一直都想在體育方面有所研究,但種種種種原因始終沒有實現,選擇有了這樣好的機會平臺,我應該爭取一下。於是最後和級組長和全老師商討之後,終於確定了我和全老師平分科學和體育課程,一人擔任十週科學課程,十週體育課程。

很開心我先擔任前十週的體育課程,現在我已經上了四周的體育課,感覺真的越來越好,說明輪番教學的方式還是值得開展的。下面是我對這四周開展體育課以來的個人反思。

對於體育課來說,先天條件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全老師體型壯碩,給人感覺是比較像一位體育老師。雖然我沒有全老師這方面的優勢,但我善於融入孩子中,以活潑的形式提起孩子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就拿這四周來說,我習慣課前先帶孩子們分成兩隊繞操場跑圈進行熱身。但第一週還行,第二週孩子們就不太願意那麼規矩的跟着你跑了。

也是,每次都這麼跑,我自己都覺得有些枯燥無味,何況孩子。於是我第二週開始帶他們跑的時候就告訴他們,我們今天還是站成兩隊跑步,但前提是你們必須遵守規則,一個跟着一個,不推不擠,老師一定能讓你們跑出看的的形狀出來。於是我第一圈還是先繞圈跑,看孩子們還是替守規則的,於是我就開始帶他們繞城S型跑,有孩子說:“老師,好像在舞龍啊。”我一看還真有點像,我就加大難度,跑得形狀越來越彎曲,越來越像舞龍,孩子都很喜歡,幾乎都能站在兩條隊伍上,但每個班也還是有幾個小朋友一興奮就亂跑,我一般先和他溝通,實在不行,我就讓他站在最後,我抓住了孩子們不願意站最後的一個的心理,我認真的實行一兩次,效果還是不錯。

態度要強硬,該遵守的規則要遵守,但課程內容還是要有趣味性一些。後來,我在跑步熱身的時候,再加上一些器械,如紙箱、啞鈴和揹着書包負重跑等。枚隔一段時間有些不一樣的東西,孩子們就很有興趣。

其實課程內容和以前的差不多,只不過現在一週內都上一樣內容的一節課,而且上的是不同的班級,這樣就等於有了很好的磨課的機會,每次上完發現有不足的地方,第二天就可以改正,在方法或內容上做一些調整。雖然現在只上了短短的四周,但自我感覺在體育教學方面還是要比以前有經驗了一些,相信再過半年我應該可以體育活動上有突破,甚至創新。

幼兒園教學反思(二)

《手指歌》是一首比較形象有趣的兒歌。邊念邊進行手指表演可能孩子們會更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學時,我先用簡單的“軲轆軲轆”手部遊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接着讓幼兒嘗試着變變小手,看小手能變出什麼來;然後我再根據兒歌內容變變,讓幼兒猜猜我的手變成了什麼,在幹什麼?最後讓幼兒伸出自己的小手一起來做一做,做一個動作學念一首兒歌,顯然孩子們對這種方式非常樂易接受,個個開心地念着、學着、做着……很是投入!

理論分析:

幼兒的'兒歌教學也可採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可能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1、採用遊戲形式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有不少兒歌的內容是描述幼兒遊戲活動的,對此類兒歌,我常採取先做遊戲後教學的方法,按照兒歌描述的內容,先組織幼兒遊玩,在遊玩中幼兒一邊動作一邊觀察,充分體驗愉快的情趣,爲學習兒歌打下基礎。

2、運用故事法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根據兒歌的內容可以看出有些兒歌是敘事性的,由於受字數和句式的侷限,敘事的跳躍是兒歌的特點之一。這時教師選擇一些恰當的關連詞或過渡句把兒歌內容串連起來,根據兒歌要求,適當增添有關的生動有趣的情節,來增加兒歌的容量,爲幼兒展開想象更好地理解記憶兒歌提供幫助。

幼兒園教學反思(三)

在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變化,對教師在一日生活中過多地組織集體活動有了一些思考,並嘗試着減少對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我沒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讓孩子們集體行動。有的三五成羣地在自然角觀察,談論着什麼;有的站在新貼出的活動區記錄表前,尋找着自己的名字,議論着誰的紅花最多;有的乾脆走到桌前,翻閱起老師中午備課時留在那兒的書。我沒有打擾他們,因爲孩子們都在做着有意義的事情,說着感興趣的話題。幼兒園生活要有紀律,同時要讓孩子生活得輕鬆,給他們支配自己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自己決定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這對他們今後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爲,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有着更深遠的意義。我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裏,要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讓他們生活得更輕鬆些。

幼兒園的孩子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歷來由老師安排,好像是天經地義。爲了照顧好孩子,我們要求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很多活動都得集體進行。當然,班級裏孩子多,排隊、等待就難免。孩子們消極、無奈地等待着,他們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他們的主動精神被逐漸磨蝕。爲了不“亂”,老師必然要規定“排好隊’,“不要隨便講話”……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躍的孩子,主動性、自主性強的孩子耐不住這無聊的等待,會經常不斷地影響紀律。從而招致老師的批評。過多的批評,造成幼兒與老師的關係緊張;過多的指責,又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進心。可見,過多的集體約束會影響幼兒的主動發展,應該儘早改革。

老師率先行動,嘗試把自主權還給孩子。給孩子們自己支配自己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根據情況決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學習合理地使用時間,安排自己的活動,做一個有頭腦的、主動的人。這種鍛鍊,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動的個性品質。它不但爲幼兒今天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創造了條件,而且爲他們今後從容地面對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