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聽課評課稿(熱門)

教師5.24K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那麼應當如何寫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聽課評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聽課評課稿(熱門)

教師聽課評課稿1

今天,有幸參加了“潮涌普陀”的高端研修語文教研活動,聽了四堂課,感覺收穫很多。每堂課都是那麼精彩,每堂課都有自己的特色,讓我收穫頗多。現在我就沈四小張玲娜老師執教的《遲到》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教學思路清晰

張老師從《遲到》這篇文章中,抓出了本文的主線索:父親的嚴和疼。然後讓學生自主閱讀並找出哪些句子說明父親的嚴。學生通過學習紛紛找出句子。張老師在理解句子的時候

又用了不同的三種教學方法。第一句:張老師讓學生通過抓不同的動詞來體會父親的嚴。第二句:張老師讓學生想象,“讀着讀着,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情景”。第三句:張老師又問,“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三處同樣是體現父親嚴的句子,張老師能緊抓住文本的字、詞來理解,是學生深刻體會到父親的嚴確實讓人銘記在心。

接下來,張老師又話鋒一轉,問:“父親爲什麼要這樣打我?我被打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學生又進入課文自主閱讀,發現了父親打我另有原因。通過體會“父親什麼也沒說”父親真的什麼也沒說嗎?學生豁然開朗,父親原來很愛我!

整堂課的設計通過運用“自主閱讀,點撥方法,精讀感悟,昇華情感”的學習模式,實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發展學生的'個性。而且着重引導學生去體會作者是用什麼方法,怎樣表達出來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習任何知識都應該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過程。學習一篇文章就應當知道表達了什麼,還知道怎麼寫,怎麼表達的,這就是我們強調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張老師在教學中不失時機的在幫助學生體會人物情感的同時,引導學生去關注文章的表達方法,即從父親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細節描寫去體會父親的嚴和疼,最後得出這其實都是愛。這樣的教學設計從“嚴”到“疼”,讓學生在體會文本的時候有一種峯迴路轉的感覺,聽着感覺非常好,我們聽課的老師也隨着小英子一起經歷着這一場情感轉換。

二、重視文本的朗讀

以讀爲本爲學生真實創設了與文本對話的廣闊空間,全課採用了不同形式的讀,而且每一次的讀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目的,如突破難點的細讀,昇華情感的引讀,以讀貫穿了整個課堂,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到了文章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有聲有色的讀文,使學生更多、更直接的與文本對話,使課堂教學回歸了語文教學的本體,上出了語文課的特點,既有語文知識的生成,讀寫技能的掌握,又有情感的體現與昇華,實現了語文教學“三維目標”的融合。

三、注重情感的昇華

在課中,張老師引用了城南舊事裏的一個片段,當畫面定格在父親的眼神時,不僅學生被感動了,我們聽課老師的心也被深深地震撼了。最後林海音的一段話把《遲到》所要表達的心聲深深地烙在孩子們的心裏。當最後“父愛是什麼”的詩句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時,我想孩子們肯定明白了《遲到》裏所體現的濃濃的父愛。教會孩子體會這深沉的父愛。本堂課的情感得到了昇華。

整堂課流淌着濃濃的情,濃濃的愛。學生在讀中體會,在體會中感悟,在感悟中也流淌出對父愛深深地眷戀。我想,這堂課是成功的!

教師聽課評課稿2

日前聆聽了我校古苑老師一年級的“生本”示範課,感受頗深,真切體驗到“三人行必有我師也“,在聽課中我感覺到古苑老師的教學中人文性凸現明顯。在此,我想將我的收穫與大家分享。本課從目標來看,有兩個大要求。一是讀通讀順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二是識字。

從設計來看,對應目標做到了簡潔,主要分爲兩大塊:

一是識讀結合,寓識於讀,把課文讀好。首先是老師的示範讀,然後請小朋友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小夥伴聽,接着是錄音示範讀;學生跟着錄音讀;小組展示讀;全班讀;每一次的讀都使得學生知道自己讀的目的是什麼;同時每一次讀都要求學生指讀,讀的形式多樣,非常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在多次反覆的讀中感知了課文內容,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二是寓識字於遊戲中。

識字教學是一年級生本教學的`重點。本課教材識字量是相當大的。古苑老師採取了多個小遊戲,寓識字於遊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是小組內互幫互學,然後小組展示,接着有摘桃子游戲識字,有開火車識字,一環緊扣一環是識字認字教學,學生學得興味盎然。

古苑老師的課中讓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古苑老師非常注重學生的習慣培養。一年級正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特別是生本的'教育理念倡導小組合作、探究,對學生的傾聽習慣、發言習慣要求更高,這節課古苑老師的課堂調控能力很高,組織課堂非常強。她利用學生耳熟能詳的古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課前師生交流中,“誰的小手最聽話?誰的小手最靈巧?翻書比賽等。”非常好地培養了學生課前的準備習慣。

這次聽課對我的震撼很大,教學是要充滿熱情,充滿追求的。我一定要在以後的不斷學習中去保持這種熱情,去激勵自己不斷進取。

教師聽課評課稿3

《學記》中說:“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教師而言,更是需要與時俱進,時時刻刻保持一顆學習之心。爲了有效提高山區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近日,我校領導和老師們一起走進班級,深入課堂,積極參與聽課、評課活動。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保障,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在上課前,老師們刻苦地鑽研教材,認真地撰寫教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有生命的課堂纔是精彩的課堂,在這次聽課活動中,每一位講課老師在課堂上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課堂不再是老師一個人的演說,而是師生共同呈現的精彩。

葉聖陶說過,“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也是本次聽課的又一亮點。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講課老師在課堂上採用“送字母寶寶回家”“給韻母戴帽子”“摘蘋果”等小遊戲將枯燥的拼音課堂上得有聲有色,真正體現了快樂的課堂;國小階段的詩歌教學中,教師通過播放視頻,配樂朗誦,唱讀古詩等不同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真正體現了充實的課堂;數學課堂注重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一步步穩紮穩打,循序漸進,真正體現了紮實的課堂。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反思是進步的動力,每一節課後,學校的`領導和聽課的老師們都積極評課,及時和授課老師交流、探討,不僅給予授課老師高度的評價,同時也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意見,讓所有參與的老師們受益匪淺,聽課、評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裴炳周校長指出,“聽課、評課活動要常規化,常態課堂要精彩化,各科教師要專業化,每個學生要創新化,要切實抓好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真正提高學生素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事間互相學習,實踐與反思相結合,不僅優化了教學內容與方法,更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養。今後,我校將繼續通過優質課,彙報課,觀摩課等一系列活動,提高實踐水平,提高研究質量

教師聽課評課稿4

按上週工作安排,本週進行我校第二輪教學常規聽課,原計劃聽課七節,因臨時有變,聽課四節,分別爲xx老師《數學廣角-搭配》、xx老師《複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xx老師《修辭方法的複習》和xx老師《一次成功的實驗》。聽課是學校的一項常規工作,是教師素質、工作態度和課堂駕控能力的綜合展示,通過聽課,還能發現一個班級的學習狀態。

以《十六週聽課反思》作爲標題發表日誌,是經過思考再三的,首先不是放大自己的工作,其次我知道自己從未參與過正式的、高水平的評課,只能算是現買現賣,自以爲是的經驗別人也不一定認可,但我想,既然是交流,就應該發言,就應該去探索,優點要肯定,但必須正視我們課堂中的不足,從而在現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總體感受:

1、四位老師都注重了學生的學,都能夠盡力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這一點在課堂提問時能夠體現出來;

2、教學中都能合理把握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能聯繫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也能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

3、課堂中都融入了自己對高效的理解,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如小組合作應用的不到位或未應用,當然各自情況不同,有的課爲複習課,有的班級學生年齡小,還不知如何討論,但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大膽嘗試、敢於滲透;

4、聽課是上週四佈置的,老師們都在趕教學進度,以至於大家準備的不是特別充分,聽課不是爲完成任務而聽課,即便是不評課,也應是講一回能有所收穫。

具體如下:

xx老師《數學廣角-搭配》一課,劉老師設置上衣、下衣搭配的一個生活情境,自己在黑板上繪製圖畫,非常形象。在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說出答案,老師用粉筆相連,從課堂效果看,學生理解的很好,但如讓學生去連印象會更深一些。教學活動1中,用1、2兩個數字可擺出幾個十位數,這句話中首先不能說成十位數,而應說成兩位數,屬於語誤,其次在預留問題後給學生的考慮時間短,很多學生還沒有反應過來,就開始反饋了。教學活動2中,用1、2、3三張卡片可以擺出幾個兩位數?學生到臺前展示,學生的方法是先將一個數字扣在桌子上,然後將另外兩個數字交叉,之後扣另一張。老師對這種方法肯定推廣。個人認爲還是採用將1放十位,2、3分放個位,再將2放十位,1、3放個位。更好一些,因爲如果在今後學習中,出現四個數、五個數時,將卡片扣桌上的方法,學生很容易出錯,以學生角度考慮,先入爲主的思想很重要。習題中3名學生排成一排照相,有幾種方法?這個問題解決的非常好,劉老師讓3名學生臺前展示,再找一名學生做攝像師,將問題拋給學生,既調動了的`興趣,又啓發了孩子的思考。

xx老師《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課,是一堂複習課,董老師提前在黑板上繪製了表格,將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習題分梯度展示,包括口算、估算、計算等多種形式,用a4紙遮擋,吊足了學生胃口,也使知識點進行回放,設置非常用心。聽後感覺有三點,一是表格將知識點分的略細,如114/52、430/62、197/28與240/26、182/24、728/28、728/75兩組題區別不是很大,個人認爲可減少或提煉一組,爲後面的教學爭取時間;二是將商是幾位數的判斷方面適當放大一下,在每道計算題中都先讓學生說出商是幾位數,你是如何判斷的?因爲這是解題的關鍵所在,是學生理解的入手點;三是教學時間緊,後面商的變化規律教學沒能完成。

xx老師《修辭方法的複習》,每次聽課中,都能感受到建利老師對課堂很強的管理能力,學生養成的這種學與思的習慣。本堂課中,建利老師開門見山,提出問題:我們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學生答出了很多,有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對比、反問、設問、對偶。這裏,有的學生認爲對偶是,有的認爲不是,老師沒有當場給出答覆,因有學生拿不準,應舉例說明對偶句的特點,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在課文中去找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設計非常好,我認爲比出一些題目讓學生去判斷更能達到效果。這一教學時間爲15分鐘,時間不短,足夠用,但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在之後的反饋中體現出來了,就是因爲修辭手法多,學生不能一一記下來,或是記下後一個前面的就忘記了。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先找比喻、擬人、排比三種,給學生5分鐘時間,進行一下分解,效果會好些。再有就是課後和金友校長交流的,課堂不完整,一聽下課鈴聲,馬上就下課了,沒有課堂小結,作業,這一點,是不可取的

xx老師《一次成功的實驗》,是一堂新授課,我對這課不熟悉,聽課時我坐在一名學生旁邊讀了一遍,主旨是讓學生體會到做人要謙讓,要有先人後已的精神。個人認爲,語文教學的一箇中心點,高效不高效放在一邊,就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去懂得做人的道理,就如同我們讀文章時受感動一樣,讓他們也去感動一下,說出自己的想法。麗麗老師的素質很好,教學基本功很紮實,普通話很標準,讀文章能融入感情,適合搞語文教學,本堂課也達到了目標要求,過程完整。聽課過程中有幾點需要交流,一是我們在講的時候需要投入,也需要關注一下孩子聽的狀態,是否在跟進、思考;二是給學生編學號,在國小是否合適,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師接手一個班級,由於對學生不是很熟悉,提問時隨口問道,“穿紅衣服的女孩回答一下!”,這是非常常見的一個情境,可女孩頓了一下,將紅外套脫了,老師很尷尬,學生的理由是這麼長時間,老師不認識我,不能叫出我的名字嗎?。班裏人數不多,個人認爲課堂上招呼學生的名字作爲學生角度會更舒服;三是課上三人衝門小遊戲能夠使學生印象深刻,對理解課文有幫助,但存在危險性,應取消。

以上是自己個人的看法,不妥之處,多多交流!

教師聽課評課稿5

學校工作以教學爲中心,課堂教學是關鍵。看似平常,並不平常的課堂教學,蘊含着衆多的教學規律。教與學、講與練、主導與主體、學知識與學做人、學知識與提高能力、全面要求與因材施教等這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出,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又在課堂教學中運行。它以何種形式來組合,又以何種形式來優化就可能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怎樣來認識課堂教學規律和抓好課堂教學質量呢?聽課評課是一種行之有效地研究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怎樣去聽課,教師聽課應該按下面三個步驟來進行。

(一)課前要有一定的準備工作。

俗話說,留心天下皆學問。教師要想聽課真正學習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要有心,聽課就要做點準備工作。打算聽誰的課,應該事先問問他教什麼內容,把課本找來預習一下,看看課文寫的是什麼,是怎樣寫的,有沒有難點、疑點;同時自己設想一下,假如讓我教這樣的課文,準備怎樣教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如果聽課不做準備,匆忙走進教室,懵裏懵懂地聽,不理解教者的教學意圖,不熟悉教材,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穫。

教師去參加教研活動聽公開課也要做準備。由於大多數教師平時埋頭教學工作,對某些教學理論,學術研究知之甚少,因此去聽較高一點的公開課會有一些不適應。這就需要在參加教研活動之前,千方百計去了解與鑽研一下與之相關的學術理論,或向人求教,或者重溫自己所積累的資料。這樣能拓寬視野,縮短與"學術"的差距,這樣去聽公開課就會收穫更大一些。

(二)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教師聽課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還要有虛懷若谷的態度。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聽,還要看,要仔細捕捉講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他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皋要看學,二者兼顧。看教者對教材的鑽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要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有時教師聽課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視課堂上的每個方面。根據授課者的特點和聽課者的目的,可以適當有所側重,一般說來,對熟悉的教師,由於對其班級情況有所瞭解,可着重就其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做跟蹤式的動態分析;對一般的研究課,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達成度;對於名家的課,宜着重領略其教學風格及其相應的學術思想在課堂的體現。聽課應詳盡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也記下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零星評析。

(三)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俗話說,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師聽完課後不能一聽了之。應對課堂實況過幾遍電影,應進行反覆的琢磨。思考的辦法有很多,或翻翻聽課記錄,或與執教者交談,或將幾節"互相牽連"的課作番比較,或寫一篇"聽課一得",或乾脆將他人執教的內容拿到自己班上試試等。

在分析總結他人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每個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法。聽課的老師就要善於進行比較,研究、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在分析他人課時,聽課者還要注意分析執教者課外的功夫,看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前備課情況。這種思考對自己也會有很大幫助。

二、教師如何評課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目標是人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爲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爲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儘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準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看教學思路設計

1.作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爲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喲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二)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爲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瞭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

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鬆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鬆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2.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

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

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

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爲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一)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複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二)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三)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四)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爲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當前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還存在"四個一"現象,這應該在聽課評課中得到解決。這"四個一"是:

1,一講到底滿堂灌。不給學生自讀、討論、思考交流時間,教"講""灌"包打天下。

2.一練到底,滿堂練。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備課找題單,上課甩題單,講解對答案,怪不得學生說:"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滿堂練。''

3.一看到底,滿堂看。有的教師上課便叫學生看書,沒有指導,沒有提示,沒有具體要求,沒有檢查,沒有反饋。名爲"自學式",實爲"自由式"。

4一問到底,滿堂問。有的教師把"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而提的問題,缺少精心設計,提問走形式。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嫺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係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準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啓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經濟工作要講效益,課堂教學也要講效果。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達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鐘,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以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整體評析法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七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

第一步,從整體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

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七個內容。

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彙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