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彙總(15篇)

心理學1.48W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心理學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彙總(15篇)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

大學生作爲一代新生的消費羣體正在逐漸的爲整個消費全體注入新的思維,由於他們處在社會過度階段,由於羣體的個性化,使大學生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一方面,大學生們有着強烈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步入社會,沒有經濟來源,消費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由於各個方面的影響,處在不同的地區,家庭經濟狀況和性別的差異會導致大學生在消費方面也存在區別。

一、大學生消費觀念現狀

1、合理消費是主流。合理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因爲大學生沒有步入社會沒有經濟來源,發部分的經濟是來自於家長的提供,做兼職的也很少,這使他們每月的生活費用都是有限的,而這些錢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來吃飯和一些基本的生活需求,他們會盡量選擇那些經濟適用的生活用品。

2、消費方式多元化。如今的大學已經不再是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手機、旅遊、電腦等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女生的消費方式要比男生更加多元化一些,消費的項目也比較多。

3、消費透支減少。由於性別差異使得男女生在消費透支方面也存在差異,女生的透支和借錢現象要比男生小很多,但也佔有一定的比例,在自己非常熱衷方面的活動也不會控制不住自己大肆花錢,這點男女的觀念都比較統一。

4、消費的情緒性。消費的情緒性表現在消費的連續性,一方面是消費的不理智性,容易受媒體宣傳的影響和商家促銷方式的感染,另一方面是大學生前衛性消費,消費觀念日益超前。大學生接受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容易接觸和理解先進的事物,消費觀念相比較其他羣裏要前衛,變化也比較快,對西方的提前消費也比較容易接受,而且現在大學生的業餘生活多樣化,很多大學生有新的想法參與到創業活動中,宿舍樓羣成了他們創業的豐富的基地。

二、大學生消費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理財觀念薄弱。

當問及對“理財”概念的時候,很多學生表示經常聽說但具體怎樣理財都不理解,當被問及學期結束後個人的財政情況時,大部分的學生都不太清楚每月的費用具體用在哪些方面,沒有記賬的習慣,每月對自己的生活費也沒有具體的規劃和安排,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會在假期回家之前將剩餘的費用消費完,只有小部分的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大學生的理財意識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男女存在差異,女生更爲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有史以來都是比較相似的,90%共同的支出都是以生活費用和學習材料。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佔比重最大的方面。在被調查的女生中顯示,80%的女生爲了保持身材的苗條和節約支出用於其他用途選擇低價的飯菜或者選擇減少餐頓,而男生中也有33%未達到飲食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注意過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營養飲食方面問題時,90%的同學表示贊同,但是並把它沒有在飲食生活的主要位置。而且女大學生的不合理消費也和她們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係,36%的女大學生遵從了女性消費者對時尚、護膚、美容、裝飾等外在打扮上更感興趣。逛街是享樂的觀點被絕大部分女同學以現實表現推翻了。

3、攀比心裏男女有差異。

當今的大學生在消費中促發你在攀比現象,男生中的攀比心裏比較少,但是在女生中53%的人認爲存在攀比之風,攀比現象在性別差異中還是有明顯的比例,這可能與社會現象對女生的影響有關係。

三、培養大學生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爲的策略

我國社會雖然經濟與以往比較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縱觀全球經濟發展的現狀,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們要繼續引導大學生保持勤儉樸實的消費觀念,反對鋪張浪費、過度攀比等不良消費風氣,對大學生正確人生觀的形成有重要的意義。

1、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裏和行爲的研究

教師要在常規教學中,將正確消費心理逐步滲透到教學中,用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方法,舉出實際的案例,使蒞臨教學真正拜託照本宣科的說教,注重研究消費心理與行爲,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

2、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消費風氣

大學生良好消費習慣是一個學校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學生健康生活觀,人生觀的重要部分。學校應該把培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爲的作爲校園文化基礎的主要的保證,舉辦一些與大學生消費理念心理有關的沙龍活動,以良好的消費心裏和行爲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

3、發展個性消費

世界上也沒有性格相同的兩個人一樣,來自不同家庭和社會背景的人產生的消費心理和表現出來的消費行爲也是完全不同的,更何況是處於彰顯個性時期的大學生們。對大學生的消費應以人爲本,遵循大學生的個性心理髮展特徵,因此,我們不宜阻止大學生的正常消費,相反,在經濟條件足夠支持的前提下,我們應該促進大學生的個性消費。

4、消除不良消費,提倡適度消費

消費需求的內心滿足是沒有盡頭的,有些大學生存在攀比心理,爲了滿足和其他同學的競爭需要和虛榮心的作祟,不考慮個人和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隨心所欲消費等過度消費的`情況,他們有消費的衝動性卻缺乏理性。適度的消費是保證大學生的正常的生活需求的前提條件下,在不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的基礎上產生的合理消費,對於遠離家長獨立生活的他們,基本上都沒有理財的思維,造成了很多學生不健康的消費方式,甚至個別學生不顧個人家庭條件的困境,欺騙家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因此,倡導適度消費,必須讓大學生從我們的國情、社會發展狀況和家庭教育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學習。

5、倡導消費文明

消費文明強調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強調適度消費,提高消費組成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實現消費利益最大化。通過倡導正確消費文化,使大學生建立科學的消費價值觀,從而可以對自己的消費行爲是否正確進行科學的評價和選擇。

從表面上看,消費是獨立行爲的表現,但從進一步的層次,消費心理、消費情緒、消費意識、消費理念、消費行爲是社會文化的體現。所以。應該在大學校園裏形成良好的消費氛圍,引導大學生監理正確的,科學的,順應時代要求的消費觀。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2

第1篇:從人格理論的不同流派的'角度分析大學生的抑鬱心理

1引言

1.1人格的定義

心理學家對人格的含義衆說紛紜,莫衷一是。絕大多數人認同“人格”一詞來源於拉丁語“Persona”,原意指的是古羅馬演員在演希臘戲劇時所戴的面具。古羅馬演員戴的面具(Persona)表明一種角色或者用來給別人看的一種裝扮。人格可以定義爲:源於個體身上的穩定行爲方式和內部過程。它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穩定的行爲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認爲它們指的是個人差異;第二部分是內部過程。內部過程和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過程不同,它是從人的內心發生、影響着人怎麼樣行爲、怎麼樣感覺的所有情緒、動機和認知過程。

1.2人格的六個流派共存和分歧的解釋

人格理論主要包括:精神分析學派、特質學派、生物學派、人本主義流派、行爲主義流派、認知和社會認知流派。人格理論爲什麼如此之多?原因在於理論性質的本身容許理論創建人從某一特殊的觀點進行思考。理論家在收集資料時必須儘可能做到客觀,但是理論家決定收集那些資料,以及如何解釋這些資料,則是具有個人主觀色彩的事。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定律,是建立在容許有個人解釋的假定基礎上。所有的理論都反映了理論創建人的個人背景、童年經驗、生活哲學、人際關係等,因爲每個觀察者依據自己的參照系進行的觀察是有個人色彩的,所以隨之而來的五花八門的理論也就不足爲奇了。然而有分歧的理論也不無用處,一種理論的效用取決於它是否能推動研究,解釋研究資料和綜合已知的觀察資料,而不是它的常識價值和其他理論的一致性。

可以打個比方來回答這個問題。盲人摸象的故事人人皆知,五個忙人分別摸到了大象不同的部分,然後就爭着向別人說大象是什麼樣子,磨到不同部位的人,心目中有關於打響的不同形象,這個故事說明,每個盲人所瞭解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由於真正的大象比他們摸到的東西更多,所以每個盲人說的都對,但是卻不完整。【3】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格的六個流派就和這幾個盲人差不多,也就是說,每個流派都查明並驗證了人格的一個重要方面,例如: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學家聲稱,人的無意識心理對他們行爲方式的差異起着很大的作用;特質流派的心理學家確信,認識處在各種各樣的人格特徵的連續體的某個位置上的;生物學流派的心理學家用遺傳素質和生理過程來解釋人格的個體差異;人本主義流派認爲,人的責任感和自我接納感是造成人格差異的主要原因;行爲主義流派的心理學家把穩定的行爲方式說成是條件反射和期望的結果;認知流派則用人們加工信息的方式來解釋行爲的差異。

1.3能否把六個學派的理論融合爲新理論的解釋

如果把六個流派的理論綜合起來,我們是否可以得到人們所作所爲之原因的更全面、更詳細的理論?就如同把盲人摸到的不同部分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大象。但是,盲人摸象的比喻只是部分地適用於人格研究的不同流派。雖然對於人格的某一問題,不同流派之間往往只是在強調重點上存在不同——每個流派都做出一種合理的、能相互相容的解釋,可是很多時候,兩個或多個流派做出的解釋卻是完全不相容的。因此,很難將六個理論流派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理論。

2從人格理論不同學派的角度分析大學生的抑鬱心理

當今社會,抑鬱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抑鬱指的是什麼,大多數人都有過感覺有點“藍色的”或者“憂鬱的”生活。許多大學生由於人生經驗不足、思想遊移不定、情感比較脆弱,對新的生活環境、新的人際交往、新的學校生活的不適應,從而產生了心理壓力,並且不能及時的自我調解心理的失衡,導致心理緊張、煩悶,甚至出現抑鬱等消極悲觀的情緒體驗。本文根據現有的人格理論的六個流派的主要思想和特徵,對大學生存在的抑鬱心理進行分析。

2.1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是心理學家對人格內部的最深層的發掘。它將探索人性的目光投向內心深處。認爲無意識心理影響心理差異。精神分析的創始人Freud在治療神經症時發現:神經症患者的症狀只是表象,其背後潛藏的動力纔是病根。他進而推論,人的任何行爲表現都有潛在的動因,並由此把整個心理學的目光引向人性的深層——潛意識。他認爲,潛意識中的生物本【6】能是人的動力源泉,在人格的發展中起着關鍵作用。

對於大學生的抑鬱心理,在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Freud看來是一種轉向內心憤怒。處於抑鬱中的大學生有一種無意識的憤怒和敵意感。例如:他們可以能想向身邊的人大打出手,但是一個正常的人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但是與此同時,精神分析學派還認爲,每個人都有內在的、阻止人表現出敵意的社會標準和價值觀念。也就是說,大學生由於各種主觀、客觀原因所引起的憤怒,在自身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的約束下,進而轉向了內心,就是所謂的“向自己出氣”——用精神分析理論來解釋,這是一種無意識水平的表現。這種表現的結果就是使大學生處於一種抑鬱的心理狀態。

2.2特質理論流派

生活中人們往往是用詞語來描述人格,比如:大大咧咧,認真細心等。特質理論的人格心理學家正是受此現象的啓發,創立了特質理論,認爲每個人都是處於各種人格特徵連續體上的某個位置。雖然在特質理論之前,Freud用潛意識來解釋人格,並創立了完整的人格理論,但它是從屬於心理病理學的。Freud關心的主要是心理治療,而特質理論作爲一個完整形態的人格理論雖然產生較晚,但它起源於古老的日常經驗,創建者Allport不僅將特質作爲人格研究的邏輯七點,而且有意識地創建了一門人格心理學學科。

對於大學生抑鬱的心理狀況,特質理論流派會重在調查哪些類型的大學生更容易抑鬱。先前的研究發現,一個人當前的一般情緒水平是預測他今後情緒的好指標。同時,前人的在研究中測量了一羣中年男性的抑鬱水平,30年後進行了重測(Leo,Gillum,&Gouze,1979).結果發現,兩次重測中這些男人的抑鬱水平有高相關。還有一項研究發現,被研究者7歲的行爲可以預測他們18歲的抑鬱水平。基於前人的研究,對於大學生中處於內向和不愛交際的人羣更容易產生抑鬱心理。同時,可以對於大學生中處於抑鬱的`羣體,在早年前的行爲也可以反應出現在的抑鬱水平。

2.3生物學流派

心理因素包括:生理、遺傳和進化。由於腦是心理的器官,既然親代和子代在腦的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上存在相同點,那麼由腦產生的心理機能自然而然也有相似之處。據此推測:人格形成和發展與人的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特別是腦的結構功能有關。同時,人的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又受制於遺傳而來的基因。因此,生物學流派的人格心理學家對於大學生抑鬱會用抑鬱穩定性來辯說。在大學生羣體中,有些人可能生而具有對抑鬱的敏感素質(McGue&Christensen,1997;Wenderetal.,1986)。在大學生中,有些人生來就具有一種脆弱性。這種脆弱性使他們在面對來自生活的壓力事件時會做出抑鬱的反應。此外,這種抑鬱的反應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受到抑鬱遺傳的大學生在生活中會不斷地體驗到憂鬱心境。

2.4行爲主義流派

行爲主義關注外部環境對人格的塑造作用,在行爲主義者看來,人格的本質其實就是行爲。作爲行爲主義的開創者,Watson強調研究外顯的行爲,聲稱環境是人格形成的決定性因素,其證據就是Pavlov的經典條件反射。Skinner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概念,用強化來解釋學習和人格的形成。因此,對於大學生抑鬱的心理,行爲主義流派的解釋應該是,抑鬱是由於生活中缺乏積極強化物所致。也就是說,大學生覺得沒意思,不想做事,是因爲他們沒有看到生活中有什麼值得做的事情。前人的研究得出一個影響深遠的抑鬱的行爲模式,它假設抑鬱是由厭惡情緒體驗所致,在令人厭惡的情緒中,人們感覺自己幹什麼都是無能爲力。根據這一理論模式,當大學生處於自己不可控制的情境時,會產生一種無助感,並且會泛化到其他的情緒中去,就形成了抑鬱綜合症。

2.5人本主義流派

作爲心理學“第三勢力”的人本主義,是在批判精神分析和行爲主義的基礎上產生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內部存在着兩種思想取向:一種是以Maslow和Rogers爲代表的自我實現心理學取向;另一種是以May爲代表的存在心理學取向。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會用自尊來解釋大學生的抑鬱心理。就是說,在大學生中,經常爲抑鬱所困的人,是那些不能夠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感的人。人的自尊心是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它像人格的其他概念一樣,在不同時間和情境都是相當穩定的。對於處於抑鬱的大學生,人本主義流派認爲他們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接納自己,甚至接納自己的失誤和弱點。

2.6認知流派

認知取向的人格心理學家認爲,人格的差異是由人們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也就是說,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人的人格。在認知流派的理論中,大學生是否抑鬱,取決於他們如何解釋自己控制環境的無能。例如,有人把缺乏控制力解釋爲暫時的經濟困難,有些人則認爲缺乏控制力是由於個人的能力不足。相比之下,前者就不像後者那樣容易出現抑鬱。與此同時,認知心理學家認爲,人們用一種好似抑鬱過濾器的東西來理解和加工信息。因此,大學生中容易抑鬱的人總是用最可能導致抑鬱的方式來解釋周圍世界。而他們也很容易回憶起不愉快的體驗,他們所遇見的人和環境也好像總是在提醒他們想起那些悲傷,不快的時刻。

3討論

本文是基於對相關的人格心理學文獻的閱讀而提出的對大學生抑鬱心理的淺析,其中包括了涉及到的人格理論的六大流派的主要思想和特徵。但是隻是基於理論模型上的解釋,並沒有相對應的實證研究。本文的特點,就是將當今社會和教育比較關注的話題和人格心理學中的主流理論相結合,給出了較爲學術的解釋。當筆者希望將其中的部分研究可以在以後進行完善,例如:在本文中提到的生物學流派對大學生抑鬱的解釋中,可以設計相關實驗,考察和驗證大學生中處於抑鬱的人羣的和普通正常學生的情感脆弱度的區別;也可以效仿特質流派中的研究範式,對國小生進行抑鬱的研究,繼而追蹤到成長到大學生的時候的抑鬱情況,得出兩者的相關。

4人格理論研究的展望

人格理論研究的發展會與教育更爲密切的聯繫,對學生的某些心理進行分析的同時,可以給出專業的引導和指導措施,從而完善學生的人格發展。並且,隨着中國道家、儒家文化在國際上的關注度,人格理論的研究會結合中國道、儒家的思想,例如:人本主義認爲人性是天生善的,人類本性中固有完善、善良、實現等積極方面。羅傑斯認爲人具有天生的某種傾向,不是白板,即“實現傾向”,人的本性自然發揮的作用,其實是“建設性的,是可以信賴的”。馬斯洛則認爲人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一種“似本能”,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實現的需要”。老子的人性論與他的道本體論是緊密相關的。他認爲“道”是產生、形成宇宙萬物的本體、始基。【8】同時,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在人格心理學家的不斷探索中,可能會應運而生一種適用於現代社會和生活的新的人格理論。或許不是某個新領域的創新,僅僅是在某個學派的理論上的進一步探索,進而會大大推進人格心理的研究。

第2篇:大學生小組活動在人格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人格心理學》是心理學本科專業的基礎課程,是當代心理學學科體系中唯一從整體上探討人的認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爲的複雜組織的一門學科,也是當代心理學學科體系中唯一系統探討人性的學科。以往對人格心理學的教學是以傳統的課堂講授爲主,即教師把大量的知識性、理論性的內容強塞給學生,雖然在講授爲主的同時,也採用課堂互動交流的方式,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並不高,這樣的教學模式並沒有使學生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學習。[1]筆者認爲小組活動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與能力培養有積極意義。所謂小組活動(groupwork),也稱爲小組合作學習,是將班級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成若干學習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小組成員通過過合作性活動完成特定學習目標和任務的一種學習活動。[2]

一、小組活動在人格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

人格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中理論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本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在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有不同層次的要求。在知識層面,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人格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瞭解人格心理學的對象、任務、內容、歷史和方法,明確人格心理學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在技能層面,要求學生理論聯繫實際,運用掌握的人格心理學理論和知識解釋、分析和解決現實社會中人格心理現象及問題,併爲進一步學習其它心理學課程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希望培養學習者對人格心理學乃至心理學科的興趣。[3]

在此課程的教學中,採用小組活動,主要進行的學習活動是分組講課、討論、自編自導自演心理劇、科研調查,等等。小組活動在人格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大致可以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對教學對象的分析。人格心理學課程一般開設在大學二年級下學期,此階段學生的特點如下:①經過一年半的大學專業課學習,已經學過普通心理學、心理學史、發展心理學等心理學科目,對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有了大致的瞭解和掌握;②已基本適應大學教師的教學風格,並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方法;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樂意嘗試各種不同的學習方式;④學生已基本具備運用心理學基礎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其次,對教學內容的分析。①人格心理學的基本內容是由諸多人格理論學派組成,如精神分析、行爲主義、人本主義、特質理論、人格的生物學派、認知與人格等六大理論學派,其中有些內容在以往學習過程中涉及到且已經重點講過,但同樣也是人格心理學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②人格心理學中有諸多適合學生討論、辯論的問題,如人性問題、決定行爲的因素、影響人格形成的因素、性格是否決定命運等主題。③人格心理學中有些問題適合採用心理劇的方式,如,不同對象之間的自我表露,通過小組合作自編、自導、自演心理劇的形式,讓學生深刻領會抽象的研究結論。

再次,對教學條件的分析。①上課教室爲多媒體教室;②圖書館內有大量的心理學參考書目及期刊資料,爲學生的活動提供保障;③同是大學生羣體,有利於進行學生人格方面的調查研究等。

二、小組活動在人格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形式與過程

1.分組

運用這一教學策略,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搭配分組,每一組中人員的水平程度大致相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組合,自願分組;還可以按學號進行隨意分組。每組人員不宜過多,可維持在4~6人一組。每組自薦或指定一名小組長,負責本組活動的開展。

2.教學任務佈置

小組活動在人格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教學和科研兩大主題。

首先,在教學方面,每個小組都要對人格心理學課程中比較熟悉的內容進行選擇,作爲該小組的講課內容。主要過程是通過小組內各成員共同查閱相關資料,經過共同討論,確定講課內容;然後根據選擇的內容,通過合作做出相應的課件並寫出本次課的教案;然後,小組成員共同推薦一位本小組中擅長演講的學生走上講臺,爲全班學生講課。內容講授完之後,先請臺下學生對小組代表的講課從內容到形式進行全面評價,最後教師針對學生的講課情況進行補充,且對該學生的講課情況進行評價,指出其優點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供全體學生參考。

其次,在科研方面,教師首先提供一系列的論文題目。各小組成員通過共同討論,每個小組選擇其中一個題目作爲本小組調查研究的內容,當然也可以由小組自擬題目。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每個小組的情況進行督促和監控,瞭解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每週都有要達到的目標,並進行相應的指導。在學期末,每個小組完成5000字左右的調研報告或研究綜述,且在班內做研究彙報。每組彙報的最後一個階段就是接受臺下學生的提問,組內成員進行回答,教師最後對該研究進行點評。另外,結合各小組的意見,也可根據各小組所作的工作進行相應的評定。

另外,在教師上課過程中也應體現小組活動的形式。如,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對一些不同類型的人格研究主題,通過小組合作,自編、自導、自演心理劇,讓學生對該研究有深刻的體驗。

3.作業

作業是通過每個小組內長時間的努力合作獲得的成果,主要體現在講課過程中使用的課件以及教案;科研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開展選題、科研進程計劃的制定、查閱相關資料、調查問卷的確定及發放、數據處理與分析等活動,最後將撰寫論文作爲作業。

三、實施小組活動教學模式對大學生積極人格培養與塑造的價值體現

“積極人格”是積極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積極人格”的提出受積極心理學思潮的影響。與以往的人格研究相比,積極人格主要關注個體的積極人格特質,如愛、寬容、樂觀、韌性、幸福、創造潛能,等等。人格心理學是心理學的重要分支之一,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注重培養學生對人格理論與研究的興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注重對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與塑造,並以此作爲大學教育教學中的'工作重點之一,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時刻體現這一重點,挖掘一切有利於培養大學生健康人格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完善自己的人格。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恰當地運用小組活動,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大學生的健康人格。

首先,小組活動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組活動的過程中,共同的學習目標將小組成員的個人利益與小組的集體利益緊緊地聯繫起來。爲了實現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分工協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只有使小組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和諧的氛圍中,纔能有利於小組更好地完成任務。

其次,小組活動給每位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提高大學生的自信水平。學生都有各自的獨特方面。在性格方面,有的偏內向,喜歡對問題進行思考與分析。有的偏外向,喜歡與別人探討與溝通;在能力方面,有的擅長寫,有的擅長講,有的分析能力強,有的綜合能力強。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爲本組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出貢獻。通過活動,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價值,看到自身的優勢,提高自信水平。

最後,小組活動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在準備講課的過程中,鍛鍊學生的分析與綜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課件製作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等等;在準備科研論文的調查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運用已學知識的能力(如用統計、測量的方法處理數據,用已學知識解釋研究結論等)、人際交往能力,等等。這些方面均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

四、小結

對學生來說,小組活動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增加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在自己準備材料的過程中,他們渴望逐步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和小組成員的合作中,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使他們在與別人的交流協作中培養自信心,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人際交往技巧。教師則運用這一新的教學策略改變了以往單調無聊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學生在準備材料彙報小組成果的過程中,會不斷遇到新的問題,作爲指導者的教師而言,引導學生解決新問題,也是對自身的知識水平的一種新的挑戰,能夠讓教師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知識層次。

第3篇:淺談大學生“御宅族”及其人格心理學分析

一、引言

“御宅族”,一個日語詞彙,是對熱衷動畫、漫畫及遊戲等人羣的統稱,也可指其他領域的狂熱者。近年來,御宅一詞在大學校園裏流行開來,宅男、宅女都成爲大學校園“御宅族”的代名詞。根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御宅族”沉迷於虛擬的網絡世界,他們主要特徵是個性封閉和不修邊幅,甚至脫離班級的集體活動。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選擇宅生活是心理防禦機制中的退縮在起作用,是爲了逃避現實中的壓力和挫敗,在虛擬世界中尋找成功帶來的滿足和成就感,這種行爲可能是在現實社會中受挫或人際關係失調而引發的,同時也是社會衰退的表現。其他研究和生活經驗均告訴我們,御宅族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質。與全國常模和非宅人相比,大學生御宅族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積極或消極的特徵,與有關研究大學生宅心理與行爲特點方的問卷調查結果相一致,如不愛出門、不願主動與人交往、身心處於亞健康、時間管理能力較差、沉迷自己的興趣、很強的信息蒐集和處理能力等。大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其御宅現象呈現太多的消極因素,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大學生“御宅族”生活現狀

當下大學生“御宅族”生活相成分當簡單。他們除了上課需要去教室,其餘時間基本全部消磨在宿舍。往往又由於與同宿舍的幾個舍友“宅”在一起,宅的程度越來越嚴重。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今大學生大多使用多種精良的電子產品,他們的生活主要依賴於網絡。他們吃飯時可以叫外賣,購買日常用品及零食則靠網購,快遞送貨上門,他們只需開門簽收即可。而精神需求方面則通過上網玩遊戲、看電影、網上交友等滿足。大批的“御宅族”在網絡上相遇,通過各種軟件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大多在網絡上形成了小團體,在虛擬的網絡上找到了歸屬感,令他們更加的“宅”。

三、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1、媒體的作用。互聯網對於“御宅族”的形成發展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對於大學生而言,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完成。網上訂餐、購物、娛樂對於大學生而言就是日程生活中的一部分。網絡資源的存在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網絡遊戲更是成爲多數大學生休閒娛樂的方式。無需邁出家門,“御宅族”就能滿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很多年輕人樂於保持“宅”的生活狀態。

2、大學生活相對閒暇。大學中不僅課業大幅度減少,相對於高中而言,更是沒有了鞭撻我們前進的升學壓力。除了上課就是呆在宿舍消磨時間,考試前熬通宵複習,就是很多大學生的生活現狀。

3、傳統家庭模式的演變和代際衝突

現在的青少年羣體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是家庭溝通和交流的主

要方式,可是這種溝通會因爲雙方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上的差異而產生代際衝突。父母往往會反覆的用枯燥的話語去教育子女,對於子女身上變現出來的不和傳統的生活方式予以打壓。有御宅傾向的年輕人在童年時期很少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他們從小生活在孤單和溺愛中,缺乏安全感、溝通能力及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缺少正常的生活經驗。在學校生活中,社會交往有時會成爲他們的一種負擔,內心有想法卻又不善於與他人溝通,所以更加留戀熟悉的家庭環境和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中,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尋找到精神依託和成就感。

二)內部因素分析

1、寄託希望於虛擬世界來彌補自身的缺陷

部分大學生由於家庭生活環境以及學校的教育環境的影響,缺乏優良的交際能力,導致性格內向和交往障礙。一方面他們期望自己能夠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一方面又因爲自己社交能力有限,在社交活動中不得要領,始終不能如願。若是再遭受挫折,會是他們更加自卑。一部分大學生開始在網絡上塑造理想中的“自己”,在虛擬的網絡上,他們不用直面他人,寄託於虛幻的感情。

2、緩解壓力、逃避現實

當代大學生面臨着考研、就業、人際交往、情感等多方面的壓力,有的人選擇直面,有的人卻選擇了逃避。部分“御宅族”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面對的挑戰,卻不願去克服,任由自己“宅”在自己的世界中。

3、內心脆弱,易受外界事物吸引,並且成癮性強,有惰性心理。部分大學生“御宅族”從小沒有培養堅韌的心智,也不曾面對花花世界中的各種誘惑。初入大學,各種誘惑接踵而至,他們偏好舒適、懶散。可一旦養成習慣,就會漸漸的喪失鬥志,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4、從衆心理

大學生具有迴歸羣體和被羣體認同的需要,作爲羣體中的一員,他們不想被排斥或受到攻擊,所以他們需要與其他成員保持步調一致。這種從衆心理是盲目的,缺乏自身對羣體行爲的判斷。所以如果宿舍的大部人或幾個關係較好的同學都變成了“御宅族”。其他人都跟着宅也並不奇怪。三)對大學生“御宅族”問題的人格心理學思考

從人格心理學角度分析造成大學生“御宅族”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一環。從人格心理學的角度而言,社交體驗是個體的人格發展的重要條件。阿德勒認爲一個人的人格特徵,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體現在他的生活風格上,而生活風格的形成與其早期的社會環境影響和個人經驗密切聯繫。在“御宅族”的生活中,社交活動的缺乏導致其社交能力的下降,阻礙個體社會化的正常進程,尤其是處於個性心理髮展重要階段的青少年“御宅族”所受到的影響更爲深刻。在人格發展方面,從小具有御宅傾向的青少年,在數個人格發展過程中往往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父母對於他們通常採用的是“一手包辦”,導致他們能對一些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斷和思考,也沒有養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御宅現象究竟爲什麼會出現呢?人類的一切矛盾衝突,精神痛苦,都是由於失去某種平衡的結果。其次,對每一個人來說,在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失敗和挫折,這種時候很多人不願意面對自身的缺陷和失敗的現實,而是傾向於藉助某種機制,來解除自己不適應和焦慮,這就是防禦機制或者調整機制。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存在着很多境遇,它威脅着我們心理平衡的可能,防禦機制保護我們在這些關鍵時刻免遭可能有的傷害。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護機制,它能夠對危機有所防禦從而得到自我解脫。那麼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心理退縮?遇到無力解決的問題時,現實中的“我”萎縮,企圖以非現實的虛構方式來應對挫折從而得心理平衡。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善交際,而在遊戲、博客中表現出令人驚訝的敏銳和活潑;而虛擬世界中的“我”不斷膨脹,使得個體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扮演逐漸減少。

四、“御宅”對大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

“御宅”雖然讓大學生的生活變得簡單化、緩解了壓力,令他們的生活相對的更加自由,讓他們找到了自己更加喜歡的生活方式,但是“御宅”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要遠遠大於他的好處。在大學生思想、學習、生活、身體健康等方面都產生了負面影響。

1、思想方面

“御宅族”長期的滯留在相對較小的圈子裏,不能與外界進行良好的社會交流。現今網絡上信息種類繁多,不免包括了一些不良信息。部分心智不堅定的大學生在長期接觸此類信息的情況下,價值觀有可能產生扭曲,偏離道德航線,更有甚者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生活方面

“御宅族”生活上則比較懶散,三餐基本用外賣打發,衣服經常堆成“小山”,更有甚者懶於打理個人衛生,整日以邋遢萎靡的狀態示人。由於長期處於這種不良的狀態,會使自己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

3、學習方面

部分大學生“御宅族”不僅在生活上懶散,更是將這種態度帶到了學習上來。爲了能過“宅”的更徹底,甚至拒絕了班級的社交活動、逃課等等,導致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掛科數目過多以至於不能畢業。

4、能力培養方面

長期依賴於網絡的“御宅族”在社會化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大學生在進入校園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也會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來培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御宅族”生活各方面都依託於網絡,導致其社會交往能力、組織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解決對策

1、建設積極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着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校園裏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能被大學生所能夠接受的文化活動可以吸引“御宅族”走出宿舍,積極參加到活動中來,陶冶他們的情操、充實精神生活,昇華道德境界,而不是一味的窩在宿舍上網消磨時間,打遊戲。

2、積極探索和創新大學生教學模式。在處理大學生“御宅族”問題上更要堅持因材施教,針對他們特有的個性特點,加以引導,揚長避短,鼓勵他們在他們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刻苦鑽研,有所成就,而不是單純娛樂、打磨時間。同時,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大學生來說,面臨就業等各方壓力也需要心理疏導,尤其對“御宅族”來說,由於他們喜歡自我封閉,常常會出現心理問題,所以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3、加強父母與子女的交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家庭,是大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父母與子女間的平等對話有利於青少年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的形成、獨立人格的培養。關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僅僅侷限於對孩子的物質供給,要正確的引導和輔助孩子面對困難、挑戰。

4、大學生“御宅族”主動調整狀態,積極的對自己的生活做出規劃。大學生在遇到壓力與挫折之時,要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以樂觀的心態去解決,決不可選擇避世的方式去躲避,要學會調試心理,坦然面對壓力。大學生應主動地與人交流,參與多種形式的現實交往活動,發揮在社會羣體中的作用,從而認識自身價值。另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即使“宅”在家裏,也要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個規劃,要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並且每天花一小時左右進行室外活動。

六、總結

在這個自由、多彩、追求個性的時代,在不損害他人、社會的利益的前提下,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作爲旁觀者,我們也沒有過多的權利對他人的生活方式進行置喙的餘地。對於現階段幾乎是風靡各大高校的“宅文化”,我們表示充分的尊重。但單就大學生的長遠發展而言,這種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個性化可以使我們具有超越現實的獨特性和創造性,但是又不能忽視社會化,只有走出有形的“宅”和無形的內心的“宅”,才能擁有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纔不負我們大學四年的光陰。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3

隨着我國高等教育大衆化的推進,高校學生數量日益增多。針對數量衆多的學生羣體,高校需要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然而,傳統的消極心理學模式過分關注心理問題學生,很難照顧到普通同學的心理健康發展,而積極心理學的出現解決了這樣一個難題。積極心理學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重視人的積極潛能的開發。本研究探討積極心理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的新途徑,服務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積極心理學的內涵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新思潮,它利用心理學現有的研究方法,來研究人的積極方面,如美德、幸福等。“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Seligeman)認爲:“積極心理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使人們通過理解和建立積極的情感、滿足及意義,而變得更幸福,而幸福就是要過愉快、充實和有意義的生活。”正如馬丁·塞利格曼所言,積極心理學將研究的視角鎖定在幸福的這三個方面進行,倡導用開放和欣賞的眼光研究每個普通人的積極情緒體驗、積極人格和積極社會制度。在積極情緒體驗方面,積極心理學家將主觀幸福感、滿意和滿足、充實與快樂、希望與樂觀等作爲研究內容,並把主觀幸福感作爲個體積極體驗的核心,同時也是生活的最高目標,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 life)看作是幸福的因素之一,即一種享受愉悅的心理狀態。積極心理學家認爲要過幸福的生活需要發揮自身的才能、興趣和優點並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優點和美德上,即積極人格上。在制度的研究上,積極心理學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學校和家庭方面,因爲這不僅是個體形成積極人格的有效支撐,也是個體積極情緒體驗的直接來源。

二、心理素質的基本內涵

個體在先天遺傳的基礎上,在所處環境的薰陶及所受教育的共同影響下,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心理狀態和品質,並在認知、情感、意志、需要、愛好等品質上表現出相對穩定的特質,我們稱這種心理狀態和品質爲心理素質。心理素質由智力素質(包括感知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情緒素質(包括情感、意志)和個性心理素質(包括個性傾向、性格、氣質、自我意識等)三方面構成,在人的綜合素質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優劣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個體綜合素質的發展。

三、積極心理學課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實證研究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以239 名自願選修《幸福哲學:積極心理學》課程的大學一年級學生爲研究對象,年齡爲17-20 歲之間。男女生分別爲141 人和98 人,工科、理科和文科類學生分別爲147 人、56 人和36 人。研究時間爲期一學期,研究工具採用西南大學張大均、王滔編制的“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

(二)研究過程

1. 前測。在課程開始前,對研究對象團體實測“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瞭解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

2.實驗方案設計。課題組根據95 後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理念,共設計了16 次累計32 學時的積極心理素質提升教育方案。方案採用知識講解、積極心理訓練、角色扮演、團隊討論、訓練分享等形式,旨在拓寬學生積極心理知識面,讓學生在主動參與、親身體驗及互動中完成自我的適應與成長,養成積極心理品質,提升心理素質,投入的生活。

3. 方案實施。從《幸福哲學:積極心理學》開課之日開始,自願選修本課程的學生進行了爲期一學期的積極心理素質提升教育活動。每週一次,每次兩個學時,1.5小時。

4. 後測。課程結束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第二次心理測驗,並與前測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三)研究資料處理:本研究採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資料處理。定量分析是指對心理測量表的數據分析,本研究中所有數據處理方式採用SPSS17.0 統計軟件進行;定性分析是指對學生課程結束時的自我成長報告進行分析,看學生主觀感受對參與訓練的評價及自身的改變。

(四)結果

1.“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前後測量結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驗證積極心理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的'實效。研究利用“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對選修《幸福哲學:積極心理學》課的學生上課前、後心理素質各個維度及因素的變化進行了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參加《幸福哲學:積極心理學》課程的239 名同學,課程前後在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情緒特徵、動力特徵、個性特徵方面的變化是顯著的。即從數據分析上看積極心理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某些特質是起積極作用的。

2. 學生自我成長報告分析

所有參加《幸福哲學:積極心理學》課程的學生在最後的自我成長報告中均反映出在積極心理學課中獲得的收穫與蛻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環境適應能力得到積極提升

“在積極心理學課上,我由一開始的被動參與到最後的主動參與,再到搶佔每一次機會跟大家分享,每一步都滲透着成長的努力。走出積極心理學課,融入大學校園,感覺一切都是那樣的和藹可親,不再是剛剛入學時的陌生和迷茫。突然發現,大學是那樣的讓我陶醉,大學生活是那樣的讓我期待,我會以積極的心態享受新環境賜予我的挑戰和驚喜。”

(2)自我認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積極心理學課爲我提供了一種認識自我的新途徑,從而可以看到更加積極向上的自我。進入大學後,看着身邊的小夥伴們一個個多才多藝,而我最引以自豪的學習也不再是優勢,我整日誠惶誠恐,不知所措。在積極心理學課上,通過活動的參與,尤其是“優勢大轉盤”活動,讓我看到了我所不瞭解的優勢,原來不起眼的我也有這樣多的優點。於是,我學着課上老師教的方法,開始每一天的改變,說來也奇怪,我發現自己每一天都在變化。現在的我對自己是那樣的充滿信心,以一顆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得失和自我的成長,我不再把學習作爲衡量自己的唯一指標,反而在學習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3)情緒調控能力得到積極改善

“積極心理學課教會了我很多情緒調節的方法,我認識到情緒是生活的必需品,心情愉快很重要,享受現在的生活並投入到生活中,讓自己的青春發光比糾結於壞情緒重要得多。”

(4)獲取積極溝通的方法

“每週一次90 分鐘的積極心理學課是我與大家溝通交流的好機會,每次我都積極投入到活動分享中,與大家心與心的交流。在交流與溝通中,我們學會了理解與信任,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在團隊中,我明白了奉獻與付出的重要性,同時理解了大局意識的重要性。這讓我在人際交往的路上陽光明媚。”

四、討論

通過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的數據分析和對學生自我成長報告的分析可以看出,積極心理課在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某些維度和發展是起明顯作用的。研究結果發現,經過15 次的積極心理素質提升方案的訓練,學生最爲顯著的發展是在個性維度上,重點表現在動力特徵、情緒特徵和自我特徵上。因爲積極心理學倡導學生積極的人格特徵、積極的情緒體驗,作爲一門課程通過知識講授、角色扮演、素質拓展等方式使學生在課程中能獲得積極的情緒和自我發展體驗,進而能夠在積極的氛圍和團體中感受到溫暖、信任,發展出敢於自我探索,積極悅納自我的人格特徵,這也與學生課後的自我成長報告相吻合。

在認知維度上,訓練前後並未出現顯著變化,但在反應性和實踐性上發生了變化,原因可能是課程設計上需要學生在課堂上不斷地配合並積極行動,這就無形中將學生認知維度上的反映性和實踐性調動起來,進而促進其發展變化。大學生的適應性是心理素質維度中更容易受成長和發展環境影響的因子。積極心理學課雖然儘可能真實地提供學生生活的社會環境,但還是區別於真實地社會環境,因此學生的社會心理適應能力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我們建議應建立學生心理素質提升訓練的長效機制,除了保證課堂內外的活動外,還應該爲學生提供應對真實學習生活的環境並在其中歷練。

此外,有研究指出,文化環境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情感反應及其表達方式。所以,我們認爲,在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除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盡心思考外,還可以從文化的角度來建構,將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真正融合到校園文化活動的環境中,探索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有效途徑。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4

摘要:

愛情無疑是大學生們最爲關注的話題之一,且已十分普遍。戀愛問題恰恰也是大學生最感困擾的問題之一,因爲戀愛問題處理不當,導致當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發精神失常的例子在大學校園裏時有發生。那麼,愛情究竟是什麼?大學生戀愛心理的階段特徵是什麼,大學生如何避免戀愛中的心理危機?

關鍵詞:

大學生、戀愛心理

愛情無疑是大學生們最爲關注的話題之一,且已十分普遍,戀愛也早已不再“猶抱琵琶半遮面”了。“臥談會”上、餐廳飯桌旁、課間教室裏,都常有興致勃勃的談論。一些戀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成雙成對活動在校園裏。愛情是那樣獨具魅力,撥動着同學們的心絃,令人尋覓和嚮往。然而,戀愛問題恰恰也是大學生最感困擾的問題之一,因爲戀愛問題處理不當,導致當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發精神失常的例子在大學校園裏時有發生。那麼,愛情究竟是什麼?大學生戀愛心理的階段特徵是什麼?大學生如何避免戀愛中的心理危機?

一、愛情究竟是什麼?

愛情是什麼?是一個古老而常新的話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騰伯格在1988年對這個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他的“愛情三元論”認爲,人類的愛情雖複雜多變,但基本上不外由三種成分所組成:(1)動機成分。愛情行爲背後的動機,對人類而言極其複雜。其中,性動機或性驅力,以及相應的誘因,如異性之間身體容貌等特徵是重要原因之一。(2)情緒成分。屬於愛情的情緒,除了愛與欲之外,肯定還夾雜着其他的成分,所謂酸甜苦辣的愛情滋味。(3)認知成分。愛情中的認知作用,對情緒與動機兩種成分而言,是一種控制因素。如果將動機與情緒分別視爲電流與火花,認知就是開關或調節器,它可斟酌愛情之火的熱度予以適度調節。按照他的觀點,雖然兩性間的愛情形式因人而異,其實都是由這三種成分以某種方式的混合所演繹的。他進一步將動機、情緒和認知各自在兩性間發生的愛情關係,稱爲熱情、親密與承諾,即以動機爲主的兩性關係是熱情的,以情緒爲主的兩性關係是親密的,以認知爲主的兩性關係是承諾的、守約的。而完美的愛情應該是三者俱備,且合而爲一。

大學生戀愛心理髮展一般經歷四個時期:(1)異性疏遠期。一般在12~14歲,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於生理髮育的急劇變化,引起心理的不安、害羞,使男女之間在心理和行爲上出現隔膜,關係疏遠甚至反感。不過,隨着社會的現代化進程,由於各種傳媒的發達及人們觀念上的日趨開放,這一階段的表現已越來越不明顯。(2)異性向往期。一般在15~16歲,隨着性生理的發育,尤其是性意識的發展,男女生逐漸從疏遠、牴觸開始轉向爲彼此產生好感,願意在一起學習、遊戲和活動。(3)異性接近期。一般從16~18歲,隨着性生理的進一步成熟,異性間產生嚮往和傾慕,往往採取各種方式接近異性,和異性相處感到愉快,初戀開始出現。(4)戀愛期或愛情產生期。18歲以後,隨着性生理和性意識的成熟,男女生交往頻率的增加,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多數青年進入戀愛狀態。單從年齡上看,多數大學生處在上述性心理髮展的後兩個階段,但由於個人經歷及自身社會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異,在戀愛心理髮展的階段特徵上的表現,可能有很大的落差。

二、戀愛中大學生的心理階段特徵

(一)戀愛中青年的心智逐漸成熟

首先,戀愛是青年釋放日益強烈的性衝動的重要途徑。通過戀愛接觸異性,使青年不再感覺到性的壓抑緊張。其次,性意識的發展必須經過戀愛階段才能完善,性同一性的建立也要通過戀愛。而且,戀愛對青年的意義還不止於此。因爲戀愛是兩個人人格的深層接觸。在此過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對方的影響而發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前提下調整自身缺陷以適應對方。也就是說,經過了戀愛更能真正的認識自己和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戀愛對一些個性因素和社會情感的發展有重大意義。而且戀愛中兩人的深層交往爲提高青年交際能力,適應以後的社會打下了基礎。難怪有些心理學家認爲,戀愛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經過了戀愛,人才會真正成熟起來。

大學環境有它的獨特性:對大學生來說,它在青年走入社會的過程中提供了一個緩衝環境。有了這個緩衝,青年能更從容地完成社會化,更完善地發展自我概念,而不至於感受到從青春中期直接下來落入社會的強大反差和心理不適。由此看來,大學生的戀愛並不是件壞事,它對青年的成熟很有幫助。再加上大學生普遍認爲自己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文學藝術中歌詠的愛情當然是他們追求的目標。

(二)戀愛中大學生心理的消極面

戀愛的意義雖有積極的一面,有時也會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首先,熱戀與婚姻失去配偶等生活大事是在心理緊張量表上分值很高的事件。過度的'興奮和悲痛都會加劇心理緊張。戀愛正是使人時高興時痛苦的事。處在熱戀中的青年會爲一些小事而高興或煩惱。因此戀愛帶來高度的心理緊張。戀愛的進一步發展還會帶來社會問題,這也是產生心理失調的重要因素。如婚前性行爲的增加等,造成青年心理負擔超重.

熱戀中的男女雖然感覺到強烈的心理緊張,但雙方的共處和撫慰、愛情的甜蜜又會降低他們的焦慮感。那些遭受戀愛挫折的人就沒這麼幸運了。失戀的青年會失魂落魄,覺得人生意義不復存在,生活下去只有苦難和折磨,有人甚至走向了絕路。如果沒有恰當的心理指導或較強的自我調控能力,失戀對青年的心理打擊是很大的。熱戀中的情人經常共享很多東西,如金錢、貴重物品,而一旦戀情破裂,就會產生諸如財產分割、物品歸還等糾葛,處理不好,會帶來很多問題。

可見,戀愛對青年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幫助青年心理髮展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它又帶來各種心理問題。這也許是人生的至理,你要得到甜蜜的報償就必須經受得住考驗。

三、大學生戀愛中的心理危機

愛情是由性愛與情愛構成的,以情愛來貶低性愛的戀愛觀對青年的心理健康有害,不過強調性愛也會給大學生戀愛帶來不良心理影響。性愛的特點是排他的,熱戀中的男女不希望其他人介入他們的親密關係。他們組成一個具有特殊共享物和親密感的系統,本能地抗拒他人親近自己的戀愛對象。這種特點對維持愛情的穩定長久很有必要,如果任由戀人與異性發展親密關係,愛情就不可能穩固。但排他性發展到極點會引起青年對戀人行動的猜疑,造成嚴重心理負擔。戀愛中大學生較同齡人具更高的敏感性,能更好地捕捉人的心理活動軌跡,這也加強了發生猜疑的可能性。過度的猜疑甚至使某些戀人承受不了心理負擔而輕生。

對戀人產生懷疑,不相信他(她)的忠誠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私心的表現。自私心把戀人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是一種病態的愛情心理。自私心過強的人不允許戀人與其他異性有任何接觸,認爲戀人只屬於自己。自私心理也含有自卑,真正自信的人很少會有這種怯懦表現。

自私、猜疑和嫉妒控制在一定範圍裏是正常的,不能要求人不去嫉妒與自己的愛慕對象關係密切的異性。但過分的猜忌會影響愛情發展,影響心理健康。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猜疑嫉妒已無法控制,自己應付不過來時,最好去尋求心理諮詢工作者的幫助。對這種具輕微病態心理的大學生只要加些指導,一般容易治癒。

有戀愛就有可能失戀。當戀人因爲社會現實、他人干預、情意不和等因素而感情破裂時,失戀的挫折就會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心理、生活和正常學習活動。從熱戀關係中斷裂出來,一下子失去了與自己最親密的人,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痛苦的。失戀者經常表現爲逃避現實,縮小人際交往圈,精神生活上既折磨自己又影響旁人的情緒,有人甚至向戀人進行行爲或心理上的報復。失戀的創傷有時會帶來嚴重後果,如自殺、心理變態等。給予失戀者以合理的心理指導,使其情緒得到疏導發泄,對於減輕其心理緊張,避免心理失調是很有幫助的。

失戀的大學生朋友,請記住普希金的詩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而且不要憤慨!不順心時暫且忍耐;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就會到來。”“個人問題,戀愛問題,在我的思想裏佔的地位很小,即使失戀一百次,我也不會自殺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失戀再失命,是對生命的褻瀆,留給我們的親人和朋友的只是無盡的痛苦與悲傷。解決失戀和單相思先要端正認識。愛情不是生活的唯一內容,又何必爲它耗費所有精力甚至拋棄生命?向別人傾訴自己的內心煩惱也很必要,傾吐出鬱積的情緒挫折會緩解積蓄的心理緊張。如果上面這些方法都不奏效,適當應用心理保護機制,產生代償遷移效應也是行之有效的。所謂代償遷移,指青年把失戀或單相思造成的心理緊張遷移到其它方面來緩解這種心理緊張。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5

一、民辦高校學生心理的特點

1.迫切渴望獨立與缺乏獨立能力的矛盾

自從開始了大學生活之後,民辦高校學生在主觀上和客觀上都獲得了獨立和自由。但客觀事實是,涉世未深的青年並沒有辦法獨自處理好各類複雜的問題。此時,他們迫切渴望朋友、親人、老師能夠提供建議和幫助。除了隨時可能面臨的突發事件無法使民辦高校學生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之外,還有在經濟上,大學生依舊依賴自己的家庭,尤其體現在身爲獨生子女的民辦高校學生身上。他們認爲,步入大學等於擺脫父母的管教和束縛,不再受到家長和老師的左右,儼然是一個完全自由和獨立的個體。但是經濟不獨立,就沒有辦法真正擺脫家長的支持。從而在追求獨立的心理上和無法獨立的經濟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可以推斷,發生在大學生羣體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成人感”與“孩子氣”之間的衝突。本身年紀已定性爲成人的青年學生,卻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且缺乏成年人該有的成熟和穩健。導致高校大學生產生矛盾和牴觸心理,既想快速成長,又想躲在“溫室”裏逃避風雨的洗禮。

2.學業、情感、資金、時間的失衡

高中階段的學習方式基本都是老師指導,家長配合管理,學生服從安排;情感上提倡和諧友愛但不過於親密;學生對於金錢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去考慮財物的分配和管理;他們大多數時間被規劃到聽課和學習當中。然而,學生進入大學之後,原本維持了多年的規律性的行爲和生活方式被打亂,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對其進行重新調整和適應。大學課堂很少再有填鴨式或應試型的教育,而是將自主學習的理念融入到每個課程當中,學生感到忽然被“鬆綁”,失去了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大學對待男女生的私人情感採取“宜疏不宜堵”和“既不提倡也不反對”的態度,可以變相看待成默許。除此之外,學生與室友、同學、舊日好友的情感維繫都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他們自然會面對很多感情的困擾。一旦資金問題處理不好,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不僅在“學業、情感、資金、時間”四個方面與高中階段有巨大的差異。“民辦高校”頭銜使得學生難免產生自卑心理。一般來說,大部分進入“民辦高校”的學生可能大學聯考失利或是學習基礎差,這兩個因素會給學生造成深深的自責和自卑。父母過高的教育期許也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二、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1.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精度不夠

首先,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模式呆板,大班授課,機械地灌輸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缺乏針對與學生心理特點的分析和教育,忽視學生個體的心理健康。使得學生常常混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誤以爲兩個課程是共通的。其次,課程的理論來源於外國研究成果,連心理健康普查的量表也是直接從國外引用過來。面臨的問題是,國外的量化數據並不一定完全適應中國大學生,導致心理評估出現誤差和侷限。最後,課程的教學安排是針對全校所有的學生,難以對個別學生、個別羣體進行獨立的教育和輔導,加之學生本身對心理問題的恐懼和迴避心態,導致課程的精細度受到影響。

2.心理輔導教師的專業水平尚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和技術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因而對於心理輔導教師的要求會比較嚴格。比如:心理輔導教師的知識結構、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水平以及工作經驗等等。李小魯(20xx)研究指出牛津大學心理諮詢中心20xx年時“有11個專職人員,全部獲得心理學專業博士學位,並大部分有相當於教授的高級服務督察職稱。”這種現象對於國內的公立高校都很難企及,更別說民辦高校。一般高校教師在取得相應的高校教師資格證書之後,就可以持證授課。但是對於心理輔導教師來說要求可能更加嚴苛。不能僅僅獲得高校教師資格證,還需要具備心理學相關專業學歷、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培訓並取得相應的從業資格。這些對於民辦高校老師來說還尚待提高。

3.基礎設施不完善,尚無獨立的部門

江立成、魏婷(20xx)認爲目前我國大多數的高校未能普及,缺乏科學化量表以及測量工具和手段,缺乏心理諮詢所必需的技術設備。這類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導致測量或諮詢工作受到阻礙。大多數民辦高校的'心理諮詢室隸屬於學生處,並沒有完全獨立而成爲一個成熟的機構或部門。這樣的機構安排會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主動性,難以發揮主體性功能。

4.活動開展無評估機制,學生參與度不夠

民辦高校響應教育部的號召,積極開展各式各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利用測試、廣播、板報、講座等載體和方法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但是,學校很少對此類活動的效果做評估,缺乏長效的評估機制。不僅如此,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學校牽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除了強制參加的心理健康測試和講座之外,一般活動會由團委或者學生社團承辦,大部分學生就很難再主動接觸心理健康相關的活動。

三、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

1.深化課程改革,科學調整課程內容

姚本先、陸璐(20xx)認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識、學習心理、個性心理、人際交往心理、戀愛與性心理、擇業心理,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又融入了網絡心理、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方面的內容”。因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現有的課本上,而是要與時俱進,積極與時代接軌,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開發根據實用性和針對性的課程。課程內容最重要的是具備針對性和實用性。不能夠停留在對個案、特例的分析,減少理論上的說教。適度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心理疾病,學會自我剖析以及自我解壓的方法。

2.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要特別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尤其在專業技能、心理素質和道德素養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首先,政府要爲學校提供相應的便利,比如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的培訓,逐步建立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資格認定體系。其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他們是工作在一線的,親密接觸學生的人員,教師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能夠給學生帶來正面地、積極的影響,能夠樹立起陽光向上的榜樣和楷模。最後,王普霞(20xx)認爲“優秀的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對事業的執着追求、對學生的深切熱愛、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開拓進取與不斷創新的精神,以及在面對各種教育難題所表現出來的果斷與智慧等等”,這些個性特徵和人格魅力都可能成爲影響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因素。

3.個體輔導與團隊輔導相結合的原則

個體心理輔導具有針對性強、隱私性、效率高、效果好等特點,爲了讓心理健康教育獲得更多的成果,很多人建議把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偏向更具有針對性的個人心理輔導上來。但是,個體輔導面臨的難度在於,是否需要個體輔導的絕對主動權掌握在學生手中,很多學生難以對一個陌生的心理輔導老師敞開心扉。學生對自己的心理困境會產生恐懼和逃避,老師很難通過表象觀察去發覺學生隱型的心理問題。張亞、徐光興(20xx)研究表明:大學生的自我接納與否關係到他們未來能否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競爭,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團體催眠輔導能夠提高大學生自我接納的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可見通過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互動,促使個體在人際交往中發現自我、探索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人相處的方式,提升適應能力,激發個人更大的潛能。所以,個體輔導和團體輔導都不能偏頗。

四、結語

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之後,同樣肩負着守護自己的“小家”和建設社會主義“大家”的重任,他們的心理健康關乎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民辦高校對於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視,但也需要突破重重困境和挑戰。因而,不僅僅民辦高校的任務艱鉅,對於學生自己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自我突破。整個教育界甚至全社會應該給與民辦高校更大的包容,運用集體的力量去營造更好氛圍,凝聚成行之有效的合力,促進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6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在近些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被各大高校開始高度重視,爲了讓大學生能夠保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情緒,積極心理學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積極心理學從學生的各個角度出發,培養大學生面對挫折不放棄,面對失敗不氣餒的精神。

一、積極心理學簡介及研究領域

(一)積極心理學含義

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是美國當代心理學家塞裏基曼,而積極心理的含義是由謝爾頓和勞拉·金提出的,他們提出了積極心理學的本職特徵:“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能和美德的科學。”積極心理學是以人們積極的因素爲研究重點,主張心理學用積極的、固有的、潛在的人們的積極向上的心理爲出發點,提倡利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對人們的心理問題進行解讀,從而能夠激發人們內心深處的積極的力量,最大可能挖掘出潛在的力量,由此獲得更好的生活。

(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積極的內容包括:積極是對前期集中於心理問題研究的積極心理的反動,倡導要利用積極的態度解決心理問題,積極的方式給予適當的解釋,獲得更積極的觀點。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主要在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意識在主觀上對生活積極興趣的研究。對過去生活幸福,美好的體驗;對現在生活愉快的感覺;對未來生活有更好的憧憬和期待。第二方面,個人的積極心理研究。樂觀的心理,具有闖天下的勇氣以及善良的心理等。第三方面,羣體層面上的積極組織的系統研究。爲創造一個更良好的社會環境發揮個人的積極力量,如責任感。

二、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的心理教育

近年來,各大高校都開始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一些高校有專門的心理教育組織,這些組織的設立爲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在的心理教育還存在着一些誤區,他們認爲沒有心理問題就代表健康,但是心理教育的真正目標是:保持積極健康的良好心態。顯然,沒有心理問題與積極健康的良好心態是不對等的。然而,積極心理學在研究人們的積極心態,研究人們的善良品質和道德發揮了它特殊的優點。將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在一起,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大潛力。

(一)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思維是積極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項目,同時也是大學生素質擴展的重要內容。大學生的創新心理素質培養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創新意識,即大學生要擁有不斷地進行探索發現更深刻道理的慾望,要善於思考,能夠發現不一樣的東西;創新思維,要有一定的自我觀點,不一味地追求書上的,善於突破自我;創新知識,在某一些問題上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爲自己的觀點做支撐;創新能力,即有一定的創新學習能力,較強的動手能力;創新人格,在精神方面,有比別人更大的勇氣,更好的自我調解方式,應對不同的困境,能夠克服不退縮。

(二)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積極心理暗示與大學生思想教育。暗示就是指通過含蓄委婉的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改變和教育,使人們接受這種教育方式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使他們的思想能夠與心理教育暗示相符。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能夠一味採取灌輸的方法,要進行一定的情感交流。與被教育者在感情上建立起一定的關係,能夠減少被教育者的牴觸心理,對於促進被教育者心理健康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暗示工作包括通過語言暗示、環境暗示、行爲暗示等等,大學生的積極心理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關係。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讓學生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不再持續強調自己失敗的經驗,用積極的心態迎接每一次挑戰。

(三)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積極道德人格的建設

積極道德人格是指人們表現出來的追求一定的道德所表現出的善良的一面。在現代大學生的積極道德人格建設中,要引導大學生建立積極的心態追求社會主義道德規範下的各種善行。要增強道德知識理論教育的實效性,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通過道德人格的建設,促成大學生形成正直積極的人生觀。利用情感教育,培養學生自身所具有的愛的情感,善良與正直,促進大學生積極心理的養成。

大學生作爲現代知識分子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問題在近些年來逐漸凸顯出來,各大高校開始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通過挖掘人們積極的心態,使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能夠採取更加積極的心態,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個樂觀、陽光的心理,對未來也將更加充滿期待。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7

摘 要:積極心理學提倡關注人性積極的一面,作爲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積極情緒,它與人格之間緊密相連且相互促進。本文試圖以積極心理學爲視角來探討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含義及其塑造途徑。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 大學生 健康人格

歷史發展到今天,現代化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社會生產力、極其豐富的物質福利和豐富多彩的人類文化,但同時尋求健康的人格是人類共同的願望,健康人格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爲人格研究的主流,影響甚廣。培養大學生的健康人格觀,也成爲各級教育部門領導和教師的共同追究。

一、積極心理學與健康人格觀的基本含義

(一)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1]。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學家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研究的一種新型的模式,當然它是相對於消極心理學而言的。所謂的消極心理學主要是以人類心理問題、心理疾病診斷與治療爲中心的,如在過去一個世紀的心理學研究中,我們所熟悉的詞彙是病態、幻覺、焦慮、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氣和愛。似乎大多數心理學家的任務是理解和解釋人類的消極情緒和行爲[2]。這種以消極取向的心理學模式,缺乏對人類積極品質的研究與探討,由此造成心理學知識體系上的巨大“空檔”,限制了心理學的發展與應用。在這種背景之下,積極心理學呼籲:心理學應該轉換爲研究人類優點的新型科學,必須實現從消極心理學到積極心理學模式的轉換,研究人類的積極品質,關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二)健康人格觀

確定健康人格的個性模式,是心理學家曾爲之不懈努力的工作。心理學家曾對心理健康的榜樣人物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模式。其中主要有奧爾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的人”模式、羅傑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弗洛姆的“創造性的人”模式、弗蘭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以及皮爾斯的“此時此地的人”模式。

儘管這六種有關健康人格的觀點對充分發揮潛力的健康人格的描繪雖不完全一樣,但總的說來,它們對健康人格的模式是相近的。比較一致的觀點是:

1. 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意識地控制他們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爲,把握自己的命運,而不被意外的、不能控制的、無意識的力量所驅使。

2. 心理健康的人瞭解他們自己的實際情況。他們能意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而且一般說來,他們是容忍並認可它們的。他們並不着意僞裝自己。儘管他們能夠扮演社會的角色,以適應別人或情境的需要,但是,他們並不把這些角色同他們的真實自我混淆起來。

3. 心理健康的人堅定地立足於現在。心理健康的人並不生活在過去之中。他們能較快地擺脫失敗和衝突的陰影,堅定地面向未來和立足於現實。不少理論家強調朝向未來的目的對於健康人格的重要性,但他們並沒有慫恿我們用未來代替現在。

4. 心理健康的`人強調增加緊張而不是降低緊張的重要性。增加緊張是通過接觸日益增多的感覺和形象的方式進行的。心理健康的人並不渴望安靜和穩定,而是渴望生活的挑戰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標和新的經驗。

5. 心理健康的人能給予愛也能接受愛。把自己奉獻給工作,並樂於承擔義務,關心他人。他們的情緒生活成熟健全,能耐受挫折和失敗,經常保持愉快的體驗,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活力和幸福。

6. 心理健康的人有獨處和自主的需要。他們不依賴於別人來求得安全感與滿足,他們依賴的是自己。他們需要有獨處的時機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他們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看法有相對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而不過分考慮他人的意願,因此對待嚴重的打擊、挫折顯示出相對的鎮靜態度。

7. 心理健康者的人際關係積極穩妥,他們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既承認自己,又尊重別人,能體諒他人的痛苦,並用各種辦法來幫助他人,具有同人類共禍福的意識。

二、大學生健康人格塑造

(一)積極情緒與健康人格

積極情緒可以對人格進行滲透,通過諸如大學生健康的歸因方式、正確的應激與心理防禦系統、良好的人際關係、獲得較多的社會支持,以及通過中樞神經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等一些特定途徑與方式形成大學生健康的人格,減少和消除消極情緒的負面影響,使大學生處在健康、幸福和快樂的主觀感受之中[3]。在培養大學生人格健全、身心全面發展的過程中,積極情緒的培養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可見,具有積極情緒的大學生,在遇到負性的生活事件時能夠在主觀上正確地認識、客觀地評價,在行爲上能積極應對。這些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行爲特徵會形成周圍同學和老師對其積極的評價和良好的人際關係,從客觀上獲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同時,這些良好的心態和積極健康的行爲特徵久而久之就會逐步穩定下來構成大學生積極而健康的人格。

(二)積極自我認知與健康人格

積極的自我認知是建立在對現實自我全面客觀認識基礎上的一種積極態度。由於認知能力發展水平的的限制,大學生對自己的認識評價往往比較片面和易走極端。如果對自己的評價過低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誇大自己的缺點、懷疑自己的能力,則容易產生自卑感;如果對自己的評價過高,便容易使大學生眼高手低、目中無人、產生驕傲自大情緒。驕傲、自卑都是不良的自我認知,對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危害極大,所以要引導大學生形成積極的自我認知,構建健康人格。

(三)積極行爲方式與健康人格

心理學研究表明,能動地適應與改造現實環境的積極行爲方式是人格健全的標準之一。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學生在困難面前,會在接受事實的基礎上採取積極行爲方式去消除不利因素,促使事物向積極方面轉化[4]。尤其是鍛鍊大學生在有矛盾衝突或者有問題需要解決時的適應能力、獨斷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耐受力,形成健康人格,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顯得十分重要。

(四)積極的社會支持與健康人格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發展所依託的社會關係系統。研究表明,親密人際關係所提供積極的社會支持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個體緩解壓力,包括調節不良情緒、分擔責任、提供建議、傳授技巧和提供物質幫助等[5]。對大學生個體而言,朋友不僅能夠支持個體的自我價值感,提供愛、關懷以及披露內心世界和宣泄的機會,而且能夠使青年獲得情感上的安全感和支持,爲社交能力的提高提供基礎。大學生健康人格形成過程中,培養大學生有意識的體驗並從現存生活中挖掘社會支持資源的能力,是構築大學生健康人格系統的重要環節。如在大學生教學中應包含如何體驗社會支持、如何支持他人、如何獲取他人支持等內容的訓練科目,通過訓練讓大學生學會構築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能夠增強自信,進而更好地塑造健康人格。

參考文獻:

[1]苗元江,餘嘉元.積極心理學:理念與行動[J].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xx,(2).

[2]張倩,鄭涌.美國積極心理學介評[J].心理學探新,20xx,(3):6-10.

[3]李金珍,王文忠,施建農.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學進展,20xx,(3):321-327.

[4]Sheldon M, 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xx, 56(3):216-217.

[5]任俊,葉浩生.積極人格:人格心理學研究的新取向.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44(4):120-126.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8

幸福感是幸福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幸福感研究存在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三個方向。文章通過梳理三種幸福感的研究現狀,分析了目前幸福感研究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未來幸福感研究的發展趨勢。

幸福感研究涉及哲學、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和文藝學等相關學科領域。目前,心理學關於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包括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以主觀幸福感爲主流。三種幸福感側重研究幸福感的不同側面,其理論相互關聯和補充,未來存在整合的趨勢。每一座城市都因爲它獨特的型格而自成一派,成就了其獨特的美。生活中的美真實地散落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感受於每個市民的心中。可是有的時候,當你走在所生活的城市裏時,卻似乎不那麼容易發覺,而這樣的感覺其實源於你對這座城市的陌生與不瞭解,因而創建一個生動的精神家園會讓一座城市溫暖、鮮活、靈動起來。

一、心理學中幸福感研究主要理論取向

(一)主觀幸福感

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指人們根據內在的標準,對自己的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所獲得的感覺或評價,也即是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及其各個方面的評價。

(二)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主要指人心理機能的良好狀態,是自我完善、自我實現、自我成就和自我潛能的完美實現。心理幸福感以亞里士多德的實現論爲哲學基礎。心理幸福感的提出和研究從自我成長的側面來界定和詮釋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主觀幸福感概念和程度測量上的侷限。

(三)社會幸福感

所謂社會幸福感(SociaiWell-BeingSWB)是指個體對與他人、集體、社會之間關係質量以及對其生活環境和社會功能的自我評估。

二、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一)幸福感的概念界定不清晰

由於研究者不同的研究取向,心理學界對幸福感的感念界定還沒有達成共識,甚至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問題。如用幸福感的概念代替主觀幸福感,將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混用等。幸福感的最初研究範式採取不給其下定義的'做法。在實證研究中,多數研究者認同幸福感由積極情感、消極情感和生活滿意度三個成分構成。PWB的六個維度理論和社會幸福感的五個維度理論也都沒有清晰地界定幸福感的定義,沒有研究各個維度存在怎樣的關係,怎樣結合爲一個整體、全面的幸福感。

(二)忽略了幸福感的文化特性

在幸福感研究之初,研究者並沒有意識到文化對於幸福感的決定性影響。隨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證實了文化對於幸福感的決定作用,筆者也感受到幸福感是與文化背景文化品位乃至文化傳統密切關聯的。

(三)混淆了幸福感的來源與結構

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把幸福感的來源等同於幸福感的結構本身。幸福感作爲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雖然不同個體的幸福感的水平不同,但是卻有相似的結構。在PWB的研究中,心理需要的滿足能夠帶來幸福感,但心理需要並不是幸福感本身。社會幸福感的研究也存在類似的問題,社會整合、社會認同、社會貢獻、社會實現和社會和諧能夠增強個體的幸福感是幸福的來源,但不是組合在一起就是幸福。

三、幸福感研究的趨勢展望

(一)進一步對幸福感的概念進行界定

能否對幸福感概念科學全面地界定,關係到幸福感研究的方向和意義。幸福感的定義應體現其統一性、整體性和可操作性。幸福感的界定應重視幸福感獲得的過程,推動對幸福感的干預研究。例如有研究者將三者結合起來,提出了綜合的幸福感定義。

(二)三種幸福感的整合

隨着幸福感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拓展,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出現整合的趨勢。現有幸福感的理論模型側重單一成分,缺乏全面性、系統性,分離了幸福感的整體性,且相互之間出現矛盾和重複交叉現象。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三者的整合將有利於建構出更加合理的幸福感的理論模型。國外Dierendonck、Ryff、Keyes和Waterman等以及國內苗元江、金玲玲、宛燕等都進行了三種幸福感關係研究,證明三種幸福感在理論結構上相互關聯,而且初步確定出整合的幸福感理論結構,形成未來幸福感研究的新方向。

(三)深化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

文化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的個體對幸福的認知、感受和追求方式不同。關於幸福感的研究,國外的研究成果頗多,而國內的研究目前缺乏系統性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說明本土化的具有民族品位的幸福感的研究亟待關注。

四、幸福感研究的重要意義

幸福感是人的精神文化建設之一,是精神情感的重要因素。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佔據着主導地位,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主要是指對校園歷史傳統的擇優傳承,以及對積極、健康、團結、向上的獲得全體師生員工共同認可的(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的創設。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創新精神和創新活力的過程,其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探究奧祕、求知解惑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能夠契合以人爲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幸福感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9

本文對運用教育心理學知識有效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旨在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切實有效提高綜合素質。

一、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內涵

大學生素質教育分爲: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人文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法律素質及道德素質。思想素質有思想情感、思想認識、思想方法三方面,政治素質有政治觀點、政治信念、政治立場三方面。思想政治素質是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道德及政治觀的綜合體現。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學習過程中形成和體現出的創造發明素養,以及運用所學所能將個人目標或任務付諸實踐的能力。法律素質是其所具法律知識,法律意識,法律行爲的綜合體現。道德素質是其做人及行爲實踐過程中對其自身起規範作用的心理品質。

二、大學生素質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國高等教育一直提倡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並進,但實際情況不近人意,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思想政治素質教育難入人心,。在這個價值觀高度多樣化的時代,學生現有的思想政治認知結構和相關課程內容差異大,施教者難以有效輸入新的思想政治認知。2.人文素質教育難以深化,現行人文素質教育只達到人文知識教授層面,學生無法真正理解人文思想、法掌握人文方法,更無法遵循人文精神。3.大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原動力,普遍只想順利完成學業並獲得工作,缺乏高層次追求。4. 大學生法律和道德意識薄弱,缺乏維權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道德素質存在道德評價失準、道德價值取向混亂問題。

三、運用教育心理學知識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大學生素質教育過程中們,我們需要理論結合實際,發現大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運用教育心理學相關知識引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逐步形成,解決高校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其一,用皮亞傑的建構學說中同化和順應這兩種建構認知結構的方式的理論來指導思政素質教育。思政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會將施教者所教授的信息納入並整合到自身已有的認知結構,加強和豐富原有的結構,只是這一同化過程學生會過濾和改造施教者給予的外界刺激。也就是說,學生已有的思想政治認知結構如果和施教者所授結構不一致,那麼他們就可能不接受甚至排斥。這正是目前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雖然思政教育在同化過程中受挫,但是我們可以在順應過程中找到改變這一現狀的.希望。因爲受教者的認知無法適應客體要求時,就會創造新的認知結構來適應環境需要,這是一個自我改造的過程。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政素質教育如果能把握好學生在同化和順應過程的中認知結構變化的節奏、時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度,那麼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就可能發生實質性的轉變,建構起大學生全新的思想政治認知結構。

其二,高校若能重視和提高學生的認知驅力,那麼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將實現由現目前學生僅僅是機械接受人文知識的層度到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的深層次轉變。認知驅力是奧蘇貝爾三大成就動機中最重要和最穩定的一項,此外還有自我增強驅力和附屬驅力。我們需要認識到這種動機就是對求知的需要。人文教育無法深化的原因在於對實利的追求。而奧蘇貝爾對認知驅力的重視本質是對認知和理解的價值的追求,這種追求同學生作爲學習者的心理傾向契合。所以只要高校引導和培養大學生的認知驅力,就能轉變大學生認爲人文素質教育沒有現實意義的想法。

其三,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介紹給大學生,並引導學生追求較高層次的人生需求,幫助他們找到創新意識的原動力。文獻顯示我國大部分大學生在高校就讀期間的人生需求模糊,甚至是缺失,尤其缺乏對自我實現需求的追求。馬斯洛理論把需求由低到高層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我們可盡力引導大學生追求馬斯洛理論的高層次需求,鼓勵他們將自我實現作爲自己的終身人生目標。

其四,高校可在法律道德教育的課程中引入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以喚起大學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識以及對責任感的考慮。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分爲六個階段,而我們要重點引薦給學生的是第六個階段,即普遍性倫理原則階段。這一階段的人確立起了一種用於社會治理的道德觀,他們懂得德性的本質、以尊重人爲目的而非手段爲前提。執此道德觀的人是推動社會道德發展的力量。具體可選用科爾伯格的“海因茨難題”這一經典道德兩難問題作爲課堂開放式討論話題,瞭解學生的道德觀和法律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而後,爲其講解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及基本法律知識以激發和普及大學生的法律道德意識。

結論

大學生素質的形成看似由外至內,其實也是一個內心變化引起外在行爲表現變化的外化過程,是需要施教者帶着潛移默化的意識耐心引導和培養的過程。因此運用教育心理學知識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有效提高綜合素質是順應大學生身心發展的。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0

目前高等教育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便是就業壓力。隨着教育水平的發展,高校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得大學生就業更加複雜嚴峻。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導致大學生就業難。解決就業問題有重要意義。

積極心理學主張使普通人獲得更好的發展,生活得更加幸福,使具有天賦的人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其潛能。這就需要人們用一種更開放的、更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發展。如今積極心理學已在很多領域得到實踐的檢驗。心理資本是個體認爲自身能夠勝任和應對某事的能力,它是完全發自內心的滿意感,是對生活的目的感和意義感的體驗,它能夠幫助我們走向成功,心理資本包括影響個體成就的一些個性特徵,這些特徵反映了一個人的自我觀點或自尊感,支配着一個人的動機和對工作的一般態度。把心理資本引入到心理學領域的是塞利格曼,而在此後進行的研究中,費雷德·盧森斯(20xx) 等人在結合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強調人的積極心理力量爲核心的屬於積極心理學領域的“心理資本”這一概念。至20xx 年,盧森斯等人第一次對心理資本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即心理資本是人類個體所具備的一般積極性的最重要的心理要素,符合積極組織行爲標準的是其心理狀態的具體表現,這樣看來,心理資本可通過進行有針對性的投入與開發活動來取得競爭優勢,且其超出了人力和社會資本。隨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盧森斯等人(20xx)對心理資本這一概念進行了系統的界定,他們認爲心理資本是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具體表現爲: 在面對充滿挑戰性的工作時,有信心( 自我效能) 並能付出必要的努力來獲得成功;對現在與未來的成功有積極的歸因( 樂觀);對目標鍥而不捨,爲獲得成功在必要時能調整實現目標的途徑( 希望);當身處逆境和被問題困擾時,能夠持之以恆,迅速復原並超越( 韌性),以取得成功。

結合國內外大量文獻研究可以發現,心理資本是可以通過開發干預來提升改變的。比如可以通過熟練掌握社會說服、生理和心理覺醒、成功體驗、替代學習與模仿等方式方法來開發自我效能;通過設置目標、參與、制定替代性的權變計劃,將開發希望用最終實現目標來實現;通過用包容過去、珍惜現在、尋找未來的發展機會來開發樂觀;通過關注韌性資產、危害因素以及過程的策略等錘鍊韌性。

一 提高自信,樹立積極的就業意識

自信是一種積極的主觀感知方式,是自己對自己的認可和相信。自信具有五方面的特性,即表現在:第一,自信與具體領域有關,具體來講,在某一領域具備信心,並不代表在其他領域同樣具備信心,自信是與被分析的領域聯繫在一起的,並不能直接遷移到其他領域;第二,自信是建立在練習或熟練掌握的基礎上,一般來講,最有信心的工作大多是已經反覆練習並掌握的工作;第三,自信總有提升的空間,即使是在非常有信心的領域,仍然會有一些工作任務會讓人倍感吃力;第四,自信受他人影響,其他人對個體的看法,會對個體對自身的`認識產生影響,例如皮格馬利翁效應;第五,自信是變化的,受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的影響。由此可以看出,自信的提高需要個體積極地自我認知和獲得他人的認同感。

團體心理輔導作爲一種有效的心理諮詢形式,在自我認識、提高自信心、人際關係溝通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在團體輔導中可以爲成員提供安全感和歸屬感,通過屬於某個團體的這種需求可以部分地得到滿足,成員經常彼此認同,然後感到自己是整體的一部分。在有限的時間內,成員通過討論、遊戲、體驗等一系列互動取得良好的療效,當團體內成員感到自己與別人的相似之處並且與人分享自己最深層的憂慮時,伴隨而來的宣泄以及來自他人的完全接納,都使成員獲益頗多。將積極心理學與團體心理輔導進行結合幫助大學生樹立積極認知、感受積極情緒、發展積極的行爲、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從而提高自信心。

二 建立希望,對未來進行正確的認識

在心理資本四維度中,希望包括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意志力和理想途徑。通過裏克·斯奈德的研究可以看出,希望是對未來的一種有利傾向的認知思考狀態,個體在這種狀態中,可以通過設定實際而且有意義的目標,通過自我不懈怠地努力,全身心的投入所有的自我力量來實現事先設定的目標。在當今信息技術時代,對信息的掌握是成功的前提。爲了讓大學生擁有一種對未來有利傾向的認知思考狀態,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可以幫助大學生了解就業形式、就業政策,形成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念,掌握應有的擇業技巧,建立良好的心理建設等。從學生角色向職業角色的轉變是大學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轉折,幫助畢業生順利完成這個社會化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可通過開展就業知識講座、就業指導課、請政府勞動人事部門領導給學生做形勢報告、請優秀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等形式,讓大學生熟悉瞭解行業的形勢和發展狀態,掌握職業角色應承擔責任、權利和義務,使其更好更快的融入職業,順利完成角色轉換,縮短職業適應期。

三 加強韌性,勇敢面對挫折

我國心理學及教育工作者在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就業心理、學習動機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便是心理韌性,即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自我保護機制、發掘心理潛能,從而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並幫助學生建立擺脫壓力、挫折或創傷等消極事件的能力。安·馬斯騰和裏德等積極心理學家通過理論建構和實證研究認識到,韌性是面對困難時的一種內在心理機制,可以通過這種機制作用來適應當前的困境,激發前進動力。通常意義上來講,韌性是一種堅韌不拔,面對困境不屈不撓的品質,是保證人們不斷前行的力量。而通過相關研究可以發現,韌性不只是我們日常描述出來的品質,其實它也是一種動態的、有延展性的、可開發的心理能力或心理優勢。研究表明心理韌性越強,個體感受的壓力越低,從而能夠更好的適應環境。提高大學生韌性應該從提高個體綜合素質開始,可以從大學生一入學就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和訓練,幫助他們積極地全面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欣賞自己、瞭解家庭、融入家庭、知曉社會、認識大環境下的就業趨勢,正確處理個體與家庭、社會、就業等之間的關係,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從而提高抗壓能力。

四 結語

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需要高校及高校教師的重視。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開展與就業相關的教學工作和活動,這將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優化就業心理素質;培養大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提升就業競爭力;培養大學生堅韌的意志,提高就業挫折承受力。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1

積極心理學是對傳統心理學的補充,該學派注重人的積極情緒和潛能優勢的開發。這與以生爲本、注重學生髮展、促進學生幸福的現代教育理念不謀而合。一直以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側重心理問題的預防和心理危機干預方面,注重積極心理品質的提升和培養的方面較少。本文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試圖構建發展性積極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一、積極心理學理論簡述

積極心理學思潮興起於世紀之初,先驅馬丁?塞利格曼指出,積極心理學是揭示人類優勢和促進個體其積極機能的應用科學。積極心理學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爲主要內容,並致力於科學地探索如何締造個體的幸福生活與和諧美好的社會。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內容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積極情緒狀態與過程、積極認知狀態與過程和積極行爲。

培養積極情緒是積極心理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積極情緒的培養對個體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積極情緒可以增加個體的心理資源。心理資源又稱心理能量,它主要用來支撐一個人產生或進行名種有意識的心理活動以及外在行爲。積極情緒首先可以讓我們感覺良好,讓人感覺到輕鬆愉快。二是其可以擴建認知領域的功能,擴展注意思維的多樣性,可以改變思維的內容,將壞的想法改成好的想法;還可改變思維的廣度或邊界,拓寬我們的視野。三是可以改善人們對挫折及失敗的認知,提高抵抗壓力和逆境的能力,以及從消極狀態中的復原力。四是可以讓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給個體帶來最好的狀態。

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一)積極的教學目標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和社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調整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潛能,促進其全面發展和人格完善。但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偏離了總體目標,把工作重心集中在了調整和解決學生心理問題上,以預防和干預心理問題爲中心,這也造成了學生對於心理健康教育的誤解和牴觸,認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發現和解決心理問題的,不願意配合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活動。

積極心理學角度使教學目標更全面,更人文。它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新的價值取向。積極心理學將目標迴歸,不止重視心理問題的預防和干預,還重視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激發學生的積極心理潛能,積極意志品質,積極情感體驗等。

正因爲目標歸宗,也意味着高校心理學健康教育者的視角要發生變化。教育者要建立積極的人性觀和價值觀,關注學生的積極面,幫助學生開放積極心理潛能。側重於發展性和促進性,幫助學生找尋優勢,合理運用優勢,提高自我價值。引導學生關愛自我、關心他人,發展積極情感,投入社會生活,提高主觀幸福感。

(二)積極的教育內容

積極心理學的教育內容一般分爲兩大方面。

一是培養大學生的積極體驗。積極體驗是積極心理學中的微觀層次,但卻是夯實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讓學生對過去的經歷進行積極建構,獲得生活滿意度。提高學生對現在所從事學習或者工作的投入度,使其產生更多的興趣、滿足、愉快等積極情緒。還要注意對學生希望品質的培養,教會學生如何應對挫折,鍛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使學生對未來和理想充滿希望。

二是塑造大學生的積極人格。積極心理學視野中主要通過對人格的分析來喚起人們的積極力量,從而幫助個體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積極人格的塑造是積極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和保障。在教育中,努力使學生能夠客觀評價自我、接納自我,正確面對現實,積極應對挫折。可通過激發和強化個體的各種現實能力或潛在能力來培養積極人格特質。自尊教育是其中之一的重要途徑。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體系

(一)構建積極的心理評估體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即是通過測評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篩查出有問題傾向的學生進行訪談干預追蹤,並建立學生心理檔案。不難看出,這種評估角度爲問題導向,以鑑別心理問題和障礙爲主,僅注重心理問題的預防干預,忽略了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的發現與培養。因此,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應樹立積極的心理評估理念,加入積極心理品質的測評,加入正面指標,瞭解學生積極心理反應,如積極體驗、積極情緒、積極認知、積極的人際關係、創造性思維品質、主觀幸福感等,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優點和潛能,令每位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二)完善積極心理學理念的課程建設

作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完善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應注入積極心理學理念和內容。以發展和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爲目標,以培養學生的積極機能爲根本,激發學生內在積極潛能,幫助學生構建和諧心態和樂觀的人生態度。課程設計上,可借鑑國外成功案例。國外積極心理學課程着重於引導學生髮現並運用自身的性格優勢,提高學生的幸福體驗,如著名的哈佛大學心理公開課――《幸福課》。課程構成上,包括理解並解釋幸福和主觀幸福感、如何增進主觀幸福感,如何培養樂觀心態,如何利用積極環境的力量,如何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等。課程內容選擇上,要適應當代大學生的需求,選擇與大學生關係密切的案例、熱點,以積極心理學角度解析,避免過度關注消極問題與案例。

(三)開展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開展形式豐富、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一方面,以學生心理社團爲依託,開展多樣的心理活動,比如探討時下熱點和大學生關注問題的心理沙龍、展示青春風采的心理微電影大賽、5?25心理文化節等。或者以積極心理品質,如感恩、希望、創造力、生命力、專注等主題開展心理活動。再者,定期展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傳授積極心理學理論和積極心理學品質培養方法。組織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團體心理輔導,增強學生積極心理體驗,讓學生儘快適應新生活新挑戰,學會人際交往技巧,培養積極的情緒體驗,正確應對壓力與挫折等。此外,構建積極的校園心理氛圍也十分重要,可以通過組織心理知識競賽、做好心理保健知識宣傳,利用好線上陣地進行宣傳,使積極心理學滲透入校園文化環境中。最後,聯動家庭共同爲學生提供積極的心理氛圍。加強與家長的交流溝通,讓其充分了解孩子心理健康狀況,並有效引導家長開展心理健康輔導,通過積極和正向觀念引導孩子正確的生活態度。

(四)積極心理學導向的心理諮詢

傳統心理諮詢注重心理問題的消除和修復,諮詢師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心理問題”,這種以問題爲導向的諮詢勢必會對學生產生消極暗示,並不利於學生的發掘自身的力量解決問題。而積極心理學認爲心理治療不是修復受損部分,而是培育人?積極的正向力量,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和發展來訪者的各種能力上。該理論秉承積極的人性觀,認爲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積極心理品質,都有巨大的心理潛能。心理諮詢應調動這些積極潛能,發展積極品質。

積極心理學導向的心理諮詢,可通過一系列的干預訓練策略來增進個體的積極情感,識別併發揮個體的品格優勢。首先應建立積極的諮訪關係,諮詢師真誠地對待來訪者,充分共情,對學生無條件積極關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心理諮詢,應將學生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發揮學生正向的或積極的潛能,如幸福感、自主、樂觀、智慧、創造力等。在諮詢過程中,運用直覺與想象,運用故事作爲諮詢師與學生的媒介,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消極因素得到抑制,積極力量得到培育與增長。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2

近年來,大學生“考研熱”一再升溫。積極心理學旨在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走向幸福。把積極心理學的品質運用到大學生考研當中去,有利於取得好成績。

近年來,在就業壓力和高素質高學歷人才需求的雙重因素驅動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考研之路。在考研的過程中,在校大學生將面臨着許多壓力和困擾,積極心理學在此過程中是如何運用的呢?

1.積極心理學概述

積極心理學是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思潮,它是致力於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走向幸福。它要求心理學家以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1]。

積極心理學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 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和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行爲出發點, 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 從而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 並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有問題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獲得良好的生活[2]。

積極心理學的主要觀點如下:

(1)認爲心理學應把幫助所有人追求幸福作爲自己的價值追求。積極心理學認爲:心理學的注意力應該放在人類積極的層面,心理學應恢復自己本來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並生活幸福;心理學應當更加註重積極心理品質培養, 如樂觀、活躍、積極、有創意、果敢、堅定、充滿自信,重視效率、勇於接受挑戰等。

(2)提倡用開放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人,並着力研究每一個人所具有的積極方面。積極心理學主要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內容:1)關注積極的情緒和體驗,包括幸福感、滿足感、快樂感等;2)關注積極的人格特質。3)關注積極的社會環境。

(3)強調對問題作出積極的解釋或看到問題的積極方面來使自己獲得積極的意義。積極心理學認爲問題本身雖然不能爲人類增添力量和優秀品質,但問題的出現也爲人類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優秀品質和潛在能力的機會。當問題出現後,作爲一個自在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由來選擇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說可以對問題作出各種自己的理解[3]。

2.考研的大學生心理的基本狀況

2.1國內考研基本概況

近年來,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和在校生的大幅增加,大學本科生漸漸失去了往日的高學歷的光環,不再被稱爲所謂的“稀缺”人才,社會上考研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不斷升溫,考研儼然已成爲當代中國社會的熱門詞彙,備受社會各方關注。

教育部發布了20xx年考研招生計劃,其中全國報考20xx年碩士研究生人數達到172萬人,雖然較20xx年少了4萬人,但已是連續10年人數破百萬,這也是1994年報考總數的14倍之多。20xx年全國高校研究生的錄取人數爲60.8萬人,考研報錄比約2.8:1.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近些年來,國家研究生擴招迅猛,考研熱居高不下。

2.2考研的動機分析

2.2.1自身因素

(1)獲取知識,自我實現。有些大學生成就動機強,希望能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專業水平,深入研究某一學科領域,因而選擇了考研。

(2)興趣愛好。個人興趣愛好是引發大學生考研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有的學生認爲本科所學的專業不符合自己的意願,想通過考研重新選擇新的專業。

2.2.2家庭因素

有大學生選擇考研是由於來自家裏的壓力,而不是出於個人意願。父母往往將自己的夢想寄託在子女身上,認爲考研對孩子的發展、就業前景好。

2.2.3學校因素

(1)積極引導、創造條件。學生在校的考研通過率反映出學校的教學水平,所以有些學校積極引導畢業生考研,爲學生考研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2)羣體效應。一些大學生最初不想考研,但看到周圍的同學爲了考研刻苦努力,雖然很辛苦,但是目標明確,生活充實,由於自身的目標不明確,爲了能融入到同學當中去,所以也找點事幹,而選擇了考研。

2.2.4社會因素

(1)就業壓力。許多大學生及家長看來,如今本科生的就業形勢嚴峻,只有通過讀研,拿到碩士研究生文憑,才能增加就業競爭力,從而找到好工作。

(2)社會待遇。研究生不僅在學習期間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在畢業後也享受較好的福利待遇,甚至在一些地區出臺的人事選拔制度中,就崗位設置、福利待遇等規定只有碩士以上才能享受。

3.影響考研的消極心理品質

3.1意志力不堅定

有些學生複習了一會,遇到難題,沒有前進的動力,看到別的同學找到了好工作,心裏癢癢的,心裏想考研那麼煎熬,不如我不考了,去找工作;看到同學出去旅遊了,也羨慕人家過的快活,總是三心兩意的,沒有付出太多努力,怎麼可能考上?

3.2畏懼的情緒

在考研複習的'過程中,尤其是最後的衝刺階段,在連續做了幾套模擬題, 而正確率較低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一種畏難情緒。這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懷疑,總覺得考研競爭激烈,擔心最後的結果不如意。這種情況下,考生要學會自己鼓勵自己, 保持愉快的心情, 千萬不能鬆懈。

3.3懈怠心理

最後一個月的時間裏,有些學生認爲成績提高不了多少,在學習上就比前一階段有所放鬆,產生懈怠心理。這時候如果放鬆了很有可能功虧一簣,所以考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點面結合,查漏補缺,全面複習。

3.4自我效能感低

臨近考試,考生很容易產生緊張心理,感覺自己近期突然效率不高,開始懷疑自己; 和別人對比, 覺得自己做題準確率太低, 開始慌張。在這時候,千萬不要考慮太多不必要的問題。只需要調整計劃,按照自己的計劃認真複習就可以了。

4.把積極心理學運用到考研當中去

4.1運用性分析

把積極心理品質運用到考研當中去。

(1)堅定的意志力。有的大學生目標明確,意志堅定,敢於挑戰困難,積極進取,學習自覺,自制力強,這些特徵有利於考研,畢竟國內的研究生考試考查範圍廣,難度大,尤其是英語,需要一定的功底,並且花費大量時間複習,考研是一場持久戰,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取得成功的。

(2)敏捷的思維。考生在複習的過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識太多了,有些知識要從感性的認識昇華爲理性的認識,通過分析、綜合、比較和分類,培養創造性思維,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掌握知識有重要作用。

(3)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考生應該保持樂觀向上、愉快的心態,遇到困難時,要先保持冷靜,勿激動,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4)提高記憶力。在識記材料時,有一個編碼、存儲、提取的過程,爲了能把知識存儲在長時記憶中,要把知識分好類,提高記憶的效率;並且掌握保持和遺忘規律,有效合理的組織複習,倒U型曲線表明識記最七年級段時間遺忘較快,以後逐漸減慢,也就是先快後慢。養成良好的記憶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5)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漫長的複習之路,堆積成山的複習資料,容易讓人喪失動力,失去信心,注意力分散,可以通過培養興趣,加強體育鍛煉,產生愉快感而提高注意力。

4.2重要性分析

4.2.1有利於大學生獲取考研的順利

把積極心理學運用到考研當中去,使人的知情意協調發展,提高記憶力,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創造性思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取得成功,最後拿到碩士研究生的綠卡。

4.2.2有利於大學生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

積極心理學認爲,獲得幸福的前提條件是要有美德和優勢[4]。對於大學生來說,考研是一個艱辛但快樂的成長曆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強化學習的動機,以獲得智慧和知識;可以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樹立學生公平公正的意識;可以培養學生堅定的意志力,面對困難,勇於挑戰,無所畏懼;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謹慎的態度來實現學生的節制;可以引導學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總而言之,把積極心理學運用到考研當中去可以培養大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3

一、人性中潛在的積極因素

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大部分時間是處於學校這個環境下,而學校屬於積極團體,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這有利於培育和發展他們的積極力量和積極向上的品質。此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許多人認爲,家長的天職是從小重視孩子的成長,培育孩子的優良品格,因而這也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積極因素。再者,現在全社會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也在無形中影響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

二、當代大學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

近年來,大學生因心理問題不能正常學習和生活而休學或退學的學生人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這其中很多人都是由於在心理方面產生了缺陷而造成的。此外,大學生心理問題有着明顯的階段性。大學一年級學生集中表現爲對新生活的適應問題,如在和新同學的交往中可能出現摩擦,自己很難學會料理起居生活等;二年級學生出現的問題有人際交往、學習與事業、情感困擾,對生活的憧憬等;三年級學生集中在自我表現發展、人際交往、情感問題和學習時間分配等;四年級學生則以擇業問題爲多數,兼有戀愛問題、未來發展等。

(一)自我調節能力弱帶來的弊病

許多大學生都存在着以下的問題。第一,情緒障礙。在高中階段,許多大學生都是抱着一種考取名牌大學的心態學習,他們努力奮進,有人生目標。而在大學階段,很多人認爲已經到達了寧靜的港灣,是時候休息和調整了,於是就會產生很多不良情緒。第二,社會性退縮。隨着社交網絡的不斷髮展,很多大學生寧願宅在宿舍,跟同學不停聊QQ、微信,也不願意加入學生會、學生社團,逃避現實。這樣就使得大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大大下降,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在退縮和孤獨中減退。

(二)孤獨型與焦慮型的人格缺陷

孤獨型人格源於對被拒絕的恐懼。迴避親密關係,甚至否認自己需要別人的關懷,導致性格冷漠,對生活缺乏熱情。這樣的大學生往往表現得比較孤傲和顯得不合羣,很難和別人深交,並且在有人希望走進他的內心的時候,表現出迴避性的特點。大學生心理焦慮是指受內外環境的強烈影響或意外事件的打擊所產生的情緒上的波動和生理上的變化,持續時間過長,會使人產生情緒上的焦慮、緊張、痛苦和憤懣,甚至會使人灰心失望、痛不欲生,逐漸鬱積爲焦慮綜合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三)社會競爭下的就業焦慮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競爭日益激烈。面對新的就業形勢,許多大學生都缺乏應變能力和心理上的應對能力。很多人都幻想只要能拿到畢業證,就相當於進了保險箱,自然有公司來“取貨”,這樣的思想在現代大學生中大量存在。因此,當一些大學生遭遇就業挫折時,心裏產生強烈的落差感,有的大學生從此一蹶不振,甚至還有學生因此而終止生命。

三、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

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是從研究人自身的積極因素入手,通過不斷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並幫助人們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而獲得美好的生活,這爲我們當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一)改善周圍環境

積極心理學認爲,主觀幸福感是指對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這種幸福感的關鍵是個人的價值觀和目標如何在外部世界與生活質量之間進行協調,是人們對事件的解釋和看法決定人們的幸福感。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理解,對於他們過去所經歷的事情和所處的生長環境,以及他們在認知上遇到的困難,有目的地進行分析並且開展疏導工作。這就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求樹立積極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優秀品質。把更多的精力投入關注學生人格的完善中,幫助學生增強應對心理困擾的能力,發揮其自身積極力量,即找到學生自身存在的積極力量和潛能,並讓學生看到這些力量和潛能,以此來幫助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發揮潛能,利用積極力量來完善自己,而不是過多地停留在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上。

(二)嘗試體驗式教學

爲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樂趣,應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汲取。在體驗及鍛鍊中,有利於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覺悟和增強其認識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是受教育者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能使受教育者明確是非標準,增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進而用積極樂觀的心態提高思想覺悟,從而內化爲自己的良好行爲習慣。開展多種多樣的體驗式教學方式,如組織受教育者學習社會生活中的名人事例,汲取他們身上的正能量,這樣的事例要貼近學生,讓他們可以進行換位思考。

(三)優化整合社會力量

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高校不能只是孤軍奮戰,應積極發揮社會力量。因爲人的社會化會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及其行爲不是單獨的客觀因素作用,而是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邏輯結果。在社會力量的組織形式中,包含了輿論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等。這其中要求我們在社會的主流思想中,應該提供正面的宣傳材料,起到樹立理想、陶冶情操、激發創造精神、形成良好風氣的作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主要是通過親子之情的感化、家庭生活的薰陶起作用,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變化,做好預防工作。積極心理學的教育要滲透到大學生的生活、工作的全過程,通過潛移默化、循序漸進、寓教於無形等方法,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在教育方式上,要通過隱形教育來達到教育目的,這表現出非強制性、愉悅性、隱蔽性、無意識性的特點,它不是像政治理論教育那樣直接有形,反而是追求一種潛在的效果,並不是生硬灌輸,這樣更容易激勵人的潛能,提高人的自信心,使精神動力轉化爲現實的實踐活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認真研究積極心理學的效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4

當前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比較大,再加上現在許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受過大的挫折,一旦求職被拒就會陷入極度的恐慌和失落中,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這種不良的心理問題輕則使人失去信心、悲觀失望,重則出現攻擊性和精神損害。對大學生羣體而言如果就業心理危機程度過強,持續時間過長,會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和心理陰影,直接影響就業,而且有可能會引發大範圍的社會秩序混亂,甚至妨礙正常的社會生活和穩定的經濟秩序。因此,對大學生就業壓力問題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和關注。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中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危害

據當前對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研究的資料顯示,在經濟條件、人際關係、學習成績、家庭環境、就業壓力等影響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因素中,就業壓力一直處在第一位。可見,就業壓力是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對大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的資料顯示,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來源主要來自於人多崗位少、學校知名度不夠高、父母及親戚對自己期望過高、專業比較冷、對自己不夠自信等幾個方面。而採用知覺壓力量表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其就業壓力主要源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和社會環境,另一方面是學生自身的成長環境、交際能力等主觀因素大部分的大學生感到就業壓力大,他們在實習期間面對全新的環境、較高的工作要求,感到壓力重重。還有一些大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感到焦慮,他們擔心就業資源的分佈不均,甚至會出現過分敏感和不信任的心理。還有一些大學生對就業很焦慮、對金融危機很恐慌,特別是周圍環境輿論氛圍過分渲染就業危機,使他們更加人心惶惶。

大學生是祖國的棟樑和民族的希望,大學生的就業也是一個人才融入社會和歷練的過程,這是一個破繭成蝶,鳳凰涅槃的過程,中間必然要經歷一些不爲人知的挫折和磨難,只有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達到理想的就業效果。就業心理危機的產生使大學生在就業時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鎖,影響正常就業,甚至會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恐慌。針對以上情況,高校應該分析原因、尋找對策,通過心理疏導,疏通學生的心理障礙,減輕其心理壓力,使其不良情緒得到宣泄,心理危機得到疏解。讓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心理,擺脫被動接受的思想,主動出擊,自信樂觀地面對壓力。

二、把握大學生真實心理,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校應該幫助大學生建立情緒失衡與平衡模式,通過傾聽與溝通等方式來把握學生的基本情緒,並建立一定的情緒發泄渠道,使學生的消極情緒及時得到緩解,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學生學會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調整當前的目標,恢復失衡的情緒,逐漸趨向於理性和平和,從對自我的否定的消極情緒中走出來,轉爲自我肯定的積極情緒中來。

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個體的發展中起着很大的指導作用,所以,高校應該以具有科學性、指導性和實踐性的馬克思主義自我實現理論爲指導,對大學生進行認知心理輔導,培養其樹立科學的價值觀,良好的職業道德觀、積極的競爭意識以及正確的就業動機。同時,要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指導學生針對自己遇到的實際挑戰,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目標和應對策略,並根據社會的發展情況和當前的就業形勢制定出切合實際的就業計劃,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危機既有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環境之間的衝突、也有觀念價值與文化價值之間的衝突。這些衝突可以通過優化學生周圍的環境,保持學校與家庭的有效溝通來化解。學校可以根據當前的政策和學校的實際能力爲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信息和就業機會,開展一些校園心理講座,讓學生逐漸能夠了解心理學並儘可能養成健康的心理。學校與家庭之間,學生之間加強溝通,互通信息,增加就業的機會認知率,從而使學生在心理上有一些依靠,不至於有種孤軍奮戰的心理,這樣就會減輕甚至逐步消除大學生的心理恐慌,穩定就業大局。

三、運用正確的心理疏導方法增強大學生的就業信心

增強應對就業心理危機的信心是消除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的關鍵。高校應該針對大學生就業壓力的種種情況,深入到學生中間去,瞭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及時、全面、準確地瞭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動態,幫學生減輕心理壓力。

針對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的學生要給予特別的關注,這些學生吃苦能力比較強,但是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掌握的就業信息比較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尤其是求職悲劇後更容易陷入極端的悲觀甚至絕望的境地,學校應該幫助其挖掘自身的才能,發現自己的長處,增強自己的信心,通過典型示範進行心理疏導,充分運用貧困生中積極樂觀,依靠自身努力成功就業的典型事例,幫助貧困生樹立自信,實現就業的夢想。

要實現就業心理疏導的最佳效果,還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時機。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快時容易進行溝通,心情煩躁時容易產生牴觸。因此,在人的心情比較穩定時進行心理疏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反而會適得其反。學校要用心、巧妙、適時的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學生由最初的焦慮、恐懼、不自信轉到勇敢、自信、平和的心境。

總之,使大學生通過就業中的種種歷練,能夠更加的成熟,更加勇於面對現實,更加正視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對就業過程中的壓力能夠正確地化解,能夠通過一種正當和合適的渠道來疏導自己的心理壓力和危機,使自己更加地強大和自信,變被動爲主動,努力把握各種就業機會,尋求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篇四: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探討

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紀末最早在美國興起、以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種心理學思潮。作爲一種新的研究取向,積極心理學是相對於現代西方主流心理學倡導的"消極心理學"或"病態心理學"(pathologypsychology)而言的,是對現代主義心理學的反動。

1.積極心理學的起源

20世紀上葉,世界接連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長期而嚴酷的戰爭,極大地破壞了人類的幸福生活。面對這樣一個千瘡百孔的世界,對各種問題的修復和解決便顯得日益重要。而對於心理學而言,其主要任務也就隨之變成了治癒戰爭創傷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爲紊亂的祕密,找到治療或緩解的方法。雖然心理學家們也從未放棄過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再加上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雖然對積極心理學也產生了影響,但很可惜的是,在這種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下,使積極心理學始終處於消極心理學的陰影裏。到了20世紀90年代,世界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使人們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取向的期待也發生了變化,正如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賽裏格曼(SeligmanM.E.)所言:"當一個國家或民族被飢餓和戰爭所困擾的時候,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的任務主要是抵禦和治療創傷;但在沒有社會混亂的和平時期,致力於使人們生活得更美好則成爲他們的主要使命。"也正是基於這樣的一種時代背景,積極心理學開始重新回到心理學家和公衆的眼前。

2.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爲出發點,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並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獲得良好的生活。[1]它是對病態心理學的"揚棄"與價值轉向,它更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積極方面,指出心理學不能依靠對問題的修補來爲人類謀取幸福,問題消除並不等於獲得健康,人不是爲了沒有問題而存在,人是爲了生活幸福而活着。因此它主張採取更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挖掘人的積極力量與潛力,激發人的活力,幫助人們樹立自信心,堅定生活信念,尋求和掌握獲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與途徑。它的研究領域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觀層次的積極體驗的研究;二是個人層次的積極個人特質的研究;三是羣體層次上的積極組織系統的研究。[2]

3.我國大學生在就業上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

大學生產生就業心理壓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主要從主客上來分析。客觀上主要體現高校的專業設置與社會經濟對人才的要求有脫節,學科知識的滯後性,畢業生人數與社會需求的不平衡性,以及人事制度的不完善性,這些都造成了當前大學生就業困難,從而造成學生就業的心理壓力。而大學生主觀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爲:一、期望值過高,即大學生自己的高期望與社會的低接納之間出現不一致,導致他們的心理上嚴重失衡,從而產生了壓力;二、是功利化傾向,過於強調工作給予自己的回報;很多畢業生對於工作的要求沒有把關注點放在未來的發展空間上,而更多的是要求當前的工資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三、社會實踐能力弱,現在很多單位的負責人都反應現在大學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實踐能力太差,就容易讓大學生到單位後無所適從,不能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也容易導致他們心理上產生壓力。

4.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策略

積極心理學倡導用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很多現象,來解釋一些問題,那麼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探討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策略。

4.1熟練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爲將來的工作打下基礎。專業知識是一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掌握了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才具備了走入工作崗位的能力。可能有些人會說"學校所學的知識根本與社會不能接軌,沒必要那麼認真"。其實不然。首先,一個人不管他所掌握的知識還是技能是否是很尖端,但至少這些知識會讓他信心十足,他會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面的能力,自己不是一個一無所長的人;其次,所有的知識都是一脈相承的,任何一門知識或是學問都不可能獨立存在,就拿學心理學的學生爲例,畢業後他可能做的是銷售的工作,按大家的理解這是與他的專業也是相去甚遠的,但是我們經常會聽到有經驗的人說,做銷售你要學會察言觀色,要抓住對方的心理,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的,他以前所學的心理學的知識就能對他的工作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最後,我們可以說在所有的大學所開設的專業中,沒有一個是永久不衰的,都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經濟的發展,必然會有不同的要求的產生,所以我們要堅定一種信念:那就是我所學的專業就是最好的,我一定要把它鑽透。

4.2發展綜合素質,培養各方面的能力。現在很多的用人單位普遍反應現在的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太差,嘴上說的頭頭是道,但卻不能用於實際,不能用這些知識爲公司創造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因此,爲了能在就業的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我們必須要具有其他人所不具有的能力,那就是實踐能力。同時,多參加社會實踐還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而且還可以鍛鍊與人交往的能力、處理事情的應對能力,以及與同事夥伴的團結協作能力等等,而這些能力是在以後的工作中所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同時參加社會實踐也可以鍛鍊一個人勇氣與膽量,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對一些問題的看法與觀點,其實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創新點。現在也有一些大學生,面對自己心儀的工作單位沒有勇氣去敲門,那這樣就只會與機會擦肩而過,空留遺憾了;有些同學是好不容易進去了,卻始終不知如何挖掘自己的潛力,找出創新點。

4.3提高自己應對挫折的能力。有一句話大家耳熟能詳:失敗乃成功之母,從哪跌倒再從哪爬起來,但實際上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卻寥寥無幾。現實的情況是,一次的挫折就有可能讓一個大學生從此消沉,這也可能是與現在的社會環境有關,現在的獨生子女較多,這些學生在家都是家裏的中心,從來也沒有經受過什麼挫折,再加上現在的學生都比較自負,因此一次的挫折就可能打跨他們。因此大學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正確看待每一次的挫折,一次挫折一個經驗,用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那麼挫折就不算什麼了,而且還會讓他們在經歷了挫折之後變得成熟穩重,懂得思考,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挫折是一筆財富,只是需要我們用心體會,認真對待,變壓力爲動力,那麼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用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來面對這個世界,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想信自己的能力,那麼你就一定能收穫一個美好的明天。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5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篩查和干預現狀

大學生心理健康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點。但是現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仍然不容樂觀,因心理問題休學、退學的還是呈不斷上升的趨勢,自殺、兇殺等一些反常或惡性的事件不時見諸報端。有研究者對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和焦慮狀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能力爲較差和很差的佔65.8%,亟需重視和提高。

事實上,目前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常依賴一維的以心理病理爲中心的篩查和干預手段開展心理健康工作,在這種模式中,心理健康被定義爲心理病理症狀或疾病的反面。基於此,大學生心理健康通過病理模式將大學生分爲三類:健康人羣、不健康人羣和心理疾病人羣。許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學時都會對新生進行心理問題的問卷調查,根據問卷的得分把學生分成A、B、C三類,問題比較突出的同學歸到A類,問題不大的歸到B類,沒有問題的C 類。與之相對應的心理干預通常只針對心理疾病人羣即A類學生。

實際上,傳統的聚焦問題的篩查只能篩查出15%到20%的存在明顯心理病理症狀的學生。相應的心理諮詢與治療通常也只針對這一小部分人羣。對於心理不健康學生的預防和干預工作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而對於最多數的心理健康人羣,雖然全國高校從20xx 級新生開始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每個學校也開展心理健康相關的講座和一些團輔活動,但這些課程和活動往往以理論介紹爲主,只能起到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普及。

二、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的評估和篩查

心理健康分類研究表明,許多沒有表現出心理疾病臨牀症狀的大學生同時卻顯示出主觀幸福感的明顯缺乏。重要的是,這些主觀幸福感的缺乏,卻和學業或在校表現的嚴重受損存在顯著相關。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承認,心理健康不僅是疾病或紊亂的減輕和消除,還需要有積極指標的出現,如主觀幸福感。積極心理學認爲,主觀幸福感包含3個方面的內容:積極情感、投入以及意義。幸福不是一種附帶現象,而是一個原因,幸福不僅僅是一種好的感覺,許多研究都發現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健康水平呈顯著正相關。甚至,主觀幸福感能有效提升個體的健康水平;16~18 歲時樂觀水平高的個體要比他們的兄弟姐妹們在29 歲時掙錢更多、社會表現更好。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同時考慮心理疾病指標和主觀幸福感指標能顯著提高學生學業成績和出勤率的長期發展或下降的預測。基於這些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心理健康雙因素模型,該模型把人羣的心理狀況分爲四類,完全心理健康指的是有高幸福指數和低心理症狀的人羣,這類人羣不僅心理健康而且有着旺盛的心理能量,社會功能良好。心理疾病不僅具有高心理症狀表現,而且主觀幸福感指數很低。這兩類代表了以往研究中關注的兩個類型。但是,雙因素模型還篩選出以往研究中被忽略的兩類人羣,一類稱爲有症狀但滿意組,他們在高心理症狀的同時又有高的主觀幸福感。另一類被稱之爲脆弱人羣,他們雖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心理病理症狀,不能被確診爲任何一類心理問題,但他們的幸福指數也很低。

將大學生分成四種心理狀態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發現,這四組人羣在學習成績、社會功能和身體健康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並且,縱向研究也證實了四組人羣在一年隨訪研究中,學業成就、社會功能和身體健康方面的顯著差異。

三、積極心理干預的方法和效果研究

和綜合心理病理指標與主觀幸福感指標的心理健康定義相對應,心理干預過程也不僅僅是針對疾病、缺陷本身,還需要對愛、成長、幸福的關注,後者即爲積極心理干預,是對傳統干預方式的有益補充。Sin & Lyubomirsky 認爲,積極心理干預是一種旨在通過培養積極的情感,認知和行爲來提高幸福和減輕壓抑症狀的治療方式或有計劃的活動。與傳統心理干預技術的問題視角不同,積極心理干預採用優勢視角,提升主觀幸福感,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心理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最常用的積極心理干預主要包括:三件好事日記享受巔峯積極時刻;確認天賦和個性優勢並尋找新的機會運用這些優勢;有規律冥想練習和表達感恩。Sin 和Lyubomirsky 對積極心理學干預進行了元分析發現,總的來說,積極心理干預提升了自我報告主觀幸福感,並同時降低了抑鬱症狀。

三件好事日記是一個比較常用且方便易行的干預方法。研究表明,回憶並寫下一天裏發生的美好事情,同時花一點時間考慮好事發生的原因,可以增加主觀幸福感水平,並同時降低抑鬱症狀。該干預方法可以啓動我們的意識去發現更多積極的情境,時間一長,我們就可以習得對積極經驗的自動捕捉,繼續練習,就可以將這種覺察能力內化,從而提升我們對生活美好方面的覺察和享受。

優勢與美德是積極心理學的核心內容,因此也是積極心理干預的核心內容。Spaventa-Vancil 和Conoley 採用嵌入式教學,即在常規課程中教孩子技能,對4 個學齡前兒童(4~7 歲)家庭進行主要照顧者-兒童的嵌入式干預用來增加毅力和仁慈兩個美德。教主要照顧者捕捉兒童的美德表現,用強化的方式描述行爲,把觀察到的行爲標籤爲美德。結果表明,家庭簡易的照顧者干預有效增加兒童的積極行爲以及美德,增加了適應性臨牀分數,並減少了兒童的消極行爲。由老師制定的爲期6 周的包括基於個性優勢練習的作息時刻表的.干預發現,與對照組相比,218 名青少年的生活滿意度得到提高,但在積極情感、消極情感和自我評價上沒有改變。

感恩拜訪包括給過去對你特別友好的但你從來沒有真正感謝過的一個人寫感謝信,並把信投遞給他。Seligman 等報告這個練習在隨後的1 和3 周增加了幸福感,降低了抑鬱(但這個效應在隨訪的3個月沒有得到維持)。Lyubomirsky 等報告了隨訪6個月還有更大的幸福,而且投入干預的努力數量和幸福水平呈正相關。甚至有文化差異性研究表明,東方文化下的被試更能從感恩干預中獲益。

不同積極心理干預使被試的獲益機制不同,因此有研究者提出綜合的積極心理干預方法。Suldo 等對55 名中學生進行爲期10 周的干預,干預內容涵蓋了積極心理學幸福模型的各個方面,包括感恩、個性優勢的新方式使用,以及樂觀和希望。結果表明,和對照組相比,干預組整體生活滿意度顯著提高,並且在隨後的6個月裏這種效果得以維持,但情緒和心理病理學方面的變化和對照組沒有差異。Rashid和Anjum 在傳統治療的基礎上運用積極心理干預提升積極情緒、個性優勢和生活意義來對抗抑鬱症狀,8 周干預之後,干預組的主觀幸福感指數明顯提高,並且老師報告的每週行爲量表也得到了提升。但抑鬱和整體生活滿意度沒有組間差異。Shapira & Mongrain 運用自我憐憫和樂觀聯繫干預法進行了爲期一週的干預。相比控制組,參與者的幸福感持續提升且焦慮症狀減輕。

四、積極心理干預的展望

綜上所述,基於雙因素模型下的積極心理干預在西方文化下的療效研究基本得出有效的研究結論。但雙因素模型在國內的研究還較少,尤其在中國大學生中是否適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在此基礎上,積極心理干預在中國文化下的干預效果研究,以及進一步對不同積極心理干預在中國大學生中的效果比較研究,都將是未來重要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