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15篇)

新材料1.26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過事蹟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爲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明家庭主要事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15篇)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1

家庭的道德有許多不同的類型,其中最爲常見的莫過於和睦。家庭和睦處處可見,其中最能表現出家庭和睦的,也就是:家裏人病了,其他人如何照顧他、關心他。在我們家也有這樣的事情。

那一天,我的媽媽因慢性闌尾炎而進了醫院,當她躺在手術檯上動手術時。每過一分鐘就像過了整整一個小時,我當時的心情是既擔心又害怕。經過了幾個小時,手術完成了。當我的媽媽出來時我馬上衝了過去。但爸爸擋住我,說:“媽媽剛做完手術讓她休息一陣子你再來。”說完就讓爺爺帶着我回家。過了幾天,當我再來時,媽媽已經可以坐起來,也可以吃一點很稀的粥。我來到媽媽的牀邊,看見爸爸送粥過來了。因爲爸爸接到電話,說讓他回去工作。爸爸就讓我陪着媽媽,有什麼事就讓我幫她做。當我再次來到牀邊時,媽媽說她餓了。我就裝了一點粥,坐在牀前。一點一點地喂媽媽喝粥。旁邊的病人見了,都誇我很乖。喝碗粥,媽媽說她很困,躺在牀上一會兒就睡着了。我坐在隔壁看書,連續看了三個小時的書,媽媽還是沒醒。不知不覺我睡着了,但在夢裏我隱約聽到有人在叫我,我醒了。發現媽媽也醒了。這時候已經是傍晚了。許多親戚都來了,他們帶了很多東西來看望我媽媽。有水果、牛奶。我發現所有的親戚都來過。等到大姨媽來時,她就讓我回家休息一下剩下的交給她就行了。

所以,我認爲家庭道德中是最好的莫過於家庭和睦。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2

崔衛香家庭,江蘇省東臺市樑垛鎮安洋村二組,家庭成員5人。

1985年4月,剛一降生的香崔衛香就被弶港鎮沿堤村的養父母收養。她雖非媽媽親生,卻是媽媽的心頭肉。她的童年像許多孩子一樣,擁有無盡的快樂和幸福,也擁有許多美好的夢想。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99年11月,媽媽在經過新港橋時,由於橋很窄,媽媽連人帶車刮到橋下,造成終生癱瘓。年僅15歲,正在上九年級的她,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痛苦地放棄學業,回家照顧雙親,用稚嫩的雙肩挑起家庭的重擔。爲了生計,她學着養羊養豬,還種植10畝棉花和玉米田。同時,她還精心侍候長期臥牀不起的媽媽,每天幫媽媽洗臉擦身,伺候大小便,按時將飯菜做好端到媽媽牀前,一口一口細心地喂。

女大當嫁,20xx年初,崔衛香迎來了自己的愛情,並帶着癱瘓養母和傻父一起出嫁。如今,她不但繼續精心照料癱瘓的養母和傻父,侍奉公婆,照料年幼的孩子,還與丈夫一起經營家庭生計,種樹、養豬、養雞、養羊,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

崔衛香曾榮獲中國好人榮譽稱號,其家庭被評爲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3

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爲規範,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準。有些人以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也很簡單,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道德就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助他渡過難關。道德其實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得。

有一天,我在補習班路上撿到了2十元錢,頓時,我兩眼發直,心裏想:“呀!這麼多錢,夠我一個月的零用錢了,反正周圍又沒有人看到,撿到了,這錢就歸我了唄!”正在欣喜中,這時心靈深處又有一個聲音在呼喊:“不行,不能這麼做。想想看,如果你就是那個丟錢的人,會有多着急,我們一定要做個有良知的人。”這時,我的心裏好象有了2個小人,一個天使,一個惡魔,2人互相爭辯到,“要!”,“不要!“一定要!”,“一定不要!”``````最終正義戰勝了邪念,我決定不貪這個小便宜,要把這錢歸還給丟失的人。於是,我便行動了起來,把錢交給了老師,由老師來處理。老師用讚許的眼光看着我,和藹地說:“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普盧塔克說,‘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你真是一個拾金不昧的人啊!”我聽了,心裏喜滋滋的。啊!原來道德是良知的體現,可以使人的心靈充滿了溫暖!

“君子和順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順”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爲規範,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準。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道德就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助他渡過難關。道德其實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得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4

韓守訓家庭,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月安街28號邀月居,家庭成員5人。

在興隆街道月安社區,有這樣一個家庭,他們夫妻恩愛、相濡以沫,他們尊老愛幼、幸福和諧,他們用“以愛守家、以德立家、以嚴治家”的家風,詮釋了家作爲愛的港灣的真諦,受到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他們就是韓守訓、潘翠英夫婦一家。

韓家是軍人之家、黨員之家、慈善之家。韓老先生和妻子重病纏身,仍不忘爲社會做貢獻。他說,作爲黨員領導幹部,要堅持從自己做起,從家庭做起,正好家風,管好家人,處好家事。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社會便能和諧。汶川地震時,韓守訓帶領全家人捐款捐血;玉樹地震時,在醫院住院的他第一時間便打電話讓老伴幫他捐了1000元錢。他認爲做善事搞“突擊”是不夠的,爲此還牽頭成立了家庭慈善基金,規定有收入的家庭成員每人每月捐贈50元,積累一定數額就捐給紅十字、捐助希望工程、資助困難學生等等,將慈善做成長效機制。

8年來,韓老的“家庭慈善基金”已經發展了22個親戚加入,捐款數額近10萬元,規模仍在繼續擴大。

老夫妻倆樂於助人,樂善好施,以實際行動做好模範表率,並帶動子女勤奮工作,報效祖國。該家庭曾榮獲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等榮譽稱號。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5

丈夫,妻子,兒子他們組成了一個團結和睦,遵紀守法,崇尚科學,樂於助人,深受鄰里和社會好評的文明家庭。

一、愛黨愛國,遵紀守法

走進他們家裏,最引人注目是一面高高懸掛的國旗和中國地圖。夫妻兩人從小都是好學生,好孩子。工作後能夠積極參加各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學習各種法律法規,從不參與違法亂紀的活動。結婚後,更是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和思想水平。並從政治的高度去指導工作、生活和家庭的營造。在這種影響下,兒子小小的心裏,深深的紮下了愛國愛黨的感情。在2008北京奧運會來臨的時候,要求購買了國旗掛在家裏,每當中華健兒奪得金牌,一家人面對着國旗一起高唱國歌!激動在淚光中閃爍,愛國愛黨的赤子之情得到昇華。

正是有了這樣崇高的思想,家庭裏的每個成員都有着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覺抵制邪教、傳銷等不良思想的侵蝕,倡導體育鍛煉、讀書、書法等健康的娛樂活動。組織學生、同事和社區居民開展跳鍋莊、打籃球等活動,受到大家歡迎。

二、愛崗敬業、積極奉獻

夫妻兩人在學校都是教學骨幹,是學校的中堅力量。他們在做好知識傳授的同時更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做到關心學生的生活,關注他們的健康成長,努力尋找出因人而宜的靈活的教育方式。在近十五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本着"一切爲學生着想,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指導思想,全心全意爲學生服務,腳踏實地,從點滴做起,形成了各自的教學風格。本篇文章來自。努力樹立"良師益友"型的師生關係,大膽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更是加班加點,輔導學生。

他們關心熱愛學生,從不放棄一個學生,爲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各盡其才,實現自己的理想。李發貴從思想工作入手,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教育,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學生,用鼓勵的眼神給學生以自信,用親切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進步。班裏有許多農村孩子,家庭經濟困難,她就經常接濟他們。給他們買學習用品、買練習冊,把自己孩子穿的衣服拿給他們穿,叫他們到自己家中吃飯。體諒到家長的難處,積極組織給學生照相。班裏有許多孩子愛讀書而沒書讀,他們就把家中的書拿到班裏讓學生看。

在出色的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關心幫助同事和學生。他自己出資購買了理髮用具,利用休息時間免費給學生理髮。利用自己的特長,把健康的生活方式教給他們。領着他們唱歌、打籃球、踢足球、遠足,並盡一切可能提供場地器材。對農村的孩子傾注更多的愛心,教育他們雖然生活艱苦,身處偏遠,但一定要志存高遠、胸懷世界,希望每一個學生都有長遠的發展。

多年的努力,他們多次獲得各級表彰獎勵。剛剛過去的200x年教師節,妻子又被評爲優秀教師。

三、家庭和睦、鄰里團結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這個家庭的良好的家風。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愛。晚輩對長輩尊敬、孝順,長輩對晚輩愛護關心。婆媳之間、姑嫂之間關係十分親近,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和睦的家庭。

這種良好的家庭關係,來自於他們真誠的付出。199x年,在妻子的堅定支持下,小姑子落榜以後得以復讀。當第二年,兩個小姑子同時考上大學時,家中無力全部負擔,夫妻倆又主動承擔其中一個的全部費用,直到畢業。並幫助兩個人找到工作。對此,家中老人逢人必誇,有個好兒子,更有個好媳婦。

他們對對方的兄弟姐妹有難必幫,從不求回報。在對待鄰里關係上,全家人能夠善待左鄰右舍,幫助他們排擾解難。鄰里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

四、尊老愛幼、勤儉持家

在處理親戚朋友的關係中,他們做到以禮相待、以誠相待。對雙方父母,都孝敬有加,非常關心他們的生活。每週打一次電話,噓寒問暖,聊天解悶。節假休息時必去探望、陪伴老人。臨走時備好常用藥品,生活必需品。尤其關心雙方老人的身心健康。勸他們樂觀生活,平和去對待家庭瑣事。經常帶老人們去檢查身體。

在外面,也能做到尊老愛幼。公交車上,經常給老人或病人讓座;街上或公園內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並經常教育子女,要尊重老人,禮讓他人。

夫妻兩人思想開明,對不文明的陋習非常反感,遇到婚嫁喪事能做到移風易俗,從不鋪張浪費。同時,有着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提倡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一家人不亂花錢,不浪費資源。潛移默化中,兒子提出了洗漱用水再次利用等一些節約資源的好方法。

五、實行計劃生育,並努力把孩子培養成好學生,好孩子,好公民。長大以後能成爲祖國的棟樑之材。

走進家裏,見到的最多的是各種各類的書籍,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氣氛。夫妻兩人從小家境貧寒,雖然成績優異但沒能上大學。工作以後積極參加自學考試。妻子取得了大專文憑。取得了本科文憑。200x年,又考取了青海師範大學音樂系,以優異成績畢業並取得了學士學位。

在夫妻兩人的'傾心教育下,兒子也熱愛學習,全面發展。學習成績優秀,多次評爲三好學生。從小樹立了遠大的理想,並積極爲之奮鬥。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鼓勵長大後爲國家的建設發展做出貢獻。教育他愛國愛家,尊老愛幼,樂觀生活。培養他吃苦耐勞、寬容忍讓,爲別人着想的品質。相信將來必定成爲有用之才。

相信在這個家庭的帶動下,會有更多的家庭成爲和諧文明的家庭,爲和諧xx、和諧中國的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6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它有着五千年的歷史,流傳着許多良好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節約用水,見義勇爲,拾金不昧!

尊老愛幼是中華的傳統美德,有一個故事至今流傳,這個故事我猜你們一定都聽說過,孔融讓梨!孔融四歲就懂得尊老愛幼,知道把大的讓給哥哥和弟弟們!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不也應該孝順父母,愛護弟妹嗎?晚上幫勞累了一天的爸爸泡杯熱茶,幫媽媽做些家務。

見義勇爲,捨己爲人的事蹟在我們身邊常有發生。一位農民工不慎掉入公園的湖中,一位大學生看見了,奮不顧身的跳入水中,將農民工救了上來,可他自己卻因爲體力不支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還有轟動全城的最美年輕女教師――張莉莉!老大爺用雞蛋幫忙砸小偷!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有正能量的人!

說道拾金不昧,這件事就與我的爺爺息息相關。週日的晚上,我跟爺爺在江邊公園散步,走着走着發現地上有個皮包,打開一看,有着近兩千元的現金,還有身份證和銀行卡!我當時高興地蹦了起來。爺爺看出了我的心思,知道我是想佔爲己有,他批評我說:“我們不能留爲己用,你想想丟錢包的人該多着急啊”!在爺爺地帶領下,我們一起把錢包交到了公安局。我們受到了警察叔叔地表揚。在交完出來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美美的!後來失主還聯繫爺爺,給爺爺送來了很多水果表示感謝!

中華民族是我們偉大的民族,作爲中華民族中的一份子,我們都應該把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繼續傳承,發揚下去!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7

她——一位有62年黨齡的清貧老黨員,一位88歲高齡的離休老幹部,更是一名無私奉獻、優秀的共產黨員!張若平。

她熱心青少年教育,投入其中,甘於奉獻;她熱心社區活動,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她熱心公益事業,樂於助人,無私捐助。她不圖名、不圖利,她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她生活儉樸、默默奉獻,她用畢生踐行着自己的入黨誓言,將革命事業自覺進行到底!儘自己所能將黨的溫暖帶到身邊的每一個角落!不圖任何對自己的回報,但求做一名合格、優秀的共產黨員,爲黨旗添光彩!

她住在學府街天大六村社區。該社區位於天津大學西南方,由兩個自然村組成,佔地6.1平方公里,是天大老住宅區。社區有1022戶居民,3455人,其中625名黨員,670位60歲以上的老人。經過舊樓改造,統一清整翻蓋小院,重新鋪設甬道路面,修建花園,安裝健身器材,去年又新蓋了社區活動站,現在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難忘經歷堅定信念

她名叫張若平,1945年懷揣着理想參加革命,入過獄,負過傷,是一名爲新中國的成立揮灑過青春熱血的老黨員,離休近30年來,解放戰爭的硝煙、老區人民的身影和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倒下去的戰友們還經常浮現在她的腦海裏,激勵着她履行黨員義務不停步,人退休思想不退休,堅定信念永不變,落實黨的宗旨永不變,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永不變,時刻把社區羣衆的冷暖放心上。

人雖退休奉獻不止

自八三年離休來到社區後,她牢記黨中央提出的,老一代的幹部要關心培養革命接班人,對青年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儘可能找機會與青年聯繫,與學生們交朋友、談心,熱忱的爲他們服務;她以旺盛的精力自願報名參加志願者隊伍;她到幼師學生宿舍值班幫助教育那裏的年輕學生;她去天大圖書館加班加點服務青年學子;她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忘記了患多種慢性病的身體,放下失業、下崗的兒女,誠心誠意爲廣大青少年服務,關心幫助、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生命不息,奉獻不止。

家庭困難生活儉樸

張大娘家庭生活並不寬裕,她的老伴兒去世多年,兒女又早早下崗,她的生活來源只有自己的離休工資,而且她退休早工資低,自己又體弱多病還要吃藥,她卻省儉仔細,不捨得爲自己多花一分錢,吃穿都非常簡單。對於五個生活也不富裕的子女,她曾經跟他們說:“你們都長大成人了,我有我的生活,你們有你們的生活,要想有好的生活,要靠你們自己去奮鬥,我是給不了你們什麼幫助的。”對於社區困難羣衆,她卻說那些困難羣衆比她艱難,共產黨員就該先人後己,爭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社區居民都知道,她平時買菜撿最便宜的,身體不好也捨不得花錢請保姆,但幫助困難羣衆時卻十分慷慨!

融入社區發揮餘熱

張若平大娘常說:我不工作了,但還有一份養老金。看到那些生活有困難的鄰居,我心裏就過不去,就要去幫助她們。幫助了她們,我心裏就有一種幸福感,我想:我這是在爲黨做工作。

她積極投入社區工作中,紮根社區、奉獻社區、服務羣衆!她主動找社區黨組織當志願者,當社區老年協會會長。她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先爲社區80歲以上老年人登記造冊,自費買些營養品,代表黨組織入戶慰問,給獨居老人送上生日蛋糕,爲殘疾人送保健品,耐心給情緒鬱悶的老年人做思想工作。

看到社區裏患病在家的老人孤獨寂寞,張大娘不顧自己年事高腿腳不好時常上門與他們談心聊天,噓寒問暖,爲生病的老人送去藥品、可口的飯菜,她每年入戶探望的羣衆多達二、三百人次。

鄰居王金梅是她經常關照的孤寡老人,她身體殘疾行動不便,白天家中沒有人照顧,每次看望她時張大娘都要給她帶上一些可口的飯菜,有一次,王大娘患病發高燒,張大娘情急之下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和腿疾,竟蹬三輪車把王大娘送到了醫院。

社區老年活動站成立了,她自費購買了鐘錶、書籍等物品,還年年冬季送上500元錢買煤,爲大家取暖。

她還總是拿出自己的養老金去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鄰居,她每季度多交50元愛心黨費,每年雙節期間她都交給社區黨組織1000元,讓以黨組織的名義給社區的困難家庭買些生活用品送去,還一再囑咐:“不要說是我捐的錢”。在歷年的募捐活動中,她都帶頭捐款捐物,XX年的汶川地震她捐款1000元,XX年的“四助”活動和臺灣莫拉克風災她捐款1000元,XX年青海玉樹地震又捐款1000元。她每年捐款和幫助他人的資金至少有3000餘元,多年來少說也有幾萬元。當她一次次交上特殊黨費時,總要叮嚀一句:“要以黨組織的名義交到困難羣衆手中。”張若平大娘還經常自己買了慰問品直接送到困難家庭,這部分已無法再進行計算。

家徒四壁榮譽生輝

多年來,張若平始終用她的一言一行爲構建和諧社區做着貢獻,爲黨旗增光添彩!張若平大娘家境清貧卻慷慨奉獻,她那光線昏暗、裝修簡陋,擺放着陳舊的傢俱及老人常用藥品的屋內,還擺滿了張大娘那一張張載滿她過去光輝歲月的舊照片和一本本沉甸甸的榮譽證書。她多次被評爲市區級優秀黨員,文明市民,她胸前佩戴的抗戰勝利和50年黨齡紀念徽章是她畢生的驕傲和力量!

精神力量感召無限

天大六村社區的居民是這樣描述張若平大娘的:張若平同志歷來是忠心耿耿、勤勤懇懇地爲黨工作。我們是多年的老鄰居,她幾十年來一直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上班工作時她孝敬公婆、撫育子女,默默無聞地做好本職工作。離休後到社區,她待人熱情,經常主動幫助困難鄰居,經常個人出資以黨支部的名義幫助他人。她的子女下崗後,她還是一如繼往地熱心幫助他人。她說;子女獨立了,應該自己去創造生活。她總是一心一意地爲黨工作,她自己省吃儉用,也要出錢出物去幫助他人。她時刻不忘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落實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她是活着的焦裕祿!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在張若平大娘精神的感召下,天大六村社區黨總支的黨員90%以上繳納特殊黨費。

堅守一生奉獻一生

面對來自各界的榮譽、大家的讚譽和敬佩,張若平大娘卻說:其實我也沒做什麼。入黨時我就宣誓,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要樹立黨的形象,要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工作這幾十年我是一直這樣要求自己的。我在六村住了50多年,這裏就是我的大家庭,現在建設和諧社區應該是大家都努力,作爲一個黨員更應該帶頭幹,但是我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也沒有多大的力量,只能夠在黨的領導下力所能及的爲人民幹些有益的事!我只是做了一個普通共產黨員應該做的,在我有生之年,我會堅持我的做法。

有段毛主席語錄是張大娘記憶最爲深刻的,那就是:“我們共產黨員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和那裏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多年來,張若平大娘就是在社區這片廣闊的天地裏播撒着和諧奉獻的種子,她用自己多半個世紀對誓言至死不渝的堅守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境界!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8

羅xx一家是低收入家庭,但她們一家依然熱心公益。多年來只要社區一個電話,她們一家就積極投入義工工作,有求必應,有事必幫。在交通協管、爲災民募捐、社區環境衛生清潔行動、萬人行募捐、創文等活動都少了不她及家人的身影。在20xx年羅xx家庭被評爲xx區優秀義工家庭,20xx年羅xx被評爲xx區一星級義工。

一、樂觀向上,熱心公益

羅xx,一個溫暖的名,但在她的人生歷程裏,伴隨着她更多的是貧困和疾病。這位20xx年就下崗的女工,到如今已經動了兩次手術,入院多次,她坦言,已經成了醫院的常客。本來已經捉襟見肘的這一家,因爲疾病,更是雪上加霜,羅xx家庭成了低保戶。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心懷感激的羅xx還是不忘回報社會,服務社會。20xx年底,她成了xx區首批註冊義工。

羅xx的家位於躍進路54號,一房一廳只有30多平方米,羅xx家庭在這裏住了21年。生活雖然貧困,但慈善的情懷、慈善的愛心和衝動還是一樣在羅xx的心中跳躍。在浮石社區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她毫不猶豫地加入義工行列。五年來,她以羸弱之軀,盡微薄之力,堅守在義務交通協管員崗位上,活躍在慈善萬人行募捐活動中。在羅xx的身體力行和感召下,她的丈夫、女兒相繼加入義工行列。四川汶川發生“512”大地震後,羅xx一家也到社區捐了50元,她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每個人都應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她們一家還穿着義工服,抱着捐款箱,走向街頭,走向社區,爲災民募捐。有一次,輪到羅xx做交通協管員,當時她舊病復發,躺在牀上,可仍惦記着當義工的事,並叫她丈夫趕快替她去值勤……

二、夫妻和睦,鄰里融洽

羅xx夫妻倆恩愛和睦,一起承載家庭、生活的重壓。由於羅xx長期患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等疾病,身體虛弱,不能正常參加工作;女兒xx身體也不好,因此養家的重擔就落在丈夫曾華標一個人身上。曾華標沒有穩定的工作,平時靠打散工爲生,收入微薄,難以支撐家庭,但他們一家能互相理解、尊重、關心、支持。生活上能同舟共濟,共同承擔家務勞動。

羅xx家庭還積極參加社區舉辦的各項活動,參與社區的各項工作,注重搞好鄰里關係,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經常幫助鄰居解決家庭中困難。她們一家經常關心照顧老人,幫他們做家務,節假日主動走訪鄰里,街坊鄰居關係融洽。

三、感恩社會,以德育人

在羅xx的言傳身教下,她的女兒xx自小就很懂事。考入廣東科學職業技術學院後,一家人爲學費發愁,熱心的社區工作人員送政策上門,提醒她們一家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助學金。3年來,xx共獲得8000元的補助,緩解了入學之困。正是得到政府的關懷,羅xx一家內心充滿感恩。xx在大學期間把申請助學貸款的機會給了其他同學,自己則省吃儉用。xx和她的媽媽一樣,有一顆關愛他人的心。她雖然身體瘦弱,卻在學校的無償獻血活動中積極爭先,她說團員就要起帶頭作用;在暑假,她不顧酷暑高溫,義務爲社區整理檔案10多天,累得滿嘴起泡。

羅xx及家人認爲:我們一家也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獲得快樂。能成爲爲社會獻愛心的義工,我們感到無比的高興,希望能在以後的日子裏,能爲社會做更多的事情,將義工的真、善、美傳遞到社會的每個角落,爲創建和諧、文明社會出一份力。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9

馮東方同志與愛人趙紅衛1993年結婚,婚後愛人趙紅衛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中國建設銀行工作。馮東方於1994年調入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工作,1995年繼續在職攻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爲了不影響工作和學習,夫妻二人一再延期要孩子,把精力集中在工作和學習上。經過不懈努力,兩人均成爲單位的業務骨幹,多次受到表彰和獎勵,愛人趙紅衛更因爲工作成績突出被評爲全國勞動模範。

20xx年在完成博士論文後他們迎來一個新生命的降生,但不幸的是孩子因爲吸氧過量導致視網膜發生嚴重病變,雖然夫妻二人克服了種種困難前往日本就醫力圖挽回孩子的視力,但終因病情過重而未治癒。在巨大的災難和悲痛面前,夫妻二人相互鼓勵、相互支持,逐漸從巨大的悲痛中走出,並就生活和工作的一些基本問題達成了共識:一是要積極樂觀地生活,教育好孩子,給孩子健康的家庭環境和正常的教育;二是要更好地工作,回報社會對孩子的關愛,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

回國後二人就分別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同時要面對家庭和撫育孩子的沉重負擔。作爲母親,馮東方同志在處理家庭和工作上克服了巨大的困難,在工作上積極努力進取,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作爲盲童,孩子在生活上需要母親給予更多的照顧和教育,經常是要在孩子休息以後才能抽出時間來處理工作上的事務,有時爲了加班就不得不把孩子交給愛人。每當這個時候,愛人總是給予最有力的支持和幫助。正是由於家人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努力,馮東方同志在近兩年來承擔了多項研究和調研任務,取得了較好成績,有3項參與和主持的調研報告獲得了總局調研報告一等獎和二等獎,承擔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年報編制等工作也得到總局有關領導的好評,發表了多篇學術文章和研究專著,馮東方同志也被評爲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先進個人。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10

王曉峯同志家裏有6口人——年已89歲的奶奶、父親、母親、妻子和女兒,是一個四世同堂之家。在全國倡導共建文明社會的今天,他的家庭符合五好文明家庭的條件。

愛國守法,熱心公益好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家,就沒有你們的今天。”這幾乎成了奶奶、爸爸、媽媽的口頭禪。

王曉峯知道這不是什麼大話、空話,那確是老人的肺腑之言,他深深理解老人對黨、對國家的那份熱愛。

王曉峯父母如今也已退休在家了,他們最大的心願是能在社區繼續爲祖國、爲黨、爲大家做點什麼。在他們的帶動下,全家都養成了樂於助人、急公好義的品質。鄰居里,誰家有什麼困難首先想到的是到他家尋求幫助。常常會有忙於工作無法接送孩子的年輕父母過來,家人總是爽快地答應,不但管接送,還管照看呢!“雷鋒之家”是鄰里給他們的美譽。

隨着公益活動增加

王曉峯全家也熱心參加了許多公益活動。每次號召捐款捐物,夫妻二人在單位捐,父母在社區捐。每每看到街頭行乞的殘疾人,他們總會予以施捨,盡一份愛心。單位、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他們都積極參加,申奧、迎接奧運公益長跑他們參加,公益植樹他們參加,各種比賽他們均參加。在這些活動中有的他們還拿到獎項,如愛人是400米比賽冠軍,演講比賽得了一等獎,王曉峯的攝影作品獲得二等獎等。參加這些活動不但豐富了家庭生活,更淨化了全家人的心靈。

勤儉持家,保護環境好

曾經的生活拮据養成了王曉峯全家勤儉持家的傳統。在物資較爲豐富的今天,全家的原則是有用纔買,絕不浪費。購買電器時節水、節電成爲挑選的原則。女兒很小便懂得節約用水,隨手關燈,因爲在家裏水龍頭、牆壁上貼滿了這樣的提示。家裏每人的衣物都不多,最多的是女兒,都是鄰居、同事孩子穿過的舊衣服。看過的報紙也有專門的收集處,積攢多了連廢紙箱一同送到垃圾收購站,一來可換些錢,二來也可回收再利用。

環保問題是關係到全國可持續發展的大問題,對此王曉峯全家都很關注環保,看到什麼環保方面的信息,大家總要討論在家裏如何實施。因此家裏一直嚴格遵守垃圾分類丟棄的規定,家裏用過的廢舊電池,總是收集起來一起扔到專門的垃圾桶裏,爲維護小區生活環境盡一份力。每年春天全家都要參加義務植樹,一是踏青,放鬆心情,二是綠化祖國,惠澤後代。

他們是熱愛生活的家庭,這個六口之家願意並肩爲建設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11

陳儀一家人互相謙讓、互相體諒,相敬相愛,和睦相處,幸福美滿。

他們同年過七旬的父母、婆母及婆母一家居住在一起。雙方的父母都要照顧,誰家有什麼事,都跑前跑後的幫忙。雙方父母過生日,都要在一起慶賀一下。年三十幾家聚在一起過,既是孃家又是婆家,那些陳年老令在他們這行不通了。雖說在物資生活豐不算寬裕,但他們全家相親、相敬、相愛,真誠相處,建立起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在他們家中同樣表現得更細緻入微。他妻子的母親身患心肺病,長年臥牀,爲了照顧好母親,家裏備有氧氣、血壓計等,他的妻子學會了打針等一些護理技術,常年陪在母親牀前。母親每次病重需要住院治療,都是愛人用手託着上下樓。他還主動承擔起家務,孩子自小也非常懂事,常在姥姥牀前遞水送藥。

不但對母親如此,對婆婆也一樣細心照料。記得一年婆婆得了“帶狀皰疹”,民間俗稱“龍纏腰”後背長滿了水泡。這種病很兇險,及易留下後遺症。她找醫生請教,上網查找治療及護理方法。和小姑子一同護理,每天用針管將一個一個的泡液吸出,再塗抹藥物。經過精心的護理,婆婆很快康復了,沒有留下後遺症。創造了一個家庭護理的奇蹟。

總之,還是那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一個美滿的家庭之所以讓每個成員都感到幸福。是因爲家庭成員之間有一個能相互理解、和睦相處生活氛圍;是因爲有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是因爲有一個熱愛生活、珍惜所有的心態;……對幸福的家庭歸結一句話:那就是――家和才能萬事興。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12

所謂道,就是剛正不阿;德,就是美德,又剛正不阿又具有很多美德,就是有道德的人。下面這個故事,把道德的釋義解釋得更加清楚。

這個故事非常平凡,就發生在我身邊。每天放學上學回家,我都看見一位老爺爺翻着垃圾桶裏的紙條一個個翻看,我心裏想,這個爺爺真貪財,她在我眼裏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自從那一件事起,我對他改變了看法。一天下午,那個老爺爺來敲門,我打開了,他問道∶“你們家有姓張的嗎?”“沒有”說着我就關上門把他轟走了。過了一會兒,我出去買東西,正好看見那一幕。老爺爺問鄰居家的阿姨說:“你們家有姓張的嗎?”“有啊,她已經過世了。”“那就對了,叫什麼名字。”“叫張一芳”老爺爺高興的說:“哎呀,可算找着了,我經常在垃圾箱裏搗鼓,看看有沒有別人丟失的物品,給別人還回去;給,這是一萬元存摺,好好收着。”我驚呆了,老爺爺的形象在我眼裏頓時高大了許多,一種敬佩和慚愧之情油然而起。

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爺爺,將道德這二字解釋得明明白白。道德就是像他一樣剛正不阿,拾金不昧,一心爲別人找想。試問,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爺爺都能與道德同行,我們爲什麼不能做一個有道德人呢?如果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有道德的人,小偷、搶劫犯、毒販又怎麼會出現呢?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13

周曉光家庭,浙江省義烏市新光南路三號,家庭成員40多人。

1985年,虞雲新、周曉光夫婦定居義烏從事飾品等小商品經營。因爲爲人誠信敦厚,經營創新圖變,生意日漸興隆。其間,父母、姐妹、兄弟等家人不斷溶入其中,事業規模不斷擴大。這個四代同堂及諸多姓氏小家庭組成的特殊大家庭,同鍋吃飯、同心創業、休慼與共,形成了一個源於傳統而又區別於傳統的新型家族體系,他們的良好家風主要體現在:勤儉持家。

年少時的虞雲新、周曉光初嚐盡了生活的艱辛,也磨鍊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性格。如今,隨着創業的成功,財富的集聚,他們依然保持了農家節儉的生活作風,不奢侈、不浪費,始終保持簡樸的生活方式。這種克勤克儉的烙印,也深深地烙在第二代孩子們的身上。

周曉光一家人秉承“與人爲善,吃虧是福”的處事理念,凡事都用積極的、正面的態度去判斷去思維,使他們常常受益。他們秉承誠信立身和寬厚包容的做人做事風格,對周圍的人,寬厚待之、雅量容之。知恩圖報。事業成功之後,他們不忘追根溯源,要求家裏每個人都要平和謙遜,學會感恩。企業發展之後,一家人不忘回報社會,累計捐助慈善和公益事業總額達到5000多萬元。

周曉光家庭曾榮獲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14

黃萬香家庭,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清水街道軍灘社區,家庭成員5人。

黃萬香家庭團結和睦,鄰里融洽,熱心公益事業,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在20年的時間裏,她從一名個體經營戶成功轉型爲一名企業管理者,所創辦的公司被列爲“全國誠信單位光榮榜”,被評爲安徽省“優秀防水企業”等榮譽稱號。“躍龍”牌防水卷材已成爲安徽省著名商標。20年來,企業共解決100多人失地農民就業問題,培養了一支200多人的建築防水工程施工隊伍。黃萬香熱心公益,連續16年在春節前購買魚、肉、油、米等副食品,送給家鄉困難戶當年貨。只要鄰居和員工家裏遇到困難,她都毫不猶豫伸出溫暖的手去幫助他們。截至目前,已向當地困難羣衆捐贈善款和慰問品30多萬元。黃萬香的家庭十分和睦。20xx年,黃萬香丈夫的哥哥不幸得了心臟病,需要到上海中山醫院做心臟移植手術,她不僅主動資助,還多次去醫院看望服侍。黃萬香除了有一個兒子之外,還領養了個女兒。如今,只要不是太忙,女兒都會回家來幫媽媽做事情,這份難得的母女親情,在當地被傳爲佳話。

黃萬香家庭曾獲得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她本人被授予獲中國好人榮譽稱號。

文明家庭主要事蹟15

沈亞秋家庭,江蘇省如東縣掘港昌和水岸花城,家庭成員4人。

這是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妻子與丈夫“前女友”的父母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家,演繹了一串感人至深的大愛故事。

1997年,在童店鄉文化站工作的沈亞秋與在公安系統工作的張恆俊相識,兩人互生好感。當張恆俊告訴沈亞秋,因爲前女友莫小惠得白血病去世,自己答應過小惠要把她的父母當成自己父母一樣孝順時,沈亞秋被眼前這個誠信有情的男人深深地感動了,並表示願意和他一起履行愛的承諾,照顧莫永鑑和馬桂蘭兩位老人。

此後,小兩口不僅將自己女兒取名張莫凝雨,中間加上了莫姓,而且當馬桂蘭生病時更是悉心照顧。馬桂蘭去世後,夫妻倆主動提出讓莫永鑑老人搬到縣城,跟自己一起住。

除了遵守承諾,跟丈夫一起照顧前女友的父母,沈亞秋對待公公、婆婆也同樣用心。婆婆張玉由於患多種腦梗,中風摔倒,引發股骨破裂,兩個月內3次入院治療,不幸落下癱瘓的後遺症,長年臥牀不起。公公鬱兆祥又被查出肺癌晚期,沈亞秋帶着老人四處尋醫,即使自己病倒,也傾盡心力照顧公婆。對丈夫的中風伯父、伯母,沈亞秋夫妻倆同樣也給予了超越血緣的愛。從買米買油,到買藥看病,不論大事還是小事,都心繫他們,把他們當成自己父母一樣孝順。

沈亞秋家庭及其成員曾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標籤:事蹟 文明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