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心理學》讀後感(推薦)

心理學1.45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學》讀後感(推薦)

《心理學》讀後感1

你是否在走廊裏遇見自己的老闆,就會感到緊張不安?在接任一項新的工作任務後,你會不會擔心自己可能無法勝任,因此每日茶飯不思,輾轉反側。甚至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但你還覺得隱隱的焦慮,會忍不住猜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自己能不能解決?如果你有這樣的“症狀”,那麼你焦慮了。心理學研究表明,95%以上的人存在典型的焦慮症狀,將近40%的人被嚴重的焦慮困擾,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讓如此的多人開始焦慮,一部分人甚至陷入了集體性焦慮。《焦慮心理學》這本書對現代人所產生的普遍性焦慮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並結合多名心理學家的治療經驗和大量臨牀案例,得出很多簡單、實用、有效的戰勝焦慮的方法,讓你在閱讀和實踐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擺脫焦慮困擾。

與抑鬱、傷痛、憤怒等單一化的負面情緒不同,焦慮相對更微妙、更復雜,甚至更難以形容,其實,適當的擔憂是正常的,畢竟生活也不是一帆風順,但過度焦慮影響了生活和工作這就有些病態了,這樣的你需要找到自己焦慮的根本原因。書中提到了焦慮的多個誘因,歸納起來,重點有以下幾種。

一是認同危機。即別人眼中的你,從小到大,我們難免被家長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那個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會讓你有落差感,然而這種落差並沒有隨着你的成長而消失,工作後,別人家的孩子依舊圍繞着你,讓你覺得自己挫敗感越來越強,此時你已經出現了較爲嚴重的低自尊感,你非常依賴外界的肯定,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認同危機。

二是失敗恐懼。每個人都會經歷失敗,這在我們的人生中都只不過是一個瞬間的記錄,但有些人,卻因爲這瞬間的變化而沮喪、緊張、焦慮以至絕望,有些極端的人,選擇了更爲極端的方式來逃避失敗。失敗並不可怕,失敗之後產生焦慮情緒也很正常,但我們要學會自覺質疑和辯論,告訴自己,失敗只是提醒我,下次做的更好。

三是完美主義。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達到你預期的結果,你必須保證你的聚會完美無缺,你的工作必須完全符合你的心意,你的伴侶必須是最好的那一個,等等,然而這個世界大多數事情都不會輕易對你俯首聽命,他們不會事事順着你,此刻的你非常脆弱,你會痛苦,你會異常焦慮、沮喪的壓抑。事實上,你之所以覺得世界不完美,是應爲你各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你能不再過於堅持執念,你會變得強大、自由。

四是自我貶低。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自我貶低心理,知識程度輕重不同,心理學對自我貶低的定義是,當一個人面對他無法對付的問題時,他表現出來的就是自卑和無助。

瞭解了焦慮的誘因,我們就可以在生活中斬斷焦慮的思維,打破自我折磨的死循環。莎士比亞說:事情沒有好壞,全在於你怎麼看。同樣的困境,對於不同的人,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一顆強大的內心,是你戰勝焦慮的最好武器。培養積極的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讓我們一起趕走焦慮,讓生活充滿陽光。

《心理學》讀後感2

第一,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人,差別在於他們的精力來源不同。內向的人從內部獲得精力,總是感覺刺激太多,他們喜歡對事物深入瞭解。外向的人從外部環境獲得精力,總認爲刺激還不夠,喜歡瞭解更多東西。

第二,由不同的神經質激發不同的自主神經中樞,這就是人們表現出不同性格的根本原因。閥門全開系統和閥門關閉系統,在每個人身上都發生作用,但因爲受到基因遺傳和一定環境的影響,人們會更多使用其中一種系統。內向的人傾向於使用閥門關閉系統,他們需要一定的時間思考,深思熟慮後才能做決定,乙酰膽鹼讓身體在平靜的狀態中,纔會感覺到幸福。而外向的人使用閥門全開系統,受到刺激時能夠迅速作出反應,多巴胺釋放出快樂的感覺,讓他們想停也停不下來。

第三,沒有哪種性格是好的,或者不好的,內向者也有自身的性格優勢,比如冷靜思考、謹慎專注、善於傾聽等等。只要瞭解自己的性格,找到自己自然狀態下傾向的那個點,就能夠讓自己保持理想狀態。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關鍵是要讓精力可以及時恢復,這樣心境才能平和,發揮出自身性格的優勢。

第四,內向性格的人怎麼管理精力呢。你可以用用這三招,控制個人節奏、控制個人邊界、創造條件讓自己恢復精力。有了充足的精力,你才能開足馬力,去創造美好生活。

當然,作者的研究僅代表當時的學術水平,我們也應該跳出這本書,適時地看到當前性格研究領域的新發展。

目前,書中偏向的類型說已經有些失勢,更加主流的是特質說。所謂特質,可以理解爲一種穩定的'心理特點。比如,外向性就是一種特質,有的人外向性比較高,有的人內向性比較低,大部分人處在不太外向也不太內向的中間水平。特質說與類型說的區別在於,不是簡單地把人分成兩類,而是把這種性格當成一把尺子,每個人都處在這把尺子的不同位置,構成了一個連續的分佈。通過許多這樣的特質,就可以對一個人的性格給出全面、量化的描述。除此之外,還有一派觀點認爲,不只是不存在固定的性格類型,連所謂的特質也不存在,因爲每個人都會根據情境調整自己的行爲。比如,你可能在老師面前比較內向,在同學面前比較外向,這都是你性格的一部分,如果用簡單的外向性高低來概括,就會損失掉很多個人的信息。

有趣的是,跨文化比較研究發現,東方人與西方人相比,行爲表現更容易受到情境的影響。我們更善於依據自己身在何處、與什麼人打交道,來調整自己的行爲,而且在我們的眼中,這些可能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行爲,都是“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把它們整合到一起,並不會爲此感到不安。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你正在爲性格問題所困擾,除了參考本書的建議,也許可以嘗試換一種視角,撕掉內向、外向的標籤,用一種更加開放的視角看待自我和他人,這樣也許能夠獲得一些不一樣的啓示。

《心理學》讀後感3

都說“閱讀是成長的階梯”,可我卻是個懶於閱讀的人,不過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現有的知識面的狹窄,知識量的不足,所以我必須閱讀。

學校在暑假佈置了每位教師必須閱讀一本好書並寫出讀後的心得體會的作業。我就借閱了《教師不得不知的教育心理學》一書,這本書是一個臺灣的普通老師寫的,是一個“半路出家”學心理學的老師寫的。這本書最吸引人的是書中所描述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很有可讀性。讀着這本書,對照自己的教學實際,我隱約感覺到書中講得很多事例就在我身邊,我的'好多做法、好多尷尬就如同書中說得一樣,可我又卻無從改變我的現狀,我讀着這本書,一會兒忽然開朗,一會兒又一頭霧水,總感覺好累,這是一種痛苦地閱讀,這種痛苦又讓我不忍放棄,牽着我一路讀下去;這種閱讀又是一種快樂的閱讀,這種快樂更讓我不願放棄,伴我一路前進。

“習得無助”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新”名詞,我常常會埋怨現在的孩子上課不認真,學習成績不理想,原來現在很多孩子出現厭學心理,害怕去學校,害怕見老師,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習得無助”,而且不僅僅是學習方面。

對於孩子來說,由於身心的不成熟,自我控制和約束的能力相對較弱,如果總是經歷失敗,那麼對事情的興趣就會大大下降,尤其是象學習這種需要付出長期努力的活動。而對學習一旦失去了信心,學習就很難進行下去,當然也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所以,對於孩子,一定要更多的去給予鼓勵,讓他們自己品嚐更多的成功,體驗更多的成功後帶來的喜悅。這樣孩子纔會把繁重的學習任務,變成內在的動機,只有有了內在的動機和興趣,學習纔會變得輕鬆。同時體驗了更多的成功之後,孩子纔會更有信心,也纔會更願意去嘗試困難,面對挑戰,戰勝自我,纔會出現良性的循環和不斷的進步。

不僅僅是學生會產生“習得無助”現象,其實老師也會“習得無助”,有時面對學生一而再,再而三的錯誤,有時面對亂哄哄的課堂紀律……我也會產生消極的心理:這個學生實在是無可救藥了,隨他去吧;這個班級我已經費盡心思了,可就是不見效果,算了,我已經盡力,我實在是沒辦法了……但我是老師,作爲老師我要有堅定的信念,瞭解了這種心理現象後,我要主動地克服,面對暫時的困難要積極地應對,樹立信心。作爲教師,絕對不能走進自己的精神誤區,要相信有些感覺都是暫時的,只要努力了,結果總是會很明朗的,一定會與孩子們一起度過最無奈最煎熬的日子。

讀師範的時候學過《心理學》,可現在我卻一個心理學名詞都說不上來,也不知道是沒有學過相關的名詞,還是自己學過了早就忘了,也有可能當時學得的是純理論的東西所以印象不深。不過,作爲一個教師,真的很有必要學一些有關心理學方法的知識,或許純理論的東西,學起來會有些累,像《教師不得不知的心理學》就是一本不錯的好書,值得每個教師好好品嚐。像書中提到的“破窗戶理論”等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瞭解了這些心理學理論,對我的教育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使我不再“盲目操作”,可以依“理”辦事,有章可循。

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痛苦也好,快樂也好,輕鬆也好,艱難也罷,我們都要閱讀,起碼做一些必要的閱讀。閱讀,讓我們有更多的自信去面對工作,面對生活。

《心理學》讀後感4

人是羣居生物,人與人交往是必須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即使我們很注意,也難免會有說錯話、做錯事的時候,有時這些錯誤可能會讓別人在精神上或者物質上遭受到巨大的損害。這時候,你必須勇於對自己所犯的錯誤自主承擔。這樣,不僅能夠顯示出你是一個有素質、有責任的人,而且也更容易獲得對方的諒解。如果你逃避責任,爲自己的錯誤千方百計地加以辯解,這樣只會讓你變得更加愚頑和不近情理。

其實人活在世間,十有八九不如意,誰又能事事順心。人生永遠不會完美,往往缺憾纔是永恆的美。佛學中世界被稱作"婆娑世界",意思是能忍許多缺憾的世界。世界本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沒有缺憾就不能稱作爲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就是由缺憾累積而成的,往往不完美才是完美,而太完美就變成了缺陷。有時往往自己的目標與現實就差那麼一點點,如果你抱着自己的完美理想不放手,就會深陷在無窮無盡的煩惱和糾纏中,從而讓自己常常鬱悶。相反,在完美與不完美間尋找一個平衡點,你將會生活的輕鬆快樂很多。有時候人們會被這種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追求完美的壓力所矇蔽。認爲只有做得"最好"纔會使自己更加快樂,其實,有時候你的缺陷也將是一筆可觀的人生財富,所以,沒必要爲自己的缺陷而煩惱,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在與人交往中微笑是構建良好人際關係的橋樑,是調節各種矛盾的潤滑劑。微笑就如同陽光,它能給他人帶溫暖,也能使他們對你產生寬厚、謙和、平易近人的良好印象。微笑是一種寬容、一種接納,它使人與人之間心靈相通,展顏一笑勝過千言萬語。對我們每個人說,微笑輕而易舉,卻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當你每一次奉獻出微笑的時候,這微笑的光芒也會回照到你的臉上,給你帶方便、快樂和美好的回憶。

人生在世總會有三兩知己,一些朋友。而朋友往往也是我們傾訴的最好對象,悲傷時可以從朋友那裏的得到安慰,開心的時候可以與他們共同分享,哪怕是心裏的祕密也可以拿出與對方密談,但朋友之間並非無話不談,哪怕你們之間的關係多麼親密。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生活私密性,所以,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也是講究藝術的`。不管是戀人之間,還是親密的朋友之間,都不能太過緊密,否則就會在無形之中給對方施壓,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使友誼萬年長青。

人際交往中我們要學會改變和提升自己,讓自己低調學會自我批評,在與人交流時學會尊重並禮遇對方,避免不必要的爭辯,學會真誠的讚美。每個人因爲理念不同會讓我們對於問題產生分歧,爭辯是最糟糕的選擇,我們需要理解對方,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和善並委婉的建議從而讓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快捷而有效。在人際交往中寬容是處理矛盾最好的調解師,懂得對他人寬容,纔會得到對方的理解。在生活中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真誠。從而建起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心理學》讀後感5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羣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羣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爲,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等。羣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羣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羣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羣體決策等。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內部一開始就存在着兩種理論觀點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謂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在解釋社會心理現象上的不同理論觀點,並不妨礙社會心理學作爲一門獨立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特點。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相處等方面來體現個體社會心理現象。例如:如何成爲受別人喜歡的人。

人人都希望成爲一個討人喜歡的人,被他人讚賞和喜歡,能夠讓一個人感受到更爲強烈的成就感。哲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人性中最強烈的慾望便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慕。”被人喜歡和尊重,可以激發一個人做事情的無限熱情和精力。如何成爲一個討人喜歡,並受人尊重的人呢?答案簡單而複雜,因爲大家都是同一個屬種的人,感覺其實在很多時候都是相通的。我們很容易得到這樣的結論,那些只知道關心自己的人,人們會不屑地認爲他們自私,他們難以成爲討人喜歡的人;而那些只喜歡自己的人,也同樣難以成爲討人喜歡的人。

喜歡和尊重應該是相互的,當一個人對自己給予過度的關注和愛護,那麼他有限的精力用於真正關心他人的必然少了許多,當另一雙目光希望得到你的關注和愛護時,卻沒有得到滿足時,你又如何期盼在自己希望的時候得到他人的關心和喜歡呢?喜歡和尊重還應當是真誠的,而不是爲了某種目的的逢迎和討好,那種虛僞而不真實的感覺總是難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當你驀然回首時,卻發現自己總是生活在一種虛假的.感情中時,往往會將真實的自己一同喪失了。努力做一個討人喜歡的人當然很好,然而,凡事過猶不及,過分關注他人,希望被他人讚賞和認可,還需要在一個人獨立自尊的前提下。否則,一個失去自我的人,只能夠生活在他人的影子裏面。

不瞭解自己的所需所求,不能體會自己真正的需求,只是爲了讓所有滿意和喜歡自己,可能那種付出是真誠而單純的,但是這種付出的過程和最終的結果對於個人而言往往是非常辛苦的,這是同樣不可取的。無論是對朋友還是對親人,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爲最好。“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說,你在什麼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做一個討人喜歡的人,做一個真誠獨立的人,而決非一箇中庸的和事佬。其實一個真正討人喜歡的人,也必定是一個招致一部分人厭惡的人,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或許能夠更爲自如和自由看待如何討人喜歡,以及如何去做一個純粹的人。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爲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爲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心理學》讀後感6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它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最近,我在看《積極心理學》一書,瞭解了它的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再回顧自身的日常教學經驗,發現積極心理學所強調的重點內容的確可以使學生不斷的進步與成長。那麼,下面,我將以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與自身的德育經驗來談談如何對學生進行積極引領,促進他們正面向上,更好地面對學習的'困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積極情感的形成促使學生保持對生活的美好追求

積極情感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一個主要方面,它主張研究個體對待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積極體驗。情感是我們重要的生活體驗。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如果學生長期處於消極的情感狀態下,不僅無法學習,而且要經常處理情緒問題,這嚴重影響學生的成長。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對待過去方面,提高滿足、滿意等積極體驗;在對待當前方面,提高幸福、快樂等積極體驗;在對待將來方面,提高樂觀和希望等積極體驗。

二、積極人格特質的塑造促進學生的理性思考

積極人格特質是積極心理學得以建立的基礎,主要是通過對個體各種現實能力和潛在能力加以激發和強化,有助於人體採取更有效的應對策略。積極心理具體研究了24種積極人格物質,其中成熟的防禦機制是一方面。那麼,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學生在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往往會使用不成熟的防禦機制,如退縮、壓抑、文飾等,這些都不利於學生的積極、理性地思考問題,甚至導致其出現消極的行爲,一厥不振的心理狀態,非常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努力塑造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有利於學生成熟防禦機制的形成,學會理性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良好行爲模式的形成。

三、積極社會環境的營造促進學生幸福感的產生

馬斯洛等人指出,當孩子的周圍環境和教師、同學、朋友提供最優的支持、同情和選擇時,孩子最有可以健康成長和自我實現。相反,當父母和權威者不考慮孩子的獨特觀點,或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標準纔給予被肯定信息的話,那麼這些孩子就容易出現不良的行爲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驗證了這一點。當學生生活的家庭環境是幸福的,開心的,家人給予的是鼓勵與支持,學生的人際關係和諧的話,學生所表現出的情緒狀態都較爲穩定,而且行爲方式都會是積極向上的。所以,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更多地發現學生的優點,給予學生足夠的支持與幫助,讓他能在自己可能的範圍內得到最大的發展。

積極心理學的許多理念與方法都影響着我對如何更好地爲學生服務、如何更好地進行德育工作等問題的思考,爲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我會繼續將不同的方法用於實際工作中,積極引領學生前進,促使學生正面向上,努力成長!

《心理學》讀後感7

心理學,一個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詞。一向以來我都對心理學充滿了好奇與興趣,但卻很少有機會接觸與之相關的知識,這次有幸拜讀了《心理學與生活》。

拿到它時我抱着懷疑的態度,畢竟自我是個心理學的“門外漢”,但讓人欣慰的是,對於一個對心理學感興趣,但是又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心理學的人來說,這本教材是十分適宜的一本入門書籍。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取。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資料。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潛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先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學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爲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資料。書中還包含了由600餘條詞彙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20xx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我很喜歡書中個性設置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明白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看看這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麼?”“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字的“好處””“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先,你每一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也很好,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域。在那裏他們將開疆闢壤,施展抱負,爲人類瞭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能夠跟着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能夠自我摸索着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我明白自我在那裏,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取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多點了解一些關於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深入學習現代心理學,瞭解心理學的發展史,學習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透過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人生的知識。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學方法,認識自我和他人,提高自我和幫忙他人的潛力。期望老師能在心理學與生活的課程中多講一些關於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知識。當今社會,在物質得到滿足的狀況下,如何讓自我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如何放鬆自我,尋找心理的健康與和諧,已成爲現代社會重要的新課題。

《心理學》讀後感8

當我們聚焦於積極面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進步和希望。——前言

朱永新教授作爲“中國十大教育英才”向教育界提出:老師和學生要“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在想,既然“幸福”二字在前,一定是在教育和受教育的過程中首先關注自身的心理狀態。陶新華作爲朱教授的學生,尊其師而信其道,承其志而傳其言。從心理學角度注意到師生都需要積極的引導和關懷,提出利用大腦的工作原理去了解學生們的思維模式,建立積極的師生關係,讀過之後讓人受益匪淺。

積極心理學告訴我們,適度的體育鍛煉,良好的鍛鍊習慣,是大腦的發育基礎,有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人,大腦會發育得更好。雖然課堂上不能大幅度活動,但是有節奏的拍掌可以迅速調整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注入活力和熱情。因此,無論是四年級還是二年級,看到學生精神狀態不佳時,我都會利用打節拍來喚醒他們體內的學習因子。這種鍛鍊不僅能讓大腦發育良好,還具有宣泄消極情緒,提高精力和體力的作用,同時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以提升。

當然,想要學生學習進步,只靠鍛鍊體育是不夠的,尤其是對那些課下積極、課堂調皮搗蛋的學生。一旦短暫的高漲的情緒迴歸平靜,他們又會陷入學不會的迷茫狀態,這時就需要我們老師加強心理方面的疏導工作了。積極心理學相信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着兩股抗爭的力量:積極力量和消極力量,二者此消彼長。作爲老師,如果任由其消極力量蔓延不去遏止,學生就會肆無忌憚的挑戰老師,如此一來,師生關係就越來越緊張。因而,積極心理學引導我們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善於發現表現差強人意的學生身上的優勢特徵。比如:四四班武天佑每次上課都愛亂說話,突然有一次上課很長時間他都沒有見動靜,我發現後就立刻表揚了他,這之後他就知道了這樣做會受到老師的表揚,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模式,再也不像從前那樣做了,四四班的課堂由此順暢了許多。有時候活潑好動的學生只不過是想要得到老師對他的關注,但又不知道怎麼做而已。比如四七班這個新班,很多學生對老師充滿了好奇,第一次住校,老師進宿舍他們都覺得新鮮,我們發現那些在課堂上不愛發言的.同學在宿舍很活躍,於是就找機會和他們聊天,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學生聊一聊就開竅了,但是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張永健在我們聊天之後上課變得特別積極,不會做的題就找我問,我上課提問他立馬舉手,剛開始我只是請他回答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問題,漸漸地我發現比較難的問題他也敢舉手了,最近一次測試滿分80竟然考出了71分的好成績!要知道他剛來的時候才考了42分呢。就這樣,我從陶老師書上學到的一點點影響着我去關注學生不同的優勢特徵,進而加以鼓勵和表揚,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信,體驗更多的成就感,驚喜地收穫他們意想不到的改變。

積極心理學認爲,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蘊含着積極的人格品質,我們要用善於發現的眼睛去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給予及時的肯定和積極的評價,這樣,學生就會和老師配合越來越默契,師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才能共同感受到幸福!

《心理學》讀後感9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學科,它的學科生命力寓於全社會不同個人和由這些個人所組成的不同羣體的需要和應用之中。社會心理學是指社會因素引起直接或間接地反映社會事物及社會關係並對社會行爲產生導向作用,對社會發生影響的心理活。通過讀這本書可以讓我明白社會心理學伴隨社會發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礎上寓益突破歷史上形成的“心理―社會或社會―心理”這種社會心理學框架,用多學科的視角和方法去研究社會心理狀態、過程和社會對社會行爲的內在規定性,將會推動社會心理的進一步發展。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際關係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中要內容之一。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人際關係的實際是人與人的利害關係。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你滿足了別人的需求,別人便同樣會滿足你的需求。總想從別人那裏得到什麼的人,是迷失於方向的人,只會把你原來的想法顛倒過來,只有給予、給予、再給予,那麼你就會贏得別人的喜歡。人際關係的兩個基本的維度是:感情上的“親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會交換理論看來,人際交往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人們之間的所有活動都是交換,是一種經濟交易,人們試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並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從而確保交換結果是一個正的淨收益。交換的東西是非常廣泛的,可以是"社會"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務和物品等。不過當人們建立關係後,分歧就難免,衝突也就可能出現。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種各樣的信息。知覺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整體反映。社會知覺是對人的知覺,它是關於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種屬性和特徵的一種整體性的知覺,人們也由此形成社會判斷,並進一步對他人作出有根據的歸因。它主要包括對他人的認識,對自己的認識,對羣體的認識,對社會因果關係的`認識。自我知覺的內容有兩個基本成分:自我概念與自尊。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象鏡子那樣是從別人那裏發現自己的"。人們對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堅強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實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爲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還沒有上場,精神首先敗陣。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後的自暴自棄。所以我們要有自信。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對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對他人的’知覺中的社會心理活動規律在實踐生活中的運用,而我們也應該在"皮格馬利翁效應"中得到啓示,對他人要有醫生的心腸,但不能有醫生的眼光。我們需要被別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積極的肯定與評價的一種精神需要。有許許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於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勵而邁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許多一時的誤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勵而重返正道。因此,我們要走出"暈輪效應"的迷宮,從客觀上去看待別人。

通過看這本書,雖然沒有完全讀懂,但是可以學到和我們的交際心理學一脈相承的知識內容,讓我們更好地學習專業的知識,讓我獲益良多。最後希望學好心理學,我想以後應該很有用的,至少可以提高我們的修養。

《心理學》讀後感10

焦老師上課的時候有問到,你覺得給你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哪一本書,大概是這麼問的,不能是教科書,不能是小說。我第一本想到的是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那時候看這本書差點沒看瘋掉。不能否認佛洛依德果真是一個天才,他大膽的想象與邏輯推斷讓我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夢的解析》對於我這個非心理學專業,又剛開始接觸心理學的人來說是很難懂的,幾乎是一本天書,但是我還是堅持讀了下來。還記得那時候整整一個月的時光我都用《夢的解析》中寫的方法爲自我解夢,還拉這周圍的同學爲他們解夢,呵呵,很瘋狂。這是一本十分搞笑的書,最近打算重讀等重讀完再介紹吧。或許有同學也在看這本書我們能夠互相研究一下,因爲我當時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宿舍的人都被我研究怕了。記得當時每一天早上,我第一句問他們的話就是“你們昨晚做了什麼夢”

而這次介紹的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書,是《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這本書是一本國外的譯本,是國外心理學的入門教程,寫得十分通俗易懂,書中用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解釋心理學的原理,看過這本書的人對心理學都有大概的瞭解,而且會對心理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心理學與生活》讓我印象最深刻有幾大點:首先,就如我介紹中提到的,它運用了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學的一些原理,並且大大提升了對學習心理學的興趣;其次,這本書的作者並不會簡單的羅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終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你進行啓發,或者用提問的方法,或者舉例,或者運用一些圖案,他能充分的從初學者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一個心理學專家的角度出發去編排這本書,這點讓我很敬佩;還有,這本書每章後都有一個總結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點列出來,在這點上,我國出的很多教材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習題在後面,並沒有做一些總結性的歸納。

我以前向很多同學和朋友推薦過這本書,我認爲,如果是心理學的初學者,就必須要看這本書,而如果是一個已經對心理學很有研究的`人我也覺得這本書同樣很值得去看。我自我也已經讀過幾遍,有時候閒下來的時候,也會偶爾翻開某些章節看看,裏面寫得很多東西都很有意思,對生活似乎很有啓發的樣貌,讓你不由的從心理學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周圍的人和事。

有時候,我在想,我們介紹教育技術學基礎的書也完全能夠仿照這本書的寫法。國內的學科基礎的教材,總是很喜歡介紹很多學科的概念性的東西,介紹很多有關學科歷史的東西,介紹很多晦澀難懂的理論與方法,讓剛剛學習這個學科的人望而生畏,甚至產生厭倦。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覺得就應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更多的是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運用一些實際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對這個學科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又能讓初學者瞭解這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識結構,從而爲他們以後的學習鋪平道路。

同樣,期望已經看過這本書的同學和打算看的同學,我們能夠多交流一下心得體會。

《心理學》讀後感11

我仔細閱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收穫很多。

作爲一位教師,必然學習過很多心理學的概念,比如習得無助、從衆、自我實現、自我中心等。也許畢業多年後你仍然能背出這些概念,然而當你真正面對課堂情境時,你能夠運用這些概念來判斷及應對學生的情況嗎?恐怕任何一位教師,沒有多年的經驗積累,是很難把這些理論的知識和教學的實際經驗結合起來,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這也是我們的教育的一大缺憾吧。作者唐全騰在教書一段時間後,重新回去讀書,從而對教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他選擇了校園中最常見的事情來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學的原理,並從教師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認識和處理方法,對於教師或相關的研究人員來說,這是非常有用的一本書。

書中從“學習”、“關係”和“決定”三個方面,用具體真實的事例講解了原本很深奧難懂的心理學理論。作者舉例後還講述了故事的背後,真的分析得透徹,深刻。在心理學的定義裏,當個體表現某種行爲時,其理由並非自己想做,而只是因爲團體裏的其他成員都這麼做,這樣的現象就叫做“從衆”。儘管,這是一個高中的例子,但是作爲一個國小教師,我覺得這一現象在國小更需要老師去引導。因爲國小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弱,需要我們將他們引導到好的一面。這和我們平常所說的班風有着很大的聯繫了。

再比如,書中所說的“單純曝光效應”在我們佈置回家作業的時候似乎又有着很大的指導作用。這讓我想起復習階段,曾有個學生在訂正的試卷上寫了三個字“我恨你”。這個學生平常寫作業很慢很慢,總是要有人看着,或者在旁邊一直鼓勵他,他才能將作業完成,而到了七年級下學期他就乾脆作業不寫了。看到他試卷上的三個字,我找他談心了,他最終告訴我:他恨他的`爸爸,因爲他總是催我作業快點寫,所以我就在作業上寫了這三個字。這樣的回答,讓我陷入了深思。如果是老師也這樣催他寫作業,也許他恨的就是老師,也許時間久了,他恨的就是這門學科,時間再久一點,或許他恨的就是到學校讀書……這就變成了教育中所說的“厭學”了。看了“單純曝光效應”,我開始反思,對於這樣的特殊學生,動作很慢,能不能讓他每天只要完成別人的一半呢,讓他每天對這門學科知識有些接觸,持續的接觸一定會讓他對這門知識有興趣的。有時我們老師對所有學生都希望他們成才,也許這樣的好心,並不是學生所認爲的好,也許我們認爲既然有會考,就要讓我們的學生會考試,都能考出好成績,或許這樣的想法對有些學生就不太適合。

書中許多觀點,都讓我開始對我們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確實,不管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最後還都要靠“人”來實現。所以教育問題就是人的問題,要解決教育問題,就要解決人的問題。我們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我們的教育質量,就要提高教師的專業地位,那麼老師的專業地位就僅僅是學科知識嗎?我想,教師的專業地位更加體現在教師對教育心理方面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不僅要加強學科知識的提升,更要加強教育心理知識的鑽研,讓我成爲一位真正的好教師。

《心理學》讀後感12

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看完《拖延心理學》,我立即就想到了這個千古名言。下面我就從人生規劃和工作計劃兩個方面談談拖延和做事。

記得上國小的時候老家經常會問,你長大了想做(幹)什麼?大家還能想起來第一次回答的答案嗎?即便記得,實現的又有幾個呢?我想恐怕寥寥無幾。我記得我曾經回答的是當老師,和現在的職業相去甚遠。可能是我意志不堅定吧,但我總覺得那會我的回答是隨性的,不夠成熟。如果我真是個老師,按現在我的思想,我會這麼處理這個事情。

第一,我會安排課程給大家介紹360行;

第二,我會讓學生去思考自己要做什麼,這個不需要做很快的決定,也許會給1個月的時間;

第三,我會讓每個人寫一篇自己的理想,以的形式交給我;

第四,我會讓大家再寫一篇文章,題目是《如何實現我的理想》;

第五,我會將這兩篇文章放到一起來評論,同時會寄語每位同學,希望他們能按照規劃好的人生,努力的實現夢想,體現自己的價值。(可惜啊,我不是老師。感嘆一下過去和現在的教育現狀)

我在考上大學的那刻,我都沒有對自己的.人生做過什麼規劃,一直到大學畢業後的前兩年,我都是一棵無根的浮萍,隨着社會的激流漂動。後來想想,我究竟要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這一思考,自己就清楚多了,所以在以後做出決定的時候,我總會想着我所需要的。所以,現在我也給大家一點建議,如果還沒有對自己未來做規劃的,抓緊吧,當你一步步的按自己的規劃實現的自己想要的生活時,你會小有一種成就感。

再來說說工作吧。也許大家在工作中都有渺茫的時候,我不知道你們如何,反正我經歷過工作多的連夜加班的時候,也有一月沒事做的時候,有我的原因,也有工作性質的原因。但現在,我感覺我的工作是充實而適量的。我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計劃。其實做基建工作挺複雜的,工作量也是十分龐大的,我不敢說把工作做好了,但至少我的工作在按照計劃一步步的落實。工作中,我們往往會做月報、週報、日報,其實這就是計劃,如果計劃制定的合理,我想工作完成的肯定井井有條。曾經我在工作中往往是應付差事多,計劃工作少,有時是計劃了,卻沒有跟進,因此到第二天,日報的內容沒實現;到週末,週報的內容沒實現;到月末,月報的內容肯定不全面。所以現在我養成了幾個習慣。第一,每天晚上睡覺時,想想今天的事情做完了沒,明天還有哪些事。第二,每週三看週報,如果沒完成的任務,可能就提醒自己抓緊了;第三,每月10日、20日看月報,如果有沒完成的事情,再安排一下。這樣我基本上就把計劃的事情都照顧到了。

當然,好像說了這麼多,和拖延沒多大關係,其實按計劃進行,就是改掉拖延的習慣,克服拖延的心裏。很多時候我們是很多機會,而往往是拖延的心裏,自己告慰自己,等等再說吧,過了這段時間再說吧,完成這個事情再看吧等等,讓機會轉瞬即逝,時間過了,也許想法和機會都過了……

《心理學》讀後感13

讀了《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一書,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書。從而對教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他選擇的都是校園中最常見的事情,來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學的原理。

書中重點研究了23種教育心理現象,卻全然沒有一般心理學書籍那些枯燥難解的專業術語,沒有刻板無趣的說教,讀後感覺像是朋友之間的一次傾心交流。首先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鮮活生動的學校典型案例,使我感覺到就像在傾聽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然後作者從心理學的專業角度出發,通過列舉心理原理相似的其他案例和心理學實驗,對學校案例進行了深入而淺出的剖析。每每讀到作者那些總結性話語的`時候,都讓我有豁然開朗之感,書中除對案例的精彩剖析之外,作者還給我們提出了很多解決問題的對策,這些對策非常實用易行,簡直就是一線教師的管理寶典。

很多時候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往往憑直覺判斷,我們都認爲我們自己是對的。但是我們的想法往往會藏着許多盲點。比如學生犯錯違反了學校紀律,我們的做法就是批評,我們也認爲這樣做肯定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行爲主義的“聯結”和“強化”的觀念。有些學生違反紀律是故意的,目的是爲了引起教師的注意,如果教師給予不痛不癢的懲罰剛好滿足了學生的意圖,那麼倒強化了學生違反紀律的行爲。還比如,對一個犯錯的孩子,我們最終的教育目的就是學生自己認錯,學生不認錯好像事情還沒有完,學生態度變好了,自覺認錯了,教育也就完成了。其實這裏就藏着一個盲點,學生長此下去就會認爲犯了錯只有認錯就可以,有些學生明明沒有認識到錯,爲了逃避教師的批評,就會做表面上的認錯。那麼教師的行爲就是誘發了學生撒謊。

本書中還有很多這樣看似普通的例子,背後卻隱藏着深刻的心理學知識。像書中提到的“破窗戶理論”、“旁觀者效應”、“虛假的一致”等等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瞭解了這些心理學理論,對我的教育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使我不再“盲目操作”,可以依“理”辦事,有章可循。

對於孩子來說,由於身心的不成熟,自我控制和約束的能力相對較弱,如果總是經歷失敗,那麼對事情的興趣就會大大下降,尤其是象學習這種需要付出長期努力的活動。而對學習一旦失去了信心,學習就很難進行下去,當然也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所以,對於孩子,一定要更多的去給予鼓勵,讓他們自己品嚐更多的成功,體驗更多的成功後帶來的喜悅。這樣孩子纔會把繁重的學習任務,變成內在的動機,只有有了內在的動機和興趣,學習纔會變得輕鬆。同時體驗了更多的成功之後,孩子纔會更有信心,也纔會更願意去嘗試困難,面對挑戰,戰勝自我,纔會出現良性的循環和不斷的進步。

這本書提到的心理學知識不僅包括學生的,也包括教師自己的,通過讀這本書,相信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會有更多的收穫,也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充實,這本書值得我們好好品讀。

《心理學》讀後感14

一個人不是生來就會被打敗!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裏有這麼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初讀《焦慮心理學》,裏面也有這麼一句話與之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對於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應該是: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可是,我們並沒有修煉出看空一切的心境,處於這世俗間,社會的發展是越來越快,我們終日苦於追上它的步伐,內心卻越來越焦慮。

(一)誰的生活不曾“一地雞毛”

《焦慮心理學》這本書是從生活、職場、社交等方面細談焦慮產生的原因,提供自我調整的建議與方法。少年時代,程度或輕或重,我們會焦慮,害怕被老師當堂提問、害怕考試。也有很多人在大學聯考前夕一夜無眠,考前身體出現小症狀。步入職場後,我們也會因爲各種不適應而不得已戴上一個假面具,害怕與領導同行,害怕人前發言。一度爲了博取同事的好感,永遠都對別人說“好”,永遠的不拒絕,天天領着“好人卡”。但是,我們時常會感覺職場是無硝煙的戰場,而我們在這裏壓抑着呼吸,活得不痛快。

(二)勇敢且客觀地面對焦慮,把握當下

托馬斯.卡萊爾也曾說過未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其實,每個人都曾經歷過人生的灰暗階段,在夜深人靜的'夜晚,都曾輾轉反側,思考着這是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反過來想,焦慮不一定都是壞事。每個人都曾在無法掌控的生活裏橫衝直撞,但是做好了準備,最後可能也會因爲這份焦慮獲得一份意想不到的成功。我們要學會剝離外殼,在安靜的夜晚去審視,我們恐懼的源頭,客觀公正的來看,焦慮的始發點是已失去和過高的評價,但憂慮的事情卻並沒有發生,正如書中所說“恐懼未知,你所擔心的80%都不會發生”。不如勇敢客觀來看焦慮本身,既然已經失去,我們就不要糾結;未來還未發生,我們不要過分煩惱。焦慮不一定是壞事,它可能會塑造另一個成功的你。

(三)修煉自己,讓自己成爲“世外高人”

“腹有詩書氣自華”,如若我們都有那書墨香,自信淡然,面對焦慮,或許我們可以變得更從容。《焦慮心理學》這本書中,也曾告訴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在書中獲得片刻的寧靜。在那些焦慮的歲月中通過品讀別人的人生,來豐實自己的閱歷,等自己的心境變得豁達,我們回首再看那些生活中疼痛、抉擇的艱難,會發現生活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難。同樣,我們可以找一個願意傾聽我們內心想法的朋友,將內心憂慮說出來,在與朋友交流中獲得些許溫暖,就像是漫漫長夜中看到點點光亮。因爲述說自己經歷的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自愈的過程。

其實,讀完這本書,靜下心來。回首過往,會發現無論我們經歷怎樣的措手不及,等時間沉澱,那些焦慮的事情終歸會成爲我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經歷。最終我們會發現焦慮沒有這麼可怕,而我們也不是生來就會被它打敗!

《心理學》讀後感15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學科,它的學科生命力寓於全社會不同個人和由這些個人所組成的不同羣體的需要和應用之中。社會心理學是指社會因素引起直接或間接地反映社會事物及社會關係並對社會行爲產生導向作用,對社會發生影響的心理活。通過讀這本書可以讓我明白社會心理學伴隨社會發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礎上寓益突破歷史上形成的“心理―社會或社會―心理”這種社會心理學框架,用多學科的視角和方法去研究社會心理狀態、過程和社會對社會行爲的內在規定性,將會推動社會心理的進一步發展。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際關係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中要內容之一。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人際關係的實際是人與人的利害關係。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你滿足了別人的需求,別人便同樣會滿足你的需求。總想從別人那裏得到什麼的人,是迷失於方向的人,只會把你原來的想法顛倒過來,只有給予、給予、再給予,那麼你就會贏得別人的喜歡。人際關係的兩個基本的維度是:感情上的.“親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會交換理論看來,人際交往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人們之間的所有活動都是交換,是一種經濟交易,人們試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並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從而確保交換結果是一個正的淨收益。交換的東西是非常廣泛的,可以是“社會“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務和物品等。不過當人們建立關係後,分歧就難免,衝突也就可能出現。

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種各樣的信息。知覺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整體反映。社會知覺是對人的知覺,它是關於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種屬性和特徵的一種整體性的知覺,人們也由此形成社會判斷,並進一步對他人作出有根據的歸因。它主要包括對他人的認識,對自己的認識,對羣體的認識,對社會因果關係的認識。自我知覺的內容有兩個基本成分:自我概念與自尊。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象鏡子那樣是從別人那裏發現自己的“。人們對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堅強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實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爲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還沒有上場,精神首先敗陣。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後的自暴自棄。所以我們要有自信。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對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對他人的知覺中的社會心理活動規律在實踐生活中的運用,而我們也應該在“皮格馬利翁效應“中得到啓示,對他人要有醫生的心腸,但不能有醫生的眼光。我們需要被別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積極的肯定與評價的一種精神需要。有許許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於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勵而邁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許多一時的誤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勵而重返正道。因此,我們要走出“暈輪效應“的迷宮,從客觀上去看待別人。

通過看這本書,雖然沒有完全讀懂,但是可以學到和我們的交際心理學一脈相承的知識內容,讓我們更好地學習專業的知識,讓我獲益良多。最後希望學好心理學,我想以後應該很有用的,至少可以提高我們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