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背影》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背影》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背影》心得體會

《背影》心得體會1

讀了《背影》這篇文章,我受到了許多啓發。

文章通過父親親自“護送”兒子前往火車站,過程中發生幾件小事,幾件小事中十分形象的描繪了父親的性格特點。父親在交卸差使和祖母逝去之時,送兒子前往火車站,在這之中讀出了父親在萬分悲痛,親人逝去時,對世間唯一的親人--他的兒子,更加的關心愛護。

到了車站,父親擔憂兒子在行程中枯燥無趣,買了一些橘子給他。因爲文中“父親”是一個胖子,“蹣跚,慢慢探身......”幾個詞彙中表述父親買東西時要過鐵道的困難和動作的跨度過大,有點慢,但是父親出自對兒子的關愛,選擇挑戰這個困難的過程。東西買好時,父親表現出一臉輕鬆,和若無其事的.樣子伴同兒子一起進入車廂。

本文寫父親四次背影,作者四次流淚,四次背影和流淚有着或多或少的聯繫。第一次背影在開篇那裏點明瞭課題,第二次背影和流淚對應,都在“望父買橘”時描寫出來,具體刻畫了父親背影,使讀者對背影認識加深,作者流淚因素是看到父親過鐵道的艱難。第三次和第四次也分別對應,和父親分別時謝了一次流淚和背影,在這之中還有另一種理解:作者在父親離去時一直關注着他的蹤跡,說明作者對父親有一定的關心。分別後作者又一次流淚和思念背影,在這之中有一層因果關係,只有產生這種晶瑩的淚光纔會在淚光閃爍着父親的背影。

通過這件事,我讀懂了作者父親是一個體貼細心,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心的一個好父親。我覺得,天下父母都一樣,無時無刻地關心着,愛護着兒女!

《背影》心得體會2

什麼是愛?這個問題一直深深的困擾着我。有可能是一頓飯?有可能是一句話語?有可能是一本書?有可能是……那麼,人人口中所念,心中所求的愛,又該如何來理解呢?

直到在我讀完《背影》後,纔對愛有了真正的瞭解。

我覺得愛是一種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動作,可能沒有過多的言語也沒有太多的表情,但卻是真摯感人。一位父親,在送兒子去外地上學坐火車時,親自幫兒子訂座位,不厭其煩的拜託別人多多照顧自己的兒子,又艱難地穿過鐵路,走到站臺去買橘子。看“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面向上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在這一刻兒子明白自己長大了,而父親變老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類似的背影。

冬日的一天,我從冬令營坐火車回來。到站後,我孤獨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風像刀子一樣颳着我的臉,我又怕又冷,不得不快一點走。突然,我看見遠處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是爸爸!只見他一邊吹着手,一邊等我。走到爸爸的旁邊,他接過我的旅行箱,長舒了一口氣,一直爲我擔憂不已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了。我跟在爸爸的後面,看着爸爸有些佝僂的背影,我心裏感覺特別的踏實和溫暖,眼眶裏似乎有一股暖流在涌動。

回到家,媽媽從廚房探出頭“兒子回來了,飯馬上就好了”。廚房熱氣騰騰,油在平底鍋裏滋滋的`響着,高壓鍋傳來陣陣“嗚—嗚—”的響聲。從廚房邊看着媽媽那忙碌的背影,我覺得我很幸福。

我們年少輕狂,崇尚獨立,討厭父母的嘮叨卻忽略了他們給我們的愛。當下的年輕人能有幾人能理解父母的心情的呢?只有經過了風雨的洗禮,才能感知到那平凡的背影裏所深藏的愛,纔會明白是他們在默默地爲自己無私的付出着一切。

這背影裏蘊含的情感,折射出父母對我的關愛。正是有了這份愛的陪伴,才使我擁有了我的幸福人生。

《背影》心得體會3

《背影》是朱自清寫的作品。雖然朱自清已經離開人世了,但我仍能感覺到他們父子間那濃濃的感情。最使我感動的是父親對兒子那質樸無私的愛。“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的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的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每次讀到這裏,我都會被父親那深深的愛給感動。兒子雖然已經20歲了,但父親總是爲他做這做那,在父親眼裏,兒子始終是最重要的。

回想起我成長的點點滴滴和每一點進步中,不都蘊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嗎?每天,當我還在睡夢當中,媽媽早已起牀給我做好了早餐,爲了讓我多睡一會,總是在最後一刻才叫醒我。晚上,又帶着一天的工作疲憊準備好晚餐,吃完飯後,陪着我做作業,瞭解我的學習情況,無時無刻的關愛着我。而這不正是父愛和母愛的真諦嗎?所以我們長大後,一定要孝順父母,讓他們可以安心的頤養天年。

《背影》心得體會4

《背影》是寫實散文作者是朱自清.《背影》描述了多年前因爲得知祖母去世了父親差事也交卻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便和父親回揚州奔喪.喪事結束後父親在蒲口車站送他乘火車北上唸書的情景在父親跑去買橘子時的背影表現了父子之間的關愛.

朱自清對父親的關愛非常感激他們之間深厚的感情躍然紙上.在文章中並沒有發現“關心”這類的.字眼朱自清用他自己的語言打動讀者的心.

這麼多年來我未曾留意過父親的背影父親的背影是什麼樣我一點也不清楚.只要想起父親就會想起他那嚴肅的臉.我只要看他一眼心中多多少少都會害怕.我很難看到他的笑臉只有在我成績好的時候他心情好的時候笑臉就會奇蹟般地出現.父親不是因爲不會笑而是因爲他無時無刻都在緊張我們的學習.他是個不善於表達自己想法的人也只有用嚴格要求我們來表達他對我們的愛.在我們生病時父親和母親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

在燈光下在我們生病時那疲憊而龐大的身影中我找到父親的背影我終於瞭解到了父親的背影究竟是什麼?是無微不至的愛呀!是溫暖的愛呀!

父愛如山深沉嚴格.若干年過去他的對子女的請似乎也都融進了這單背影默默無聲.

《背影》心得體會5

《背影》表示人情——。描寫細膩,真實,深刻。作者二十歲那年冬天的一天,他的祖母去世後,作者回到了他的家鄉徐州。葬禮後,我的父親和兒子去了南京,我的父親把作者送上了去北方的火車,在那個特殊的場合。作爲父親對兒子的關心、體貼和愛護,兒子深受感動,這種印象令人難忘。十年後,想起來,背影出現在晶瑩的`淚珠裏,讓人刻骨銘心。文章中,父親從未向服務員保證過,想自己送;自尋座位,連連罵罵咧咧;父親對兒子的愛體現在他自己去買橘子時的一系列艱難舉動上。各種事情都是極其平常瑣碎的,但從中表達出來的感情卻是極其珍貴的,每一次看文字都被它們深深打動。

父愛偉大,無私,深沉。當仔細閱讀時,人們不僅想到了自己,還想到了自己的父親,罪惡感就產生了。不禁回憶起父親的背影,曾經面臨分離的無助和無助的表情,以及看到父親離開自己時那種永遠無法形容的矛盾心情。父愛就是這樣。他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報,甚至不需要知道。

早上起來,父親穿着一件薄薄的淺色外套來到廚房,以最快的速度爲我做好早餐。因爲他怕我遲到,她煮了一碗開水送我。每次吃第一口,我都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它,問我:“怎麼樣,好吃嗎?”但每次我說,“嗯,一般般。”其實我也想說:“你煮的水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我每次都很害羞,不敢說,所以父親的心一次次被我傷透。

媽媽來學校接我回家的時候,我一眨不眨的看着同學的鞋子。我媽知道我當時的想法。回到家,我媽問我你要不要你同學的鞋。那時候我就知道那些鞋貴,我們家缺錢。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要它們。我當時只是很享受,以至於長大後以爲你會買一雙類似的適合你穿的鞋子。”第二天是我的生日。我上學後,我媽媽出去了。晚上回家,媽媽遞給我一雙和同學一模一樣的鞋子。我高興地把它們帶回房間,試了試。吃飯的時候,我給媽媽洗腳的時候,發現媽媽腳上有些水泡。直到那時,我才知道媽媽爲我買這雙鞋去了多久,花了多少錢。

讀完《背影》,勾起了很多回憶,回憶起父母養我有多難,我有多忙。爲什麼我還是那麼無知?你爲什麼不體諒他們的意圖?你爲什麼不去想他們?你爲什麼不和他們聊天?你爲什麼不冷靜地和他們談談?這些都是爲什麼?

《背影》心得體會6

作爲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朱自清的代表作有《匆匆》、《春天》、《荷塘月色》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背影》。

本文主要寫的是作者要回北京教書,到了火車站,父親看到對面攤上有賣橘子的,爬過月臺給作者買橘子,作者看着父親的背影,被眼前的`一幕感動了。

這篇文章讓我深深感受到了父親對朱自清的深愛。事實上,朱自清從小到大與父親的關係並不好,但是父愛和母愛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什麼可替代的。朱自清的故事讓我想起了5歲生日。

生日那天,我下了傾盆大雨。我想去酒店吃飯。我不能去。

分傷心,“哇哇哇”大哭起來。爸爸又說要去上班,三下五除二,穿好鞋就出門了,我就哭得更傷心了。誰知,過了一會兒,爸爸氣喘吁吁地提着大包大包的KFC來了,全身都淋溼了。爸爸幫我擦去眼角的淚痕,笑眯眯地對我說:“寶貝,祝你生日快樂!”每當回想起這件事,我都會被爸爸的愛所感動。

父愛如山。父親的愛是深沉的,只有用心的人才能體會。

《背影》心得體會7

《背影》這篇散文講述了朱自清在車站與父親分離的場景。

作者用樸實無華的筆觸,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看似平凡卻深刻而偉大的故事,充分而自然地展現了家庭的美好。看完全文,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本文中,父親千方百計給兒子買橘子,準確生動地概括了全世界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他們不說,但在他們心裏,永遠是最愛孩子的人,是不可替代的。這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我爸爸不是很認真。平日裏他經常和我們母女嘻嘻哈哈地開玩笑。一旦嚴重,人就不敢靠近,家裏的氣氛就變得像修羅場。每次被抓到玩開心的時候,父親都會壓抑我的憤怒和失望,擠出一句很冒犯我的話。即使我不屑或者流淚,父親也總是強顏歡笑,無奈的抽着煙。緩緩升起的美麗菸圈,分明交織着愛,悲傷,焦慮。父親的心其實是脆弱的,我很清楚。

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樣,孩子都是他們的希望。他們會焦慮不安,擔心孩子的問題。要知道,父母的目的很簡單,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輩子都是好的,幸福的,僅此而已。能夠理解父母的感受卻辜負了期望,我深感愧疚,但我也想告訴很多同齡人:不要天真的以爲自己是爲了父母的面子而痛苦。父親在爲我着急的時候,還記得給我掖好被子,精心準備早餐,給我買最好最貴的東西吃穿。父親收入不高,“爲了你我什麼都願意放棄”。我家不富裕。父親說,要笑對生活,要在這有限的時間裏享受美好的生活,不要虧待自己,爲此,你要努力。

感謝父親一直以來對我的信任和愛。我只想這輩子儘可能讓父親失望。有了這份理解、包容和愛,我會陪他一路笑下去,開出生命中最堅強最美麗的花朵。

《背影》心得體會8

《背影》是一篇描寫父愛的短篇小說。通常,人們歌頌母親的愛更多一點,這一篇是朱自清寫自己的父親。不是寫父親魁梧的形象,而是那個蹣跚的背影、父親不美的外表、動作和不漂亮的語言;寫愛的文章,往往有淋漓盡致的描寫,這篇課文的語言卻很樸素。

那年冬天,作者的外祖母剛過世,家裏一貧如洗,父親也事業了,家中的光景很慘淡,父子倆的生活極其困難。而父親要去南京謀生,朱自清又要回北京上學,和父親一同隨行。

父親在南京辦完事,準備讓茶房送朱自清去車站,臨走時仔細囑咐茶房,甚是仔細。躊躇了一會兒,父親還是不放心,一定要自己去。作者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一路上,父親很仔細的照顧着他,囑他路上小心,夜裏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但作者心裏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託他們只是白託!而且像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乘車還沒開,父親見月臺那有賣橘子的,決定去買些橘子,要到對面的月臺,必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再爬上來,而父親又是個胖子,這樣的行動很費力。作者望着父親辛苦的背影,眼眶不禁溼潤了。之後,在北京接到父親的信,令他想起父親當時的背影。這非常深刻的讓作者感受到,父親是多麼愛他。由這我聯想到在我的現實生活中,我的父母對我何嘗不是這樣,從咿呀學語,蹣跚邁步,到走進校門我成長的點點滴滴和每一點進步中,不都蘊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嗎?每天,當我還在睡夢當中,媽媽早已起牀給我做好了早餐,爲了讓我多睡一會,總是在最後一刻才叫醒我。下午回家,媽媽帶着一天的工作疲憊準備好晚餐,吃完飯後,陪着我做作業,瞭解我的學習情況,無時無刻的關愛着我。平凡的父母給了我不平凡的愛與幸福。我有一個很簡單的願望:早日讓父母卸下沉重的擔,安享晚年的幸福。我將帶着對父母的感恩,逐漸成長。我只有盡我的努力讓他們過得更好,因爲我知道,父母,都是無私。

《背影》心得體會9

《背影》這堂課講下來,雖然達到了我的預設目的,但是就課堂的生成性來看,還是存在 一些問題,具體論述如下:

一、不足之處

1、對教材內容與教學內容的主次矛盾認識的很不夠。我想教什麼和學生實際學到了什麼還沒有有效重合。如何把教材內容有機轉化爲鮮活的教學內容,這一直是我思考的重點。《背影》這篇文章反映的是一箇中年人對當年的自己年幼無知的懺悔。這是通過對父親的四次背影的描寫實現的。順理成章的教學思路好象就是抓住寫作角度和人物形象的分析,這個沒有錯,但重要的是如何獨特的視角來認識他的內心,如何來個性化的表述,並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進去。爲了完成這一任務,我設計了一組問題幫助學生從各個方面來認識人物,雖然學生在這一環節回答是較爲豐富的,但是我總覺得有一些老套,想公式定理一樣。經過這幾天的思考,我形成一個判斷:是我的教學預設太機械了,沒有給學生深入的體會感悟的機會。我的教學內容太依賴教材內容了。

2、教學手段和措施還存在不足。一是讀的少了,尤其是對父親四次背影和四次話語的描述朗讀不夠。如果能做好這個工作,相信學生對父親的這個人物的感觸會更深一些。二是說的太簡單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人物心理。並較細緻的表述出來。

二、改進措施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敘事散文,質樸感人。在教學課本之前,對學生提出如下幾個預習要求:

1、掃清文字障礙2、明確本文的主要人物3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4、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5、畫出文中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在備課過程中,我主要抓住兩個關鍵詞“背影”和“眼淚”。圍繞這兩個次來展開教學。我覺得:揪住這兩方面,學生就容易理解課文的大意了。教學這篇課文,我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通過找出幾次“背影”和幾次“流淚”讓學生熟悉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讀一遍課文,找出文中出現了多少次“背影”?明確那些次是實寫,那些次是虛寫?讓學生第二次朗讀課文,找出穩重出現了幾次“流淚”?爲何流淚?

(1)“到徐州見到父親,看見滿院狼籍的東西,有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爲何流淚?抓住一個詞“禍不單行”,父親的工作沒了,祖母死了,家中光景很是慘淡。這個部分爲全文定下感情基調。這是一篇傷感的文章。全文籠罩着哀傷的氛圍。一下失去收入來源,而祖母的喪事都是借錢辦的,自清正要到清華唸書,還有一個弟弟考上了上海交大,爲了節約用度,改上了當時免費的師範學校。父親不在年輕,這個時候壓力很大,這一環節很重要,學生才漸漸有了共鳴,哎,真是“禍不單行”,“慘淡”

(2)看到父親艱難地爲我買橘子時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了下來。這次流淚,一掃我前面的自以爲是,我深深理解了父親的用心良苦。我自己的情感反映去烘托,格外感人。注意一個細節,父親的“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我”的是“紫毛大衣”“皮大衣”,做父母的,總是把最好的給了兒女,我是否對這份“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愛”有些不太習慣,甚至麻木?

(3)看到父親離去的背影,再一次流下了眼淚,這次眼淚是上一次的繼續,是更深地理解了父親的愛子之情。

(4)最後一次流淚是回憶中的流淚,父親的背影也深深地定格在作者的腦海中。

第二節課:我的主要構想是抓住任務的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進行分析,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課文的中心和作者對父親的感情。作者對父親的外貌描寫很簡單,先交代“父親是一個胖子”“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關於體型和衣着的兩處肖像描寫,在前作鋪墊,讓讀者與之後的背影特寫鏡頭整合起來,使頭腦“背影”的畫面更清晰。對父親去買橘子時的動作描寫卻很細膩,尤其是用了一個特寫:攀爬月臺,刻畫的很精細,手的動作,腳的動作,整個身體動作,攀、縮、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動作描寫很到位。寫攀爬只寫起始動作,不再往下寫,形成“背影”的終極定格。這個背影,在全部故事情節中是重中只重,是全文的主腦,最能體現父親的愛心。所以寫得這樣詳細。

課文寫父親送兒子上車過程中說的四句話,都很簡短,意思也很平常(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2)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4)進去吧,裏面沒人。四句話簡單明瞭的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父親的拳拳愛子之心(1)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活的巨大壓力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心目中高於一切,惟恐兒子路上有什麼閃失,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2)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並關照的無微不至,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而父親還覺得沒有儘夠心意,看見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給兒子買,過鐵道也不容易,在父親眼裏,自己費點事,能讓兒子受用,他也是心甘情願的,他還生怕兒子跟着出來,丟了行李,父親的關心真是無微不至(3)父親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4)父親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裏還是惦記兒子,依依不捨,他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一刻不能疏忽,叫兒子小心,什麼都爲兒子着想。

通過以上的教學設想和實施,讓學生能夠明白文章的主旨,就是把父親的背影作爲敘述的主腦,從其間傳出父親愛惜兒子的一股深情。

總之,這篇教學設計是一個契機,讓我更好的認識自己,瞭解他人。希望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能得到更多的學生的認可。我的課堂真正成爲學生成長的加油站。

《背影》心得體會10

去年參加的一次國培活動中,我有幸現場領略了市級骨幹教師李鳳英的課堂風采,聆聽了一節她在大新莊中學執教的《背影》一課,這位儒雅俊朗,目光炯炯的女老師猶如一股清涼的秋風,拂去我語文教學的燥熱和迷霧,課堂上的她如一位孜孜不倦的園丁,帶着學生們,引導學生們逐漸深入扎進文本的字裏行間,扎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慢慢地讀,細細在品。學生們在李老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裏體會着父愛子子愛父的濃濃真情,漸漸地走進語文詩意的花園

如果讓我用最簡單明瞭的語言對這堂課作出總的評價,我只有一句話:這是名副其實的語文課。因爲她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清晰地指向一個目標: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李老師的課如“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她用成功的教學告訴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把學生引領到讀、寫、聽、說的實踐中去。

如果說這節課的成功首先得益於教師的問題的巧妙設計,問題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心臟。問題是思維活動的起點。語文老師要有設計問題的能力。李鳳英老師的《背影》,利用問題巧妙切入,一個個問題如同一個個路標,引領孩子們走進文本深處。那麼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得益於教師靈活的處理教材。帶領學生真正的品味文章的語言,文字如鮮花,細細品味嗅芬芳。

《語文課程標準》閱讀要求中表述得極爲清楚:“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看來,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還是得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品味語言入手,從字裏行間去感受那力透紙背的父子親情。《背影》是一篇寫父子親情的傳統文章,那濃重的背影凝聚着撼人的力量,也曾感動過一代又一代的人。但現在的孩子,因時代、家庭等等原因,現在的學生享受的父母之關愛已經視爲理所當然,要想讓他們融入這篇文章,與朱自清的心絃發生共震,還真的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其實這節課開始上課時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當老師問道爲什麼喜歡這篇文章時,學生應付式的回答感人,而問道感人的原因時也大多是一些流於表面文章虛僞的回答。因而李鳳英老師教學中選取了易於學生領悟文中父子情深的角度設置瞭如下環節:

一是詞語解釋

二是重點品讀。一是引導學生品讀其中一幅最感人的“背影圖”。抓住這段話裏的動作描寫,如“蹣跚的走”、“攀”、“縮”等詞,讓學生們感受到父親買橘的艱難,從而感受到濃濃的父愛。然而僅僅是父親爲“我”費力買橘子這一畫面讓作者感動嗎?並不是。還得引導學生看背影之後的背景。這一環節,通過父親和兒子衣服的對比,父親穿的是“黑布小帽,穿着黑布棉袍,深青布馬褂。”而兒子卻有着“紫毛大衣”和“皮大衣”,更顯父愛深深。接着抓住衣服特有的顏色,再聯繫課文的.前3自然段提到的家境,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這一背影纔會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父親的慈愛和迂執,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都凝聚在背影上;父子之間分離時深沉的愛也傾注在這一點上。李老師教的是最樸素的《背影》,就是從語言中讀出情感的變化,通過細讀通過對語言的品析理解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觸摸文本,咀嚼語言,悉心體味,發掘內蘊,尤其是要喚醒那些潛伏在文章深處的文字語言。不是老師去講,而是教會學生去讀,去挖掘,這樣,語文的生命才能融入到主體參與下不斷生成的語境和流動的語流之中。

結束語:通過本次研課,我收穫了很多。我懂得了一堂語文課,品味語言也是有方法的。品讀——通過有感情、有表情的朗讀來欣賞語文之美;品析——抓精彩的詞句、語段加以分析,進而體味作者的情感,人物的性格、作品的主旨;品寫——把所讀、所思、所感寫下來,進而欣賞語文之美。不管什麼方法,都離不開學生真正的把自己放進文本里去,讀出自己,從而引發共鳴。

李老師的課慢慢地帶領着學生們們在語文的花園裏漫步,走一步,再走一步,觀賞每一朵的或豔麗或淡雅的姿態,低聞每一種花或濃郁或清幽的香氣……李老師告訴我們,不要想着那長長的課文怎麼個教法,而要着眼於讀書時的那最初的一個詞一個句子一個標點,樹葉不是一日變黃的,但願作爲語文人,站在語文的花園或靜心細讀,或朗聲誦讀,走一步,再走一步,你一定會看到語文的百花園繽紛的色彩和聞到它醉人的香味。

語文教學能夠給學生留下別樣的風景。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人生恰是如此。作爲語文教師的我們,希望由本文帶給學生的,也不過是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能適時停下腳步,聯想到周圍美麗的風景吧!李老師教學《背影》這樣處理教材是一次嘗試;而我們則要越過她的《背影》,看到語文學科應該建構的真正的風景、真正的使命!

《背影》心得體會11

做子女的怎樣報答父母,要努力學習,要好好對待他們,不要辜負他們對我們殷切的期望。

而我們大氣的父母,也不需要我們來償還,他們盡最大能力來送給我們他們的情,讓無論做兒女的`即使身在天涯海角,也能感受到。

而我們現在只需要好好學習,用自己的成績來報答父母,這是一種最大的動力!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背影》心得體會12

是誰的背?總是在關鍵的地方穿梭,把我從苦惱中解救出來?是誰的背?總是在病牀邊等着,紅着眼睛卻不在意?是誰呀?是父親!

“我最忘不了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的眼淚從那一刻起就像鮮花一樣淚流滿面。他奶奶去世,父親下崗,讓他家風雨飄搖!在他眼裏,父親有點發抖,兒子年紀大了,不放心。家是我一直想掙脫的一張網,但風雨來了,它就成了避風港!父親爬上石籬給兒子買猩紅色的橘子,但他帶的是橘子嗎?還有沉重的父愛!離開的時候,走幾步回頭看看。捨不得。擔心,期待,關心,彷彿寫在他的背上,清晰深刻,不可忘記!兩年後,他的想法隨信寄給了朱自清。家裏一天不如一天,父親離大日子也不遠了。在這個貪婪和疾病,痛苦和忽視的季節。“唉,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到他!”朱自清嘆了口氣!後悔、道歉、思念交織在晶瑩的.淚珠裏。

愛情簡單而高尚;愛是在沉默中歌唱;愛情,就是在透明中摺疊光彩。給兒子買橘子去跨欄,是一件既平常又特別的事情。這在千千對愛情的熱愛中是正常的,而在數千萬普通人的背後是特殊的!“他背上混着來往的人,再也找不到了。”在人山人海的生活中,我相信我會一下子認出那個步履蹣跚的身影,就是那天給自己買橘子的父親。“但多少愛有一寸長的草,報三春暉。”是的,怎樣才能報答父母的恩情?

父親,失敗時鼓勵,成功時嚴格,需要時幫助。沒有華麗的語言來形容默默奉獻的父親,光用所有的語言是不夠的。但他爲孩子付出的,一點一滴,堆積成一片海,一座山一座山堆積,一片天一片地堆積。

《背影》心得體會13

這次在解放區校本教研成果展示活動中,我執教的《背影》這節課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和好評。這首先要感謝我們二十中語文組這個強有力的團隊。

我們語文組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對教學方案的立意、課型的設計、教學內容的選取提煉、教學活動的設置安排等方面均進行了較有質量的理性思考和較深入的研究探討。

一、教學設想

《背影》是一篇經典散文,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引導學生感受父子親情,品味樸實而動情的語言,體會抓住最爲動情的瞬間進行寫作的好處。

基於此,我們的教學設計注重精心設置主問題,組織有序高效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並進行體驗,以達到教學目的。並將其課型設計爲閱讀品味課。

二、教學思路

全課的教學有五個板塊構成:引入:喚起親情體驗;朗讀:感知親情故事;尋讀:感受親情瞬間;品讀:體味親情涌動;拓展:表達親情感悟。課堂結構呈板塊推進,教學層次力求科學而嚴謹、生動而自然。

其中間的三個板塊體現了教學的重點所在。

1、朗讀:感知親情故事。

這一板塊設計遵循閱讀規律,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事件,概括內容,把握主題。學生通過這些思維活動既對文章進行了整體把握,也有了情感體驗方面的獨特會意,還有效訓練了學生獲取關鍵信息以及歸納、概括信息的能力。

2、尋讀:感受親情瞬間。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尋讀課文,圈點勾畫出文章寫背影的文字,說說作者寫得最動情的是哪一處?作者是怎樣描寫的?通過指導學生賞析一個精段、品味一組奇字、體會一種妙思,訓練學生語言品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並在訓練學生語言感受能力的同時,注意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

3、品讀:體味親情涌動。

這一板塊緊承前一板塊設計了兩個環節:

(一)默讀課文,探究是什麼原因促使作者對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印象深刻,從而着力進行描寫?並提示:結合以下方面思考:

1父子離別時的家庭境況。

2父親送行時說的幾句話。

3父親的身體狀況。

(二)動情朗讀其他三處寫背影的文字,體會其中所流露出的情感。

這一板塊兩個環節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情境與作者對話。細緻體味不平常的背景下、不平靜的心境下的“背影”所蘊藏的深情,品味樸實簡短的話語所包含的感情,深刻理解作者對親情的感念並進行體驗。這兩個環節中學生或自主探究、或合作研討、或與教師平等對話,品味體驗不斷向縱深發展,探究問題的能力得以訓練。

以上三個板塊的設計,體現了《背影》教學內容萃取、整合的角度,教學重難點落實突破的策略,以及整個教學設計的多方位的立體思考。

總之,本課五個板塊的課堂建構力求體現出一種彼此承接、拾級而上的層次之美,課堂活動力求表現出一種自然有序、漸入佳境的動態之美。

不足之處:

這一設計儘管各個板塊中的教學活動都經過精心地安排且比較充分的表現出各自的作用,其教學的細節也經過細心地設置和認真地琢磨,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仍然顯露出它的粗糙之處。特別是那些活動的細節則缺乏一種圓潤、細膩和文氣之美。而問題在於有的細節處理的不夠細,比如引導學生品味父親的話語並體會其中的情感就做得不是很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思想的開放、靈動,學生活動的充分、主動。這是值得反思、完善和改進的地方。

《背影》心得體會14

這堂課給我的第一印象並不是很好,教師只是在按部就班的讀着PPT上的內容,課程的引入也沒什麼新意,讓我覺得他缺乏靈活性,但隨着課堂的深入,他的教學方法才一點一點慢慢凸顯出來,那就是把自主權交給學生。教師將這種方法運用的十分靈活,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充分自主並高效地完成了這堂課的教學任務。十分有新意。

教學的開始,教師用三毛的一段話引入了課文,當我在全文翻找時,卻並沒有發現這句話,而原來這是一個伏筆。而對於三毛的介紹,對於這篇課文背景的介紹——“丈夫去世,我十分悲痛。”則又讓我覺得點到爲止,似乎還有下文,而其實,這也是一個伏筆。就像著名作家的寫作方式一樣,平鋪直敘通常不是高明之舉,前後呼應才更有深意。

教學的過程中,和很多教學步驟一樣,教師給出了3個總問題,“我的表現;背影是怎樣的;與朱自清《背影》的比較”,叫學生分組找尋答案。並且對於第一個問題給予了提示: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語文教學論的課上老師曾經說過,小組討論不能漫無目的,教師應適當給予學生思考的方向,這樣學生的答案才能快速且準確。學生們十分認真的'尋找,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這本身也是一個自學的過程,並且還是一個自主發揮的過程。對於同學們的答案,老師一一給予了評價,無論對錯都講出了道理,十分令人信服。比起教師自己灌輸知識,這種方法更加有效率,也更加民主化。而就在在此時,教師給出了第二個寫作背景——“父母來陪‘我’,而我卻因悲痛而忽視了父母的愛”,既是對前面寫作背景的補充,又是對這第一個問題答案最好的註解。比起一開始就交代背景,這樣高明許多。

對於第二個問題,教師則也是採用與第一個問題相似的方式,並與第一個問題相結合,由母親背影的內涵引申到我的表現的緣由,相互補充。使問題形成了一個整體,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理解,理解的也更加深刻。教師分析的細膩,也很善於抓住重點。並由我與母親的對比,引出了本文的主題:人間至情。引出的自然,甚至學生自己就能一次性回答正確。這與教師的高明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

第三個問題是常見的比較問題。教師同樣是讓學生小組討論,得出答案,同樣不能漫無目的,所以教師給出了2個大的方向,內容與情感。有了方向學生們也快速的找到了答案,正確的回答了問題。

教學的最後是補寫結尾,這也很常見。幾位同學也讀了自己的作品。這時,教師放出了原文的結尾,這就是開頭那個伏筆,開頭的那段話就是這篇文章真正的結尾。首尾呼應,也能讓學生體會自己與名家之間的距離。最後的最後,教師以寄語結束了這節課。

以上都是我認爲比較好的部分,當然這節課也並不是十全十美。對於教師叫學生自己找生字詞這點我就不是很贊同,並且還沒有給予同學們學習生字詞的時間,對於第一節課,這略顯倉促。而整堂課,教師的評論都十分的出色,卻在最後寫結尾的環節未給出評價,我覺得這十分遺憾。個人認爲,無論肯定否定,對於自己的努力成果,學生都希望得到一定的回覆。希望教師今後能夠改進。

總的來說,我對於這堂課給予很高的評價,教師方法運用靈活,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較好。此外,教師的教態與教學基本功也很好,對教材的運用也十分充分。儘管有所不足,但瑕不掩瑜。在當上教師後,我也會吸取這節課教師所運用的方法,更加民主化,更加多元化,讓學生更加多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把更多的話語權交給學生。我始終相信,教師並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知識殿堂的引路人。

《背影》心得體會15

文中父親磕磕絆絆地蹣跚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費勁地翻過牆頭又翻回牆頭爲“我”買好橘子;仔細地爲“我”挑選座位……一系列不經意的動作不禁讓我停下。眼望窗外,回想起自己的父親,難道他不也是這樣嗎?梧桐樹葉在風的掠過下在空中翩翩起舞,構成了一幅枯黃色的畫卷,慢慢的,慢慢的,它停止在了樹根部。它也想多停留在樹枝上一會兒,多看幾眼世間的美好,也想在風的停留下多伸展幾下自己的身姿。可是,落葉飄飄代表的不僅是這一代的犧牲,代表的也是下一代的生的標誌。

層層疊疊的山,炊煙裊裊的山村,這就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小時候,父親經常牽着我的手,漫步在充滿花香的田野裏,一路觀賞,一路給我講動人的故事……歲月悠悠,往事如煙,童年在父親的.呵護下離我遠逝。現在我長大了,父親的話語好像少了很多,就像朱自清筆下的父親。可是,想起那左右搖擺的背影,我不禁潸然淚下——轟隆隆的機械聲驚醒了月亮,一閃一閃的星星是父親的嘆息聲喚醒的。

落葉默默付出,不圖回報,我讀懂了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通過閱讀《背影》這篇散文,我學會了感恩。學會感恩正如學會了如何感受別人;學會感恩正如知道了親情的重要性;學會感恩正如敞開心靈之窗,感受心靈之美……《背影》永刻在我的腦海裏,我讀懂了父親鬢角的白髮爲我而生,眼角的皺紋爲我而起,粗糙的手爲我而造。感恩像是一塊磁鐵,讓彼此之間親情更深;感恩像是一棵大樹,讓快樂彼此傳遞;感恩像是一場大豐收,讓自己得到的更多……我相信,總有一天,父親也會送我啓程,那時,相見的時間短了,因此,珍惜現在時光,感恩父母,用行動報答父母。

標籤:心得體會 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