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行業

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教案

行業1.29W
  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教案

一、教學目標

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教案

1.感受漢語之美之奇之瑰麗。

2.明確閱讀的重要性與個性化寫作的必要性。

二、德育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

三、學習重點

感受語文之美,明確學習方法及要點。

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熱愛語文學科,激發他們的興趣。

五、課時設計

一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一)導語

同學們好!以後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學習語文。如果同學們在學習上有什麼疑難問題,或者在生活中有什麼困惑,我都願意和同學們交流、探討,我希望能成爲同學們的良師益友。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課。我主要是和同學們一起來探討什麼是語文,怎樣學習語文。雖說這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我覺得這確實有探討的必要性。因爲,國小階段的語文學習是以識記爲主,以字詞的積累爲主,而現在,我們同學由國小生成爲中學生了,由兒童變成少年了,我們就要去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去感悟《離騷》漢賦的氣勢如虹、唐詩宋詞的凝鍊雋永、諸子散文的詞彩句麗;去探討那栩栩如生、生動形象的四大名著。

我們有着五千年燦爛的中華文化,學習語文豐富的內涵,他能使你滿腹詩書,出口成章;他能使你洞察歷史,志存高遠;他能使你心靈純潔,感情豐富;他能使你聰明智慧,善思善辯;他更能使你文思泉涌,筆下生輝。

(二)何爲語文

一、問大家一個應該非常簡單的問題:

什麼是語文?(自由回答)組織討論。

二、小結

1.語:語言。語言是最基礎的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利用它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現代語言學要求每個人至少掌握一種語言。進入新世紀,要求更高,升學就業,考工晉級還要考英語。

中國的語言是漢語,我們國小階段的語文課就是漢語的基礎,國中的語文課在國小的基礎上加以拓寬延伸,就遠的方面而言,學好語文是爲了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就近的方面而言,學好語文是爲了自己的生存。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後面再具體講。

2.文:文字(文學)。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是人們交際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古代的人最早以結繩記事,後來逐漸有了六書造字法。我們中國的文字是獨特的方塊文字,每一個字都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學好漢字自然不用多說,寫好漢字更顯得十分的重要。漢字的書寫非常講究,書法就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

3.語文學科:我們今天要學的語文,除了說話寫字(語基及其運用)以外,還包括現代文的閱讀理解、文言文的閱讀理解、寫作等內容。以及聽、說、讀、寫這些基本能力的訓練。

4.語文的性質:語文學習必須與生活密切聯繫。語文是交際工具,它反映生活並服務於生活。語文的使用範圍十分廣泛,它可以深入到整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只要有人活動的地方就需要語文。古人有一句話叫做“處處留心皆學問”(蘇軾審雞頭案的故事),我們也可以說是“處處留心皆語文”(張大千與梅蘭芳的君子小人故事)。

三、剛纔的回答我們似乎是在力求科學。我們能不能改變一個風格,回答得儘可能詩意一些,這樣,我們以“語文是……”的形式在練習本上儘可能地多地寫一些話,給大家三分鐘時間,然而小組內交流,請把大家認爲精彩的話作上記號,待會兒請一個同學組織一下代表小組發言。

1.獨立書寫,小組交流;

2.各組奉獻,前面已經被人講過的就不必再說(發言者自己先報姓名。老師遇到十分精彩的,要問這個創作者的姓名,要求課後交上來)。

四、出示袁衛星的有關語文一段話,請大家儘快記誦。

1.大聲地朗讀。

語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潔的漢宮秋月;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門,是但求一字的數莖須;是莊子的逍遙雲遊,是孔子的顛沛流離;是魏王的老驥之志,是諸葛的錦囊妙計;是君子好逑的《詩經》,是魂兮歸來的《楚辭》;是執過羊鞭的《兵法》,是受過宮刑的《史記》;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夢中淚;是千古絕唱的詩詞曲賦,是功垂青史的《四庫全書》……(袁衛星)

2.提問:你知道其中的哪些典故?哪幾本書?

3.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典故?讀過哪些本書?

4.背誦,默寫。

(二)如何學好語文

1.你聽說過什麼辦法?你認爲哪些比較可行?(自由發言,小組討論,請另一人發言。也要先報姓名。)?

2.老師總結:課堂內外須做到“六要四多”

課內①要認真預習、聽課、作業、複習

②要積極思考並努力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③要養成記好筆記的習慣

④要把字寫得工整美觀,筆劃清楚,萬不可潦草

⑤要把話說得清楚、明白、響亮⑥要把作文寫得新穎、生動、流暢

課外①多閱讀文章、報刊、文學作品

②多寫日記、週記、心得體會

③多看有益的影視節目

④多上網蒐集資料信息

(三)語文學習的具體要求

一、做好課文的預習:

1.讀課文一遍,利用註釋或工具書讀準字音,在作業本上抄注音、註解一遍,詞語三遍。作業本距離左邊1釐米處劃一豎線。第一行寫課題,第一行第一列寫日期,第二行開始寫內容,要寫題目,題號統一寫在第一列。次日交。

2.再讀課文,試着瞭解作者寫了哪些內容,然後明晰作者的思路是什麼,文章的主要觀點是什麼,最後總結出文章的寫作技巧是什麼,語言運用特點是什麼;文章值得借鑑的是什麼,讀後受到的啓發有哪些,文章有什麼不足及需要商榷的地方。如果是名家名篇,還需要查找資料瞭解作者情況及文章誕生的背景等。書上留下讀過的痕跡。

3.三讀課文,試着用有聲的語言表達出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情緒。特別是抒情性強的作品,如詩歌、抒情散文等,吟誦得好,就學好了一大半。

二、有目的的認真聽好課,做好筆記。爭取課堂多發言,積極參加討論(四人小組,組長)。注意要收放自如。有疑問的地方先做好記號,等合適的時機再問。

三、整理思路和筆記,寫寫學習心得。按時的、保質保量完成作業。書上課後有作業的,也做在練習本上,要求同上。每篇課文上好後準備好聽寫,聽寫內容包括字詞以及一些重要的問題。作業優良計,聽寫100分計。有錯誤,及時訂正,每個寫三遍。不合格的重做重聽。

三、其他事項:

1.課前演講,寫好稿子在方格稿紙上,提前一天給老師看,內容可關於語文的各方面。時間3-5分鐘。其他同學點評。10分計。

2.隨堂作文,45分鐘完成。寫在作文本上,第一頁寫目錄。100分計。

3.做個隨筆集,給它取個名字,自己也可以取個筆名,配點畫。每週隨筆兩篇,思想健康,內容自定,形式不限,字數最少300字。5分計。

4.做個摘抄集。每週兩次,如果是短文章,全抄,寫明作者及出處;如果是書籍中的語段,至少500字。抄完後就你所摘錄的這段寫感想。感想至少也是100字。5分計。

5.剪報本,貼好後,註明報紙名稱、版面和日期。寫點評,一個點評至少100字。半個學期交一次,一個學期交兩次。優良計。

6.課外讀本自己看,選取內容自己上。加分。

7.詞語手冊自己看,抽查,扣分。

8.作業本在預習時自己做,上完課做完作業。一個單元交一次。平時抽查,扣分。

9.每人每週練習三篇鋼筆字。

10.積累。每週背誦兩首古詩詞。

三、結束語

同學們,如果不出意外,我們將要在一起度過三年的時光,我們要好好地度過這三年。我很愛你們,不過請記得愛是相互的,我也同樣需要你們愛我,非常需要。你們應該向我和其他人證明你們都是真誠、善良、懂事,並且勤奮學習的人。

我相信你們在這三年裏會是你們自己和我共同的驕傲,無論在語文學習上,還是在其他方面。我現在不需要你們在口頭向我保證,相信大家在內心已經向自己作出了保證,並且將會在行動中得到完美的體現!

  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 學習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和組織材料,學習抓住人物特徵,通過具體事例來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2. 體會、理解文章含義豐富的語言,掌握文章敘事線索。

3. 體會作者對老師的崇敬之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自尊心。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 明確文章的線索,探討文章的主題。

2. 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歸納其性格特徵。

3. 聯繫材料,領會作者棄醫從文的情感因素,體會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自尊心。

三. 教學安排:2課時

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1. 讓學生說說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並闡述理由。(有老師、

父母、朋友、還有偶爾相識的陌生人)

再讓學生說說在成長中,哪件事最讓你難忘?

由學生的回答導入文章。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講述了他與先生的交往。魯迅先生懷念藤野先生的原因與我們剛纔所講的原因是不是一樣呢?帶着這個問題,我們來看課文。

2. 複習有關《朝花夕拾》的知識。讓學生說出已經學過的兩篇課文的名稱。然後說說在《從》《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間的先後順序。

順序是《阿》《從》《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長的經歷來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憶散文集。

二. 引導學生帶着問題速讀課文。

1. 速讀課文,思考問題:

(1) 文章以什麼爲線索?寫了哪些事情?

(2) 文章重點寫了發生在哪裏的事情?此外還寫了什麼地方的事情?你能說出文章中的地點變化嗎?

2. 明確:

(1) 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學的經歷爲線索,寫了作者在日本求學的一段經歷,即寫了離開東京,去仙台學醫時藤野先生的關心,匿名信事件,幻燈片事件即離開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點寫了發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還寫到了東經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點變化:東京——仙台——中國。

三. 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敘事線索,以次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劃分

文章的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1-3):在東京的所見及去仙台求醫的緣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學醫,與藤野先生的交往及棄醫從文的經過。

第三部分(36-38):回國後對藤野先生的思念。

四. 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 朗讀課文前三段,體會魯迅文筆特點。

2. 討論交流:

(1) 這部分文字所描寫的對象是什麼?

(2) 作者對所描寫的對象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你能夠通過具體的語句來分析嗎?

明確:

所描寫的對象是“清國留學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員。對他們是一種厭惡之情,這是從他們逛公園,賞櫻花,梳辮子,學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這也許也是魯迅爲什麼要離開繁華的東京的原因所在。

(3) 一些段落在語言上有何特點?

明確:

比喻、反語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語言幽默,風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這樣描寫“清國留學生”:“但花下……實在標緻極了”

這段文字在準確地形容與細緻的描寫的基礎上,作者還把“清國留學生”的精神風貌刻畫出來了,本來是擔當着救國重任的留學生,到東京之後,則不思進取,反而追逐時髦,將頭髮弄得油光可鑑,尤其可悲的是,始終不忘記那條象徵落後和恥辱的大辮子,反而將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噁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語誇張,將諷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裏行間。

第二課時

一. 複習上節課的教學內容,

二. 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1 文章的主題是記敘在仙台求學及與藤野先生交往的經歷,那主要記敘了與藤野先生的哪幾件事呢?說說藤野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呢?

明確:

文中主要寫了修改訂正講義、訂正解剖圖、擔心我怕鬼、問中國女人裹腳等四件事。表現了藤野先生對我的關心、嚴格要求以及對學術的孜孜不倦的求實精神。

2 作者初見藤野先生時,藤野先生是什麼樣子的?

明確: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着眼鏡,夾着一疊大大小小的書,通過肖像描寫,寫了他的穿着,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現了藤野先生是一個不注重穿着的人,生活樸素、簡單。

3 朗讀第24-31段,思考,這一部分寫了那幾件事?從中可以反映出作者何種思想感情?請用文章中的語言說明。

明確:

寫了兩件事,即匿名信事件,幻燈片事件。

魯迅先生對自己到仙台學醫的動機,在《吶喊》自序中寫到“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象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有促進了國人對維新的信仰。”可見他是懷着救國救民的思想選擇了醫學這一職業的。可是,當在學醫的過程中,看到了槍斃中國人的影片後,而且圍着看的也是一羣中國人,魯迅受到了極大的刺激,於是促進了魯迅棄醫從文的思想產生。他覺得,“醫學並非一件要緊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是做毫無意義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爲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素,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爲當然要首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看電影受刺激,固然是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直接原因,但不能理解爲偶然因素,如果我們分析當時的社會狀況,魯迅先生的思想轉變還有起深刻的社會原因,這就是當時的社會潮流。早在弘文學院學習時,他就常和許壽裳等探討如何改變“國民性”問題,考慮如何提高國民素質,期間還受到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的影響。

4 我想現在肯定有些同學會有想法,本文題目是藤野先生,爲何寫這幾件事?

明確:寫日本愛國青年尋釁滋事是給藤野先生做反面襯托。寫課堂上看電影事件是作者告別藤野先生的直接原因。總之,這些材料都與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熱忱、沒有民族偏見的品質有密切關係。同時還表現了作者那份強烈的愛國熱情。

第三課時

1 到35段,已經完成了對藤野先生的回憶,爲什麼作者還要說自己回國以後的一些感想呢?

討論明確:此部分一方面表現了藤野先生對我的影響之大,另一方面表現我在實踐自己棄醫從文的誓言。

2 朗讀這一部分,畫出我對藤野先生思念的句子我影響之大的句子以及表現我實踐自己棄醫從文的句子。

3 結合課後練習一,文章以回憶藤野先生爲主,爲什麼還花大量的筆墨來寫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

從整篇文章的結構來看,是圍繞藤野先生這個中心來組織材料的,雖說也貫穿着作者的愛國注意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線,後者是暗線。寫對東京學習環境的厭惡,離開東京到仙台,是寫與藤野先生結識的前因,接下來寫仙台的學習生活,基本上與藤野先生有關,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與藤野先生的交往。寫匿名信的尋釁和看電影所受到的刺激,這些事或是與藤野先生有直接關係,或是襯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誠、在那種環境下的難能可貴。

所以,這樣一位沒有民族偏見的老師,也是魯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來讚揚藤野先生的高貴品格。

從這點看,我們教材傾向於第一種觀點。

三 小結:

課文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爲明線,以魯迅思想感情的變化爲暗線組織材料,體現了藤野先生崇高的精神和魯迅深切的愛國感情。文章語言精練,幽默而又犀利,抓住了人物的特徵,生動而又傳神,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好好借鑑,用我們的筆記住我們最懷念的人。

四 板書設計

藤野先生

明線:與藤野先生的交往——沒有民族偏見——懷念先生

添改講義 糾正解剖圖 關心實習 問中國女人裹腳

暗線:魯迅的愛國情感——棄醫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