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教師大計師德爲本研修心得

教師大計師德爲本研修心得(1)

通過師德師風的學習,讓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大計,師德爲本。” 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我們開縣優秀教師羣體就是這個師德的具體體現。

教師大計師德爲本研修心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爲,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 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纔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纔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纔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爲人師表、;廉潔從教。

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爲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個個有着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如果說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麼愛心要靠愛心來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將自己的心掏出來給孩子們!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無類”,“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應該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利。”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我們班就有一位這樣的同學。在他的學習生活中我對他是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堅冰”,讓他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雖然我無法象太陽一樣,將自己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但我卻可以象母雞愛護小雞一樣,關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 但值得思考的是:爲什麼老師們對學生如此關愛,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可?高爾基曾說過:“愛孩子,那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纔是一件大事。”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學生;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在學生心目中,亦師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師”的最重要特徵。具有愛心和具有知識,對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愛前者。青少年學生特別渴求和珍惜教師的關愛,師生間真摯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會使學生自覺地尊重教師的勞動,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老師合作,向老師袒露自己的思想。讓我們時常想想教育家們的諄諄告誡:“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學生爲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我從教育中體會到:尊重學生的實質就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爲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爲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爲人民的好老師。

教師大計師德爲本研修心得(2)

今天我聽了林崇德 教授的講座《教師大計 師德爲本》。感觸很深。像這樣一個嚴肅的、老生常談的話題,其實很多老師都很不以爲然。我不由得想起了學校例會時,每當校長一講話都要先說師德的問題,大家就會很敏感地猜測是不是又有同志做了違反師德的事了……今天聽了林教授的講座,這種錯誤的理解蕩然無存。林教授很明確地告訴大家:“國家從上而下反覆講師德,並不是我們的師德出了問題,而是因爲師德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問題,所以要常抓不懈。”老教授慷慨陳詞、聲若洪鐘,闡述了究竟何爲師德。他的風采令大家折服。林崇德教授認爲做一個新世紀的合格的人民教師,就是要落實黨的十六大所提出的“提高師德與業務能力”,要堅持“學爲人師,行爲世範”的精神,不斷提高能力,砥礪品行,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而培養出優秀的建設人才。

能否培養出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這是衡量師德的重要標準。林崇德教授在自己的人生字典中首先給師德加上“師業”的註解,即敬業意識、樂業意識、職業規範意識和勤業意識。

林崇德所理解的師德的實質就是教育事業的“業”字。在他看來,師德體現的就是對教育事業及其社會理想的認同、情感和行動。這就是師德第一個表現:“師業”。

展示“甘爲人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讓青年人踩着自己的肩膀前進”的師者風範。在林崇德教授對“師德”的定義中,“師愛”是靈魂,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

林崇德教授認爲,如果把學校稱爲“德行的博物館”,那麼教師就是起着看守作用的“門衛”,看守着人類持續爲之努力奮鬥的東西——真理、美和正義。

林崇德教授總是強調他的事業心,也就是作爲一名教師,他把熱愛學生看作是其事業的核心。他一直提倡對其學生‘感情投資’,包括學習問題、工作問題、職稱問題、婚姻問題、住房問題等等,使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被牽扯進去,以致於母親笑他說:“你應該把家搬到單位裏去,爲你的學生做牛做馬。”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對學生感情投資的點點滴滴。

教師大計師德爲本研修心得(3)

“傳道,授業,解惑”是韓愈先生對教師角色的'定位。但是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開展和進一步深入,要求教師的角色要不斷的發生變化,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道德的引導者,思想的啓迪者,而且是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育人。言傳身教,甘爲人梯,作爲教師,以德爲先。這就首先要求我必須是一名擁有優良師德的教師才行。我認爲優良的師德是用愛鑄就的。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爲重要。作爲一個從教十多年的老師,我對學生的愛沒有轟轟烈烈,而是在平時,潤物細無聲。

對學生的愛是神聖的,但絕不是空泛無力,愛似春風化雨,暖了學生的心,同時也暖了老師的心。愛發自於內心,象海一般寬一般深,象我們這個世界一樣豐富多彩,充滿成功。沒有海一般的愛,怎麼能從學生的一句問話中,一個動作中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呢,進而使學生髮生變化。

教室上,我是良師,而在課下有的孩子把我當成朋友,甚至把我當成偶象。我的話經常被孩子們寫成語錄,畢業的時候還會留給我作紀念。許多畢業的學生還時常跟我聯繫,每次過教師節他(她)們回來看我,提出的要求都是要進我的教室再聽我講一次課。這是對我的一種肯定,也是對我的付出的一種回報,我感動,我更欣慰。

對學生的愛是具體的,具體到一顰一笑,一言一行,讓他們從這些行動中來感受你的愛;對學生的愛又是宏觀的,設法瞭解他,然後設法去改變他成長的環境,讓這個環境變成適合於他的學習氛圍,那才能從根本上讓孩子成功,讓孩子懂愛,會愛。

我教過的一個學生,她學習不錯,但是因爲父母離婚,原來跟母親改嫁住在一起,但是繼父又不能容她,她只好跟姥姥住在一起,姥姥的脾氣還有些暴躁,所以她的性格很是另類,不合羣,沒有要好的朋友,看問題很是極端。到九年級我接了她班的歷史課,最開始我沒有注意到她,第一次月考她除了歷史其他科都非常好,於是我開始注意她,並且單獨找到進行分析。但是我明顯感到她不是很買帳。後來我從教室領導老師那裏知道了她家裏複雜的情況,覺得這個孩子缺少的是愛,所以我就特別對她好,無論是從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發現她的手凍了,我就問她怎麼回事,她說她姥姥家供熱不好,學習到十一二點鐘,所以手就凍了。我就到商店給她買了魔術手套送給她,她當時抱着我就哭了,她說“家裏人沒有一個人能想到給她買一副這樣的手套”。我讓她感受到我對她的愛。我們成爲了好朋友,她有問題會來找我解決,有心事會來找我談談,有喜悅會和我一起分享。在我的開導下,她和她媽媽的關係有了改善,對她父親也有了諒解,還特意去地了她的父親。她上了高中,教室到高三特別亂,所以高三後期她準備回家複習,姥姥和姥爺總是拌嘴,不能安心學習,所以找到我幫忙,在她媽媽的默許下,我在我住的宿舍隔壁幫她租了一間房,方便照顧她,一直到大學聯考完。現在她上了大學,經常給我打電話,在她的QQ分組裏,把我分到了“家人”裏,這讓我心裏暖暖的。前幾天和她在網上聊天,她說:“在我沒法感受到親情、沒學會感受親情的那幾年,謝謝你陪在我身邊,真的,謝謝。”做爲一個科任老師能讓學生感受到親情,我感到非常欣慰,也有幾分的自豪。那天談話後,我寫了一篇題爲《給我的弟子們》的日誌,在回憶中重溫了我這十幾年的教學生涯,與他們共同成長是一個美妙的過程,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大計,師德爲本。師德以師愛爲本,沒有愛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我將與時俱進,跟隨學生的興趣,適應時代的發展,樹立優良的教育心態,認真主動的面對生活,面對工作。攜夢啓程,爲愛堅守,是我不變的承諾。

最後用三個“共同”來自勉:

共同感受感受學習的過程;感受同行的情誼,感受生活的美好;

共同分享分享學習的快樂,分享友情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

共同成長不斷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和時代同步,和學生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