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教師1.54W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着很強的計劃性。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範文,歡迎閱讀。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一:

幼兒園科學活動:好玩的彈性物品

一、活動目標

發現物體的彈性,瞭解彈性與人們的關係。

二、重點難點

利用材料製作彈性玩具。

三、活動準備

細鐵絲、畫紙、圓柱體、橡皮泥若干。皮筋、皮球、氣球、拉力器等。

四、活動過程

1 、出示“會跳的小狗”引起興趣,瞭解物體的彈性

我們教室裏來了兩隻小狗“汪汪汪”小狗可開心了,你們看,它們跳得多開心呀!我們歡迎歡迎兩隻小狗,不過兩隻小狗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問題,想聽聽是什麼問題嗎?

(汪汪,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是怎樣跳起來的嗎?)

誰來回答這個問題?

聽,小狗是怎樣回答的,好嗎?(你們聽好了)

“小朋友真聰明,在我們的身體下有彈簧,潘老師用力把我壓下去,下面的彈簧變短了,我就沉下去了,潘老師一鬆手呀,我們就跳起來,彈簧呢也就恢復原樣了。”

教師小結:聽明白小狗的話了嗎?噢,原來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生變化,鬆開力時,又恢復原狀,這就叫物體的彈性。

2 、提供各種材料,讓小朋友感知發現彈性。

兩隻會跳的小狗還給我們帶來好多好玩的物品,等一下請小朋友去玩一玩,看看這些好玩的東西發生了什麼變化?

幼兒操作:拉拉皮筋會變長,一鬆手又變成原來的樣子壓皮球,皮球會扁,鬆手又鼓起來了。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玩的是什麼?你是怎樣玩的?發現它們有什麼變化?

3 、彈性的作用,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彈性物體有好多好多,你們知道還有什麼東西有彈性嗎?

自行車打氣,座墊裝彈簧,是爲了減少振動,夾子、理髮推子有彈簧是爲了方便使用,沙發、牀用海棉和彈簧是爲了坐躺時更舒服,水龍頭開關裏有皮墊子是爲了防止漏水,彈簧秤用來測量物體的輕重……。

4 、小製作“會跳的小人”

師:今天“會跳的小狗”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有彈性的物品,爲了謝謝他們讓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個“會跳的小人”送給他們好嗎?

出示示意圖

老師帶來了製作“會跳的小人”的示意圖,請小朋友看看,你們能看明白嗎?誰能告訴我第一幅圖示是什麼意思?第二幅呢?

老師講解後幼兒操作。

5 、結束:讓我們一起來和會跳的小狗跳舞吧。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二:

設計思路:

幼兒的一些無意舉動,讓他們突然發現:鏡子能夠反射光。在隨後與幼兒的交談中我發現,由於鏡子是生活中使用率很高的日常用品,所以,幼兒往往會產生片面的瞭解,鏡子就是照照而已,別無用處。基於幼兒的原有經驗、興趣及需求,我決定支持他們繼續探究鏡子。

因此,活動設計就從鏡子的用途開始,讓幼兒回憶鏡子的用途,然後通過“找一找”的遊戲,使幼兒逐步感受“鏡子可以反光,人們利用這個原理將其擺放在各個需要的地方,使其發揮功用,爲人類服務”。

遊戲“找一找”是讓幼兒在不轉身的情況下,從鏡子中觀察身後的玩具。由於受到遊戲規則的限制,幼兒需要不斷地調整鏡子的角度與方向,從鏡子中觀察身後的情況。遊戲開始前,教師先以遊戲者的身份,親歷了整個遊戲過程,完整、清晰地瞭解幼兒遊戲時可能會碰到的問題以及遊戲帶給幼兒的啓發。由於教師有了親身體驗,所以能發現:要擺弄手上的鏡子去觀察身後的玩具,其實是有難度的;而且,用鏡子照自己的正後方要比照自己的左後方和右後方更難:因此,需要有明顯的層次結構來支持幼兒玩遊戲“找一找”。由此,設計時我牢牢把握幼兒的學習難點,幫助幼兒層層梳理和歸納,使遊戲順利開展。

活動目標:

1.瞭解鏡子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體驗鏡子爲生活帶來的方便。

2.在“找一找”的遊戲中,嘗試通過改變鏡子的擺放位置,觀察身後的景象。

活動準備

ppt、鏡子、玩具。

活動過程

一、生活中的'鏡子

1.關鍵問題:你家裏有鏡子嗎?鏡子擺放在什麼地方?它有什麼用處?

2.小結:每個家庭都有鏡子,鏡子是我們生活中普通但又非常有用的生活用品。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是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充分感受鏡子在生活中的用處。】

二、玩遊戲:找一找

【設計意圖:從“用鏡子觀察自己”到“用鏡子觀察自己身後的玩具”,雖然只是移動一下鏡子,但這個跨度對於幼兒來說是個挑戰。而且,用鏡子觀察自己的正後方要比觀察左後方和右後方更難。因此,遊戲“找一找”需要有明顯的層次結構,以支持幼兒的學習過程。】

(一)第一次遊戲

1.遊戲玩法:利用鏡子找到“雪娃娃”和“溜冰娃娃”。但是,只可以使用鏡子,要想辦法從鏡子裏找到這兩個玩具。

2.遊戲規則:

(1)不能轉身,也不能回頭,只能借用手中的鏡子。

(2)在規定的時間內,誰能從鏡子裏找到玩具“雪娃娃”和“溜冰娃娃”,誰就獲勝。

3.幼兒在規定時間內遊戲。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三:

活動目標:

1.在敲鼓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2.使用多種材料進行探索活動,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產生聲音。

3.能大膽地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探索發現。

活動準備:

1.鼓與鼓槌、鈕釦、回形針、小玩具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敲擊鼓面,對聲音產生的原因有探索興趣。

(1)教師:新年快到了,人們敲鑼打鼓,迎接新年的到來。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大鼓,我們一起來敲一敲,聽一聽。

(2)引導幼兒說出小鼓會發出“咚咚咚”的聲音。

提問:敲擊小鼓,你們聽到了什麼?

2.通過將多種材料放在鼓面上探索,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發出聲音。

(1)提問:聲音能用耳朵聽,能用眼睛看嗎?

(2)觀察敲擊下鈕釦在鼓面上跳動的現象。

教師:請你們把一粒鈕釦放在鼓面上,然後再敲一敲,看一看。

(3)請幼兒再將回形針、小玩具等放在鼓面上,觀察敲擊使物體上跳動的現象。

(4)請幼兒把自己的小手放在鼓面上,感受敲擊鼓面的振動現象。

3.用語言與同伴交流探索經驗,引導幼兒說出看見了物品在振動,聽見了“咚咚咚”的聲音。

提問:(1)敲擊小鼓,你們的眼睛看見了什麼?耳朵聽見了什麼?

(2)沒有敲小鼓時,你們的眼睛看見了什麼?耳朵聽見了什麼?

4.引導幼兒圍繞“鼓面爲什麼會動”“不敲鼓的時候鼓面會不會動?”進行討論。

(1)提問:現在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小鼓是怎麼發出聲音的?

(2)總結:原來我們敲小鼓的時候,引起了鼓面的振動,我們的耳朵就聽見了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