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

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1

學校爲每位教師準備了《致青年教師》,讓我們利用暑期好好閱讀。書中寫了很多教育教學的常識,作者在冷靜地辨析教育現象,把自己遇到過的很多有意思的問題和大家分享,讓這些問題引發我們對教育的關注和研究。感觸很深,我想把它與我們老師共勉。

在書的自序中看到“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的話時,有點驚喜。因爲我從事的特殊教育事業有太多的相似,也許我們教給她更多的知識,,她並不掌握多少,但是面對一張張孩子們純真的面孔,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夠的,對我的職業生命負責,我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爲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雖只讀了短短几十頁吳先生的書我自己心裏就有許多感觸: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們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團結、正氣、奮進的集體,才能鞭策我們的進步;只有積極、向上、陽光的形象,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發展的機遇。我們青年,是真正要自覺起來維護這個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然而,優秀集體的全面塑造,良好集體形象的建立,絕非旦夕之間、輕描淡寫即可成就。它需要我們青年教師每個人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需要我們關注細節,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

我們學校剛建校時間不久,又是全省唯一的一所特殊學校,消息閉塞。對教學研究比較膚淺,有時自己的困惑能從專家的點評中得到解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闡述出不一樣的觀點,有的觀點可能和自己想法的不謀而合,有的觀點以自己的水平還達不到理解的程度,這樣在他們的點評中能得到新的東西,用以指導以後的教學。而作者的觀點讓人覺得非常有道理,“既然是來學習的,那就把心態擺擺正。讓我們來欣賞每位上課的教師吧。”“欣賞”這個詞非常喜歡,不管怎樣擺正自己的心態,能從一課中有一收穫就可以了,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固然非常好,每個人上課都有自己的特點,我是來參觀的,是來欣賞別人的,可能這樣的心態下會淡定地對待,這樣我們會學到很多知識。

同時,吳老師也坦誠地揭示了現代教育中如“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這樣的教育問題。每個人的學習過程都很長,成長的環境也不盡相同。或多或少有些體現某些獨特“個性”的學生會影響我們的日常教學,似乎這樣的學生比以前還要多一些,特別在一些非班主任的`課上,這樣的孩子表現的就愈加明顯。以前總信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就因爲這樣,我們面對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會繳盡腦汁,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轉變他(她)的,自己是有能力的,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常常這樣爲了這一棵樹,卻放棄了一片森林,有些得不償失。吳老師的在書中多次提到、滲透的“不要急”、“慢”讓我爲此鬆了一口氣,我想“盡人事,順天意”也許可以成爲我們對待“難教的學生”的準則吧。

如在《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和《爲什麼你的學生缺乏氣度》中,吳老師啓發我們爲了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因爲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胸懷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確,處在青少年期的學生最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同化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壓力、調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會上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正是一些心胸狹隘、封閉的人所爲,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着重要影響的!

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2

讀了朱永新老師的>後所引發的一系類感想、關心、關注、關心每一個學生,是每位教師應該保持的工作作風、但現實生活中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做到、應該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每一個學生都應該享受到教師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師應該一視同仁、由於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們對待學生總有不同的態度和心情,他們總是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歧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好學生犯錯老師總爲其開脫,差學生犯錯老師們總認爲是學生的不對、因爲,成績好的學生能給教師帶來成功的喜悅,教育的希望,職業的幸福感,而紀律差成績差的學生總是讓教師花更多的時間而沒有得到半點的快樂和撫慰,他們總是讓教師操心,讓教師失去職業的成就感、因此,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說來容易做到難、只有公正平等地面向全體學生,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我們纔會贏得學生的心,我們的教育才會有說服力,有感染力!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到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呢?

1、要一視同仁,正視差異、作爲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長處和缺乏,不要輕易地看不起自己的學生,今天學生學習不行並不代說明天他不行,我們的學生幾年後開展的差異是非常大的,當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公平公正的待遇、

2、要學會體諒和寬容、學生的身心正處於一個成長的時期,教師需要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考慮他們的感受和行爲,要體諒學生,同時對學生身上發生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要給予寬容、貴賤之間的差異,而是多樣化的表現、每一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價值,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成認差異、適應差異、追求多樣性,儘可能的提供適合學生開展的時機,保證學生有時機獲得適合其特點的教育、

3、要多鼓勵少批評,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當教師的都想得到領導的表揚,何況我們的學生呢?學生經常性地得到教師的表揚,就會充滿激情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成認和肯定,就會喪失信心,失去前進的動力、作爲教師不僅要表揚表現好成績好的學生,更要創造時機表揚平時表現不好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的進步更難,他們的一點點小進步教師就要敏銳地去發現並加以表揚與肯定,這樣長期加以關注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習慣,各方面的表現就會不斷地好起來、

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3

這次拜讀了朱永新老師所著的《致教師》,這是一本到目前爲止對我作爲一個教師來說收效最快、影響最大的精神食糧。書中,朱老師回答了近50個教師提出的比較普遍的問題,在精神層面、理論層面、實操層面,引領教師們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書裏提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對學生一視同仁?反問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時,相信部分教師會心虛不能肯定回答。其實在每個班級裏,總有些孩子招人喜愛,有些孩子乖巧聽話,還有些孩子不愛說話、相對愚鈍,特別是那些老是惹麻煩的孩子,很難讓人喜歡。儘管教師們都同意應該一視同仁,但在不知不覺中還是表現出不一致。而朱老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只要你相信孩子,孩子就會自信,孩子的不同,不能夠成爲我們厚此薄彼的理由”。

是啊,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因爲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幹、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籤。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爲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度。雖然家庭造成了孩子的千差萬別,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爲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教師們都應該記住:只有你不放棄,孩子纔不會自棄。只要你還相信,孩子就會自信。

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4

這次拜讀了朱永新老師所著的>,這是一本到目前爲止對我作爲一個教師來說收效最快、影響最大的精神食糧、書中,朱老師答覆了近50個教師提出的比擬普遍的.問題,在精神層面、理論層面、實操層面,引領教師們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書裏提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對學生一視同仁?反問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時,相信局部教師會心虛不能肯定答覆、其實在每個班級裏,總有些孩子招人喜愛,有些孩子乖巧聽話,還有些孩子不愛說話、相對愚鈍,特別是那些老是惹麻煩的孩子,很難讓人喜歡、儘管教師們都同意應該一視同仁,但在不知不覺中還是表現出不一致、而朱老師對這個問題的答覆是:〝只要你相信孩子,孩子就會自信,孩子的不同,不能夠成爲我們厚此薄彼的理由〞、是啊,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因爲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幹、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籤、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爲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度、雖然家庭造成了孩子的千差萬別,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爲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教師們都應該記住:只相信,孩子就會自信、

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5

學校爲每位老師打算了許多的新書,讓我們利用暑期好好閱讀,我拿到的就有這本《致青年老師》。書中寫了許多教學的常識,作者在冷靜地辨析教化現象,把自己遇到過的許多有意思的問題和大家共享,讓這些問題引發我們對教化的關注和探討。

《我是來觀賞同行的》,參與過許多次聽課,也傾聽過許多專家的點評,有時自己的困惑能從專家的點評中得到解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闡述出不一樣的觀點,有的觀點可能和自己想的不約而同,有的觀點以自己的水平還達不到理解的程度,這樣在他們的點評中能得到新的東西,用以指導以後的教學。而作者的觀點讓人覺得特別有道理,“既然是來學習的,那就把心態擺擺正。讓我們來觀賞每位上課的老師吧。”“觀賞”這個詞特別喜愛,不管怎樣擺正自己的心態,能從一課中有一收穫就可以了,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當然特別好,每個人上課都有自己的特點,我是來參觀的,是來觀賞別人的,可能這樣的心態下會淡定地對待,這樣也會削減上課老師的壓力。

《課堂有你,更有學生》文中最終一段“假如上課可以不用課件,儘量不要用。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是一種文化薰陶。……”作爲一名老師,在師範是必練的基本功就有粉筆字。記得我才進師範時,三字中從沒接觸過毛筆字,看到別人寫的毛筆字特殊是隸書,真的很豔羨。輪到自己拿起毛筆,橫豎都不聽話,寫出來的甚至都看不出來是什麼字,老師對我們這些沒練過字的學生說的一招我現在還記得,就是用毛筆畫圈,一個接一個,連着畫,看線條的粗細是否能做到大體相同。對一個不懂書法的人來說,我不知道這樣做的道理,但練着練着,再去寫字,感覺有點能握住筆了,每個暑假,包括到現在我都有練字的習慣,毛筆字的練習影響了鋼筆字和粉筆字,所以我的三字寫出來是差不多的,粉筆字更好一些。曾經帶一屆學生帶了三年,而那時的學校沒有多媒體,有許多的小黑板,有卡片式的、轉動的、整塊的(有大小之分),每天下午都會爲明天的課打算小黑板,可能學生受我的影響,班上有一部分學生的字體越來越和我相像,這時我纔看到小處對學生的影響。

生而有涯,學問無限。能在精力充足的有限時間內好好工作、讀書,真的是特別華蜜的。老師們,讓我們一起把老師做成播種華蜜的職業,願我們共享生命與職業的歡欣和華蜜!

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6

教委爲每位老師打算了《致青年老師》,讓我們利用暑期好好閱讀。書中寫了許多教學的常識,把自己遇到過的許多有意思的問題和大家共享,讓這些問題引發我們對教化的關注和探討。感受很深,我想把它與我們老師共勉。 在書的自序中看到“對老師職業生命負責”的話時,有點驚喜。雖只讀了短短几十頁吳先生的書我自己心裏就有很多感受:作爲一名青年老師,我們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團結、正氣、奮進的集體,才能鞭策我們的進步;只有主動、向上、陽光的形象,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發展的機遇。我們青年,是真剛要自覺起來維護這個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合的力氣。然而,優秀集體的全面塑造,良好集體形象的建立,絕非旦夕之間、輕描淡寫即可成就。它須要我們青年老師每個人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須要我們關注細微環節,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 同時,吳老師也坦誠地揭示了現代教化中如“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這樣的教化問題。每個人的學習過程都很長,成長的環境也不盡相同。或多或少有些體現某些獨特“特性”的學生會影響我們的日常教學,好像這樣的學生比以前還要多一些,特殊在一些非班主任的課上,這樣的'孩子表現的就愈加明顯。以前總信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就因爲這樣,我們面對一些特別的孩子,往往會繳盡腦汁,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轉變他(她)的,自己是有實力的,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經常這樣爲了這一棵樹,卻放棄了一片森林,有些得不償失。吳老師的在書中多次提到、滲透的“不要急”、“慢”讓我爲此鬆了一口氣,我想“盡人事,順天意”或許可以成爲我們對待“難教的學生”的準則吧

如在《做個有胸襟的老師》和《爲什麼你的學生缺乏氣度》中,吳老師啓發我們爲了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因爲教化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化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老師胸懷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視星空。的確,處在青少年期的學生最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同化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反抗壓力、調整自己的不行替代的方法。 社會上一些極端事務的發生正是一些心胸狹隘、封閉的人所爲,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着重要影響的!

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7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從中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發自內心地熱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每一個學生都不願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自己是多麼的優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爲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歷,這往往是因爲我討厭這個老師。爲什麼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佈置大量作業、知識含量低、知識範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徵。現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爲受過現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代的教學。首先,我要學會研究教學——怎樣讓自己在課堂內最有效的發揮——我的學生能有最大的收穫——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還要有學習的熱情、有主動學習的渴望、有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內心世界的願望。

課堂之前,我應該怎樣做呢?我需要認真思考以下這些問題——“這節課我要教給學生什麼?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難教的是什麼?學生最易接受的是什麼?最難接受的是什?”“我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求知的渴望?”“我的數學設計是否合理、完善,還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呢?其他老師又是怎樣設計的呢?哪一點是值得借鑑的呢?別人的爲什麼好呢?好在哪裏?”“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我有什麼應變措施呢?”……我都應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係到我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課堂時間內,是我開始展示自己才識的時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給自己帶來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角色時,依據教學設計進行講學,那是必須的,但我不能死抱設計而不知靈活應變。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講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經過大腦的快速運轉之後,及時適當地調整我的教學設計。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怎樣調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鬆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總之,我的課堂應該有一種協調、融洽、輕鬆、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

我要愛我的同事們,我要虛心地向他們學習,我要主動地與他們交流探討合作,我要始終有團隊精神。集體的力量與智慧是偉大的。課堂之後,我還要適時的從學生那裏得到反饋,而且,我自己還要不斷地反省思索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教學當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爲常發事件和偶發事件,常發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依靠一種經驗積累;偶發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取決於我的智慧、機智、應變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斷總結經驗之後,還要進行教學的研究。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提高。圍繞問題的解決而進行研究,,把普遍的問題、個別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並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上升爲課題,把問題做大、做細、做真,眼光高遠、與時俱進地看待問題。在一邊教學的同時,一邊搞教研,不斷的學習,堅持不懈地鑽研。

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8

我哭過,就在我心愛的學生面前脆弱地哭過……我從來不敢對任何人提起這個事情,因爲我覺得那代表了脆弱、無能和不成熟。沒想到翻看第一頁便是吳非老師真誠地勸告“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我激烈地接收了吳非老師的這一勸說,因爲哭泣與落淚未必是懦弱,因爲你的悲天憫人,因爲你的正義衝動,因爲你的仁愛和華蜜。這份激烈更來自玩吳非老師點出了太多我們所“不敢承認”的真實。爲了這份真實,我情願恆久爲教化事業奮鬥着。 我可以驚慌麼?

驚慌,幾乎每節課我都會驚慌,我靜靜地掩藏着這份擔心,面對孩子面對同事都故作鎮靜。教授三個班級的英語,這個學年已是我教課的第三個年頭,雖談不上閱歷十足但總不至於課課驚慌課課擔憂,然而事實卻是——我真的很驚慌。站在講臺頭第一年驚慌在外,怕自己不被領導看好怕自己不被家長認可;第三個年頭站在講臺的驚慌,不怕領導同事來聽課,不怕課堂難以被人讚揚,驚慌的是學生是否能有效地駕馭,驚慌學生一節課內是否會覺得無趣,驚慌學生一節課內是否能理解我所要傳達的意思和意義。每一個學年過去,我又驚慌學生能否能在英語學習上有一個學年之後的螺旋跨越。

故不知這種驚慌在吳非老師的書中得到了認可“課前驚慌是正常的”,可能的緣由,“是我們比較敬重自己的職業,敬重自己的學科教學,看重學生的感受,對自己的教學有所期盼。一名老師,心中有使命感,心中有學生,纔會很在意學生對他的看法,在意學生的接受度。” 吳老師的這句良言的確給我很大的鼓舞,我又想起了我國中時德高望重的數學汪老師,她是退了休又被學校返聘回來的,足以見得汪老師的教學和爲人。但是她幾乎每節課後都會深化同學問我們“這麼說你們能明白麼?”“我年紀大了,你們是不是覺得平常我太刻板,和我有距離?”或許汪老師她也課前驚慌吧,或許這也是我們在每一階段推動自己創新、實幹的動力吧,無論怎樣我將對我的這份“驚慌”釋懷下了。

我可以讓我的學生喜愛我的課麼? 這是一個我最在乎的問題,一個老師最華蜜的事是在教書生涯中擁有一批喜愛你以及你所任教學科的鐵桿粉絲,而一個老師最失敗的事是在教書生涯中沒有一個喜愛自己以及自己任教學科的學生。我視這一個標準爲我終身教學奮鬥的目標。

吳非老師說的很對“你在教學中沒有培育學生對學科學習的酷愛,你的努力學問讓學生適應了你的教學,而無形中給學生灌輸了排異性,你沒有向學生有效地介紹學科的內涵,你的學生對學科的學習愛好可能是盲目的、不穩定的……” 學生喜愛你的課不僅僅在於教學設計的好玩精緻,還在於一個老師的綜合管理教學實力。以前我只是單純地認爲貼切學生的愛好,把課弄得花哨可愛點,學生就是喜愛了,例如加入許多的卡通、加入許多孩子們時下關切的嬉戲等等。現在隨着教學管理的逐步成熟,我覺得假如培育維持那批喜愛你的課的鐵桿粉絲,那麼我須要具備的東西太多了。 假如我難以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團體探討,全班一團糟,學生能喜愛我的課麼?假如我一味地迎合學生沉醉在學生喜好的無聊的樂趣中去,學生錯失了英美好玩的寓言童話、英語世界語言的超前絕倫,學生能喜愛我的課麼?假如我難以才智地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留給他們獨自思索推斷的空間,把他們全部的學習都丟在我設好的框裏,學生能喜愛我的課麼?假如我的'英語課僅僅是無聊地探討,學生每天覺得自己在無方向地交談而失去了在英語課上感受親情、友情、禮儀的話,那麼學生又怎麼能喜愛我的課呢? 所以我也希望全部的老師都和我一樣吧,把這個標準定爲終身爲師奮鬥的目標,那麼我們會收穫更多。 我可以留給學生記憶麼?

“這些課的內容,有多少是學生能記住的?學生會記住的是老師的什麼呢?這些老師的站姿、手勢、笑容、神情、口頭禪和軼事,往往成爲學生的話題,繼而又被學生帶往遙遠的年頭。”

針對前幾個記憶,我想將其歸結爲“教學記憶”,我回憶自己學生時代,確乎沒幾節課是能成爲我的記憶的。但也確乎有這麼幾節精彩的課的片段恆久藏在腦海,這是一個老師教學的驕傲同時也是一個老師多少年教學積累的精華,這個不堪驚奇,這個應當是“量變到質變”的結果。爲了留給學生這些稀有而珍貴的課堂片段,那麼我們須要接着地努力着,學習是我們唯一的法寶,我們這一職業要求我們更多地學習,有極強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因爲我們使命艱難。 而針對留給學生後半部分的記憶,我稱爲“行爲記憶”,那麼應當是不計其數的,學生回憶起你來第一時間應當回憶起的是你的言行而不是上了什麼課。針對這種記憶,我想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工作不是你的全部”。因爲,我們在社會上扮演着許多的角色,站在三尺講臺上我是一名人民老師,走下去我還是母親的女兒、丈夫的妻子、摯友的知音、賣家的顧客……我們須要爲師的執着、仔細,也須要駐足欣賞這個美妙世界的胸懷,懂得體會親情、友情、愛情的心懷,懂得感恩感懷這個世界上美妙的事物。這些就是學生回憶起你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這些光靠我們的職業道德很難維持的,這些是做人爲事的看法、是一種習慣,這些只能在平常生活中去體驗。換句話說“一個不懂得孝敬自己父母的老師,怎麼可能會耐性地對待我們身邊年邁的家長;一個對身邊的摯友不耐煩的人,怎麼能心平氣和地耐性教育學生?” 因此,兩種記憶我們都應當辯證地去努力,用哲學的說法就是“衝突辯證統一理論”了! 假如我在短暫而珍貴的教學生涯中解決完了這三個問題的話,我覺得我夠格了,現在我會努力再努力的!

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9

通過參加這次學校讀書活動,我再次溫習了一遍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雖然相隔的時代迥異,但大師思想的精華卻依然大放光彩,再次將此次讀書心得彙報如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

能否保護和培養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感,取決於教師對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的個人成績的看法。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感悟:很多時候,我們不滿意的學生僅僅只是因爲:他的成績不能使我們滿意,沒有達到我們想要他達到的合格或者優秀,——也許,他也曾努力過,或者至少嘗試過。我們教師應該認識到,同一知識,有些學生是接近然後達到,有些是達到然後超越,有些是用很快的時間就能達到,有些則需要你的再三的期待與忍耐:對不同的兒童來說,這是不相同的。

如果學生沒有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前進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麼這堂課對他來說就是白費了。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

感悟:這句話太重要也太可怕了,因爲在我的課堂上,有多少時候是在進行着集體性的無效勞動,有多少學生自始至終地在那裏進行着無效勞動,又有多少學生終於厭倦了這種無效勞動而不再“勞動”,只是木然地存在在那裏!

2、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

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感悟:“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我認爲:讀書不能只讀與本學科有關的書,甚至不能只讀與教學教育有關的.書,教育者應該把視野放得異常開闊,有必要把哲學、美學、宗教、心理學、文學、最新科技理論著作納入自己的必讀書目中。

3、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裏

在學校工作的30年,使我發現了在我看來是一項重要的祕密——也可以說是一條特殊的教育學規律: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爲學生在國小的時候,沒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裏,達到終生牢記的程度。不妨設想一下,我們蓋一座漂亮的樓房,可是把牆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漿不斷地剝離,磚頭也在脫落;人們每天都忙於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終處在樓房倒塌的威脅之下。許多四至十年級的語文教師和數學教師正是處在這樣的狀況下之中:他們在蓋樓房,可是牆基在裂縫。

感悟:我是一個高年級的數學教師,也深深地體會到,許多落後的學生並不是,而是基礎沒有打好。只要認真的輔導,他們是完全可以趕上去的。我們一定要做到: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裏,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致老師心得體會範文10

工作二十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當一個好老師難,當一個好班主任更難,班級管理包括方方面面的工作,可以說是千頭萬緒。特別是現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家庭教育方式以及社會環境,都影響着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我們班主任不僅要面對一個個不同個性的學生,也要面對他們背後的家庭環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朱永新教授在《致教師》第三輯中通過《好的教育是一種合力》《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讓父母成爲你的助手》三篇文章向我們深入淺出地闡述瞭如何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讀後讓我受益匪淺。

父母的處世之道,家庭的教育模式對學生的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社會進步了,國富民強了,孩子們有了優越舒適的環境,但行爲習慣爲何出現了滑坡。我們不能不承認,這是學校教育模式與部分學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差異,或者說是家庭問題給孩子的行爲習慣注入了不良的成份。朱教授說:我們的家庭之路上充滿了無證駕駛的“司機”,現在沒有駕照不能開車,違規要罰款。而做父母比開車要複雜一百倍、一千倍。

因此,我們在面對多種不同教育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我們的班級管理如不能採取相應的對策,而簡單地採取整體化一的`措施,勢必讓這些孩子感到無所適從,或者無處躲藏,那麼,怎樣才能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呢?結合朱教授的觀念,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利用3月份學校開展的“家長一日訪談“活動,爲不同的學生家長,構建一個共同教育平臺,是班級與學生家長,以及學生家長之間相互交流的好機會,活動開展以來,我總是留出一定的時間請學生家長介紹自己的“教子之道”,討論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再讓孩子當場發言,有時甚至請一部分問題學生髮言,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溝通、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長們結合自己的孩子,談談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管理人的藝術。學生不可能屏棄一切因素的干擾,帶着純而又純的心理坐在教室內從事學習活動,班主任工作只有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學生健康成長,從而形成合力。一旦兩種教育形成合力,孩子的學習、生活必將步入一個和諧的軌道,正如朱教授所言:當學生的父母成爲教師的教學助手,教師就會像有了三頭六臂,這樣就能夠在教育教學中從容發揮出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