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創業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彙編15篇)

創業8.29K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就業創業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彙編15篇)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

創業就業使用情況調研報告

爲進一步加強對xx大姐居家創業就業示範基地扶持資金的監管,更好地鼓勵扶持示範基地在引領婦女居家創業就業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近期,市婦聯採取自查、抽查的方式,對20xx、20xx兩年命名的7xx處示範基地扶持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大姐創業就業示範基地扶持資金是指,20xx年,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下發《關於大力發展全市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工作的意見》(辦字〔20xx〕1xx號),“今後五年,市財政按現行就業政策每年從就業創業資金中安排200萬元的扶持資金,支持婦女就業創業”。20xx年市財政開始列支該項資金,市婦聯與市人社、市財政經過多次協商,就資金使用情況達成一致意見,由市婦聯命名xx大姐居家創業就業示範基地,從中選出帶動婦女創業就業人數多,發展潛力大,發揮作用好、帶動能力強的基地給予獎勵扶持。基地命名、扶持採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先由縣區婦聯初審上報,市婦聯複審後報市紀檢組三重一大事項,召開市婦聯主席辦公會,研究通過後形成《關於xx大姐居家創業就業扶持獎勵資金使用情況的報告》,報市財政局審覈同意後,將資金撥付至縣區財政。從20xx年開始,突出精準扶貧工作業績突出(每個基地至少幫助1—2名建檔立卡貧困婦女)的示範基地給予扶持,20xx、20xx年,共扶持示範基地7xx處,發放資金xx00萬元,其中家庭手工業xx0處,商業貿易9處,家庭服務業5處,農家樂旅遊2處,特色種養業18處。

二、資金撥付及使用情況

(一)資金撥付情況。從調研情況看,市財政局將扶持資金撥付至縣區財政後,再發放到基地企業,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由縣區婦聯財政賬號直接撥付。蘭山區婦聯聯合區財政制定下發了《蘭山區婦女居家靈活就業扶持資金管理辦法》(蘭婦發(20xx)1xx號),資金通過區婦聯財政賬號直接撥付給鎮街道財政賬戶,由鎮街道財政統一撥付給相關基地企業,鎮街道提供資金往來結算票據。費縣、莒南縣婦聯向縣財政申請至縣婦聯賬號,再通過縣婦聯賬號直接撥付基地,基地給縣婦聯開具收據。臨港區由財政局撥付到區黨羣局,再由區黨羣局撥付給基地企業,基地給黨羣局開收據。

二是由縣區財政直接撥付。羅莊區、河東區、蘭陵縣、沂水、xx縣、蒙陰縣、臨沭縣、高新區、經濟區、蒙山旅遊區,均由縣區婦聯、或婦聯與基地一起向財政提出申請後,財政直接撥付到基地企業賬戶,基地企業給縣區財政局開收據。臨沭縣該項資金劃撥到縣財政局,由縣婦聯申請並直接支付到示範基地賬戶,示範基地負責人或財務人員在領取單上簽字以備財務人員記賬。

(二)資金使用情況。從調研情況看,資金使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購買設施設備擴大生產規模。蘭山、羅莊、河東、沂水、費縣、莒南、經濟區等部分示範基地主要用該資金購買設施設備,擴大生產規模。蘭山區的財源物流購置車輛增加工作線,歐普科貿引入三維繫統軟件用於提高作業精準率,遠程服飾購置原材料擴大再生產,華豐網絡科技電商平臺的發展購置系列設備。蘭陵縣的蒙臺蔬菜冷藏有限公司用該資金購置載貨汽車,提升了市場每天的吞吐量。平陽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投資xx萬餘元購買農業生產用具,投資萬元購置辣椒生產設備。聚匯源針紡有限公司投資9萬多元,購置設備20餘臺。金穗家庭農場投資xx萬元,購置xx米傳送帶、剷車、平板車。蒙陰胡氏縫紉有限公司用該資金購買砂帶拋光機、膠輪、砂帶等。

二是加強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河東、xx、蒙陰縣等部分示範基地用資金修路、建設車間,河東區的xx大宋食品有限公司示範基地用該資金投入傳統老工藝車間建設,可爲婦女提供xx0餘個就業崗位。xx園源食品有限公司示範基地爲方便藕池參觀、洽談業務、運輸蓮藕,用該資金修建生產運輸道路。河東區祥瑞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示範基地,用該資金建設水肥一體化微滴灌設施設備。蒙陰歐尚玩具廠用該資金改造車間xx20平方米,企業規模不斷擴大。

三是用於購買生產原材料。羅莊、河東、xx、費縣、蒙陰、莒南、高新區等部分示範基地用資金購買生產原料,xx效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用於購買麩皮等原材料。羅莊東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要用於購買種植用的生產資料。蒙陰歐尚玩具廠用於購買布料。xx長恆服裝有限公司用於購買原材料。

四是用於開展技能培訓。沂水、xx、費縣、蒙陰、市直等部分示範基地用資金開展婦女技能培訓。蒙陰祥韻家紡有限公司爲了加強對新發展加工點的建設和人員的管理,分多批次進行了專業技能培訓以及安全教育培訓等。費縣xx華箴實業對進城務工婦女、下崗失業婦女開展技能培訓,並組織外出參觀學習。xx金昇工藝品有限公司開展居家婦女xx手繡技藝技能培訓。

五是用於扶持居家靈活加工點。xx、費縣、臨沭、臨港、蒙山旅遊區等部分示範基地主要用該資金扶持居家靈活就業加工點。蒙山旅遊區利成鞋業示範基地扶持資金5萬元撥付到位後,購買單線機xx0臺、雙線機xx臺,用於新設小王莊加工點,及擴大松林子、麻店子加工點,吸納更多的.貧困婦女加入。費縣彩屹服裝廠爲那些在家加工服裝的貧困婦女提供縫紉設備,並組織到外地培訓學習,讓她們居家就能開展服裝加工,員工李玲承包了襯衫釘釦業務,月工資達1.5萬元。臨沭縣常林宏業機械有限公司資金主要用於支付加工點機械加工費,救助貧困婦女。

六是用於展示展銷平臺建設。蘭山、費縣等部分示範基地資金用於展示展銷平臺支出。xx金昇工藝品有限公司用於婦女創作成品展廳裝修裝飾、扶貧車間建設。xx利方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用資金舉辦訂貨會。費縣寶櫻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用資金去北京、東營、xx會展中心、xx人民廣場開展農產品展示展銷。

三、存在的問題

1、婦女居家創業就業扶持資金使用受限制。由於該項資金是從“就業創業資金”中列支的,與市人社局多次協商,該資金目前只適用於xx大姐居家很粗昂也就業示範基地的扶持,使用起來受到很大限制,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而且在基地補貼上,平邑縣、郯城縣屬省管財政,不享受該項補貼,存在縣區扶持不平衡現象。

2、婦女整體技能培訓受限。示範基地扶持資金只能用於單個基地本身,即使是基地用扶持資金培訓就業婦女,也只能是在本基地就業的婦女,面窄量少。婦女創業就業培訓牽扯各行各業,由於婦聯沒有培訓專項資金,只能藉助農業、商務、人社等部門資源,進行培訓,不能真正根據創業就業婦女需求開展培訓。

xx、扶持資金沒有很好的發揮作用。從調研情況看,資金用於基地發展方方面面,每個基地的基礎條件不同,對於資金使用的側重面不同,沒有很好的發揮促進婦女創業就業的作用。今後,該項資金限定用於婦女創業就業技能培訓、技能比賽、學習觀摩等方面。

四、下步打算及建議

1、召開座談會。召開示範基地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瞭解扶持資金使用情況,瞭解基地工作的實際困難和需要幫扶的方向,促進示範基地健康有序發展。

2、組織觀摩學習。選取扶持資金作用發揮好的示範基地,組織婦女創業就業帶頭人蔘觀學習,充分發揮基地的示範帶動作用,促進更多婦女創業就業。

xx、加強資金監管。及時督促縣區將資金撥付到基地,加強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和把控,不定期組織抽查,確保扶持資金髮揮作用。

xx、建議對新發展的、有發展潛力、精準扶貧業績突出的加工點、小微企業、大姐工坊等示範基地給予2—xx年的扶持,以更好的發揮示範帶動效應,帶動更多婦女居家創業就業。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2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以創業帶動就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重大方針,促進全民創業必將爲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目前就業創業已經成爲青年最具體、最現實、最迫切的需求,特別是20xx年以來,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青年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團縣委近半年來深入全縣,開展了“青年創業、就業問題”專題調研。調研情況如下:

一、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1、新增勞動力和失業人員的增加,加大了青年就業、創業壓力。

在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過程中,產業結構調整、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致使行業性失業人員數量增加;煤礦改制重組、小企業破產勞動合同終止造成大量青年工人失業或待崗;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領域快速轉移。失業人員、城鎮新增勞動力、大中專畢業生、農村剩餘勞動力四方面相互交織,給本來就十分困難的青年就業和創業工作雪上加霜。

2、文化交流水平低、技能素質不高,影響青年創業和就業。

在農村外出務工的青年中,有一定職業技能特長的屬極少數,所謂的技術大多數是一些較爲普通的木工、砌磚等,基本沒有技術含量高的人。在失業和待業青年中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不高,勞動技能欠缺,適應能力不強,就業信息不靈、就業創業能力偏低等現象,制約和影響着青年就業和創業的競爭力,進而增加了青年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區就業和自主創業的難度。

3、觀念陳舊落後影響青年就業、創業工作。

調查表明,在農村,一些青年由於戀鄉不願離開本土,有些家長對子女外出打工不放心。另外在職業的選擇上存在偏見,認爲從事餐飲、賓館、家政等服務行業低人一等,有損形象,不願意從事服務行業工作。失業職工、待業青年受到計劃經濟就業觀念的影響,在就業、創業問題上存在依靠政府、企業的依賴性心理。一部分青年一心想找長期穩定的工作崗位,對臨時性、階段性、彈性就業不認可,一些青年對工作環境、福利待遇期望高,挑肥揀瘦,從而在就業過程中喪失良機。同時還存在創業意識不強,對自主創業缺乏自信等問題。

4、相關政策不到位、資金不足,使服務青年就業工作缺乏長效機制。

雖然團縣委和信用聯社、郵政銀行實施了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但這一項目在運作過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不能滿足青年創業資金的需求。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⑴青年“貸款難”。主要原因是:

一是無物抵押。按照國家有關金融政策,金融機構發放貸款要求借款人提供抵、質押物擔保,而初創企業往往剛剛起步,大量資金用於企業的設備購置、正常運行等方面,已經沒有可做抵押的財產,而企業用房一般是租用方式,不能作爲抵押物進行貸款,用車等抵押物由於折舊等因素質押額極低。

二是無人擔保。在“無物抵押”和信用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青年企業貸款只能請人擔保,青年靠個人力量尋找且符合金融機構要求的擔保人比較少,即使找到了擔保人,常要繳納“好處費”,增加了青年企業的負擔。

⑵、金融機構“放貸難”。這是因爲:

一是放貸成本高。青年企業貸款多數是小額貸款,面廣量大,分散性強。每一筆貸款,金融機構都必須進行前期信用調查、市場調查、用款監督、催促還款,信貸成本較高。

二是抵押物不便。金融機構不願接受青年創業者提供的'諸如沒有房產證的房屋、小企業廠房設施、知識產權、私人用車等抵押品,而且即使接受了,抵押額度也很低。

三是初創企業風險大。初創企業的成果率很低,既有自然風險,也有市場風險,金融機構放貸面臨青年初創企業生產經營自然風險、市場風險、貸款戶信用風險等諸多風險因素,放貸謹慎。

二、促進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對策

1、政府促進,優化青年就業創業環境。

一是幫助青年更好地瞭解政策。可以將各級政府推出的一些諸如減免稅收、就業援助、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通過網站、公告等形式告知青年;

二是幫助青年更好地運用政策。通過舉辦創業形式分析會、報告會、政策講解課等形式,幫助青年理解政策、運用政策;

三是積極幫助青年爭取政策。針對青年就業創業政策的某些空白和缺位,聯合有關部門制定並出臺區域性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優化青年就業創業環境。

2、完善培訓體系,提升青年綜合素質。

一是針對思想觀念保守、創業意識不強的青年,通過舉辦創業論壇、創業講座、創業典型報告會等形式,引導青年轉變觀念,增強創業意識;

二是針對有創業意識、但缺乏創業能力的青年開展系統的創業素質和技能培訓,完善各級青年創業夜校的建設;

三是針對在創業過程中缺少經驗的青年,爲其配備了創業導師,進行“一對一”創業輔導。

3、政府可以拿出閒置或空置物業作爲“青年創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基地”,扶持青年創業。

目前不少政府部門或鄉鎮手中擁有相當數量的物業,建議把部分閒置物業轉化成“青年創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基地”,以無償或者低成本租金的方式提供給青年創辦企業,重點扶持青年進行高新技術、文化創業、生物醫藥等知識類、文化類、科技類行業創業。同時,以園區管理模式對“青年創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基地”進行管理,將發達國家流行的國際化商務辦公中心的模式引進到“青年創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基地”,提供共享的接待區、會議室、洽談室、培訓教室、茶水間等公共設施。爲“青年創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基地”配備法律顧問或會計助理幫助企業處理日常工作中的法律問題、資金問題、代理等各類問題。這一措施目的主要是可以降低青年創業成本,減少青年創業風險,“孵化”更多創業項目,激發起更多青年的創業決心。

4、財政支持,降低青年創業門檻。

緩解青年創業的資金“瓶頸”問題,建立“青年創業專項資金”,制定小額貸款“綠色通道”實施辦法,對於可行項目給予不同額度的貸款,推進小額信貸幫扶工作。要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青年大力發展有市場、有效益、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微型企業;幫助開拓市場,積極引導區內市場消費青年創業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房租和房屋裝修補貼,爲在青年創業園區或創業孵化器內租房的青年創業企業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積極爭取工商、稅務、衛生、城建等部門的支持,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免收行政事業性費用、減免稅費等優惠政策。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3

改革開放以來,爲了擺脫貧困、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下,我鎮廣大農村青年逐步轉變靠山吃山的傳統觀念,紛紛走出山門。開始自發的或通過各種勞務方式向經濟發達的地區流動。但是自20xx年以後,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外出務工青年提前返鄉趨勢愈加明顯。爲切實掌握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思想狀況,妥善就地安置這些接受過外面世界洗禮的農村勞動力。北平鎮團委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調查等方式相結合,深刻研究,科學對待,初步掌握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基本情況,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主要返鄉原因

這次我們從我鎮十五個行政村中選取了三個對外輸出勞動力人數且返鄉青年較多的三個行政村進行了實地調研。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衆多務工青年的返鄉原因是由於:一企業遭遇困難。不少外向型、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訂單不足、生產不飽和、出口受阻,企業出現半停產、停產、關閉、破產等情況,導致部分外出務工青年工作不穩定或歇崗、失業,從而選擇返鄉。二務工成本增加。當地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增加,但部分企業工資福利待遇並未相應提高甚至出現下降,部分外出務工青年自動辭工返鄉。三農村新政影響。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糧食收購、土地流轉等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對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產生了積極影響。四部分有技術、有資金的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感到農村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選擇回鄉創業,實現自我價值。五其他原因。由於天氣變冷、過年正常回家或者是個人及家庭原因返鄉。

二、分析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返鄉發展態勢

結合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多爲國中學歷,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在外多從事勞動強度大,勞動技術含量低的工作。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局勢下,他們成爲了企業被迫裁減的首選人羣。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發展態勢將呈現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就業不穩定狀況日益顯現,可能出現返鄉高潮。雖然大規模外出務工青年返鄉現象尚未出現,但返鄉規模可能進一步擴大。主要是歇崗、失業民工中,只有少部分選擇回鄉,大部分仍滯留原地等待或流向內地一、二線城市,繼續尋找就業機會,其就業狀況不穩定。

二是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務工收入下降,工資拖欠問題日趨嚴重。由於企業出口產品訂單減少、開工不足或停產放假,工資水平較高的沿海企業普遍減薪,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收入大幅降低,甚至出現了工資被嚴重拖欠的問題。

三是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就業形勢變化,就近轉移就業比重增加。隨着金融危機影響的持續和擴大,沿海企業用工需求將大幅減少,但隨着中西部開發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沿海地區產業向內地轉移的力度不斷加大,內地和沿海務工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加之就近就業可兼顧家庭,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將回到工源地再就業、創業。

三、我市外出務工青年返鄉可能引發的問題

(一)制約農民收入增加。我鎮的非農業人口比重較大,外出務工返鄉青年人均勞務收入在農村收入中佔相當大的比重。勞務收入成爲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持續穩定增收的重要支撐。外出務工青年失業返鄉和就業不穩定,直接導致工資性收入明顯下降。

(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當前,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超強度勞動、被剋扣或拖欠工資等問題依然存在,在失業返鄉的背景下,極易誘發外出務工返鄉青年與用工單位間的'利益衝突。新生代失業返鄉外出務工青年已基本適XX市生活,沒有務農經歷,缺乏農業生產知識,返鄉後極易成爲社會穩定隱患。

(三)增加公共服務壓力。目前,我鎮失業返鄉外出務工青年隨返子女較多,大部分需回原籍上學,將給農村義務教育帶來新的壓力。部分職業病患者、傷殘病人返回原籍可能產生新的農村貧困戶,給醫療、救濟帶來極大壓力。外出務工青年失業返鄉後,可能因土地承包權益、社會保險轉移接續、參加農村醫保、住房建設、回鄉創業、技能培訓、職業介紹等諸多利益訴求,給政府公共服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四、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基本政治態度和價值取向

(一)對國家的改革發展及自己未來有信心

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爲改革開放不僅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綜合國力,同時隨着各級黨政及有關部門不斷加大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工作的力度,他們感到自己不再只是城市的匆匆過客,工作、學習、生活上的事情有人管了,心裏話有人聽了,遇到困難有人幫了,心理上有了依靠,在就業環境改善、工資待遇提高、政治權利保障、加快融入城市等方面都發生了可喜變化,對改革的成果表示滿意。國家現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他們對國家的發展、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

(二)求知慾望增強,主動學習技能謀發展

調查結果表明,先被裁員的員工多數是因爲沒有一技之長,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員,對公司的長遠發展起不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返鄉外出務工青年普遍表示,爲了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力求做到精一招、會兩招、學三招,才能爲以後的就業增加競爭砝碼、爲工作的穩定提供技術保障。調查顯示,有的外出務工返鄉青年進入了技能培訓班,有的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向自己的親戚朋友拜師,學習縫紉、廚師、車工等各種專業技能,打算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在世界金融危機面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三)對勞動分配製度提出疑問

在入戶調查的外出務工返鄉青年中,有的說爲什麼現在直接生產產品,創造價值和社會財富的人不如非直接創造價值和財富的人收入多?爲什麼他們與文藝、體育明顯收入差距這麼大?社會分配究竟以什麼爲尺度?有的說,現在的分配形式還是以按勞分配爲主、兼顧公平這一原則,但爲什麼整天勞動,甚至加班加點還收入不高,有時還開不出工資,造成這種狀況是他們的責任,還是政策上的問題?

(四)存在“悲觀失望、焦慮鬱悶”的不良情緒

有的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特別是年齡接近35歲的,大多打算先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照顧家人,等金融危機過後再外出務工。其中有技術的也打算利用新農村建設之機,利用自己所學技術,就近找一些臨時性、季節性工作,賺錢照顧家庭兩不誤。個別有資金的農村青年還計劃利用國家農機補體的機會,購買聯合收割機等大型農業機械,打算在農忙季節,進行機械化耕作,在家就能賺大錢。有部分返鄉務工者沒有很快走出下崗失業的陰影,表現出更多的無奈和對生活的擔憂,成天無所事事,情緒低落。隨着在家“賦閒”時間的增長,產生了悲觀失望、焦慮鬱悶等一系列心理問題。

五、主要應對措施

服務青年就業創業的任務,是我鎮黨委政府、團委高度重視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北平鎮團委本着穩妥推進,聯繫其他相關部門從着力解決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最現實、最直接、最迫切問題入手的原則,積極採取應對措施並向上級部門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信息上報工作,掌握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思想動態。實行週報制,由縣、鄉鎮、村社三級指定專人對返鄉農民工的信息進行收集,建立健全外出務工人才檔案,及時瞭解和掌握全市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的基本情況、年齡構成及勞動技能等情況並瞭解和掌握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的思想動態,綜合分析掌握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的發展趨勢。

二是聯合相關部門加大技能培訓力度,引導外出務工返鄉青年轉崗從業。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瞄準市場需求和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發展需要,邀請專家分批次、分種類、分層次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再就業培訓和創業培訓,提升了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實用技能水平,掌握實現再就業的足夠本領,實現轉崗從業。

三是爭取政策資金支撐,鼓勵外出務工返鄉青年自主創業。加強與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工委、縣扶貧辦、縣農業局、縣科技局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就業創業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制定《關於引導和鼓勵外出務工返鄉青年自主創業的意見》,在創業場地、稅收優惠、創業服務等方面對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給予政策扶持。同時,加強與縣工委、農村商業銀行、農業銀行的聯繫,開展“小額信貸助創行動”,降低貸款利率,擴大貸款規模,放寬抵押條件,爲農村青年創業開闢“綠色金融通道”,解決農村青年創業資金難問題。

四是搭建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外出務工返鄉青年輕鬆就業。利用團縣委網站、各鎮的勞動保障所等資源,及時發佈相關政策及用工信息;聯合縣人社局等共同舉辦專場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專場招聘會,對企業和求職者開展免費職介;加強與外地關工委、共青團組織的聯繫,及時掌握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型企業集團的掌握用工需求,並與其簽訂勞務輸出協議,有組織地輸出外出務工返鄉青年。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4

近年來,xx市xx縣婦聯堅持把婦女創業就業作爲全縣婦女發展工作的重點,認真落實創業就業政策,不斷優化創業就業環境,積極拓展創業就業渠道,並在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崗位援助、小額貸款等促進婦女創業就業項目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縣目前婦女創業就業的情況。

1、女性創業就業環境不斷優化。近年來,我縣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爲女性創業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縣委、縣政府實施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爲廣大婦女創業就業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2、女性就業結構趨向合理。隨着我縣經濟的發展,女性就業結構日趨合理,從事第三產業特別是一些素質要求較高的領域,如金融保險、文化藝術、會計等行業,女性所佔比例有所上升,就業層次有所提高。

3、非公有制企業成爲吸納女性就業的強大載體。隨着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女性也紛紛到非公有制企業裏搭建創業就業舞臺。目前,我縣非公有制領域從業人員中女性佔到了50%以上。

4、自主創業女性比例偏低,規模不大。我縣自主創業女性總的來說比較保守,冒險、創新意識不強,再加上對高新技術的掌握不夠,女性創辦的實體規模普遍不大。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大宣傳教育,轉變婦女創業就業理念。縣婦聯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宣傳鼓動、組織發動、團結帶動”的特有優勢,針對婦女的思想和工作實際,大張旗鼓地營造婦女創業就業的濃烈氛圍。通過現場參觀學習、召開婦女動員大會、進村入戶、個別座談等形式,做深入細緻的思想發動工作,同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各種傳媒及羣衆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幫助婦女破除“男主外、女主內”的陳舊觀念,克服“怕吃虧、怕吃苦、不敢闖、不敢幹”的消極意識,鼓勵她們到更廣闊的領域和空間求發展。

2、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增強婦女創業就業信心。全縣各級婦聯組織注重典型的培養,樹立了一批創業就業先進典型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大造輿論和聲勢,並向省市推薦。同時,還不斷評選“雙學雙比”、“巾幗建功”創業典型,推介婦女創業就業的生動實踐和成功經驗,通過宣傳發動,把體現創業就業價值、實現致富的思想觀念日益深入婦女內心深處,促使創業就業的婦女越來越多。

3、加強培訓提高技能,奠定婦女創業就業基礎。近年來,縣婦聯與縣人社局、農業局等部門聯合,充分利用多種教育資源,多形式開展培訓。圍繞本地產業特色開展了食用菌種植、生豬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爲增強廣大婦女就業技能,組織婦女開展計算機、家政、育嬰師、營養師、電動縫紉等勞動力轉移技術培訓,以滿足不同婦女的實際需求。

4、規範服務,搭建女性創業就業平臺。一是搭建信息平臺。每年春節前後,縣婦聯都會與縣勞動就業部門和企業舉辦招聘會等活動,及時向婦女提供就業信息諮詢和指導,爭取用人單位的支持,爲婦女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另外,縣婦聯還想方設法開闢公益性崗位,多方聯繫爲“4050”人員提供家政員、清潔工等崗位。二是搭建資金平臺。我們通過做好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女性創業,切實解決廣大婦女在創業中資金不足的困難,爲廣大婦女搭建創業平臺。截至目前,全縣共發放了婦女小額擔保貸款6600多萬元,爲800多名創業婦女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扶持。三是搭建幫扶平臺。搞好結對幫扶是帶動更多婦女創業就業的主要途徑。近年來,縣婦聯通過開展婦女幹部與有創業願望和創業能力女性結對,女能手與貧困婦女結對,女老闆與女大學生結對等活動,爲她們提供項目、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共結對80多對。

三、女性創業就業的存在問題。

1、性別歧視依然存在。我國法律中雖然規定了婦女享有平等的就業權利,但實際上婦女就業機會並不是平均分配,用人單位拒絕招收女性或者提高對女性的錄用標準現象時有發生。

2、婦女素質有所提高。單一勞動技能和較低的文化水平束縛了廣大婦女的創業就業,在婦女中具有專業技術素質的人偏少,存在“有人沒事做、有事沒人做”的現象。

3、女性就業觀念陳舊。部分女性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還沒有從“單位”、“機關”、“貴賤”勞動觀念中解放出來,對一些適合婦女從事的養老服務業、家政服務業,有些人認爲是伺候人、低人一等的工作,不願從事,尤其是一些女大學生就業的期望值較高,都希望找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很少有人主動創業或從事一些基礎性工作。

4、資金瓶頸制約女性創業。部分想創業的女性由於資金問題至今沒有實現理想,就是一些創業的女性由於資金的制約,也只能選擇一些投資少、技術含量低的傳統產業,想擴展規模、提升品質又缺乏資金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營造女性創業就業的良好氛圍。引導婦女轉變創業就業觀念,實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要進一步通過評比表彰、專題演講、電視專題、報紙專版等形式加大對女性創業典型的宣傳,擴大社會對她們的瞭解和認同,帶動更多的女性投身創業。

2、進一步加大培訓引導力度,增強女性創業就業的能力。要自上而下建立婦女培訓網絡,確保婦女培訓工作的經常化、持久化、規範化。在培訓過程中要堅持分類指導,對尚未就業的婦女,給予必要、系統、全面的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使之儘快掌握一定的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的能力;對初始創業者,開展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幫助其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對創業有成者,開辦更多創業講座及相關課程,邀請專家、教授前來授課,專門指導,進一步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引領企業向更高層次發展;要加大對女大學生的培訓和引導,爲女大學生創業就業提供創業指導和實踐基地。

3、進一步搭建服務平臺,拓寬婦女就業渠道。聯合相關部門和企業,舉辦勞務洽談會、招聘會等活動,及時爲婦女提供就業信息諮詢和指導,並積極主動地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繫,爭取用人單位的支持,爲婦女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4、進一步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破解女性創業就業難題。我們正在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進一步簡化女性創業擔保貸款手續和降低擔保資格門檻,給創業女性提供方便快捷的資金支持。目前正在積極和銀行等單位溝通協調,探索搭建銀企對接,互通信息、加強聯繫的平臺,建立女企業家融資懇談等機制,有方向、有目的地扶持女企業家做大做強。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5

隨着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高校應屆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創業形勢更加嚴峻,就業、創業問題更加突出。今年4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指出要鼓勵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

爲深入瞭解衢州市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創業情況,對就業創業政策的關注度,以及對政府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意見建議等,國家統計局衢州調查隊對衢州學院、衢州職業技術學院2所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和36名應屆畢業生開展了專題調研,其中衢州學院17人,衢州職業技術學院19人;從性別上看,男生20人,女生16人;從學歷上看,本科畢業生10人,高職(專科)畢業生26人;從畢業去向看,已落實就業單位的有31人,爲繼續深造做準備5人。他們中過半數沒有關注就業創業幫扶政策,其餘關注的政策大多集中在創業貸款和就業社保領域。

一、就業情況

20xx年,衢州學院和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分別有應屆畢業生2343人和1991人,截止到5月底,兩校分別就業956人和732人,升學489人和155人,就業率61.7%和44.6%(含升學人員)。從歷史統計數據看,每年8月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最高,截止20xx年8月底,衢州學院就業率爲98.0%,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爲95.8%.調查顯示,高校畢業生就業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就業渠道廣泛。被訪的31名已落實就業畢業生中通過各類招聘網站落實就業單位的有8人,通過校園招聘會和老師、校友推薦的各6人,通過家庭或其他社會關係的有4人,通過工作實習和直接向用人單位申請的各3人,通過學校發佈的招聘信息的有1人,無人通過高校畢業就業信息網、政府(社會機構)組織的招聘會、報紙(雜誌)發佈的招聘信息渠道落實就業。可見專業招聘網站、校園招聘會、師友親屬等社會關係仍是畢業生落實就業的主要渠道。

(二)二三線城市更受青睞。31名已就業畢業生就業單位所在地在直轄市的.有1個,省會城市的12個,非省會城市和縣級市各8個,鄉鎮和農村只有2個。畢業生更傾向於選擇發展機會較多,競爭壓力更符合自身承受能力的城市就業,壓力較大的一線城市和條件相對落後的鄉鎮農村對畢業生吸引力不大。

(三)非公經濟是吸納就業的主力。31名已就業畢業生去國有企業的有6人,事業單位1人,三資企業3人,其他企業(民營企業)21人。以民營經濟爲代表的其他企業依然是就業市場最大的需求者。

(四)所學專業與崗位相關度一般。31名畢業生所學專業與即將從事的工作很相關的有5人,相關的有12人,一般的有6人,不相關的有7人,很不相關的只有1人。過半數被訪畢業生能夠學以致用,但所學專業與工作無關的也有四分之一。

(五)工作滿意度較高。31名畢業生對已落實的工作認爲很滿意的有2人,滿意的有12人,一般的有17人,沒有不滿意勉強就業現象,表明自由擇業能夠讓近半數畢業生找到滿意的工作。

(六)受到能力制約影響較大。31名畢業生認爲求職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是缺乏實踐經驗,同時也有就業能力不足、缺乏求職技巧等問題,選擇崗位信息不足、社會關係欠缺等客觀因素的較少。

二、就業指導服務情況

衢州學院和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均在就業指導工作上採取了強化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健全工作機制,強化隊伍建設,加快改革創新,強化就業幫扶等措施。衢州學院表示今年就業形勢嚴峻,在爲學生提供就業創業指導和服務上存在人員緊缺困難。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認爲就業形勢與往年基本相當,但存在專業不對口、就業層次不高問題。學生求職時定位不準,心態不穩,經常變動單位;個別學生缺乏憂患意識,求職時不積極主動。

(一)就業指導與服務成效顯著。36名被訪畢業生均接受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簡歷製作與求職面試指導、就業政策宣傳解讀、招聘信息發佈、就業形勢分析與判斷、就業心理輔導、創業指導與訓練、就業實習與實踐、校園招聘會、就業困難幫扶、升學(或出國)指導等就業指導與服務,所有指導服務項目均被過半數畢業生認爲有很大或較大幫助。最受認可的是簡歷製作與求職面試指導,認爲有很大和較大幫助的各有12人,其次是舉辦校園招聘會,認爲有很大幫助的12人,有較大幫助的11人。就業心理輔導項目認可度相對較低,認爲有很大幫助的只有7人,說明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和心理幫扶被各方忽視。

(二)就業指導服務仍需加強。36名被訪畢業生認爲學校就業指導服務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就業信息的收集發佈不到位,就業政策宣傳解讀不夠,需要有針對性的就業培訓指導。大部分被訪畢業生不瞭解國家或地方基層就業項目和就業服務政策,僅有6名被訪者表示有所瞭解,他們相對認可應徵入伍服兵役、對困難家庭畢業生就業援助、鼓勵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等政策,對三支一扶計劃、畢業生到基層或中西部就業專項政策的認可度最低。

三、創業情況

兩校選擇創業的應屆畢業生都非常少,但大部分被訪畢業生有強烈的創業意願,沒有馬上選擇創業的主要困難是缺乏資金、人脈和經驗。

(一)創業意願強烈。被訪畢業生普遍懷有創業理想,同時對自身現有能力有清晰認識,大多選擇先就業提升綜合素質後再開始創業。36名應屆畢業生中有29人表示願意自己創業,其中26人打算工作幾年後開始創業,畢業後馬上創業的僅2人。從創業形式看,選擇合夥創業的有12人,個體商戶形式的7人,互聯網創業的5人,自己辦公司等其他形式的5人。

(二)創業指導服務欠缺。36名被訪畢業生認爲學校創業指導服務主要問題在於對學生創業上的指導不夠,創業孵化基地配套不完善,未能全部發揮作用,創業信息、政策宣傳解讀不到位,希望得到更有針對性的創業指導,完善創業基地相關配套措施。他們中認爲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需要在加強資金支持力度上改進的有14人,簡化審批手續的有10人,加強場地支持力度和提供科技創業實習基地的各有8人。

(三)希望政府加強幫扶。衢州學院希望政府在推動高校就業創業工作上加強幫扶力度,關愛基層就業創業工作者;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認爲應當及時落實相關政策,支持大學生創業項目。被訪畢業生對政府的政策期許主要集中在提供低息貸款的資金幫扶和技術、法律方面的指導等。

四、幾點建議

(一)加大就業、創業幫扶投入。提高高校就業、創業環境建設投入,增加校園招聘活動補助。加大高校就業、創業軟硬件設施建設,提高高校就業、創業師資隊伍素質;積極利用現代化科技平臺,提高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科學設置專業和招生規模,簡化高校專業設置和招生審批制度,讓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貼近市場和社會需求,加大對行業急需但生源不足的專業財政投入,減免人才緊缺專業學費,保證人才緊缺專業生源,優化人才供給。

(二)建立高效的聯動機制。加強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政校合作,優化就業創業環境,實現產教融合。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及時共享人才供需信息,定期發佈本區域行業人才需求情況和行業總體薪資水平,規範行業薪資信息發佈披露。完善創業指導服務,加強創業宣傳和引導,簡化畢業生申辦各類創業政策手續,優化畢業生就業歸口管理,爲畢業生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務。

(三)培養畢業生正確擇業觀,提高就業能力。加大基層環境建設,加強基層工作宣傳,引導畢業生全面認識、科學擇業。建立向基層傾斜的分配機制,提高基層工作補貼,保障基層工作者收入,抓好基層用人單位社保補貼、培訓補貼、稅費減免、畢業生落戶、人事檔案管理等政策宣傳和落實。優化非公有制機構的權益保護機制,轉變傳統擇業偏見。加強對"雙困生"的個性化幫扶,在提供物質幫助的同時,強化就業能力指導,重點解決家庭困難、就業困難學生就業問題。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6

婦女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半邊天”,是建設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爲掌握我縣女性就業、創業狀況,有針對性地提出有利於女性就業創業的建議措施,本人通過走訪勞動局、個私辦、職介所和部分鄉鎮等單位,深入民營企業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對我縣婦女就業創業狀況開展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總如下:

一、我縣女性就業創業的現狀

據調查統計,我縣共有就業人員35.3萬,其中在省外就業者達20.2萬,省內就業15.1萬。共有婦女就業人員16.5萬,主要從事工廠、賓館、美容休閒、環衛、家政等工作。創業婦女人數約4800人,主要投資於服裝、美容、餐飲、電陶等行業。全縣婦女就業創業狀況呈如下特點:

1、女性就業結構趨向合理。隨着我縣經濟的發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及旅遊服務業的強力推進,女性就業結構日趨合理。第一產業就業女性呈下降趨勢,第二產業未發生明顯變化,而分佈在第三產業中的女性比例上升幅度較大。從就業層次來看,儘管婦女大多集中在一些勞動密集型行業,但在第三產業中一些對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領域,如金融保險、教育、文化藝術、律師、會計等行業,婦女所佔比例逐年上升,就業層次有所提高。

2、女性就業途徑日益多元化。政府指導下的推薦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成爲女性獲取工作的主流。據調查,在業女性目前由勞動、人事、組織部門安排的比例爲14.5%,由職業介紹機構介紹的比例爲10.4%,通過求職、應聘、錄取或考取的比例爲38.7%,由親友介紹幫助的比例爲36.4%。

3、非公有制企業成爲吸納女性就業的強大載體。隨着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民營企業、個體經濟已成爲拓寬社會就業的主要渠道。各類女性也紛紛到非公有制企業裏搭建就業創業舞臺。目前,我縣非公有制領域從業人員中女性佔到了50%以上。如女企業家何小潔創辦的亞龍電子有限公司,共有員工200人,女員工佔了160人。

4、自主創業女性比例偏低,規模不大。我縣自主創業女性比例約佔就業女性比例總數的3%,比例偏低,且因爲女性總的來說比較保守,冒險、創新意識不強,再加上對高新技術的掌握不夠,女性創辦的實體規模普遍不大。

5、創業女性講究誠信,實施人性化管理,企業效益普遍較好。據調查,女企業家經營的企業虧損面僅爲2%,98%的企業處於贏利狀態,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女性整體的信用水平高於男性,因而能夠在企業經營中處於有利地位。同時,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女性更注重人性化管理,從一些細節上關心幹部、職工,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縣婦聯今年“三八節”評選出的十佳“巾幗創業明星”,就是她們中的傑出代表。

二、問題分析

1、傳統觀念中的性別歧視及繁重的家務負擔影響着婦女創業就業。由於農村家庭中“男尊女卑”思想觀念的影響,認爲婦女所承擔的責任僅限於家庭,操持家務,尤其是農村中很多家庭,男勞力外出打工,家庭中老人的照顧,孩子的教育都由婦女承擔,使廣大婦女既沒有創業的動力也沒有創業的基礎條件,致使婦女創業就業的主動性和客觀條件不足。

2、女性就業整體層次不高,部分女性就業邊緣化。調查顯示,就業女性中高層次管理人員不多,僅佔8.5%,大多從事一線工作,勞動強度較大。中年女性尤其是下崗失業女性要承受年齡與性別的雙重歧視。因下崗失業女性多爲年齡偏大、技能單一、學歷偏低的羣體,使其在勞動力市場競爭中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常常被邊緣化。

3、非正規就業成爲下崗失業女性再就業的主要方向,但引發的'勞動權益問題凸顯。我縣有下崗女職工8000多人,爲幫助其實現再就業,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如三年來,爲96名下崗女職工發放小額貸款196萬元,培訓下崗女工7000餘人,幫助200戶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等。當前,非正規就業是下崗女工再就業的主要方向。非正規就業多指“非全日制、非固定性、臨時性、季節性用工和鐘點工”,如社區服務、家政服務等,非正規就業實質上降低了女性就業層次,具有低層次、無保障、過渡性的特點,因爲勞動契約鬆散,出現紛紛時,女職工很難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使其人身安全及人格尊嚴得不到有效保護。

4、女性創業要承受更多的艱辛,主要來自對外公關方面。女性進入商場,雖然能給異性一種新鮮感,但商場畢竟以男性爲主,男性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的交往模式,在語言、態度、動作上都有別於女性交往,競爭不分性別,商場不講究紳士風度,女性在商場這個“男性空間”裏容易被太多男性對手“封殺”。許多創業女性提出,男性與男性打交道,一支菸就能零距離,女性出面,別人是唯恐避之不及,很難打開局面。

三、建議和對策

1、堅持城鄉統籌,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女性勞動者的綜合素質。目前農村龐大的富餘勞動力向城市二三產業轉移,城市大量的失業下崗人員與農村潛在的富餘勞動力並存,成爲城市化進程中解決就業問題的最大難題。當前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大量農民工返鄉,如我縣返鄉農民工達7.4萬,給就業帶來新的壓力。當務之急,必須加大技能培訓力度,增強這部分勞動者的市場競爭能力。政府應增設培訓專項經費,專門用於爲農村女勞動力轉移和城鎮下崗失業女性提供就業技能培訓。其次要大大提高再就業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調查中,59%的調查對象認爲再就業培訓對下崗失業女性找工作有一定實際幫助,近40%的人認爲沒有幫助或說不清楚。這主要是因爲,當前的一些短期培訓班僅僅針對近期勞動力市場需求,並不根據學員的具體潛能來培訓,而且給失業人員特別是婦女的培訓工種面太狹窄,往往與用人單位的需求擦肩而過。再就業培訓應遵循“質量優於數量”的原則,培訓內容應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與每個人的需要和潛力緊密結合,增強女性的就業能力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2、優化服務,拓寬渠道

一是強化服務。充分發揮人才市場和職介所的作用,聯合相關部門和企業,舉辦勞務洽談會、招聘會等活動,及時向婦女就業創業提供信息諮詢和指導,積極主動地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繫,爭取用人單位的支持,爲婦女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二是搭建平臺。要解放思想,集思廣益,創新工作思路,搭建適合婦女就業的工作平臺,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引導社區服務市場產業化,積極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和就業領域,努力把未就業婦女人數控制在最低程度。

3、加大政策傾斜,實施促進女性創業的支持性政策。女性人才嶄露頭角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克服更多的困難。因此,要創造條件,鼓勵、支持和幫助更多女性創業人才脫穎而出。首先,在創業融資方面,由政府推動建立婦女創業基金,一方面,爲下崗失業人員提供的各種降息、貼息和無息創業貸款等優惠政策,有意識地向女性傾斜。另一方面,爲想做大企業規模並有一定發展潛力的中小女企業主提供貸款擔保業務,解決她們的融資困難問題。其次,在創業培訓方面,大力開辦女性創業培訓班,幫助其解決知識儲備和經營能力問題,探索“以培訓促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新模式。第三,在創業環境方面,各新聞媒體要加強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女性創業的艱辛和勇於創業的精神。婦聯要大張旗鼓地樹立、培育、表彰各類創業女性,鼓勵更多的婦女走創業之路,要關心創業女性的生活和需求,爲她們提供學習、交流、溝通的發展平臺。

4、建立有效的勞動力市場監督機制,建立健全婦女勞動權益的法律保障。爲使勞動力市場中的招聘、錄用工作更加平等規範,政府應在市場監督管理上加大政策指導和支持力度,規範企業和勞動中介機構的行爲,保護女性的勞動權益,禁止從職業進入到工作評估、職位晉升、職業安全等就業全過程的性別歧視;同時要在公務員退休年齡上充分體現男女同齡退休原則;勞動行政部門、就業管理部門要加大法律執行監督力度,受理有關侵害婦女就業權益的投訴,並在各自的職能範圍內進行調查覈實,依法處理;工會、婦聯等非政府組織要依法代表勞動者就用人單位貫徹實施女性就業權益保障的規定進行羣衆監督,充分發揮維權作用。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7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隨着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據中國教育在線報道,20xx年高校畢業人數爲699人,而到 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已達到727萬人,比被稱爲“史上最難就業季”的20xx年再增加28萬人,創下歷史新高。面對工作崗位沒有明顯增加的現實,畢業生們要同富有工作經驗的下崗工人、勞動力價格低廉的農村富餘人口進行競爭,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就業壓力仍然很大。

2、調查目的:

此次調查爲了讓大學生們更加了解當前和未來的就業形勢,瞭解在校大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而展開;通過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情況的調查,更好地幫助大學生了解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係;從而爲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無奈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爲我們在今後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

二、方法

1、地點:河南理工大學(焦作)

2、時間:7月初

3、調查對象:主要爲河南理工大學大三大四在校大學生

4、調查研究的方式:問卷調查方式

5、設計調查問卷:設置10個左右的問題。問題的提出經過討論、對蒐集到的問題進 行篩選,使其更有代表性和影響力,以封閉式問題爲主。

6、統計方法:結合問卷的實際情況,進行手工計數統計。

7、調查過程及內容:

趁着暑期,隨機走訪了近100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和已經畢業的大學生,爲我們在校大學生提供了一次瞭解就業形勢,聆聽“過來人”就業經歷及心路歷程的機會,解決我們心中的困惑與迷茫。在調查中,我們調查的高校畢業生在爲未來的打算,以此來分析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觀念。調查結果可以簡單歸結爲以下幾種類型:

(1)共有51%的學生選擇了考研。超過半數的同學選擇了考研,說明考研已經成爲大學生畢業後的首要選擇,而由此也產生了考研熱的社會現象。由於金融危機、就業惡化,許多學生希望繼續深造,更多學生表示通過考研來暫時躲避就業,並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以將來能夠獲得更好的工作,在就業創業中有更大的優勢。

(2)選擇就業的有20&的'同學,而選擇創業的佔16%,二者加在一起只佔全體人數的三分之一,雖 然有部分同學選擇就業和創業,但人數不夠多,大部分學生選擇考研。可見,就業形勢嚴峻,導致同學對就業創業的熱情不高,也以選擇考研來暫時躲避就業。

(3)只有10%的同學選擇在家待業,是因爲自身原因,對未來沒有信心、導致在家待業,成爲啃老族,形成特殊社會現象。

(4)4%的同學選擇出國留學,去國外留學也是提高能力,增加資本的一種方式。

三、結果與討論

在問卷調查進一步關於”專業是否對口與就業“、”期望選擇的就業單位”、“薪資標準”“就業準備”“就業地點選擇”等問題的調研中,20%的調查者會要求工作與所學專業“必須對口”,而據大部分 的調查者會“先找份工作,以後待機再向所學專業發展”,31%的調查者“現學專業非己所愛,將會尋求新的專業”, 還有少部分人選擇“無所謂,幹哪行都行”。看來,大學生就業時思維比較靈活,並不侷限於所學專業,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先從事其他行業。 在關於期望選擇的就業單位調查中,外資企業和國有單位仍然是當代大學生選擇單位的首要選擇。一個原因是,外資企業有較多的鍛鍊機會,工資待遇較高,目前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由於事業單位

和黨政機關收入穩定,福利好,因而也是當今大學生優先考慮的單位和職業。另外值得欣慰的是,與往年相比有所變化的是有10%的學生把自主創業排在了第一位,這說明當今的大學生創業意識不斷加強,同時也與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有關。而在各行業中選擇食品飲料創業方向等所佔比重較大,爲35.08%。緊隨其後的是IT行業。值得一提的是,選擇開網店的創業溫度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這一類的原因,概括的說是因爲網絡IT方面相對於其他行業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相對較小,人才需求量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選擇網店、IT行業的人共佔到了40%以上。

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對自我就業壓力方面,34%的調查者認爲壓力非常大,就業難;30%的調查者認爲壓力比較大,23%的調查者認爲壓力不太大,就業容易,13%的學生感覺沒有壓力。這表明絕大多數大學生感覺就業壓力很大,負擔較重。

對於工作城市的選擇雖然有一半以上的調查者希望留在競爭壓力較大的中小城市,有44%的調查者會選擇家鄉附近就業,42%的調查者選擇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城鎮,32%的調查者選擇競爭壓力較大、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只有14%的調查者會選擇國外。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來,在經濟日益發達、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代,大部分大學生還是偏於選擇競爭壓力較小、有發展潛力的城鎮;小部分會選擇發達的大城市就業。

經過這次調查,最終可以討論得出以下幾點:首先,大學生要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明白自己追求的是怎樣的人生,樹立明確的奮鬥目標和方向,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通常都要面臨的一個選擇:考研,考公務員還是就業,明確自己的選擇並且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無疑對今後的人生道路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要樹立自信,提高動手能力,磨合能力與團隊精神。第三就是要腳踏實地,不能放棄信念,更不可盲目自信,要清楚的知道,本科生已不再是社會精英,既能走進大學校門大多數人的智商就沒有多大差異,你並不比別人多多少,別人也不會比你強很多,要成爲怎樣的人決定權在於你自己,要學會取長補短,爲自己增加資本,爲自己創造機會。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在我們的調查中,可以很清楚的發現當前就業形勢嚴峻,並在大學生之中形成了一種“談就業色變”的狀況。但是從另一方面,大學生對自己和就業形勢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識和認真思考,這對他們以後他們的努力方向和激勵都是很好的。總之,大學生就業形勢已清楚的擺放在面前,學生應學會調節自己,提高自己應對就業壓力的能力。

21世紀是一個求職大軍遭遇失業恐懼的時代,是一個追逐挑戰又渴望成功的時代。求職擇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既是難得的機遇,又是嚴峻的挑戰。只有正確應對就業問題,才能更好的利用人才資源,實現社會健康穩定發展, 學校、社會和大學生們應該找到合作點,達到共贏。

2、建議:

對於學生的建議:

(1)注重專業學習,努力提升綜合素質。

(2)加強實踐鍛鍊。

(3)調整就業心態。

(4) 還應在大學時全面關注社會動態,早早做好職業規劃,並不斷朝着這個方向奮鬥。

對於用人單位的建議:

(1)企業不能只圖眼前的短期利益,過分看重工作經驗,而要有長遠的人才戰略眼光,要改變唯經驗論、唯文憑論的做法,還要糾正性別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見,切實做到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實現企業與人才的雙贏。

(2)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

(3)要確定招聘考覈的程序,制定考覈內容,在按程序進行考覈後,擇優錄用。

對於社會、學校、政府的建議:

(1)學校 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不斷進行教育改革,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實行積極的大學生安排就業政策,多增加學生們的鍛鍊機會

(2)政府社會必須進行相應總體性調整。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水平,來增加對人學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使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社會的人才使用銜接好,這是政府和社會的責任。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8

XX區共有街道(鄉、園、局)、社區、村婦聯組織92個,區直戰線婦委會10個,各類企業婦代會組織(女職工委員會)52個,團體協會組織3個。有街鄉社區婦聯執委和村婦代會委員639人。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婦聯的具體指導下,我區婦聯緊緊圍繞全區“三先”(全省率先、中部領先、全國爭先)的戰略目標和“共促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社會,共創美好生活”的總體要求,積極搭建就業平臺,優化創業氛圍,深化“巾幗文明示範崗”建設,開展教育培訓等方式全力促進全區女性創業就業工作。由於工作突出,xx年9月份,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一、女性創業就業取得的成效

婦聯作爲黨和政府聯繫婦女羣衆的橋樑和紐帶、社會支柱和重要幫手,在金融危機中發揮工作優勢和積極作用,按照區委和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婦女創業就業實際,找準定位,積極作爲,着力解決影響和制約婦女創業就業的突出問題,切實履行組織婦女、引導婦女、服務婦女、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職責,我區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有了新的發展進步。

(一)圍繞全區婦女就業問題,搭建就業平臺

通過 “暖春行動——春風送百崗、麗人暖真情”活動,聯合湖南其它十幾家知名企業爲失業女性創造了500個工作崗位,長沙麗人醫院率先爲100個失業女性創造了工作崗位,並按照其特長優先安排下崗職工就業崗位22個,大學畢業生16人。府後街勞動和社會保障站推行“3幫1”結對包保幫扶,爲每一戶零就業家庭發放“零就業家庭愛心聯繫卡”,爲其推薦就業崗位和提供政策諮詢;開展“誰先就業,誰先脫貧”就業評比,正面激勵積極就業者。區婦聯大力開展就業服務,組織女性人才、單親母親、下崗失業婦女、失地女農民等專場招聘會,幫助轄區內廣大女性朋友們找到適合的崗位。聯合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區司法局、區工商局在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啓動女性專場招聘會。現場還設置了婦女維權、就業指導、法律服務、工商手續等4個諮詢臺, 40多家用工企業,爲各類求職者提供了100多個工種、xx 多個就業崗位,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xx餘份,並定於每週二、四持續舉辦招聘會。爲了解決姐妹們的困難,區婦聯家政通過家政培訓實現了1600名婦女轉移就業,服務千家萬戶,成爲全區有就業願望女性零門檻就業的孵化器。積極與湖南生物機電學院都市花鄉班聯手,成功連接了政府、高校、企業、社區、家庭五級平臺,實現培訓、提質、就業聯動,加大婦女就業創業定單式培訓幫助轉移就業。這一成功經驗被今日女報以“定單班,讓高校成爲企業人才基地—XX市XX區創新創業就業生態鏈”爲題進行了整版報道。

(二)圍繞全區創業富民精神,優化創業氛圍

通過政府組織、社會響應的方式,開展“女性創業論壇”活動,積極爲女性提供豐富的成功創業的經驗。成立XX區女性創業服務指導中心,召開女性就業專場招聘會,聯合創業辦在全區徵集優秀女性創業項目,並召開創新.行動—我的創業方案暨優秀女性創業項目評審會,評選表彰11個優秀創業女性項目。搭建展示平臺,評比表彰“巾幗創業十傑”,區婦聯牽頭,組織了新芙蓉新女性演講報告會、成功舉辦了XX區女性創業講壇,成功創業女性論壇、成就與夢想—我的創業故事會,評選推薦創業女性典型(推薦省市成功創業女性、評選區級創業之家20戶、評選表彰巾幗創業十傑)。組建創業女性巡迴報告團,開展創業十傑首場報告會,邀請韓國女企業家、韓國湖南大學創立者李花城,湖南派意特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學軍等中外優秀男女企業家爲與會人員講述自己的創業歷程,爲想創業和正在創業的女性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議。聯合勞動局,認真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爲女性創業提供政策優惠。鼓勵農村婦女自主創業,將火炬村陳新華、合平村李愛雲、月桂社區劉建輝、人民新村李曉麗創業事蹟在全區推廣,帶動城鄉女性創業。

(三)圍繞全區經濟發展形勢,深化“巾幗文明示範崗”建設

全區現有區級以上巾幗文明崗120個(其中國家級崗3個、省級崗2個、市級崗34個),“三八紅旗手”90名,巾幗創新業十佳60人,巾幗建功、雙學雙比先進個人550名。召開全區巾幗文明示範崗創建現場推進會。積極搭建城鄉聯動的服務平臺,強化項目支持、技能培訓、職業指導、資金援助和就業扶持。引導全區的廣大婦女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聰明才智,着力打造婦聯統籌城鄉婦女發展的響亮品牌。東岸鄉舉行“巾幗示範村”創建動員會暨女性素質大課堂的活動現場上,東岸鄉積極進行巾幗示範村創建,區婦聯牽頭組織了市級“巾幗文明崗”——市住房公積金中心與東屯村進行崗村結對,並在大會上籤定了結對協議。XX區婦聯組織了全區200名巾幗志願者進行公共交通安全的宣傳和文明勸導,激發轄區內巾幗志願者在文明城市創建中的參與熱情和創造精神,提升女性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感。

(四)圍繞全區婦女素質問題,開展教育培訓工作

注重將長遠目標與近期目標相結合,積極與區委組織部共同做好婦女人才培養工作。堅持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婦女培訓工作,根據不同婦女羣體的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培訓,實施“婦女素質教育工程”。千方百計整合社會資源,爭取勞動、農林水等相關部門的支持,將婦女教育培訓納入“勞動力就業計劃”和“陽光工程”,在婦女羣衆中廣泛開展靈活多樣、卓有實效的培訓活動,幫助廣大婦女提升素質,增強本領。

二、女性創業就業的主要問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女性創業就業也面臨着不少問題。

(一)創業環境仍需優化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在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由於市場競爭尚不規範,一些影響發展環境的人和事還偶有發生,無序競爭、經營缺乏誠信、道德失範等現象還存在,一些女企業家“花錢買經驗教訓”的風險成本還普遍存在。政府在女性創業上提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但是資金籌措、技術升級等仍制約企業發展,女性創業仍需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社會認可度仍需提高

在傳統觀念影響下,許多男人寧要“賤內”而不喜歡“女強人”,使許多女性在事業中不思進取,缺乏現代管理經驗和專業知識技能。女大學生“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言論甚囂塵上。創業女性肩負着事業家庭雙重擔子,創業成功需要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大的犧牲,而傳統觀念給女性創業帶來壓力和困難,支持女企業家發展的社會文化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幾千年的文化積澱遺留下來的人們對女性的隱性歧視仍需解決。

(三)女性素質仍需加強

女性創業就業相對集中於批零貿易、餐飲、加工製造和社會服務,創業女性依靠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和傳統經驗完成了原始積累,與當今市場的瞬息萬變和科技的迅猛發展不相適應。更有一些女性,自身綜合素質不高,在就業中缺乏競爭力,特別是年齡大、文化低、沒有技能的'婦女面臨就業困難。需要政府服務婦女,進行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技能培訓,提高婦女素質,提升女性創業就業的發展空間。

三、推動婦女創業就業的對策

第一在教育婦女上下功夫。婦女教育是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基礎,在今後的婦女工作中加大婦女教育培訓的力度,舉辦多種形式的講座和宣傳活動,挖掘、樹立、宣傳典型,開設女子禮儀培訓班、賢惠廚娘培訓班、女性素質綜合培訓等課程,着重培養適應新時期新社會的新型婦女人才,爲我區“和諧芙蓉”的構建貢獻力量,全力推動我區婦女事業發展進步。

第二在服務婦女上下功夫。婦女就業創業困難仍然存在,貧困婦女、單親母親創業難。積極爭取政府及社會對婦女創業的扶持,重點推進單親貧困母親創業就業力度。聯繫各企業公司針對女性開展不同形式的招聘會,提供儘量多適合女性的就業崗位,爲廣大失業、待業婦女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不斷擴大同各階層和各界別婦女的聯繫,增進與國外婦女組織的交流交往,吸取國外先進的思想理念和工作經驗。

第三在維護權益上下功夫。加大幫扶救助工作力度,努力實現從他助到自助的轉變,實現貧困婦女自身的發展,爲社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貫徹實施婦女兒童“兩法”、“兩綱”,充分發揮婦兒工委協調推動婦女工作的優勢,積極推動政府進一步加大解決婦女發展中重點難點問題的力度,力爭在重點領域、重點指標上有新的突破。切實增強維權工作的實效性,完善婦聯縱向及橫向維權工作網絡,利用信訪接待、維權熱線,切實爲權益受到侵害的婦女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幫助。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9

就業和創業問題是高職學生在校內最關心的話題,是學生成才成長的重要標誌,也是高職校非常重視的問題。爲掌握高職學生就業和創業情況,促進高職學生進一步就業和創業,明確高職校的辦學方向,提高辦學能力。就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採用走訪、開座談會、與學生溝通交流、看資料等方式進行。現將高職學生就業創業的專題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高職學生就業創業的基本情況

高職學生的就業創業狀況基本令人滿意,大部分學生找到了工作,基本能夠適應工作崗位要求,具有工作責任性,做到愛崗敬業,能夠融進企業,爲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才華和力量。在選擇就業創業上,心態比較成熟,有明確的定位。大部分同學對目前的就業形勢嚴峻的事實有清醒的認識,能夠接受就業形勢嚴峻的事實,理性地選擇就業創業。但在畢業後選擇發展城市或區域上,大部分學生避開了就業競爭激烈的北京和上海,而願意選擇去沿海發達城市工作。但選擇一般城市或回家鄉發展的比較少,選擇去西部的更少,說明多數學生仍然只是看到了大城市的巨大誘惑力和比較多的發展機會,而沒有看到生活在大城市的巨大壓力和高昂的生活成本,相比來講,中小城市在這些方面往往更有優勢,而很多學生卻對此視而不見。選擇去西部地區的更少,說明“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意識還沒有被學生所接受,學生的艱苦意識和奉獻意識還有待加強。

二、高職學生就業創業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高職學生目前的就業創業狀況基本令人滿意,但也存在着突出問題,需要引起有關部門與全社會的重視,拿出切實辦法與措施予以解決。

1、成才意識強,但規劃模糊

大多數學生認爲學業成功的要求是能夠有自己開創的事業,許多學生有創業打算,小部分學生已經開始在校園內嘗試創業。但是想開創自己的事業,有成才準備的學生當中,只有少數人能描述自己的成才目標,這表明學生對於成才的概念和行動的規劃比較模糊,感覺成纔是一件十分遠大的事情。

2、認識到位,但行動軟弱

對於成才的認識,一部分人認爲是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另一部分人人認爲是出人頭地,有較高的職位、有較好的收入,也有人認爲成才就是無論順境、逆境,一如既往地認真工作。大多數學生在成才認識到位的情況下,但行動軟弱。沒有勤奮努力、積極行動去實現自己的成才願望。

3、問題突出,但解決乏力

高職學生的就業問題比較突出,具體表現在高職畢業生和就業崗位之間存在着“無職可就”,“有職不就”和“有職難就”的矛盾,這種“找活難”和“找人難”的現象,一方面反映了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錯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高職畢業生存在着職業特徵不明、就業觀念落後和自我定位不準的缺點。對高職學生存在的就業突出問題,目前解決辦法與措施還不多,需引起各有關方面領導的足夠重視。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

高職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形成原因比較複雜,既有來自高職學生自身和家庭的原因,也有來自高職校和整個社會的原因。

1、學生自身的原因

部分高職學生第一個自身原因是能力發展不全面,綜合素質不高。高職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低收入家庭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基礎較差,造成綜合素質特別是人文素質不高,與現實要求存在着較大的矛盾。第二個自身原因是部分高職學生的就業心態較消極。他們認爲自己文憑不如人家,經驗和技術不如人家。對當今嚴峻的就業形勢缺乏清醒的認識,擇業的期望值過高,認爲只有搞管理,拿高薪,留在城市就業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有些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不願到基層,邊遠地區及經濟欠發達地區就業,在生產一線幹不了幾天就呆不下去而走人。

2、學校的原因

部分高職校的教學硬件特別是實習實訓場地不達標,以就業爲導向和工學結合的教學原則落實不到位,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能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教學上不是以“能力”爲中心而是以“課程”爲中心,教學內容專業設置與現實需要脫節,特色專業和特色課程建設落後,人才培養口徑較窄,存在着單純的“技術勞動者”而不是全面的“文化技術者”的培養傾向。

3、社會的原因

目前社會上就業法律不完善,就業市場不規範,社會所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存在着供大於求的矛盾,用人單位存在用人誤區如學歷歧視、性別歧視、生源地歧視和過分注重工作經驗等都是造成高職學生的就業問題的社會原因。總起來說,高職學生的就業不容樂觀,就業環境比較狹窄,這種情況短時期內難以根本改觀,作爲高職校和高職學生要有充分的思想心理準備。

四、解決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1、抓好就業形勢與政策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高職校要積極開展對高職學生的就業形勢與政策教育,使學生在認清和掌握政策的基礎上樹立起正確的就業觀並採取理性的就業行動。一是要使學生明確供大於求是我國近段時間的就業趨勢,就業難問題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使學生在認識就業形勢的基礎上走出就業誤區。二是要使學生樹立適應新形式的就業觀。通過教育使他們認識到去高薪單位、大城市和外資企業就業不是唯一的就業出路,積極引導學生面向需求量大的中小型企業就業,面向基層就業,特別是要鼓勵學生到農村就業,服務“三農”事業。事實證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大量的實用型和技術型管理型人才,高職學生有百分之七八十來自農村,他們熟悉農村的情況,學生到農村就業和創業肯定是大有可爲的。要使學生樹立先就業再擇業,自主就業,多渠道就業,多層次就業和跨行業就業的正確就業觀,幫助學生努力克服盲目擇業和定位模糊的就業傾向,引導學生根據社會現實的需要來不斷修正自己的擇業期望值,使其能從“我想幹什麼”的'就業觀向“我能幹什麼”的就業觀轉變。

2、開好專業課程,滿足高職學生目標崗位的技能要求

高職學生對於自己的專業認同度較高,但對於本專業的課程設置認同度較低,有近半數的學生認爲自己現在所學的專業課程不能滿足目標崗位的技能要求,他們呼籲學校更多地給予他們實習實踐的機會。這說明高職校的專業設置是合理的,能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動而適時調整,但是具體到專業課程的設置等細節問題上時,則又往往呈現出滯後性的特點。技能訓練缺乏,所培養的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已經成爲高職校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要讓學校老師走出去,進入企業第一線瞭解企業的現狀,找準企業對人才素質要求的側重點,以此指導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同時應通過校企合作組建實習基地、校辦企業、畢業生頂崗實習等多種途徑,爲在校學生拓寬實習實訓渠道,練得一手過硬的動手能力。

3、參加社會實踐鍛鍊,提高學生工作業務能力

社會實踐是高職學生成爲受人歡迎的應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徑,對於他們瞭解社會、瞭解國情、增長才幹、奉獻社會、鍛鍊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職校要通過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經常鼓勵教師、學生走出去、沉下去,參加社會調查、企業實踐、志願服務、公益活動、科技見習、勤工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團委、學生會組織學生開展寒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鼓勵他們到革命根據地和邊遠貧困地區、重點企業參觀考察,感受民生民情,提高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做人做事,提高學生工作業務能力,深化對專業學習的理解和準確學習新知識的緊迫感、投入市場競爭的危機感。

4、抓好就業心理指導,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

高職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心理現象主要有挫折心理,從衆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賴心理和急於求成心理,其中挫折心理對高職生的就業影響極大。這些心理問題綜合起來表現爲學生的就業焦慮,它使學生常處於緊張和不安的心態中,對學生的身心影響極大,是產生就業問題的心理因素。學校應針對學生的就業焦慮心理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使學生對就業既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又能準確把握機會;既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又能客觀地分析現實,引導學生對自己準確定位,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

5、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指導學生做好具體的就業準備

爲使高職學生畢業後順利就業並迅速熟悉工作,學校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要對學生進行與其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教育,使學生懂得自己今後將要從事的職業理念行爲規範,行業要求和道德準則。引導學生以一個準職業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並通過講座、觀摩、社會調查、實習實訓和職業素質拓展訓練等方式來培養學生鮮明的企業意識、工人意識、崗位意識並促使其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同時要借鑑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和考覈模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如職業溝通能力和職業創新能力等。二是以創新的精神來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設計。高職校的職業規劃指導要從傳統的靜態型向現代的動態型轉變,從學生入學開始就開始此項工作並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調整。學校要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市場,瞭解行情,走進企業熟悉職業特徵和自已未來的就業方向,引導學生結合社會發展和自身發展來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三要指導學生精心準備好求職材料。求職資料是通向面試的“護照”,學校要教育學生秉承誠信的原則來做好求職材料,在突出個人特色和充分展現自己的優勢的基礎上體現針對性和美觀性。面試是就業的必備環節,學校要教育學生注意面試的禮節、語言與服飾,教會學生順應招聘人員的思路和心理回答問題的技巧,特別要將“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貫穿於面試技巧的教育過程。

6、提高服務水平,促進高職學生就業創業

要做好高職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高職學生的就業機制有待改革,政府的就業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要建立靈活的高職學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性規定。政府部門要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事業單位聘用高職學生,要爲高職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便利條件和相應服務。對企業跨地區聘用的高職學生,省會及省會以下城市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人才政策,取消落戶限制。同時切實完善有關人才及勞動法規,維護高職學生的就業權利和合法權益。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0

爲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工作部署,積極推動婦女創業就業工作,保障婦女就業權利,進一步發揮廣大婦女在參與廣東經濟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省婦聯、省人社廳聯合開展我省婦女創業就業情況專題調研。5月10日至11日,省婦聯副主席許紅帶領第一調研組到我市調研。副市長崔爽出席調研座談會。

蒞茂期間,調研組實地考察化州、電白等地企業,瞭解婦女創業就業現狀及各地勞動力市場建設、婦女創業就業服務等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與我市各有關部門人員及婦女代表座談,同時發放調查問卷。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去年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婦女3.19萬人,新增轉移就業女性勞動力3萬多人;實現轉移女性勞動力技能培訓1.35萬人,約佔總數的'45%。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財政貼息貸款項目是我市的品牌項目,至今,共爭取各級財政貼息資金1680萬元,累計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2.179億元。直接扶持4221名婦女順利發展生產,間接帶動近5萬名羣衆就業增收。項目貸款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調研組對我市推動婦女創業就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就下階段工作,調研組強調要進一步宣傳好婦女創業就業優惠政策,提高廣大婦女對政策知曉率,引導她們投身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熱潮;要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婦女創業就業能力;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合作,形成工作推動力,共同推進婦女就業創業工作。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1

創業就業是婦女生存發展的基本經濟資源。新的歷史時期,婦聯組織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國婦女十大提出的要求,如何找準工作的着力點和落腳點,積極有效地實施“婦女創業就業促進行動”,**縣婦聯的思考和做法是:

一、提高婦女素質,是促進創業就業的關鍵所在

強化科學文化素質。婦女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可以增強婦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參與平等競爭、獲得經濟資源、實現經濟利益的能力。要以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爲抓手,爲廣大婦女爭取更多的教育機會,提高她們的受教育程度。要大力開展女性素質工程,教育婦女把學習貫穿一生。通過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

提升思想道德素質。要在廣大女性中大力進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教育和“四自”精神的教育,引導婦女做“四自”的新女性。要從青少年女性開始培養、教育,不斷引導她們確立自我獨立的價值觀,增強個人在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能動性和獨立性,提高自我評判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錘鍊業務技能素質。一是按需組訓。發揮鄉村女校和巾幗科技大講堂的載體作用,採取以需帶訓、以訓強能的方式組織有就業意向的婦女重點培訓。二是以幫帶訓。大力實施科技專家進千村萬戶結對幫扶活動,切實幫助有創業需求的婦女普及知識、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堅持做到培訓內容豐富多彩,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培訓層次分門別類,努力使培訓成爲婦女提升就業層次、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搭建服務平臺,是促進創業就業的有效途徑

理清思路,指導創業就業科學發展。要統籌推進城鄉之間、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把促進婦女創業就業與提高婦女素質結合起來,把幫助貧困婦女轉移就業與提高她們的發展能力結合起來,把提高婦女的'生活質量與建設和諧家庭、和諧社區、和諧村鎮結合起來,促進婦女與經濟社會的同步發展。要以“巾幗城鄉牽手”、“巾幗創業行動”等作爲服務婦女的有效載體,搭建特色鮮明、城鄉一體化的就業服務平臺。

培育品牌,提升創業就業工作質量。打造巾幗家政品牌,是婦聯服務婦女創業就業的新優勢。婦聯組織要探索現代家庭服務業的管理模式,加強企業管理和市場運作,並將家政文化貫穿到企業管理始終,着力打造巾幗家政服務品牌。

搭建平臺,促進創業就業全面發展。搭建好推介平臺。通過舉辦女性創業就業推介會,推助婦女以崗帶創。搭建好組織平臺。通過成立女企業家協會等組織,爲創業婦女提供組織依託和交流溝通渠道。搭建好轉移平臺。通過一系列轉移基地,採取“跨地務工輸出一批,聚集產業吸納一批,鼓勵創業轉移一批”的舉措,向經濟發達地區轉移剩餘女勞力。

三、優化綜合環境,是促進創業就業的重要保障

注重源頭參與,營造創業就業政策環境。要積極推動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貫徹實施,積極參與《婦女權益保障法》的宣傳、貫徹和落實,積極配合就業保障情況的執法檢查和監督。要把推動婦女就業作爲重要的工作任務,積極參與地方法規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在參與政府決策中發揮代表和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作用,爲婦女創業就業營造環境、爭取資源、創造條件、提供服務。

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創業就業輿論環境。強化媒體宣傳。利用“三八”等有利時機,積極在報刊、電臺開設創業女性專欄,推出創業女性羣英譜等婦女宣傳系列,全方位地展示創業女性的風采,掀起婦女創業就業熱潮。加大典型宣傳。通過舉辦“三八紅旗手”、“十佳女傑”等評選表彰活動,注重發現和樹立一批敢爲人先、自主創業的女性創業典型,宣傳她們自強不息,大膽創業、勇闖市場的精神以及成功的創業經驗,帶動更多婦女實現創業就業。推廣經驗。及時總結交流婦女創業就業工作中的創新實踐和基本經驗,提高服務的實效性,擴大服務的覆蓋面,使婦聯創業就業工作在社會上產生更積極更廣泛的影響。

增進協調合作,營造創業就業社會環境。要充分發揮“雙學雙比”活動領導小組、“巾幗建功”活動領導小組以及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的作用,整合工作資源,在政策服務、資源支持、宣傳培訓等方面形成合力。要增強互動合作意識,藉助與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形成的良好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合作,爭取支持,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持婦女創業就業的良好環境。

深入調查研究,營造創業就業的工作環境。要更加註重調查研究,瞭解基層的需求和婦女的心聲,加快信息的反饋和調研成果的轉化。要摸清婦女創業就業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實行動態服務,爲政府部門制定傾斜性政策提供參考依據,爲婦聯組織有效開展工作奠定基礎。要對婦女創業就業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婦女羣體的新變化,及時作出科學分析和理論概括,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提出新的對策措施,指導工作有效開展。要適應婦女創業就業工作的發展需要,努力以品牌化、項目化、市場化、社會化的方式,創新服務手段,拓展服務領域。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2

創業促發展,就業關乎民生。近年來,__縣婦聯堅持立足本職,創新思路,發揮優勢,主動作爲,充分發揮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創業帶動就業的作用,得到了社會肯定。爲了進一步引導婦女創業就業,__縣婦聯對全縣婦女創業就業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__縣地處__省南端,__嶺北麓,__源頭。面積3248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1個國有林業採育場,人口50.9萬,其中女性人口23.9萬,佔總人口的46.95%。全縣就業人口總數爲27.77萬,其中婦女就業人口16.86萬人,婦女人口就業率爲60.7%。自主創業婦女人數6943人,主要涉及種植養殖業、日用品銷售、服裝銷售、餐飲服務等方面。城鎮登記失業人數7807人,其中婦女失業人數3628人,佔登記失業人口的46.47%。農村剩餘勞動力人數爲18.56萬人,其中女性勞動力人數爲8.96萬人,佔總農村剩餘勞動力人數的48.28%。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如爲貫徹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成立了以人社局局長唐長軍爲組長,財政、婦聯、農業銀行等各相關單位爲成員的工作小組。工作小組定期和不定期召開協調會,解決存在的問題,保證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的正常開展。成立由人社、經開區、鄉鎮政府、公安、城管、交通、婦聯、殘聯、工會、共青團十個單位組成的創業就業服務活動領導小組,組建“春風行動”工作辦公室,爲創業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縣委、縣政府研究制定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如開發公益崗位,安置“40”婦女人員就業。落實婦女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貸款政策,明確規定婦女在申請小額貸款時,“三優先”優先受理、優先審覈、優先發放。全縣小額貸款發放20xx年2170萬,其中婦女貸款770萬元,婦女佔全縣小額貸款比率爲35.48%;20xx年2475萬元,其中婦女貸款820萬元,婦女佔全縣小額貸款比率爲33.13%;20xx年2654萬元,其中婦女貸款1601萬元,婦女佔全縣小額貸款比率62.44%。兩年內,婦女小額貸款比率上升了26.96%。縣婦聯與人社局等部門聯合開展婦女再就業“春風行動”等活動,實現了勞動力供需雙方的有效對接,優化了創業就業環境。

__縣婦聯抓住特色,針對實際情況,以創市級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爲契機,樹立__縣水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水云爲代表的創業典型,宣傳其創業事蹟,在全縣婦女中掀起婦女創業熱潮。20xx年新增婦女創業100多名,總投資2848萬元,實現產值2919萬元,新增就業崗位800多個,涉及創業領域有種植、養殖、木材加工、製造等。具統計,通過創業,全縣共新增瓜果、茶葉、苗木、花卉面積4018畝,種植食用菌5萬袋,養殖豬2565頭,羊610頭,雞鴨14000只。全面掀起了你追我趕女性創業熱潮。

去年以來,共選送了33名農村女青年、80後參加省、市、縣三級培訓院校開展學歷教育培訓。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幫助__河水庫庫區移民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安置目標,充分發揮移民鄉鎮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半邊天”作用,縣婦聯組織農業、科技、畜牧、勞動就業服務等部門,針對婦女的就業願望和自身條件,從不同層次對她們進行勞動技能、實用技術方面科技培訓、成本管理、資金管理、市場開拓等培訓,共培訓人員1026名。

__縣爲適應新經濟發展需要,不斷擴大貸款範圍、提高貸款額度、加強貸款管理,使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擔保基金和貸款辦理速度達新高。一是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新政策,規範內部程序,出臺簡化版的《__縣小額擔保貸款辦事流程》和《工作指南》,使小額擔保貸款規範化、程序化;二是建立了小額擔保貸款目標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貸款辦理程序一次性告之等制度,進一步規範了操作管理和審查審批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資金不足,成爲婦女創業發展的瓶頸。一是引導、宣傳、培訓資金不足。縣、鄉鎮婦聯組織無專項工作經費,難以在幫助引導婦女創業、培訓上有所作爲。二是婦女創業經費不足。婦女在創業起步階段,投入多,回收少。在調查中瞭解,創業婦女在創業初期100%遇到不同程度的資金問題。

國家爲支持女性創業推出創業貸款貼息政策以來,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存在着一些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擔保貸款資金少,5年未提標。__縣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從20xx年開始,金額爲2萬元,20xx年上調爲8萬元以來到20xx年金額一直未變。隨着經濟的發展,現在的一天普工工時費爲160元每天,20xx年爲60元每天,人工費用上漲了266%,建設成本也存在不同程度上漲。5年前的`擔保貸款金額與時代發展、經濟發展已不相符合,對創業婦女的發展是杯水車薪。二是申請擔保貸款資金週期長。從調查中來看從申請受理到放款時間,平均時間至少需3個月,最長的年初申請年末才能拿到資金。漫長的申請週期錯過了婦女發展機遇,特別是對種植、養殖業尤其明顯。三是小額貸款擔保方式單一。現行創業貸款申請人必須由一名財政公職人員,且在上述單位工作一年以上本縣戶籍人員提供擔保。能夠提供貸款擔保的方式太過單一,讓一些偏遠山區又無親朋好友符合上述擔保條件的創業婦女與小額貸款無緣被拒之門外。四是小額擔保貸款使用時間短。一般創業發展時間前三年都是投入期,投入產出成反比,到第四、五年才進行產出收益期。實際小額擔保貸款使用時間爲2年,不適應創業投資資金流規律。

銀行是企業,企業最大的特點就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對小額擔保貸款的發放因其金額小,收益少,貸款手續繁瑣的特點積極性不是很高。所以在貸款的審批環節上時間長,不能及時爲貸款申請者辦理小額擔保貸款,對小額貸款發放工作缺乏主動性。由於各商業銀行屬直線管理,地方政府也難以協調,致使小額貸款發放工作進展不暢。

在調查瞭解中一部分婦女固守自封。她們受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影響根深蒂固,小富則安,安於現狀,相夫教子的思想嚴重,認爲創業掙錢是男人的事,無創業想法。一部分婦女想創業卻苦於無創業信息,無創業技術,只能在創業門外徘徊。一部分創業婦女已經開始創業,卻無防範風險意識。在調查了中,80%的婦女沒想過風險防範,更沒有想到養殖業保險對被保險人在飼養期間遭受損失給予補償。

(一)解決縣、鄉鎮婦聯創業就業工作經費。上級婦聯與省財政廳積極協調,把引導婦女創業就業宣傳、培訓經費專門列入到同級財政預算,爲基層婦聯組織提供經費保障。

(二)提高小額擔保貸款額度,增加資金使用時間。爲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將小額擔保貸款由現在的8萬元提高到10至15萬元;同時增加資金使用時間,由原來的2年時間,根據創業項目的不同,分別增加到3到5年不等。

(三)人民銀行應加強管理和監督,提高商業銀行對小額貸款的認識。督促各商業銀行加大對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的支持力度,將思想統一到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和方針政策的高度上來。要充分認識金融支持再就業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不能僅從自身的經濟效益考慮,正確把握經濟效益與支持創業工作的關係,積極配合政府落實優惠政策,推動小額擔保工作發展。開通小額擔保貸款的審覈放款綠色通道,縮短小額貸款發放時間。

(四)創新小額擔保貸款模式,拓寬擔保渠道。一改過去單一擔保模式,對具備創業條件的扶持對象,引入固定資產抵押的方式貸款,用特殊的辦法解決特殊的問題。探索創新反擔保方式,引入三戶聯保方式推行反擔保措施的多元化,爲貸款人員尋求反擔保提供更多的選擇,促進貸款工作順利發展。

(五)加強婦女培訓,提升婦女創業就業能力。一是突出農村婦女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重點,與縣人社局、科技局、縣職中加大定點培訓機構合作力度,充分發揮定點培訓機構的作用,進一步加強種養殖、家政服務技能特色勞務培訓,提升培訓質量,增加培訓人次。二是針對創業婦女開展成本管理、資金運作管理、開拓市場、利潤覈算、防範風險等的培訓,增加婦女企業管理能力。

(六)創建一支婦女創業顧問團隊。由專業的經濟師、投資理財師、會計師、稅務師、律師組成,免費爲婦女創業提供成本覈算、稅收和法律問題諮詢。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3

爲有效解決女性就業創業新中遇到的新問題,探索新方法,新途徑,促進婦女創業就業工作。__縣婦聯深入縣人社局和部分企業、鄉鎮,通過調查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我縣婦女就業創業狀況開展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__縣位於位於__省西南部,__中上游,__市東北部,全縣總面積2538平方公里,轄25個鎮、辦、鄉、場,808個行政村、79個社區。據統計,截止20xx年底,全縣總人口106.56萬,其中女性人口51.22萬,佔48.07%;成年至退休年齡段女性人數爲30.12萬,佔58.8%。全縣就業人員總數爲55.33萬,其中女性25.05萬,婦女就業率爲45.27%;全縣婦女自主創業人數有7500餘人,主要從事服務、餐飲、美容美髮、種養殖、紡織等行業。20xx年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880人,其中婦女失業人數爲1860人,佔47.9%;農村剩餘勞動力6.61萬人,其中農村剩餘女性勞動力人數3.18萬,佔48.11%。

20xx-20xx年,全縣發放小額擔保貸款總額爲16602萬元,其中婦女獲貸金額爲6749萬元,婦女獲貸金額所佔比例爲40.65%;全縣獲貸總人數爲2873人,其中婦女獲貸人數爲1005人,婦女獲貸人數所佔比例爲34.98%。小額擔保貸款助推婦女創業人數爲1005人,帶動婦女就業人數爲2896人。婦女貸款回收金額爲4616萬元,婦女貸款回收比率爲100%。新增應付貼息金額爲1278.54萬元,實際支付貼息金額1179.32萬元,應付未付貼息金額162.16萬元,擔保資金規模爲3200萬元。

近幾年來,在上級婦聯的正確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縣婦聯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工作優勢,通過抓宣傳、抓培訓、抓服務等有效形式,積極做好婦女創業就業工作,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一是就業觀念落後。受男主外女主內傳統觀念影響,本地無業婦女承擔着家中的大部分家務,習慣了自由支配勞動時間,不能適應快節奏的工作流程和嚴格執行的作息時間以及規章制度,在擇業時挑挑揀揀。二是依賴思想重。很多婦女安於現狀,不願主動參與就業競爭,主動發掘就業機會,一味被動的等工作機會出現、等政府把工作機會送上門。三是就業能力偏低。無業待業婦女普遍知識水平偏低,缺乏專業技能,沒有一技之長,學習能力比較弱,缺乏主動學習的意願。四是創業願望不強。許多婦女生活安逸,衣食無憂,又怕苦怕累,無創業願望。同時受創業知識、技能、管理經驗、資金、項目、信息因素的影響,使得她們不敢貿然創業。

一是強化宣傳輿論,激發婦女就業創業內在動力。針對部分婦女就業積極性不高,存在牴觸情緒。通過加強宣傳引導工作,積極培育創業就業文化,宣揚婦女勞動的傳統美德,營造婦女創業就業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大力宣傳關於推動自主創業、促進城鄉居民充分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調動廣大婦女創業就業的積極性。並通過典型引路,讓身邊摸得着、看得見的典型事蹟不斷影響和帶動更多婦女就業創業。幫助不願意就業的婦女轉變思想觀念,實現就業;幫助有就業意願的婦女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轉變“大錢賺不到,小錢不願賺”的想法,鼓勵他們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實現多途徑就業。

二是強化教育培訓,全面提升婦女創業就業能力。要充分利用公共培訓資源,根據市場的`需求,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就業需求和不同類型的婦女羣體,積極開展適合女性的專業技能培訓,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婦女就業技能和就業層次。要幫助有創業意向的婦女樹立創業觀念,掌握創業本領,利用創業優惠政策,壯大創業實力,實現創業理想,推動更多婦女敢創業、會創業、創大業。

三是強化服務管理,提高婦女就業創業水平。進一步加強婦女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確保婦女就業工作落到實處。讓廣大婦女真正得到實惠。通過小額貸款、稅費減免、創業服務創業培訓及服務等政策的落實,爲婦女創造條件,鼓勵、支持和幫助更多的婦女自主創業。

就業創業是民生之本,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民生工程。因勢利導,紮實推進婦女創業就業工作,爲推動__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4

關於推進全民創業 擴大就業 調 研 報 告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民生之源,近幾年來,上饒縣深入貫徹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把推進全民創業、促進就業作爲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來抓,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帶動就業活動,有力推進了就業再就業工作。

一、國家、省關於推進全民創業、促進就業的相關政策措施

1、再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減免4種稅。對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在規定限額內依次減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並按省有關規定免收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期限最長不超過三年。

2、對符合申請條件人員提供小額貸款。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復員轉業退役軍人、留學回國人員以及進城創業且進行了就業登記的農村勞動者,從事個體經營自籌資金不足、符合申請條件的,爲其提供小額貸款擔保。

3、在孵化基地創業人員可減免相關費用。新辦貿易市場的經營攤位,應安排一定比例租賃給下崗失業人員,並可安排相對集中的生產經營場所建設孵化基地。對在創業孵化基地創業的,自創辦之日起,一年內減半繳納房租費和水電費,三年內免繳物管費、衛生費、治安費。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通過技能鑑定、生活確有困難的,給予一次性職業技能鑑定補貼。

4、企業安置再就業人員減免4種稅。對商貿企業、服務型企業、勞動就業服務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區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新增加的崗位,當年新招用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實際招用人數,在相應期限內定額依次減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5、失業人員創業可領取失業保險金。在保證失業保險金足夠支付,並統籌考慮地方財政就業再就業資金安排的前提下,經批准,可將失業保險金用於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人員的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崗位補貼。對一定期限內不裁員或極少裁員的參保單位,可給予職工轉崗轉業培訓補貼。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失業人員,從事自主創業和合夥就業的,憑有效證明,可一次性領取失業保險金。6、爲有創業意向的相關人員提供免費的創業培訓。爲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復員轉業退役軍人、留學回國人員以及進城創業且進行了就業登記的農村勞動者,提供免費的創業培訓。

二、上饒縣推進全民創業、促進就業基本態勢

截至20__年10月底,上饒縣有個體工商戶11113戶,註冊私營企業1563戶,提供工作崗位78459個,其中20__年新增個體工商戶2624戶,私營企業207家,新增就業崗位2106個。近三年,上饒縣共舉辦免費創業培訓29期,培訓867人。累計發放小額貸款5893萬元,600餘人通過創業扶持成功創業,間接帶動2500餘人就業。全民創業的良好發展狀況,直接對上饒縣財政稅收、城鎮就業、農民增收、區域經濟活力的增長,具有直接的拉動效應,貢獻不斷增加。

三、上饒縣全民創業、促進就業存在的困難及問題客觀分析

當前上饒縣全民創業工作形勢,總體上呈現出了全民參與、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1、創業氛圍不夠濃厚。目前,上饒縣全民創業工作仍存在“三多三少”的不良現象,即:打工的人數多,自主創業的人數少;小打小鬧的人數多,邁大步創大業的人數少;等待觀望的人數多,投身創業的人數少。羣衆“守家戀鄉、安於現狀,小富即安、不富圖安”的思想依然存在,全縣城鄉羣衆普遍存在“怕”的心態、“難”的情緒和“守”的觀念。

2、創業佈局不盡合理。從目前上饒縣全民創業工作情況來看,鄉與鄉之間、村與村之間進展不平衡,城區和城郊的民衆創業的慾望強烈、勢頭良好,而一些貧困鄉村的羣衆的創業意識普遍不強。民衆創業多數集中在城郊結合部和具有傳統產業特色、企業集聚比較明顯的地方,其它多數鄉村比較冷清,民衆創業仍處在“零星”起步階段。3、創業層次普遍偏低。普遍存在“三多三少二低”的現象,即傳統普通型產業多,新興高附加值產業少;爲生活服務的行業多,爲生產服務的行業少;家庭作坊式經營的多,規模集約化經營的少;全民創業的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程度低,從事產品加工、中介服務、高新技術產業的中小企業比重偏低。4、服務機制不完善。上饒縣全民創業仍然以民衆自發創業爲主,組織化程度不高。各部門普遍重視建設大項目、大企業,對中、小創業者發展支持不夠,特別是雙管單位受條條框框管理,普遍對中小企業檢查多、引導少,罰款懲處多、批評教育少,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同時,金融機構爲了規避風險,常因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制不健全等因素,導致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融資貸款難,發展緩慢。四、對推進上饒縣全民創業、促進就業的幾點建議

1、開展創業宣傳,進一步濃厚創業氛圍。由宣傳部門牽頭,把各地創業者的典型事蹟製成圖片資料、音像製品等到全縣各地巡迴展覽、播放,在全社會營造“創業者最光榮、納稅人最光榮”的輿論氛圍。廣泛開展創業宣傳教育活動,在企業開展“艱苦創業、誠信創業”活動,在機關開展“支持創業、服務創業”活動,在科技界開展“科技創業、人才創業”活動,在城鄉羣衆中開展“創業有功、致富光榮”活動。對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提供就業崗位多、稅收貢獻大的企業,在經濟上予以重獎;對政治素質高、道德品質好、社會貢獻大的創業人士,吸納進入人大、政協組織,發揮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積極作用。

2、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創新創業機制。沒有機制的創新,就不可能形成全民創業的內在機制。推動全民創業,一定要消除影響創業的機制性障礙,激發人們創業的潛能和激情。一是改革政府運行機制。轉變行政管理職能,推動政府行政管理職能從注重事前審批向注重事後監督轉變,從注重行業管理向注重社會服務轉變,從注重行政處罰向注重依法保護轉變,從注重行政命令向注重契約整合轉變。二是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一方面,公平對待市場主體,對創業者在政策上、待遇上平等對待,一視同仁,給予每一個社會投資者、每一個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機會,爲全民創業搭建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市場體系,通過規範發展資本、產權、土地、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形成公平競爭、統一開放、規範有序的市場體系。三是創新發展機制。在全民創業上加快形成“五放一降一加”的發展機制。“五放”就是在國家產業政策範圍內放寬政策、放開領域、放低門檻、放膽實踐、放手發展,爲羣衆創業提供一個較爲自由的市場空間;“一降”即降低創業成本,取消不合理收費,規範稅費徵收行爲,凡是必須收費的項目,儘量按下限收取,切實降低過重的稅賦,降低過高的創業成本;“一加”就是政府在創業獎勵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並通過設立創業發展基金,用於扶持和獎勵成長性強、帶動性強的創業龍頭企業。讓創業者切實感受到在上饒縣投資創業具有投資空間大、經營成本低、回報效率高的優勢。

3、推進依法行政,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全民創業的實踐表明,在硬環境日益完善的情況下,軟環境的好壞往往會影響全民創業的成敗。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國方略的關鍵和核心,也是從根本上創優發展環境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徑。一是增強行政權力運行的透明度。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增加重大決策和辦事程序的透明度,特別是要把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政處罰、行政收費等事項的法律法規依據、辦理條件、程序及辦事結果等依法向社會公開,杜絕暗箱操作。二是規範行政執法行爲。通過大力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行政執法協調機制、健全行政執法經費財政保障機制等途徑,加大行政執法監督力度,規範行政執法行爲,做到“三多三不”、“三寧可三不能”,即“多服務不干預,多幫忙不添亂,多指路不設障”,“寧可不指導、也不能亂檢查,寧可再規範、也不能亂罰款,寧可少收入、也不能亂收費”,着力解決好亂執法、趨利執法、多頭執法等問題。三是嚴格依法依規辦事,但又不能死摳法律法規條文機械執法。在不違反法律目的.、原則和精神的前提下,行政執法機關應當按照合理行政和高效便民的要求,結合實際採取靈活的措施執行法律法規。

4、健全服務體系,狠抓創業政策的落實。健全的服務體系是全民創業良性發展的有效支撐。應該積極研究建立面向創業者及中小企業的創業服務體系,向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創業指導、市場信息、技術開發和推廣、融資、經營管理及創業項目推介、洽談等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

5、打破瓶頸制約,切實化解創業難題。一是推動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中心,並完善擔保中心的運作機制,簡化擔保貸款手續和程序,真正發揮好擔保中心的作用。二是把創業培訓和小額信貸有機結合起來,對參加了創業培訓、有具體創業項目並編制了創業計劃書的,優先給予小額信貸支持。三是圍繞項目開發,採取社會籌資的方式,推出一些收益較好的項目,組建項目責任公司,吸引創業投資。四是設立創業風險基金,由政府投入一部分資金,市場化籌集一部分資金,建立基金會,再由基金會對申請款項的創業項目進行梳理和評審,對那些技術含量較高、前景看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遵循風險投資的原則,對其進行投資。

6、儘快完善創業政策。出臺細緻明確的政策,落實好國家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各項政策。在市場準入、企業設立、貸款、投融資等方面給予民營經濟等一切創業主體以最大的自由度。同時,圍繞推動全民創業,加快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結合實際,在市場準入、融資扶持、人才扶持、技術扶持和服務體系扶持等方面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並真正落到實處。加強對創業的產業政策引導,支持科技型、配套型、勞動密集型、資源綜合利用型、農副產品深加工型、出口創匯型以及城鎮社區服務型、商貿物流型等小企業的發展。

7、拓寬創業融資渠道。加大對中小型創業企業的資金扶持,要重點向初創業企業和創業服務機構傾斜。加強銀企對接,建立信用評級、業務流程、風險控制工作機制,每年拿出一部分信貸資金,扶持全民創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可以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採取政府資金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建立小企業創業基金或創業投資基金,爲創業者提供風險投資。推動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建設,鼓勵擴大對新創辦小企業發放小額貸款的範圍,採取靈活多樣的貸款方式,解決創業啓動資本問題。促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幫助初創企業增強信用意識,樹立誠信觀念,擴大信用徵集、評價範圍。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創新擔保方式,擴大融資擔保規模,爲創業和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8、健全創業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健全服務功能齊全、服務品種多樣、服務方式規範、服務效果明顯的創業服務體系。通過創業指導和創業輔導,爲創業者提供創業信息、創業諮詢、創業培訓、創業策劃以及財稅、法律、勞保、外貿等代理服務。加快整合社會資源,發揮社會中介服務組織的作用,構築支持創業的服務平臺,爲創業者和創業企業提供政策、管理、技術、融資、市場、人才等方面的服務。

就業創業調研報告15

本次調研共計走訪企業80餘家,召開座談會20餘次,參加座談企業代表共計260餘人,共計發放調查問卷260餘份,通過訪、聽、查、問等方式(走訪創業戶、走訪相關農戶、走訪領導、走訪項目實施點,聽創業戶彙報、聽相關部門彙報情況、聽調研組幹部意見,查看創業規模、查看相關部門實施項目情況、查看領導對創業的重視程度、填寫問卷調查),充分聽取和收集廣大創業者的意見建議。

(一)外出務工人員情況:

外出農民工230928人(男129054人,佔55.88%;女101874人,佔44.12%)。文化程度:國小53313人,國中95941人,高中(職高)26473人,大專及以上20789人。年齡結構:31歲以下66016人,31歲至40歲53041人,41歲至50歲45748人,51歲以上20298人。從事工種:技工25317人、管理13315人、普工80810人。地區分佈:廣東省48584人、浙江省27706人、福建省15987人、上海市8467人、其他省20009人、省內縣外19411人、縣內9266人。截止目前,大約有5000餘人在縣內創業(其中微型企業464家,大約佔9%),累計從業人員達46463人(企業10790人,個體35673人)。創業主要爲養殖業(豬、牛、羊、雞、豪豬、野雞、兔子、魚、蛇等)、種植業(茶葉、方竹筍、經果林、中藥材、蔬菜等)、加工製造(食品加工、衣服和鞋來料加工、水泥製品、傢俱、電器等)。

(二)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特點

1、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數量逐年增加,發展特色產業(**鄉種植食藥材玉竹、**鎮豪豬養殖、林下養雞等)數量規模不斷加大。

2、大學生返鄉創業注入新活力,文化程度明顯提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達50%以上。

3、青年、婦女創業比重大年齡偏輕。50歲以下人員佔了70%以上。20xx年以來,全縣共辦理微型企業464戶,註冊資金4640萬,帶動就業2320人。

4、農民工創業經濟實力有所提升,技術水平明顯提高。**鎮**壩建材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引進先進自動化生產設備。

5、企業聯動發展,資源得到有效合理利用。新州鎮豐利木材加工廠與木炭加工廠合作,實現廢料合理利用。

6、搭建交流融資平臺,成立青年創業協會。實現會員資源共享,組織會員外出培訓,提高創業者的管理經驗和經營能力。

(三)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的作用和意義

1、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經營,讓荒蕪的土地重現生機。在調研中瞭解,農村大多數返鄉農民工創業都是圍繞我縣產業發展,承包荒山、草坡,流轉撂荒耕地,發展農產品的規模養殖、種植、加工、流通服務業,整合生產要素和資源要素,實行專業化、規模化經營,推動了農業的商品化、規模化、特色化和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經濟實體的發展,提高了農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

2、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加快了城鎮化進程,給空巢家庭帶來了陽光。在調研中瞭解,我縣大多數返鄉農民工創業在城鎮周邊是以發展二、三產業爲主,大量就近轉移了農村富餘勞動力,使農民離土離鄉,改變了以往鄉村十室九空的冷清現象,使老人有人照顧,小孩子有人看管,給空巢家庭帶來了陽光雨露。一是爲小城鎮發展提供產業支撐。農民工創辦的企業近半數辦在小城鎮和縣城,除去投資於農業經營和謀生型的小企業,規模稍大的工商服務業絕大部分是辦在小城鎮和縣城。這些企業帶動資本、勞動力等經濟要素向小城鎮集聚。二是發展了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和配套產業。部分回鄉農民工在城鎮創辦教育、醫療、文化、住宿、餐飲等商業服務業企業,發展房地產業,提供多方面的生產生活服務,直接投資於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小城鎮配套產業發展。許多投資於城鎮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發展的回鄉創業者,是一半在外地創業,一半在家鄉投資,他們在家鄉投資的工商企業,具有沿海發達地區和城市企業的發展水平;他們投資的城鎮基礎設施和商業服務業,既適合當地的需要,又往往具有城市設施和產業的質量和品位。三是擴大小城鎮人口和經濟規模。

3、爲民營經濟發展、招商引資、富民強縣激發活力。我縣農民工在沿海地區進城就業務工,經受市場經濟和工業化洗禮,積累了一定資金和人力資本,他們回鄉創業,把資金和發達地區的市場觀念、技術、管理帶回家鄉,一是成爲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中小企業、工商服務業發展重要力量;二是成爲招商引資,承接沿海勞動密集產業轉移的主要力量;三是成爲結合當地資源,開發特色產品,提升傳統產業的重要力量;四是爲農村公共服務事業提供了一批較高素質人才。

二、返鄉農民創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黨政領導對農民工返鄉創業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未能公平對待,缺乏優惠政策

1、沒有把服務農民工返鄉創業視同招商引資一樣重要。縣鄉兩級政府把改變當地經濟不發達的希望過多寄託在引進外商和大企業上,併爲之制訂一系列優惠政策。認爲農民工返鄉創業是小打小鬧,交稅少,發展慢,只能解決他們自己就業增收的問題,對縣域經濟發展、財政增收作用不大。甚至不相信農民工返鄉創業能成功,沒有把服務返鄉創業擺上位置。有的支持只是停留在講話、邀請上,缺少具體的政策措施。

2、政策上不公平。縣政府讓引進的大企業進工業園區、實行優惠政策或配套服務;而農民工返鄉創業進不了園區,也得不到對園區企業提供的優惠政策和多項服務,這就形成與較大企業之間的不公平。農民工返鄉創業有的吸收了城鎮待業人員、失地農民,更多的是解決農村不能外出的40、50農民的就業。同樣是解決困難羣衆就業的創業,在城市能得到稅費減免、小額信貸等優惠政策,農民工返鄉創業就得不到這些政策。這又形成與城市創業的不公平。

3、扶持政策落實滯後。據調查,返鄉創業得到政府支持的面偏小,比如扶持城鎮再就業的有關政策、婦女創業貼息貸款政策、小微企業扶持政策,有些是難以操作落實到位。

(二)服務機制不健全,部門指導不力,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

1、對返鄉農民工創業指導不力、服務不到位。相關職能部門對農民工創業就業底數不清,對中央、省、市、縣出臺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優惠政策的宣傳和落實不到位。很多返鄉農民工創業在選擇項目時,缺乏相應的服務機構和專業人員幫助予以論證。一些返鄉創業項目興辦起來後,後續跟蹤服務不夠,當初承諾的各項政策落實緩慢、透明度不高。例如婦女創業小額貸款貼息部分返還緩慢、部分養羊補貼、發展大鯢養殖飼養池補助未落實到位;對已成功申報如著名商標等的企業獎勵政策未兌現。

2、各項審批辦證程序複雜。雖已有一些部門進行了改革,例如商事制度改革,但還有很多部門未簡化辦事程序。我縣目前還未完全實現一站式服務,創業人員辦事要多頭跑、來回跑,耽誤過多時間。有的返鄉創業農民工因辦理手續程序複雜而半途而廢。例如辦理返鄉農民工證需要4個單位蓋章,程序繁瑣,讓辦事人員多次跑,來回跑。

3、有些執法單位缺乏對法律法規的宣傳,執法態度較差。

4、辦事難,三亂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地方未能從根本上轉變政府職能,擺正政府部門和企業的關係,努力營造適合羣衆創業和企業發展的公共管理服務環境,還是採取管、卡、壓的做法。辦事難仍然是創業者面臨的問題,對於一些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來說更是如此。有些人說返鄉前受到熱情對待,辦廠時也有人服務,但是企業一旦落地,再想找政府部門辦事,解決問題就十分困難。根據對返鄉創業者反應,認爲審批企業或立項難 政府部門亂收費、企業負擔重,開辦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手續複雜,程序繁多,輾轉多個部門,差不多是環環收費。一些部門甚至去企業吃、拿、要。三亂現象時有發生。農民工返鄉創業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行業,規模較小,結構單一,產品科技含量低,加上主要依靠自有資金,多數投資只有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一些政府部門的違規行爲無疑加重了創業者的經濟負擔。

(三)資金不足,融資渠道不暢。

調查表明,近八成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發展得不到金融機構的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開業時主要靠自有資金,把打工中積累的有限資金集中用於租地建廠和設備投資,開業後缺少流動資金的情況比較突出。資金不足基本是依靠民間借貸,到銀行貸款的不多。部分企業產品有市場,因融資難,無力擴大規模。90%的返鄉創業者反映資金不足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造成返鄉創業融資難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農村資金返流城市,供給農戶和中小企業的資金短缺。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的供給渠道主要是農村信用社一家。二是貸款利息高。一些地方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月息爲 9.1釐,加上貸款申請過程發生的交際費用,月息實際超過1分,年利息超過12%。三是缺乏信用貸款,只有抵押貸款。初創企業抵押物缺乏。同時,小企業的設備不能抵押,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不能抵押;抵押折扣高,對抵押資產的評估只能達到資產價值的60%左右,再折半放貸;農業企業的資產流動性差,不能抵押,土地不能抵押,貸款更加困難。四是信貸擔保體系發育遲緩,擔保機制難以適應。一方面是縣的富民擔保公司、就業局的小額貸款擔保機構發揮作用不好;另一方面是忽視對中小企業、農民工返鄉創業信用制度的建設。五是政策性貸款和財政扶持貸款極少。比如農行、農發行對返鄉農民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創業,支持基本沒有。

(四)缺乏科學合理的產業發展規劃和企業佈局。

縣內缺乏科學合理產業發展規劃和企業發展佈局,沒有明確主導的發展目標,各自爲陣。一是沒有依據市場需求和突出我縣產業特色,規劃佈局產業發展;二是憑經驗跟着感覺走,搞重複建設,以致企業規模小,產業鏈條短,企業經營管理不規範,往往是產業搞起來之日就是敗下去之時,這在種植業養殖業上表現得尤爲明顯。

(五)基礎設施不完善,制約發展。

一是政策因素用地難。由於城鎮建設造成土地緊張,返鄉農民創業用地審批困難,土地供應難以滿足企業開辦和發展所需,特別體現在一城三區範圍內。二是土地流轉過程中問題多。返鄉創業人員中大多數從事種養殖業,需要大量土地進行規模種植,但在土地流轉方面沒有相關參考辦法,大多數農民不願流轉土地,也存在因土地流轉價格不確定而造成合同難以簽訂情況。三是水、電、路等設施不通暢。發展種養業的一般都在較爲偏僻的地方,自然條件很豐富,但普遍存在水資源匱乏、電力和通訊設施差、交通設施跟不上的問題,直接導致生產成本高,產品交易週期拉長等問題,降低了利潤空間和市場競爭力。

(六)返鄉創業者綜合素質不高,創業培訓工作力度不夠。

一是創業者缺乏相關的創業知識。返鄉農民工大多數有創業意向,創業衝動,雖然在外出務工時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與經驗,但在工商、稅務、金融、科技、管理、勞動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欠缺,市場分析能力、組織經營管理能力不強,缺乏自主研發、技術創新意識,難於適應市場、駕馭市場,造成在創業道路上困難重重。二是創業培訓覆蓋不廣,缺乏針對性。雖然有關部門採取各種形式組織開展了創業培訓,但存在短期培訓的多,長期培訓的少;培訓內容趨同的多,有特色針對性強的少;培訓初級人才的多,培訓高技能複合型人才的少;培訓以完成考覈目標任務的多,注重實效的少。

(七)缺乏對創業就業優秀人才的激勵機制。

調研發現很多農民工,他們靠流轉土地,大規模搞種養殖業和其他加工業,他們解決就業,創造稅收,有些一個小微企業同時從事好幾樣產業發展,其創業很艱辛,意義非常之大,但是少有人去關注過他們,更多的卻是一些服務部門打着服務的旗號去收這要那。黨委政府缺乏對先進典型進行宣傳和表彰激勵。

三、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的'建議

(一)加強領導,爲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政策保障。

一是把返鄉創業工作作爲一項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列入重要日程,引起各級各部門領導高度重視,切實制定返鄉創業專題規劃,專項推進返鄉創業工作,細化工作任務。二是建立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一年度至少召開兩次會議,重點研究協調返鄉農民創業就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三是組建專門返鄉農民工創業機構,落實人員編制、經費、辦公場所等。指導農民工創業就業,對返鄉農民工選擇的行業進行科學規劃和引導,減少創業的盲目性。四是加強政策宣傳,開展信息延伸。在重點村建設信息公開欄,在縣有線電視臺開闢用工信息專欄,結合六五普法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同時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和勞動保障平臺信息網絡及相關設施建設,鼓勵、支持中介組織參與到促進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中來。五是繼續運用好523農民工節這張品牌,擴大影響力,積極宣傳和做好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工作。

(二)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確保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接地氣。

一是強化政府部門效能建設,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完善真正的一站式服務,全部審批部門入駐政務大廳,並對各項審批事項和手續辦理流程進行公示,切實解決關卡多、辦事難等問題。二是建立健全監測網絡。加大對農民工返鄉情況的長期跟蹤監測,瞭解其所需所想所求,協助返鄉農民創業項目申報及評估認證申請,開展經常性的返鄉創業項目的跟蹤調查,及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並及時傳輸相關信息至縣有關部門。同時,根據企業發展需要組織好農村富餘勞動就地轉移和輸出。三是要改進服務方式與手段,要抓好鄉鎮與縣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網絡連接與暢通,實現資源共享,發揮效應。對有資金積累、有市場信息、有管理經驗、有創業就業需求的返鄉農民工實行特別的聯繫與服務,爲他們創業就業提供方便。四是加強問責和公衆監督。針對羣衆反映辦事效率慢、服務態度差、亂收費等現象要嚴肅處理。

(三)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爲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資金支持。

一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改進資信評估制度,要進一步擴大返鄉農民工創業貸款貼息範圍和金額。特別加大對發展中企業的資金扶持。二是設立創業基金,由縣級財政拿出一定數額的資金,扶持返鄉農民工創業發展。創業基金由財政部門管理,經貿局、市場監管局、工商聯、民企配合工作,鼓勵創業成功人自願加入創業基金。三是進一步完善貸款風險管理制度,繼續支持信用聯社採用的信用證制度、完善農戶聯保貸款制度、加強縣富民擔保公司支農貸款擔保力度,金融機構出臺相應便民措施,使國家出臺的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信貸政策措施惠及返鄉創業者,解決返鄉農民工創業資金所需。四是落實好扶持微型企業發展三個十五萬政策,養殖補貼、小額貼息等優惠政策及時兌現,鼓勵形成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新局面,落實好黔微貸微型企業貸款項目,櫃員信貸通貸款項目,由政府出資給我縣微型企業提供1-2年會計記賬服務,建立企業信用,誠信貸款。五是發揮青年創業協會與兩家銀行簽訂的保證金貸款協議的作用,幫助一定數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六是根據國家鼓勵民間資本合法運作的相關規定,制訂相關激活民間資本的具體辦法,推動民間資本合法運作,釋放出民間資本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巨大潛力。

(四)大力發展市場主體,合理規劃產業佈局。

一是認真落實商事制度改革,推行註冊資金認繳制,實行先照後證改革,簡化經營住所登記條件,着力推進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工作。釋放改革紅利,大力發展市場主體,實現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快速增長。二是加強對企業的引導,強化企業自身制度建設,合理規劃。鼓勵成立股份制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合夥企業等,讓企業做大做強。三是通過打破行業區域界限、優先安排用地用電用水、獎補貼息、稅收優惠、優質服務等措施,因地制宜引進、扶持、壯大一批農業龍頭企業,推進龍頭企業集羣化發展,發揮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集聚效應,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

(五)完善創業基礎平臺,爲返鄉農民工創業創造良好環境。

一是繼續完善小城鎮、工業園區、各類果業、養殖業基地以及商品流通等公共設施建設,建議在工業園區建立小微企業創業孵化園,集中建立簡易廠房,可通過廉價租賃或限期免費使用等方式提供給初期創業者,以此解決土地徵用和環境評估等問題。二是鼓勵多種產業共同發展。鼓勵發展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例如結合大數據黔北呼叫中心落地我縣,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充分利用好我縣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富有特色旅遊資源,發展旅遊業或觀光農業;與時俱進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人才、信息、技術、就業諮詢等新興服務業。結合小城鎮和城市社區建設,加快發展家政、維修、護理等社區服務業。三是完善土地使用制度和措施,將返鄉農民工創業用地納入城鄉發展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建議制定適合我縣的土地流轉管理辦法,切實解決土地流轉問題。四是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應儘量協調解決企業反映的道路、用水、用電等問題。

(六)優化培訓資源,提高培訓實效。

要優化整合培訓資源,統籌培訓的資金、物力、師資等,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充分運用SYB、雨露計劃、陽光工程、職工素質提升等培訓平臺,建立職業中學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培訓基地,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學習。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一方面聘請高校或科研單位的專家教授定期不定期地對創業者開展專題講座和企業管理諮詢診斷,現場答疑解惑。另一方面組織返鄉創業農民工到先進地區的成功企業參觀學習、委託鍛鍊等形式進行技能、法規、管理等知識培訓,提高其經濟管理水平和創業能力。

(七)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激發創業熱情。

一是政治關心。對返鄉創業就業中的優秀者,在安排兩代表一委員給予傾斜。二是精神鼓勵。每年定期表彰返鄉創業典型,在榮譽上給予更多機會。如勞模評選、巾幗創業之星、最美創業女性等等,召開創業典型宣講會。三是經濟激勵。對返鄉農民工創辦並安置農村勞動力達20人以上的企業,由縣級財政一次性給予1000050000元的專項扶持資金獎勵,對優秀勞動者和促進農民工返鄉就業的先進個人一次性給予500010000元的獎勵。四是協作發展。充分發揮創業協會、促經會等平臺作用,鼓勵成立合法化的社會團體,促進返鄉創業人員與協會的溝通交流,實現資源共享,抱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