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教師大計師德爲本研修心得範文

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收集的關於教師大計師德爲本研修心得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可以借鑑的哈。

教師大計師德爲本研修心得範文

範文一:

“傳道,授業,解惑”是韓愈先生對教師角色的定位。但是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開展和進一步深入,要求教師的角色要不斷的發生變化,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道德的引導者,思想的啓迪者,而且是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育人。言傳身教,甘爲人梯,作爲教師,以德爲先。這就首先要求我必須是一名擁有優良師德的教師才行。我認爲優良的師德是用愛鑄就的。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爲重要。作爲一個從教十多年的老師,我對學生的愛沒有轟轟烈烈,而是在平時,潤物細無聲。

對學生的愛是神聖的,但絕不是空泛無力,愛似春風化雨,暖了學生的心,同時也暖了老師的心。愛發自於內心,象海一般寬一般深,象我們這個世界一樣豐富多彩,充滿成功。沒有海一般的愛,怎麼能從學生的一句問話中,一個動作中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呢,進而使學生髮生變化。

教室上,我是良師,而在課下有的孩子把我當成朋友,甚至把我當成偶象。我的話經常被孩子們寫成語錄,畢業的時候還會留給我作紀念。許多畢業的學生還時常跟我聯繫,每次過教師節他(她)們回來看我,提出的要求都是要進我的教室再聽我講一次課。這是對我的一種肯定,也是對我的付出的一種回報,我感動,我更欣慰。

對學生的愛是具體的,具體到一顰一笑,一言一行,讓他們從這些行動中來感受你的愛;對學生的愛又是宏觀的,設法瞭解他,然後設法去改變他成長的環境,讓這個環境變成適合於他的學習氛圍,那才能從根本上讓孩子成功,讓孩子懂愛,會愛。

我教過的一個學生,她學習不錯,但是因爲父母離婚,原來跟母親改嫁住在一起,但是繼父又不能容她,她只好跟姥姥住在一起,姥姥的脾氣還有些暴躁,所以她的性格很是另類,不合羣,沒有要好的朋友,看問題很是極端。到九年級我接了她班的歷史課,最開始我沒有注意到她,第一次月考她除了歷史其他科都非常好,於是我開始注意她,並且單獨找到進行分析。但是我明顯感到她不是很買帳。後來我從教室領導老師那裏知道了她家裏複雜的情況,覺得這個孩子缺少的是愛,所以我就特別對她好,無論是從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發現她的手凍了,我就問她怎麼回事,她說她姥姥家供熱不好,學習到十一二點鐘,所以手就凍了。我就到商店給她買了魔術手套送給她,她當時抱着我就哭了,她說“家裏人沒有一個人能想到給她買一副這樣的手套”。我讓她感受到我對她的愛。我們成爲了好朋友,她有問題會來找我解決,有心事會來找我談談,有喜悅會和我一起分享。在我的開導下,她和她媽媽的關係有了改善,對她父親也有了諒解,還特意去地了她的父親。她上了高中,教室到高三特別亂,所以高三後期她準備回家複習,姥姥和姥爺總是拌嘴,不能安心學習,所以找到我幫忙,在她媽媽的默許下,我在我住的宿舍隔壁幫她租了一間房,方便照顧她,一直到大學聯考完。現在她上了大學,經常給我打電話,在她的QQ分組裏,把我分到了“家人”裏,這讓我心裏暖暖的。前幾天和她在網上聊天,她說:“在我沒法感受到親情、沒學會感受親情的那幾年,謝謝你陪在我身邊,真的,謝謝。”做爲一個科任老師能讓學生感受到親情,我感到非常欣慰,也有幾分的自豪。那天談話後,我寫了一篇題爲《給我的弟子們》的日誌,在回憶中重溫了我這十幾年的教學生涯,與他們共同成長是一個美妙的過程,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大計,師德爲本。師德以師愛爲本,沒有愛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我將與時俱進,跟隨學生的興趣,適應時代的發展,樹立優良的教育心態,認真主動的面對生活,面對工作。攜夢啓程,爲愛堅守,是我不變的承諾。

範文二:

今天是10月13日,下午要去華師大,想起本次“奉化市縣級培訓者培訓班”的首次作業還沒有完成,早上7點馬上打開電腦,點擊北師大林崇德教授的第一課《教師大計,師德爲本》,一小時半的三段視頻課圍繞“師德的重要性”、“師德的內容”和“對教師的職業、專業和事業的三種感受和希望”三主題,非常全面、細緻、深刻入微地闡述了師德教育的內涵、意義和要求,讓我對“教育”、“教師”、“師德”有了更爲全新、正確的認知。

不禁想起了2011年在北師大看到“木鐸金聲一百年”和清華園“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警句之時的沉默;也想起昨日下午在市級學科研訓活動時用高更的`名畫《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與老師們聊起的“幼兒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之話題。

師德是什麼?教育是人性的領域,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的行爲、成就和命運將決定世界的動向、發展與命運。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人,是一切之初。成就人,才能成就一切。那麼,任何成就之初,人應該怎麼做才適當呢?林教授的師德講座就是一個解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的哲理性解釋。

教育,就是已經有所成、有所想的人,引導一些還沒有完全自主自立、沒有明確意識、意願的人上路。那麼,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初心”? “求真、致善、盡美、理性、仁愛、道義、禮儀、勤勞、智慧、寬容、清白、熱情、誠信、公正、自由、希望、勇敢、信仰、氣節、精神”,這些關鍵詞似乎全都需要。但我們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裏也曾經低頭向下、用心澆灌,但似乎總形不成一座美麗、豐富、錯落有致的大花園

在細緻聆聽的過程中,我忽然悟到“此大愛非彼大愛”啊。

教育是在建造人的精神家園。幼兒教育必須重視精神的薰陶感染,讓孩子在童蒙階段受到過精神的滋養。愛是一切的根源,這沒有錯。但除了無微不至的關愛之外,從教育的科學性出發,如何給力幼教呢?幼兒教育階段到底要給孩子一些什麼?怎麼教,效果纔好?

林教授說,教不好書不是好老師,不會教科研也不是好老師。原來,不斷精進、不斷完善自我,不斷加強文化素養和教科研素養,纔是對當今師德教育的最好詮釋。教育更應該超越社會的發展,“站在未來,設計今天”纔是一種上策。

靈感一來,我馬上修正了明天要提交老師的一份“自我教育思想報告”,“詩意教育、詩意生活”8個字躍然紙上。

匆匆三節課,沾了一丁點教授的靈氣,又想到另一句話:“人這一輩子,你跟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一下子,對本次任務式的培訓,有了一份真心的感激。